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9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utotuning algorithm of particle swarm PID parameter based on D-Tent chaotic model 被引量:8
1
作者 Min Zhu Chunling Yang Weiliang L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3年第5期828-837,共10页
An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algorithm based on the D-Tent chaotic model is put forward aiming at the standard particle swarm algorithm. The convergence rate of the late of proposed algorithm is improved by revising the... An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algorithm based on the D-Tent chaotic model is put forward aiming at the standard particle swarm algorithm. The convergence rate of the late of proposed algorithm is improved by revising the inertia weight of global optimal particles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D-Tent chaotic sequence. Through the test of typical function and the autotuning test of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PID) parameter, finally a simulation is made to the servo control system of a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 under double-loop control of rotating speed and current by utilizing the chaotic particle swarm algorithm. Studie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reduce the iterative times and improve the convergence rate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global optimal solution can be g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ent particle swarm proportional-integral- derivative (PID) parameter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ochastic focusing search:a novel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real-parameter optimization 被引量:3
2
作者 Zheng Yongkang Chen Weirong +1 位作者 Dai Chaohua Wang Weib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4期869-876,共8页
A novel optimization algorithm called stochastic focusing search (SFS) for the real-parameter optimization is proposed. The new algorithm is a swarm intelligence algorithm, which is based on simulating the act of hu... A novel optimization algorithm called stochastic focusing search (SFS) for the real-parameter optimization is proposed. The new algorithm is a swarm intelligence algorithm, which is based on simulating the act of human randomized searching, and the human searching behaviors. The algorithm's performance is studied using a challenging set of typically complex functions with comparison of differential evolution (DE) and three modifi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lgorithms,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SFS is competitive to solve most parts of the benchmark problems and will become a promising candidate of search algorithms especially when the existing algorithms have some difficulties in solving certain probl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rm intelligence stochastic focusing search real-parameter optimization human randomized search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modeling and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of a gun saddle ring 被引量:5
3
作者 Tong Lin Lin-fang Qian +2 位作者 Qiang Yin Shi-yu Chen Tai-su Li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2期325-333,共9页
In this study,a theoretical nonlinear dynamic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a saddle ring based on a dynamic force analysis of the launching process and the structure according to contact-impact theory.The ADAMS software ... In this study,a theoretical nonlinear dynamic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a saddle ring based on a dynamic force analysis of the launching process and the structure according to contact-impact theory.The ADAMS software was used to build a parameterized dynamic model of the saddle ring.A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the ring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A loading test was designed and performed several times at different elevation angles.The response histories of the saddle ring with different loads were then obtained.The parameters of the saddle ring dynamic model were identified from statistics generated at a 500 elevation angle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and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The actual loading history of the ring at a 70°elevation angle was taken as the model input.The response histories of the ring under these working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 through a simulation.The simulation results agreed with the actual response.Thus,the effectiveness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dynamic model were verified,and it provide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modeling saddle r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N SADDLE RING DYNAMIC response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tomatic Parameters Selection for SVM Based on PSO
4
作者 ZHANG Mingfeng ZHU Yinghua +1 位作者 ZHENG Xu LIU Yu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1期121-123,共3页
Motivated by the fact that automatic parameters selection for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is an important issue to make SVM practically useful and the common used Leave-One-Out(LOO) method is complex calculation and t... Motivated by the fact that automatic parameters selection for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is an important issue to make SVM practically useful and the common used Leave-One-Out(LOO) method is complex calculation and time consuming,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automatic parameters selection for SVM is proposed by using th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 in this paper.Simulation results of practice data model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high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人工智能 参数选择 粒子群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光伏逆变器控制参数辨识 被引量:3
5
作者 罗建 孙越 江丽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3,共10页
精准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模型是研究大规模光伏接入下电力系统故障特性的重要工具。目的为了解决现有光伏逆变器仿真模型与实际工作中的光伏逆变器特性相差较大的问题,方法提出采用参数辨识的方法构建逆变器的辨识模型。以重庆云阳某1 MW... 精准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模型是研究大规模光伏接入下电力系统故障特性的重要工具。目的为了解决现有光伏逆变器仿真模型与实际工作中的光伏逆变器特性相差较大的问题,方法提出采用参数辨识的方法构建逆变器的辨识模型。以重庆云阳某1 MW光伏电站为实际参照模型,首先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将逆变器的工作区间划分为3个阶段,利用数学扰动法分别对3个阶段中的待辨识参数划分灵敏度高低等级,并由此提出不同阶段不同灵敏度参数分步辨识策略;其次,分阶段采集实际光伏电站工作数据,对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各待辨识参数的初始取值范围,设计同步辨识参数实验作为参照;最后提出改进的混沌遗传粒子群优化算法(chaos genetic algorithm of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CGAPSO)作为辨识算法,分步分工作阶段辨识相关参数,通过对比参数的同步辨识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优越性,并将辨识结果代入仿真模型。结果结果表明,低灵敏度参数的同步辨识结果误差远超过可接受范围,而CGAPSO分步辨识出的相关参数误差皆在1.1%以下,精度远高于同步辨识结果。结论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构建的辨识模型输出数据与实际逆变器工作数据契合度高,可准确反映逆变器实际工作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逆变器 逆变器控制策略 参数辨识 数学扰动法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水电机组一次调频参数辨识
6
作者 王炜 朱蕾 +5 位作者 许存华 张建新 彭辉 黄自万 邓云辉 袁晓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6-190,共5页
由于水电机组和调速器实际物理性质比较复杂,难以从理论上直接推导出其模型参数。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分数阶粒子群优化算法,针对水轮机调速系统一次调频模式,首先根据实际设备的物理结构、运行机理分析建立了水电机组调速系统的调节器... 由于水电机组和调速器实际物理性质比较复杂,难以从理论上直接推导出其模型参数。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分数阶粒子群优化算法,针对水轮机调速系统一次调频模式,首先根据实际设备的物理结构、运行机理分析建立了水电机组调速系统的调节器模型、随动装置模型及机组被控对象模型;然后应用小波阈值降噪法对水电机组一次调频试验数据进行预处理后,采用改进分数阶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各分块模型进行参数优化辨识;最后将各部分模型连成整体进行仿真校验。结果表明,改进分数阶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水电机组一次调频参数辨识中的精度提升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辨识 分数阶粒子群优化 一次调频 水轮机调节系统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敏感度分析的球面磁悬浮飞轮电机多目标分层优化设计
7
作者 朱志莹 焦金帅 +2 位作者 徐政 孟凡浩 安聪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9,共10页
针对球面磁悬浮飞轮电机的参数优化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参数敏感度分析的多目标分层优化设计方案。在介绍电机运行机理及电磁分析的基础上,以转矩、悬浮力为优化目标,通过对电机结构参数进行敏感度分析,利用构建敏感度方程,将电机参... 针对球面磁悬浮飞轮电机的参数优化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参数敏感度分析的多目标分层优化设计方案。在介绍电机运行机理及电磁分析的基础上,以转矩、悬浮力为优化目标,通过对电机结构参数进行敏感度分析,利用构建敏感度方程,将电机参数划分为主敏感度参数和次敏感度参数,针对主敏感度参数和次敏感度参数,依次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进行非参数建模,并通过惯性权重自适应改变的混沌粒子群算法进行寻优;最后,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电机转矩提高6%,悬浮力提高27.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磁悬浮飞轮电机 参数敏感度分析 分层优化 支持向量机 惯性权重自适应改变的混沌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参数辨识
8
作者 胡明 郭玉奉 +1 位作者 杨景 杨帆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4-319,共6页
作为运动控制的基础,机器人运动学参数辨识的误差模型对其精度存在影响。以六自由度机器人为对象,基于DH矩阵法建立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分别从位置、姿态与位姿综合三个方面建立六种不同的误差模型并利用量子遗传算法分... 作为运动控制的基础,机器人运动学参数辨识的误差模型对其精度存在影响。以六自由度机器人为对象,基于DH矩阵法建立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分别从位置、姿态与位姿综合三个方面建立六种不同的误差模型并利用量子遗传算法分别进行辨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误差模型5拥有较高的辨识精度和辨识稳定性,适合用于实际辨识实验。利用高精度相机测量机器人末端位姿,通过粒子群寻优算法求取机器人基坐标系与相机坐标系之间转换矩阵。基于视觉测量数据、量子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以误差模型5作为实际辨识模型分别进行辨识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误差模型5的量子遗传算法辨识后的机器人末端综合位置误差的方差小,其值为0.1159mm2,曲线波动幅度小,且平均误差下降82.96%,有较高的辨识精度和辨识稳定性,可有效提升机器人末端的定位精度,为基于视觉的动态目标捕捉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运动学 参数辨识 误差模型 量子遗传算法 粒子群算法 手眼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粒子群滑模观测器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静 李贵远 +1 位作者 刘杰 崔安迪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1-167,共7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传统滑模观测器存在高频滑模噪声,从而导致精度低、较大抖振以及相位延迟的问题,以及使用固定的滑模参数会使估算精度受到参数干扰而产生误差的情况,造成控制精度比较低,提出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IPSO)算法超螺旋滑模...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传统滑模观测器存在高频滑模噪声,从而导致精度低、较大抖振以及相位延迟的问题,以及使用固定的滑模参数会使估算精度受到参数干扰而产生误差的情况,造成控制精度比较低,提出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IPSO)算法超螺旋滑模观测器作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改进方法。该方法首先进行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然后建立超螺旋滑模观测器,最后应用改进粒子群算法。超螺旋算法采用积分形式来消除高频噪声,减小误差抖振以及相位延迟。引入改进粒子群算法对滑模观测器参数进行滑模参数寻优,通过在线调整滑模系数可以获得较高的收敛速度和稳态精度。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能有效抑制系统抖振,减小相位延迟,且估计精度高,进一步说明该策略在电动汽车中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超螺旋滑模观测器 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滑模参数 高频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和MOPSO-CD的盾构隧道掘进沉降预测与施工参数优化
10
作者 傅蕾 吴惠明 +3 位作者 黄宏伟 张东明 陈刚 李章林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18-329,共12页
在城市建(构)筑物密集区域,准确预测和调控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对保障施工安全、降低环境影响至关重要。为此,提出结合随机森林、遗传算法以及基于拥挤距离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实现盾构施工引起地表沉降预测以及施工参... 在城市建(构)筑物密集区域,准确预测和调控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对保障施工安全、降低环境影响至关重要。为此,提出结合随机森林、遗传算法以及基于拥挤距离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实现盾构施工引起地表沉降预测以及施工参数多目标优化研究。首先,对搜集的盾构工程施工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相关性分析,建立土压平衡盾构工程施工数据库;在该数据库的基础上训练随机森林回归模型,采用遗传算法确定最佳超参数组合,获得地表沉降以及推进速度2个智能预测模型。然后,基于对模型输入参数的特征重要度分析,确定8个关键可调施工参数作为待优化参数并建立适应度函数,确定各施工参数约束范围,以最小化沉降及最大化推进速度为目标,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参数进行优化取值。结果表明:1)建立的地表沉降预测模型R2值为0.937,均方根误差(ERMS)为11.7 mm,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实时预测结果;2)建立的多目标施工参数优化模型给出了各参数的优化取值范围,优化取值后的地表沉降平均值为-4.28 mm,大幅减小为原参数组合下地表沉降平均值的3.5%左右,且推进速度平均值保持在原推进速度58%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施工参数 地表沉降 推进速度 随机森林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CLPSO的水量水质模型参数反演方法研究
11
作者 朱沈涛 杨帆 +3 位作者 柳杨 范子武 乌景秀 李子祥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4-66,共13页
【目的】复杂河网水量水质模型中参数多、维数高,模型参数反演难度大,优化目标函数选取、单参数和多参数不同反演方式等对参数反演精度影响需开展深入分析。【方法】提出基于快速综合粒子群优化算法(Fast Comprehensive Learning Partic... 【目的】复杂河网水量水质模型中参数多、维数高,模型参数反演难度大,优化目标函数选取、单参数和多参数不同反演方式等对参数反演精度影响需开展深入分析。【方法】提出基于快速综合粒子群优化算法(Fast Comprehensive Learn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FCLPSO)的水量水质模型参数反演方法,设计参数反演数值试验,采用LH-OAT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对7种模型性能评价指标进行目标函数优选,并分析模型单参数和多参数反演结果并分析不同反演方式的差异性。【结果】结果显示:NSE∗作为目标函数敏感度最高;不同类型参数均具有较高精度,单参数反演平均相对误差(MRE)为5.2%、变差系数(CV)为7.2%,多参数反演结果MRE为13.5%、CV为14%;多参数反演中水动力指标反演结果优于水质指标反演结果,多参数“分层反演”方式优于“同时反演”方式。【结论】结果表明:该模型参数反演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有助于提升复杂河网水量水质模型参数估计时效性与准确性,为复杂河网数值模拟精度的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水质模型 参数反演 快速综合粒子群优化算法 目标函数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受限贝叶斯优化的控制器参数整定
12
作者 杨亮亮 华俊晖 +1 位作者 潘晓铭 鲁文其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3-411,共9页
参数化固定结构前馈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将前馈力控制问题转化为控制器参数自整定问题.但控制器参数整定问题往往非常耗时,且传统的贝叶斯优化容易在参数整定过程中出现系统失稳等不安全的情况,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受限目标函... 参数化固定结构前馈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将前馈力控制问题转化为控制器参数自整定问题.但控制器参数整定问题往往非常耗时,且传统的贝叶斯优化容易在参数整定过程中出现系统失稳等不安全的情况,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受限目标函数的贝叶斯安全优化方法.首先通过高斯过程获得调参对象的代理模型,然后通过在代理模型上添加预先设置的安全阈值,借助粒子群算法来完成贝叶斯优化的评估点的求解,从而实现控制力的更新,最终通过迭代的方法得到最优参数,并且在对应参数的前馈控制下可以实现满足安全约束条件下的运动控制系统轨迹最优跟踪性能.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算法能够实现安全约束条件下最优点到点轨迹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自整定 安全优化 高斯过程 轨迹跟踪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低碳钢板激光切割参数优化
13
作者 潘冬旺 田晓青 +2 位作者 王宰宇 刘钊 宋术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32-1038,共7页
根据实验测量结果得到响应面模型,结合粒子群多目标优化算法求得最佳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2048 W、切割速度3.64 m/min、辅助气体压力0.81 bar、焦点位置7.26 mm,并获得粗糙度和尺寸误差的预测值;该参数组合下切割零件的实际测量粗糙度和... 根据实验测量结果得到响应面模型,结合粒子群多目标优化算法求得最佳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2048 W、切割速度3.64 m/min、辅助气体压力0.81 bar、焦点位置7.26 mm,并获得粗糙度和尺寸误差的预测值;该参数组合下切割零件的实际测量粗糙度和尺寸误差均在预测值的波动范围内,且切割面质量较好,证明了优化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切割 工艺参数 响应面法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线圈参数变化的失谐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抗偏移方法
14
作者 贾亚辉 陈丰伟 +2 位作者 王智慧 苏玉刚 李杨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702-3715,共14页
无线电能传输(WPT)技术可有效解决旋转设备的稳定供电问题。然而,由于铁氧体磁心的存在,旋转侧和静止侧的相对偏移会显著影响磁耦合机构自感和互感参数,从而引起输出功率波动和效率降低。该文提出一种考虑线圈参数变化的失谐型WPT系统... 无线电能传输(WPT)技术可有效解决旋转设备的稳定供电问题。然而,由于铁氧体磁心的存在,旋转侧和静止侧的相对偏移会显著影响磁耦合机构自感和互感参数,从而引起输出功率波动和效率降低。该文提出一种考虑线圈参数变化的失谐型WPT系统抗偏移方法,利用线圈自感变化构造失谐WPT系统,从而抵消互感变化带来的输出功率波动。通过推导接收端失谐程度与互感变化的恒压输出条件,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系统补偿参数进行优化,旋转式WPT系统具备了良好的轴向和径向抗偏移能力。该方法利用了旋转式耦合机构自身参数变化相互平衡抵消的特性,无需额外的无线通信和闭环控制以及DC-DC环节,实现更为简单可靠。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耦合系数0.39~0.89、互感变化74%和自感变化48%的范围内,实现近似恒定输出,输出电压波动最大仅为9.5%(轴向)和2.8%(径向),系统效率最高达到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参数变化 抗偏移 失谐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PSO参数优化的页岩气复合时间产量递减模型
15
作者 骆国辉 彭小龙 +1 位作者 杨晨 朱苏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583-7589,共7页
页岩气因其储层条件复杂、多尺度孔隙结构,产量随时间变化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传统的产量预测方法依赖于地质和工程数据的统计分析,很难适应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而无法达到高准确性。提出了将超双曲递减模型与具有时间属性的复合函数结... 页岩气因其储层条件复杂、多尺度孔隙结构,产量随时间变化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传统的产量预测方法依赖于地质和工程数据的统计分析,很难适应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而无法达到高准确性。提出了将超双曲递减模型与具有时间属性的复合函数结合的方法,并使用改进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adaptive-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PSO)来寻找最优模型参数,建立了复合时间超双曲递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A-PSO优化算法能够根据产量数据的复杂性和数据的变化自动调整参数和模型结构,能更快更准地找到最优参数组合,提高预测精度;产量在时间上的波动大,常规递减模型难以反映其特征,复合时间递减模型灵活性强,能够考虑油气藏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更准确地描述页岩气井在不同阶段的产量变化,提供更高的拟合精度,使得产量预测更接近实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时间超双曲递减模型 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 参数优化 页岩气 产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的随机森林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古辛 胡桂开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4,共8页
随机森林是一种高效且被广泛应用的集成机器学习算法,主要应用于回归、分类、特征选择等方面.为提高预测的准确度和稳定性,算法中的重要参数需要进一步优化.论文主要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的参数优化方... 随机森林是一种高效且被广泛应用的集成机器学习算法,主要应用于回归、分类、特征选择等方面.为提高预测的准确度和稳定性,算法中的重要参数需要进一步优化.论文主要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的参数优化方法.首先,利用网格算法对参数进行优化,得到参数的合理区间范围;其次,在该区间范围内利用粒子群算法对决策树数量和选择特征数量两个参数进一步优化;最后,利用经典案例将论文的方法与现有方法进行模拟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好地减少袋外误差,提高预测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 参数优化 袋外误差 网格搜索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凸轮磨削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明阳 赵锦国 +5 位作者 周康康 徐刚强 李孝禄 朱彦康 陈源 梁明轩 《内燃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0,共11页
为了提高凸轮工件表面磨削质量及加工效率,设计了凸轮磨削正交试验方案,优化了淬硬球墨铸铁凸轮精加工磨削的工艺参数。通过建立以砂轮线速度、工件转速、磨削深度为关键参数表征的优化变量,构建以磨削振动加速度、表面粗糙度为指标的... 为了提高凸轮工件表面磨削质量及加工效率,设计了凸轮磨削正交试验方案,优化了淬硬球墨铸铁凸轮精加工磨削的工艺参数。通过建立以砂轮线速度、工件转速、磨削深度为关键参数表征的优化变量,构建以磨削振动加速度、表面粗糙度为指标的目标响应非线性数学模型;基于凸轮的形状特点,建立工件瞬时材料去除率模型;以最小化磨削振动、表面粗糙度及最大化去除率为优化目标,利用综合函数法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砂轮线速度80.6731 m/s、工件转速35 r/min、磨削深度30μm的工况下,磨削振动减少了20.8%,凸轮表面粗糙度值降低了11.88%,材料去除率增加了22.739 mm3/s。利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磨削后工件的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并对元素成分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表明,砂轮线速度较小而工件转速及磨削深度较大时,凸轮表面缺陷和形变对表面粗糙度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轮磨削 参数优化 响应曲面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显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的核事故源项反演
18
作者 游清悦 曹博 +3 位作者 彭丁萍 李中昊 缪学伟 陈洲亮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1-381,共11页
核事故发生后,快速准确地估算源物质的释放速率对于提升核应急响应速度及确保决策的可靠性至关重要。本文选择碘-131(^(131)I)核素的释放速率作为源项反演的目标值,利用课题组开发的放射性核素大气扩散模拟程序RADC生成神经网络训练所... 核事故发生后,快速准确地估算源物质的释放速率对于提升核应急响应速度及确保决策的可靠性至关重要。本文选择碘-131(^(131)I)核素的释放速率作为源项反演的目标值,利用课题组开发的放射性核素大气扩散模拟程序RADC生成神经网络训练所需的数据集。利用Matlab构建了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优化误差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的核事故源项反演模型,同时考虑了粒子群算法中超参数和适应度函数的不同对算法优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SOBP模型源项反演测试结果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2.14%,平均绝对误差为0.011437,均方差为0.000685,各个评价指标明显优于BP神经网络,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有助于快速核应急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项反演 BP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 参数优化 适应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峰分离的光伏组串多峰参数计算与验证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敏翔 郭倩 +1 位作者 卫东 陆挺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0-327,共8页
基于太阳电池正向/反向输出特性模型,研究故障对光伏组串I-V输出特性曲线的影响,建立光伏组串多峰输出特性模型。根据光伏组串输出电压的叠加特性,获得组串多峰分离方法,从而提出一种面向具有多峰输出特性曲线的光伏组串模型参数计算方... 基于太阳电池正向/反向输出特性模型,研究故障对光伏组串I-V输出特性曲线的影响,建立光伏组串多峰输出特性模型。根据光伏组串输出电压的叠加特性,获得组串多峰分离方法,从而提出一种面向具有多峰输出特性曲线的光伏组串模型参数计算方法。从多峰输出特性曲线的首峰开始,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计算当前波峰对应的单元模型参数,再通过多峰分离方法,结合计算所得的首峰至当前波峰对应的所有模型参数,从下一波峰中分离得到单峰曲线,计算对应模型参数,多峰分离与单峰参数计算交替进行,直至尾峰,完成所有模型参数计算。实验结果表明:所建光伏组串多峰输出特性模型能可靠模拟不同故障下光伏组串输出特性,所提基于多峰分离的光伏组串多峰参数计算方法能准确计算不同故障下光伏组串模型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参数提取 粒子群算法 多峰分离 光伏组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片机运动控制平台模型参数辨识应用
20
作者 张翔 花国祥 +3 位作者 朱友为 钱承山 陈怀荣 梁伟明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26,31,共5页
装片机运动控制平台主要采用二自由度的PID控制策略,其控制性能依赖于平台模型精度,但平台模型存在参数不确定问题,导致PID控制参数需要结合实际进行人工调参,难以保证控制指标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理模型和实际平台测... 装片机运动控制平台主要采用二自由度的PID控制策略,其控制性能依赖于平台模型精度,但平台模型存在参数不确定问题,导致PID控制参数需要结合实际进行人工调参,难以保证控制指标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理模型和实际平台测试数据相结合的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并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辨识后的模型参数。与实际平台阶跃测试数据比较,在大位移(高于50 mm)下,未优化的辨识模型动态响应误差达到31.83%,稳态误差达到28.64%,而优化后的辨识模型动态响应误差不超过3.66%,稳态误差不高于1.2%。故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显著提高了模型的辨识精度,为后续的高性能二自由度PID控制器设计奠定了基础,对基于模型的其他类型运动控制器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片机 运动控制平台 机理模型 参数辨识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