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桂黔非遗构树皮造纸技术工艺比较分析与活化传承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军 雷明 +5 位作者 周在峰 陶章 兰青叶 庞梓新 陈婷 蔡玉结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0-180,共11页
滇桂黔三省(区)非遗构树皮造纸技术工艺保留了传统古法手工造纸工艺。现代造纸技术及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传统古法手工造纸技术工艺面临传承人老龄化、传统技术工艺流程更改、资源匮乏、市场低迷与经费短缺等困境与挑战。本研究通过对滇... 滇桂黔三省(区)非遗构树皮造纸技术工艺保留了传统古法手工造纸工艺。现代造纸技术及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传统古法手工造纸技术工艺面临传承人老龄化、传统技术工艺流程更改、资源匮乏、市场低迷与经费短缺等困境与挑战。本研究通过对滇桂黔三省(区)传统构树皮造纸技术工艺的比较分析,根据构树原料特点,结合构树皮纸的实际使用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提出了加强教育与培养青年传承人、建立研究团队、还原非遗构树皮造纸工艺、活态数据库档案建设等非遗技术工艺复现的活态保护策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资源保障、环保工艺改造、非遗产品创新研发、文旅思维创新、非遗与新媒体融合推介、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市场开拓与创新活化传承策略,为非遗技术工艺保护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技术工艺 构树皮造纸 活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构树皮的纤维、化学特性与制浆性能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廖声熙 李昆 +1 位作者 杨振寅 张春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6-440,共5页
对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年龄构树皮的化学、纤维特性与制浆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构皮纤维长、木素含量低,纤维素含量高,纤维形态好,易于成浆。随着年龄的增大,低龄构皮化学组分稍有增大,但至6—7 a,灰分和木素含量增大,纤维素和硝酸-... 对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年龄构树皮的化学、纤维特性与制浆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构皮纤维长、木素含量低,纤维素含量高,纤维形态好,易于成浆。随着年龄的增大,低龄构皮化学组分稍有增大,但至6—7 a,灰分和木素含量增大,纤维素和硝酸-乙醇纤维素含量明显下降,不利于成浆;1%Na0H抽提物一直呈缓慢上升趋势,第6—7年达到最高;构皮纤维长度、长宽比及长纤维比例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3—5 a增至最大,第6年后呈快速下降趋势。2—4年生构皮手抄片有较高的结合强度和耐折度,5—7 a后趋于稳定。因此,优质构皮纤维原料最佳收获期为2—5 a,综合经济效益考虑,纤维原料人工林培育最佳周期为2—3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构树皮 树龄 化学组成 纤维形态 成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叶楮韧皮纤维生物制浆菌种的选育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大雷 孙玉梅 +2 位作者 何连芳 王珊 尚天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25,共3页
从光叶楮韧皮沤液中分离出16株产复合酶的菌株。通过初筛和复筛得到3株高产复合酶菌株。其中生长速度快并且产果胶酶、木聚糖酶活力高的8号菌株被确定为生物制浆用菌种,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该菌生长最适pH值为6.5,最适培养温度为30... 从光叶楮韧皮沤液中分离出16株产复合酶的菌株。通过初筛和复筛得到3株高产复合酶菌株。其中生长速度快并且产果胶酶、木聚糖酶活力高的8号菌株被确定为生物制浆用菌种,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该菌生长最适pH值为6.5,最适培养温度为30℃。最适制浆条件为料液比1:20.pH7.0,温度35℃,最佳碳源为玉米粉,最佳氮源为尿素,接种量4%。研究表明,采用8号菌制浆周期比对照缩短约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叶楮 韧皮纤维 生物制浆 菌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