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体识别病毒核酸的几种分子模式及途径 被引量:13
1
作者 景志忠 何小兵 +3 位作者 房永祥 陈国华 曾爽 贾怀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1-322,共12页
近些年机体病原相关模式受体及其识别分子机制的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先天性分子免疫学的发展,并成为现代免疫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领域。作者通过机体识别病毒核酸的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RIG-I样受体(RIG-I like receptor... 近些年机体病原相关模式受体及其识别分子机制的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先天性分子免疫学的发展,并成为现代免疫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领域。作者通过机体识别病毒核酸的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RIG-I样受体(RIG-I like receptors,RLRs)、NOD样受体(NOD-like receptors,NLRs)和DAI(DNA-dependent activatorof interferon-regulatory factors,DAI)等模式识别分子的细胞定位、分子结构及其识别病毒核酸途径的介绍,系统、全面地探讨了宿主机体如何全方位识别和消除入侵病毒的分子免疫防御途径,为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设计以及抗病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模式识别受体 病毒核酸 先天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德成 佘敏 +4 位作者 佘锐萍 孙泉 王英华 李文贵 刘利强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2期56-60,共5页
免疫系统识别"非我"和"自我"的过程是依赖于不同的受体来完成的,作为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及连接获得性免疫与先天性免疫的"桥梁",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生物的一种模式识别受... 免疫系统识别"非我"和"自我"的过程是依赖于不同的受体来完成的,作为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及连接获得性免疫与先天性免疫的"桥梁",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生物的一种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它主要通过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patterns,PAMPs)来启动免疫反应。已发现TLRs在炎症、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凋亡、肿瘤等发生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随着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发展,有关TLRs的研究必将更加深入,同时也会进一步拓展对机体免疫机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模式识别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非寄主抗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红霖 王义琴 +1 位作者 储成才 李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77-982,共6页
非寄主抗性是植物对大多数病原微生物最普遍的抗病形式,由于它具有广谱持久的特性,因此在农业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尽管近年来对植物抗病的分子机理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对植物非寄主抗性分子机制仍不十分了解。文章对目前研究的非... 非寄主抗性是植物对大多数病原微生物最普遍的抗病形式,由于它具有广谱持久的特性,因此在农业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尽管近年来对植物抗病的分子机理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对植物非寄主抗性分子机制仍不十分了解。文章对目前研究的非寄主抗性产生分子机理、植物与病原物的互作系统、PEN1编码的SNARE蛋白参与非寄主抗性、非寄主抗性研究所面临的困难以及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寄主抗性 识别 病原物相关的分子模式 信号传导 丝裂素激活蛋白激酶 突触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肽聚糖识别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康康 吕志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69-978,共10页
在脊椎动物和非脊椎动物中,识别非己是天生免疫反应中的第一步。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必需成分,属于进化上保守的微生物表面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可以被模式识别蛋白(pattern recognition pro... 在脊椎动物和非脊椎动物中,识别非己是天生免疫反应中的第一步。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必需成分,属于进化上保守的微生物表面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可以被模式识别蛋白(pattern recognition proteins,PRRs)如肽聚糖识别蛋白(peptidoglycan recognition proteins,PGRPs)识别。在昆虫的天生免疫系统中,有些PGRPs能够利用细菌独有的肽聚糖识别入侵细菌,并将细菌入侵信号传递给下游的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AMP)合成途径,启动抗菌肽基因的转录及合成;PGRPs对肽聚糖的识别也会启动酚氧化酶原途径的激活,引起黑化反应。有些具有酰胺酶活性的PGRPs可以促进吞噬作用;有些可以抑制抗菌肽合成以减弱过度免疫反应带来的损伤。还有一些PGRPs作为效应因子直接作用于细菌将细菌杀死。本文主要从昆虫PGRPs作为识别受体(recognition receptor)、调节子(regulator)和效应因子(effector)3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目前PGRPs研究中仍不清楚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天生免疫 肽聚糖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肽聚糖识别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9介导的免疫激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同戈 孙瑶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3-187,共5页
在细菌和DNA病毒的基因组中广泛存在着以非甲基化的胞嘧啶—鸟嘌呤核苷酸为核心的CpG基序。作为一种病原相关的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含有CpG基序的寡聚脱氧核苷酸(CpG oligodeoxynucle-otides,CpG ODN... 在细菌和DNA病毒的基因组中广泛存在着以非甲基化的胞嘧啶—鸟嘌呤核苷酸为核心的CpG基序。作为一种病原相关的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含有CpG基序的寡聚脱氧核苷酸(CpG oligodeoxynucle-otides,CpG ODN)能激活包括B淋巴细胞和类浆细胞在内的多种免疫细胞,并诱导产生以Th1型细胞免疫反应为主的免疫应答。CpG ODN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受体是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家族中的Toll样受体9(TLR9)。TLR9所介导的免疫激活作用在某些传染病的预防、新型疫苗佐剂的开发及过敏性疾病和癌症的治疗中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基序 病原相关的分子模式 TOLL样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PTI天然免疫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杨俊 吕东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85-1592,共8页
病害是危害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植物对于病原菌的抗性依赖于植物的天然免疫(plant innate immunity)系统。因此,对于植物天然免疫的研究将为农作物抗病育种提供重要理论基础。植物天然免疫系统包含彼此相互关联的两个层面,即PTI(PAM... 病害是危害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植物对于病原菌的抗性依赖于植物的天然免疫(plant innate immunity)系统。因此,对于植物天然免疫的研究将为农作物抗病育种提供重要理论基础。植物天然免疫系统包含彼此相互关联的两个层面,即PTI(PAMP-triggered immunity)和ETI(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近年来,国内外对于PTI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PTI是由病原物相关分子模式PAMP(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所诱发的植物免疫反应。PAMP被位于植物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后,将免疫信号通过胞质类受体激酶BIK1(Botrytis-induced kinase 1)、MAPK级联、CDPK(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等向下游传递,诱导活性氧的爆发、气孔的关闭、免疫基因的表达等,从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免疫信号在传递过程中会在多个层次上被精细调控,以保证合适的反应强度和持续时间。本文从植物免疫受体FLS2及其他免疫受体的发现、免疫信号转导组分的发现以及其生物学功能、参与天然免疫的转录因子、植物免疫反应的负调控及植物天然免疫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植物PTI天然免疫的分子机理和信号转导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发展提出展望,我们认为农作物天然免疫信号转导和作物与致病真菌互作系统的研究将会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主要方向,天然免疫的重要理论与基因编辑技术的结合,必将使作物抗病育种迎来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天然免疫 植物抗病 病原菌相关分子模式(pamp) 病原菌相关分子模式激发的免疫(P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疣梭子蟹PtToll6基因克隆及其在免疫中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伟伟 吕建建 +3 位作者 李玉坤 初凡智 高保全 刘萍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72-1181,共10页
克隆了三疣梭子蟹TLR家族的一个新基因,将其命名为PtToll6。该基因全长为4 034 bp,预测分子量为109.078 kDa,理论等电点为6.06,共编码977个氨基酸。SMART预测显示, PtToll6具有Toll样受体典型的结构域,包括前端的序列区(LRR)、跨膜区(TM... 克隆了三疣梭子蟹TLR家族的一个新基因,将其命名为PtToll6。该基因全长为4 034 bp,预测分子量为109.078 kDa,理论等电点为6.06,共编码977个氨基酸。SMART预测显示, PtToll6具有Toll样受体典型的结构域,包括前端的序列区(LRR)、跨膜区(TM)和胞内(TIR)区,进化树分析表明其与同属节肢动物门的果蝇Dmtoll9聚为一支。组织表达分布结果显示,PtToll6在肝胰腺中特异性地高表达,其次表达于肠道,在鳃中的表达量最低。采用3种PAMPs进行注射刺激,发现PtToll6对脂多糖的响应最为强烈,在感染48 h后的表达量为对照组的上千倍,推测其可能为PtToll6基因主要识别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tToll6在人工感染副溶血弧菌后的12 h开始上调表达,至24 h达到峰值(上调9.02倍)。采用RNAi敲降PtToll6后, MyD88的表达量相应下调,同时发现感染副溶血弧菌后的死亡率显著提高,为阴性对照组的1.8倍。实验结果表明:PtToll6基因在抗副溶血弧菌中发挥重要功能。本实验对解析三疣梭子蟹抵御病原入侵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TOLL样受体 模式识别受体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鳗弧菌及脂多糖刺激下大菱鲆肝脾凝集素和Toll样受体基因的时序表达分析
8
作者 苟冬惠 孙志宾 +6 位作者 马爱军 田蜜 王新安 黄智慧 孙伟恒 朱春月 刘志峰 《海洋与湖沼》 2025年第4期989-1001,共13页
凝集素和Toll样受体对激活先天免疫系统以应对入侵的病原体至关重要,为探究革兰氏阴性菌鳗弧菌、灭活鳗弧菌以及LPS刺激大菱鲆PAMP识别受体基因的免疫应答机制,以平均体质量为(19.37±4.31)g、平均体长为(10.71±0.69)cm的大菱... 凝集素和Toll样受体对激活先天免疫系统以应对入侵的病原体至关重要,为探究革兰氏阴性菌鳗弧菌、灭活鳗弧菌以及LPS刺激大菱鲆PAMP识别受体基因的免疫应答机制,以平均体质量为(19.37±4.31)g、平均体长为(10.71±0.69)cm的大菱鲆为实验对象,分别于免疫后0、12、24、48、72和96 h采集肝和脾组织,提取总RNA,采用qPCR检测肝脏和脾脏中LEC、SAP、TLR5M、TLR14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肝脏中,活菌刺激下LEC、SAP、TLR5M和TLR14基因与对照组相比均呈上调表达,上调表达高峰均在0~24 h,基因表达量最高值是对照组的14~3857倍;灭活菌和LPS刺激下LEC、TLR5M和TLR14基因与对照组相比均呈上调表达,表达高峰分别在24~72 h和48~72 h,最高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52~447倍和18~184倍。在脾脏中,活菌刺激下LEC和TLR14基因与对照组相比均呈上调表达,上调表达高峰均在0~24 h,基因表达量最高值是对照组的5~223倍;灭活菌和LPS刺激下LEC、SAP和TLR14基因与对照组相比均呈上调表达,LEC和SAP表达高峰在0~12 h,TLR14表达高峰在48~72 h,最高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4~28倍和2~68倍,其他基因表现为显著下调或无明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免疫刺激能引起肝脏和脾脏PAMP识别受体基因的快速变化,并且这些基因的表达变化具有组织特异性。免疫后肝脏和脾脏在0~72 h中,可用更为简单的免疫增强剂LPS或灭活菌代替活菌注射,通过LEC、SAP、TLR5M和TLR14 PAMP识别受体基因表达作为评价指标。研究结果可为抗鳗弧菌新品种选育和海水鱼类免疫增强剂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模式识别受体 凝集素 Toll样受体 革兰氏阴性菌 鳗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