期刊文献+
共找到5,29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场量梯度的快照分区POD降阶计算方法
1
作者 杨帆 张潋镪 +2 位作者 何永胜 王鹏博 姜慧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9,共9页
随着数字化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对高价值电力装备数字孪生模型的研究成为热点。为满足计算的时效性,通常采用模型降阶的方法,其中本征正交分解法(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传统的POD方法在构造快照... 随着数字化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对高价值电力装备数字孪生模型的研究成为热点。为满足计算的时效性,通常采用模型降阶的方法,其中本征正交分解法(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传统的POD方法在构造快照时无法高效提取网格节点信息,造成大的计算量、存储资源浪费。为此,该文提出基于场量梯度的快照分区POD降阶计算方法,以快照中各节点场量梯度为依据对计算域进行分区处理,通过对不同分区的节点数量进行不同程度的缩减,实现了高效的POD降阶计算。以换流变阀侧套管极性反转电场作为算例,对该文提出分区降阶方法的可行性及高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有限元方法,计算时间缩短97.1%,同时相较于传统的POD方法,其快照中节点数量减少95.2%,节约存储资源91.7%。同时,分区降阶计算的准确率高,平均误差仅为0.80%,实现了对阀侧套管极性反转电场的高效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降阶方法 本征正交分解法 场量大梯度 pod快照 换流变 阀侧套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小麦过氧化物酶活性基因TaPod-A1、TaPod-A3和TaPod-D1等位变异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鑫源 程宇坤 +4 位作者 王丽丽 战帅帅 马孟瑶 郭玲 耿洪伟 《作物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8,共11页
小麦面粉的颜色是其品质分级的重要指标,为了使小麦面粉的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本研究利用位于TaPod-A1、TaPod-A3和TaPod-D1位点基因的功能标记对110份新疆小麦品种(系)进行等位变异基因检测。基因型与表型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TaPod-A1、... 小麦面粉的颜色是其品质分级的重要指标,为了使小麦面粉的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本研究利用位于TaPod-A1、TaPod-A3和TaPod-D1位点基因的功能标记对110份新疆小麦品种(系)进行等位变异基因检测。基因型与表型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TaPod-A1、TaPod-A3和TaPod-D1位点的等位变异类型TaPod-A1b (35.5%)、TaPod-A3c (53.6%)和TaPod-D1b(60%)较其他等位变异类型TaPod-A1a (64.5%)、TaPod-A3a (46.4%)和TaPod-D1a(40%)均具有较高的POD活性。在新疆小麦材料中, TaPod-A1、TaPod-A3和TaPod-D1的3个不同基因位点上高POD活性的优异等位变异类型的分布频率均表现为引进品种(系)≈自育品种(系)>地方品种。TaPod-A3b在110份新疆小麦材料中并未检测出,说明该等位变异为稀有等位变异。具有TaPod-A1、TaPod-A3和TaPod-D1基因等位变异组合品种(系)的平均POD活性高低依次为TaPod-A1b/TaPod-A3c/TaPod-D1b (2836.25 U g^(–1) min^(–1))> TaPod-A1b/TaPod-A3c/TaPod-D1a (2796.00 U g^(–1)min^(–1))> TaPod-A1b/TaPod-A3a/TaPod-D1b(2520.31Ug^(–1)min^(–1))> TaPod-A1a/TaPod-A3c/TaPod-D1b(2473.91Ug^(–1)min^(–1))> TaPod-A1a/TaPod-A3a/TaPod-D1b(2407.65Ug^(–1)min^(–1))> TaPod-A1b/TaPod-A3a/TaPod-D1a(2339.06Ug^(–1)min^(–1))> TaPod-A1a/TaPod-A3c/TaPod-D1a(2320.38Ug^(–1)min^(–1))> TaPod-A1a/TaPod-A3a/TaPod-D1a(2210.69Ug^(–1)min^(–1))。其中,具有TaPod-A1b/TaPod-A3c/TaPod-D1b等位变异基因的活性(2836.25Ug^(–1)min^(–1))极显著高于具有TaPod-A1a/TaPod-A3a/TaPod-D1a(2210.69Ug^(–1)min^(–1))(P<0.01)的品种,说明具有较多优异等位变异类型的品种具有较高的POD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过氧化物酶 等位变异 分子标记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Ф-A的变压器三维涡流场时域有限元POD降阶方法及其应用
3
作者 朱章宸 刘尧 +1 位作者 刘刚 刘云鹏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4,共13页
为解决三维涡流场时域求解时间长和存储空间需求较多的问题,首先基于A,Ф-A的三维涡流场时域有限元法结合POD(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降阶算法实现了三维涡流场的高效计算。其次,以国际TEAM第21基准问题的模型B为例,通过... 为解决三维涡流场时域求解时间长和存储空间需求较多的问题,首先基于A,Ф-A的三维涡流场时域有限元法结合POD(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降阶算法实现了三维涡流场的高效计算。其次,以国际TEAM第21基准问题的模型B为例,通过对比分析实测数据与自编程序和COMSOL的计算结果,验证了A,Ф-A的三维涡流场时域有限元求解方法的有效性。然后,通过POD不同阶数的降阶算例验证了POD降阶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利用所提的基于A,Ф-A三维涡流场时域有限元法计算了一台三相变压器进行额定运行工况下的涡流场,并将计算结果与COMSOL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时,还分析了三相变压器在负荷减少过程中的相电流和磁场变化,并分析了降阶模型阶数对计算时间和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5阶降阶模型耗时约为全阶耗时1/10,并且在方程降阶后各时间步的加速比最大,可达到70~165倍,在计算涡流损耗时相对误差不超过4.59%,计算精度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涡流场 三相变压器 A Ф-A方法 pod降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DREB基因的生信分析及其调控CsPOD3的抗旱机制
4
作者 徐容 邓智英 +6 位作者 邵陈禹 罗玉麒 仇舒琪 王聪 周玲红 刘仲华 沈程文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42,共14页
基于课题组前期的转录组数据筛选到CsDREB11、CsDREB15和CsDREB25等基因。通过RT-qPCR验证,它们均受干旱诱导表达。从进化树、蛋白理化性质、亲/疏水性、二级和三级结构、亚细胞定位等方面进行预测与分析。结果表明,CsDREB11、CsDREB15... 基于课题组前期的转录组数据筛选到CsDREB11、CsDREB15和CsDREB25等基因。通过RT-qPCR验证,它们均受干旱诱导表达。从进化树、蛋白理化性质、亲/疏水性、二级和三级结构、亚细胞定位等方面进行预测与分析。结果表明,CsDREB11、CsDREB15和CsDREB25都与狭叶油茶(Camellialanceoleosa)的亲缘性最为密切,都属于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二级/三级结构均以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主,其亚细胞定位均位于细胞核中。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发现CsDREB25与CsPOD3均在干旱下高表达且呈显著相关,推测CsDREB25和CsPOD3存在相互作用关系。通过酵母单杂交验证(Y1H)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DLA)以及双荧光素酶互补成像(LCI)等方法试验验证了CsDREB25能正向调控CsPOD3的表达,提高POD的活性,清除过多活性氧,提高茶树的耐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干旱胁迫 DREBs 过氧化物酶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西瓜叶片CAT和POD活性模型构建
5
作者 马燕 马玲 +3 位作者 马思艳 王静 张祎洋 吴龙国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169-174,共6页
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建立西瓜叶片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预测模型。采用归一化处理(NL)、高斯滤波平滑(GF)、标准正态变化(SNV)、正交信号校正(OSC)和移动平均法(MA)5种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运用竞争性自适应加权... 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建立西瓜叶片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预测模型。采用归一化处理(NL)、高斯滤波平滑(GF)、标准正态变化(SNV)、正交信号校正(OSC)和移动平均法(MA)5种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运用竞争性自适应加权算法(CARS)、连续投影算法(SPA)、无信息变量消除变换法(UVE)、遗传偏最小二乘算法(GAPLS)4种方法提取特征波长,基于优选的特征波长建立了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多元线性回归(MLR)和主成分回归(PCR)预测模型。结果表明,PLSR-GAPLS构建CAT活性的预测模型效果较优(RC=0.85,RCV=0.61,RP=0.66),PLSR-UVE构建POD活性的预测模型效果较优(RC=0.92,RCV=0.85,RP=0.84)。研究结果可以为宁夏硒砂瓜精细化栽培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为西瓜生长信息无损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技术 西瓜叶片 SOD活性 pod活性 模型构建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D-DNN降阶模型的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稳态温升快速计算方法
6
作者 赵庆贤 刘云鹏 +3 位作者 刘刚 傅榕韵 邹莹 武卫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23-2436,I0033,共15页
为解决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稳态温升计算耗时久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POD-DNN降阶模型的快速计算方法。首先,通过绕组稳态温升全阶模型构建快照矩阵,并基于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获得物理系统的模态及模态... 为解决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稳态温升计算耗时久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POD-DNN降阶模型的快速计算方法。首先,通过绕组稳态温升全阶模型构建快照矩阵,并基于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获得物理系统的模态及模态系数。然后,建立工况参数与模态系数间的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s,DNN)代理模型,解决POD方法中非线性项求解效率低和控制方程依赖强的局限,同时设计网络正则化策略,避免小样本下模型过拟合。最后,将DNN代理模型预测的模态系数与对应的POD模态线性加权,重构绕组温度场。经验证,POD-DNN求解的绕组温升结果与Fluent仿真和试验测量高度一致,计算效率相较于全阶模型和Fluent仿真分别提升了247478倍和23056倍,该算法能够为变压器的在线监测、运行维护和绝缘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征正交分解 深度神经网络 绕组稳态温升 快速计算 降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胁迫对甘薯SOD、POD酶活性和MDA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7
作者 李秋卓 张芳魁 +3 位作者 史婵 韩丽 邱诗春 张兴端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45-48,共4页
为探究甘薯在长期水胁迫环境下的适应性,以烟薯25、宁紫薯1号及商薯19三个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了贯穿甘薯全生长期的水胁迫环境,测定其在长期水胁迫条件下薯块SOD酶活性、POD酶活性、MDA含量及鲜薯产量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甘薯在... 为探究甘薯在长期水胁迫环境下的适应性,以烟薯25、宁紫薯1号及商薯19三个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了贯穿甘薯全生长期的水胁迫环境,测定其在长期水胁迫条件下薯块SOD酶活性、POD酶活性、MDA含量及鲜薯产量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甘薯在受到水胁迫之后块根内MDA含量显著提升,SOD、POD酶活性随着MDA含量增加同时增强以进行体内活性氧的自我清除。在增湿环境下烟薯25鲜薯产量减少27.29%、宁紫薯1号减少74.48%,商薯19减少64.37%,减产均为极显著。烟薯25 SOD酶活性、POD酶活性增长幅度及MDA含量变化趋势最小,且鲜薯减产幅度最小,可初步认定耐湿性强;宁紫薯1号及商薯19耐湿性弱,不适宜在易积水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水胁迫 SOD pod MDA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MePOD10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分析
8
作者 何雪强 吴姝 +4 位作者 林慧靖 陈奥 王苗 史钊辉 闫语 《福建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7,共8页
【目的】克隆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过氧化物酶基因MePOD10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原核表达分析和蛋白酶动力学分析,为进一步研究MePOD10基因的功能提供参考。【方法】从木薯‘华南124’('South China 124','SC124... 【目的】克隆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过氧化物酶基因MePOD10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原核表达分析和蛋白酶动力学分析,为进一步研究MePOD10基因的功能提供参考。【方法】从木薯‘华南124’('South China 124','SC124')中扩增MePOD10基因编码区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构建MePOD10-pET28a融合表达载体,再转化至BL21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蛋白诱导,通过SDS-PAGE以及Western blotting确定MePOD10蛋白的表达情况,纯化MePOD10蛋白后进行酶活性和动力学分析。【结果】MePOD10基因CDS序列长度为981 bp,编码326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35069.60 Da,理论等电点为6.59,属于不稳定疏水性蛋白。MePOD10含有植物过氧化物酶保守结构域,其氨基酸序列与橡胶树POD蛋白的相似性最高,为93.25%。在37℃、1 mmol·L^(-1)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6 h条件下,上清和沉淀均有蛋白表达,纯化后的上清蛋白酶活性高于对照蛋白,以愈创木酚为底物时,随着底物浓度增加,MePOD10蛋白催化活性迅速增加,之后趋于平稳,说明MePOD10蛋白具有催化活性。【结论】MePOD10蛋白具有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保守结构域,在37℃、1 mmol·L^(-1)IPTG诱导6 h条件下,MePOD10-pET28a融合蛋白能正确表达,纯化后的融合蛋白具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过氧化物酶 原核表达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离散节点温度与非侵入式POD方法的变压器绕组温度场快速计算
9
作者 刘浩宇 高树国 +3 位作者 臧谦 郭猛 张志刚 代璐健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6,共9页
为提高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温度的计算效率,提出了一种融合离散节点温度与非侵入式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的快速计算方法。首先,采用POD方法建立绕组温度计算的降阶模型,获得反映绕组温度场分布特征的降... 为提高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温度的计算效率,提出了一种融合离散节点温度与非侵入式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的快速计算方法。首先,采用POD方法建立绕组温度计算的降阶模型,获得反映绕组温度场分布特征的降阶模态;然后,选取场域内若干离散节点,建立节点温度与绕组工况相关的响应面模型;最后,借助降阶计算模型构建离散节点温度与绕组全场域温度之间的数学关系,实现从绕组工况到离散节点温度,再到全场域温度的快速反演。利用该文所提方法对110 kV油浸式变压器2维绕组传热模型进行分析,算例结果表明,温度场的最大平均绝对误差不超过0.49 K,最大平均相对误差不超过2.69%,热点温度最大误差不超过1.72 K;绕组温度分布计算时间仅为0.78 s,相较于全阶计算效率提升近千倍,充分说明了该算法的准确性与高效性,对变压器高精度数字孪生模型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数字孪生模型对物理实体的快速感知和主动预警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式变压器 本征正交分解 离散节点 非侵入式 降阶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D-αATS的油浸变压器瞬态温升降阶自适应变步长计算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刚 郝世缘 +2 位作者 胡万君 刘云鹏 李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656-6666,I0030,共12页
针对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瞬态温升计算效率过低的问题,该文提出本征正交分解-αATS(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adaptive time stepping based onαfactor,POD-αATS)降阶自适应变步长瞬态计算方法。首先,推导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计... 针对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瞬态温升计算效率过低的问题,该文提出本征正交分解-αATS(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adaptive time stepping based onαfactor,POD-αATS)降阶自适应变步长瞬态计算方法。首先,推导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计算的有限元离散方程;其次,采用POD降阶算法改善传统瞬态计算中存在的条件数过大及方程阶数过高的问题;同时对于瞬态计算中的时间步长选择问题,提出适用于非线性问题的αATS变步长策略;然后,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基于110 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的基本结构建立二维八分区数值计算模型,同时将计算结果与基于110 kV绕组的温升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数值计算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全阶定步长算法在流场和温度场中的精度几乎相同,且流场计算效率提升约45倍,温度场计算效率提升约38倍,计算速度得到显著提高。这一点在温升实验中同样得到验证,说明该文所提算法的准确性、高效性及一定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TS变步长算法 本征正交分解降阶方法 瞬态流热耦合问题 快速计算方法 温升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数字孪生模型应用的油浸式变压器绕组温度POD-RBFLP降阶计算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刚 胡万君 +4 位作者 郝世缘 高成龙 武卫革 刘云鹏 李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66-4578,I0034,共14页
了解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的温度情况是保证其运行稳定性的关键,也是当前针对油浸式变压器数字孪生分析的必然需求。为了快速地获得变压器绕组的稳态温度,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和包含线... 了解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的温度情况是保证其运行稳定性的关键,也是当前针对油浸式变压器数字孪生分析的必然需求。为了快速地获得变压器绕组的稳态温度,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和包含线性多项式的径向基函数响应面法(radial basis func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including linear polynomial,RBFLP)的降阶计算模型。首先,讨论POD方法的降阶特性,并设计一种基于留一法交叉验证的自适应获得快照矩阵方法,以提高计算精度及效率;其次,采用响应面方法建立POD模态系数与绕组工况的相关关系,旨在实现通过绕组工况快速获得POD模态系数,从而跳过对降阶模型的复杂非线性计算,进而高效重构绕组温度场。相关算例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和效率,在50组测试工况下,与全阶计算相比,误差不超过2.5 K,且总计算时间仅为1.45 s;最后,基于110 kV变压器绕组搭建温升试验平台,试验结果表明,降阶计算结果相较于试验结果,平均计算误差不超过2 K,且单步计算时间仅为0.03 s,相较于同等规模的全阶计算,计算效率有较大幅度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绕组稳态温度 本征正交分解 包含线性多项式的径向基函数响应面 降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D和Kriging的水滴收集量快速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琪磊 杜杰 张恒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8-326,共9页
数值模拟手段预测翼面处水滴撞击特性通常较为耗时,为快速准确计算结冰条件下的翼面处水滴收集量,提出了基于本征正交分解和代理模型的水滴收集量快速预测方法。首先对FAR 25部附录C中连续最大结冰条件进行优化拉丁超立方采样,通过数值... 数值模拟手段预测翼面处水滴撞击特性通常较为耗时,为快速准确计算结冰条件下的翼面处水滴收集量,提出了基于本征正交分解和代理模型的水滴收集量快速预测方法。首先对FAR 25部附录C中连续最大结冰条件进行优化拉丁超立方采样,通过数值模拟手段获得各采样点在翼面处水滴收集量分布,从而构造样本空间。在此基础上,利用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tion,POD)方法找到表达和重构水滴收集量的本征模态以及相应的拟合系数。最后,利用Kriging模型建立样本空间中各采样点与拟合系数间的代理模型,实现翼面处水滴收集量分布的快速预测。经多组工况验证表明:该方法可较为准确地预测翼面处水滴收集量分布,其计算成本较数值模拟方法大幅降低,能够为无人机防除冰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防/除冰 本征正交分解 代理模型 水滴收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POD的汽车湍流尾迹的高时间分辨速度场重构
13
作者 杨志刚 李俣静 +2 位作者 夏超 王梦佳 余磊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02-1313,共12页
本文针对方背Ahmed汽车标模的湍流尾迹,建立基于长短时记忆法(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和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 POD)相结合的深度学习模型LSTM-POD。通过建立非时间分辨平面速度场POD模态系数和若干离散... 本文针对方背Ahmed汽车标模的湍流尾迹,建立基于长短时记忆法(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和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 POD)相结合的深度学习模型LSTM-POD。通过建立非时间分辨平面速度场POD模态系数和若干离散点的时间分辨速度信号的映射关系,实现了方背Ahmed汽车标模湍流尾迹流场的高时间分辨率重构,并对比了不同时间步长配置,即单时间步长(LSTM-Sin)和多时间步长(LSTM-Mul)对重构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LSTM-POD模型在时间序列重构中具有较强的学习和泛化能力。另外,LSTM-Mul考虑到了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相关性,相较于LSTM-Sin,其重构出的低阶模态系数和速度场与POD的重构结果更吻合。本研究提出的深度学习模型可以缓解通过实验及高精度数值模拟获取高时间分辨率流场数据资源消耗大、计算效率低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湍流尾迹 深度学习 流场重构 本征正交分解 长短时记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含快照选择策略的POD-QDEIM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降阶算法研究及其实验验证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刚 胡万君 +4 位作者 郝世缘 姜雄伟 高成龙 刘云鹏 王文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98-5010,I0033,共14页
为了提高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进行仿真的计算速度,该文提出一种包含快照选择策略的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基于列主元QR分解的离散经验插值(QR factorization-discrete empirical... 为了提高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进行仿真的计算速度,该文提出一种包含快照选择策略的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基于列主元QR分解的离散经验插值(QR factorization-discrete empirical interpolation method,Q-DEIM)(POD-QDEIM)算法。首先,文章基于最小二乘有限元法与迎风有限元法推导绕组流热耦合计算方程;其次,通过引入POD方法,降低有限元方程阶数提高求解效率;同时提出POD自适应快照选择策略,在保证降阶模型精度的前提下,减小快照矩阵规模;随后,为了改善POD方法求解非线性问题时效率不高的劣势,文章结合基于Q-DEIM方法,通过插值的方法形成方程中的非线性项,从而提高每一时步非线性项的形成效率;最后,基于110 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基本结构,建立了八分区分匝绕组传热模型以及绕组温升试验装置对所提算法进行验证,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POD-QDEIM降阶算法的计算精度在工程上属于可接受范围,其计算效率较全阶计算提升了近11.72倍,说明该算法在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快速仿真领域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组瞬态温升 快照选择策略 本征正交分解 离散经验插值 温升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D方法的EPR燃料棒流致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闵光云 冯琳娜 姜乃斌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9-669,共11页
EPR(European pressurized reactor)燃料棒相比M310燃料棒的棒长更长,导致其频率降低、幅值增大,在冷却剂的作用下,会加剧格架与棒束之间微动磨损(grid-to-rod fretting,GTRF),进而造成放射性物质的泄漏.将EPR燃料棒简化为3D梁模型,将... EPR(European pressurized reactor)燃料棒相比M310燃料棒的棒长更长,导致其频率降低、幅值增大,在冷却剂的作用下,会加剧格架与棒束之间微动磨损(grid-to-rod fretting,GTRF),进而造成放射性物质的泄漏.将EPR燃料棒简化为3D梁模型,将刚凸和弹簧对燃料棒的约束等效为弹性约束,将带格架的燃料棒简化为多跨连续简支梁模型,然后基于ANSYS-APDL建立了EPR燃料棒的有限元模型.阐述了湿模态分析和湍流激振响应分析的基本原理,整理了12个格架失效工况,系统地研究了格架失效对湿模态和湍流激振响应的影响.针对EPR燃料棒流致振动问题,提出了采用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原理分析EPR燃料棒流致振动特性的方法,通过对快照矩阵进行POD分解生成投影子空间,将湍流激振响应投影到子空间进行模型降阶,最后在物理空间快速地重构湍流激振响应.结果表明:格架失效会导致频率降低,且湍流激振响应的幅值会在格架失效处增大;当格架失效使得EPR燃料棒模型成为悬臂梁结构时,湍流激振响应最大;前2阶POD降阶模型基本能快速重构燃料棒的湍流激振响应,且误差非常小.文章的研究将有助于核反应堆工程的优化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致振动 pod方法 EPR燃料棒 模态分析 格架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ROS和POD的影响
16
作者 王庆云 丁秀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3期80-82,共3页
山西省内市场上销售的玉米品种多为抗旱品种,为了更好地区分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本研究选取8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培的方式,人工控制水量模拟干旱,研究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种玉米幼苗的活性氧(ROS)和过氧化物酶(POD)的变化。采用双... 山西省内市场上销售的玉米品种多为抗旱品种,为了更好地区分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本研究选取8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培的方式,人工控制水量模拟干旱,研究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种玉米幼苗的活性氧(ROS)和过氧化物酶(POD)的变化。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ROS的含量,采用愈创木酚法测定POD活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各品种玉米幼苗ROS含量全部上升,其中大丰26、大丰30和并单16的ROS含量增加不显著,其余品种增加显著;干旱胁迫诱导大丰26和大丰30的POD活性显著上升,其余品种的POD活性变化不显著。分析ROS和POD活性指标变化可以看出,与其余7个品种相比,大丰30的抗旱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幼苗 干旱胁迫 pod R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D和DMD方法对燃料棒流致振动特性的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闵光云 姜乃斌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62-2172,共11页
燃料棒的流致振动是造成燃料失效和反应堆停堆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其流致振动机理非常必要。本文建立了燃料棒的高保真有限元模型,基于ANSYS Batch和随机振动理论批量计算了不同支撑刚度下燃料棒的流致振动响应,并搭建了1个流致振动响... 燃料棒的流致振动是造成燃料失效和反应堆停堆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其流致振动机理非常必要。本文建立了燃料棒的高保真有限元模型,基于ANSYS Batch和随机振动理论批量计算了不同支撑刚度下燃料棒的流致振动响应,并搭建了1个流致振动响应数据库。该数据库采用不同支撑刚度值来模拟和检查燃料棒可能遇到的情况。基于数据库组装快照矩阵,采用两种数据驱动方法(POD方法和DMD方法)搭建了1个高保真降阶模型(ROM),该ROM能够实现流致振动响应的快速重构。对比了POD方法和DMD方法重构燃料棒流致振动响应的效果以及各自的优点和缺点。研究发现:使用相同数量的模态重构燃料棒的流致振动响应时,POD方法的重构效果优于DMD方法;基于相同数量的模态重构时,刚度为1 N/mm的重构效果最差,这主要是因为刚度越小,频率越小,系统的振幅越大,需要更多数量的模态才能捕捉大幅振动带来的影响;DMD方法不仅能够高效地重构燃料棒的振动响应,还能够判断每个DMD模态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d DMD 流致振动 模态 燃料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D方法的水下航行器振动响应快速求解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衡 路宽 +3 位作者 刘骏 童建忠 郑伟 张康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6-1073,共8页
采用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方法对具有轴承非线性的壳体‑电机‑转子耦合系统进行模型降阶,以降低计算成本。针对壳体‑电机‑转子耦合结构采用有限元法建立起192自由度的转子系统模型。介绍了POD法的基本原理... 采用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方法对具有轴承非线性的壳体‑电机‑转子耦合系统进行模型降阶,以降低计算成本。针对壳体‑电机‑转子耦合结构采用有限元法建立起192自由度的转子系统模型。介绍了POD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壳体‑电机‑转子耦合系统中的具体表达。通过应用POD方法,壳体‑电机‑转子耦合系统分别减少到20、18和15个自由度,计算时间降低94%以上,且对比了简化系统和原系统的时间历程曲线和频谱,证明了POD方法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航行器 非线性系统 本征正交分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机翼型S809绕流流动特性的POD和DMD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凯迪 孙晓晶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8,共14页
失速时的流动分离现象对风力机叶片的气动性能有重要影响,S809作为典型水平轴风力机翼型,在临界失速攻角下气动性能会大幅降低。基于流动特征提取的非定常流场降阶模型(reduced-order model,ROM)是进一步深入了解非定常流动的重要手段... 失速时的流动分离现象对风力机叶片的气动性能有重要影响,S809作为典型水平轴风力机翼型,在临界失速攻角下气动性能会大幅降低。基于流动特征提取的非定常流场降阶模型(reduced-order model,ROM)是进一步深入了解非定常流动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得到轻、深失速攻角下翼型的流动特征,对时变速度场进行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和动态模态分解(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DMD)分析,得到轻、深失速下翼型的非定常流场信息(能量占比、模态频率等)。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结果表明,POD和DMD方法能够准确捕捉流动过程中的非定常结构和升力主频相同的典型模态,但是POD方法由于基于能量特征,在捕捉模态时会忽略与升力主频相近但能量较小的流动结构,而基于频率特征的DMD方法能够准确获得场的演化信息(增长率、频率等)。本文研究有利于针对主频结构发展相应的流动控制方法,从而改善翼型流场情况,提高气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翼型绕流 计算流体力学 降阶模型 本征正交分解 动态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SA的PSS与UPFC-POD参数和UPFC位置协调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和萍 云磊 +2 位作者 赵琛 王明洋 潘志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4-187,共14页
针对风火打捆(wind-thermal-bundled,WTB)系统在受到干扰时可能由于阻尼不足而出现的低频振荡现象以及较高的网损会导致运行成本的增加和阻碍“双碳”目标实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PSS)与统一潮流... 针对风火打捆(wind-thermal-bundled,WTB)系统在受到干扰时可能由于阻尼不足而出现的低频振荡现象以及较高的网损会导致运行成本的增加和阻碍“双碳”目标实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PSS)与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UPFC)附加功率振荡阻尼控制器(power oscillation damping,POD)参数和UPFC安装位置协调优化策略方法。首先,基于Matlab构建了风火打捆外送系统和控制器模型。然后,利用多目标樽海鞘优化算法(multi-objective salp swarm algorithm,MSSA),将协调优化问题转化为多目标优化问题。目标函数设计中考虑了UPFC装置的调节特性。最后,采用IEEE 4机2区系统和16机5区系统进行多种工况下的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协调优化后的控制器可以提高系统阻尼,维持发电机转速的稳定,抑制低频振荡引起的系统有功、电压等的波动,同时降低了系统的有功网损,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和运行经济性。MSSA在工程问题上的应用得到了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打捆 低频振荡 PSS UPFC-pod 安装位置 运行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