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细胞中p53、C-erbB-2、p21^(WAF1)和CDK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王锋 王水 +2 位作者 宣卓琦 孙琳 陆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0-73,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53、C-erbB-2、p21WAF1和CDK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0例乳腺癌组织石腊切片上p53、C-erbB-2、p21WAF1和CDK4的表达。结果:p53、C-erbB-2、p21WAF1和CDK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3%、63.3%、5...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53、C-erbB-2、p21WAF1和CDK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0例乳腺癌组织石腊切片上p53、C-erbB-2、p21WAF1和CDK4的表达。结果:p53、C-erbB-2、p21WAF1和CDK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3%、63.3%、58.3%、41.6%;阳性产物主要位于细胞核中,p53、C-erbB-2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分级(P<0.05)、淋巴结转移(P<0.01)显著相关,p21WAF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1)显著相关,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与组织分级及PR、ER表达无显著相关。CDK4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分级(P<0.05)、淋巴结转移(P<0.01)显著相关,与PR、ER无相关。结论:p53、C-erbB-2、p21WAF1和CDK4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肿瘤浸润转移、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的参考指标。特别是p53的表达水平及淋巴结转移可能是判断乳腺癌的术后生存的独立有效指标,而综合应用上述指标可能更有助于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C-ERBB-2 p21waf1 CDK4 乳腺癌 基因表达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损伤生物学反应中ATM对p21^(WAF1/CIP1)蛋白的直接磷酸化 被引量:12
2
作者 宋宜 孟祥兵 +4 位作者 梅柱中 刘斌 董燕 孙国敬 孙志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7-281,共5页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突变蛋白 (mutatedinataxiatelangiectasia ,ATM)是直接感受DNA双链断裂损伤并起始诸多DNA损伤信号反应通路的主开关分子 .已有研究发现 ,DNA损伤生物学反应中 ,ATM可通过磷酸化活化p5 3,继而转录活化细胞周期...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突变蛋白 (mutatedinataxiatelangiectasia ,ATM)是直接感受DNA双链断裂损伤并起始诸多DNA损伤信号反应通路的主开关分子 .已有研究发现 ,DNA损伤生物学反应中 ,ATM可通过磷酸化活化p5 3,继而转录活化细胞周期检查点蛋白p2 1WAF1 CIP1的表达 ,而对于ATM是否直接参与p2 1WAF1 CIP1的早期活化迄今尚无实验证明 .通过免疫共沉淀反应 ,检测到细胞电离辐射 (ionizingradiation ,IR)反应早期ATM与p2 1WAF1 CIP1蛋白存在相互作用 .将p2 1WAF1 CIP1蛋白编码基因全长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 2 ,经诱导表达及亲和层析纯化获取GST p2 1融合蛋白作为磷酸化底物 .体外磷酸化实验检测证明 ,IR活化的ATM具磷酸化p2 1WAF1 CIP1蛋白的功能 ,并且此磷酸化功能可被PI3K家族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所抑制 .结果揭示了IR后ATM可通过直接磷酸化p2 1WAF1 CIP1蛋白 ,在IR致DNA损伤生物学反应早期调控p2 1WAF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 生物学反应 ATM p21^waf1/CIP1 直接磷酸化 电离辐射 蛋白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变过程中p53、BrdU、P21^(waf1)和PCNA蛋白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8
3
作者 范宗民 陈屏 +15 位作者 刘小莉 江亚南 高珊珊 何欣 王能超 王道存 王苒 孙哲 王俊宽 郭涛 李吉林 焦新英 张延瑞 刘宾 冯常炜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p53、P21^(waf1)、PCNA及S期细胞标记指数(BrdU)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食管活检组织179例(正常上皮31例,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117例,不典型增生(DYS)31例)、食管癌... 目的:探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p53、P21^(waf1)、PCNA及S期细胞标记指数(BrdU)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食管活检组织179例(正常上皮31例,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117例,不典型增生(DYS)31例)、食管癌手术切除标本26例以及同一个体食管癌手术标本37例及相应癌旁组织中(正常上皮7例,BCH29例,DYS23例)p53、PCNA、BrdU和P21^(waf1)进行检测。结果:不同个体和同一个体病理形态学相似的食管正常、各级癌前病变和癌组织中p53、P21^(waf1)、PCNA和BrdU蛋白表达变化相似。随病变程度加重,PCNA、p53和BrdU阳性细胞数均呈上升趋势,但P21^(waf1)呈下降趋势(P<0.05)。BrdU阳性表达与食管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p53蛋白表达与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其他指标无关;P21^(waf1)的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有关(P<0.05);PCNA的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不同个体和同一个体食管癌变过程中存在相似的分子变化。在食管癌变过程中p53蛋白可能起重要的促进细胞增生的作用;P21^(waf1)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保护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癌前病变 P53 p21^waf1 PC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cyclin E及p21^waf1蛋白定量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蔡扬 何园 +2 位作者 卢虹 付伟 李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squamous cell cancer,OSCC)cyclin E、p21waf1蛋白表达与抑癌基因p53突变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8例正常口腔粘膜及30例OSCC石蜡包埋组织中cyclin E和p21waf1蛋白表达进行...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squamous cell cancer,OSCC)cyclin E、p21waf1蛋白表达与抑癌基因p53突变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8例正常口腔粘膜及30例OSCC石蜡包埋组织中cyclin E和p21waf1蛋白表达进行定量检测,分析其与突变型p53蛋白表达及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结果:OSCC组织cyclinE蛋白平均表达量高于正常口腔粘膜(t=-6.582,P<0.01),过表达率为63.33%(19/30);而p21waf1蛋白平均表达量低于正常口腔粘膜(t=8.126,P<0.01),低表达率为53.33%(16/30);OSCC组织cyclinE/p21waf1比值高于正常口腔粘膜(t=-9.434,P<0.01),异常率为100%(30/30);p53阳性组p21waf1表达量低于p53阴性组(t=3.905,P<0.01),两者间呈负相关(r=-0.491,P<0.05)。p21waf1表达量在OSCC有淋巴结转移组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t=3.391,P<0.01),但与OSCC分化无关(P>0.05);而cyclinE表达量与OSCC肿瘤分化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结论:cyclinE蛋白表达上调及p21waf1蛋白表达下调是OSCC常见异常现象,p21waf1蛋白表达下调可能与p53突变有关,并与OSCC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G1/S期正负调控因子cyclinE/p21waf1比例失衡在OSCC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细胞周期素E p21^waf1 p53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瘤P21^(WAF1)蛋白、PCNA与Ki-67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春林 廖威明 +3 位作者 李佛保 胡瑞德 骆福添 韩士英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 :研究骨肉瘤组织中P2 1WAF1 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Ki 6 7蛋白的表达 ,及其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P2 1WAF1 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Ki 6 7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 目的 :研究骨肉瘤组织中P2 1WAF1 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Ki 6 7蛋白的表达 ,及其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P2 1WAF1 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Ki 6 7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结果 :45例骨肉瘤中 ,P2 1WAF1 有 8例阳性表达 ,阳性率为 17.77% ;PCNA均有表达 ,阳性率为 10 0 % ;Ki 6 7有 2 7例阳性表达 ,阳性率为 6 0 %。结论 :P2 1WAF1 的低表达、PCNA、Ki 6 7的高表达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骨肉瘤的恶性程度较高 ,检测P2 1WAF1 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Ki 6 7蛋白等多个指标可较全面反映骨肉瘤的恶性程度的高低及患者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p21^waf1 增殖细胞核抗原 KI-67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对IEC-6恶性转化细胞细胞周期和p53、p21^(WAF1)基因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燕 郭乔楠 +2 位作者 章波 许雪青 白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0-303,共4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IEC-6恶性转化细胞不同时期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对肿瘤发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我们已建立的3个转化期(化学致癌剂MNNG和诱导剂PMA共同作用6、12、24次)的IEC-6转化细胞进行培养,提取不同转化时期的IEC-6转化细胞... 目的分析和探讨IEC-6恶性转化细胞不同时期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对肿瘤发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我们已建立的3个转化期(化学致癌剂MNNG和诱导剂PMA共同作用6、12、24次)的IEC-6转化细胞进行培养,提取不同转化时期的IEC-6转化细胞的细胞核蛋白,采用免疫印迹检测H3乙酰化水平;并用ChIP及RT-PCR检测组蛋白H3乙酰化对p21WAF1表达的影响。结果24次IEC-6恶性转化细胞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高于6次IEC-6转化细胞,而组蛋白H3去乙酰化水平低于6次IEC-6转化细胞;同时发现p21WAF1的启动子区PCR产物减少。在6、12次IEC-6转化细胞中均有较弱的p53、p21WAF1表达;在24次IEC-6恶性转化细胞中仍可检测到较弱的p53表达,但p21WAF1表达缺如。结论IEC-6恶性转化细胞过程中,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增高,导致p21WAF1基因表达受抑,近而可能影响转化细胞的细胞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6细胞 组蛋白乙酰化 P53 p21waf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样腺癌中Id-1、Smad4和p21^(WAF1/CIP1)蛋白及mRNA的表达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晶晶 陈柯 +1 位作者 王晓秋 胡闻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分化抑制因子-1(Id-1)、DPC4/Smad4和p21WAF1/CIP1蛋白及其mRNA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和子宫内膜样腺癌(EA)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0... 目的探讨分化抑制因子-1(Id-1)、DPC4/Smad4和p21WAF1/CIP1蛋白及其mRNA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和子宫内膜样腺癌(EA)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0例单纯性增生过长、30例复杂性增生伴不典型增生、72例EA组织中Id-1、Smad4和p21WAF1/CIP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Id-1、Smad4和p21WAF1/CIP1蛋白及三者mRNA在EA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6.1%(62/72)、44.4%(32/72)、63.9%(46/72)、73.6%(53/72)、41.7%(30/72)和61.1%(44/72),Id-1和p21WAF1/CIP1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和各型增生内膜;而Smad4则相反;Id-1蛋白及mRNA过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值均<0.05);Smad4和p21WAF1/CIP1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浸润程度有关(P值均<0.05);Id-1、Smad4和p21WAF1/CIP1蛋白与相对应的mRNA呈正相关;Id-1与Smad4表达呈负相关。结论Id-1、Smad4和p21WAF1/CIP1蛋白及mRNA表达异常与EA的发生发展有关,有可能成为判断子宫内膜组织癌变和转移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腺癌 ID-1 SMAD4 p21waf1/CI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调控p21^(WAF1/CIP1)启动子乙酰化水平影响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 被引量:12
8
作者 周慧 周伟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21-1425,共5页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调控p21^(WAF1/CIP1)启动子乙酰化水平,调节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和DNA-Ch IP方法测定SAHA对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调控p21^(WAF1/CIP1)启动子乙酰化水平,调节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和DNA-Ch IP方法测定SAHA对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调控系统的影响;应用染色质免疫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 IP)技术探究SAHA调控p21^(WAF1/CIP1)启动子乙酰化水平的情况。结果 SAHA明显影响乳腺癌细胞周期相关调控因子的表达;在针对p21^(WAF1/CIP1)基因功能的筛查中发现,SAHA可明显诱导p21^(WAF1/CIP1)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且可调节p21^(WAF1/CIP1)启动子乙酰化水平。结论 SAHA通过影响p21^(WAF1/CIP1)启动子乙酰化程度调节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阳性细胞 MCF-7 SAHA p21(waf1/CIP1) 乙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1^(WAF1)基因介导诱发的人肝癌细胞系的细胞凋亡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帆 王文亮 +1 位作者 曹云新 王冰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研究外源性p21WAF1基因超表达对HCC-9204肝癌细胞系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方式将带有人全长p21WAF1cDNA和潮霉素抗性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EP转入肝癌细胞中,用潮霉素筛选后,酶联免疫吸... 目的研究外源性p21WAF1基因超表达对HCC-9204肝癌细胞系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方式将带有人全长p21WAF1cDNA和潮霉素抗性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EP转入肝癌细胞中,用潮霉素筛选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p21蛋白的表达情况,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并判定有无细胞凋亡及程度。通过透射电镜进一步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ELISA法测定p21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空载体组和WAF1组的吸光度(A)值分别为0.175±0.02、0.183±0.03和0.33±0.04,提示转基因后p21蛋白量却明显增加(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表明G1期细胞显著增加,并在G1期前出现一凋亡峰,凋亡细胞占细胞总数的22.5%。透射电镜可见WAF1组部分细胞体积缩小,细胞完整,有出芽现象,细胞器结构完整,致密的染色体边集于核膜内侧,呈明显的凋亡细胞的形态。结论本实验成功地将p21WAF1基因转入到培养的肝细胞中,获得了稳定表达p21蛋白的细胞株;外源性p21WAF1基因的超表达可引起肝癌细胞自发凋亡。通过对该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可为肝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p21^waf1 基因介导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中和的p21WAF1、cyclinD1CDK4表达意义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勇 曹农 +3 位作者 朱有权 周彦明 曾峰 冯颖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52-255,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中p21W A F1、cyclinD1和CD K4的表达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p21W A F1、cyclinD1和CD K4在48例胰腺癌和14例慢性胰腺炎中的表达。结果:胰腺癌组织中p21W A F1、cyclinD1、CD K4的阳性表达... 目的:探讨胰腺癌中p21W A F1、cyclinD1和CD K4的表达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p21W A F1、cyclinD1和CD K4在48例胰腺癌和14例慢性胰腺炎中的表达。结果:胰腺癌组织中p21W A F1、cyclinD1、CD K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2.08%(25/48)、70.85%(34/48)、62.50%(30/48),同慢性胰腺炎组比较p21W A F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而cyclinD1和CD K4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Ⅰ、Ⅱ期的胰腺癌组织中p21W A F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Ⅲ、Ⅳ期的胰腺癌(P<0.05);而cyclinD1和CD K4则相反(P<0.05)。p21W AF1的表达和cyclinD1、CDK4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340,P<0.05和r=-0.571,P<0.01);cyclinD1和CDK4的表达则呈明显的正相关(r=0.450,P<0.01)。结论:p21W A F1的缺失表达和cyclinD1、CD K4的过表达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协同作用。三种蛋白质主要以p21W AF1/cyclinD1/CDK4通路的方式作用于细胞的转化,参与肿瘤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蛋白质p21waf1 蛋白质cyclinD1 蛋白质CDK4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烯丙基二硫诱导人胃癌细胞G2/M期阻滞中p-CDK1、cyclin B1和p21WAF1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3
11
作者 袁静萍 袁修学 +2 位作者 凌晖 刘瑶 苏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96-1397,共2页
关键词 二烯丙基二硫 人胃癌细胞 G2/M期阻滞 p-CDK1 cyclinB1 p21waf1 PC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通过调节p53/p21(waf1/cip1)信号途径促进小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虹 王芳 +1 位作者 范利军 包金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7-252,共6页
目的:研究叶酸对体外培养小鼠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方法分离培养新生小鼠脑NSCs,通过MTT法检测叶酸对NSCs增殖的影响;撤除生长因子后,用含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诱导... 目的:研究叶酸对体外培养小鼠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方法分离培养新生小鼠脑NSCs,通过MTT法检测叶酸对NSCs增殖的影响;撤除生长因子后,用含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诱导分化培养6 d后,采用Tuj1(神经元标记物)和GFAP(胶质细胞标记物)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叶酸对NSCs分化的影响;并应用流式细胞术、RT-PCR法检测给予叶酸对NSCs细胞周期、p53和p21(waf1/cip1)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TT法测定结果显示,叶酸组NSCs增殖能力明显增强;分化后免疫荧光双标法测定显示,叶酸组Tuj1阳性细胞的比率明显增加,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显示,叶酸组NSCs在G0/G1期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1),而G2/M期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1);RT-PCR结果显示,叶酸组NSCs中p53和p21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叶酸能促进NSCs增殖及向神经元分化;叶酸对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与调节NSCs细胞周期及p53/p21(waf1/cip1)信号转导途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神经干细胞 增殖 分化 p53/p21(waf1/cip1)信号途径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1^(waf1/cip1)和P53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姚煜 锁爱莉 +1 位作者 何静 李明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1-463,共3页
目的 探讨P2 1waf1/cip1和P5 3基因与子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 15例慢性子宫颈炎和 47例子宫颈癌P2 1waf1/cip1和P5 3的表达情况。结果 P5 3蛋白在慢性子宫颈炎中阳性表达率为 0 ,... 目的 探讨P2 1waf1/cip1和P5 3基因与子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 15例慢性子宫颈炎和 47例子宫颈癌P2 1waf1/cip1和P5 3的表达情况。结果 P5 3蛋白在慢性子宫颈炎中阳性表达率为 0 ,子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为 38 3%,其P5 3蛋白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P2 1waf1/cip1在慢性子宫颈炎中阳性表达率为 86 7%,子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为 5 7 5 %,其阳性表达率降低与肿瘤发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相关。结论 在子宫颈癌中P2 1waf1/cip1可通过P5 3依赖及非P5 3依赖两种途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1^waf1/CIP1 P53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化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素D1和P21^(WAF1/CIP1)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小闯 李秀霞 +1 位作者 孙润芹 赵世平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素 (Cyclin)D1和P2 1 WAF1/CIP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临床分期、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及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旁肺组织及肺癌组织中CyclinD1和P2 1 WAF1/CIP1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Cycli...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素 (Cyclin)D1和P2 1 WAF1/CIP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临床分期、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及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旁肺组织及肺癌组织中CyclinD1和P2 1 WAF1/CIP1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CyclinD1和P2 1 WAF1/CIP1在癌旁肺组织中不表达或很少表达 ,而在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率 ,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0 .4% (2 9/ 4 8)和 2 7.0 8% (1 3 / 4 8)。②CyclinD1和P2 1 WAF1/CIP1蛋白表达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和临床TNM分期无关 ;与肺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 ,其中CyclinD1阳性率越高 ,肺癌的分化程度越低 (P <0 .0 5 ) ,P2 1 WAF1/CIP1蛋白阳性率越高 ,肺癌的分化程度越高 (P <0 .0 5 )。③P2 1蛋白阳性表达者转移率低于阴性表达者 (P <0 .0 5 ) ,并且其存活期长 (P <0 .0 5 )。④CyclinD1和P2 1 WAF1/CIP1蛋白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①CyclinD1和P2 1 WAF1/CIP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分化有关 ;②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p21^waf1/CIP1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转移 预后 基因表达 临床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MCF-7细胞p21^(WAF1/CIP1)启动子区HDAC1高功能结合位点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邹丹 周伟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7-321,共5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MCF-7细胞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istone deacetylases 1,HDAC1)募集于p21^(WAF1/CIP1)启动子区调控其转录活性的特异性结合位点。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乳腺癌MCF-7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饥饿24 h后,分别用20μmol·L... 目的研究乳腺癌MCF-7细胞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istone deacetylases 1,HDAC1)募集于p21^(WAF1/CIP1)启动子区调控其转录活性的特异性结合位点。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乳腺癌MCF-7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饥饿24 h后,分别用20μmol·L^(-1)0.88μL SAHA(S组)、0.625 nmol·L^(-1)10μL Leptin(L组)处理24 h,对照组(B组)细胞培养在完全型RPMI 1640培养基中。各组细胞裂解液与HDAC1抗体孵育,收集纯化结合HDAC1抗体的DNA片段,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p21^(WAF1/CIP1)启动子区从TSS到其上游(+2^-4 000 bp)f1~f10片段的DNA相对表达量并用2-ΔΔCT法分析。结果 B组中,HDAC1抗体在p21^(WAF1/CIP1)启动子区f1、f8片段有高亲和力,f8片段达最高。S组中,HDAC1抗体与p21^(WAF1/CIP1)启动子区f1~f10片段结合量明显低于对照组,f8片段达最低,而在L组此片段与HDAC1抗体结合量达最大值。结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过程中,HDAC1可被招募至p21^(WAF1/CIP1)启动子区,该启动子区上游-2 800 bp至-3 200 bp DNA片段是与HDAC1高度结合的靶功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CF-7细胞 p21(waf1/CIP1)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 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V肝炎肝硬化中核心蛋白、p14^(ARF)和p21^(WAF1)的表达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志培 王文亮 +5 位作者 王文勇 成胜权 杨彤涛 邓中荣 王丽 李擒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 检测HCV肝炎、肝硬化组织中的核心蛋白、p14ARF、p21WAF1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HCV核心蛋白对p14ARF、p21WAF1的表达作用。方法 收集HCV表达阳性的肝炎、肝硬化组织2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HCV感染的肝炎、肝硬... 目的 检测HCV肝炎、肝硬化组织中的核心蛋白、p14ARF、p21WAF1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HCV核心蛋白对p14ARF、p21WAF1的表达作用。方法 收集HCV表达阳性的肝炎、肝硬化组织2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HCV感染的肝炎、肝硬化组织的核心蛋白、p14ARF、p21WAF1的表达,并分析三者间的关系。结果 核心蛋白、p14ARF、p21WAF1的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在核心蛋白均阳性的组织中,p14ARF的阳性表达率为69.6%,p21WAF1表达率为13%;三组间的阳性强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1),HCV核心蛋白与p14ARF、p21WAF1各组间的P值均<0. 01;HCV核心蛋白与p14ARF、p21WAF1阳性强度两者间相关性检验,相关系数rs分别为-0 .053、0 .45(P值分别为0 .72、0. 20),表明无相关性。结论 HCV核心蛋白对p14ARF、p21WAF1的表达有影响:可能间接促进p14ARF的表达,但抑制p21WAF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1^waf1 P14^ARF 肝炎肝硬化 HCV核心蛋白 ENVISION 肝硬化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 HCV感染 阳性表达率 相关性检验 表达作用 强度比较 相关系数 表达及 两步法 细胞核 显著性 检测 P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与P21(WAF1/CIP1)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军 霍雄伟 +2 位作者 苏清华 马建仓 李晓斌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42-244,共3页
目的 探讨 P53、P2 1 (WAF1 /CIP1 )基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 S- P免疫组化技术 ,检测 60例甲状腺癌、1 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1 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 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 P53、P2 1 (WA... 目的 探讨 P53、P2 1 (WAF1 /CIP1 )基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 S- P免疫组化技术 ,检测 60例甲状腺癌、1 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1 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 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 P53、P2 1 (WAF1 /CIP1 )的表达。结果  P53、P2 1(WAF1 /CIP1 )阳性反应仅见于甲状腺癌 ,其阳性率分别为 53.3%、41 .7% ;P53阳性率在未分化癌、有淋巴结转移或 、 期病例中增高 (P <0 .0 5) ;但 P2 1 (WAF1 /CIP1 )阳性率在未分化癌、有淋巴结转移或 、 期病例中降低 (P <0 .0 5) ;P53表达与 P2 1 (WAF1 /CIP1 )表达关系密切(P <0 .0 5)。结论  P53突变、P2 1 (WAF1 /CIP1 )缺乏均与甲状腺癌发生有关 ;P2 1 (WAF1 /CIP1 )在甲状腺癌中表达主要依赖于 P53;P53、P2 1 (WAF1 /CIP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P53基因 p21(waf1/CIP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鳞癌中p16、p21^(WAF1)、Rb、cyclinE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6
18
作者 董磊 宋张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54-556,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 p16、p2 1WAF1、Rb、cyclinE 4种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探讨它们在宫颈癌的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对 88例宫颈鳞癌组织 ,16例宫颈上皮内病变 (CIN)组织 ,15例... 目的 通过观察 p16、p2 1WAF1、Rb、cyclinE 4种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探讨它们在宫颈癌的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对 88例宫颈鳞癌组织 ,16例宫颈上皮内病变 (CIN)组织 ,15例宫颈炎组织进行 p16、p2 1WAF1、Rb、cyclinE 4种蛋白表达的检测。 结果 p16、p2 1WAF1、cyclinE在宫颈癌中的表达高于宫颈炎(P <0 0 5 ) ;Rb在宫颈癌的表达少于宫颈炎 (P <0 0 5 ) ;Rb与p16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 (r =- 0 6 75 ,P <0 0 5 )。结论 宫颈癌细胞周期G1期中 ,由于Rb蛋白的缺失 ,使cyclinE表达升高 ,致使癌细胞增生 ;同时 ,p16、p2 1WAF1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增高 ,并失去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蛋白表达 P16 p21^waf1 RB CYCL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和p21WAF1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继丽 祝威 +1 位作者 汪欣 房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7-660,共4页
目的:探讨TGF-β1和p21WAF1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了解两者在胆脂瘤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0例中耳胆脂瘤组和10例正常对照组中TGF-β1和p21WAF1的表达。结果:①p21WAF1定位于细胞核,呈棕黄色颗粒状;TGF-β1主要胞浆... 目的:探讨TGF-β1和p21WAF1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了解两者在胆脂瘤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0例中耳胆脂瘤组和10例正常对照组中TGF-β1和p21WAF1的表达。结果:①p21WAF1定位于细胞核,呈棕黄色颗粒状;TGF-β1主要胞浆着色,呈棕黄色颗粒状。②中耳胆脂瘤组p21WAF1阳性表达率65%,分布于上皮的全层,以靠近基底层的棘细胞层和颗粒层显著,阳性指数(LI)均值为28.9%±6.7%;而正常对照组未见p21WAF1阳性表达。p21WAF1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③中耳胆脂瘤组TGF-β1阳性表达率90%,位于上皮全层,LI为32.3%±5.7%;在正常外耳道皮肤中阳性表达率为50%,LI为13.3%±4.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在中耳胆脂瘤组p21WAF1与TGF-β1表达LI均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21WAF1表达LI均值与TGF-β1表达LI均值呈正相关关系(r=0.913,P<0.01)。结论:TGF-β1和p21WAF1蛋白促进胆脂瘤发生发展,并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p21waf1 中耳胆脂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1^(WAF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谢海龙 苏琦 +4 位作者 贺修胜 梁晓秋 罗招阳 周建国 李一琴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09-712,共4页
目的:探讨p21WAF1基因缺失与多态性及其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和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法分别检测胃癌中p21WAF1基因缺失与多态性和p21蛋白表达。结果:PCR扩增显示,30例胃癌和45例非... 目的:探讨p21WAF1基因缺失与多态性及其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和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法分别检测胃癌中p21WAF1基因缺失与多态性和p21蛋白表达。结果:PCR扩增显示,30例胃癌和45例非胃癌标本均无p21WAF1第二外显子缺失。PCR-RFLP发现胃癌和正常胃粘膜p21第二外显子多态性分别为26.7%(8/30)和8.9%(4/45),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8例具多态性胃癌标本中的正常胃粘膜亦具有这种多态性。p21蛋白阳性表达率,胃癌为43.3%(13/30),非胃癌为100%(45/4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p21WAF1基因多态性胃癌为37.5%(3/8),与无多态性胃癌45.5%(10/22)无相关性(P>0.05)。结论:胃癌中p21WAF1基因无缺失,而存在多态性。p21WAF1基因多态性和p21表达与胃癌发生有关,但两者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1^waf1 基因多态性 胃癌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