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多重不确定性的虚拟电厂经济优化调度
1
作者 黄正伟 李熠俊 +3 位作者 魏业文 陈庆 吕荣胜 翁世洲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6-205,共10页
针对现有能源结构调节能力不足而产生风光消纳率低的问题,提出考虑多重不确定性的虚拟电厂经济优化调度模型。考虑虚拟电厂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和相关性,利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构建多个风光出力场景,采用改进的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算法... 针对现有能源结构调节能力不足而产生风光消纳率低的问题,提出考虑多重不确定性的虚拟电厂经济优化调度模型。考虑虚拟电厂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和相关性,利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构建多个风光出力场景,采用改进的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算法缩减得出典型场景;根据日前预测所得风光出力值制定虚拟电厂日内的动态分时电价以解决电价不确定性,并通过动态分时电价下的价格型需求响应充分调动需求侧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多能互补虚拟电厂交易日内总运行成本最小化的经济优化调度模型,采用雪消融算法对该模型优化求解;通过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能提高多能互补虚拟电厂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需求响应 不确定性 场景生成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深度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经济-环保随机调度方法
2
作者 陈远扬 谭益 李勇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93-2003,共11页
通过优化调度改善电网有功潮流分布、减小火电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排放,是实现电力系统环保、经济、安全运行的重要途径。针对含碳捕集电厂、风力发电、常规火电等多种电源的电力系统,该文综合考虑二氧化碳与大气污染物排放、风电出力... 通过优化调度改善电网有功潮流分布、减小火电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排放,是实现电力系统环保、经济、安全运行的重要途径。针对含碳捕集电厂、风力发电、常规火电等多种电源的电力系统,该文综合考虑二氧化碳与大气污染物排放、风电出力随机性、N-1故障等多类型因素,建立了面向环保、安全、经济运行的电力系统有功随机调度模型。在该模型中,目标函数考虑了火电的环保与燃料成本、风电成本、N-1故障后校正控制成本等因素,约束条件包括正常运行约束、N-1故障后计及校正控制的电网安全约束等。针对所提有功随机调度模型的特点,该文提出了融合全连接型深度神经网络的快速高效求解方法。该方法通过全连接型深度神经网络构建用于优化软件寻优搜索的初始点,进而加速所提模型的求解过程。最后,该文通过3个修改后的IEEE测试系统验证了所提模型与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经济调度 碳捕集电厂 风电 随机优化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焚烧电厂-电转气协同运行下考虑余热利用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优化调度
3
作者 王利猛 王硕 +2 位作者 王娜 马语泽 李扬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9-308,共10页
为提高能源利用率和降低碳排放,提出一种含余热回收利用的垃圾焚烧电厂-电转气(P2G)的综合能源系统经济运行策略。首先考虑垃圾焚烧电厂-P2G的协同运行,引入细化电转气两阶段运行过程,在传统电转气的基础上加入氢燃料电池以减少能量阶... 为提高能源利用率和降低碳排放,提出一种含余热回收利用的垃圾焚烧电厂-电转气(P2G)的综合能源系统经济运行策略。首先考虑垃圾焚烧电厂-P2G的协同运行,引入细化电转气两阶段运行过程,在传统电转气的基础上加入氢燃料电池以减少能量阶梯损耗,并将甲烷化反应热回收利用;其次为提高垃圾焚烧能源利用效率,考虑加装含水源热泵的余热回收装置,通过消耗部分电能来回收烟气余热以及消纳风电,并增设CO_(2)分离装置,结合P2G将回收的CO_(2)合成CH4,实现碳的循环利用;最后基于阶梯式碳交易机制构建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模型,利用GUROBI建模优化引擎对此模型进行求解,结果验证所建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优化调度 碳捕集 垃圾焚烧电厂 电转气 阶梯型碳交易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时间尺度下考虑源-荷协同降碳的综合能源系统分布鲁棒低碳调度
4
作者 杨茂 朱一丹 +4 位作者 于欣楠 苏欣 王宇鑫 王金鑫 刘俊良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2,共9页
为了降低综合能源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水平,并考虑源-荷不确定性对调度结果的影响,提出多时间尺度下考虑源-荷协同降碳的综合能源系统分布鲁棒低碳调度策略。在考虑氢能的储液式碳捕集电厂中加入余热发电装置,建立碳捕集与封存-电制... 为了降低综合能源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水平,并考虑源-荷不确定性对调度结果的影响,提出多时间尺度下考虑源-荷协同降碳的综合能源系统分布鲁棒低碳调度策略。在考虑氢能的储液式碳捕集电厂中加入余热发电装置,建立碳捕集与封存-电制氢-有机朗肯循环模型。在荷侧引入综合需求响应,构建源-荷协同降碳机制,结合荷侧的“削峰填谷”进一步降低系统的碳排放。为了减少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对系统的影响,提出日前-日内多时间尺度滚动优化策略,日前阶段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分布鲁棒优化模型;日内阶段基于日前调度结果,通过短时间尺度滚动优化降低功率波动的影响。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和策略可以很好地实现系统低碳性和经济性的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源-荷协同降碳 碳捕集电厂 分布鲁棒优化 电制氢 多时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功率波动和避振深度的水电站厂内负荷分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陶友智 张兴瑾 +2 位作者 马辛宇 许贝贝 陈帝伊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1-215,200,共6页
为降低水电机组运行安全风险、提高水电站发电经济效益,以水电机组负荷调节过程中的功率波动为切入点,建立以机组发电耗水量最小、功率波动最小和避振深度最大为目标的厂内负荷分配模型。首先,引入功率波动和避振深度量化方法定义负荷... 为降低水电机组运行安全风险、提高水电站发电经济效益,以水电机组负荷调节过程中的功率波动为切入点,建立以机组发电耗水量最小、功率波动最小和避振深度最大为目标的厂内负荷分配模型。首先,引入功率波动和避振深度量化方法定义负荷调节稳定性,利用二代遗传算法求解厂内负荷分配模型;其次,探究水电站厂内负荷分配中多目标之间的平衡关系;最后,利用层次-熵值决策方法得到综合特性最优的水电站厂内负荷分配方案。结果表明,考虑机组功率波动与避振深度后,在牺牲0.723%耗水量的前提下,可有效平抑49.27%的机组平均出力波动幅度,增大11.27%的避振深度,并减少19次振动区穿越次数。研究结果对水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厂内负荷分配 功率波动 二代遗传算法 决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碳耦合模型的微能源网源荷协同优化调度研究
6
作者 许世杰 胡邦杰 +1 位作者 赵亮 王沛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共12页
目前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调度侧注重源侧减碳手段,而忽略荷侧低碳潜力以及源荷协同的降碳能力。以耦合电-热-气的微能源网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能碳耦合模型的异质能流系统源荷协同的优化调度方法,搭建基于源荷协同过程的日前-日内两阶段优... 目前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调度侧注重源侧减碳手段,而忽略荷侧低碳潜力以及源荷协同的降碳能力。以耦合电-热-气的微能源网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能碳耦合模型的异质能流系统源荷协同的优化调度方法,搭建基于源荷协同过程的日前-日内两阶段优化调度框架。源侧采用可调热电比的热电联产机组耦合电制热设备供能,并考虑能源站中各机组的动态碳排特性;网侧利用碳排放流理论建立电-热两种能源的能碳耦合模型,并将获得的碳势分布传递给荷侧;荷侧依据碳信息并考虑分时能价影响,引导负荷实时调整用能行为进行低碳需求响应,并将更新后的负荷反馈给源侧重新优化各机组出力,从而实现源荷协同。通过对改进的IEEE 33节点电网和Barry岛32节点热网组成的微能源网进行算例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碳耦合模型 微能源网 源荷协同 优化调度 可调热电比 动态碳排特性 低碳需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空冷机组高背压-抽凝耦合供热的调峰特性及供热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海生 唐广通 +2 位作者 王文营 金鹤峰 吴云凯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6,12,共6页
基于建模软件Ebsilon,对配置高背压供热及抽凝供热耦合系统的660MW超临界直接空冷供热机组进行了性能仿真。分析了3种供热模式和不同热负荷条件下的调峰能力及供热经济性。为防止低压缸末级叶片鼓风和温度超限,必须保证各运行工况的最... 基于建模软件Ebsilon,对配置高背压供热及抽凝供热耦合系统的660MW超临界直接空冷供热机组进行了性能仿真。分析了3种供热模式和不同热负荷条件下的调峰能力及供热经济性。为防止低压缸末级叶片鼓风和温度超限,必须保证各运行工况的最小低压缸排汽容积流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抽凝供热模式和纯高背压供热模式下,机组最小调峰电出力分别为207.91MW和270.25MW,分别对应额定出力的31.5%和40.95%。对高背压供热及抽凝供热联合供热方式也进行了性能分析,并给出了不同高背压控制背压条件下的机组热电运行区域。基于3种模式的供热成本分析结果给出了供热的优先次序。获得的调峰特性及供热成本曲线有助于充分挖掘高背压-抽凝供热机组的调峰潜力,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机组 直接空冷 高背压-抽凝耦合供热 供热调峰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什议价法的多主体虚拟电厂优化调度及效用分配策略
8
作者 汤君博 潘凯岩 +3 位作者 王富友 于琪 张琦 黄宇翔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9-88,共10页
将可控、不可控调度资源及柔性负荷聚合组成多主体虚拟电厂模型参与电能量、调峰及备用服务市场竞标决策,并定义各虚拟电厂成员的风险偏好系数λ来建立虚拟电厂日前优化调度及效用分配模型,量化各主体实际对虚拟电厂的利润贡献,并采用... 将可控、不可控调度资源及柔性负荷聚合组成多主体虚拟电厂模型参与电能量、调峰及备用服务市场竞标决策,并定义各虚拟电厂成员的风险偏好系数λ来建立虚拟电厂日前优化调度及效用分配模型,量化各主体实际对虚拟电厂的利润贡献,并采用纳什议价法对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所获得的收益进行公平分配。算例验证纳什议价法能准确地反映虚拟电厂联盟各成员的能量出力占比、贡献度和风险分布,在利润分配时可有效平衡各方利益,提高各成员参与市场积极性与收益,所述方法较Shapley值法更具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优化模型 风险偏好 利润贡献 纳什议价法 经济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类型供热机组热电负荷分配优化提升热电厂经济性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杨海生 唐广通 +2 位作者 王文营 金鹤峰 吴云凯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49,155,共6页
研究了在全厂总供热需求及全厂电出力一定的条件下多类型供热机组的热电负荷分配优化问题。基于Ebsilon建模仿真软件获取的4台机组热电特性和电-热-耗煤量特性,采用数值优化软件对两类电厂应用情景下的热、电负荷分配进行了优化分析。... 研究了在全厂总供热需求及全厂电出力一定的条件下多类型供热机组的热电负荷分配优化问题。基于Ebsilon建模仿真软件获取的4台机组热电特性和电-热-耗煤量特性,采用数值优化软件对两类电厂应用情景下的热、电负荷分配进行了优化分析。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情景二,全厂总热负荷3000GJ/h、全厂总电出力890MW条件下,4台机组开机方式下的优化方案与基准方案相比,总耗煤量降低5.0t/h,每小时可节省标煤成本0.45万元。不同开机台数的优化结果表明,当机组开机台数对应的发电、供热能力与全厂总电出力、总供热负荷相比裕量较大时,优化方案与基准方案相比取得的优化效果十分可观,具有巨大的现场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厂 多类型供热机组 热电负荷优化分配 全厂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柔性负荷的联合发电系统低碳经济优化调度
10
作者 张晓虎 倪景源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20-429,共10页
在联合发电系统运行中,要求减少系统运行成本,同时实现低碳目标,结合需求侧柔性负荷的可转移、可平移和可削减特性,提出综合发电成本、阶梯式碳交易成本和负荷补偿成本的总成本计算模型,搭建火风光水核抽储联合调度模型。考虑阶梯式碳... 在联合发电系统运行中,要求减少系统运行成本,同时实现低碳目标,结合需求侧柔性负荷的可转移、可平移和可削减特性,提出综合发电成本、阶梯式碳交易成本和负荷补偿成本的总成本计算模型,搭建火风光水核抽储联合调度模型。考虑阶梯式碳交易机制参与优化调度,阶梯式碳交易机制能够保证同时达成经济性和低碳性目标。针对白鲸算法在进化过程中求解多样性和精确度降低,引入Tent混沌映射,解决对初始参数敏感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在柔性负荷和阶梯式碳交易机制参与优化调度后,总成本减少16.2%,碳排放减少12.5%。验证此模型的经济性和低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发电系统 阶梯式碳交易机制 柔性负荷 算法改进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制氢合成氨系统的多时段可调度域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周步祥 朱文聪 +4 位作者 朱杰 邱一苇 臧天磊 贺革 陈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73,I0013,共15页
为直观描述风光发电制氢合成氨(power-to-ammonia,P2A)系统的柔性负荷调节潜力,计及制氢、合成氨化工过程的负载调控特性,基于动态规划思想和计算几何理论,提出其多时段可调度域(multi-stagedispatchableregion,MSDR)的刻画方法。所提... 为直观描述风光发电制氢合成氨(power-to-ammonia,P2A)系统的柔性负荷调节潜力,计及制氢、合成氨化工过程的负载调控特性,基于动态规划思想和计算几何理论,提出其多时段可调度域(multi-stagedispatchableregion,MSDR)的刻画方法。所提方法将多时段间相互耦合的鲁棒约束变换为“氢缓冲罐贮量–合成氨产率”状态空间中的确定性多面体约束,使得对于可调度域内的任意系统状态,均存在满足完整调度过程安全约束的“制氢流量–氨产率爬坡速率”控制序列,从而实现P2A系统可调度能力的可视化。所提MSDR模型可进一步用于构造多时段鲁棒优化调度,在保证可行性的前提下优化P2A系统的经济收益。最后,基于内蒙古自治区某在建示范工程构造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制氢 绿氨 可调度域 工业负荷调控 动态规划 鲁棒优化 计算几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深度Q网络的虚拟电厂实时优化调度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超 赵冬梅 +1 位作者 季宇 张颖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100,共10页
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以数据为驱动,且不依赖具体模型,能有效应对虚拟电厂运营中的复杂性问题。然而,现有算法难以严格执行操作约束,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受到限制。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改进深度Q网络(improved dee... 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以数据为驱动,且不依赖具体模型,能有效应对虚拟电厂运营中的复杂性问题。然而,现有算法难以严格执行操作约束,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受到限制。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改进深度Q网络(improved deep Q-network,MDQN)算法。该算法将深度神经网络表达为混合整数规划公式,以确保在动作空间内严格执行所有操作约束,从而保证了所制定的调度在实际运行中的可行性。此外,还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以灵活地调整超参数,为算法的优化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最后,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MDQN算法的优越性能。该算法为应对虚拟电厂运营中的复杂性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实时优化 深度强化学习 云边协同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整体煤气化燃料电池-碳捕集电厂的风火储系统分布鲁棒调度方法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骞 张学广 +1 位作者 朱玲 徐殿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573-3587,I0020,共16页
整体煤气化燃料电池(integrated gasification fuel cell,IGFC)是与碳捕集技术高度适配的清洁、高效、稳定的绿色煤电技术,有望克服传统碳捕集技术在低浓度CO_(2)环境下产生的高成本、高能耗问题。该文构建含IGFC碳捕集电厂的风火储发... 整体煤气化燃料电池(integrated gasification fuel cell,IGFC)是与碳捕集技术高度适配的清洁、高效、稳定的绿色煤电技术,有望克服传统碳捕集技术在低浓度CO_(2)环境下产生的高成本、高能耗问题。该文构建含IGFC碳捕集电厂的风火储发电系统。研究IGFC碳捕集电厂的运行机理,对IGFC内部各环节建立数学模型,提出工况匹配时燃烧利用率和阴极空气利用率需要满足的运行条件,并针对该型碳捕集电厂的电碳特性进行分析。为计及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构建风火储系统的两阶段分布鲁棒经济调度模型,引入k阶适应性理论,提出基于正交支撑子集策略的求解方法来获得鲁棒对等式。最后,在改进IEEE-30节点系统中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型碳捕集电厂可利用阳极碳富集的优势,实现系统低碳经济调度的目标,并验证所提优化方法能为可行解提供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燃料电池(IGFC) 碳捕集电厂 风火储系统 经济调度 分布鲁棒优化 有限适应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多馈线负荷协同的直控型虚拟电厂自动功率控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箭 雷熙淳 +2 位作者 廖思阳 柯德平 孙元章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2-32,共11页
配电网内具有有功快速调节能力的分布式资源及柔性负荷的增多,为电网运行控制提供了新的方式。研究了配电网多馈线负荷协同的直控型虚拟电厂自动功率控制策略,实现了对自动功率控制指令的主动跟踪。首先,分析了馈线负荷调节特性,建立了... 配电网内具有有功快速调节能力的分布式资源及柔性负荷的增多,为电网运行控制提供了新的方式。研究了配电网多馈线负荷协同的直控型虚拟电厂自动功率控制策略,实现了对自动功率控制指令的主动跟踪。首先,分析了馈线负荷调节特性,建立了基于电能质量等级的调控成本模型,并考虑广泛存在的分布式资源,构建了计及多类型有功资源调节潜力的直控型虚拟电厂。其次,构建了分布式资源聚合与控制指令分解模型,通过聚类算法实现资源分群,并基于经济性原则分解聚合体控制指令;构建了基于解析电压灵敏度的多类型有功调节资源协同优化模型,以确定自动功率控制指令的分解策略。最后,结合MATLAB和实时数字仿真(RTDS)平台搭建中国广东某区域实际配电网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馈线负荷控制 分布式资源 虚拟电厂 配电网 调控成本 自动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约束解耦的虚拟电厂动态可行域求解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许泽凯 和敬涵 +3 位作者 刘曌 陈韦韬 王小君 张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40-3451,I0008,共13页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需深入挖掘需求侧灵活性资源的调度潜力,使其参与电网调度调节任务以提升电网平衡调节能力。灵活性资源的海量异构特性使其聚合可行域的求解计算复杂度提升、约束满足难度增大。该文基于顶点搜索法,建...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需深入挖掘需求侧灵活性资源的调度潜力,使其参与电网调度调节任务以提升电网平衡调节能力。灵活性资源的海量异构特性使其聚合可行域的求解计算复杂度提升、约束满足难度增大。该文基于顶点搜索法,建立计及分布式电源出力不确定性的虚拟电厂动态可行域求解模型,进而通过李雅普诺夫优化将求解模型内部耦合约束松弛解耦为虚拟队列稳定性问题,提出以顶点搜索与队列稳定为目标的数学模型,最终通过建立虚拟时间队列形成求解算法。所提算法通过耦合约束解耦以提高求解效率;通过满足调度能力约束以提升资源调度能力。算例结果表明,在日前与日内场景下,所提算法具备提升计算效率与约束满足能力等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可行域 柔性负荷 时间耦合约束 李雅普诺夫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梅雨汛期防洪安全的水电富集型虚拟电厂优化调度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升 王韵楚 +4 位作者 谷炜 张若伊 杜倩昀 杨莉 林振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08-117,共10页
梅雨季节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特殊汛期,持续性降雨和突发性暴雨特性导致水电站群的调度策略尤其要兼顾流域防洪安全。为此,提出了考虑梅雨汛期防洪风险的水电富集型虚拟电厂(HEVPP)调度策略。首先,基于典型梅雨时空分布以及水电站防... 梅雨季节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特殊汛期,持续性降雨和突发性暴雨特性导致水电站群的调度策略尤其要兼顾流域防洪安全。为此,提出了考虑梅雨汛期防洪风险的水电富集型虚拟电厂(HEVPP)调度策略。首先,基于典型梅雨时空分布以及水电站防洪安全裕度特性,设计了考虑防洪风险偏好及降雨量不确定性的梅雨汛期库容调控方法;其次,针对HEVPP进行防洪风险的精细化建模,定义了基于剩余防洪库容理论的HEVPP防洪性能评估指标,并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安全裕度的条件风险价值(CVaR)防洪风险成本计算方法;然后,以虚拟电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考虑梅雨季节降雨特性及防洪风险成本的HEVPP优化调度模型;最后,通过中国浙江省丽水市某HEVPP的算例分析表明,所提调度策略能够反映流域水电站的拓扑特性,充分挖掘梅雨季节水电与风光资源间的协同调度能力,优化水电站群在不同防洪风险偏好下的蓄水策略,在保证流域防洪安全的基础上提升HEVPP的运行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水电 梅雨季节 优化调度 防洪安全裕度 风险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变热价-综合需求响应的虚拟电厂低碳经济调度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超波 李新利 +1 位作者 时于凯 杨国田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40,I0003,共12页
为实现虚拟电厂的低碳经济运行,提出了考虑变热价-综合需求响应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建立包含多种负荷类型的综合需求响应结构,分析用户满意度和可转移、可替代及可削减负荷变化之间的关系,基于用能差异度和分时电价提出影响综... 为实现虚拟电厂的低碳经济运行,提出了考虑变热价-综合需求响应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建立包含多种负荷类型的综合需求响应结构,分析用户满意度和可转移、可替代及可削减负荷变化之间的关系,基于用能差异度和分时电价提出影响综合需求响应中可替代负荷变化的热价调整策略,建立基于用能满意度的变热价-综合需求响应模型;其次分析变热价-综合需求响应对用能特性的影响,实现虚拟电厂中能源耦合与价格耦合的协同优化;最后结合阶梯式碳交易机制,优化虚拟电厂中供能设备出力,实现虚拟电厂低碳经济调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不仅较好地发挥削峰填谷作用,而且提升了用能满意度,对虚拟电厂进行热价调整、低碳经济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变热价-综合需求响应 低碳 优化调度 阶梯式碳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变频空调的可信聚合优化与自适应分散协调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董联鑫 范帅 +2 位作者 王治华 郏琨琪 何光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09-122,共14页
变频空调(IAC)可观的调节潜力使其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灵活性资源,但其海量、异质和隐私敏感的特点使得集中式调控实施性不佳。现有的弱中心化方法较为关注计算效率的提高,对结果的可行性和解聚合的自适应性考虑不足,极易导致实际负荷分... 变频空调(IAC)可观的调节潜力使其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灵活性资源,但其海量、异质和隐私敏感的特点使得集中式调控实施性不佳。现有的弱中心化方法较为关注计算效率的提高,对结果的可行性和解聚合的自适应性考虑不足,极易导致实际负荷分配越界且收敛困难。因此,首先基于IAC物理模型,通过构建保守能量场景得到个体可信边界,以保证集群调度曲线始终处于可调范围内。然后,为了敏捷地分配负荷,提出基于分层分散式架构的自适应解聚合策略,使集群在各时段精确跟踪调度目标并最小化效用损失。其控制过程轻量、无参数化,且仅需极少迭代即可快速得到可行次优解;数据经分层汇总后实现降维,避免了个体隐私泄露,更具实施性。最后,为进一步挖掘实时调节潜力,利用IAC集群进行三相负载均衡,开创了应用场景,并通过“迭代即调整”方式平抑负荷与光伏波动,实现能量优化、分配、平衡的完整统一。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高效性,为海量IAC的灵活性挖掘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空调 负荷集群 聚合优化 自适应分散控制 需求响应 虚拟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排放流与需求响应的电力系统两阶段优化调度 被引量:6
19
作者 蔡新雷 董锴 +3 位作者 崔艳林 林旭 夏雨星 余洋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90,共10页
风电接入从发电侧降低了电力系统碳排放,而引入需求响应消纳弃风为负荷侧降碳提供了新思路。文中综合考虑风电和需求响应,基于电力系统碳排放流理论提出日前、日内两阶段电网低碳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分析电力系统碳排放流理论,建立负荷... 风电接入从发电侧降低了电力系统碳排放,而引入需求响应消纳弃风为负荷侧降碳提供了新思路。文中综合考虑风电和需求响应,基于电力系统碳排放流理论提出日前、日内两阶段电网低碳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分析电力系统碳排放流理论,建立负荷侧的节点碳势模型;其次,将柔性负荷分为可转移负荷和可削减负荷,基于负荷节点碳势模型设计调用这两类负荷降碳的响应机制;然后,建立考虑低碳性和经济性的源荷协调日前优化调度模型,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求解日前优化调度模型,并通过反馈校正调整日内调度结果。最后,分别通过改进PJM-5节点和IEEE 300系统进行仿真验证,证明了文中所提优化调度方法能有效促进柔性负荷消纳风电,减少弃风,同时实现负荷侧降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流 风电 需求响应 优化调度 柔性负荷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联供电厂厂级供热集中智能管控系统开发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曾海波 周传杰 +3 位作者 肖波 杨利 王明坤 温海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93-1500,I0020,共9页
为了解决多台机组供热负荷调节分散、供热系统压力波动大、供热经济性差的问题,首先提出基于MODBUS通信方式下多台机组供热单元互联控制的厂级供热集中智能管控系统;然后,结合机组实际性能试验数据建立机组性能仿真模型,获得不同电负荷... 为了解决多台机组供热负荷调节分散、供热系统压力波动大、供热经济性差的问题,首先提出基于MODBUS通信方式下多台机组供热单元互联控制的厂级供热集中智能管控系统;然后,结合机组实际性能试验数据建立机组性能仿真模型,获得不同电负荷下冷热再抽汽量与煤耗量的关系;最后,考虑机组安全运行边界,建立适用于多台机组热负荷经济分配的数学模型,以厂级总耗煤量最低寻优为目标,获得各机组热负荷分配方案,并成功在某装机6台、总容量3320 MW燃煤电厂实现了工程示范应用。结果表明:厂级供热集中智能管控系统可采用流量指令方式在机组安全运行边界内对各机组供热流量进行自动调节;全厂对外供热流量在50~400 t/h之间变化时,厂级供热集中智能管控系统可将供热母管压力控制在设定值的±0.03 MPa以内;通过对总供热负荷智能寻优分配,全厂总煤耗量可降低0.13~3.53 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供电厂 供热系统 集中控制 自动调节 智能寻优 热电负荷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