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7篇文章
< 1 2 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units combination and commitment optimization for electric power produc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谭忠富 何永秀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4年第1期12-18,共7页
Electric power syste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complex engineering in modern society, supplying main and general power for social production and social life. Meanwhile, since it is a productive system with bo... Electric power syste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complex engineering in modern society, supplying main and general power for social production and social life. Meanwhile, since it is a productive system with both high input and output, it has an obvious economic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its operating efficiency. For an example, an unit is 10 GW scale, if its standard coal consumption can be decreased with 1 g/kW·h, it can save about 5 000 tons standard coal per year. It will be discussed mainly that how to establish optimization model and its numerical algorithm for operating management of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 The idea on establishing optimization model is how to dispatch work state of units or power plants, so that total cost of fuel consumption for generation is reduced to the minimum. Here the dispatch is to decide which unit or plant to operate, which unit or plant to stop running, how much power should be generated for those operating units or plants at each given time interv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ts combination units commitment optimization plants combination interconnection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al Gliding Guidance of Vertical Plane for Standoff Released Guided Bomb Unit
2
作者 侯明善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8年第1期48-51,共4页
Optimal gliding guidance for a guided bomb unit in the vertical plane is studied based on nonlinear dynamics and kinematics.The guidance law is designed under minimum energy loss index.To avoid the complexity in solvi... Optimal gliding guidance for a guided bomb unit in the vertical plane is studied based on nonlinear dynamics and kinematics.The guidance law is designed under minimum energy loss index.To avoid the complexity in solving two-point-boundary-value problems,the steady-state solutions of the adjoint states in regular equations are suggested to be used.With these considerations,a quasi-closed,optimal gliding guidance law is obtained.The guidance law is described by the angle of attack in a simple nonlinear equation.An iterative computation method can be easily used to get the optimal angle of attack.The further simplified direct computation algorithm for the optimal angle of attack is also given.The guidance propertie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maximum lift-to-drag angle of attack control.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quasi-closed,optimal gliding guidance law can improve the gliding phase terminal performance with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altitude and much little decrease in the spe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 控制导航技术 导弹引导系统 最佳导航系统 最佳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门控注意网络模型的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董宏丽 孙桐 +2 位作者 王闯 杨帆 商柔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6,共12页
准确的泄漏检测对维护天然气管道运行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深度学习已成为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的常用方法,但由于天然气管道数据具有复杂的时间动态特性,进而导致大多数深度学习方法在识别泄漏类型方面难以取得优异的性能。此外,检测模... 准确的泄漏检测对维护天然气管道运行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深度学习已成为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的常用方法,但由于天然气管道数据具有复杂的时间动态特性,进而导致大多数深度学习方法在识别泄漏类型方面难以取得优异的性能。此外,检测模型的初始超参数选择通常是随机的,这也可能会导致识别性能不稳定。为了提升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的门控注意网络模型(Sparrow Search Algorithm-based Gate Attention Network, SGAN)。首先,为了提取有效且具有鲁棒性的数据特征,采用带交叉熵函数的麻雀搜索算法对门控循环单元的初始超参数进行全局搜索;然后,设计了一种异常注意力机制,通过对数据特征进行加权来放大正常和泄漏数据之间的区分差异;最后,将所提算法应用于天然气管道的泄漏检测。研究结果表明:(1) SGAN模型能够实现模型超参数的自适应优化,并加快了模型的收敛速度,使模型性能更加稳定;(2) SGAN模型通过对正常与泄漏特征进行加权处理,显著提升了数据特征的区分效果;(3) SGAN模型的学习表示能力和泛化能力得到了明显加强,以此提高了对数据的分类性能;(4) SGAN模型能够显著提高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可减少误报率和漏报率,并且其性能明显优于常规分类算法。结论认为,SGAN模型通过自适应优化和异常注意力机制结合,能精准识别泄漏特征,并快速响应天然气管道中的泄漏情况,有效提升了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显著降低了安全事故风险,为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提供了一种高效、智能的解决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 泄漏检测 麻雀搜索算法 门控循环单元 异常注意力机制 自适应优化 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CNN-GRU神经网络补全测井曲线和可解释性的智能岩性识别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婷婷 王振豪 +2 位作者 赵万春 蔡萌 史晓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针对传统岩性识别方法在处理测井曲线缺失、准确性以及模型可解释性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MSCNN-GRU神经网络补全测井曲线和Optuna超参数优化的XGBoost模型的可解释性的岩性识别方法。首先,针对测井曲线在特定层段丢失或失真的问... 针对传统岩性识别方法在处理测井曲线缺失、准确性以及模型可解释性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MSCNN-GRU神经网络补全测井曲线和Optuna超参数优化的XGBoost模型的可解释性的岩性识别方法。首先,针对测井曲线在特定层段丢失或失真的问题,引入了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SCNN)与门控循环单元(GRU)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曲线重构方法,为后续的岩性识别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基础;其次,利用小波包自适应阈值方法对数据进行去噪和归一化处理,以减少噪声对岩性识别的影响;然后,采用Optuna框架确定XGBoost算法的超参数,建立了高效的岩性识别模型;最后,利用SHAP可解释性方法对XGBoost模型进行归因分析,揭示了不同特征对于岩性识别的贡献度,提升了模型的可解释性。结果表明,Optuna-XGBoost模型综合岩性识别准确率为79.91%,分别高于支持向量机(SVM)、朴素贝叶斯、随机森林三种神经网络模型24.89%、12.45%、6.33%。基于Optuna-XGBoost模型的SHAP可解释性的岩性识别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解释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识别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 XGBoost 超参数优化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风电频率支撑能力和运行风险的鲁棒机组组合模型
5
作者 谭洪 陈嘉迅 +3 位作者 王秋杰 陈涛 李振兴 翁汉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07,共12页
大规模风电并网导致电力系统惯量和一次调频响应资源减少,大扰动下系统频率安全问题突出。为应对风电不确定性和系统惯量降低的挑战,提出计及风电频率支撑能力和运行风险的鲁棒机组组合(unitcommitment,UC)模型。首先,通过系统发生有功... 大规模风电并网导致电力系统惯量和一次调频响应资源减少,大扰动下系统频率安全问题突出。为应对风电不确定性和系统惯量降低的挑战,提出计及风电频率支撑能力和运行风险的鲁棒机组组合(unitcommitment,UC)模型。首先,通过系统发生有功扰动后频率偏差动力学摆动方程建立频率安全的运行约束模型,并嵌入到UC问题中。其次,考虑到风电出力不确定性,提出风电出力鲁棒可行域定义以表征系统接纳风电的安全运行范围,并基于此提出系统运行风险模型。最后,基于两阶段鲁棒优化理论提出计及风电频率支撑能力和运行风险的UC鲁棒优化模型,并采用列和约束生成(column and constraint generation,C&CG)算法求解该模型。在IEEE9和IEEE118节点测试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频率支撑能力 运行风险 机组组合 风电不确定性 鲁棒可行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车体轻量化与模态匹配优化设计研究
6
作者 王浩 李凡松 +2 位作者 杜翔 王成强 邬平波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58-1672,共15页
针对高速动车组车体轻量化设计导致的一阶菱形模态频率降低问题,从车体设计出发,研究无横梁底架的车体提升一阶菱形模态频率的设计方法。基于灵敏度及模态振型分析对车体的结构进行优化、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代理模型以及协方差矩阵自适应... 针对高速动车组车体轻量化设计导致的一阶菱形模态频率降低问题,从车体设计出发,研究无横梁底架的车体提升一阶菱形模态频率的设计方法。基于灵敏度及模态振型分析对车体的结构进行优化、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代理模型以及协方差矩阵自适应演化优化算法对车体断面型材厚度进行优化。基于线路实测车轮和钢轨外形,建立考虑弹性车体的动车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车体骨架质量减小680 kg,质量减小率为6.4%,整备状态下一阶菱形频率提升1.66 Hz,提升了19.1%。优化后的车体不仅轻量化程度更高,且能够有效抑制车体的异常弹性振动,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抖车 结构优化 菱形模态 卷积神经网络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充放电转换状态与功率约束的储能电站调频功率优化方法
7
作者 孙利强 党少佳 +2 位作者 刘岗 王深友 胡鹏飞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86-1298,共13页
针对储能电站单元群频繁转换充放电状态会降低电池寿命以及储能单元连接PCS(功率变换系统)传输功率偏小会违背国家能源管理并网标准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充放电转换状态与功率约束的储能电站调频功率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单元群划分为... 针对储能电站单元群频繁转换充放电状态会降低电池寿命以及储能单元连接PCS(功率变换系统)传输功率偏小会违背国家能源管理并网标准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充放电转换状态与功率约束的储能电站调频功率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单元群划分为充、放电组分别承担充、放电需求,并在确保储能单元出力时对应PCS交流侧功率参考值不能低于设定下限值的原则基础上,根据AGC(自动发电控制)指令动态更新充放电组各单元,以此减少储能充放电状态转换次数。仿真算例表明,本文策略相比传统的分配策略,既能够减少调频成本,降低储能单元充放电转换次数,也能够计及国家并网标准,满足储能单元动作时,对应PCS交流侧功率不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单元 AGC 调频成本 充放电转换 功率约束 分配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T-GRU的高渗透率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配电网无功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会家 滕杰 +1 位作者 冯铃 肖懂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1-541,共11页
无功优化在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潮流分布以及整个配电网的稳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渗透率新能源的分布式并网以及负荷的多样化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无功补偿方式的时效性以及准确性在当下复杂电网背景下已经... 无功优化在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潮流分布以及整个配电网的稳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渗透率新能源的分布式并网以及负荷的多样化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无功补偿方式的时效性以及准确性在当下复杂电网背景下已经无法满足低成本–高质量的供电要求。针对以上情况,该文采用图注意力网络(graph attention networks,GAT)结合门控循环单元(gate recurrent unit,GRU)神经网络对配电网的无功做出优化决策,基于GAT-GRU网络,把握节点间相关性特征的同时获取配电网特征时间依赖性。依据决策,通过无功调节设备与智能柔性开关(soft open point,SOP)协同,以解决配电网的无功优化问题。最后,利用改进的IEEE 33节点配电模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GAT-GRU网络在电压控制、网络损耗优化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证明了该方法在无功优化中的有效性与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优化 配电网 图注意力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分布式能源 智能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A-CNN-BiGRU的PEMFC性能衰退预测
9
作者 陈贵升 刘强 许杨松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1-840,共10页
针对PEMFC性能预测领域中存在的预测精度不足和泛化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鲸鱼优化算法(WOA)、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的PEMFC输出性能预测方法。首先,采用最大信息系数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对PEMFC输出性能影... 针对PEMFC性能预测领域中存在的预测精度不足和泛化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鲸鱼优化算法(WOA)、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的PEMFC输出性能预测方法。首先,采用最大信息系数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对PEMFC输出性能影响显著的特征,以降低计算复杂度。然后,结合CNN的特征提取能力和BiGRU在处理双向时间依赖性数据上的优势建立CNNBiGRU模型,并通过WOA优化其超参数进一步提升预测的准确性。最后,与传统预测模型进行对比,验证所建模型的优越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训练集占比为60%时,模型在三种不同工况PEMFC老化数据集上的RMSE分别为0.0017、0.0014和0.0110,证明CNN-BiGRU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以及良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MFC 性能衰退 鲸鱼优化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舱抽气系统内罚协同优化控制设计与应用
10
作者 黄艳 张和洪 +4 位作者 翟超 但志宏 李晓冬 张楼悦 王鹏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5-249,共15页
高空舱抽气调控系统通过协调控制多个调节阀将压缩机组并网至抽气管网,建立起发动机的环境背压,实现发动机试验的飞行高度模拟。针对抽气调控系统多压缩机组并网过程中效率低、压缩机组压比易超出安全裕度以及抽气管网压力控制品质不佳... 高空舱抽气调控系统通过协调控制多个调节阀将压缩机组并网至抽气管网,建立起发动机的环境背压,实现发动机试验的飞行高度模拟。针对抽气调控系统多压缩机组并网过程中效率低、压缩机组压比易超出安全裕度以及抽气管网压力控制品质不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内罚函数的协同优化控制方案与算法。针对压缩机组并网安全运行问题,建立基于内罚函数的安全约束压力优化框架;考虑并网效率低、压力控制品质不佳问题,结合自抗扰控制(ADRC)与PI控制,设计基于内罚函数的协同优化控制算法;模拟多种实际试验工况仿真验证所提出的方案与算法。结果表明:相较于当前采用的独立控制,所提算法能确保机组安全运行的同时提高系统并网效率和控制品质。在发动机排气流量突增、突降扰动工况中,被控压力达到设定值的时间缩短了16.5%,流量突增、突降导致的被控压力最大瞬时波动量分别减小了13.4%,15.5%,调节时间缩短了56%,控制稳定无超调,核心控制阀门摆动量从5%降至0.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舱 压缩机组 安全约束 内罚函数 协同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形钢闸门支臂弦杆结构优化布置研究
11
作者 王晨 刘亚坤 +1 位作者 张帝 曹泽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5-151,共7页
基于特征屈曲分析方法理论,考虑弦杆结构材料利用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无弦杆、单弦杆、双弦杆支臂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弦杆位置、数量和截面特性对钢闸门支臂稳定性的影响,提出弦杆结构优化布置方案,在此基础上对钢闸门支臂整体稳定... 基于特征屈曲分析方法理论,考虑弦杆结构材料利用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无弦杆、单弦杆、双弦杆支臂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弦杆位置、数量和截面特性对钢闸门支臂稳定性的影响,提出弦杆结构优化布置方案,在此基础上对钢闸门支臂整体稳定性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单弦杆支臂,弦杆与支铰的距离/支臂总长度(l/m)取0.60~0.75时,支臂单位质量承载力最大;远离支铰端布置双弦杆可提高支臂单位质量承载力,但是弦杆间距不宜过大。从支臂弦杆结构尺寸分析,弦杆宽高比取值为1.4时,支臂整体稳定性较好;支臂翼缘/腹板厚度(t_3/t_4)的取值对其单位质量承载力基本无影响,布置时主要考虑使支臂满足局部稳定性即可。增加弦杆后可提升钢闸门刚度、改善应力状态,主要使支臂的最大等效应力发生变化,即单弦杆支臂比无弦杆支臂减小8.44%,双弦杆支臂比无弦杆支臂减小12.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钢闸门 支臂弦杆 有限元分析 单位质量承载力 优化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毂轴承单元密封结构优化设计及试验验证
12
作者 赵圣卿 王福荣 +2 位作者 陈兆楠 刘朝艳 李冠杰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5,共7页
针对轮毂轴承单元密封结构产生的摩擦力矩占比过大的问题,提出了将密封材料由氟橡胶改进为丁腈橡胶,密封结构减少一个接触唇的改进措施,并通过优化得到最优密封中间唇参数为唇倾斜角65°、唇厚0.6 mm、唇长3.8 mm、过盈量0.35 mm。... 针对轮毂轴承单元密封结构产生的摩擦力矩占比过大的问题,提出了将密封材料由氟橡胶改进为丁腈橡胶,密封结构减少一个接触唇的改进措施,并通过优化得到最优密封中间唇参数为唇倾斜角65°、唇厚0.6 mm、唇长3.8 mm、过盈量0.35 mm。将密封改进后的轮毂轴承单元进行了密封圈应力、漏脂试验、泥浆试验的仿真分析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轴承应力均满足材料许用应力要求,未出现漏脂现象,油脂含水量增加小于3%,启动、动态摩擦力矩分别降低了24.3%,22.1%,证明了优化后密封结构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轮毂轴承单元 密封 优化设计 摩擦力矩 有限元分析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OA-VMD和改进TCN模型的水泵机组振动趋势预测
13
作者 王伟生 张宁 +5 位作者 邢磊 周保林 郭新帅 安东 高源 张孝远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1-144,151,共5页
水泵机组振动趋势预测是保障机组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而振动信号的复杂性和非线性使预测变得困难。为此,提出一种基于STOA-VMD和改进时间卷积网络(TCN)的水泵机组振动趋势预测模型。首先采用乌燕鸥算法(STOA)进行变分模态分解(VMD)参数... 水泵机组振动趋势预测是保障机组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而振动信号的复杂性和非线性使预测变得困难。为此,提出一种基于STOA-VMD和改进时间卷积网络(TCN)的水泵机组振动趋势预测模型。首先采用乌燕鸥算法(STOA)进行变分模态分解(VMD)参数优化,实现振动信号的最优自适应分解,然后利用改进TCN对每个分解模态进行预测,最后叠加所有结果得到最终预测结果。以国内某雨水泵站水泵机组为例,基于水导轴承水平向摆度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上述组合模型的预测值与监测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与STOA-VMD-TCN、VMD-EnTCN、VMD-TCN、TCN模型相比,所提出模型的E_(MA)、E_(RMS)、E_(MAP)最小,预测精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卷积网络 乌燕鸥算法 变分模态分解 振动信号 趋势预测 水泵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变分模态分解的飞轮储能辅助火电二次调频控制策略
14
作者 王玮 赵俊杰 +1 位作者 高嵩 房方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52-1062,共11页
飞轮储能辅助调频是改善火电机组调频性能和运行稳定性的有效方案之一。为提升飞轮储能参与二次调频的综合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模态分解改进鲸群优化算法的飞轮辅助火电机组二次调频协同控制策略。首先,基于飞轮储能单元机侧和网侧控... 飞轮储能辅助调频是改善火电机组调频性能和运行稳定性的有效方案之一。为提升飞轮储能参与二次调频的综合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模态分解改进鲸群优化算法的飞轮辅助火电机组二次调频协同控制策略。首先,基于飞轮储能单元机侧和网侧控制机理,建立了适配1 000 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飞轮储能阵列控制系统模型,以及飞轮储能系统与超超临界机组协同控制的二次调频模型;其次,提出了基于鲸群优化算法的改进变模态分解方法,实现了火电机组和飞轮系统响应自动发电控制(AGC)指令的优化分配;最后,针对分配结果设计了一种提升飞轮系统荷电状态(SOC)充放电裕度的控制策略,发展了综合考虑调频性能和飞轮可靠性的飞轮辅助火电二次调频控制策略。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在减弱飞轮储能SOC和火电机组主蒸汽压力波动的同时,可使机组的AGC性能考核指标提升16.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机组 飞轮储能 二次调频 AGC指令 鲸鱼优化算法 变分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协同原理的燃气主机箱体散热分析及优化
15
作者 黄志强 张国旭 +4 位作者 王智勇 王硕 王程 李涛 游正涛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147,共9页
为保证燃气透平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掌握主机箱体通风系统的换热机制,开展了燃气透平机组主机箱体通风散热研究。基于场协同原理,对主机箱体内部流场、温度场和关键设备的散热性能进行分析,并提出加装导流装置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主机... 为保证燃气透平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掌握主机箱体通风系统的换热机制,开展了燃气透平机组主机箱体通风散热研究。基于场协同原理,对主机箱体内部流场、温度场和关键设备的散热性能进行分析,并提出加装导流装置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主机箱体内高温区域体积占比达到7.6%,主要集中在燃气轮机轴部件附近,该部件为主机箱体内主要热源,外表面平均温度高达86.94℃;加装50°导流装置后,主机箱体高温区域体积占比减至5.1%,燃气轮机轴外表面平均温度降至81.98℃,散热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透平机组 通风散热 数值模拟 场协同原理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蜣螂算法优化PI双闭环SPWM逆变器的设计
16
作者 李国洪 王光瑞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3-37,共5页
为了提高PI控制器的控制精度,提出一种基于蜣螂优化(DBO)算法的PI双闭环SPWM逆变器控制方法。通过模拟蜣螂的自然觅食行为,DBO算法能够有效地在参数空间进行全局探索和局部细化,其自适应的搜索策略和快速收敛特性使其在寻找最优PI控制... 为了提高PI控制器的控制精度,提出一种基于蜣螂优化(DBO)算法的PI双闭环SPWM逆变器控制方法。通过模拟蜣螂的自然觅食行为,DBO算法能够有效地在参数空间进行全局探索和局部细化,其自适应的搜索策略和快速收敛特性使其在寻找最优PI控制器参数时表现出高效性和准确性。通过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仿真模型并与PSO和MFO两个优化算法比较,结果表明,利用DBO优化的PI参数在双闭环逆变器的控制系统中具有更低的THD值和更好的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O PI控制 SPWM 双闭环控制 逆变器 单位阶跃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WO优化VMD和TCN-BiGRU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17
作者 逯静 张燕茹 王瑞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41,共11页
针对风力发电过程中出现的不平稳、波动性大等特点,为了更好地提高风力发电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白鲸优化算法(BWO)的变分模态分解(VMD)和时序卷积网络(TCN)-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联合构建的短期风力发电功率预测模型。首先,由于... 针对风力发电过程中出现的不平稳、波动性大等特点,为了更好地提高风力发电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白鲸优化算法(BWO)的变分模态分解(VMD)和时序卷积网络(TCN)-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联合构建的短期风力发电功率预测模型。首先,由于风电功率受多方面气象因素的共同影响,采用随机森林(RF)方法来确定气象因素特征的重要性,对特征进行排序并提取出最优的特征。其次,利用VMD将原始功率数据由不平稳序列分解成较平稳的子序列,为解决VMD的两个参数即模态数和惩罚因子难以人工确定的问题,使用BWO对VMD的参数进行寻优,利用优化后的VMD对非平稳电力信号进行有效分解。然后,将分解后的各平稳子序列加上提取出的最优特征进行TCN-BiGRU组合模型预测。最后,将各子序列的预测值进行叠加得到最终的结果。以中国的某风电场的实际数据为例,通过多种单一模型与组合模型对所提出的预测模型进行了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BWO优化VMD和TCN-BiGRU联合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其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及平均百分比误差的指标精度均比其他模型有所提高。本文方法在风电功率预测中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风功率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随机森林 时序卷积网络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白鲸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A-GRU的风电机组发电机故障预警方法
18
作者 邢作霞 马岩溪 +2 位作者 郭珊珊 陈明阳 罗世茂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62,共9页
为实现风电机组发电机故障的早期捕获,提高故障预警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WOA-GRU模型的风电机组发电机故障预警方法。首先,通过箱线图剔除风电机组发电机温度离群数据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在高维SCADA数据中提取出与风电机组发电机温... 为实现风电机组发电机故障的早期捕获,提高故障预警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WOA-GRU模型的风电机组发电机故障预警方法。首先,通过箱线图剔除风电机组发电机温度离群数据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在高维SCADA数据中提取出与风电机组发电机温度关联度高的特征参量作为模型输入;其次,采用鲸鱼优化算法对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超参数组寻优,将获得的最优参数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模型用于预测风电机组发电机温度,并通过自适应阈值算法设定报警阈值,据此对风电机组发电机进行故障预警;最后,以国内某风电场风电机组SCADA数据为例进行分析,将WOA-GRU与BP、ELM、RF、GRU、LSTM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WOA-GRU模型比其他模型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并能够更精确地捕获风电机组发电机早期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发电机 SCADA数据 鲸鱼优化算法 门控循环单元 故障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并网监测信息的有源配电网μPMU优化配置
19
作者 梁振锋 田雨鑫 +1 位作者 闫俊杰 王晓卫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4,共9页
为提高有源配电网状态估计精度,提出一种考虑并网监测信息的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优化配置方法。分析有源配电网数据终端单元、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并网点监测装置、高级量测体系及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等量测信息特征,建立以混合状态... 为提高有源配电网状态估计精度,提出一种考虑并网监测信息的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优化配置方法。分析有源配电网数据终端单元、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并网点监测装置、高级量测体系及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等量测信息特征,建立以混合状态估计平均绝对误差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安装数目和状态估计最大允许误差为约束条件的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优化配置模型,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算例分析表明,考虑并网点监测数据能有效提升状态估计精度,且可减少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的配置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点监测 有源配电网 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 优化配置 状态估计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蜉蝣优化算法的时空融合交通流预测研究
20
作者 张红 巩蕾 +1 位作者 曹洁 张玺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4-771,796,共9页
针对复杂交通流的动态时空特性难以精准建模、现有深度学习模型超参数难以确定而导致模型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蜉蝣优化算法的门控时空卷积网络交通流预测方法。利用时间卷积网络结合门控线性单元挖掘交通数据隐藏的时间依赖性... 针对复杂交通流的动态时空特性难以精准建模、现有深度学习模型超参数难以确定而导致模型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蜉蝣优化算法的门控时空卷积网络交通流预测方法。利用时间卷积网络结合门控线性单元挖掘交通数据隐藏的时间依赖性,通过门控机制融合ChebNet捕获的静态空间特征与图卷积网络结合注意力机制捕获的动态空间特征,构建考虑动态时空特征的预测模型,并借助蜉蝣优化算法优化超参数。研究表明:在PeMSD7(M)数据集上,15、30和45 min下该模型MAE的预测精度较T-GCN提高了5.91%、9.06%和10.72%,本文方法具有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预测 动态时空特性 超参数 蜉蝣优化算法 时间卷积网络 门控线性单元 注意力机制 图卷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