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云南景东县豆科固氮树种及根瘤菌资源调查
被引量:
4
1
作者
贾风勤
杨比伦
腊萍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3-18,共6页
对云南景东县豆科固氮树种进行调查采集与鉴定,确认并记录70种与相应的根瘤菌(菌株)共生的豆科固氮树种。其中,云实亚科1属1种,含羞草亚科6属20种,蝶形花亚科23属49种。根瘤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球形、椭圆形、棒状、珊瑚状;表面颜色有...
对云南景东县豆科固氮树种进行调查采集与鉴定,确认并记录70种与相应的根瘤菌(菌株)共生的豆科固氮树种。其中,云实亚科1属1种,含羞草亚科6属20种,蝶形花亚科23属49种。根瘤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球形、椭圆形、棒状、珊瑚状;表面颜色有浅黄色、棕黑色、棕色或黑色。对以活体保存的材料进行根瘤菌的分离、鉴定,获得并保存了分别与其中38种豆科树种相共生的根瘤菌菌株147株。调查表明,在景东县及云南南亚热带区域和热带区域,不仅拥有可供在多方面开发利用的豆科固氮树种,且具有丰富的可供科研和开发利用的根瘤菌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固氮树种
根瘤
根瘤菌菌株
资源
云南景东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岩溶石漠化区营造豆科树种纯林及混交林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2
作者
郑家琪
陈静文
+9 位作者
周晓果
温远光
陈金磊
孙冬婧
周雪梦
邓少虹
许峻模
陈秋海
黄勇杰
王磊
《广西科学》
2025年第3期439-447,共9页
岩溶石漠化区植被修复对土壤碳库的调控具有重要生态意义。本研究以在广西南宁市马山县营造的3种人工林[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纯林(PDOP)、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纯林(PAFP)、顶果木×降香黄檀混交林(MADP)]为...
岩溶石漠化区植被修复对土壤碳库的调控具有重要生态意义。本研究以在广西南宁市马山县营造的3种人工林[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纯林(PDOP)、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纯林(PAFP)、顶果木×降香黄檀混交林(MADP)]为对象,以未进行植被修复的玉米(Zea mays)地为对照(CK),比较分析0-30 cm土层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微生物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易氧化有机碳(Easily Oxidizable Organic Carbon,EOC)、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碳库管理指数(Carbon Pool Management Index,CPMI)及氮磷养分关联性,探明豆科树种纯林及混交林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及CPMI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3种林分均显著提升表层(0-10 cm)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及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其中MADP的DOC[(79.29±9.87)mg·kg^(-1)]和MBC[(501.66±25.66)mg·kg^(-1)]含量最高;PDOP和MADP可显著增加深层土壤(10-30 cm)的SOC含量。表层土壤(0-10 cm)CPMI表现为PAFP>MADP>PDOP>CK,仅MADP显著提升深层土壤CPMI。相关分析表明,CPMI与土壤全氮(Total Nitrogen,TN)、碱解氮(Alkali-hydrolyzable Nitrogen,AN)、有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作为石漠化治理成效的评价指标。研究表明,豆科树种混交林通过增加碳输入和促进微生物活性,更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碳库质量,建议岩溶石漠化区实施以混交林为主、纯林为辅的修复模式,以促进土壤碳封存和肥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植被修复
豆科树种
土壤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景东县豆科固氮树种及根瘤菌资源调查
被引量:
4
1
作者
贾风勤
杨比伦
腊萍
机构
伊犁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科学学院
西南林学院资源学院
出处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3-18,共6页
基金
伊犁师范学院科研基金启动项目(2007YB032)资助
文摘
对云南景东县豆科固氮树种进行调查采集与鉴定,确认并记录70种与相应的根瘤菌(菌株)共生的豆科固氮树种。其中,云实亚科1属1种,含羞草亚科6属20种,蝶形花亚科23属49种。根瘤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球形、椭圆形、棒状、珊瑚状;表面颜色有浅黄色、棕黑色、棕色或黑色。对以活体保存的材料进行根瘤菌的分离、鉴定,获得并保存了分别与其中38种豆科树种相共生的根瘤菌菌株147株。调查表明,在景东县及云南南亚热带区域和热带区域,不仅拥有可供在多方面开发利用的豆科固氮树种,且具有丰富的可供科研和开发利用的根瘤菌资源。
关键词
豆科固氮树种
根瘤
根瘤菌菌株
资源
云南景东县
Keywords
nitrogen-fixing leguminous tree species
nodule
rhizobium strains
resource
Jingdong County
Yunnan Province
分类号
S324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岩溶石漠化区营造豆科树种纯林及混交林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2
作者
郑家琪
陈静文
周晓果
温远光
陈金磊
孙冬婧
周雪梦
邓少虹
许峻模
陈秋海
黄勇杰
王磊
机构
广西大学林学院
出处
《广西科学》
2025年第3期439-44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60310)
广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2025S〕GT20号)资助。
文摘
岩溶石漠化区植被修复对土壤碳库的调控具有重要生态意义。本研究以在广西南宁市马山县营造的3种人工林[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纯林(PDOP)、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纯林(PAFP)、顶果木×降香黄檀混交林(MADP)]为对象,以未进行植被修复的玉米(Zea mays)地为对照(CK),比较分析0-30 cm土层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微生物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易氧化有机碳(Easily Oxidizable Organic Carbon,EOC)、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碳库管理指数(Carbon Pool Management Index,CPMI)及氮磷养分关联性,探明豆科树种纯林及混交林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及CPMI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3种林分均显著提升表层(0-10 cm)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及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其中MADP的DOC[(79.29±9.87)mg·kg^(-1)]和MBC[(501.66±25.66)mg·kg^(-1)]含量最高;PDOP和MADP可显著增加深层土壤(10-30 cm)的SOC含量。表层土壤(0-10 cm)CPMI表现为PAFP>MADP>PDOP>CK,仅MADP显著提升深层土壤CPMI。相关分析表明,CPMI与土壤全氮(Total Nitrogen,TN)、碱解氮(Alkali-hydrolyzable Nitrogen,AN)、有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作为石漠化治理成效的评价指标。研究表明,豆科树种混交林通过增加碳输入和促进微生物活性,更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碳库质量,建议岩溶石漠化区实施以混交林为主、纯林为辅的修复模式,以促进土壤碳封存和肥力提升。
关键词
石漠化
植被修复
豆科树种
土壤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Keywords
rocky desertification
vegetation restoration
leguminous
tree
species
soil reactive organic carbon
Carbon Pool Management Index(CPMI)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云南景东县豆科固氮树种及根瘤菌资源调查
贾风勤
杨比伦
腊萍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岩溶石漠化区营造豆科树种纯林及混交林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郑家琪
陈静文
周晓果
温远光
陈金磊
孙冬婧
周雪梦
邓少虹
许峻模
陈秋海
黄勇杰
王磊
《广西科学》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