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LS)研究酸性森林土壤中铝的释放过程 被引量:7
1
作者 郭景恒 张晓山 +4 位作者 蒋春来 赵大为 姜平 向仁军 罗家海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4-310,共7页
采集了华南和西南酸性森林小流域中的土壤和土壤水并分析其化学组成,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LS)研究了土壤中铝的释放过程,以综合评价各种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连续3年(2000~2002)的现场监测数据表明,尽管土壤水中铝的浓度存在显著差... 采集了华南和西南酸性森林小流域中的土壤和土壤水并分析其化学组成,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LS)研究了土壤中铝的释放过程,以综合评价各种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连续3年(2000~2002)的现场监测数据表明,尽管土壤水中铝的浓度存在显著差异,但铝的形态分布在各流域之间基本相似。大多数土壤水中单体铝(Ala)主要以无机态(Ali)存在,有机铝(Alo)一般不足10%。在pH3.6~5.6范围内,土壤水中Al3+活度(pAl)与土壤水pH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上层和下层土壤中pH-pAl拟合直线的斜率分别为1.28和2.00,明显偏离三水铝石(gibbsite)的溶解平衡模式。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显示,上层和下层土壤中铝具有不同的来源和主导影响因素。上层土壤中,铝主要来源于有机键合铝(Alorg),土壤水离子强度(I)是造成铝浓度差异的主导因素。与此同时,铝的释放过程明显受到离子交换反应的影响。下层土壤中,铝近乎全部来源于无机键合铝(Alinorg),土壤水H+浓度成为影响铝释放过程的最主要因素。与上层土壤相比,离子交换对土壤铝释放过程影响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释放过程 森林土壤 酸沉降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S-XRD快速测量S Zorb再生剂中尖晶石含量 被引量:8
2
作者 付颖 张欣 +1 位作者 邹亢 徐广通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3-458,共6页
为快速测定S Zorb再生剂中非活性含锌尖晶石物相(硅锌矿和锌铝尖晶石)的含量,首次运用偏最小二乘(PLS)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将XRD谱图信息与Rietveld物相定量方法获得的物相含量数据相关联,建立了针对SZorb再生剂中含锌尖晶石物相的定量校... 为快速测定S Zorb再生剂中非活性含锌尖晶石物相(硅锌矿和锌铝尖晶石)的含量,首次运用偏最小二乘(PLS)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将XRD谱图信息与Rietveld物相定量方法获得的物相含量数据相关联,建立了针对SZorb再生剂中含锌尖晶石物相的定量校正模型,优化了影响模型质量的参数如谱图预处理方法和特征衍射峰的选取,并用未知样品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此方法解决了利用Rietveld方法进行S Zorb吸附剂定量谱图解析时耗时较长、且依赖专家经验的问题,有助于及时监测装置运行过程中吸附剂的活性变化,进而保障工业装置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 Zorb再生剂 含锌尖晶石 X射线衍射(XRD) Rietveld物相定量分析(RPA) 偏最小二乘法(pls)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gging-PLS的黄柏中试提取过程在线近红外质量监测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周正 吴志生 +2 位作者 史新元 王佳茜 乔延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2期1939-1942,共4页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黄柏中试提取过程偏最小二乘法(PLS)定量模型,快速分析盐酸小檗碱含量,以Bagging-PLS集成建模方法提高所建模型的预测性能。方法:以HPLC为参考方法测定黄柏提取液中盐酸小檗碱含量,运用PLS建立与近红外光谱...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黄柏中试提取过程偏最小二乘法(PLS)定量模型,快速分析盐酸小檗碱含量,以Bagging-PLS集成建模方法提高所建模型的预测性能。方法:以HPLC为参考方法测定黄柏提取液中盐酸小檗碱含量,运用PLS建立与近红外光谱(NIR)预测值之间的多元校正模型,并建立Bagging-PLS模型提高模型的稳定性与预测性能。结果:盐酸小檗碱定量模型的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为0.742 9,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961 4,校正集相关系数rc为0.986 6,预测集相关系数rp为0.977 0;Bagging-PLS模型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均值为0.413 6,预测集相关系数rp均值为0.998 3,表现出了良好的稳健性与预测性能。结论:所建立的近红外定量模型拥有较好的预测性能,能够实现快速实时检测黄柏提取液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所建立的Bagging-PLS模型稳健性与预测性能良好,可应用于中药近红外在线监测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近红外 提取过程 黄柏 偏最小二乘 Bagging-p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程数据的动态PLS建模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学莲 胡立生 曹广益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686-2688,2692,共4页
许多工业过程中获得的输入输出数据在时间、空间上是高度相关的,且含有测量噪声。针对此类数据,提出采用动态PLS方法,最大化输入和输出变量矩阵之间的协方差,保留大部分有用信息,去除测量噪声,把高维数据空间降维,建立较为精确的工业过... 许多工业过程中获得的输入输出数据在时间、空间上是高度相关的,且含有测量噪声。针对此类数据,提出采用动态PLS方法,最大化输入和输出变量矩阵之间的协方差,保留大部分有用信息,去除测量噪声,把高维数据空间降维,建立较为精确的工业过程数学模型。提出对MIMO系统进行研究,推导了可直接用于控制的动态PLS模型数学公式。对一个工业过程实例进行仿真,分别应用动态PLS回归和线性回归MLR方法,得出的结果经分析验证了此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最小二乘(pls) 主元分析(PCA) 多元线性回归(ML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S的喷油参数对共轨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楼狄明 胡磬遥 +1 位作者 胡志远 谭丕强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62,共7页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squares regression,PLS)对影响高压共轨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多次喷油参数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了轨压、主喷正时和预(后)喷间隔、预(后)喷油量各喷油参数对柴油机颗粒物数量浓度、核态颗粒物数量浓...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squares regression,PLS)对影响高压共轨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多次喷油参数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了轨压、主喷正时和预(后)喷间隔、预(后)喷油量各喷油参数对柴油机颗粒物数量浓度、核态颗粒物数量浓度比例和颗粒物粒径分布形态等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力度、影响方式和解释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主喷正时、轨压、预(后)喷油量、预(后)喷油间隔均会对共轨柴油机的颗粒物排放特性产生不同显著水平的影响。主喷正时提前能够降低颗粒物数量浓度,低转速时主喷正时提前会提高核态颗粒物比例,中高转速反之;提高轨压会使得颗粒物数量下降,核态颗粒物数量比例上升;提高预喷、后喷油量会导致颗粒物数量浓度上升,核态颗粒物数量比例下降。各喷油参数使得核态颗粒物的比例上升在颗粒物粒径分布图中的表现为小粒径峰值与大粒径峰值之间的差变小,分布曲线由双峰分布更趋向于单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偏最小二乘法 共轨柴油机 多次喷射 颗粒物数量浓度 核态颗粒物 变量投影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S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风险度量 被引量:4
6
作者 吴会咏 刘艳春 《征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11,共5页
为了有效地度量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风险,选取代表中小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能力、利润构成与盈利能力、资产与负债和现金流量等4个方面13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由于解释变量之间存在较高的多重共线性和样本量偏小等情况,应用偏最小二乘法提取... 为了有效地度量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风险,选取代表中小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能力、利润构成与盈利能力、资产与负债和现金流量等4个方面13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由于解释变量之间存在较高的多重共线性和样本量偏小等情况,应用偏最小二乘法提取PLS成分,排除系统中的噪声干扰,构建一个度量信用风险的二分类因变量的Logistic模型。实际数据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具有良好的平稳性和准确性,而且具有较强的解释过程变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最小二乘 LOGISTIC回归 信用风险 中小企业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与GA-PLS的特征选择算法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胜 张培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4-138,共5页
针对振动信号非平稳性和特征优化选择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EMD和GA-PLS的特征选择算法。在该算法中,首先,采用EMD方法将振动信号分解成多个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对IMF分量建立自回归(AR)模型,以AR模型系数和残差... 针对振动信号非平稳性和特征优化选择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EMD和GA-PLS的特征选择算法。在该算法中,首先,采用EMD方法将振动信号分解成多个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对IMF分量建立自回归(AR)模型,以AR模型系数和残差作为初始特征向量,然后,遗传算法与偏最小二乘法相结合(GA-PLS)的算法对初始特征向量进行筛选得到新的特征向量,最后,以新的特征向量为输入,建立分类器,用来识别手动换向阀的工作状态和判断故障类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特征选择算法能准确地选择出特征,并能应用于手动换向阀的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模态分解 自回归模型 遗传算法与偏最小二乘法算法 特征选择 手动换向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S分析的高压绝缘子污秽等级判定 被引量:1
8
作者 宋宛净 姚建刚 +2 位作者 张彦 匡少林 孙谦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15期223-227,共5页
针对污秽绝缘子红外热像特征数据具有多重相关性的特点,提出基于PLS(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回归分析的高压绝缘子污秽等级判定方法。在最大限度保留原有数据信息的前提下,建立起高压绝缘子污秽特征量与污秽等级之间的PLS回归模型方... 针对污秽绝缘子红外热像特征数据具有多重相关性的特点,提出基于PLS(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回归分析的高压绝缘子污秽等级判定方法。在最大限度保留原有数据信息的前提下,建立起高压绝缘子污秽特征量与污秽等级之间的PLS回归模型方程,通过对回归模型方程进行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分析,可以得到各个特征量对污秽等级判定结果的影响程度。此方法有效解决了自变量之间的多重相关性问题,量化了污秽特征量与污秽等级之间的关系。测试结果表明,将PLS回归分析应用于高压绝缘子污秽等级的判定,科学可靠,准确率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污秽等级 特征量 偏最小二乘(pls) 模型方程 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PLS算法由小麦冠层反射光谱反演氮素垂直分布 被引量:54
9
作者 王纪华 黄文江 +6 位作者 劳彩莲 张录达 罗长兵 王韬 刘良云 宋晓宇 马智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19-1322,共4页
文章提出了利用遥感光谱数据反演小麦冠层氮素垂直分布的化学计量学方法,运用偏最小二乘算法(PLS),穷尽测定的小麦田间冠层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不同波长处的冠层光谱反射率及其组合与小麦不同层次的叶绿素、叶片全氮含量之间的关系。通... 文章提出了利用遥感光谱数据反演小麦冠层氮素垂直分布的化学计量学方法,运用偏最小二乘算法(PLS),穷尽测定的小麦田间冠层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不同波长处的冠层光谱反射率及其组合与小麦不同层次的叶绿素、叶片全氮含量之间的关系。通过2001~2002年的建模和2003~2004年的验证试验,求得了用PLS算法对叶片全氮上层、中层、下层垂直分布估算结果的相关性。表明PLS算法能够用于反演作物冠层生物化学参数的垂直分布。运用PLS的小麦氮素垂直分布的估算方法,较以往单一冠层估算方法精度明显提高,对于生产上迫切需求对作物中、下层叶片氮素状况的监测来指导适时和适量施肥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偏最小二乘法 可见近红外谱区 冠层反射光谱 氮素垂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PLS的风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立 齐咏生 +1 位作者 刘硕 王林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94-1300,共7页
风电场输出功率预测对接入大量风电的电力系统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风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以及传统物理方法预测精度低,提出了物理方法和小波PLS相结合的风电功率预测算法。该方法可较好地实现数据去噪和样本预处理,并可对输入因素进... 风电场输出功率预测对接入大量风电的电力系统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风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以及传统物理方法预测精度低,提出了物理方法和小波PLS相结合的风电功率预测算法。该方法可较好地实现数据去噪和样本预处理,并可对输入因素进行成分提取,对因变量有较好的解释能力,且有利于提高风电功率的预测精度。最后通过某风场的实际运行数据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将其他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物理方法和小波PLS的组合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文章预测法方精度更高,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成分提取 小波p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亲和超滤-液质联用结合相关性分析方法筛选青钱柳提取物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祖德 马博稷 +5 位作者 肖岩 舒任庚 李冰涛 姜丽 徐国良 张启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90-299,共10页
目的:为快速筛选青钱柳提取物中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采用亲和超滤-液质联用技术结合相关性分析探究其有效成分与酶抑制活性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大孔吸附树脂,建立青钱柳不同浓度乙醇洗脱液中相同化学成分量变化矩阵(X矩阵);分析各乙... 目的:为快速筛选青钱柳提取物中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采用亲和超滤-液质联用技术结合相关性分析探究其有效成分与酶抑制活性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大孔吸附树脂,建立青钱柳不同浓度乙醇洗脱液中相同化学成分量变化矩阵(X矩阵);分析各乙醇洗脱部位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构建效应矩阵(Y矩阵);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artialleastsquaresregression,PLS)预测潜在的活性成分与亲和超滤法(Affinity ultrafiltration,AUF)所筛选的化合物进行比对并通过分子对接进行验证。结果:青钱柳50%乙醇总提取物IC50值为14.8μg/mL,经大孔树脂吸附后的10%~80%浓度乙醇洗脱液IC50为5.4~204.1μg/mL。通过AUF法与相关性分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共鉴定出10种青钱柳潜在的活性成分,其中鉴定出8种三萜类化合物、2种黄酮类化合物。进一步的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上述10种活性成分与α-葡萄糖苷酶对接的结合能小于-7.0 kcal·mol^(-1),其中熊果酸内酯的结合能最低(-10.0 kcal·mol^(-1))。结论:AUF与相关性分析相结合能快速筛选出青钱柳提取物中潜在的α-葡萄苷酶抑制剂,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明确青钱柳活性成分奠定基础,为其活性成分质量控制研究、功能性食品开发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亲和超滤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HplC-Q-TOF-MS/MS)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香溪河中游水体总磷总氮高光谱估算模型比较
12
作者 周华冕 徐慧 +4 位作者 龙良红 纪道斌 韩燕星 季鑫鑫 崔玉洁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5-132,共8页
研究通过地面高光谱遥感技术,针对香溪河中游的水质参数——总氮(TN)和总磷(TP)进行反演分析。研究选取160个数据样本,采用了单波段分析、一阶微分波段分析、波段比值分析、双波长差异指数、归一化差异指数以及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分析... 研究通过地面高光谱遥感技术,针对香溪河中游的水质参数——总氮(TN)和总磷(TP)进行反演分析。研究选取160个数据样本,采用了单波段分析、一阶微分波段分析、波段比值分析、双波长差异指数、归一化差异指数以及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分析6种方法建立反演模型。结果显示,单波段分析和一阶微分波段分析对于TP和TN的反演效果不佳。而波段比值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TN的反演准确性,其二次幂回归分析的R^(2)可达0.3674。在双波长差异指数的3次幂分析中,TP的预测模型达到最高R^(2)值,为0.4014。PLS回归分析在TN反演模型中表现突出,波段差值混合模型的R^(2)达到0.39,RMSEP为0.501,ARE为40.278%,展现一定的预测准确性。研究结果有助于利用高光谱遥感预测香溪河中游TN、TP长时间变化趋势,但模型预测精度仍受限于数据集和水体类型,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索和优化模型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总氮(TN) 总磷(TP) 偏最小二乘回归(pls)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生态足迹影响因子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被引量:75
13
作者 马明德 马学娟 +1 位作者 谢应忠 马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82-689,共8页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是一种度量区域生态可持续程度的有效方法,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能有效解决多元回归分析中变量的多重相关性问题,具有容易操作,相关分析精度高等特点。以宁夏为研究区域,在计算了宁夏2001—2010年人均生态足迹的基础上...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是一种度量区域生态可持续程度的有效方法,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能有效解决多元回归分析中变量的多重相关性问题,具有容易操作,相关分析精度高等特点。以宁夏为研究区域,在计算了宁夏2001—2010年人均生态足迹的基础上,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对影响宁夏生态足迹的各因子的重要程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变量投影重要性分析、特异点分析和预测分析,证明所得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研究结果为:2001—2010年,宁夏人均生态足迹由1.818103793 hm2上升至2.894958909 hm2,生态赤字由1.28352051 hm2上升至2.42316627 hm2,生态承载力由0.53458328 hm2下降至0.47179264 hm2;全区GDP、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第二产业产值和第一产业产值是影响宁夏生态足迹的显著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影响因子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糙米粗蛋白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36
14
作者 李君霞 闵顺耕 +3 位作者 张洪亮 严衍录 罗长兵 李自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3-837,共5页
筛选有代表性的191份糙米样品为试材,其中42份来自国家稻种资源库、149份来自水旱稻杂交产生的DH系,蛋白质含量变幅5.90%~14.50%,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模型,并构造模型的评价参数--目标函数[R/(1+RMSECV)],同时借助校正集和... 筛选有代表性的191份糙米样品为试材,其中42份来自国家稻种资源库、149份来自水旱稻杂交产生的DH系,蛋白质含量变幅5.90%~14.50%,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模型,并构造模型的评价参数--目标函数[R/(1+RMSECV)],同时借助校正集和验证集两个载荷向量得分二维空间投影图,对近红外定量模型进行评价和优化.结果表明:在5 000~9 000 cm^-1范围内,预处理方法为一阶导数,校正模型和外部检验的目标函数值分别为0.701和0.687;两载荷向量得分直观分布图显示样品的聚类结果与目标函数筛选结果一致,也进一步验证了目标函数是模型评价和优化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糙米 偏最小二乘法(pls) 蛋白质含量 目标函数 模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度评估在中药近红外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薛忠 徐冰 +4 位作者 刘倩 史新元 李建宇 吴志生 乔延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57-2661,共5页
采集六一散混合过程中样品近红外光谱,建立甘草酸含量近红外(NIR)偏最小二乘(PLS)定量模型。结果校正集相关系数rcal=0.998 5,RMSEC=0.044 0mg·g-1,预测集rval=0.947 4,RMSEP=0.124mg·g-1,表明近红外光谱法可作为六一散混合... 采集六一散混合过程中样品近红外光谱,建立甘草酸含量近红外(NIR)偏最小二乘(PLS)定量模型。结果校正集相关系数rcal=0.998 5,RMSEC=0.044 0mg·g-1,预测集rval=0.947 4,RMSEP=0.124mg·g-1,表明近红外光谱法可作为六一散混合过程中甘草酸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在定量模型建立的基础上,设计验证试验,采用由Liao等提出的基于蒙特卡罗仿真的方法,估计β-容度-γ-置信容许区间,并计算NIR定量分析不确定度,绘制不确定度轮廓。结果表明甘草酸含量高于1.56mg·g-1时,测量不确定度在可接受范围(λ=±20%)内,表明所建不确定度评估方法可有效评价不同浓度水平下的甘草酸含量NIR定量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为其他中药NIR定量分析方法的不确定度评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六一散 偏最小二乘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士’苹果品质与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31
16
作者 张强 李兴亮 +3 位作者 李民吉 周贝贝 孙健 魏钦平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88-1395,共8页
【目的】探讨我国‘富士’苹果品质与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关系,筛选影响果实品质特性的主要矿质元素,建立‘富士’苹果优质的果实矿质元素含量优化方案,为提高‘富士’果实品质、减少生理病害的果园合理土壤和叶面施肥等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探讨我国‘富士’苹果品质与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关系,筛选影响果实品质特性的主要矿质元素,建立‘富士’苹果优质的果实矿质元素含量优化方案,为提高‘富士’果实品质、减少生理病害的果园合理土壤和叶面施肥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0—2011年对我国苹果产区51个县(市)153个乔砧‘富士’苹果园的果实矿质元素和品质指标进行调查分析,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变量投影重要性筛选影响果实品质因子的主要果实矿质元素和建立回归方程,线性规划方法求解‘富士’苹果优质的果实矿质元素含量优化方案。【结果】我国‘富士’苹果果实中不同矿质元素含量和品质差异较大,氮、铁、锌和硼的含量分别相差12.06、6.17、7.7和10.08倍,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分别相差2.33和2.16倍;果实品质与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分析表明,果实氮含量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着色面积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果实中钙、铁含量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模型效应载荷和权重分析表明,果实氮和铁对果实综合品质性状影响较大,其次是果实中的磷、钾和钙;果实单果质量主要受果实中氮、磷、钾的影响,并与磷、钾含量有较大的正效应系数,而与氮含量有负的效应系数;变量投影重要性获得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主要受果实中氮、钙和铁的影响,并与果实氮含量有最大的负效应系数,而与果实铁和钙有正效应系数。‘富士’苹果优质的果实矿质元素最佳质量分数为:氮0.25%、磷0.07%~0.12%、钾0.7%~1.2%、钙700 mg?kg-1、铁105~184 mg?kg-1、锌4.3~9.0 mg?kg-1、硼16.8~43.0 mg?kg-1。【结论】降低果实氮含量,提高果实铁、磷、钾和钙含量是提高‘富士’果实品质的重要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士’苹果 果实矿质元素 果实品质 偏最小二乘回归 优化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最小二乘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Fe^(3+)和Al^(3+) 被引量:8
17
作者 彭书传 黄川徽 +2 位作者 陈天虎 姜绍通 冯友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42-944,共3页
以铬天青S(CAS)为显色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作为增溶增敏剂及丙酮作为稳定剂,采用偏最小二乘(PLS)分光光度法对Fe3+ 和Al3+ 同时测定。综合考虑光源稳定性,双组分吸光度加和性及线性等因素,选取6 10~6 70nm范围内7个波长以供... 以铬天青S(CAS)为显色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作为增溶增敏剂及丙酮作为稳定剂,采用偏最小二乘(PLS)分光光度法对Fe3+ 和Al3+ 同时测定。综合考虑光源稳定性,双组分吸光度加和性及线性等因素,选取6 10~6 70nm范围内7个波长以供多波长数据采集。作为比较,在后续数据分析中分别采用了CPA矩阵法和偏最小二乘法(PLS) ,结果表明后者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最小二乘法 CPA矩阵法 Fe^3%plUS%和Al^3%plUS%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最小二乘回归在苹果土壤养分与果实品质关系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周贝贝 张强 +2 位作者 孙健 李兴亮 魏钦平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6-112,共7页
【目的】阐明土壤养分的多重复共线性诊断方法,为果树的多自变量和多因变量间关系的回归模型建立提供依据。【方法】2010—2011年对我国苹果产区51个县153个乔砧‘富士’苹果园的土壤养分和果实品质调查分析,首先应用回归过程对土壤养... 【目的】阐明土壤养分的多重复共线性诊断方法,为果树的多自变量和多因变量间关系的回归模型建立提供依据。【方法】2010—2011年对我国苹果产区51个县153个乔砧‘富士’苹果园的土壤养分和果实品质调查分析,首先应用回归过程对土壤养分进行复共性诊断,然后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分析影响果实品质因素的不同土壤养分权重和筛选主要土壤养分因子。【结果】土壤养分含量间的条件数为61.31,并且土壤p H与有效钙和铁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2和-0.824,不同养分含量间存在复共线性;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铁、有效锌和有效硼对果实品质有正的效应载荷和权重,而有效钙和p H对果实品质影响有负的载荷和权重;采用变量投影重要性方法获得了影响不同果实品质因素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的大小顺序,影响果实质量的土壤养分大小顺序为土壤有效钙、氮、有效铁、有效磷、有机质和有效硼,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主要受土壤有效硼、有机质、有效铁、p H和有效磷影响。【结论】本研究为果树多自变量、多目标关系研究和土壤养分对果实品质影响的分析等提供分析方法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土壤养分 果实品质 偏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去噪与SVR的小麦冠层含氮率高光谱测定 被引量:36
19
作者 梁亮 杨敏华 臧卓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8-253,共6页
为改进小麦冠层含氮率的高光谱测定模型,以正交试验筛选出小波去噪的最优参数组合(小波类型取haar,分解层数为5,阈值方案选择Fixed form threshold,噪声结构定为Unscaled white noise),并利用去噪后的小麦冠层光谱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 为改进小麦冠层含氮率的高光谱测定模型,以正交试验筛选出小波去噪的最优参数组合(小波类型取haar,分解层数为5,阈值方案选择Fixed form threshold,噪声结构定为Unscaled white noise),并利用去噪后的小麦冠层光谱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LS)模型,对不同预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采用小波去噪结合一阶导数能最有效消除原始光谱的背景信息,此时PLS模型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C)为0.260,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MSEP)为0.288。对经一阶导数结合小波去噪后的光谱用主成分分析(PCA)进行降维,以前6个主成份为输入变量,建立最小二乘支撑向量机回归模型(LS-SVR),其RMSEC与RMSEP分别为0.154与0.259,具有比PLS模型更高的精度。结果表明:以小波去噪结合一阶导数去除小麦冠层反射光谱中的土壤背景信息以提高模型的精度是可行的,且LS-SVR是建模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小波分析 高光谱 支撑向量机回归 偏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估算 被引量:29
20
作者 梁栋 杨勤英 +5 位作者 黄文江 彭代亮 赵晋陵 黄林生 张东彦 宋晓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35-340,共6页
叶面积指数(LAI)是作物长势诊断及产量预测的重要参数。通过对冬小麦采样点的高光谱曲线进行连续小波变换(CWT),然后利用小波系数与LAI建立支持向量机回归(SVR)模型,实现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叶面积指数估算。通过对所研究方法与选取的... 叶面积指数(LAI)是作物长势诊断及产量预测的重要参数。通过对冬小麦采样点的高光谱曲线进行连续小波变换(CWT),然后利用小波系数与LAI建立支持向量机回归(SVR)模型,实现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叶面积指数估算。通过对所研究方法与选取的植被指数、偏最小二乘(PLS)回归等5种方法的反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连续小波变换确定的LAI的敏感波段为680、739、802、895 nm,对应尺度分别为8、4、9和8,对应小波系数的LAI回归确定系数(R2)明显高于冠层反射率的回归确定系数;利用小波系数与LAI建立的SVR模型的反演精度最高,模型实测值与预测值的检验精度(R2)为0.86,均方根误差(RMSE)为0.43;而常用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建立的估测模型对冬小麦多个生育时期LAI反演精度最低(R2<0.76,RMSE>0.56)。因此利用连续小波变换进行数据预处理,能更好地筛选出对叶面积指数敏感的信息,LAI回归方法比较结果表明,SVR比PLS更适合于LAI的估测,通过将CWT与SVR结合(CWT-SVR)能实现不同生育时期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遥感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LAI) 高光谱 连续小波变换(CWT) 支持向量机回归(SVR) 偏最小二乘(p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