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9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xSIAR和IsoSource模型解析植物水分来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曾祥明 徐宪立 +3 位作者 钟飞霞 易汝舟 徐超昊 张耀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5611-5619,共9页
选取西南喀斯特地区次生林中主要优势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Thunb.)Koidz.)、香椿(Toona sinensis)和化香(Platycarya strobilacea Sieb.et Zucc.)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水、泉水、雨水和植物采样,利用氢氧稳... 选取西南喀斯特地区次生林中主要优势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Thunb.)Koidz.)、香椿(Toona sinensis)和化香(Platycarya strobilacea Sieb.et Zucc.)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水、泉水、雨水和植物采样,利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借助IsoSource和MixSIAR两种模型分析植物水分来源,通过直接相关法判断植物主要吸水源来衡量两种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降雨δ^18O值在3月—6月偏正,在6月—8月数据偏负,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在春季不同土壤层土壤水δ^18O值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夏季呈现相反的规律。基于IsoSource和MixSIAR模型计算植物不同水分来源比例时存在一定差异。基于直接相关法定性分析植物水分来源表明MixSIAR模型计算结果可靠性高于IsoSource模型。基于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进行模型评价,结果显示出MixSIAR模型的RMSE结果小于IsoSource模型,表明利用MixSIAR模型计算植物对各水源的利用比例适用性高于IsoSource模型。本文结果有助于在解析植物水分来源时为模型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氢氧稳定同位素 水分来源 Isosource模型 MixSIAR模型 生态水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吸收碳源途径和生态循环小分子碳水化合物获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郑肖兰 崔昌华 +3 位作者 鲁海菊 吴伟怀 谭施北 易克贤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49-158,共10页
综述植物吸收碳源的机制及富碳有机肥的应用进展,阐明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碳循环路径及大小分子有机碳转化规律,为矿物质与有机质协同调控的肥料体系优化、农业固碳增效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归纳大量文献,跟踪学术前沿,综述植物吸收碳... 综述植物吸收碳源的机制及富碳有机肥的应用进展,阐明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碳循环路径及大小分子有机碳转化规律,为矿物质与有机质协同调控的肥料体系优化、农业固碳增效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归纳大量文献,跟踪学术前沿,综述植物吸收碳源途径和富碳有机肥料的应用研究。植物吸收和利用碳元素方面的研究进展代表性成果为:(1)归纳并完善了植物根系和土壤碳输入输出生态系统图,发现了土壤中的碳经过微生物分解后可被植物根系直接吸收的新途径。(2)探索了生态循环中动植物遗体及排出物等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转化为小分子碳水化合物的途径研究进展,获得了大小分子碳水化合物间相互转化的成熟体系。(3)大量农作物试验证实,植物的营养物质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比例合适的矿物质、有机质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碳源 途径 小分子碳水化合物 微生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性抗真菌肽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3
作者 毕重朋 孙佳琦 +2 位作者 冯兴军 王家俊 单安山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1-179,共9页
真菌感染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难题,有限的临床治疗方案和耐药菌株的出现迫使人们亟须新策略对抗真菌感染。植物源性抗真菌肽(PAFPs)是植物抵御外界真菌入侵的首要防线,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PAFPs结构中富含半胱氨酸残基,可形成多对二硫键... 真菌感染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难题,有限的临床治疗方案和耐药菌株的出现迫使人们亟须新策略对抗真菌感染。植物源性抗真菌肽(PAFPs)是植物抵御外界真菌入侵的首要防线,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PAFPs结构中富含半胱氨酸残基,可形成多对二硫键,构成独有的保守区域,具有极高的化学和蛋白酶稳定性,这些特点均表明PAFPs拥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结合已有研究结果,综述了PAFPs分类及作用机制,并深入探讨其在种植业、养殖业和人类医学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生物类抗真菌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 抗真菌肽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套灌区种植业面源污染风险空间格局识别——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为例
4
作者 王俊力 付子轼 +2 位作者 乔红霞 毕玉翠 刘福兴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5-923,共9页
种植业面源污染是引起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识别种植业面源污染风险区域有助于合理分配防治资源,是有效防控面源污染的重要手段。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开展河套灌区种植业面源污染风险空间格局识别,在土地利用的源分级基础上,选取种... 种植业面源污染是引起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识别种植业面源污染风险区域有助于合理分配防治资源,是有效防控面源污染的重要手段。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开展河套灌区种植业面源污染风险空间格局识别,在土地利用的源分级基础上,选取种植业氮/磷排放量、化肥施用量、土壤有效氮/磷含量为源因子,植被覆盖、土壤类型、土壤结构、降水量、距与水体和道路距离为迁移因子,应用GIS技术进行源地识别和阻力基面构建,评估了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种植业面源污染风险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氮源地和磷源地分别占研究区域面积的11.2%和2.2%,氮源地主要分布于新公中镇、巴彦套海镇、胜丰镇、隆兴昌镇、塔尔湖镇;磷源地主要集中在新公中镇。研究区域阻力基面的阻力值表现为西高东低,影响污染物流失的关键迁移因子是降水量和土壤类型,其权重分别为0.389和0.298。种植业面源污染风险的高、较高、中等、低、较低风险区面积分别占研究区域面积的49.7%、16.9%、7.8%、3.5%、2.1%,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巴彦套海镇、胜丰镇、隆兴昌镇和新公中镇。研究显示,河套灌区种植业面源污染风险偏高,亟须通过源头减量、过程拦截等系统性措施实施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业面源污染 土地利用 源因子 迁移因子 最小累积阻力 风险空间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性食品原料中芦丁的来源、合成代谢与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婷 王海歌 +3 位作者 张继星 包英才 于永利 常杰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4-295,共12页
芦丁属黄酮醇类,是槲皮素的芸香糖苷,也是高等植物中苯丙烷类代谢分支形成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炎、抗糖尿病、抗癌等多种药理和生理活性。随着对其药理和生理功效研究的深入,富含芦丁的植物性食品原料成为食品领域的... 芦丁属黄酮醇类,是槲皮素的芸香糖苷,也是高等植物中苯丙烷类代谢分支形成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炎、抗糖尿病、抗癌等多种药理和生理活性。随着对其药理和生理功效研究的深入,富含芦丁的植物性食品原料成为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萌芽等生物转化技术调控植物性食品中芦丁合成代谢可以有效富集芦丁,从而提高其营养价值。本文综述了植物中芦丁的天然来源、生物合成途径、代谢关键酶特性及其调控,以期为植物性食品原料中芦丁的富集、功能性食品及植物基食品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芦丁 来源 合成代谢 关键酶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时间尺度下考虑源-荷协同降碳的综合能源系统分布鲁棒低碳调度
6
作者 杨茂 朱一丹 +4 位作者 于欣楠 苏欣 王宇鑫 王金鑫 刘俊良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2,共9页
为了降低综合能源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水平,并考虑源-荷不确定性对调度结果的影响,提出多时间尺度下考虑源-荷协同降碳的综合能源系统分布鲁棒低碳调度策略。在考虑氢能的储液式碳捕集电厂中加入余热发电装置,建立碳捕集与封存-电制... 为了降低综合能源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水平,并考虑源-荷不确定性对调度结果的影响,提出多时间尺度下考虑源-荷协同降碳的综合能源系统分布鲁棒低碳调度策略。在考虑氢能的储液式碳捕集电厂中加入余热发电装置,建立碳捕集与封存-电制氢-有机朗肯循环模型。在荷侧引入综合需求响应,构建源-荷协同降碳机制,结合荷侧的“削峰填谷”进一步降低系统的碳排放。为了减少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对系统的影响,提出日前-日内多时间尺度滚动优化策略,日前阶段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分布鲁棒优化模型;日内阶段基于日前调度结果,通过短时间尺度滚动优化降低功率波动的影响。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和策略可以很好地实现系统低碳性和经济性的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源-荷协同降碳 碳捕集电厂 分布鲁棒优化 电制氢 多时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园中黑斑病菌可接种侵染并显症的植物种类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胜平 程颖 +4 位作者 赵世航 赵佳强 高琪 王晋 徐国良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1-400,共10页
【目的】分析梨园中存在感染Alternaria alternata显症的寄主植物种类,验证显症寄主植物中的A.alternata是梨黑斑病发生的一个潜在侵染源头。【方法】选取梨园中常见的25种植物为试验对象,室内接种A.alternata孢悬液,筛选和验证显症的... 【目的】分析梨园中存在感染Alternaria alternata显症的寄主植物种类,验证显症寄主植物中的A.alternata是梨黑斑病发生的一个潜在侵染源头。【方法】选取梨园中常见的25种植物为试验对象,室内接种A.alternata孢悬液,筛选和验证显症的植物为A.alternata的寄主植物;分离显症寄主植物中A.alternata,并将分离自不同显症寄主植物的A.alternata回接至健康的梨叶片上进行致病性验证。【结果】苹果、海棠、樱桃、月季、花生、枣6种植物叶片分别接种A.alternata孢悬液后出现明显的症状,而显症植物中分离的A.alternata回接至健康梨叶片可引起健康梨叶片显症。【结论】梨园中存在可接种侵染并显症A.alternata寄主植物,感染A.alternata的寄主植物是梨黑斑病发生的一个潜在侵染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黑斑病 A.alternata 寄主植物 侵染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生植物中微纳塑料来源、吸收途径及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蔺满凤 陈芳 +4 位作者 么强 王荣吉 周可欣 米世灿 赵博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3-567,共15页
微纳塑料普遍存在于环境中,对陆地生态系统构成巨大威胁。植物是该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微纳塑料对其产生负面效应,直接关系到陆生生态系统及食物链的安全。本文综述了陆生植物中微纳塑料的来源、吸收途径和毒性效应,着重介绍了微纳塑料... 微纳塑料普遍存在于环境中,对陆地生态系统构成巨大威胁。植物是该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微纳塑料对其产生负面效应,直接关系到陆生生态系统及食物链的安全。本文综述了陆生植物中微纳塑料的来源、吸收途径和毒性效应,着重介绍了微纳塑料对陆生植物的直接和间接毒性效应,以及对其他污染物在植物体内迁移转化等环境行为及毒性机制的影响,以期为微纳塑料在陆生植物体内的环境行为及毒性效应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由于微纳塑料对陆生植物影响的复杂性,本文提出未来应更关注环境中微纳塑料的长期动态变化和效应研究,建立陆生植物-微纳塑料污染响应机制模型,以更好地预测和评价微纳塑料对陆生植物的毒性效应和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生植物 微塑料 纳米塑料 来源 吸收途径 毒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温度、持水量、pH及有机质含量对新型植物源抑制剂的影响效应
9
作者 李东伟 王帅 +7 位作者 李雅群 王文宇 王炜 刘凯 张坤 李景元 连瑞源 李杰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0-188,共9页
氮肥配施抑制剂是提升氮肥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已有研究表明,新型生物抑制剂2-环戊烯酮(CCO)具有抑制脲酶活性与硝化作用的双重效果。为了探究CCO的具体适宜施用条件,指导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开展了室内培养试验。采用... 氮肥配施抑制剂是提升氮肥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已有研究表明,新型生物抑制剂2-环戊烯酮(CCO)具有抑制脲酶活性与硝化作用的双重效果。为了探究CCO的具体适宜施用条件,指导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开展了室内培养试验。采用潮棕壤,共设置3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尿素处理;添加施氮量的0.5%CCO处理;分别设置不同的培养温度、持水量、pH与有机质含量,定期测定培养后脲酶抑制率和硝化抑制率的变化。结果表明,CCO的脲酶抑制率随持水量和腐殖质添加量的升高而减弱,随温度和pH值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CCO的硝化抑制率峰值均出现在培养前期,且随着温度、含水量和腐殖质添加量的升高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随pH升高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pH为7.3时达最大值(66.00%),在培养中后期,土壤pH对CCO硝化抑制持续时间影响较大,腐殖质的添加显著延长了其硝化抑制作用的有效时间。综合分析,CCO的抑制效果在培养前期且土壤温度为20~25℃,土壤持水量40%,腐殖质添加量250 mg·kg^(-1),pH 7.3时作用效果最佳。该研究成果为CCO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稳定、高效地发挥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硝化抑制率 脲酶抑制率 植物源抑制剂 2-环戊烯酮 氮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添加物对三江源高寒草甸苔藓结皮快速培育的影响
10
作者 郭龙欣 张铭洋 +3 位作者 杨永胜 庞博 张振华 张秀娟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144,共13页
为探究三江源地区高寒草甸苔藓结皮快速培育方式,利用正交试验与完全组合试验相结合的设计方法,研究了养分因子、菌类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噻苯隆(TDZ)3类外源添加物对苔藓结皮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养分因子碳(C)添加显著抑制苔... 为探究三江源地区高寒草甸苔藓结皮快速培育方式,利用正交试验与完全组合试验相结合的设计方法,研究了养分因子、菌类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噻苯隆(TDZ)3类外源添加物对苔藓结皮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养分因子碳(C)添加显著抑制苔藓结皮株高,氮(N)、磷(P)的添加对苔藓结皮盖度和高度具有显著影响;2)菌类和TDZ添加均对苔藓结皮株高具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TDZ对结皮盖度具有一定抑制作用;3)TDZ与放线菌的交互作用在苔藓结皮培育过程中具有一定积极影响;4)快速培育三江源高寒草甸的最佳因子组合为巨大芽孢杆菌(1 g·kg^(-1)基质)+蒸馏水,在人工气候室条件下培育70 d,苔藓结皮盖度、密度、株高及叶绿素a含量分别达到90.35%,31.39株·cm^(-2),1.86 mm和7.39μg·cm^(-2)。综上,三江源地区苔藓结皮培育过程中受到外源因素影响较大,且在添加巨大芽孢杆菌条件下长势较好,研究结果为该地区退化高寒草甸苔藓结皮快速培育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苔藓结皮 养分因子 菌类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典型焦化厂土壤多环芳烃污染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价
11
作者 陈嘉禾 李明姣 +3 位作者 王知颖 董小艳 阮鸿洁 王琼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8-387,共10页
为探究焦化厂不同区域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及对人群的健康风险,对某焦化厂生产区域与非生产区域土壤的污染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利用特征比值法与主成分分析法探究不同区域污染的来源,并评估其对人群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该焦... 为探究焦化厂不同区域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及对人群的健康风险,对某焦化厂生产区域与非生产区域土壤的污染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利用特征比值法与主成分分析法探究不同区域污染的来源,并评估其对人群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该焦化厂土壤的PAHs浓度均低于第二类建设用地标准;生产区域土壤的PAHs浓度高于非生产区域,二者均以中等、低分子量的PAHs为主。生产区域土壤污染主要来自煤炭燃烧源,非生产区域的土壤污染来自煤炭燃烧源、交通源以及液化石油燃烧源。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焦化厂土壤PAHs致癌风险与非致癌风险均处于可接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厂 土壤污染 多环芳烃 源解析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源荷两侧不确定的虚拟电厂灵活性调整建模及调度策略
12
作者 李兆泽 张继红 +3 位作者 游国栋 杨培宏 吴振奎 颉新春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99-2808,I0038-I0045,共18页
为解决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和负荷调节不灵活导致的电网运行弹性不足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将绿电制氢合成甲醇系统等灵活性资源接入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参与需求响应并提供灵活性备用的解决方案。首先,建立绿... 为解决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和负荷调节不灵活导致的电网运行弹性不足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将绿电制氢合成甲醇系统等灵活性资源接入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参与需求响应并提供灵活性备用的解决方案。首先,建立绿电制氢合成甲醇等灵活性资源的调节备用模型,考虑源荷相关性量化VPP灵活性需求解决源荷不匹配及波动误差问题;其次,为优化VPP自身灵活性充裕度,提出基于历史灵活性累计分布函数的充裕度及其概率量化指标方法,进一步提升调节能力;最后,为体现VPP参与者的利益竞争关系,设计了VPP运营商领导和负荷聚合商跟随的主从博弈模型,通过交互竞争求解VPP各时段出清电价和灵活资源用电策略。通过算例分析表明,该文所建模型合理可行、算法简便,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源荷相关性 供需灵活调节 绿电制氢 合成甲醇 主从博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农作物VOCs排放特征及其大气反应活性
13
作者 乔丽丽 贾艳琪 +1 位作者 Kajii Yoshizumi 李玲玉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163-4172,共10页
为了解农作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特征及其大气反应活性,选取典型农作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大豆(Glycine max)、花生(Arachis hypogaea),应用动态封闭式采样法、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TD-GC-MS)技术对... 为了解农作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特征及其大气反应活性,选取典型农作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大豆(Glycine max)、花生(Arachis hypogaea),应用动态封闭式采样法、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TD-GC-MS)技术对其VOCs排放进行野外观测和定量分析,研究4种农作物的VOCs排放速率和化学组成特征,计算它们的羟基自由基消耗速率(L_(OH))和臭氧生成潜势(OFP).结果表明,4种农作物总VOCs排放速率排序为花生((43.27±18.8)μg/(g·h))>小麦((21.63±8.24)μg/(g·h))>大豆((2.97±0.67)μg/(g·h))>玉米((0.36±0.15)μg/(g·h)),各农作物的主要排放贡献组分包括异戊二烯、正庚烷、环戊烷、对-二甲苯、间-二甲苯等;各农作物排放的VOCs中检出的化合物种类及其排放组成不同,其中小麦主要排放烷烃和芳香烃,玉米主要排放单萜烯,大豆主要排放烷烃,花生主要排放异戊二烯,仅在大豆排放的VOCs中检测到烯烃.不同农作物排放VOCs的L_(OH)和OFP的排序均为花生>小麦>大豆>玉米,异戊二烯、柠檬烯、反式-β-罗勒烯、β-石竹烯和环戊烷是4种农作物排放的关键VOCs活性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速率 羟基自由基反应性 臭氧生成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置A^(2)O污水处理工艺的碳流向分析
14
作者 田洁 刘利 +8 位作者 刘蓉 刘露 邹沛君 陈江荣 陈默 张译文 姚富森 张刚 古励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7-182,共6页
以采用倒置A^(2)/O(缺氧-厌氧-好氧)工艺的重庆ST污水处理厂为对象,通过持续取样分析以及内部过程核算,分析了污水处理厂进水中碳源的流向。结果表明,在该污水处理厂中,生化池输入的BOD总量约为99.0 mg/L(含进水碳源以及外加碳源),其中4... 以采用倒置A^(2)/O(缺氧-厌氧-好氧)工艺的重庆ST污水处理厂为对象,通过持续取样分析以及内部过程核算,分析了污水处理厂进水中碳源的流向。结果表明,在该污水处理厂中,生化池输入的BOD总量约为99.0 mg/L(含进水碳源以及外加碳源),其中46.1 mg/L BOD被用于反硝化脱氮,占BOD输入总量的47%,厌氧池中磷的释放消耗7.44 mg/L BOD,占BOD输入总量的7%,缺氧/厌氧池中微生物因同化作用消耗的BOD占输入总量的24%,好氧阶段氧化反应消耗的BOD占输入总量的22%。在以上碳源消耗路径中,反硝化脱氮对碳源的需求不可或缺,缺氧/厌氧阶段的同化作用耗碳不可避免,而厌氧释磷耗碳和好氧反应耗碳过程则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通过运行优化予以削减甚至避免,这为后续外碳源的减量方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碳流向 外碳源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数据和优化Blending算法的人工林地上生物量估算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辛守英 王晓红 焦琳琳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9,共13页
森林生物量是了解森林碳循环以及评估森林碳储量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准确估算塞罕坝林场主要优势树种人工林生物量对于评估区域森林碳循环及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以塞罕坝林场为研究区域,利用Sentinel-1雷达遥... 森林生物量是了解森林碳循环以及评估森林碳储量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准确估算塞罕坝林场主要优势树种人工林生物量对于评估区域森林碳循环及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以塞罕坝林场为研究区域,利用Sentinel-1雷达遥感数据、Sentinel-2光学遥感数据和DEM数据,分别提取雷达数据的雷达和纹理特征,光学数据的光谱、纹理、植被指数和缨帽变换特征,以及DEM数据的高程、坡度、坡向等地形特征,结合塞罕坝林场的森林二类调查数据,通过HPO-PCA-Blending集成估算模型实现塞罕坝林场主要优势树种人工林生物量的估算。结果表明:1)对Sentinel-1、Sentinel-2和DEM多源数据进行参数特征提取,得到234种参数特征;2)华北落叶松、白桦、樟子松、蒙古栎、云杉格网中心的森林生物量均近似正态分布规律;3)相比ANN、MLR、XGB、LSTM和KNN估算模型,HPO-PCA-Blending集成估算模型极大地提高了主要优势树种人工林生物量的估算精度,R^(2)均提高0.3以上。多源数据参数特征与HPO-PCA-Blending集成估算模型联合能够实现对塞罕坝林场人工林生物量的准确估算,可为塞罕坝林场乃至其他区域森林生物量的估算和森林资源的管理提供重要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罕坝林场 人工林 森林生物量 机器学习 多源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植物工厂技术装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程方平 杨昌敏 +3 位作者 梅林森 赵帮泰 姚英茂 郭曦 《农业工程》 2025年第2期67-73,共7页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光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植物工厂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植物工厂作为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高级形式,实现了农业全年连续、可调可控生产,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全面革新,成为...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光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植物工厂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植物工厂作为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高级形式,实现了农业全年连续、可调可控生产,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全面革新,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但植物工厂还有很多问题制约了其应用和推广。针对植物工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植物工厂的光照、温湿度和二氧化碳调控3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植物工厂存在能耗成本高、温湿度和二氧化碳调控不协调的问题,提出研究高效人工光源技术、温湿度协调控制技术、二氧化碳调控技术的建议,对我国植物工厂技术发展前景和趋势加以展望,并结合我国生产现状指出未来植物工厂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工厂 人工光源 环境调控 光谱 设施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勐仑地区蝶类及其蜜源寄主植物多样性调查
17
作者 万正林 王波 +3 位作者 白林忠 李俊松 杨南 宋志勇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88-92,共5页
采用以样线法与样地法为主的多种调查方法,对西双版纳勐仑部分地区的蝶类的物种多样性及蜜源和寄主植物的多样性进行了调查。样地内共采集到蝴蝶标本106号,隶属于9科48属52种,主要是蛱蝶科、粉蝶科、凤蝶科、灰蝶科、眼蝶科等,以蛱蝶科... 采用以样线法与样地法为主的多种调查方法,对西双版纳勐仑部分地区的蝶类的物种多样性及蜜源和寄主植物的多样性进行了调查。样地内共采集到蝴蝶标本106号,隶属于9科48属52种,主要是蛱蝶科、粉蝶科、凤蝶科、灰蝶科、眼蝶科等,以蛱蝶科最为丰富,个体数量以粉蝶科最多;蜜源植物44种,茜草科的龙船花(Lxora chinensis)、菊科的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豆科的金凤花(Caesasalpinia pulcherrima)较多;寄主植物14种,主要有南山藤、树头菜、毛车藤、柚子、潺槁木姜子、铁刀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类多样性 蜜源植物 寄主植物 勐仑 西双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长臂猿栖息地及周围森林植物多样性关键区域研究
18
作者 俞初樾 龙文兴 +3 位作者 陆柯宁 张安安 李哲 张德旭 《热带林业》 2025年第2期8-16,共9页
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保护效益,科学合理地规划保护区域布局,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海南长臂猿仅分布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的热带雨林,目前数量有42只,是全球最濒危的灵长类物种之一。研究以海南长臂猿栖... 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保护效益,科学合理地规划保护区域布局,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海南长臂猿仅分布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的热带雨林,目前数量有42只,是全球最濒危的灵长类物种之一。研究以海南长臂猿栖息地及其周围森林为对象,建立间距500m、单位面积400m^(2)的网格监测样地,调查植物多样性;结合热点分析,识别海南长臂猿栖息地及其周围森林的植物多样性关键区域,分析保护空缺区域。主要分析结果如下:(1)该区域植物分布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重点保护植物数量随海拔增加,食源植物则主要分布于低、中海拔地区。(2)重点保护植物关键区域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14.43%,大部分分布于东二林场、东四林场、东五林场和红河谷;食源植物关键区域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4.05%,仅分布于东二林场、东四林场。(3)海南长臂猿栖息地及周围森林的植物多样性关键区域面积占14.94%,位于东二林场、东四林场、东五林场和红河谷,大部分分布于核心区;南部的红河谷地区、东部的南班河和西南部的斧头岭管护点不在核心区域,占植物多样性关键区域面积的1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长臂猿 植物多样性关键区域 重点保护植物 食源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蔬菜种植区及周边地下水硝酸盐分布现状和来源分析
19
作者 石瑞卿 鞠铁男 +3 位作者 谢银凤 杜源凯 刘全波 马云云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60,共7页
以潍坊市为研究区,设置103个地下水监测点,结合水化学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和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聚类等方法研究典型蔬菜种植区及周边地下水硝酸盐现状及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NO_(3)^(-)-N均值为(36.97±30.53)mg/L,超过《地... 以潍坊市为研究区,设置103个地下水监测点,结合水化学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和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聚类等方法研究典型蔬菜种植区及周边地下水硝酸盐现状及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NO_(3)^(-)-N均值为(36.97±30.53)mg/L,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Ⅳ类标准,点位超标率为52.4%,超标区域主要位于潍坊市中部和西北部地区,超标面积占比为45.8%;耕地主导影响型地下水NO_(3)^(-)-N质量浓度显著高于人造地表主导影响型,两者的均值分别为(39.23±32.04)mg/L、(30.63±25.30)mg/L,而Cl^(-)质量浓度则相反,两者的均值分别为(156.16±111.59)mg/L、(216.81±83.76)mg/L;地下水硝酸盐来源主要为农业施肥,其次为生活污水/粪便排放。建议采用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减少过量施肥,设置生态缓冲带,减缓硝酸盐的流失,提高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 分布现状 来源分析 地下水 蔬菜种植区 潍坊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积山石窟第127窟涅槃经变图中植物图像的整理与研究
20
作者 张扬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107,共8页
涅槃经变图位于麦积山石窟第127窟内北壁龛上部,目前少有研究者关注图中植物图像。文章利用此壁画的数字化成果及线描图等,对该壁画中出现的扇形叶树、白杨、垂柳样式及内涵梳理分析,并通过图像学方法,以从先秦至北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 涅槃经变图位于麦积山石窟第127窟内北壁龛上部,目前少有研究者关注图中植物图像。文章利用此壁画的数字化成果及线描图等,对该壁画中出现的扇形叶树、白杨、垂柳样式及内涵梳理分析,并通过图像学方法,以从先秦至北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样式为纵轴,以不同地区的同类样式为横轴,在此坐标中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本图中的植物图像应受北魏末期河洛地区中原文化的直接影响,并可追溯至东晋及南朝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积山石窟第127窟 涅槃经变图 植物图像 源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