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公园旅游对当地居民自然保护态度的影响机制——以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区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彭建 齐媛媛 杨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461-7475,共15页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当地社区居民是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利益主体,也是参与国家公园自然保护的重要力量,如何培育当地居民积极的自然保护态度对于国家公园...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当地社区居民是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利益主体,也是参与国家公园自然保护的重要力量,如何培育当地居民积极的自然保护态度对于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区为例,基于刺激-有机体-反应(S-O-R)模型,引入地方依恋变量,构建了旅游影响感知、地方依恋和自然保护态度之间的结构关系模型,运用多群组嵌套结构方程模型(SEM)揭示了国家公园发展旅游对当地居民自然保护态度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对其自然保护态度有显著的直接影响;(2)地方依恋在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其自然保护态度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3)在旅游影响感知、地方依恋和自然保护态度之间的结构关系上,参与旅游的居民和未参与旅游的居民之间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主要表现为前者对负面旅游影响的感知对其地方依恋感和自然保护态度均没有显著影响,而后者对负面旅游影响的感知对其地方依恋感和自然保护态度有显著影响。研究的理论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通过引入地方依恋作为中介变量,揭示了国家公园旅游影响当地居民自然保护态度的作用路径;二是通过参与旅游居民和未参与旅游居民两个群体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国家公园旅游影响当地居民自然保护态度的群体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民 旅游影响感知 地方依恋 自然保护态度 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参与视角下国家公园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和自然保护态度差异——以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区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彭建 齐媛媛 +1 位作者 张姣姣 杨婧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1期20-30,共11页
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以下简称“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运用问卷调查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手段,基于对参与旅游和未参与旅游的居民群体差异的比较分析,研究了国家公园旅游对社区居民自然保护态度的影响。研究表明:(1)神农架国家... 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以下简称“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运用问卷调查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手段,基于对参与旅游和未参与旅游的居民群体差异的比较分析,研究了国家公园旅游对社区居民自然保护态度的影响。研究表明:(1)神农架国家公园居民对旅游的正面影响感知明显强于负面影响感知,参与旅游的居民对正面旅游影响的感知强于后者,未参与旅游的居民对部分负面旅游影响的感知强于参与旅游的居民;(2)神农架国家公园居民对自然保护整体上均持有较为强烈的积极态度,但参与旅游的居民和未参与旅游的居民在强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参与旅游的居民较之未参与旅游的居民更认同自然保护的意义,更认同神农架自然保护的必要性,更认同国家公园的自然保护功能,也更愿意遵守和支持国家公园关于自然保护的管理规定。研究揭示了国家公园旅游对当地居民自然保护态度的积极影响,深化了我国国家公园问题研究,为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的游憩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较为突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鉴于旅游对当地居民自然保护态度的积极影响,我国在推进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中,在不影响保护管理目标的前提下应通过科学、适度发展旅游来争取当地居民对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和自然保护工作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民 旅游影响感知 自然保护态度 神农架国家公园 单因素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伽红凯 吴嘉玲 卢勇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120,共10页
引导居民实施环境责任行为是推进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地生态文明建设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推手。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构建纳入旅游影响感知和生活质量的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理论分析框架,选择东部地区浙江湖... 引导居民实施环境责任行为是推进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地生态文明建设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推手。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构建纳入旅游影响感知和生活质量的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理论分析框架,选择东部地区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和中部地区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作为案例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及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第一,积极旅游影响感知对生活质量和环境责任行为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消极旅游影响感知对生活质量和环境责任行为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第二,生活质量对环境责任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在居民积极旅游影响感知和消极旅游影响感知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第三,基于多群组分析,区域变量在不同群组间的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旅游 环境责任行为 旅游影响感知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的旅游影响空间分异研究——以安徽省三河镇为例 被引量:55
4
作者 李东和 张捷 +1 位作者 赵玉宗 史春云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2-608,共7页
旅游影响近年来成为旅游研究热点,但鲜有研究涉及旅游影响的区域空间不均衡问题。以安徽省三河镇为例,探讨古镇型旅游地旅游影响的空间分异问题。将全镇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旅游影响区域,即核心区、过渡区和外围区,分别发放居民对旅游影响... 旅游影响近年来成为旅游研究热点,但鲜有研究涉及旅游影响的区域空间不均衡问题。以安徽省三河镇为例,探讨古镇型旅游地旅游影响的空间分异问题。将全镇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旅游影响区域,即核心区、过渡区和外围区,分别发放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调查问卷,以此进行旅游影响的空间分异分析。结果表明,古镇型旅游地旅游影响的空间分异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不论是旅游收益的分配,还是成本的承担,都呈现区域不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感知和态度 旅游影响 空间分异 三河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认知态度实证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郭伟 柳玉清 +2 位作者 张素梅 喻江平 路旸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6年第5期57-61,共5页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认知态度研究是旅游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以浙江乌镇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利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了乌镇居民对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环境影响和经济影响的感知程度,以及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归纳总结...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认知态度研究是旅游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以浙江乌镇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利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了乌镇居民对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环境影响和经济影响的感知程度,以及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归纳总结了乌镇居民对旅游影响的一般认知态度状况,对制定合理的旅游发展政策、改善居民对旅游者的态度和提高居民对旅游业的支持、促进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调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以往居民对旅游影响认知态度研究的研究成果。乌镇居民对旅游给当地社区带来的社会、文化和环境效益感知强烈令人鼓舞,这与Liu和Var等诸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发展产生的各方效益感知明显是一致的。此外,乌镇居民对旅游经济影响的正面感知一致较强与现有研究成果也是相符的。所有这些证实了旅游地生命周期早期阶段居民更易倾向于正面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影响 居民感知 居民态度 乌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海南省海口市及三亚市实证研究 被引量:200
6
作者 宣国富 陆林 +1 位作者 章锦河 杨效忠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41-746,共6页
旅游影响研究是旅游地理的重要研究内容,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是研究旅游影响性质及程度的重要途径。以海南省海口市和三亚市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海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感知程度及其对旅... 旅游影响研究是旅游地理的重要研究内容,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是研究旅游影响性质及程度的重要途径。以海南省海口市和三亚市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海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感知程度及其对旅游业的态度,比较了不同人口学特征及与旅游业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对旅游业态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影响 居民感知 海口 三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陆居民对北京雾霾的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彭建 郭思远 +1 位作者 裴亚楠 张松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8-176,共9页
环境质量是影响目的地旅游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中国大陆出现了大范围的严重空气质量问题,雾霾成为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关于雾霾的成因及其影响和防治成为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旅游城市饱受雾霾的困... 环境质量是影响目的地旅游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中国大陆出现了大范围的严重空气质量问题,雾霾成为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关于雾霾的成因及其影响和防治成为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旅游城市饱受雾霾的困扰,雾霾对旅游业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并成为当前旅游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新问题。北京是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在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科学揭示雾霾对北京作为目的地旅游市场需求的负面影响,对于丰富雾霾影响的认识以及深化旅游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问卷星和微信平台进行了在线问卷调查,通过滚雪球方式获得了大数量较高可靠性的样本数据,研究了京外大陆居民对北京雾霾的旅游影响感知及其决策行为倾向,分析了大陆居民对北京雾霾感知的群体差异。研究表明:1在国内外媒体的广泛报道、亲友的口耳相传以及亲身经历等渠道的综合影响下,大陆居民对北京的雾霾及旅游健康风险、旅游体验风险均有十分强烈的感知;2在雾霾的持续困扰下,北京国内旅游需求减弱,市场增长速度放缓,同时也加剧了北京旅游市场的季节波动;3高学历、高收入群体对北京雾霾的旅游影响更加敏感,雾霾严重地区的居民对北京雾霾的感知强度明显大于雾霾不严重地区的居民,雾霾严重地区的居民在旅游目的地选择方面也更加排斥北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 空气污染 旅游影响 感知和态度 大陆居民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民对大型主题公园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以芜湖市方特欢乐世界为例 被引量:39
8
作者 卢松 杨兴柱 唐文跃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5-52,共8页
文章以芜湖市方特欢乐世界为例,探讨了城市居民对大型主题公园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结果表明:(1)芜湖市居民对大型主题公园旅游影响的感知可分为"社会失序和环境恶化"、"地方认同和思想开放"、"经济获益和区... 文章以芜湖市方特欢乐世界为例,探讨了城市居民对大型主题公园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结果表明:(1)芜湖市居民对大型主题公园旅游影响的感知可分为"社会失序和环境恶化"、"地方认同和思想开放"、"经济获益和区域发展"、"城市美化和景观塑造"、"经济成本提高"、"形象提升和名声扩大"6个维度;(2)总体上看,芜湖市居民对于方特欢乐世界项目带来的正面影响有着积极感知,同时对其社会和环境负面影响尚未感知,而对其引发的生活和经济负面影响也开始关注;(3)不同人口学特征的芜湖市居民对方特的旅游影响均存在着一定的感知差异,居民对大型主题公园旅游影响感知在时空上存在差异;(4)芜湖市居民对方特的进一步发展表现出十分积极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主题公园 旅游影响 居民感知和态度 方特 欢乐世界 芜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研究综述 被引量:106
9
作者 赵玉宗 李东和 黄明丽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5-92,共8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和态度逐渐成为国外旅游影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国外《AnnalsofTourismResearch》和《TourismManagement》两种SSCI引用的旅游期刊所发表的相关文献的梳理,较为系统地对国外...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和态度逐渐成为国外旅游影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国外《AnnalsofTourismResearch》和《TourismManagement》两种SSCI引用的旅游期刊所发表的相关文献的梳理,较为系统地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和评述,其研究焦点集中在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居民对某些特殊旅游产品的感知和态度、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的影响因素、相关理论以及基于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差异的群体聚类等五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 旅游感知 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社区居民对旅游效应的感知研究——以敦煌市为例 被引量:32
10
作者 谌永生 王乃昂 +2 位作者 范娟娟 程弘毅 隆浩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3-77,共5页
文章以敦煌市为例,进行了主社区居民对旅游效应的感知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正处于"成熟巩固阶段"的敦煌旅游地,其居民对旅游积极效应的感知明显强于对消极效应的感知,且对经济效应的感知强于对社会文化和环境效应的感知;... 文章以敦煌市为例,进行了主社区居民对旅游效应的感知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正处于"成熟巩固阶段"的敦煌旅游地,其居民对旅游积极效应的感知明显强于对消极效应的感知,且对经济效应的感知强于对社会文化和环境效应的感知;敦煌市已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热爱者、现实主义者、谨慎的热爱者、顾虑者和憎恨者等5类群体。与国内其它案例研究的比较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居民感知会随着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的演变而呈现阶段性变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效应 居民感知 聚类分析 生命周期 敦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研究综述及启示 被引量:114
11
作者 王莉 陆林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7-93,共7页
文章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旅游地居民感知与态度的研究进展,指出国外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影响居民感知与态度的因素以及相应的理论解释三方面。而国内有关此类问题的研究还停留在起步阶段,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 文章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旅游地居民感知与态度的研究进展,指出国外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影响居民感知与态度的因素以及相应的理论解释三方面。而国内有关此类问题的研究还停留在起步阶段,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有待进一步扩展和深入。基于此,作者提出今后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研究工作:加强从多学科、各层面、多角度地进行理论层次的研究;研究理论和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注意区别不同国家旅游发展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并对国内旅游目的地发展及其影响加以重点研究;加强跨地区、跨文化的共时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国外研究 居民感知和态度 旅游影响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村寨差异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梅 角媛梅 +3 位作者 华红莲 任敬 张贵玲 闫晓景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79,共11页
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受多个因素影响,旅游区内不同旅游开发程度的村寨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存在差异。本文以哈尼梯田遗产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遗产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村寨差异进行分... 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受多个因素影响,旅游区内不同旅游开发程度的村寨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存在差异。本文以哈尼梯田遗产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遗产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村寨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遗产区的82个村寨中,按旅游开发和遗产保护程度可分为旅游村、遗保村和非旅遗村等3类,19个村寨的286份问卷结果显示,居民总体上在旅游开发中参与程度较低且参与不均衡;(2)从居民对景区旅游资源及其管理态度的感知看,3类村寨居民的感知值都高于中值,且非旅遗村各项感知均高于其他两类村寨;(3)从居民对景区发展中获益条件的感知看,3类村寨居民认为6个获益条件均能增加收入,但对每个获益条件的感知具有明显差异;(4)从景区建立后所产生变化的感知看,3类村寨居民的感知存在差异,但总体上呈现出正向感知强于负面感知的特点,显示出居民对旅游开发持欢迎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和态度 旅游影响 哈尼梯田 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6
13
作者 卢春天 石金莲 《旅游学刊》 CSSCI 2012年第11期32-43,共12页
文章通过归纳总结国内外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相关研究文献,对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的影响因子、相关理论的支撑、定量方法的运用及其感知和态度测量量表的发展等3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比较。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在理论上,... 文章通过归纳总结国内外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相关研究文献,对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的影响因子、相关理论的支撑、定量方法的运用及其感知和态度测量量表的发展等3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比较。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在理论上,尽管存在多学科的理论指导,但是国内研究者对各个主要理论的优势和不足认识不够,对理论的发展和构建重视不足;在实践上,就影响感知和态度因子的效应而言,即使在同一个国家,由于对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量表存在测量上的分歧和不同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使得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深入研究需要关注的几个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影响 感知 态度 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热点居民生活质量感知评价关联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郭英之 叶云霞 +2 位作者 李雷 姜静娴 彭兰亚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8-65,共8页
本文从旅游目的地居民角度出发,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水乡周庄为例,首先研究了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业发展影响的感知评价,其次考察了发展旅游业之后旅游目的地居民对生活质量的感知评价,再次研究了居民生活质量与旅游影响感知之间的... 本文从旅游目的地居民角度出发,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水乡周庄为例,首先研究了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业发展影响的感知评价,其次考察了发展旅游业之后旅游目的地居民对生活质量的感知评价,再次研究了居民生活质量与旅游影响感知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居民对目的地发展旅游业的支持态度,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政府调动旅游目的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 旅游目的地 生活质量评价 旅游影响感知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发展对中国旅游成熟目的地居民生活质量影响的感知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郭英之 姜静娴 +2 位作者 李雷 陈勇 彭兰亚 《旅游科学》 CSSCI 2007年第2期23-28,共6页
本文以中国成熟旅游目的地周庄为典型案例,以生活质量理论为视角,探讨成熟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对目的地居民生活质量影响的感知,为旅游部门制定依靠旅游业促进居民生活质量水平提高的公共政策提出依据。
关键词 旅游 目的地 居民生活质量 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人际关系、人地关系对居民旅游支持度的影响——基于两个民族旅游村寨样本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0
16
作者 李秋成 周玲强 范莉娜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5-84,共10页
文章基于旅游产业发展的"社会网络嵌入"属性,从人际关系、人地关系两个维度探讨了旅游地社区内部关系要素对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支持度的影响,构建了"社区关系—旅游感知—支持态度"概念模型,并以黔东南两个民族旅... 文章基于旅游产业发展的"社会网络嵌入"属性,从人际关系、人地关系两个维度探讨了旅游地社区内部关系要素对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支持度的影响,构建了"社区关系—旅游感知—支持态度"概念模型,并以黔东南两个民族旅游村寨居民的抽样样本为例,对研究假设和概念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的分析结果显示: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和人地关系能够强化居民对旅游发展正面影响的感知,弱化对负面影响的感知,进而提高居民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度。结论证实旅游地社区内部关系是影响居民旅游感知和支持态度的重要因素,因此,旅游目的地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社区关系管理"策略提高居民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度,促进旅游产业与旅游地社区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关系 居民旅游感知 支持态度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寨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的差异性研究——基于贵州不同旅游生命周期的民族旅游村寨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沛丽 杨洋 +2 位作者 蔡溢 李丹丹 殷红梅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104-110,共7页
选取贵州西江苗寨与肇兴侗寨两个处于不同旅游生命周期的民族旅游村寨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借助社会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两地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及态度进行差异性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两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影响感知和态度均以正... 选取贵州西江苗寨与肇兴侗寨两个处于不同旅游生命周期的民族旅游村寨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借助社会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两地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及态度进行差异性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两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影响感知和态度均以正面效应为主,但两地居民对旅游的影响感知与态度又表现出较为显著的差异性。肇兴侗寨处于旅游发展起步阶段,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正面感知度较强,负面感知度较弱;西江苗寨处于旅游快速发展阶段,居民对旅游负面感知度较强;从两地外部差异性来看,西江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正面和负面效应感知度均要强烈。此外,对旅游发展的态度感知上,两地居民的旅游态度均持赞同态度,差异性不明显。针对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影响感知 旅游态度 旅游生命周期 民族村寨 正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态度研究——以丹江口水库南部东岸及南岸为例 被引量:19
18
作者 薛宝琪 刘长运 范红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9-103,共5页
目的地居民对旅游业的感知态度因旅游发展阶段不同而不同。以丹江口水库南部东岸及南岸——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核心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居民潜在旅游影响感知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居民对潜在旅游... 目的地居民对旅游业的感知态度因旅游发展阶段不同而不同。以丹江口水库南部东岸及南岸——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核心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居民潜在旅游影响感知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居民对潜在旅游影响的一般感知态度,并就居民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与潜在旅游影响感知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探索,揭示了不同居民群体对研究区旅游开发潜在影响的感知态度差异,为研究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潜在旅游影响 旅游感知态度 居民 丹江口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影响感知如何影响旅游态度?——云南省4个国家公园432份农户调查的实证 被引量:21
19
作者 邱守明 朱永杰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7-96,共10页
云南省在国内率先进行国家公园试点,在国家公园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当地社区农户的态度,而农户对旅游发展的态度又与旅游影响感知紧密相关,研究旅游影响感知如何影响旅游态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通过层级回归方... 云南省在国内率先进行国家公园试点,在国家公园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当地社区农户的态度,而农户对旅游发展的态度又与旅游影响感知紧密相关,研究旅游影响感知如何影响旅游态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通过层级回归方法,在控制了个人及家庭特征的影响基础上,研究了云南省4个国家公园432户农户的生态旅游发展影响感知对其生态旅游态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户生态旅游发展的经济影响感知、社会影响感知、文化影响感知和环境影响感知均对其生态旅游态度有显著影响,文化影响感知的影响作用最大,其次是社会影响感知、经济影响感知,环境影响感知的影响作用最小。最后,文章提出了改善农户影响感知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影响感知 旅游态度 国家公园 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实证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3
20
作者 张文 何桂培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2-79,共8页
本文以全国范围内的23个旅游目的地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一手数据资料,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了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及其差异,得出了六大旅游影响感知因子。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正面感知普... 本文以全国范围内的23个旅游目的地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一手数据资料,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了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及其差异,得出了六大旅游影响感知因子。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正面感知普遍占主导地位;个人内在因素是导致感知差异的主要因素;旅游目的地居民大致可分为三类:具有大局观的积极支持者、矛盾的理性支持者和关注自我的积极支持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 旅游影响 感知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