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9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称型甘油三酯POP/OPO二元混合物的结晶特性
1
作者 田鑫 柴秀航 刘元法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0,共10页
油脂混合过程中,由于甘油三酯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不同,会形成固溶体系、共晶体系和分子复合物(molecular compound,MC),其中MC因具有独特的2倍链长结构的β晶型而备受关注,但目前其结晶特性和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明晰。采用差式扫描量热仪、... 油脂混合过程中,由于甘油三酯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不同,会形成固溶体系、共晶体系和分子复合物(molecular compound,MC),其中MC因具有独特的2倍链长结构的β晶型而备受关注,但目前其结晶特性和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明晰。采用差式扫描量热仪、二维多功能小角X射线散射仪和偏振光显微镜探究对称型甘油三酯1,3-二棕榈酰-2-油酰-sn-甘油(1,3-dipalmitoyl-2-oleoyl-sn-glycerol,POP)和1,3-二油酰-2-棕榈酰-sn-甘油(1,3-dioleoyl-2-palmitoyl-sn-glycerol,OPO)在不同复配比例下的热力学行为、多晶型和晶体形态的转变。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升、降温速率条件下,不同复配比例的POP/OPO均表现出熔点的提高和β’晶型向β晶型的转变,当且仅当POP/OPO=1∶1(m/m)时,有单独结晶峰和熔化峰的出现,且熔化温度明显提高,晶型由原本的β’晶型转变为β晶型,出现2倍链长结构,表现出显著的MC结晶特性。此外,结晶速率对MC的形成有显著影响,当POP/OPO=1∶1时,冷却速率越慢,越有利于MC的形成,而过快的冷却速率(≥20℃/min)会使样品以熔点高低先后结晶,发生共晶现象,对MC形成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pop/OPO二元混合物 冷却速率 热力学行为 多晶型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Co-POPs球形材料衍生双金属催化剂协同催化烯烃与空气的环氧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婷 鲁新环 +5 位作者 李茜茜 程柔 郭昊天 占俊辉 周丹 夏清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4-113,共10页
多孔有机聚合物(POPs)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孔材料,因其独特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多相催化中.本文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组成的ZnCo-POPs双金属催化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比表... 多孔有机聚合物(POPs)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孔材料,因其独特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多相催化中.本文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组成的ZnCo-POPs双金属催化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比表面及孔径分析(BET)等手段表征了材料.使用浸渍法制备的Zn_(0.3)Co_(0.6)-POPs-250-2催化剂显示了最佳的催化活性,在以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反应溶剂,90℃条件下反应5 h可得到94.3%的α-蒎烯转化率及95.2%的环氧产物选择性,且该催化剂在循环使用5次后其催化活性未出现明显下降,说明Zn_(0.3)Co_(0.6)-POPs-250-2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及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有机聚合物 Zn_(0.3)Co_(0.6)-pops 烯烃 空气 环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类POPs残留状况研究 被引量:75
3
作者 史双昕 周丽 +1 位作者 邵丁丁 黄业茹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29,共6页
2004年5—7月采集了北京地区115个土壤表层样品,利用ASE萃取技术,使用GC/MS方法测定了样品中的六氯苯、氯丹、滴滴涕(DDT,DDE和DDD)、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和灭蚁灵的检出率及残留量.结果表明,北京土壤中六氯苯、滴滴涕的检... 2004年5—7月采集了北京地区115个土壤表层样品,利用ASE萃取技术,使用GC/MS方法测定了样品中的六氯苯、氯丹、滴滴涕(DDT,DDE和DDD)、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和灭蚁灵的检出率及残留量.结果表明,北京土壤中六氯苯、滴滴涕的检出率很高,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灭蚁灵未检出.总有机氯农药类POPs物质质量分数平均值为77.7μg/kg.其中滴滴涕占总有机氯农药类POPs物质的98.9%,是北京地区土壤中残留有机氯农药类POPs物质的主要成分,城市公园、园林土壤是城市滴滴涕的主要污染源.六氯苯是北京地区土壤中普遍存在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但残留量很低.氯丹检出率和残留量均很低,六氯苯和氯丹没有对土壤质量造成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GC/MS popS 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Ps废物处置技术多目标决策筛选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娜娜 李丽 +2 位作者 易爱华 罗程钟 黄启飞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4-167,共4页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国际上较为成熟的9种POPs废物处置技术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合我国的POPs废物处置技术.从经济指标、环境指标和技术指标3个影响因素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每个指标又细分为若干个子准则.根据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专...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国际上较为成熟的9种POPs废物处置技术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合我国的POPs废物处置技术.从经济指标、环境指标和技术指标3个影响因素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每个指标又细分为若干个子准则.根据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专家咨询表,发放给POPs相关领域的专家打分.采用matlab对评价结果进行数值分析,得到9种处置技术的总权重,其中分值最高的处置技术有:水泥窑共处置0.174 8,高温焚烧0.172 7;其次是安全填埋0.107 1,热解吸0.107 0,原位玻璃化0.103 0;最后是深井灌注0.086 9,超临界水氧化0.084 1,碱催化脱氯0.082 3,碱金属还原0.082 3.表明高温焚烧和水泥窑共处置是目前我国POPs废物处置技术的较佳之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pS废物 处置技术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Ps污染场地土壤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29
5
作者 张瑜 吴以中 +1 位作者 宗良纲 冯霞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5-140,共6页
文章以常州市某化工厂为例,介绍了POPs污染场地的健康风险评价,分别对两种土地利用类型假设下土壤的3条暴露途径进行估算,重点考虑了儿童对污染土壤的敏感性,用年龄修正因子计算居民的致癌风险。结果表明两种假设下氯丹和灭蚁灵的致癌... 文章以常州市某化工厂为例,介绍了POPs污染场地的健康风险评价,分别对两种土地利用类型假设下土壤的3条暴露途径进行估算,重点考虑了儿童对污染土壤的敏感性,用年龄修正因子计算居民的致癌风险。结果表明两种假设下氯丹和灭蚁灵的致癌风险都超过了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在部分高暴露点甚至超过了目标风险值的100倍,需要对场地进行修复。各暴露途径对健康风险的贡献按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直接摄入土壤﹥皮肤接触﹥呼吸摄入。文章还根据健康风险评价的公式反推出适合本污染场地的土壤初级修复目标分别为:氯丹5.2mg/kg、灭蚁灵7.4×10-1mg/kg(工业用地);氯丹1.6mg/kg、灭蚁灵2.7×10-1mg/kg(居住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风险评价 污染场地 popS 初级修复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窑协同处置POPs污染土壤对环境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周玲莉 薛南冬 +1 位作者 韩宝禄 李发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4-29,共6页
分析了水泥窑协同处置POPs污染土壤对烟气中污染物排放和熟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SO2、NOx、HCl、Hg、As、Ni、Pb、粉尘、二的排放量均低于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规定限制,与空白试验相比,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染土壤过程中烟气中特征污染物... 分析了水泥窑协同处置POPs污染土壤对烟气中污染物排放和熟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SO2、NOx、HCl、Hg、As、Ni、Pb、粉尘、二的排放量均低于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规定限制,与空白试验相比,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染土壤过程中烟气中特征污染物排放量没有显著增加.水泥熟料化学成分满足相关规定,熟料产品质量达到相关标准,因此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POPs污染土壤是一种环境友好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窑 协同处置 pops污染土壤 烟气排放 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典型POPs对紫贻贝不同组织DNA损伤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周海龙 张林宝 +4 位作者 曲莹 邵立娜 刁晓平 郑继平 薛钦昭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37,共6页
采用彗星电泳技术,比较研究了Aroclor 1254、BaP、DDT三种典型POPs对紫贻贝(Mytilus edulis)鳃、性腺、消化腺细胞的DNA损伤效应的差异,以期为进一步评价这三种典型POPs遗传毒理机制及其预警监测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Tail DNA%是评价... 采用彗星电泳技术,比较研究了Aroclor 1254、BaP、DDT三种典型POPs对紫贻贝(Mytilus edulis)鳃、性腺、消化腺细胞的DNA损伤效应的差异,以期为进一步评价这三种典型POPs遗传毒理机制及其预警监测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Tail DNA%是评价DNA损伤的理想指标,另外,在急性毒性试验中,这三种POPs对紫贻贝鳃、性腺、消化腺细胞的DNA损伤作用均存在显著时间-剂量-效应关系,其中,BaP的DNA损伤作用最大,鳃和消化腺细胞对毒性作用较敏感。同时,对不同组织细胞的敏感性差异原因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pS 紫贻贝(Mytilus edulis) 彗星电泳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环境行为 被引量:13
8
作者 冯秋园 吴桐 +2 位作者 万祎 刘学勤 刘永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8-596,共9页
作者综述并分析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水生生态系统的环境介质、生物个体中的环境行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风速、温度、生产力、溶氧、颗粒物的成分、粒径等气象和理化因素通过改变POPs在水–气界面及水柱–沉积物... 作者综述并分析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水生生态系统的环境介质、生物个体中的环境行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风速、温度、生产力、溶氧、颗粒物的成分、粒径等气象和理化因素通过改变POPs在水–气界面及水柱–沉积物界面的传递以及POPs的降解、沉降、再悬浮、吸附、解吸等过程,影响POPs在水生生态系统环境介质中的环境行为。2)POPs的种类、分子结构、大小、亲脂性等理化性质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其在生物体内的被动扩散和代谢分解,影响生物富集性大小。在不同的条件下,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不同,且各因素间互相影响,起到协同或拮抗作用。3)生物个体的生长率越大,生物转化越强,生物富集程度越小,脂质含量越高,生物富集能力越强。4)雌性个体的生物富集能力弱于雄性,不同条件下体型对生物富集的影响不同。当前有关POPs在环境介质、生物个体环境行为中的研究大多是独立开展的,缺少对其互相联系与影响的综合分析,也缺少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动态变化的研究。食物网是POPs传递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其结构的复杂多变,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未来需要更深入的探索,特别需要加强对底栖食物网、浮游–底栖耦合食物网及微食物网在POPs传递中的作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水生生态系统 环境介质 生物个体 环境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POPs物质对土壤原生动物丰度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郭非凡 史雅娟 +2 位作者 孟凡乔 陈京生 吕永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4,共5页
采用“三级十倍环式稀释法(threelevelten-fold dilution method)”的方法,对取自添加了DDT、林丹的盆栽实验土壤中的原生动物丰度进行研究分析,以此作为典型POPs物质对土壤原生动物的抑制效应的初步探索性研究。实验发现,在添加了DDT... 采用“三级十倍环式稀释法(threelevelten-fold dilution method)”的方法,对取自添加了DDT、林丹的盆栽实验土壤中的原生动物丰度进行研究分析,以此作为典型POPs物质对土壤原生动物的抑制效应的初步探索性研究。实验发现,在添加了DDT、林丹的土壤中的原生动物的丰度与对照相比有大幅度的下降,其种群结构遭到了相当大的破坏。其中作为优势类群的鞭毛虫、肉足虫平均数量最小时仅为CK对照的0·3%、2·5%,而对污染最为敏感的纤毛虫则在土壤中完全消失。研究结果表明,受典型POPs物质污染的土壤,即使其含量很低,也对原生动物的抑制作用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原生动物 有机氯农药 popS 指示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环境问题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84
10
作者 谢武明 胡勇有 +1 位作者 刘焕彬 许振成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8-61,共4页
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POPs)的定义、来源和特征进行了介绍。阐述了POPs对环境安全性构成威胁的原因。分析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特别是12类优先控制的"dirtydozen"的环境污染状况,并分析了这些物质... 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POPs)的定义、来源和特征进行了介绍。阐述了POPs对环境安全性构成威胁的原因。分析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特别是12类优先控制的"dirtydozen"的环境污染状况,并分析了这些物质在全球大气、水体和土壤中存在的量和来源。这些物质在不同生物体内的浓度存在差异,反映出它们在食物链上的生物累积和放大,也加剧了对环境和人体的毒害作用。总结回顾了有关POPs的相关基础研究,并对将来继续深入研究和对环境监测的指导意义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生物积累 环境监测 环境安全性 多氯二苯并对二噁Y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典型区域果园表层土壤农药类POPs残留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世琦 刘国强 +2 位作者 张爱平 王永生 杨正礼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15-1519,共5页
在我国典型果业生产区域的黄土高原、胶东半岛和北京郊区选择11个采样区的99个果园,利用GPS定位仪共采集0~20cm表土样品99份,测定了DDT、六氯苯、七氯、氯丹、狄氏剂、异狄氏剂、灭蚁灵和艾氏剂等8种主要POPs残留量,对土壤POPs残留的环... 在我国典型果业生产区域的黄土高原、胶东半岛和北京郊区选择11个采样区的99个果园,利用GPS定位仪共采集0~20cm表土样品99份,测定了DDT、六氯苯、七氯、氯丹、狄氏剂、异狄氏剂、灭蚁灵和艾氏剂等8种主要POPs残留量,对土壤POPs残留的环境安全性、土壤残留差异性以及区域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果园表层土壤8种POPs残留浓度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属于环境安全残留;(2)滴滴涕是果园土壤残留分布最广泛和残留量较高的POPs,其次是六氯苯、氯丹和七氯,再其次是狄氏剂、异狄氏剂、灭蚁灵和艾氏剂;(3)果园土壤POPs残留种类多、广泛残留与高残留量地区的共同特征是建园早、园龄长、自然条件好和农业经济较发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pS 果园 表土 残留特征 典型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医疗废物领域履行POPs公约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扬 李培军 +2 位作者 孙阳昭 陈刚 姜晨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3-126,157,共5页
文章根据POPs公约对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国目前医疗废物管理和技术应用现状,结合我国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污染物排放、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状况,从医疗废物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实际需要出发对如何推进采用BAT/BEP,推进中国... 文章根据POPs公约对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国目前医疗废物管理和技术应用现状,结合我国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污染物排放、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状况,从医疗废物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实际需要出发对如何推进采用BAT/BEP,推进中国该领域履约进程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我国医疗废物领域履行POPs公约的管理和技术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废物 popS公约 管理 技术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杀虫剂类POPs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框架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宣同 唐孝炎 胡建信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8-80,共3页
确定了中国杀虫剂类POPs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框架,指出评价方法中的难点在于对人体毒性潜力和生态毒性潜力的计算,并提出了基于杀虫剂类POPs特点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 杀虫剂类popS 生命周期评价 方法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P海洋模式在四核至强集群上的并行计算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理论 赵军 +1 位作者 吴建平 宋君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9-192,共4页
分析了POP海洋模式原理、离散方法。在四核至强集群上,研究分析POP模式中计算局部块技术和平衡并行数据剖分及其对模式性能的影响。针对模式的通信性能瓶颈,采用聚合通信优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局部块技术和数据剖分方式对于POP模式并... 分析了POP海洋模式原理、离散方法。在四核至强集群上,研究分析POP模式中计算局部块技术和平衡并行数据剖分及其对模式性能的影响。针对模式的通信性能瓶颈,采用聚合通信优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局部块技术和数据剖分方式对于POP模式并行性能影响显著;通过通信聚合优化,POP模式在四核集群上性能获得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p海洋模式 四核集群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POPs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扬 马运 +1 位作者 黄启飞 杨延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00-205,共6页
在研究美国、日本、欧盟POPs管理方式的基础上,对我国二英类POPs削减控制策略、POPs废弃物安全处置策略、POPs污染场地管理修复策略进行研究。按照全过程管理的原则,对二英类POPs可采取源头控制、过程控制、末端控制的管理策略对其进行... 在研究美国、日本、欧盟POPs管理方式的基础上,对我国二英类POPs削减控制策略、POPs废弃物安全处置策略、POPs污染场地管理修复策略进行研究。按照全过程管理的原则,对二英类POPs可采取源头控制、过程控制、末端控制的管理策略对其进行削减控制,同时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探索经济刺激手段、加强行政管理等手段建立二英削减和控制长效机制;针对POPs废弃物,可将其纳入危险废物管理范畴,通过严格执行现有管理制度,实施从识别到最终处置的规范管理;针对POPs污染场地,实施从识别、建立清单、修复到修复后跟踪调查的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pS 管理 二噁英 废弃物 污染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P瓦楞纸板展示架结构设计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琳 孙诚 +1 位作者 黄岩 李利文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0-182,共3页
POP瓦楞纸板展示架具有很好地促进产品销售的作用,既环保,又方便运输。简述了纸质展示架的分类与特点,介绍了总体设计步骤与结构设计,得出了展示架每层的高度、所需层数、长度以及宽度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 pop瓦楞纸板展示架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虫剂类POPs废物及污染场地治理共同责任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国忠 黄翔 +1 位作者 周炳炎 王琪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4-56,82,共4页
杀虫剂类POPs废物的环境无害化处置及其污染场地的治理是我国履行POPs公约的国家行动计划(NIP)的重要内容。我国POPs废物产生的责任主体主要是历史上的企业,企业经过了很大的变革,因而产生的POPs废物及其污染场地不同于现有工业企业产... 杀虫剂类POPs废物的环境无害化处置及其污染场地的治理是我国履行POPs公约的国家行动计划(NIP)的重要内容。我国POPs废物产生的责任主体主要是历史上的企业,企业经过了很大的变革,因而产生的POPs废物及其污染场地不同于现有工业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需要根据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特点建立新的责任制度,确立治理责任,落实治理资金。从我国杀虫剂类POPs废物和污染场地的现状调研出发,分析国内外相关法律规定中责任分担制度及原则,提出建立我国杀虫剂类POPs废物及其污染场地治理的"共同责任制度",为POPs废物的环境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pS废物 污染场地 共同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丽丽 胡继伟 +1 位作者 杨占南 黄先飞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107-112,118,共7页
综述了POPs的主要特性、样品采集、前处理、分析测定及处理处置方法等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前处理技术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BO-9021炸药的冲击起爆Pop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涛 赵继波 +4 位作者 伍星 刘雨生 刘艺 杨佳 谷岩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43-748,共6页
采用激光干涉测速技术和高速扫描相机,对新型钝感高能炸药JBO-9021(TATB、HMX和黏结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0%、15%和5%)的冲击起爆Pop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激光干涉测速技术获得了JBO-9021炸药冲击起爆过程中不同光纤探针处(即不同冲击波... 采用激光干涉测速技术和高速扫描相机,对新型钝感高能炸药JBO-9021(TATB、HMX和黏结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0%、15%和5%)的冲击起爆Pop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激光干涉测速技术获得了JBO-9021炸药冲击起爆过程中不同光纤探针处(即不同冲击波位置)的粒子起跳瞬时速度,结合未反应炸药的雨贡纽曲线,获得了粒子起跳点的冲击波压力;通过高速扫描相机获得冲击到爆轰距离,结合光纤探针所处位置,得到不同压力下JBO-9021炸药的冲击到爆轰距离,进而拟合出反映JBO-9021炸药冲击起爆性能的Pop关系曲线。结果显示,相对于TATB基PBX9502炸药和HMX基PBX9501炸药,JBO-9021炸药的冲击起爆性能更加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BO-9021 钝感高能炸药 激光干涉技术 pop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介质环境模型研究太湖藻类生物量对POPs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信安 吴方国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7,共5页
本文以太湖为研究对象 ,应用逸度方法研究不同藻类生物量对 p,p′- DDT、六氯苯和六六六在太湖沉积相和水相中分布的影响。计算中选取多介质环境模型中的 L evel 模型 ,并把该模型中悬浮相中的藻类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生物相。计算结果能... 本文以太湖为研究对象 ,应用逸度方法研究不同藻类生物量对 p,p′- DDT、六氯苯和六六六在太湖沉积相和水相中分布的影响。计算中选取多介质环境模型中的 L evel 模型 ,并把该模型中悬浮相中的藻类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生物相。计算结果能真实反映 POPs在太湖中的分布。藻类生物量的变化对太湖中 POPs在水相和沉积相的分布影响非常大。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 ,得出除去太湖水团中的POPs的最佳时机是每次藻华后藻类大量死亡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化学 LevelⅢ模型 藻类生物量 太湖 po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