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NAzyme的荧光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木卡地斯·米吉提 王辉 +2 位作者 潘东霞 申瑶 杨亮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4-771,共8页
【目的】为解决传统方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耗时长、操作复杂等问题,研发一种基于脱氧核酶(DNAzyme)的荧光生物传感器,实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将特异性DNAzyme和互补链Subatrate相结合制成荧光生物传感器,并对荧光生物... 【目的】为解决传统方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耗时长、操作复杂等问题,研发一种基于脱氧核酶(DNAzyme)的荧光生物传感器,实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将特异性DNAzyme和互补链Subatrate相结合制成荧光生物传感器,并对荧光生物传感器进行生物材料浓度和溶液pH优化,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芽孢杆菌、无乳链球菌、变形杆菌等进行特异性检测;最后对牛奶样品进行基于DNAzyme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的试验验证。【结果】基于DNAzyme的荧光生物传感器在pH为6.8时,3 min内可以实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线性范围为1~1×10^(7) cfu·mL^(−1),最低检测限为1 cfu·mL^(−1)。【结论】基于DNAzyme的荧光生物传感器解决了传统检测方法耗时长、操作复杂等问题,实现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DNAZYME 分子信标 荧光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Detection Methods for Capture and Transcription Elongation Rate of Bacterial Nascent RNA
2
作者 LI Yuan-Yuan WANG Yu-Ting +8 位作者 WU Zi-Chun LI Hao-Xuan FEI Ming-Yue SUN Dong-Chang GUALERZI O.Claudio FABBRETTI Attilio GIULIODORI Anna Maria MA Hong-Xia HE Cheng-Guang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49-2260,共12页
Objective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RNA synthesis in cells is a widely used technique for monitoring cell viability,health,and metabolic rate.After exposure to environmental stimuli,both the internal reference g... Objective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RNA synthesis in cells is a widely used technique for monitoring cell viability,health,and metabolic rate.After exposure to environmental stimuli,both the internal reference gene and target gene would be degraded.As a result,it is imperative to consider the accurate capture of nascent RNA and the detection of transcriptional levels of RNA following environmental stimulation.This study aims to create a Click Chemistry method that utilizes its property to capture nascent RNA from total RNA that was stimulated by the environment.Methods The new RNA was labeled with 5-ethyluridine(5-EU)instead of uracil,and the azido-biotin medium ligand was connected to the magnetic sphere using a combination of“Click Chemistry”and magnetic bead screening.Then the new RNA was captured and the transcription rate of 16S rRNA was detected by fluorescence molecular beacon(M.B.)and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qRT-PCR).Results The bacterial nascent RNA captured by“Click Chemistry”screening can be used as a reverse transcription template to form cDNA.Combined with the fluorescent molecular beacon M.B.1,the synthesis rate of rRNA at 37℃is 1.2 times higher than that at 15℃.The 16S rRNA gene and cspI gene can be detected by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it was found that the measured relative gene expression changes wer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at 25℃and 16℃when analyzed with nascent RNA rather than total RNA,enabling accurate detection of RNA transcription rates.Conclusion Compared to other article reported experimental methods that utilize screening magnetic columns,the technical scheme employed in this study is more suitable for bacteria,and the operation steps are simple and easy to implement,making it an effective RNA capture method for research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scent RNA selection Click Chemistry fluorescence molecular beac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杯状病毒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3
作者 李静怡 熊雷 +4 位作者 黄莉璎 刘晓鹏 杨盛奋 金京勋 王弋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4-72,共9页
为了建立可快速检测猫杯状病毒(FCV)的方法,本试验采用肽核酸(PNA)设计分子信标荧光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建立了FCV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检测方法,对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验证,并进行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 为了建立可快速检测猫杯状病毒(FCV)的方法,本试验采用肽核酸(PNA)设计分子信标荧光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建立了FCV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检测方法,对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验证,并进行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RT-qPCR检测FCV参考株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5),最低检测限为1×10^(2)TCID_(50)/mL,对其他相关病毒无有效响应,组内变异系数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应用该方法检测33份临床样本,阳性率为51.5%。由此可见,本试验建立的RT-qPCR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均良好,可为FCV的早期快速诊断和疫病防控等提供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杯状病毒(FCV) 肽核酸(PNA) 分子信标荧光探针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 开放阅读框(O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分子识别的荧光标记探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林元华 王建飞 +1 位作者 南策文 严日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6-8,共3页
利用荧光标记物进行分子识别是目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比较了几种用于分子识别的荧光标记探针的特性,如有机荧光染料、分子灯塔、纳米半导体量子点以及荧光蛋白探针。并分析了荧光标记探针的发展趋势,指出了理想的荧光标记探针应... 利用荧光标记物进行分子识别是目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比较了几种用于分子识别的荧光标记探针的特性,如有机荧光染料、分子灯塔、纳米半导体量子点以及荧光蛋白探针。并分析了荧光标记探针的发展趋势,指出了理想的荧光标记探针应该具备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标记 探针 研究进展 分子灯塔 分子识别 荧光蛋白 生命科学研究 量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满足问题的分子信标计算模型(英文) 被引量:10
5
作者 殷志祥 崔建中 +2 位作者 支凌迎 孙侠 黄晓慧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200-2206,共7页
分子信标(Molecular Beacon)是一种发夹状的荧光探针,它可以特异地和那些与分子信标的环(Loop)互补的核酸靶序列杂交,具有单个碱基错配的检测能力.肽核酸(Peptide Nucleic Acid)是人工合成的核酸(DNA)的类似物.PNA骨架为酰胺键,与DNA补... 分子信标(Molecular Beacon)是一种发夹状的荧光探针,它可以特异地和那些与分子信标的环(Loop)互补的核酸靶序列杂交,具有单个碱基错配的检测能力.肽核酸(Peptide Nucleic Acid)是人工合成的核酸(DNA)的类似物.PNA骨架为酰胺键,与DNA补链杂交更稳定,可以阻止聚合酶延伸反应.文中将可满足问题的约束变量编码于分子信标的环部识别区,通过分子信标与使得给定范式为真的变量的PNA补链杂交,再利用PNA链可以阻止聚合酶延伸反应的性质,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降解对应于非解的分子信标,最后通过加热表面使分子信标构形发生变化,产生荧光读解.提出的可满足问题的分子信标计算模型具有可靠性高、无需观察和记录计算的中间结果、读解简单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计算 可满足问题 分子信标 肽核酸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信标荧光探针用于抑癌基因ING1表达产物的定量测定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军 王柯敏 +4 位作者 谭蔚泓 刘斌 郭秋平 唐志文 刘凌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1-424,389,共5页
根据抑癌基因 ING1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检测 ING1转录产物的分子信标核酸探针 ,发展了一种快速测量从正常细胞系和鼻咽癌肿瘤细胞系提取的 ING1转录产物的方法 ,所得结果与用逆转录结合 PCR法 ( RT-PCR)得到的结果相吻合 .并且 ,将... 根据抑癌基因 ING1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检测 ING1转录产物的分子信标核酸探针 ,发展了一种快速测量从正常细胞系和鼻咽癌肿瘤细胞系提取的 ING1转录产物的方法 ,所得结果与用逆转录结合 PCR法 ( RT-PCR)得到的结果相吻合 .并且 ,将能表达 ING1基因的质粒转入肿瘤细胞进行培养后 ,再将分子信标转入肿瘤细胞 ,发现转导了质粒的肿瘤细胞比未转导质粒的肿瘤细胞内的荧光明显增强 ,从而进一步证实了所设计的分子信标核酸探针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信标荧光探针 抑癌基因 定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信标实时监测大肠杆菌DNA连接酶催化的DNA连接过程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凌凤 唐志文 +6 位作者 王柯敏 谭蔚泓 李军 郭秋平 孟祥贤 黄杉生 李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761-1764,共4页
报道了一种对 DNA连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的方法 ,利用分子信标核酸探针作为 DNA连接反应的模板和检测探针 ,实时监测了 E.coli DNA连接酶催化的 DNA连接反应 ,克服了传统的凝胶电泳技术操作复杂、周期长及无法实时监测 DNA连接过程的缺... 报道了一种对 DNA连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的方法 ,利用分子信标核酸探针作为 DNA连接反应的模板和检测探针 ,实时监测了 E.coli DNA连接酶催化的 DNA连接反应 ,克服了传统的凝胶电泳技术操作复杂、周期长及无法实时监测 DNA连接过程的缺点 ,为核酸连接过程的实时监测和连接酶催化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 .在此基础上 ,发展了一种快速、准确测定 E.coli DNA连接酶的方法 ,线性响应范围为 4.0× 1 0 -6~ 2 .0× 1 0 -4U /μL,检测下限为 4.0× 1 0 -6U/μ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信标 实时监测 大肠杆菌 DNA 连接酶 催化 核酸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信标探针用于PCR检测对虾白斑杆状病毒 被引量:11
8
作者 章晓波 徐洵 +2 位作者 李庆阁 徐丽美 public.xm.fj.cn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7-280,共4页
将对虾白斑杆状病毒的一段特异性DNA设计成分子信标探针 ,用于该病毒的PCR检测 .温度与荧光强度之间的关系表明 ,所设计探针的发夹既可以形成也可以打开 ,符合PCR对分子信标探针的要求 .结果表明 ,在PCR同时加入分子信标探针不影响PCR扩... 将对虾白斑杆状病毒的一段特异性DNA设计成分子信标探针 ,用于该病毒的PCR检测 .温度与荧光强度之间的关系表明 ,所设计探针的发夹既可以形成也可以打开 ,符合PCR对分子信标探针的要求 .结果表明 ,在PCR同时加入分子信标探针不影响PCR扩增 ,分子信标探针只能与目的DNA杂交 ,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随着PCR循环数的增加以及含目的DNA的质粒拷贝数的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白斑杆状病毒 PCR 分子信标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信标用于核酸连续复制过程的体外实时监测 被引量:4
9
作者 孟祥贤 羊小海 +3 位作者 王柯敏 郭秋平 李军 唐志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38-1542,共5页
利用分子信标核酸探针实时监测了核酸连续复制过程.分子信标不仅作为模板参与复制反应,而且同步将复制过程的信息转换为荧光信号,实现复制过程的体外实时监测.该方法不仅为DNA复制检测提供了一种实时研究手段,而且为核酸复制动力学及与... 利用分子信标核酸探针实时监测了核酸连续复制过程.分子信标不仅作为模板参与复制反应,而且同步将复制过程的信息转换为荧光信号,实现复制过程的体外实时监测.该方法不仅为DNA复制检测提供了一种实时研究手段,而且为核酸复制动力学及与复制相关疾病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信标 核酸复制 实时监测 荧光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壳聚糖递送分子信标成像肺癌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海振 俞婕 +5 位作者 江飞龙 韩静 李雪涛 陈光朋 李杭 陈正堂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29-635,共7页
目的采用纳米技术和分子信标(MB)技术,研究纳米壳聚糖(CS)作为miR-155 MB载体用于肺癌细胞成像的效果。方法设计并合成锁核酸修饰的miR-155 MB,采用自组装方法合成纳米壳聚糖分子信标复合物(CS-MB)并对其抗DNaseⅠ特性、粒径大小、zeta... 目的采用纳米技术和分子信标(MB)技术,研究纳米壳聚糖(CS)作为miR-155 MB载体用于肺癌细胞成像的效果。方法设计并合成锁核酸修饰的miR-155 MB,采用自组装方法合成纳米壳聚糖分子信标复合物(CS-MB)并对其抗DNaseⅠ特性、粒径大小、zeta电位等理化性质进行检测。以CS作为载体转染miR-155 MB,激光共聚焦检测miR-155 MB对肺癌细胞中的miR-155的识别能力并进行成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进行进一步验证,以随机序列分子信标(RS MB)作为阴性对照。结果按照7:1的质量比合成的CS-MB,其包封率高,能抵抗DNaseⅠ的降解,粒径小,带正电荷,适合基因转染。CS转染miR-155 MB后可在肺癌细胞中看到较强的红色荧光,RS MB组未检测到荧光信号(P<0.05),且荧光信号强弱趋势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miR-155表达趋势较一致。结论 CS可作为miR-155 MB载体检测肺癌细胞中miR-155的表达并进行肺癌细胞成像,为肺癌的诊断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纳米壳聚糖 分子信标 微RNA-15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序列依赖扩增联合分子信标对曲霉菌感染的检测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立朋 何云燕 +1 位作者 夏云 王慧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583-1586,共4页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特异的定量检测曲霉菌感染的诊断方法。方法以烟曲霉菌、黄曲霉菌及黑曲霉菌的孢子配制菌液,提取RNA后,采用核酸序列依赖扩增(nucleic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NASBA)联合分子信标(molecular beacon,MB...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特异的定量检测曲霉菌感染的诊断方法。方法以烟曲霉菌、黄曲霉菌及黑曲霉菌的孢子配制菌液,提取RNA后,采用核酸序列依赖扩增(nucleic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NASBA)联合分子信标(molecular beacon,MB)技术进行荧光检测,并对该方法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分析。结果扩增过程中累计荧光量达到设定的荧光阈值所需循环数与标本中霉菌孢子量的对数存在线性相关关系(y=-10.7x+81.6,r=0.988)。将含有梯度数量霉菌孢子的标本提取总RNA后进行检测,可建立相应标准曲线。该方法的灵敏度可达到1个孢子;对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新型隐球菌)与曲霉菌提取总RNA经扩增后的产物进行电泳分析,发现仅曲霉菌出现特异性条带。结论 NASBA结合分子信标检测曲霉菌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具有潜在利用价值,有望成为曲霉菌感染的临床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序列依赖扩增 分子信标 曲霉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信标用于不对称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 被引量:4
12
作者 孔德明 蒋海燕 +1 位作者 沈含熙 宓怀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10,共4页
为了缓解竞争杂交对分子信标检测的影响, 将分子信标与不对称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联用进行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检测。并采用更为直接的荧光方法, 将不对称PCR扩增中的引物浓度比确定为5∶1, 该结果与电泳方法得到的结果有所不同... 为了缓解竞争杂交对分子信标检测的影响, 将分子信标与不对称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联用进行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检测。并采用更为直接的荧光方法, 将不对称PCR扩增中的引物浓度比确定为5∶1, 该结果与电泳方法得到的结果有所不同。文中结合对称及不对称PCR过程中荧光强度的变化情况, 对其原因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分子信标与不对称PCR联用, 可以专一地检测出血清中HBV的存在, 与分子信标/对称PCR相比, 其检测效果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信标 不对称PCR 乙型肝炎病毒(HB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瘢痕相关p53基因SNP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3
作者 廖农 高建华 +3 位作者 曾位森 鲁峰 罗深秋 陈春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75-1878,共4页
目的建立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病理性瘢痕相关p53基因第72密码子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新方法。方法采集瘢痕疙瘩患者外周血28例,提取DNA并用分子信标PCR检测p53基因多态性。设计一对p53基因第72密码子单核苷酸多态性荧光分子信标探针,荧光定... 目的建立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病理性瘢痕相关p53基因第72密码子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新方法。方法采集瘢痕疙瘩患者外周血28例,提取DNA并用分子信标PCR检测p53基因多态性。设计一对p53基因第72密码子单核苷酸多态性荧光分子信标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该位点单核苷酸(SNP),并与反向斑点杂交法,DNA直接测序等方法比较。结果定量荧光PCR荧光分子信标检测的结果与测序结果吻合率达到100%,高于反向斑点杂交法且简便快捷。结论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技术适合临床p53基因第72密码子单核苷酸多态性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分子信标定量PCR 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信标核酸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忠斌 王升启 孙志贤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88-492,共5页
介绍了分子信标设计和分子信标核酸检测原理、技术特性和在基因突变大规模自动化检测中的应用.分子信标是一种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现象设计的发卡型寡核苷酸探针,空间结构上呈茎环结构,环序列是与靶核酸互补的探针,茎序列由与靶序... 介绍了分子信标设计和分子信标核酸检测原理、技术特性和在基因突变大规模自动化检测中的应用.分子信标是一种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现象设计的发卡型寡核苷酸探针,空间结构上呈茎环结构,环序列是与靶核酸互补的探针,茎序列由与靶序列无关的互补序列构成,茎的一端连上荧光分子,另一端连上淬灭分子.通过空间结构改变决定分子信标发射荧光特性,从而对核酸进行定量检测.分子信标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敏感、特异、可对核酸进行液相实时检测和对活体内核酸动态进行检测等特点,已应用于HIV辅助受体基因等基因突变的大规模自动化检测,是一种新型核酸定量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信标 液相实时检测 基因突变检测 核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匹配问题的分子信标计算模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静 殷志祥 +1 位作者 陈明强 黄凯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00-1403,共4页
目前利用DNA计算求解图与组合优化中探索和开发新的分子结构是研究的一个热点,而分子信标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易于检测及反应迅速等优点。最大匹配问题是一个著名的NP-完全问题,文章利用分子信标给出最大匹配问题的DNA计算模型。... 目前利用DNA计算求解图与组合优化中探索和开发新的分子结构是研究的一个热点,而分子信标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易于检测及反应迅速等优点。最大匹配问题是一个著名的NP-完全问题,文章利用分子信标给出最大匹配问题的DNA计算模型。该模型具有编码简单、耗材低、空间利用率高、操作时间短及易于检测等特点,同时拓展了DNA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计算 分子信标 最大匹配 NP-完全问题 分子信标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信标探针技术检测沙门菌invA基因 被引量:4
16
作者 万成松 李俊艾 罗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57-1259,共3页
目的研究沙门菌的分子信标基因检测方法。方法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分子信标探针,探针的5'端标记6-fluorescine(6-FAM),3'端标记4-(dimethylaminophenylazo)benzoic acid (DABCYL),对沙门菌invA基因PCR产物进行荧光检测。结果肠... 目的研究沙门菌的分子信标基因检测方法。方法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分子信标探针,探针的5'端标记6-fluorescine(6-FAM),3'端标记4-(dimethylaminophenylazo)benzoic acid (DABCYL),对沙门菌invA基因PCR产物进行荧光检测。结果肠炎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伤寒沙门菌“H”、伤寒沙门菌和肠侵袭型大肠杆菌的荧光值分别为161.6、104.5、85.9、83.1、94.8、46.1,Ax值(样本荧光值-空白对照荧光值)分别为121.3、64.2、45.6、42.8、54.5、5.8,沙门菌的Ax值均大于21,结果阳性,与琼脂糖电泳分析结果一致。结论分子信标探针技术可以准确、快速、简便进行沙门菌invA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信标探针技术 基因检测 沙门菌 inv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信标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向东山 翟琨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9,共9页
分子信标(molecular beacon,MB)是一种寡聚核苷酸荧光探针,其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以及不必与未反应的探针分离即可实时检测等优点,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及分子医学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出现... 分子信标(molecular beacon,MB)是一种寡聚核苷酸荧光探针,其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以及不必与未反应的探针分离即可实时检测等优点,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及分子医学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各种新型分子信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概述了分子信标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展望了分子信标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信标 构建 生化分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量子点修饰分子灯塔探针及其作为DNA传感器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代昭 张纪梅 +3 位作者 许世超 郭宁 尹雪莹 孙波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49,51,共4页
以CdTe量子点为能量供体,BHQ-1为能量受体构建了一种基于能量共振转移原理(FRET)的分子灯塔探针。能量供体与受体分别连接于分子灯塔探针DNA链的两端,由于探针的自杂交作用可将能量供体与受体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10nm之间,并且供... 以CdTe量子点为能量供体,BHQ-1为能量受体构建了一种基于能量共振转移原理(FRET)的分子灯塔探针。能量供体与受体分别连接于分子灯塔探针DNA链的两端,由于探针的自杂交作用可将能量供体与受体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10nm之间,并且供体的荧光发射光谱与受体的紫外吸收光谱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因此满足FRET原理。此探针体系可以作为DNA传感器较好的区分与探针碱基序列完全匹配的DNA、单碱基错配的DNA、完全不匹配的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量子点 分子灯塔探针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DNA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锁核酸的高选择性新型分子信标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青 崔亮 +2 位作者 羊小海 王柯敏 何磊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22-1326,共5页
通过在分子信标的错配位点修饰锁核酸,不仅可有效地改善其单碱基错配识别能力,还可提高检测灵敏度.因而有望发展成为一种通用的提高分子信标单碱基错配识别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分子信标 锁核酸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信标对hOGG1活性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斌 羊小海 +1 位作者 王柯敏 谭蔚泓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86-491,共6页
设计了一种含有8-oxoG碱基的新型分子信标,结合酶促反应发展了一种非同位素标记的人8-oxoG-鸟嘌呤糖苷酶1(hOGG1)的活性分析新方法,检出限可达0.0125 U/mL.此外,该方法还可用于快速考察金属离子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和肿瘤细胞中hOGG1活性... 设计了一种含有8-oxoG碱基的新型分子信标,结合酶促反应发展了一种非同位素标记的人8-oxoG-鸟嘌呤糖苷酶1(hOGG1)的活性分析新方法,检出限可达0.0125 U/mL.此外,该方法还可用于快速考察金属离子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和肿瘤细胞中hOGG1活性水平的定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灵敏,有望用于肿瘤样品中hOGG1活性的高通量分析和hOGG1抑制剂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信标 人8-oxoG-鸟嘌呤糖苷酶1 实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