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 fracture network dynamic simulation based on error analysis in rock mass of dam foundation 被引量:5
1
作者 ZHONG Deng-hua WU Han +2 位作者 WU Bin-ping ZHANG Yi-chi YUE P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919-935,共17页
Accurate 3-D fracture network model for rock mass in dam foundation is of vital importance for stability,grouting and seepage analysis of dam foundation.With the aim of reducing deviation between fracture network mode... Accurate 3-D fracture network model for rock mass in dam foundation is of vital importance for stability,grouting and seepage analysis of dam foundation.With the aim of reducing deviation between fracture network model and measured data,a 3-D fracture network dynamic modeling method based on error analysis was proposed.Firstly,errors of four fracture volume density estimation methods(proposed by ODA,KULATILAKE,MAULDON,and SONG)and that of four fracture size estimation methods(proposed by EINSTEIN,SONG and TONON)were respectively compared,and the optimal methods were determined.Additionally,error index representing the deviation between fracture network model and measured data was established with integrated use of fractal dimension and relative absolute error(RAE).On this basis,the downhill simplex method was used to build the dynamic modeling method,which takes the minimum of error index as objective function and dynamically adjusts the fracture density and size parameters to correct the error index.Finally,the 3-D fracture network model could be obtained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The proposed method was applied for 3-D fractures simulation in Miao Wei hydropower project in China for feasibility verification and the error index reduced from 2.618 to 0.3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mass of dam foundation 3-D fracture network dynamic simulation fractal dimension error analysis relative absolute error(RAE) downhill simplex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剪切破裂面形貌特征及粗糙度各向异性
2
作者 朱谭谭 朱焕焕 +4 位作者 李昂 宗西垒 孙旭亮 宿钟鸣 何信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9-248,共10页
岩体破裂面的形态特征是影响其剪切滑移破坏的重要因素,法向应力是岩体剪切破裂面形态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为研究法向应力对砂岩剪切破裂面形貌特征和粗糙度的影响,首先开展了砂岩双面剪切试验,获得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砂岩剪切破裂面,... 岩体破裂面的形态特征是影响其剪切滑移破坏的重要因素,法向应力是岩体剪切破裂面形态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为研究法向应力对砂岩剪切破裂面形貌特征和粗糙度的影响,首先开展了砂岩双面剪切试验,获得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砂岩剪切破裂面,然后对直剪试验中形成的剪切破裂面进行三维光学扫描,最后对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砂岩剪切破裂面进行三维重构.分析了法向应力对剪切破裂面粗糙高度特征参数的影响,基于各向异性参数研究了砂岩剪切破裂面粗糙度各向异性特征,研究了砂岩剪切破裂面分形特征与粗糙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砂岩剪切破裂面粗糙高度期望值、标准差、均值和最大起伏差都随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剪切破裂面粗糙度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随着与剪切方向夹角的增大,砂岩剪切破裂面粗糙度先减小后增大;法向应力为压应力时,剪切破裂面粗糙度在与剪切方向成75°~90°时取得最小值;剪切破裂面粗糙度极差和各向异性参数随法向应力的增大逐渐增大,剪切破裂面各向异性特征增强;砂岩剪切破裂面分形维数与粗糙度呈幂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破裂面 形貌特征 粗糙度 各向异性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层厚度对碳酸盐岩构造裂缝面密度和分形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6
3
作者 孟庆峰 侯贵廷 +4 位作者 潘文庆 琚岩 张庆莲 李乐 舒武林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2-468,共7页
岩层厚度对于碳酸盐岩构造裂缝的发育起到重要作用。新疆柯坪大湾沟、青松和蓬莱坝构造性质比较稳定,剖面的构造裂缝测量结果统计分析表明,碳酸盐岩构造裂缝面密度与层厚呈负相关关系,层厚越大,构造裂缝面密度越小,但裂缝规模较大;随着... 岩层厚度对于碳酸盐岩构造裂缝的发育起到重要作用。新疆柯坪大湾沟、青松和蓬莱坝构造性质比较稳定,剖面的构造裂缝测量结果统计分析表明,碳酸盐岩构造裂缝面密度与层厚呈负相关关系,层厚越大,构造裂缝面密度越小,但裂缝规模较大;随着层厚减薄,构造裂缝面密度线性增大,但裂缝规模较小。碳酸盐岩构造裂缝具有良好的分形特征,统计结果显示,构造裂缝分数维与层厚呈负相关关系,层厚越小,构造裂缝分数维越大,裂缝越发育。构造裂缝分数维与裂缝面密度有一定的联系,两者可以共同定量描述构造裂缝发育的程度。通常,分数维随着裂缝面密度增大而增大。在裂缝面密度相同条件下,分数维越大,裂缝分布越均匀,碳酸盐岩地层渗透性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厚 碳酸盐岩 构造裂缝 面密度 分形 分数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层厚度对砂岩斜交构造裂缝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董有浦 燕永锋 +4 位作者 肖安成 吴磊 徐波 赵海峰 李旭英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4-392,共9页
露头观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构造裂缝的分布特征,也可以直观分析其发育与其他构造的关系。通过扬子地块钱塘坳陷中、下泥盆统的两处实测剖面,对厚层-块状砂岩中构造裂缝的产状、性质和分形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区地层陡倾,褶皱变形强... 露头观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构造裂缝的分布特征,也可以直观分析其发育与其他构造的关系。通过扬子地块钱塘坳陷中、下泥盆统的两处实测剖面,对厚层-块状砂岩中构造裂缝的产状、性质和分形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区地层陡倾,褶皱变形强烈,砂岩中均发育大量的构造裂缝;主要构造裂缝是在局部应力场作用下发育的、并与地层面斜交的剪切裂缝,其发育受到地层面的限制;还发育少量与层面大致平行的裂缝,其延伸相对较长,将厚层切割为较薄的岩层。统计表明厚度较大的岩层中也发育了大量的构造裂缝,其分维数较大。这一认识为构造裂缝的地震解释及地震反演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厚度 构造裂缝 与层面斜交 分形几何学 分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节理(断裂)表面的多重分形性质 被引量:39
5
作者 谢和平 王金安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14-320,共7页
提出了新的投影覆盖法———ProjectiveCoveringMethod(PCM),并结合无接触激光表面测量技术直接测定出断裂表面分维值D∈[2,3).建立了表面粗糙性投影覆盖概率函数,分析了节理(断裂)表面的多重... 提出了新的投影覆盖法———ProjectiveCoveringMethod(PCM),并结合无接触激光表面测量技术直接测定出断裂表面分维值D∈[2,3).建立了表面粗糙性投影覆盖概率函数,分析了节理(断裂)表面的多重分形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覆盖法 岩石节理 断裂表面 多重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材料断裂表面的多重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严安 吴科如 +1 位作者 张东 姚武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6-50,共5页
采用投影覆盖法结合激光三角测试技术 ,直接测定了混凝土断裂表面分维值 .根据多重分形理论 ,分析了断裂表面的多重分形性质与材料组成的关系 ,同时给出了混凝土断裂表面多重分形的特点 .结果表明 ,不同材料组成的混凝土断面分形谱形态... 采用投影覆盖法结合激光三角测试技术 ,直接测定了混凝土断裂表面分维值 .根据多重分形理论 ,分析了断裂表面的多重分形性质与材料组成的关系 ,同时给出了混凝土断裂表面多重分形的特点 .结果表明 ,不同材料组成的混凝土断面分形谱形态基本相同 ,它们的分维值域随水胶比、集料粒径和集料品种的变化而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覆盖法 断裂表面 表面分维 多重分形 混凝土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NBR-PVC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断裂面的分形维数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永海 白宝丰 +1 位作者 申长雨 陈静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58,共4页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粉末NBR-PVC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拉伸断面形貌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基于断面小岛周长-面积关系,测定了试样的断口分形维数,考察了NBR含量、拉伸断面分形维数、力学性能(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邵氏硬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粉末NBR-PVC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拉伸断面形貌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基于断面小岛周长-面积关系,测定了试样的断口分形维数,考察了NBR含量、拉伸断面分形维数、力学性能(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邵氏硬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NBR-PVC弹性体拉伸断面的分形维数随着NBR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NBR含量超过29份后其分形维数呈下降趋势;分形维数与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邵氏硬度变化关系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橡胶 NBR—PVC热塑性弹性体 断裂面 分形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断裂面的各向异性分形和多重分形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王金安 谢和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6-21,共6页
针对表面结构的分形各向异性和奇异性特征,对岩石断裂表面的多重分形性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形测量方法———投影覆盖法,直接测量断裂表面的多重分形维数D∈[2,3),并引入粗糙性概率度量表面不规则性。研究表明,断... 针对表面结构的分形各向异性和奇异性特征,对岩石断裂表面的多重分形性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形测量方法———投影覆盖法,直接测量断裂表面的多重分形维数D∈[2,3),并引入粗糙性概率度量表面不规则性。研究表明,断裂表面的多重分形谱可提供有关断裂机制的更丰富的信息,不同载荷条件和断裂模式下形成的岩石断裂面具有明显不同的多重分形谱函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表面 各向异性 分形维数 多重分形 岩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材料断裂面信息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严安 吴科如 +1 位作者 张东 姚武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290-1293,共4页
采用了激光三角法对混凝土断裂面的三维轮廓进行了测量 ,建立了投影覆盖法直接计算断裂面的分数维对断裂面特征进行表征 ,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材料组成对断裂面分数维的影响 .
关键词 断裂面 分数维 材料组成 混凝土材料 三维轮廓测量 断裂机理 激光三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理论在混凝土断裂面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小艳 李文伟 梁正平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6期495-499,共5页
介绍了对混凝土断裂面进行分形研究的重要性、分形理论及混凝土断裂面分析中几种主要的分数维测量方法;基于激光三角测距原理对试验后的混凝土断裂面进行三维重构.并应用分形几何这一理论工具对重构的断裂面进行分析,得到分数维、粗糙... 介绍了对混凝土断裂面进行分形研究的重要性、分形理论及混凝土断裂面分析中几种主要的分数维测量方法;基于激光三角测距原理对试验后的混凝土断裂面进行三维重构.并应用分形几何这一理论工具对重构的断裂面进行分析,得到分数维、粗糙度等断裂面信息;通过探讨分数维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材料组成的关系,得出在本文试验条件下分数维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峰值应变及峰值弹模存在反比关系,与水灰比、含气量存在正比关系,与胶凝材料用量存在反比关系等一系列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断裂面 分形理论 分数维 粗糙度 三维重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Ⅱ 型复合型弹塑性断口形貌的分形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沙江波 邓增杰 周惠久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5-47,共3页
应用二次电子扫描线法研究了不同Ⅰ+Ⅱ型复合比下铝合金LY12的断口形貌及分形维数,讨论了分形维教与复合比及复合断裂韧度JMC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随Ⅱ型分量的增加,裂纹启裂断口形貌逐渐由纯Ⅰ型的等轴韧窝形貌向纯Ⅱ型的抛... 应用二次电子扫描线法研究了不同Ⅰ+Ⅱ型复合比下铝合金LY12的断口形貌及分形维数,讨论了分形维教与复合比及复合断裂韧度JMC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随Ⅱ型分量的增加,裂纹启裂断口形貌逐渐由纯Ⅰ型的等轴韧窝形貌向纯Ⅱ型的抛物状韧窝形貌过渡。②复合比KⅠ/KⅡ与分形维数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比 断口 分形维数 断裂分析 弹塑性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电路板材料断口的分形表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段晨龙 赵跃民 +2 位作者 唐利刚 何亚群 宋树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8-82,共5页
为研究废弃电路板的破坏机制,采用扫描电镜对6个典型的废弃电路板材料断口进行形貌分析。电路板外观形貌具有自相似性,表现出分形的特征。基于分形理论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编制计算材料断口形貌计盒分形维数的MATLAB程序。MATLAB计算... 为研究废弃电路板的破坏机制,采用扫描电镜对6个典型的废弃电路板材料断口进行形貌分析。电路板外观形貌具有自相似性,表现出分形的特征。基于分形理论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编制计算材料断口形貌计盒分形维数的MATLAB程序。MATLAB计算程序拟合直线的线性度很好,表明电路板材料断口的分形行为显著。6个断口的分形维数不同,表明它们的复杂程度和粗糙度不同。断口3为集成电路中树脂的断口,材料断裂后有一定的凹凸面,并且有缺陷和微孔,故表面形貌最为复杂,分形维数最大,为1.415。断口2、断口5和断口6外观形貌较规则,分形维数较小。断口1和断口4均为硬塑料断口形貌,有河流状花纹,断口1和断口4的表面粗糙度介于断口3与断口2、断口5和断口6之间。通过分形维数的计算可知6个断口纹理的粗糙和复杂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断口3,1,4,5,2和6,这与人眼观察到的结果基本一致,也进一步说明电路板及其元器件在破坏后,其断口形貌具有分形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电路板 材料断口 表面形貌 分形维数 MATLAB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下材料裂纹的临界表面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孟江燕 王云英 张建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32,共3页
分形理论在金属断裂分析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针对材料裂纹临界表面能与实际表面能存在较大误差的现象,分析并修正了临界表面能与分形尺度的关系。将裂纹临界表面能准则的裂纹平直路径扩展假设修正为分形路径扩展,采用分形理论建立了沿... 分形理论在金属断裂分析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针对材料裂纹临界表面能与实际表面能存在较大误差的现象,分析并修正了临界表面能与分形尺度的关系。将裂纹临界表面能准则的裂纹平直路径扩展假设修正为分形路径扩展,采用分形理论建立了沿晶断裂、穿晶断裂、沿晶和穿晶混合断裂的分形模型,并根据自相似性分别计算其Hausdorff维数。最后在裂纹路径分形扩展的假设下,对裂纹临界表面能进行了修订,得出了韧性材料断裂的临界表面能与分形尺度的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裂纹 断裂 临界表面能 HAUSDORFF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断裂表面分形维数与金属力学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汉谦 吉晓华 +1 位作者 赵艳娥 刘刚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5期535-540,共6页
综述了近十余年来金属断裂表面分形维数与金属力学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金属断面分维与金属的冲击韧度、断裂韧度、拉伸性能之间关系的具体进展。
关键词 断裂表面 分形维数 力学性能 断裂韧度 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DB试样的脆性岩石拉剪复合断裂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任利 吴世勇 +4 位作者 周济芳 艾婷 刘洋 张茹 张朝鹏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47,共7页
岩石复合断裂机理一直是岩石力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首先,利用新提出的单边切槽深梁(NDB)试样开展从纯Ⅰ型到纯Ⅱ型全复合度加载下的砂岩复合断裂试验,获得了系列载荷复合度下的砂岩复合断裂强度及砂岩断面。其次,研究砂岩复合断裂强度与... 岩石复合断裂机理一直是岩石力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首先,利用新提出的单边切槽深梁(NDB)试样开展从纯Ⅰ型到纯Ⅱ型全复合度加载下的砂岩复合断裂试验,获得了系列载荷复合度下的砂岩复合断裂强度及砂岩断面。其次,研究砂岩复合断裂强度与随载荷复合度的变化行为,讨论了岩石复合断裂强度特征,并使用最常用的最大切应力(MTS)准则、最小应变能密度因子(MSED)准则、最大能量释放率(MERR)准则和改进的R(IR)准则预测了砂岩复合断裂强度。最后,使用激光扫描仪获得砂岩复合断面并进行断面重构,利用分形理论定量刻画岩石复合断裂面的粗糙度,研究岩石在复合载荷作用下的内在破裂机制。结果表明:砂岩等效断裂韧度随载荷复合度的增加逐步减小,IR准则与MERR准则可很好地预测砂岩复合断裂强度,MTS和MSED准则严重高估了Ⅱ型为主的砂岩复合断裂强度;砂岩断面不同复合载荷作用下的砂岩断面分统计特征具有统计意义上的相似性,一定程度上预示着不同复合载荷作用下的砂岩试件具有相似的内在破裂机制;考虑到脆性材料的强度特点,结合复合载荷作用下裂缝扩展行为,可确定拉剪复合载荷加载下岩石内在断裂机制的确为拉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断裂 断裂强度 断裂韧度 粗糙面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冲击强度与断口表面分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梁基照 吴成宝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3-56,共4页
应用脂肪酸、钛酸酯偶联剂分别对纳米级碳酸钙(Nano-CaCO3)进行表面处理,并用熔融共混法制备PP/Nano-CaCO3复合材料。在室温条件下,测量PP/Nano-CaCO3复合材料的V型缺口冲击强度。采用投影覆盖法测算复合材料的冲击断口表面分维,考察... 应用脂肪酸、钛酸酯偶联剂分别对纳米级碳酸钙(Nano-CaCO3)进行表面处理,并用熔融共混法制备PP/Nano-CaCO3复合材料。在室温条件下,测量PP/Nano-CaCO3复合材料的V型缺口冲击强度。采用投影覆盖法测算复合材料的冲击断口表面分维,考察断口表面分维与复合材料冲击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断口表面分维在2.3673-2.4120之间,相关系数均大于0.95,强的相关性说明断口表面分形特性显著;复合体系冲击强度与断口表面分维之间近似呈指数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碳酸钙 纳米复合材料 断口表面分维 冲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断口分形维数的测定 被引量:3
17
作者 谢征芳 杨盛良 +1 位作者 杨德明 陈朝辉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1-45,共5页
探讨了SiC晶须增强Al和碳纤维增强SiC复合材料断口的分形特征,分别用小岛法和垂直截面法测定了断口的分形维数。实验表明,这两类复合材料的断口具有典型的分形特征,小岛法测得Cf/SiC复合材料断口的分形维数为1.31... 探讨了SiC晶须增强Al和碳纤维增强SiC复合材料断口的分形特征,分别用小岛法和垂直截面法测定了断口的分形维数。实验表明,这两类复合材料的断口具有典型的分形特征,小岛法测得Cf/SiC复合材料断口的分形维数为1.312;垂直截面法测得SiCW/Al复合材料断口的分形维数为1.0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维数 金属基 陶瓷基 复合材料 断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硅藻土复合材料断口分形维数及其与冲击强度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成宝 梁基照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0-154,共5页
制备了硅藻土含量(体积分数)为0~15%的聚丙烯/硅藻土复合材料,在室温条件下测量了复合材料的7中击强度,采用扫描电镜观测了试样的冲击断口形貌,以投影覆盖法测算了断口的分形维数,并考察了它与冲击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制备了硅藻土含量(体积分数)为0~15%的聚丙烯/硅藻土复合材料,在室温条件下测量了复合材料的7中击强度,采用扫描电镜观测了试样的冲击断口形貌,以投影覆盖法测算了断口的分形维数,并考察了它与冲击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试样断口分形维数的测算值在2.4754~2.5230之间,分形维数与冲击强度之间强的相关性表明断口分形行为显著;断口分形维数与冲击强度之间大致符合指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硅藻土 复合材料 断口分形维数 冲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周长-面积关系”测量断裂表面分形维数的不合理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类维生 董建令 陈丙森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44-46,共3页
给出了分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之间的理论关系式,以此阐明了用“周长-面积关系”测量断裂表面分形维数的不合理性。
关键词 周长-面积关系 分形维数 断裂表面 材料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应变率下MgAlZnY合金的拉伸性能与断口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浩 陈勇梅 +2 位作者 胡文军 丰杰 谭云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6-70,76,共6页
利用材料试验机开展了室温拉伸实验,在0.001,0.1,0.6s-1不同应变率下,研究了Mg3Al1Zn2Y,Mg3Al2Zn2Y与Mg3Al6Zn2Y合金流动应力的应变率敏感性,其大小为Mg3Al2Zn2Y>Mg3Al1Zn2Y>Mg3Al6Zn2Y。基于分形理论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结合... 利用材料试验机开展了室温拉伸实验,在0.001,0.1,0.6s-1不同应变率下,研究了Mg3Al1Zn2Y,Mg3Al2Zn2Y与Mg3Al6Zn2Y合金流动应力的应变率敏感性,其大小为Mg3Al2Zn2Y>Mg3Al1Zn2Y>Mg3Al6Zn2Y。基于分形理论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结合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合金断裂特征,结果表明:合金在不同应变率拉伸下的断口分形行为显著,分形维数可将断口的韧脆性与形貌特征联系起来,分形维数越大,合金塑性相对越好,合金越倾向于延性断裂,断口形貌也越复杂;三种合金断裂特性的应变率敏感性大小为Mg3Al2Zn2Y>Mg3Al6Zn2Y>Mg3Al1Zn2Y,且表现出正负不同的应变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应变率 断口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