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器学习的NWP ZTD长短期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白子仪 徐莹 +2 位作者 冯健 于浩 张方照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44,共11页
对流层延迟是影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位精度的主要误差源之一,利用数值天气预报(NWP)模型估计天顶对流层延迟(ZTD)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但NWP模型预报资料估计的ZTD精度有限;NWP模型再分析资料估计的ZTD不能用于GNSS实时定位,且目前... 对流层延迟是影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位精度的主要误差源之一,利用数值天气预报(NWP)模型估计天顶对流层延迟(ZTD)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但NWP模型预报资料估计的ZTD精度有限;NWP模型再分析资料估计的ZTD不能用于GNSS实时定位,且目前大多数文献未能对ZTD长短期预测分别进行研究。因此,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第五代全球气候再分析资料数据集(ERA5)和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的高精度ZTD数据,研究基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长短期记忆网络3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以年为时间窗口的ZTD长期预测模型和以24h为时间窗口的ZTD短期预测模型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构建的ZTD长期预测模型和短期预测模型可以有效提高预测ZTD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天顶对流层延迟(ZTD) 数值天气预报(nwp) 机器学习算法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气预报业务现代化发展综述
2
作者 矫梅燕 张小玲 +2 位作者 吕梦瑶 关良 钱传海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1-769,共9页
天气预报是气象业务的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了系统化的天气预报业务体系和业务能力建设。回顾了天气预报业务70余年的发展进程,综述了天气学经验预报、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的现代化发展以及数值预报基础上专业分工精细预报3个阶... 天气预报是气象业务的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了系统化的天气预报业务体系和业务能力建设。回顾了天气预报业务70余年的发展进程,综述了天气学经验预报、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的现代化发展以及数值预报基础上专业分工精细预报3个阶段的业务特点,并进一步回顾了数值模式、气象要素、灾害天气预报等专项预报业务的技术进步历程。指出,天气预报的现代化发展得益于气象科技的进步,尤其是数值天气预报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多种观测手段的融合。通过总结天气预报业务发展历程,强调了学习借鉴先进技术、科研与业务结合、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预报 气象业务 现代化 数值预报 精细化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模式背景场对复杂山地百米级温度和风场融合预报影响的对比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林烨 杨璐 +3 位作者 程丛兰 陈明轩 曹伟华 吴剑坤 《大气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1-698,共18页
基于高分辨率快速更新无缝隙融合集成预报RISE系统(Rapid-refresh Integrated Seamless Ensemble system),采用华北3 km分辨率快速循环更新的中尺度数值模式CMA-BJ、欧洲中心0.125°分辨率全球数值模式ECMWF、常规自动站和冬奥赛道... 基于高分辨率快速更新无缝隙融合集成预报RISE系统(Rapid-refresh Integrated Seamless Ensemble system),采用华北3 km分辨率快速循环更新的中尺度数值模式CMA-BJ、欧洲中心0.125°分辨率全球数值模式ECMWF、常规自动站和冬奥赛道加密自动站逐时观测资料,以北京冬奥会复杂山地为研究区域,对比分析了不同模式背景场对100 m网格分辨率的地面2 m温度和10 m风场融合分析场和1~24 h逐小时间隔预报准确性的影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采用区域模式和全球模式的预报数据作为RISE系统背景场,均可有效形成复杂山地百米级精细化融合产品,但不同模式背景场对不同气象要素分析和预报性能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2)对于温度分析场,以CAM-BJ和ECMWF模式的预报数据为背景场的RISE温度分析场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分析平均绝对误差(MAE)均小于0.2℃;(3)对于风场分析场,采用高分辨率区域模式比粗分辨率全球模式更能提升RISE高精度风场融合产品精细化水平;(4)对于温度预报,以ECMWF模式的预报数据为背景场的RISE格点融合预报性能显著优于CMA-BJ模式的预报数据为背景场,冬奥高山站和所有站平均预报MAE分别减小10.5%和7.0%;(5)对于风场预报,以CAM-BJ和ECMWF模式的预报数据为背景场的RISE冬奥高山站临近1~6 h风速预报MAE分别为1.42 m s^(-1)和1.30 m s^(-1),7~24 h预报MAE则分别为1.52 m s^(-1)和1.54 m s^(-1),而RISE区域内所有站1~24 h平均MAE分别为1.38 m s^(-1)和1.24 m s^(-1)。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理解模式背景场在百米级融合预报中的作用,对提升复杂地形下天气预报准确性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业务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背景场 百米级融合预报 复杂山地 北京冬奥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多因子约束下的NWP反演ZTD残差改正模型 被引量:4
4
作者 闫俐孜 马丹 +2 位作者 徐莹 王胜利 范曹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3-450,共8页
对流层延迟是GNSS定位的主要误差源之一,利用NWP模型的气象数据积分反演ZTD是当前研究热点.然而,采用两大气象预报中心(ECMWF和NCEP)的再分析资料反演ZTD的残差一般在±60mm之间浮动,预报资料反演的ZTD的精度更差,都不能直接用于精... 对流层延迟是GNSS定位的主要误差源之一,利用NWP模型的气象数据积分反演ZTD是当前研究热点.然而,采用两大气象预报中心(ECMWF和NCEP)的再分析资料反演ZTD的残差一般在±60mm之间浮动,预报资料反演的ZTD的精度更差,都不能直接用于精密定位.一般是先将此反演的ZTD作为初值,设定先验方差,将残差作为未知参数求解.NWP反演的ZTD的精度,将直接影响对流层和模糊度参数在滤波过程中收敛速度.前人的研究表明.NWP反演ZTD的残差大小与测站所在纬度相关.利用纬度与残差的相关函数可提高NWP反演ZTD的精度.但效果并不明显.针对以上问题,比较ECMWF和NCEP再分析资料反演ZTD的精度,然后分析精度较高的ECMWF资料反演的ZTD的残差随温度、湿度、纬度、季节等因子变化的规律,并结合基于最小绝对残差法的多项式拟合方法拟合残差,提出一种新的多因子约束下的NWP反演ZTD的残差改正模型,从而提高NWP反演ZTD的精度.为验证模型的性能.以133个IGS站高精度ZTD为参考.拟合2015年ECMWF反演ZTD的残差.构建残差改正模型.并利用此模型改正2016年ECMWF反演的ZTD.实验结果表明:在纬度高于15°的地区.NWP反演的ZTD的平均残差和均方根误差比使用模型前分别减小了86.9%和36.3%.另外,对于较低纬度地区.此残差改正模型的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延迟(ZTD) 数值天气预报(nwp) 残差改正模型 残差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位置NWP和门控循环单元的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 被引量:36
5
作者 杨茂白 玉莹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7-183,共7页
数值天气预报(NWP)对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模型精度有着重要影响。为充分利用NWP信息,考虑多个风电场的空间相关性,提出一种基于多位置NWP和门控循环单元的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模型。首先,通过随机森林分析多位置NWP信息对风电场发电功率... 数值天气预报(NWP)对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模型精度有着重要影响。为充分利用NWP信息,考虑多个风电场的空间相关性,提出一种基于多位置NWP和门控循环单元的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模型。首先,通过随机森林分析多位置NWP信息对风电场发电功率的重要程度,利用累积贡献率提取NWP中的有效信息,将加权的NWP信息与历史功率数据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然后,选取改进的灰狼寻优算法对门控循环单元的参数进行优化,建立多变量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进行风电场发电功率的超短期预测。最后,选取中国某风电场的实测数据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位置数值天气预报 随机森林 风电功率预测 灰狼寻优算法 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气象因素和风速空间相关性的风电功率预测模型 被引量:46
6
作者 胡帅 向月 +3 位作者 沈晓东 刘俊勇 刘继春 李健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8-36,共9页
建立了一种计及数值天气预报中气象因素和风速空间相关性的组合加权风电功率预测模型。首先,考虑到数值天气预报数据中的风速精确度不高,建立了基于高斯过程的数值天气预报风速修正模型,计入其他气象因素,如风向、温度、湿度、气压等,... 建立了一种计及数值天气预报中气象因素和风速空间相关性的组合加权风电功率预测模型。首先,考虑到数值天气预报数据中的风速精确度不高,建立了基于高斯过程的数值天气预报风速修正模型,计入其他气象因素,如风向、温度、湿度、气压等,进行风电预测。同时,基于目标风电场与相邻风电场区域的风速空间相关性分析,求得其最大相关系数点的延迟时间,建立风速空间相关性预测模型。然后,基于数值天气预报偏差修正的风电功率预测模型和空间相关性预测模型,建立组合加权预测模型,并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求得组合模型中各个单一模型的加权值。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及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预测模型 数值天气预报 风速修正 风速相关性 气象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酒泉风电基地风电预测预报阶段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建东 汪宁渤 +3 位作者 何世恩 刘光途 马彦宏 赵龙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6-69,共4页
为解决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调度运行问题,风电预测预报系统的建设成为当前的重点。介绍酒泉风电基地预测预报系统阶段性建设研究的实际情况及其处于研究初级阶段的运行情况。研究显示,目前虽然单个风电场预测预报误差很大,但... 为解决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调度运行问题,风电预测预报系统的建设成为当前的重点。介绍酒泉风电基地预测预报系统阶段性建设研究的实际情况及其处于研究初级阶段的运行情况。研究显示,目前虽然单个风电场预测预报误差很大,但由于地理分散效应显著,酒泉风电基地总体的预测准确度相对较高。然而距离"误差小于20%的点(即测量值)所占比例至少为80%"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通过对各准确度指标的分析表明,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及"误差小于20%的点所占比例"三者之间的关联性较强,但它们与"预测与实测功率相关性系数"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以上工作将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乃至风电预测预报系统的实用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预测预报 误差分析 数值天气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对流天气判别的风功率爬坡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熊一 査晓明 +3 位作者 秦亮 陈正洪 欧阳庭辉 夏添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690-2698,共9页
该文讨论一种基于强对流天气判别的风功率爬坡预报模型。首先选出指定区域中可以表征历史强对流天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的预报因子,再采用费希尔判别法将历史大风型强对流天气进行归纳分析,以得到预报因子的加权系数,进而确定判别强... 该文讨论一种基于强对流天气判别的风功率爬坡预报模型。首先选出指定区域中可以表征历史强对流天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的预报因子,再采用费希尔判别法将历史大风型强对流天气进行归纳分析,以得到预报因子的加权系数,进而确定判别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方程。根据数值天气预报的数据分析得出强对流天气的预报结果,引入模板参数法将强对流天气参数库进行爬坡气象类型识别,并修正了风速预报数据,从而得到更准确的预报结果。结合风电场实际运行状况、电力系统的调度方式,以及区域电网的热备用启动速度和承受能力确定风功率爬坡定义。由此引入启发式分割算法对强对流天气预报结果进行突变检测,可得到风功率爬坡场景的定性预报结果,最终形成基于强对流天气判别的风功率爬坡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功率预测 强对流天气 爬坡定义 数值天气预报 费希尔判别法 参数模板法 启发式分割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试验陆地加密观测在数值天气预报中的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朱宗申 马清云 +1 位作者 郝民 陶士伟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5-111,共7页
采用国家气象中心(NMC)有限区同化预报系统(HLAFS)和华北区域分析预报系统(NCAFS)的基本方案,选择“八五”期间台风试验期进行陆地测站特殊加密观测的两个台风个例作数值天气预报(NWP)试验,探讨这些资料在N... 采用国家气象中心(NMC)有限区同化预报系统(HLAFS)和华北区域分析预报系统(NCAFS)的基本方案,选择“八五”期间台风试验期进行陆地测站特殊加密观测的两个台风个例作数值天气预报(NWP)试验,探讨这些资料在NWP中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陆地测站加密地面观测资料,对NMC的NWP系统的预报,尤其在较高分辨率情况下,具有较明显的改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加密观测 数值预报 天气预报 台风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气象中心数值预报业务的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裘国庆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27-34,共8页
在最近的15年中,国家气象中心的数值预报业务高速度发展。预报模式从北半球模式发展为全球谱模式,并配套建立了资料同化系统和用于降水预报的有限区预报模式,暴雨和台风预报模式正在研制中。目前数值预报时效已延至7天,T639... 在最近的15年中,国家气象中心的数值预报业务高速度发展。预报模式从北半球模式发展为全球谱模式,并配套建立了资料同化系统和用于降水预报的有限区预报模式,暴雨和台风预报模式正在研制中。目前数值预报时效已延至7天,T6396小时的预报水平已优于5年前48小时数值预报结果。数值预报产品的应用技术在不断改进,最高(低)气温两天MOS预报精度已接近预报员制作的综合预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预报模式 业务系统 天气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平台上数值天气预报系统业务化运行环境
11
作者 田浩 张建春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01-507,共7页
该文阐述了在CRAY/VAX分布式系统和异构网络平台上建立数值天气预报系统业务化运行环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方法,并指出目前业务运行环境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数值天气预报 运行环境 数据传输 作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天气预报领域的应用分析及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0
12
作者 董润婷 吴利 +4 位作者 王晓英 曹腾飞 黄建强 管琴 吴洁瑕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58-1968,共11页
随着传感器网络和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的进步,兼有时间与空间特性的气象数据体量呈爆炸式增长,针对时空序列预测(STSF)的深度学习模型研究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长期以来用于天气预报的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在提取数据的时间相关性与空间依... 随着传感器网络和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的进步,兼有时间与空间特性的气象数据体量呈爆炸式增长,针对时空序列预测(STSF)的深度学习模型研究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长期以来用于天气预报的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在提取数据的时间相关性与空间依赖性方面的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与此同时,深度学习方法通过人工神经网络自动提取特征,可以有效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度,并且在编码长期空间信息的建模方面有相当优秀的效果。同时,由观测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模型与基于物理理论的数值天气预报(NWP)模型结合的方式可以构建拥有更高预测精度与更长预报时间的混合模型。基于这些,将深度学习在天气预报领域的应用分析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将天气预报领域的深度学习问题与经典深度学习问题从数据格式、问题模型与评价指标这3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然后,回顾了深度学习在天气预报领域的发展历程与应用现状,并总结分析了深度学习技术与NWP结合的最新进展;最后,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为天气预报领域的深度学习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天气预报 时空序列预测 数值天气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功率预测技术 被引量:244
13
作者 龚莺飞 鲁宗相 +1 位作者 乔颖 王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0-151,共12页
光伏功率预测是提高光伏电站控制、调度性能,保障高比率光伏发电接入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性关键技术。国内光伏功率预测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理清其技术脉络和关键问题尤其迫切。文中对光伏功率预测基本技术原理和关... 光伏功率预测是提高光伏电站控制、调度性能,保障高比率光伏发电接入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性关键技术。国内光伏功率预测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理清其技术脉络和关键问题尤其迫切。文中对光伏功率预测基本技术原理和关键问题进行了全面综述,首先介绍其基本原理和预测模式,然后总结了超短期和短期预测的主要技术要点,并着重对提升预测精度的相关研究进行评述,最后结合中国光伏功率预测发展现状,提出了值得研究和关注的光伏功率预测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功率预测 云图 数值天气预报 预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机载气象雷达降雨目标极化特性仿真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夏 韩雁飞 +2 位作者 李海 卢晓光 吴仁彪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6年第2期190-199,共10页
带有极化信息的气象目标仿真是双极化多普勒天气雷达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应用的基础。目前,机载双极化气象雷达的理论研究正处于发展阶段,为了给机载双极化气象雷达的技术研究提供数据来源,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机载气象... 带有极化信息的气象目标仿真是双极化多普勒天气雷达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应用的基础。目前,机载双极化气象雷达的理论研究正处于发展阶段,为了给机载双极化气象雷达的技术研究提供数据来源,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机载气象雷达降雨目标极化特性仿真方法。该方法利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获得温度、粒子浓度、混合比等降雨目标的气象参数,从而实现气象场景的建模与仿真。在分析降雨目标微物理特性的基础上,计算降雨目标的电磁散射矩阵,从而实现降雨目标的极化特性仿真。不同微物理特性参数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降雨目标的气象建模,与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可知,该方法的双极化仿真结果有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气象雷达 极化特性 微物理特性:降雨目标建模 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深度学习模型的短期风功率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谭敏戈 蒋勃 +4 位作者 王建渊 邓亚平 冯雅琳 蒋琪 贾灵贤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20年第6期85-91,共7页
风功率的准确预测对电力系统的规划、调度运行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风功率预测误差最小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深度学习模型的短期风功率预测方法,包括3层(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网络结构的详细设计以及网络训... 风功率的准确预测对电力系统的规划、调度运行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风功率预测误差最小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深度学习模型的短期风功率预测方法,包括3层(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网络结构的详细设计以及网络训练过程。输入层负责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以满足网络输入要求,隐含层采用双向长短期记忆单元构建以提取输入数据的非线性特征,输出层提供预测结果,网络训练采用Adam优化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实际风电场采集数据为算例,对该文所提出模型进行训练与测试,验证了该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功率预测 数值天气预报 深度学习 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输电线路舞动气象风险的可预报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梁允 陈浩 +3 位作者 何晓凤 王洁 肖擎曜 武正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739-4745,共7页
为了研究基于数值模式的河南输电线路舞动预测的可预报性,以数值预报(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NWP)数据和常规舞动气象风险预测模型为基础,通过对河南121个国家气象站的舞动高影响气象要素预报能力的评估,揭示了借助数值预报开展... 为了研究基于数值模式的河南输电线路舞动预测的可预报性,以数值预报(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NWP)数据和常规舞动气象风险预测模型为基础,通过对河南121个国家气象站的舞动高影响气象要素预报能力的评估,揭示了借助数值预报开展舞动预测的可能性,同时针对河南容易发生输电线路舞动区域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河南东部平原地区输电线路舞动具有较好的可预报性,而西部山地丘陵地区舞动可预报性相对较低,4个舞动高发区可预报由高到低分别是:东部平原地区、南部山区、西北部山区、西南部盆地。河南地区温度、风速和湿度预报均表现为东部平原地区偏差小、西部山区偏差大的特点。输电线舞动的气象高影响区间的可预报性从大到小依次是风速、温度、湿度,其命中率分别为73.4%、78.4%和67.1%,温度和风速在河南东部的可预报性明显高于河南西部,而湿度在河南南部可预报性高而北部可预报性低。温度、风速和湿度的可预报性区域分布有差异,要提高输电线路舞动预测水平,需要在不同区域针对不同要素进行预报订正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舞动 数值预报(nwp) 气象风险 可预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C强天气模式诊断变量和概率预报产品及初步应用检验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静 佟华 +9 位作者 徐枝芳 邓国 邓莲堂 谌芸 肖丹 崔应杰 王晓聪 朱国富 胡江凯 龚建东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1-49,共9页
国家气象中心针对强天气预报的特点开发了强天气模式诊断变量和概率预报产品,包括T639全球模式强天气诊断变量产品、基于GRAPES_RUC的中尺度精细化强天气诊断变量产品、基于WRF中尺度模式的区域中尺度集合概率预报产品,于2009年从无到... 国家气象中心针对强天气预报的特点开发了强天气模式诊断变量和概率预报产品,包括T639全球模式强天气诊断变量产品、基于GRAPES_RUC的中尺度精细化强天气诊断变量产品、基于WRF中尺度模式的区域中尺度集合概率预报产品,于2009年从无到有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强天气数值预报产品库,提供确定性预报产品和不确定信息的概率产品,为强天气预报业务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应用上述产品对"6.3"河南飑线天气的模式预报能力的分析表明,高分辨率模式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对于强天气预报,15km分辨率仍然不足够高,且产品显示的时空分辨率都应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才能更好地展示数值预报产品对强对流过程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预报产品 强天气预报 “6.3”河南飑线天气 T639 GRAPES_RUC WRF_E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预报的两种高时空分辨率定量降水预报融合算法的对比试验 被引量:26
18
作者 程丛兰 陈敏 +5 位作者 陈明轩 高峰 宋林烨 秦睿 杨璐 王勇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01-714,共14页
长期以来,雷达回波外推技术是0-2 h临近预报系统主要采用的方法,但其实际有效预报时间≤1 h,而中尺度数值模式预报则受平衡约束时间的限制,最初2 h的降水预报无效。为解决上述两种预报的缺陷,目前国际上流行采用外推预报与数值模式预报... 长期以来,雷达回波外推技术是0-2 h临近预报系统主要采用的方法,但其实际有效预报时间≤1 h,而中尺度数值模式预报则受平衡约束时间的限制,最初2 h的降水预报无效。为解决上述两种预报的缺陷,目前国际上流行采用外推预报与数值模式预报融合的技术,形成统一的0-6 h格点化的高分辨率无缝隙定量降水临近预报系统。对目前流行的两种融合算法(INCA(Integrated Nowcasting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System)算法及RAPIDS(Rainstorm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Integrated Data-processing System)算法)进行了分析和对比试验,以期为业务应用提供借鉴。RAPIDS算法的核心是用自动气象站雨量融合雷达估测得到的定量降水对模式预报的降水强度和位相进行修正;INCA算法则是用数值模式预报的风场修正外推技术的降水移动矢量。两种方法在0-6 h预报时效内,外推预报的权重均逐渐减小,模式预报的权重逐渐增大,从而实现外推预报和模式预报的平滑过渡。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降水雨带和降水强度的预报均优于单一的外推预报或模式预报。集二者的优势研发最优的高时、空分辨率降水预报无缝隙融合算法,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高分辨率定量降水0-6 h无缝隙预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预报 定量降水预报 融合预报 数值模式预报 雷达外推预报 定量降水估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鲁棒多标签生成对抗的风电场日前出力区间预测 被引量:8
19
作者 潘霄 张明理 +1 位作者 刘德宝 赵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16-223,共8页
风力发电不确定性强、波动性大,日前预测精度有待改善。为提高风电日前区间预测效果,提出一种基于鲁棒多标签生成对抗的风电场日前出力区间预测方法。首先,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风电出力与多种气象因素、历史风电出力间的相关性,构建... 风力发电不确定性强、波动性大,日前预测精度有待改善。为提高风电日前区间预测效果,提出一种基于鲁棒多标签生成对抗的风电场日前出力区间预测方法。首先,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风电出力与多种气象因素、历史风电出力间的相关性,构建含数值天气预报气象特征与风电出力的原始数据集。然后,在原始数据集中去除待预测日风电功率,得到聚类数据集开展k-means聚类,获得带簇标签的原始数据集。之后,基于鲁棒性辅助分类生成对抗网络,生成海量带标签场景。最后,根据已知的历史风电出力和数值天气预报获得的特征,确定待预测日的簇标签,在生成场景中按对应簇标签筛选与待预测日风电功率特征相似度高的多个场景,组成相似场景集。基于相似场景集的待预测日风电功率均值及上下限,分别获得待预测日(次日)24个时段的风电功率点预测及区间预测结果。以中国东北某地区实际风电场数据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数值天气预报 区间预测 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天气预报的光伏功率短期预测分类组合算法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俊 贺旭 +1 位作者 陆春良 王波 《广东电力》 2019年第6期55-60,共6页
为了提高光伏功率日前短期预测的准确率,基于日前数值天气预报,建立考虑了季节循环和日循环的统计预测模型,然后分不同时刻应用3种算法(分类中位数、分类回归和分类聚类)对原始短期预测值进行修正,并应用最小方差组合算法对这3种单体算... 为了提高光伏功率日前短期预测的准确率,基于日前数值天气预报,建立考虑了季节循环和日循环的统计预测模型,然后分不同时刻应用3种算法(分类中位数、分类回归和分类聚类)对原始短期预测值进行修正,并应用最小方差组合算法对这3种单体算法进行组合。以浙江宁波地区4个光伏场站为研究对象,与日前原始预测值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相比,3种单体算法修正后MAE均有所下降;等权重和最小方差组合算法修正后的MAE进一步降低,其中最小方差组合算法修正后的效果最好,MAE平均下降1.606%。结果表明,最小方差组合算法能够适应不同季节且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功率预测 数值天气预报 组合预测 分类 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