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rchid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in karst forests in eastern Yunnan Province,China
1
作者 Qiang Liu Xunfeng Wu +4 位作者 Haitao Xing Kuanbo Chi Wenhua Wang Liang Song Xiaoke Xing 《Forest Ecosystems》 SCIE CSCD 2023年第3期348-356,共9页
Global biodiversity loss and mass extinction of species have raised serious global concerns,especially in fragile ecosystems.Karst forest,a well-known fragile ecosystem,is served as a natural laboratory for biogeograp... Global biodiversity loss and mass extinction of species have raised serious global concerns,especially in fragile ecosystems.Karst forest,a well-known fragile ecosystem,is served as a natural laboratory for biogeographical,ecological,evolutionary,and taxonomic research.However,species richness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in karst forests largely remain unclear.Orchidaceae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flagship”group of plant diversity.In this study,we use Wanfengshan Nature Reserve in southeast Yunnan,China,as a model to determine the conservation status of orchids in the karst forest by conducting systematic field surveys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from 2019 to 2022.In total,we identified 78 orchid species in 35 genera in Wanfengshan Nature Reserve.The dominant species were Bulbophyllum andersonii,Eria coronaria,Nervilia mackinnonii and Paphiopedilum micranthum.Multiple life forms were also observed,including epiphyte(14.29%),facultative epiphyte(18.18%),lithophyte(23.38%),and terrestrial(44.15%).Orchid species richness showed a bimodal pattern varied with altitude,the higher richness was recorded at 1,500-1,600 and 1,200-1,300 m,while the minimum was below 1,100 m.Each independent hill is rich in orchid species including‘endemic’species.A total of 25(33.8%)orchid species were considered threatened by the Redlist of Chinese Vascular Plants(Qin et al.,2017),including 3 CR species,5 EN species and 17 VU species.We call for more research addressing the mechanisms of ecological adaption,mycorrhizal interactions,and pollination of orchids in karst forests,and effective ways for recovery and conservation of orch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chid diversity Limestone forest Resource investigation Threatened status orchid conserv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mycorrhizal fungal endophytes in two orchids of Kaiga forest(Western Ghats), India 被引量:1
2
作者 Naga M.Sudheep Kandikere R.Sridhar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CAS CSCD 2012年第3期453-460,共8页
We used standard isolation protocols to explore the endophytic fungal communities in three tissue types of two dominant orchids (Bulbophyllum neilgherrense and Vanda testacea) of the Kaiga forest of the Western Ghat... We used standard isolation protocols to explore the endophytic fungal communities in three tissue types of two dominant orchids (Bulbophyllum neilgherrense and Vanda testacea) of the Kaiga forest of the Western Ghats. We surface sterilized and assessed 90 segments of each orchid for the occurrence and diversity of endophytic fungal taxa. The 118 fungal isolates were obtained from root, bulb and leaves of B. neilgherrense, consisting of 17 anamorphic taxa (range, 10-15 taxa) with 1.3 fungal taxa per segment (range, 1.2-1.4 taxa). Four taxa (Aspergillus flavus, A. niger, Penicillium sp. and morpho sp. 1) belonged to the core group (11.1%--32.2%).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A. flavus and morpho sp. 1 was more than 10%. A total of 130 fungal isolates from roots, stems and leaves of V. testacea yielded 20 anamorphic taxa (range, 11-15 taxa) with 1.4 fungal taxa per segment (range, 1.4-1.5 taxa). Aspergillusflavus, A. niger, A. ochraceus, Gliocladium viride, Penicillium sp. and morpho sp. 1 belonged to the core group. Relative abundance exceeded 10% for A. flavus, A. niger, and morpho sp. 1. The Simpson and Shannon diversity indices were higher in leaf than root or bulb/stem of both orchids. Jaccard's similarity coefficient was higher between root and leaf in both orchids (56.3%-60%) than between other pairs. Our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endophytic fungal assemblage and diversity orB. neilgherrense and E testacea of Kaiga forest of the Western Ghats were relatively similar between orchids and their tiss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chidS BULBOPHYLLUM Vanda endophytic fungi Western Gha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chid named after Givaudan scientist
3
作者 听风 《中国食品工业》 2004年第2期32-32,共1页
  世界香料行业巨头奇华顿公司最近宣布,一种新兰花科植物被该公司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并以其发现者,世界著名的兰科植物研究专家罗曼.恺撒博士的名字命名为Coryanthes kaiseriana G.Gerlach.这种兰花仅由一种具有排他性的euglossine蜜...   世界香料行业巨头奇华顿公司最近宣布,一种新兰花科植物被该公司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并以其发现者,世界著名的兰科植物研究专家罗曼.恺撒博士的名字命名为Coryanthes kaiseriana G.Gerlach.这种兰花仅由一种具有排他性的euglossine蜜蜂进行授粉,并且在授粉时不和其他具有浓烈香味的植物混合进行.蜜蜂和Coryanthes kaiseriana G.Gerlach兰花的关系是高度的精确:一种香味类型的Coryanthes kaiseriana G.Gerlach兰花只吸引一种或几种euglossine蜜蜂(euglossine蜜蜂共有180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花 蜜蜂 植物 华顿 orchid named after Givaudan scientist 香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兰花几何参数测量方法
4
作者 谢忠坚 郭佳欣 +5 位作者 刁胤洲 廖珩宇 李元航 文春明 廖义奎 辜松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5,共5页
为实现兰花几何参数快速测量,以“金凤蝶”兰花为研究对象,搭建图像采集平台并设计了一套兰花花朵几何参数测量算法。采用Canny-Harris算法实现兰花角点检测,采用K-means算法、RGB阈值分割算法实现兰花分割,并采用MER算法及遍历算法实... 为实现兰花几何参数快速测量,以“金凤蝶”兰花为研究对象,搭建图像采集平台并设计了一套兰花花朵几何参数测量算法。采用Canny-Harris算法实现兰花角点检测,采用K-means算法、RGB阈值分割算法实现兰花分割,并采用MER算法及遍历算法实现兰花具体几何参数测量。进行兰花算法识别测量试验,结果表明:单株兰花测量仅需10 s左右,相较人工测量速率提升了近60倍,测量数据可为兰花选育种工作提供判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花 视觉测量 几何参数 Canny-Harris K-MEA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生境干湿季4种兰科植物叶绿素荧光特性差异分析
5
作者 何太平 李玥炯 +1 位作者 胡学礼 王秋霞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3,共6页
为了探明兰科植物在干热河谷生境中的耐旱适应性,本研究以生长于金沙江干热河谷生境中的白及(Bletilla striata)、金沙江石斛(Dendrobium wangliangii)、落地金钱(Habenaria aitchisonii)、舌喙兰(Hemipilia cruclata)为对象,分析其在干... 为了探明兰科植物在干热河谷生境中的耐旱适应性,本研究以生长于金沙江干热河谷生境中的白及(Bletilla striata)、金沙江石斛(Dendrobium wangliangii)、落地金钱(Habenaria aitchisonii)、舌喙兰(Hemipilia cruclata)为对象,分析其在干季(7月)和湿季(10月)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结果表明:(1)4种兰科植物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在干湿季均低于0.8,且干季均低于湿季,表明这4种植物长期遭受干旱胁迫且在干季时遭受的胁迫程度更强;(2)白及干季的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较湿季均显著下降,而金沙江石斛和落地金钱这4个叶绿素荧光参数干湿季间无显著差异,表明白及干季时期的光合机构遭到破坏,电子传递受阻,PSⅡ反应中心受损,表现出光抑制,而金沙江石斛和落地金钱调节自身PSⅡ反应中心免受伤害的能力较强;(3)白及和金沙江石斛干季的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较湿季显著下降,落地金钱和舌喙兰干湿季间无显著差异,表明白及和金沙江石斛在干季长期干旱胁迫下PSⅡ反应中心受损,热耗散能力下降,光保护能力下降;(4)舌喙兰干季的ETR、NPQ均显著高于其余3种兰科植物,Y(Ⅱ)显著高于白及和落地金钱而略高于金沙江石斛,qP显著高于白及而略高于金沙江石斛和落地金钱,表明干季舌喙兰相较于其他3种植物光合机构性能更好。综上所述,落地金钱在干热河谷长期干旱胁迫环境中的表现最稳定,而舌喙兰则表现为耐旱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植物 干热河谷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广东省兰花产业电商直播发展研究
6
作者 杜俊祎 周荣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185-187,198,共4页
在数字经济时代,电商直播为消费者选择心仪的花卉产品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节省了交易时间和成本。在分析数字经济背景下广东省花卉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广东省兰花产业电商直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包括创新直播内容、培育兰... 在数字经济时代,电商直播为消费者选择心仪的花卉产品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节省了交易时间和成本。在分析数字经济背景下广东省花卉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广东省兰花产业电商直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包括创新直播内容、培育兰花电商直播专业人才、推广兰花特色品牌、提供数字化供应链平台,以期为兰花产业电商直播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兰花产业 电商直播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珍稀濒危兰花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7
作者 王苗苗 秦嘉泽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27-2738,共12页
为了评价和筛选有价值的芳香种质资源,对比珍稀濒危兰花中的“香花”和“臭花”在挥发性成分、含量和关键香气化合物等方面的异同,以具有怡人香气(即“香花”)的晶帽石斛(Dendrobium crystallinum)、杓唇石斛(Dendrobium moschatum)、... 为了评价和筛选有价值的芳香种质资源,对比珍稀濒危兰花中的“香花”和“臭花”在挥发性成分、含量和关键香气化合物等方面的异同,以具有怡人香气(即“香花”)的晶帽石斛(Dendrobium crystallinum)、杓唇石斛(Dendrobium moschatum)、球花石斛(Dendrobium thyrsiflorum)和带有不愉悦气味(即“臭花”)的领带兰(Bulbophyllum phalaenopsis)、棘唇石豆兰(Bulbophyllum echinolabium)的盛花期花朵为试验材料,采用箭型固相微萃取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 Arrow-GC-MS),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开展分析。结果共鉴定出675种挥发性成分,包含萜类、杂环化合物、酯类、烃类、酮类、醇类、醛类、芳香族化合物等。其中,萜类的相对含量最高,包含的挥发性物质种类也最多,杂环化合物、酯类等次之。供试的5种珍稀濒危兰花的挥发性成分存在种属特异性,但均以萜类、杂环化合物、酯类、烃类、酮类、醇类、醛类为主,相对含量合计达90%以上,挥发性成分的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晶帽石斛>杓唇石斛>棘唇石豆兰>领带兰>球花石斛。晶帽石斛、杓唇石斛、球花石斛、领带兰、棘唇石豆兰分别含有104、87、72、90、77种关键香气化合物,醛类化合物是影响兰花整体香气的主要贡献物。领带兰中的二乙基二硫醚与二甲基三硫、棘唇石豆兰中的3-甲基-1H-吲哚与二甲基三硫为“臭花”的特殊气味形成作出较大贡献。这5种兰花特有的香气成分极具资源利用价值,其中,晶帽石斛和杓唇石斛的挥发性成分中可能存在兔耳草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花 箭型固相微萃取技术 挥发性成分 相对气味活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历史题材民族声乐作品中探究王志信创作的艺术魅力--以《孟姜女》《兰花花》为例
8
作者 张延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9期70-73,共4页
王志信是我国杰出作曲家及指挥家,其作品以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容著称,在我国民族声乐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创作民族声乐作品时,王志信勇于采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民族旋律、曲艺元素以及地方特色音调作为核心素材。他通过变化节拍... 王志信是我国杰出作曲家及指挥家,其作品以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容著称,在我国民族声乐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创作民族声乐作品时,王志信勇于采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民族旋律、曲艺元素以及地方特色音调作为核心素材。他通过变化节拍和节奏形态,并融合西方作曲技巧,塑造出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从而在民族声乐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王志信改编的曲目《孟姜女》和《兰花花》中,他巧妙地将传统民歌与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手法相融合,为这些承载传统历史题材的民族声乐作品注入了新的艺术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题材 民族声乐作品 王志信 《孟姜女》 《兰花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qMan探针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同步检测兰花中的建兰花叶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
9
作者 孙爱青 王丽花 +3 位作者 张艺萍 杨秀梅 许凤 苏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27,239,共10页
为建立一种同步定量检测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MV)和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ORSV)的高效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CymMV和ORSV CP基因高度保守区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并筛选,获得156 bp和148 bp的靶标... 为建立一种同步定量检测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MV)和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ORSV)的高效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CymMV和ORSV CP基因高度保守区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并筛选,获得156 bp和148 bp的靶标序列及对应的最优特异性引物探针组合,建立了基于TaqMan探针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最低检出限为1拷贝或6.2×10^(-3)fg,最低稳定检出限为10拷贝或6.2×10^(-2)fg,是RT-PCR的10~100倍;构建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扩增效率分别为97.7%和100.2%,相关系数R2分别为1.000和0.999;对其他5种常见病毒均无扩增曲线,检测特异性强;批组内与批组间重复性试验Ct值变异系数≤0.60%,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利用该方法和基因芯片法分别对4个种属的66个兰花样品进行方法验证,该方法相较于基因芯片法检出率提高了53.85%(CymMV)和162.5%(ORSV)。综上所述,本方法可同时高通量检测CymMV和ORSV 2种病毒靶基因,结果可靠,应用前景广阔,可为开展病毒精准鉴定、科学防控以及从源头遏制病毒传播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兰花叶病毒 齿兰环斑病毒 TAQMAN探针 RT-QPCR 兰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高黎贡山附生兰的种子表面灭菌及生活力测定研究
10
作者 李村富 浦秀丽 +2 位作者 李春芳 蒋宏 何俊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4,共8页
为筛选出一种便捷、高效的测定附生兰种子生活力的通用方法,对高黎贡山2种附生兰的种子进行不同表面灭菌处理,通过测定和比较分析种子的TTC染色率与非共生萌发率。结果显示:2种附生兰种子对灭菌试剂的种类和浓度存在耐受性差异。金耳石... 为筛选出一种便捷、高效的测定附生兰种子生活力的通用方法,对高黎贡山2种附生兰的种子进行不同表面灭菌处理,通过测定和比较分析种子的TTC染色率与非共生萌发率。结果显示:2种附生兰种子对灭菌试剂的种类和浓度存在耐受性差异。金耳石斛种子的灭菌耐受性较好,属于耐受型种子,4种灭菌试剂处理一段时间后种子均能保持较好的TTC染色率与非共生萌发率。长瓣万代兰种子属于灭菌不耐受型种子,4种灭菌试剂处理一段时间后种子染色率均下降,但2%NaClO、1%NaDCC处理后能保持较好的非共生萌发率。结果表明:2种附生兰种子用1%NaDCC处理10~40 min的萌发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1%NaDCC处理10~40 min可作为二者最佳灭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 附生兰 TTC染色率 非共生萌发率 灭菌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花期珠兰花及珠兰花茶香气品质分析
11
作者 黄翠欣 坤吉瑞 +4 位作者 林耘志 代洪苇 翁天均 李正文 童华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68-179,共12页
以5种开放状态(花苞、初开、半开、全开、凋谢)的珠兰花为材料,采用感官评价、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等分子感官技术分析不同花期的珠兰花香气品质,并进行主成分分析与正交偏最小... 以5种开放状态(花苞、初开、半开、全开、凋谢)的珠兰花为材料,采用感官评价、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等分子感官技术分析不同花期的珠兰花香气品质,并进行主成分分析与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及置换检验。结果表明,5种不同开放状态珠兰花的感官评价和挥发性物质的种类与含量均存在差异。全开珠兰花香气纯正持久,品质最佳;其次是半开、初开状态,略带花香;凋谢状态花香与腐败气味交杂,花苞状态花香无且青气重,都不宜窨制花茶。共检测出挥发性化合物98种,各开放状态下总含量范围为77.521~200.838μg/g,其中醇类22种、醛类13种、烯烃36种、酯类14种、酮类4种、其他类9种。全开珠兰花挥发性化合物含量最高,其中OAV>1的香气化合物有28种,OAV>50的有9种。由于全开状态珠兰花在表观与香气特征及释香能力上比较突出,由此分别窨制绿茶与红茶,发现其具有玉兰花香属性的茉莉酮酸甲酯等香气成分含量较素茶坯有明显增加,对改善茶叶香气品质有正向效果。综上,全开状态珠兰花最适窨制珠兰花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兰花 开放状态 挥发性化合物 珠兰花茶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气味活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及保护
12
作者 漆俊 张壮 +3 位作者 刘涛 甄爱国 陶婵 方元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3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明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为保护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兰科植物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及查阅文献资料,对该区域兰科植物多样性及濒危等级进行分析。[结果]保护区共有野生兰科植物17属25种;包... [目的]探明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为保护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兰科植物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及查阅文献资料,对该区域兰科植物多样性及濒危等级进行分析。[结果]保护区共有野生兰科植物17属25种;包含地生兰(17种,占68.00%)、附生兰(5种,占20.00%)、腐生兰(3种,占12.00%)3种生活型;大别山保护区兰科植物集中分布于吴家山、天堂寨、薄刀峰和桃花冲;从分布区类型来看,保护区兰科植物属的区系成分主要为热带分布(8属,占53.34%);大别山自然保护区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兰科植物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兰科植物8种。[结论]对当前大别山保护区兰科植物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兰科植物 区系 多样性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科菌根真菌增强植物抗旱性研究进展
13
作者 熊舒淇 李丽丽 杨洪一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92-97,102,共7页
兰科植物拥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以及药用价值,广泛分布于陆地系统中。大多数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共生生长。干旱是常见的气象灾害,影响范围广,是限制兰科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菌根真菌与兰科植物共生可以增强兰科植物的抗旱性,促进... 兰科植物拥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以及药用价值,广泛分布于陆地系统中。大多数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共生生长。干旱是常见的气象灾害,影响范围广,是限制兰科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菌根真菌与兰科植物共生可以增强兰科植物的抗旱性,促进兰科植物生长发育。本文总结了干旱对兰科植物及兰科菌根真菌的影响,从根形态、生理水平、生化水平、基因水平等方面综述了兰科菌根真菌增强兰科植物抗旱性的机制,以期为干旱条件下大规模栽培珍稀药用兰科植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植物 菌根真菌 干旱胁迫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兰等5种兰花菌根显微结构及分离培养基筛选
14
作者 钟国和 黄赛 +2 位作者 云勇 黎肇家 任军方 《热带林业》 2024年第1期56-59,共4页
通过石蜡切片法对5种不同类型的兰花新鲜营养根的显微结构进行研究,并利用组织分离法对其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从而筛选最佳的分离培养基。结果表明:5种兰花菌根结构一致,由外到内依次为根被、皮层、中柱,三个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被真... 通过石蜡切片法对5种不同类型的兰花新鲜营养根的显微结构进行研究,并利用组织分离法对其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从而筛选最佳的分离培养基。结果表明:5种兰花菌根结构一致,由外到内依次为根被、皮层、中柱,三个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被真菌侵染表现,海南钻喙兰、火焰兰是通过皮层细胞直接侵染,卷萼兜兰、硬叶兜兰和铁皮石斛是通过根毛或皮层细胞侵染,并形成菌丝团。实验结果显示:PDA培养基最适合做5种兰花菌根分离纯化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种兰花 菌根结构 培养基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西江林场兰科植物资源调查及多样性分析
15
作者 梁建荣 陆敏健 +1 位作者 赵海靖 杨诗敏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84-88,共5页
西江林场自然生境多样复杂,植物资源丰富,摸清林场内兰科植物资源的家底,分析兰科植物的区系特征,为西江林场兰科植物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样线调查法进行系统性调查,共设置15条总长22.47 km的样线,涵盖林场各功能区、... 西江林场自然生境多样复杂,植物资源丰富,摸清林场内兰科植物资源的家底,分析兰科植物的区系特征,为西江林场兰科植物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样线调查法进行系统性调查,共设置15条总长22.47 km的样线,涵盖林场各功能区、生境类型。结果显示:(1)西江林场共有兰科植物13属14种,附生兰4属4种,半附生兰1属1种,地生兰8属8种,腐生兰1属1种,表明西江林场以地生兰为主;(2)属、种的区系研究中,西江林场兰科植物以热带分布类型为主,分别占属、种数的84.62%和71.43%;(3)珍稀濒危物种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广东省重点保护植物各1种。被《广东高等植物红色名录》收录的种类12种,其中濒危4种,易危2种、近危5种,无危1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植物 西江林场 植物区系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兰花精油的提取及其成分分析
16
作者 陆楚桥 伍勇 +2 位作者 刘靖楸 毛宁 陈存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以建兰、企黑、白墨、金咀4种兰花为原料,使用超声波法和索氏提取法提取兰花精油,并通过GC-MS分析其成分。结果表明:在4种兰花精油中,企黑精油含化合物最多,为48种;在4种兰花精油中均含有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甲酯、5-羟甲基糠醛和α... 以建兰、企黑、白墨、金咀4种兰花为原料,使用超声波法和索氏提取法提取兰花精油,并通过GC-MS分析其成分。结果表明:在4种兰花精油中,企黑精油含化合物最多,为48种;在4种兰花精油中均含有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甲酯、5-羟甲基糠醛和α-亚麻酸5种组成成分,且含量均在1%以上;4种兰花精油均含有环氧芳樟醇、α-红没药醇和α-金合欢烯3种香气成分,其中企黑精油中的香气成分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花精油 化合物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兰圃景观风貌特征分析
17
作者 张海红 谢伟文 +4 位作者 李冰敏 董晨露 朱炫熹 周懿 谭广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1期86-92,96,共8页
分析了作为广州首批历史名园的兰圃的景观风貌,其岭南造园艺术特色尤为鲜明,主要体现在岭南造园要素丰富多样,兰圃现有特色建筑共15个,包含亭、舫、廊、榭及其他建筑5种类型;假山叠石有水景叠石、可游假山、观赏假山、塑石假山4类;兰圃... 分析了作为广州首批历史名园的兰圃的景观风貌,其岭南造园艺术特色尤为鲜明,主要体现在岭南造园要素丰富多样,兰圃现有特色建筑共15个,包含亭、舫、廊、榭及其他建筑5种类型;假山叠石有水景叠石、可游假山、观赏假山、塑石假山4类;兰圃园路铺装主要有石材类(青石板、花岗岩、卵石)、砖材类(混凝土砖、烧结砖)、嵌草铺地3类;植物景观具有4个层次,热带风情显著。空间布局灵活韵动,分隔空间连续与贯通,形成“起、承、转、合”的空间序列和疏密有致、开合得宜的空间格局。造园技法精巧细腻,根据区位景观特征,巧妙应用传统造园技法中的框景、对景、借景和夹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园林 历史名园 历史风貌 改革开放时期 兰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翻压二月兰配施化肥对春玉米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46
18
作者 杨璐 曹卫东 +4 位作者 白金顺 熊静 高嵩涓 曾闹华 志水胜好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99-807,共9页
研究了华北地区种植翻压冬绿肥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 L.)后,在当地习惯施肥基础上玉米减量施肥措施对春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试验设不施肥(F0)、习惯施肥(F100)、单施绿肥(F0+G)以及绿肥与不同比例的化肥配施(化... 研究了华北地区种植翻压冬绿肥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 L.)后,在当地习惯施肥基础上玉米减量施肥措施对春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试验设不施肥(F0)、习惯施肥(F100)、单施绿肥(F0+G)以及绿肥与不同比例的化肥配施(化肥习惯用量的70%、85%、100%)(F70+G、F85+G、F100+G)6个处理。结果表明,施用化肥和化肥绿肥配施均能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增加地上部总养分量和不同器官养分的累积量,改善养分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比例。与F0比较,F100、F70+G、F100+G和F85+G处理的春玉米产量分别增加101.4、108.4、115.5和130.4 g/plant,增幅达120.9%、129.2%、137.6%和155.3%。翻压绿肥后,化肥减量15%的处理(F85+G)春玉米子粒产量增加29.0 g/plant、地上部吸氮量增加0.65 g/plant,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F100;绿肥配施100%的化肥和化肥减量30%的处理(F100+G、F70+G)玉米生物量、养分吸收量与习惯施肥(F100)无明显差异。翻压绿肥配施不同比例化肥的3个处理与F100相比玉米子粒养分累积量及分配比例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二月兰 玉米 化肥 配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_(333)和B_9对白兰花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5
19
作者 朱佳文 洪亚辉 +1 位作者 萧浪涛 谭泽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82-484,共3页
为使乔木白兰花矮化适应盆栽 ,并提高白兰花的开花产量 ,对白兰花幼苗喷施多效唑 (PP333)和比久 (B9) ,进行盆栽试验 ,并加强肥水管理 .结果表明 :生长延缓剂对白兰花有明显的形态效应 :植株矮化 ,开花数增多 ,花期延长 .同时 ,生长延... 为使乔木白兰花矮化适应盆栽 ,并提高白兰花的开花产量 ,对白兰花幼苗喷施多效唑 (PP333)和比久 (B9) ,进行盆栽试验 ,并加强肥水管理 .结果表明 :生长延缓剂对白兰花有明显的形态效应 :植株矮化 ,开花数增多 ,花期延长 .同时 ,生长延缓剂对白兰花有明显的生理效应 :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明显提高 .各处理中 ,以喷施多效唑的效果最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延缓剂 多效唑 比久 白兰花 吲哚乙酸氧化酶 PP333 B9 形态效应 生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花蕙兰与国兰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分析 被引量:23
20
作者 褚怡 范义荣 +2 位作者 张韶伊 孙玉芬 宁惠娟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50-954,共5页
花粉和柱头具有较高的活力是保证杂交育种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碘,碘化钾(I2-KI)和醋酸洋红等3种染色法测定了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um和国兰不同种和品种的花粉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了大... 花粉和柱头具有较高的活力是保证杂交育种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碘,碘化钾(I2-KI)和醋酸洋红等3种染色法测定了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um和国兰不同种和品种的花粉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了大花蕙兰和国兰部分品种的柱头可授性并观察柱头分泌黏液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碘一碘化钾染色法和醋酸洋红染色法都不适合大花蕙兰和国兰花粉活性的测定,TTC染色法是观察花粉活力最直观的方法。大花蕙兰与国兰的花粉活力是随着开放时间的延长,经历从弱变强再变弱的过程,大花蕙兰和国兰的花粉分别在开后25~35d和15~25d活力最佳。大花蕙兰和国兰的柱头在整个花期中均具有一定的可授性,其中大花蕙兰在20~40d内的可授性最强,45d以后其柱头可授性逐渐减弱。国兰在15~25d内的柱头可授性最强,30d以后柱头的可授性逐渐消失。总体而言,整个柱头可授性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从弱到强再到弱的一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学 大花蕙兰 国兰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