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齿轮啮合过程中齿面接触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何国旗 严宏志 +2 位作者 胡威 何瑛 舒陶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5-100,共6页
根据面齿轮啮合原理,研究面齿轮啮合过程中的齿面接触特性;运用MATLAB软件编制相应的程序仿真出齿数差Δ=1-3的圆柱齿轮与面齿轮啮合时面齿轮齿面的接触轨迹、接触区域面积及形状,并通过面齿轮齿面接触检测实验验证其正确性。研究结果表... 根据面齿轮啮合原理,研究面齿轮啮合过程中的齿面接触特性;运用MATLAB软件编制相应的程序仿真出齿数差Δ=1-3的圆柱齿轮与面齿轮啮合时面齿轮齿面的接触轨迹、接触区域面积及形状,并通过面齿轮齿面接触检测实验验证其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圆柱齿轮的齿数差对面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区域的面积和位置影响不大,而传动比对齿面接触区域的位置影响较大,传动比越大,齿面接触区域越靠近面齿轮轮齿的中部,越有利于提高面齿轮传动的性能。同时实验表明齿面接触面积和形状受制造精度影响,精度越高,齿面接触区域面积和形状越稳定,传动质量越高。因此,大的传动比和高的制造精度对提高面齿轮的传动性能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齿轮啮合 接触轨迹 齿面接触区域 传动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交面齿轮传动系统的耦合振动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晓贞 朱如鹏 +1 位作者 李政民卿 靳广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74-2280,共7页
为研究非正交面齿轮传动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基于集中参数理论,建立包含齿侧间隙、传动误差、时变啮合刚度、啮合阻尼、支撑刚度、支撑阻尼和激励频率等参数的弯-扭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龙格库塔数值积分方法对系统的动力学... 为研究非正交面齿轮传动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基于集中参数理论,建立包含齿侧间隙、传动误差、时变啮合刚度、啮合阻尼、支撑刚度、支撑阻尼和激励频率等参数的弯-扭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龙格库塔数值积分方法对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进行求解,分析不同的激励频率对非正交面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响应的影响。通过对时间历程图、平面相图、Poincare截面图和FFT频谱图的分析和比较,传动系统会出现简谐响应、2周期次谐波响应、拟周期响应及混沌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面齿轮 耦合振动 动态响应 混沌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齿端面谐波齿轮瞬时传动比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佑林 李峰 +2 位作者 张国良 姚传志 万鹏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9-42,共4页
活齿端面谐波齿轮传动装置综合了现有的谐波齿轮传动和活齿传动的优点,可以在保留现有谐波齿轮传动所有优点的基础上,大幅度地提高所传递的功率,特别适用于需要大传动比、大功率减速器的机械、矿山、冶金及建材等各种行业。文中首次提... 活齿端面谐波齿轮传动装置综合了现有的谐波齿轮传动和活齿传动的优点,可以在保留现有谐波齿轮传动所有优点的基础上,大幅度地提高所传递的功率,特别适用于需要大传动比、大功率减速器的机械、矿山、冶金及建材等各种行业。文中首次提出了这种新型传动装置瞬时传动比的计算公式,分析了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的条件,并且将瞬时传动比的计算公式与利用“Willis转化机构法”推导出的传动比计算公式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二者完全一致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齿 端面谐波齿轮 瞬时传动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根过渡曲面对正交面齿轮弯曲强度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赵新辉 孙永国 于广滨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66-1072,共7页
为更加真实有效地分析正交面齿轮弯曲强度,本文推导了正交面齿轮齿面方程及齿根过渡曲面方程,构建了正交面齿轮的全部齿廓,并利用Pro/E软件分别生成了两种全齿廓正交面齿轮三维实体模型。基于内切抛物线理论分析论证了正交面齿轮的最大... 为更加真实有效地分析正交面齿轮弯曲强度,本文推导了正交面齿轮齿面方程及齿根过渡曲面方程,构建了正交面齿轮的全部齿廓,并利用Pro/E软件分别生成了两种全齿廓正交面齿轮三维实体模型。基于内切抛物线理论分析论证了正交面齿轮的最大弯曲应力位置是在沿齿高方向齿面的上半部分而非齿根处。利用ANSYS软件分别对齿顶圆角和齿顶尖角插齿刀所切制的两种面齿轮三齿模型进行了弯曲强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齿顶圆角插齿刀所切制的齿根过渡曲面提高了正交面齿轮的弯曲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传动 正交面齿轮 齿廓方程 圆角插齿刀 齿根过渡曲面 危险截面 弯曲应力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端曲面齿轮副几何设计及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林超 吴小勇 曾东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7-232,共6页
提出一种能够同时传递相交轴间的转动和移动的端曲面齿轮副.根据齿轮传动有关理论,设计了偏心端曲面齿轮副传动比,推导了偏心端曲面齿轮副节曲线.通过齿轮啮合原理,建立了该齿轮副的啮合方程和齿面方程,研究了偏心端曲面齿轮副压力角的... 提出一种能够同时传递相交轴间的转动和移动的端曲面齿轮副.根据齿轮传动有关理论,设计了偏心端曲面齿轮副传动比,推导了偏心端曲面齿轮副节曲线.通过齿轮啮合原理,建立了该齿轮副的啮合方程和齿面方程,研究了偏心端曲面齿轮副压力角的变化规律,并使用SolidWorks的API接口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偏心端曲面齿轮副的三维建模.分析结果表明偏心端曲面齿轮副设计方法能够实现更大的传动比和压力角,满足更多的潜在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曲面齿轮 传动比 几何特性 压力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齿面法向偏差测量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林超 曹喜军 +1 位作者 王瑶 徐萍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58-1662,共5页
针对三轴数控精铣加工得到的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零件,提出了一种基于齿轮测量中心的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齿面法向偏差测量及分析方法.通过对理论齿面进行网格划分并在齿轮测量中心上完成对该齿轮零件的齿面测量,将测量获得的实际坐标数... 针对三轴数控精铣加工得到的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零件,提出了一种基于齿轮测量中心的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齿面法向偏差测量及分析方法.通过对理论齿面进行网格划分并在齿轮测量中心上完成对该齿轮零件的齿面测量,将测量获得的实际坐标数据与计算得出的理论坐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到了其实际齿面法向偏差,同时分析了该偏差的基本变化规律,最终实验结果验证了所建立的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齿面法向偏差测量及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 齿轮测量中心 齿面法向偏差 误差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位非正交面齿轮副小轮齿向修形轮齿接触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镇宇 唐进元 丁撼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003-2009,共7页
建立了变位非正交面齿轮的加工坐标系和啮合坐标系,推导了变位小轮及变位非正交面齿轮的齿面方程,计算得到了面齿轮数值齿面,分析了变位对非正交面齿轮齿宽的影响。在变位的基础上研究了对小轮进行齿向鼓形修形,而面齿轮不修形的修形方... 建立了变位非正交面齿轮的加工坐标系和啮合坐标系,推导了变位小轮及变位非正交面齿轮的齿面方程,计算得到了面齿轮数值齿面,分析了变位对非正交面齿轮齿宽的影响。在变位的基础上研究了对小轮进行齿向鼓形修形,而面齿轮不修形的修形方式。分别对未变位、变位、变位加小轮齿向修形的三种非正交面齿轮传动形式进行考虑安装误差的轮齿接触分析。研究表明:随着变位系数增大,非正交面齿轮最小内半径、最大外半径及极限齿宽均减小;变位不影响非正交面齿轮副的接触规律;小轮齿向修形能降低接触轨迹对安装误差的敏感性,会引起幅值较小的直线型传动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面齿轮 变位 齿向修形 轮齿接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的设计及三维造型 被引量:5
8
作者 林超 李莎莎 龚海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55,共7页
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传动是一种新型的齿轮传动形式.根据空间坐标变换关系及齿轮啮合原理,推导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副的节曲线、齿顶曲线、齿根曲线方程;结合加工刀具齿面方程与齿轮共轭基本原理,得到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的齿面参数方程;... 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传动是一种新型的齿轮传动形式.根据空间坐标变换关系及齿轮啮合原理,推导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副的节曲线、齿顶曲线、齿根曲线方程;结合加工刀具齿面方程与齿轮共轭基本原理,得到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的齿面参数方程;根据根切和变尖的条件,推导齿宽的计算方法;分析加工过程中刀具的空间走刀轨迹,基于VB和Solidworks(API)开发出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参数化设计和加工仿真系统;对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副进行实验研究,验证了理论推导过程和参数化设计及仿真加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传动比 面齿轮 设计 三维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三轴数控加工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林超 樊宇 +1 位作者 曹喜军 蔡志钦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1-825,共5页
为了验证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副设计的正确性,用三轴数控机床加工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运用空间齿轮传动啮合理论及三轴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刀具与非圆齿轮的空间坐标系、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加工坐标系、齿顶圆角模型以及数控加工... 为了验证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副设计的正确性,用三轴数控机床加工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运用空间齿轮传动啮合理论及三轴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刀具与非圆齿轮的空间坐标系、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加工坐标系、齿顶圆角模型以及数控加工模型。得到了刀具到非圆齿轮的坐标变换矩阵、非圆齿轮齿面到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齿面的坐标变换矩阵、过渡曲面方程以及加工过程中刀具运动矩阵。用三轴数控机床加工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并对该齿轮副进行对滚实验以及齿面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三轴数控机床加工的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齿面精度较高。证明了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副设计以及三轴数控机床加工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齿轮 数控加工 变传动比 设计 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齿轮注塑成型工艺模拟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康红梅 肖陶康 王玉丹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37-239,242,共4页
针对塑料微齿轮注射成型工艺,选用POM和ABS两种塑料,对影响熔体充填率的主要工艺参数: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注射速率和注射压力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利用单因素试验法进行了仿真,初步得到了两种塑料成型时的充填率都随着各个工艺参数的... 针对塑料微齿轮注射成型工艺,选用POM和ABS两种塑料,对影响熔体充填率的主要工艺参数: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注射速率和注射压力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利用单因素试验法进行了仿真,初步得到了两种塑料成型时的充填率都随着各个工艺参数的增加而提高;POM能得到较好的充填率,但ABS几乎都没有填充到型腔,不适合注射微齿轮。利用正交试验法对POM塑料齿轮的成型工艺参数进行了仿真,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到了各个工艺参数对充填率的影响程度,获得了微齿轮注射成型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注塑 微齿轮 工艺参数 充填率 正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副的强度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林超 王瑶 蔡志钦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0-206,共7页
为了提高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副的承载能力,探索该面齿轮副的基本参数对其强度特性的影响。应用空间齿轮啮合传动原理、微分几何学和机械设计基础,建立点接触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副的坐标系,推导出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的齿面方程,得到正交... 为了提高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副的承载能力,探索该面齿轮副的基本参数对其强度特性的影响。应用空间齿轮啮合传动原理、微分几何学和机械设计基础,建立点接触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副的坐标系,推导出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的齿面方程,得到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的主曲率和压力角计算方法。对该面齿轮进行了受力分析,建立了正交变传动比面齿轮副的强度校核方法,并探讨了该面齿轮副的基本参数对接触应力和弯曲应力的影响。通过传动实验与理论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面齿轮副强度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强度 应力分析 变传动比 面齿轮 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开线齿轮机构输出扭矩波动率与齿间滑动摩擦系数及齿数之关系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辅仁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7-39,共3页
传统的渐开线齿轮理论不计齿间摩擦的影响 ,它认为 ,只要主动轮输入扭矩保持恒定 ,则从动轮输出扭矩也维持不变。研究充分表明 ,即使渐开线齿轮机构主动轮输入扭矩保持恒定不变 ,但齿间摩擦的存在 ,会使其从动轮输出扭矩发生一定的波动 ... 传统的渐开线齿轮理论不计齿间摩擦的影响 ,它认为 ,只要主动轮输入扭矩保持恒定 ,则从动轮输出扭矩也维持不变。研究充分表明 ,即使渐开线齿轮机构主动轮输入扭矩保持恒定不变 ,但齿间摩擦的存在 ,会使其从动轮输出扭矩发生一定的波动 ;输出扭矩的波动率将与齿间滑动摩擦系数及齿轮齿数密切相关。这里研究结果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开线齿轮 齿间摩擦系数 齿数 输出扭矩 波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接触端曲面齿轮齿面的接触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超 顾思家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49-1154,共6页
为了研究线接触端曲面齿轮副的齿面接触特性,建立了端曲面齿轮副的传动坐标系,推导出齿轮副的瞬时回转轴及瞬轴面.应用齿廓啮合基本定理,从几何学的角度提出了线接触端曲面齿轮副齿面接触算法,求解出齿轮副的齿面接触印痕与齿廓点.根据... 为了研究线接触端曲面齿轮副的齿面接触特性,建立了端曲面齿轮副的传动坐标系,推导出齿轮副的瞬时回转轴及瞬轴面.应用齿廓啮合基本定理,从几何学的角度提出了线接触端曲面齿轮副齿面接触算法,求解出齿轮副的齿面接触印痕与齿廓点.根据齿轮副齿面接触分析结果,确定了端曲面齿轮齿面的修形位置.通过齿轮副对滚实验,验证了线接触端曲面齿轮齿面接触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曲面齿轮 齿面接触 瞬轴面 变传动比 线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偏置误差对面齿轮传动接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政民卿 朱如鹏 靳广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38-1942,共5页
为了对点接触正交面齿轮传动中加工偏置误差的影响进行分析,建立考虑加工偏置误差影响的点接触正交面齿轮传动坐标系,并推导传动中接触点方程,分析加工偏置误差对正交面齿轮齿形及其传动中接触点位置的影响;根据曲面上任意点处主方向和... 为了对点接触正交面齿轮传动中加工偏置误差的影响进行分析,建立考虑加工偏置误差影响的点接触正交面齿轮传动坐标系,并推导传动中接触点方程,分析加工偏置误差对正交面齿轮齿形及其传动中接触点位置的影响;根据曲面上任意点处主方向和主曲率的求解方法,分析加工偏置误差对传动中接触点处主曲率的影响;根据布希涅斯克问题的解法,推导传动中正交面齿轮上接触点处接触特性方程,并分析加工偏置误差对传动中接触点处最大压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点接触正交面齿轮传动的接触特性对正交面齿轮的加工偏置误差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面齿轮 加工误差 曲率 接触分析 承载接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齿轮注塑成型填充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5
作者 茹林潺 陈泽中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1-44,共4页
针对微齿轮的注塑成型填充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利用正交试验对影响熔体填充的主要工艺参数:模具温度、熔体温度和流动速率进行了模拟。运用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填充时间和填充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动速率对微齿轮的填充时... 针对微齿轮的注塑成型填充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利用正交试验对影响熔体填充的主要工艺参数:模具温度、熔体温度和流动速率进行了模拟。运用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填充时间和填充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动速率对微齿轮的填充时间和填充率的影响占主导地位。模具温度和熔体温度对填充时间的影响很小,几乎可以忽略。模具温度和熔体温度对填充率的贡献值不高,但模具温度高于熔体温度。另外,填充时间越短,填充率越高,热量损失是影响微注塑成型流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齿轮 数值模拟 正交试验 填充率 填充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弧线齿面齿轮传动的啮合接触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玉龙 郭吉苹 +3 位作者 郭正华 盛伟 陈勇 冯占荣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1-65,共5页
根据正交弧线齿面齿轮啮合原理,推导弧线齿面齿轮的齿面方程,通过Matlab实现齿面可视化,在面齿轮展成坐标系下,研究了面齿轮啮合过程中的齿面接触特性。在不考虑误差影响的点接触正交面齿轮传动接触特性分析中,提出了一种求解面齿轮齿... 根据正交弧线齿面齿轮啮合原理,推导弧线齿面齿轮的齿面方程,通过Matlab实现齿面可视化,在面齿轮展成坐标系下,研究了面齿轮啮合过程中的齿面接触特性。在不考虑误差影响的点接触正交面齿轮传动接触特性分析中,提出了一种求解面齿轮齿面啮合点的方法,以方程推导联合齿面接触轨迹仿真实现了面齿轮齿面啮合轨迹的可视化;得出了圆柱齿轮和正交面齿轮接触点处主曲率的变化规律,并对接触斑点进行了可视化仿真;推导了正交弧线齿面齿轮上接触特性方程;得到了接触特性的变化规律,并结合赫兹弹性接触力学理论,分析了面齿轮啮合点的接触区域和应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 弧线齿 面齿轮 接触轨迹 接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齿偏置非正交面齿轮的齿面建模及插齿仿真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光政 彭先龙 +2 位作者 胡锡文 徐磊 阚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9-143,共5页
为了促进面齿轮适用于多种空间布局的传动场合,扩大面齿轮在传动领域的应用优势,推导了斜齿偏置非正交面齿轮齿面方程,并使用VERICUT软件完成了斜齿偏置非正交面齿轮插齿仿真加工。由齿轮啮合原理,推导斜齿偏置非正交面齿轮方程,计算出... 为了促进面齿轮适用于多种空间布局的传动场合,扩大面齿轮在传动领域的应用优势,推导了斜齿偏置非正交面齿轮齿面方程,并使用VERICUT软件完成了斜齿偏置非正交面齿轮插齿仿真加工。由齿轮啮合原理,推导斜齿偏置非正交面齿轮方程,计算出面齿轮齿面点坐标;在三维软件中构建机床模型、刀具和加工毛坯,导入VERICUT中,编写相应的数控加工程序,完成插齿加工仿真;在加工模型上提取坐标点,与计算得到相对应的坐标点进行齿面偏差分析。结果显示:插齿仿真加工齿面没有产生过切,插齿仿真加工齿面最大残留为7.4μm,最小残留为3.3μm,验证了数控插齿加工斜齿偏置非正交面齿轮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齿偏置非正交面齿轮 插齿 仿真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传动比环面蜗杆滚销式曲柄传动
18
作者 孟岩 齐卫东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3年第5期105-107,共3页
变传动比蜗杆曲柄销式传动机构,其环面蜗杆的齿距是依变传动比的函数关系变化的,当环面蜗杆匀速转动时,通过啮合使滚销式曲柄产生预期的变速转动,可应用于铸造生产的铁水浇包的倾转机构。这里依啮合原理给出了车削变齿距环面蜗杆的齿面... 变传动比蜗杆曲柄销式传动机构,其环面蜗杆的齿距是依变传动比的函数关系变化的,当环面蜗杆匀速转动时,通过啮合使滚销式曲柄产生预期的变速转动,可应用于铸造生产的铁水浇包的倾转机构。这里依啮合原理给出了车削变齿距环面蜗杆的齿面方程和磨削的环面蜗杆齿面方程、一类及二类界限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传动比 环面蜗杆 齿面方程 滚销式曲柄传动 车削 磨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噪比与相对关联度的齿轮热处理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彭安华 王天宇 +2 位作者 张同保 刘成文 韩兆兴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19-123,共5页
齿轮的尺寸精度直接影响传动精度、运行平稳性和噪声大小,因此,如何减少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形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渗碳温度(A)、淬火温度(B)、淬火介质温度(C)作为控制因子,选取外齿和内花键热处理前后跨棒距的变化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 齿轮的尺寸精度直接影响传动精度、运行平稳性和噪声大小,因此,如何减少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形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渗碳温度(A)、淬火温度(B)、淬火介质温度(C)作为控制因子,选取外齿和内花键热处理前后跨棒距的变化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信噪比和相对关联度方法得到了针对外齿轮、内花键跨棒距变化最小和综合考察指标最优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分别为A1B1C1、A3B3C3和A1B2C2,并采用试验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对热处理工艺参数的合理设置可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热处理变形 正交试验 信噪比 相对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滞反馈下非正交面齿轮主共振特性的多尺度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莫帅 张应新 +2 位作者 罗炳睿 岑国建 黄云生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23-633,共11页
非正交面齿轮传动可以满足轴交角在0°到180°之间任意角的非正交传动形式,建立了含时滞反馈的非正交面齿轮传动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考虑了时变啮合刚度、传动误差、齿侧间隙和输入扭矩波动等因素。此外,采用多尺度法对系... 非正交面齿轮传动可以满足轴交角在0°到180°之间任意角的非正交传动形式,建立了含时滞反馈的非正交面齿轮传动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考虑了时变啮合刚度、传动误差、齿侧间隙和输入扭矩波动等因素。此外,采用多尺度法对系统的主共振特性进行分析,判定了系统的主共振稳定性条件。用数值方法分析了时滞控制参数、啮合阻尼、时变啮合刚度波动幅值和载荷波动对系统幅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过程中应合理选择控制参数以避免主共振振幅过大和产生不稳定分支;适当的啮合阻尼有利于抑制系统主共振的振幅和缩减不稳定分支;过高的激励频率易产生主共振的不稳定分支;主共振的不稳定分支随着啮合刚度的波动的增加逐渐缩减,但是在激振频率接近主共振频率时,较小的啮合刚度波动也会导致系统失稳;载荷波动的增加会导致系统主共振幅值增加,对系统的稳定性造成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动力学 主共振 非正交面齿轮 多尺度法 稳定性 时滞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