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ergy and exergy recovery from exhaust hot water using organic Rankine cycle and a retrofitted configuration 被引量:8
1
作者 SUN Wen-qiang YUE Xiao-yu +1 位作者 WANG Yan-hui CAI Jiu-j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6期1464-1474,共11页
Exhaust hot water(EHW)is widely used for various industrial processes.However,the excess heat carried by EHW is typically ignored and discharged into the environment,resulting in heat loss and heat pollution.An organi... Exhaust hot water(EHW)is widely used for various industrial processes.However,the excess heat carried by EHW is typically ignored and discharged into the environment,resulting in heat loss and heat pollution.An organic Rankine cycle(ORC)is an attractive technology to recycle heat from low-temperature energy carriers.Herein,ORC was used to recycle the heat carried by EHW.To investigate the energy and exergy recovery effects of EHW,a mathematical model was developed and a parametric study was conducted.The energy efficiency and exergy efficiency of the EHW-driven ORC system were modeled with R245fa,R113 and R123 as the working fluids.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EHW and evaporation temperature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energy and exergy efficiencies of the EHW-driven ORC system.Under given EHW conditions,an optimum evaporation temperature exists corresponding to the highest exergy efficiency.To further use the low-temperature EHW,a configuration retrofitted to the ORC by combining with flash evaporation(FE)was conducted.For an EHW at 120℃ and 0.2 MPa,the maximum exergy efficiency of the FE-ORC system is 45.91%at a flash pressure of 0.088 MPa.The FE-ORC performs better in exergy efficiency than the basic FE and basic EHW-driven O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haust hot water(EHW) organic rankine cycle(orc) energy efficiency exergy efficiency flashevaporation(F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wer Generation Systems Using Continuous Blowdown Waste Heat from Drum Boilers Driving an Organic Rankine Cycle 被引量:2
2
作者 LIU Qiang DUAN Yuanyuan WAN Xucai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I0001-I0014,共14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汽包锅炉排污系统余热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有机工质回收扩容器疏水的热量,并通过气轮机发电。建立了系统的热力性能分析模型,并对R227ea、RC318、R236ea、R245fa、R245ca、R123和R113等7种工质的热力性能进行了优化... 提出了一种利用汽包锅炉排污系统余热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有机工质回收扩容器疏水的热量,并通过气轮机发电。建立了系统的热力性能分析模型,并对R227ea、RC318、R236ea、R245fa、R245ca、R123和R113等7种工质的热力性能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临界温度高的工质,其o2循环的最佳主气温度(蒸发温度)反而低;亚临界循环采用干流体时,过热不利于余热的利用;超临界循环可以改善热源与工质间的温度匹配,有利于增大系统输出功,但是其运行压力高、大比热区的传热恶化等问题是实际运行和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R236ea的热力性能优于其余6种工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肯循环 余热驱动 连续排污 发电系统 锅炉 燃煤电厂 标准煤耗率 发电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working fluids for organic Rankine cycles using group-contribution methods and second-law-based models 被引量:1
3
作者 MA Wei-wu WANG Lin +1 位作者 LIU Tao LI M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8期2234-2243,共10页
The group-contribution (GC) methods suffer from a limitation concerning to the prediction of process-related indexes, e.g., thermal efficiency. Recently developed analytical models for thermal efficiency of organic Ra... The group-contribution (GC) methods suffer from a limitation concerning to the prediction of process-related indexes, e.g., thermal efficiency. Recently developed analytical models for thermal efficiency of organic Rankine cycles (ORCs) provide a possibility of overcoming the limitation of the GC methods because these models formulate thermal efficiency as functions of key thermal properties. Using these analytical relations together with GC methods, more than 60 organic fluids are screened for medium-low temperature ORC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C methods can estimate thermal properties with acceptable accuracy (mean relative errors are 4.45%-11.50%);the precision, however, is low because the relative errors can vary from less than 0.1% to 45.0%. By contrast, the GC-based estimation of thermal efficiency has better accuracy and precision. The relative errors in thermal efficiency have an arithmetic mean of about 2.9% and fall within the range of 0-24.0%.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analytical equations provide not only a direct way of estimating thermal efficiency but an accurate and precise approach to evaluating working fluids and guiding computer-aided molecular design of new fluids for ORCs using GC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rankine cycles (orcs) group contribution methods working fluids property estimation computer-aided molecular desig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lection of organic Rankine cycle working fluid based on unit-heat-exchange-area net power 被引量:1
4
作者 郭美茹 朱启的 +2 位作者 孙志强 周天 周孑民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548-1553,共6页
To improve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optimization of the working fluids in organic Rankine cycles(ORCs) was explored in the range of low-temperature heat sources. The concept of unit-heat-exchange-area(UHEA) net p... To improve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optimization of the working fluids in organic Rankine cycles(ORCs) was explored in the range of low-temperature heat sources. The concept of unit-heat-exchange-area(UHEA) net power, embodying the cost/performance ratio of an ORC system, was proposed as a new indicator to judge the suitability of ORC working fluids on a given condition. The heat exchange area was computed by an improved evaporator model without fixing the minimum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working fluid and hot fluid, and the flow pattern transition during heat exchange was also taken into account. The maximum UHEA net powers obtained show that dry organic fluids are more suitable for ORCs than wet organic fluids to recover low-temperature heat. The organic fluid 1-butene is recommended if the inlet temperature of hot fluid is 353.15-363.15 K or443.15-453.15 K, heptane is more suitable at 373.15-423.15 K, and R245 ca is a good option at 483.15-503.15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rankine cycleorc working fluid selection net power heat exchange ar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冷却烟气低温余热ORC系统建模与热经济性能 被引量:5
5
作者 冯军胜 程新妮 +2 位作者 王欢欢 赵亮 董辉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8,105,共7页
本文以烧结冷却烟气低温余热为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系统热源,建立超临界ORC系统热力和经济模型,并选取R134a为ORC工质,研究变温热源下膨胀机的进口温度和压力,以及工质冷凝温度对系统热经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 本文以烧结冷却烟气低温余热为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系统热源,建立超临界ORC系统热力和经济模型,并选取R134a为ORC工质,研究变温热源下膨胀机的进口温度和压力,以及工质冷凝温度对系统热经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净输出功随膨胀机进口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膨胀机进口压力和工质冷凝温度的增加而减小,但系统单位温度的传热量随之均减小。当系统热力参数一定时,热源进口温度越大,系统净输出功和单位温度的传热量越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适宜的热源进口温度和系统热力参数使得ORC系统获得较大的净输出功和较小的单位温度传热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余热回收 有机朗肯循环 净输出功 单位温度传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析的内燃机排气余热ORC混合工质性能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舒歌群 高媛媛 田华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8-223,共6页
使用非共沸混合工质可以降低ORC系统的不可逆损失.为此,建立了内燃机排气余热ORC模型,分析了不同组分非共沸混合工质toluene/R141b在不同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下的热效率、效率和损失.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工质的效率均低于纯工质;纯toluene... 使用非共沸混合工质可以降低ORC系统的不可逆损失.为此,建立了内燃机排气余热ORC模型,分析了不同组分非共沸混合工质toluene/R141b在不同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下的热效率、效率和损失.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工质的效率均低于纯工质;纯toluene的热效率和效率最高.使用混合工质,一方面可以拓宽工质选择范围;另一方面,由于温度滑移,混合工质可以更好地与热源匹配,减小不可逆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朗肯循环 混合工质 分析 organic rankine cycle(o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地热有机朗肯循环(ORC)工质选择 被引量:25
7
作者 朱江 鹿院卫 +1 位作者 马重芳 吴玉庭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6-79,共4页
对低温(60~150℃)地热有机朗肯循环(ORC)系统,以净输出电功和系统能量损失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不同地热流体温度下有机工质R290,R134a,R600a,R600,R601a的做功能力,确定最佳循环工质。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湿流体工质,由于临界温度较低,当... 对低温(60~150℃)地热有机朗肯循环(ORC)系统,以净输出电功和系统能量损失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不同地热流体温度下有机工质R290,R134a,R600a,R600,R601a的做功能力,确定最佳循环工质。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湿流体工质,由于临界温度较低,当地热流体温度高于其临界温度20℃时,不存在最佳蒸发温度;对于60~80℃的地热流体,工质R601a的最大净输出电功最大;对于90~120℃的地热流体,工质R134a的最大净输出电功最大;对于125~150℃的地热流体,工质R290的净输出电功最大。这些结果为中低温地热利用提供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朗肯循环(orc) 工质 地热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C直接接触式蒸发器传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黄峻伟 王辉涛 +2 位作者 王华 徐建新 葛众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69-973,共5页
为分析低温余热发电ORC直接接触式蒸发器内分散相在连续相中的传热性能,分别选用新型环保有机工质R245fa和THERMINOL66导热油作为分散相和连续相,进行ORC直接接触式蒸发器传热性能的研究,分析了初始传热温差、工质体积流量和导热油质... 为分析低温余热发电ORC直接接触式蒸发器内分散相在连续相中的传热性能,分别选用新型环保有机工质R245fa和THERMINOL66导热油作为分散相和连续相,进行ORC直接接触式蒸发器传热性能的研究,分析了初始传热温差、工质体积流量和导热油质量流量对ORC直接接触式蒸发器容积传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容积传热系数随着传热时间的增加先呈增大趋势,然后逐渐减小并趋于平稳,但大于传热开始阶段的容积传热系数;在工质体积流量和初始传热温差为定值的情况下,为获得较大的容积传热系数,导热油质量流量应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接触式传热 容积传热系数 有机朗肯循环 传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有机朗肯循环(ORC)余热回收技术发展动态 被引量:8
9
作者 张红光 赵蕊 +1 位作者 田亚明 杨宇鑫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15-1124,共10页
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余热回收技术能够将车用发动机排气余热能高效转化为机械能或电能输出,从而有效提高发动机效率.针对当前车用ORC余热回收技术的发展动态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该技术在数值模拟、控制策略以及关... 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余热回收技术能够将车用发动机排气余热能高效转化为机械能或电能输出,从而有效提高发动机效率.针对当前车用ORC余热回收技术的发展动态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该技术在数值模拟、控制策略以及关键部件(膨胀机、换热器、工质泵)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表明,利用ORC系统对车用发动机尾气余热能进行回收的技术方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针对实际工况下车用发动机与ORC系统的动态匹配特性、车用ORC余热回收系统的三维仿真与实验测试、适用于车用ORC余热回收系统的关键部件优化设计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该技术方案距离产业化还有一定距离.今后,车用ORC余热回收系统的高性能部件的开发、高度集成化的实验与仿真、智能化控制系统等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用发动机 有机朗肯循环 余热回收 控制策略 关键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ORC发电系统的混合工质R601a/R600a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羽平 丁小益 翁一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184-3191,共8页
在采用涡旋膨胀机的有机物朗肯循环发电实验系统中,对3种组分的混合工质R601a/R600a和纯工质R601a分别进行实验研究,获得了相应部件运行参数与系统性能。这3种组分分别为0.8/0.2(R601a/R600a,M1),0.6/0.4(R601a/R600a,M2)和0.4/0.6(R601... 在采用涡旋膨胀机的有机物朗肯循环发电实验系统中,对3种组分的混合工质R601a/R600a和纯工质R601a分别进行实验研究,获得了相应部件运行参数与系统性能。这3种组分分别为0.8/0.2(R601a/R600a,M1),0.6/0.4(R601a/R600a,M2)和0.4/0.6(R601a/R600a,M3)。实验结果表明由于非等温相变特性,这3种组分的R601a/R600a比R601a能从热源流体回收更多热量用于做功。当热源温度为120℃和冷源温度为30℃时,M1和M2的净输出功率分别比R600a高出10%和17.2%。在实验涉及的组分范围内,R601a/R600a的膨胀比会随着R601a占比减小而下降。此外,使得系统净输出功率最大的最佳组分在0.6/0.4附近。实验结果对ORC发电系统中混合工质R601a/R600a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 低品位热能 有机物朗肯循环 混合工质 R601a/R600a 涡旋膨胀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不同类型建筑的CCHP-ORC系统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豪 朱彤 张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198-3205,共8页
将传统的分供能源(SP)系统作为基准,以一次能源消耗量、年总费用和碳排放量构成的综合指标为优化目标,根据相关约束条件建立线性优化模型,分析评价了含有机朗肯循环(ORC)的冷热电联供(CCHP)能源系统在不同建筑类型的应用。对上海5种典... 将传统的分供能源(SP)系统作为基准,以一次能源消耗量、年总费用和碳排放量构成的综合指标为优化目标,根据相关约束条件建立线性优化模型,分析评价了含有机朗肯循环(ORC)的冷热电联供(CCHP)能源系统在不同建筑类型的应用。对上海5种典型建筑进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于分供系统,商业和办公建筑等在使用CCHP系统后可提高能源系统的综合性能,但由于这种建筑的特点是热电比低、用电量大,内燃机在过渡季节会有大量过剩的余热无法合理利用,加入ORC系统后,能源系统的综合性能会有明显的改善;对于酒店和医院等热电比高、用热(冷)量大等特点的建筑,ORC系统的加入,对原有CCHP系统的综合性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系统 冷热电联供 有机朗肯循环 热电比 优化设计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柴油机烟气余热ORC系统的热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刁安娜 杨小强 +1 位作者 冯明志 彭学院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53,共7页
对采用不同换热器配置的有机朗肯循环(ORC)系统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柴油机烟气余热ORC系统所有部件之中,蒸发器的损失最大;通过增加预热器或回热器能进一步提高热源的利用率,但同时系统的损失和成本增加。为此对影响ORC系统... 对采用不同换热器配置的有机朗肯循环(ORC)系统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柴油机烟气余热ORC系统所有部件之中,蒸发器的损失最大;通过增加预热器或回热器能进一步提高热源的利用率,但同时系统的损失和成本增加。为此对影响ORC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进行优化设计:使蒸发器过热度和冷凝器的过冷度取1~2℃;并尽可能提高膨胀机的膨胀比和内效率。试验结果表明:ORC试验系统理论热效率5.7%,实际热效率5.3%,引起偏差的主要原因是膨胀机实际容积效率低于理论值,实际机械消耗大于理论值,且系统混入的不凝气也对系统造成影响。新开发的低温烟气余热ORC系统的设计方法,实现了对烟气余热ORC系统的优化配置,为船舶柴油机烟气余热利用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烟气余热 有机朗肯循环(orc) 热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余热回收ORC系统三层次评价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舒歌群 霍永占 +2 位作者 田华 于国鹏 赵明如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1-420,共10页
针对内燃机余热回收ORC系统评价优选的不完善性,在综合考虑安全环保可靠性、热力学性能、技术经济性及节能减排效益这三层级属性因素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多级非结构模糊决策的三层次评价方法:评价模型建立、系统优化和评价决策.根据... 针对内燃机余热回收ORC系统评价优选的不完善性,在综合考虑安全环保可靠性、热力学性能、技术经济性及节能减排效益这三层级属性因素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多级非结构模糊决策的三层次评价方法:评价模型建立、系统优化和评价决策.根据提出的方法,建立了用于某柴油机排气余热回收的简单循环和回热循环系统模型,对这两系统分别采用7种工质的14个方案进行了优化与评价决策.结果表明:回热循环较简单循环系统有较优异的综合性能;考虑不同层级因素时方案间的优劣排序会产生变化.验证了此评价优选方法的可行性,可拓展应用于内燃机多余热源回收采用不同结构、循环方式和工质的ORC系统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余热 有机朗肯循环 多因素评价指标 三层次评价方法 决策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组分迁移影响的混合工质ORC系统的最优充灌
14
作者 张新铭 郑友权 张建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6926-6933,共8页
非共沸混合工质ORC发电系统存在组分迁移现象,即工质循环浓度偏离充灌浓度。针对非共沸混合工质ORC系统最优充灌问题,以采用R600a/R601为工质的ORC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循环优化得到最优循环浓度及循环各节点状态参数,导入基于Smith两相... 非共沸混合工质ORC发电系统存在组分迁移现象,即工质循环浓度偏离充灌浓度。针对非共沸混合工质ORC系统最优充灌问题,以采用R600a/R601为工质的ORC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循环优化得到最优循环浓度及循环各节点状态参数,导入基于Smith两相流模型及热力学平衡假设建立的两相区状态参数计算模型,结合传热计算,得到最优充灌质量与浓度。分析冷凝段冷却水设计温升及储液罐内设计积存工质质量对最优充灌质量和系统浓度偏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冷却水设计温升增大,最优充灌质量与浓度偏移量增大;2)随着储液罐内设计工质质量增大,最优充灌质量增大,浓度偏移量减小。该研究为设计条件下非共沸混合工质ORC系统的最优充灌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朗肯循环 非共沸混合物 组分迁移 循环浓度 当地浓度 最优充灌质量与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源温度对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韩江涛 魏新利 +3 位作者 马新灵 孟祥睿 武潭 石文琪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3-61,共9页
采用自行设计的向心透平膨胀机,基于有机朗肯循环(ORC)低温余热发电实验平台,研究了热源温度对向心透平及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源流量分别为3.507和2.056 m^3·h^-1时,透平膨胀机的压降、转速、膨胀功随热源温度的升高均增... 采用自行设计的向心透平膨胀机,基于有机朗肯循环(ORC)低温余热发电实验平台,研究了热源温度对向心透平及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源流量分别为3.507和2.056 m^3·h^-1时,透平膨胀机的压降、转速、膨胀功随热源温度的升高均增加,且当热源温度达到110℃后,其增加显著变缓;透平膨胀机等熵效率随热源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在110℃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862和0.821;系统热效率和㶲效率随热源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在110℃时均达到最大值,系统最大热效率分别为3.15%和3.05%,最大㶲效率分别为11.9%和11.5%;系统中各主要设备㶲损占比从大到小依次是蒸发器、冷凝器、向心透平和工质泵,且㶲损占比受热源温度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朗肯循环 低温余热发电 向心透平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蒸发器对ORC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克涛 朱家玲 +1 位作者 胡开永 吴秀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749-2755,共7页
以中低温能源的高效利用为目的,在稳定热源和变工质流量条件下对以2种不同类型换热器为蒸发器的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ORC系统中板式蒸发器的最大换热系数约是管壳式蒸发器的1.6倍;系统性能方面存在合... 以中低温能源的高效利用为目的,在稳定热源和变工质流量条件下对以2种不同类型换热器为蒸发器的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ORC系统中板式蒸发器的最大换热系数约是管壳式蒸发器的1.6倍;系统性能方面存在合适工质流量使得系统性能最佳,采用管壳式ORC系统最大热效率与效率约为采用板式ORC系统的1.5倍;在膨胀机进口过热度较低时,板式蒸发器的蒸发空间是制约板式ORC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结合2种换热器特点,提出2种换热器串联作为蒸发器的改进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朗肯循环(orc) 板式蒸发器 管壳式蒸发器 换热性能 系统性能 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能驱动的ORC三联供系统的参数优化和综合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子申 李惟毅 +1 位作者 赵嘉玮 单东雷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75-381,共7页
提出一种新型的由生物质能驱动的小型有机朗肯循环冷热电三联供系统(biomass-fuelled CCHP-ORC),并对其进行参数优化、热力学分析和经济性分析。同时建立结构模型和数学模型,选取玉米秸秆为燃料,热水为导热介质,R245fa为ORC系统循环工... 提出一种新型的由生物质能驱动的小型有机朗肯循环冷热电三联供系统(biomass-fuelled CCHP-ORC),并对其进行参数优化、热力学分析和经济性分析。同时建立结构模型和数学模型,选取玉米秸秆为燃料,热水为导热介质,R245fa为ORC系统循环工质。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系统在4种运行模式下(纯发电、热电联供CHP、冷电联供CCP、冷热电三联供CCHP)单一变量蒸发温度对各性能参数的影响。比较得出蒸发温度处于409 K时系统各项性能参数表现最优,最佳的运行模式依次为CCHP、CCP、CHP和纯发电模式;随后经?分析得出生物质锅炉?损较大,可进行相应的结构优化。系统在CCHP模式下经济性最优,可持续发展指数SI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 有机朗肯循环 冷热电三联供 控制变量法 可持续发展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凝条件对PEMFC混合工质ORC系统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李青山 汪春梅 +3 位作者 汪陈芳 时礼宁 诸葛伟林 张扬军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1-556,共6页
为提高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能量利用率,提出以R245fa/R123混合工质有机Rankine循环(ORC)作为冷却系统并回收PEMFC余热。使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ORC混合系统模型,通过固定冷凝温度、固定冷凝压力等不同限制条件,分析了混合工质R2... 为提高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能量利用率,提出以R245fa/R123混合工质有机Rankine循环(ORC)作为冷却系统并回收PEMFC余热。使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ORC混合系统模型,通过固定冷凝温度、固定冷凝压力等不同限制条件,分析了混合工质R245fa的混合质量分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比R245fa/R123=0.6/0.4的工质,在冬季工况和固定冷凝压力101.3 kPa时,余热回收率最高,分别为10.90%和11.08%;非共沸混合工质相对纯工质有较强的工况适应性,通过调整混合比,可在不同工况下充分回收PEMFC余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燃料电池(PEMFC) 混合工质 有机rankine循环(orc) 冷凝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源温度对亚临界ORC系统热经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冯军胜 王欢欢 +2 位作者 王海涛 夏永放 董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866-4875,共10页
为了高效回收利用烧结矿余热资源,首先,将烧结余热锅炉出口低温烟气余热引入有机朗肯循环(ORC)系统;其次,基于热功转换原理和热经济学理论,建立亚临界ORC系统热力学模型和经济模型;最后,以R245fa为ORC工质,研究不同工质蒸发温度、过热... 为了高效回收利用烧结矿余热资源,首先,将烧结余热锅炉出口低温烟气余热引入有机朗肯循环(ORC)系统;其次,基于热功转换原理和热经济学理论,建立亚临界ORC系统热力学模型和经济模型;最后,以R245fa为ORC工质,研究不同工质蒸发温度、过热度和冷凝温度等参数条件下蒸发器侧烟气出口温度对系统热力性能和经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给定的蒸发器侧烟气出口温度,随着工质蒸发温度增加和冷凝温度减小,系统净输出功和?效率逐渐增加,但随工质过热度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在烟气出口温度较低时,系统单位净功所需面积随工质蒸发温度、过热度和冷凝温度增加而增加;在烟气出口温度较高时,系统单位净功所需面积随ORC热力参数增加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情况;当ORC热力参数一定时,系统净输出功、?效率和单位净功所需面积随烟气出口温度增加均逐渐减小;在实际ORC运行过程中,存在最佳的工质蒸发温度、过热度、冷凝温度以及蒸发器侧烟气出口温度,使ORC系统的综合性能(热力性能和经济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余热回收 有机朗肯循环 烟气出口温度 热经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n optimal working fluid flowrate and unstable power generation for miniaturized ORC systems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克涛 朱家玲 +1 位作者 胡开永 吴秀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224-1231,共8页
For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a limited geothermal resource in practical projects,the cycle parameters we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by combining with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the plate heat exchanger,with a va... For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a limited geothermal resource in practical projects,the cycle parameters we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by combining with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the plate heat exchanger,with a variation of flowrate of R245 fa.The influence of working fluid flowrate on a 500 W ORC system was investigated.Adjusting the working fluid flowrate to an optimal value results in the most efficient heat transfer and hence the optimal heat transfer parameters of the plate heat exchanger can be determined.Therefore,for the ORC systems,optimal working fluid flowrate should be controlled.Using different temperature hot water as the heat source,it is found that the optimal flowrate increases by 6-10 L/h with 5 ℃ increment of hot water inlet temperature.During experiment,lower degree of superheat of the working fluid at the outlet the plate heat exchanger may lead to unstable power generation.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plate heat exchanger has a compact construction which makes its bulk so small that liquid mixture causes the unstable power generation.To avoid this phenomenon,the flow area of plate heat exchanger should be larger than the designed one.Alternatively,installing a small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between the outlet of plate heat exchanger and the inlet of expander can be another 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rankine cycle orc plate heat exchanger optimal working fluid flowrate unstable power gene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