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智化转型对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0
1
作者 宋冬林 曾昭懿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102,共12页
数智化转型是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以2015—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数智化转型对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 数智化转型是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以2015—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数智化转型对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数智化转型能够促进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机制检验发现,数智化转型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创新能力促进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融资约束负向调节数智化转型与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环境竞争性则正向调节两者关系;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智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以及中部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数智化转型情境下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能够促进制造企业新质生产力提升。结论可为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提供经验证据,并为推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转型 制造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 新质生产力 资源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赋能、质态变迁与制造业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6
2
作者 宋炜 王杰 +1 位作者 周勇 董明放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9,共9页
新发展格局下,制造业新质生产力不仅取决于数据要素赋能,而且受到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质态变迁的影响。利用2010—2022年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探讨数据要素赋能与质态变迁对制造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在区分数据要素赋能类型的基础上纳入... 新发展格局下,制造业新质生产力不仅取决于数据要素赋能,而且受到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质态变迁的影响。利用2010—2022年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探讨数据要素赋能与质态变迁对制造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在区分数据要素赋能类型的基础上纳入质态变迁,结果发现,数据要素偏向型赋能引致的质态变迁无法持续承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技术革命性突破,会阻碍制造业创新发展,因而对制造业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数据要素增强型赋能引致的质态变迁能够大幅提升制造业生产系统的复杂性,以及制造业创新系统的前沿性,促进创新发展动力演化,对中国制造业新质生产力发挥显著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偏向型赋能 数据要素增强型赋能 质态变迁 制造业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赋能制造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巧芝 郭紫晴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4,共13页
通过数字化转型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数字经济赋能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资源基础论与动态能力理论,剖析数字化转型驱动制造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机理,为赋能新质生产力提供参考。结果发现:(1)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 通过数字化转型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数字经济赋能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资源基础论与动态能力理论,剖析数字化转型驱动制造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机理,为赋能新质生产力提供参考。结果发现:(1)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新质生产力的长期与短期影响存在差异,短期表现为提升整合、配置及运用资源能力,长期表现为增强其创新变革的感知、抓取与转化能力;(2)实证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显著为正。其中,短期影响的正向作用显著,长期影响不显著。不仅如此,市场竞争强度的正向调节作用不容忽视;(3)根据异质性效应结果,东部地区影响显著为正,中部与西部地区则较为微弱;国有企业的驱动效应明显高于非国有企业样本。研究结论为提升制造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提供了新的赋能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制造业 新质生产力 资源基础论 动态能力理论 赋能机制 市场竞争强度 异质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工智能对制造业新质生产力影响的逻辑机理 被引量:7
4
作者 惠宁 杨金璇 许潇丹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62,共13页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制造业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当代先进生产力,人工智能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引擎,在驱动制造业新质生产力实现价值创造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从形成机理看,人工智...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制造业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当代先进生产力,人工智能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引擎,在驱动制造业新质生产力实现价值创造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从形成机理看,人工智能不仅能够从重塑生产力主体、升级生产工具、拓展生产对象三个方面赋能,建构制造业生产力系统,同时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打造智能化、服务化、生态化的生产体系。从作用机制看,人工智能通过发挥数据驱动效应、创新促进效应、要素配置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协同推进制造业新质生产力价值创造。从实现路径来看,通过建立健全制造业新质生产力价值创造的制度体系、提高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复合型人才队伍、加速工业数据价值化、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等,实现人工智能驱动制造业新质生产力价值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制造业 新质生产力 价值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赋能专精特新企业新质生产力涌现机制及其适配组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康健 曹执令 谢诗蕾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23,共11页
专精特新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微观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数据要素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实践典范,数据要素赋能专精特新企业新质生产力涌现机制的研究成为当下亟需探讨的命题。首先,从... 专精特新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微观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数据要素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实践典范,数据要素赋能专精特新企业新质生产力涌现机制的研究成为当下亟需探讨的命题。首先,从资源编排理论视角,构建数据要素赋能专精特新企业新质生产力涌现的概念模型;其次,从有效驱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协同推进技术革命性突破、持续实现产业深度转型升级3个维度解析数据要素赋能专精特新企业新质生产力涌现机制;再次,以专精特新企业中的翘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解析数据要素、冗余资源和动态能力在专精特新企业新质生产力涌现中的组态效应,概括出四类能够催生专精特新企业新质生产力涌现的适配组态,即“协同-突破型”、“感知-重构型”、“挖潜-牵引型”和“内驱-开拓型”,并使用典型案例进行验证性分析;最后,结合理论推演和组态分析结果提出实践启示。研究结论为新质生产力理论体系完善提供探索性分析思路,为专精特新企业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专精特新企业 新质生产力 涌现机制 适配组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市建设对培育发展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蕴萍 王潇凯 陈言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63,共18页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企业新质生产力则是新质生产力在微观层面的具体体现,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重要支撑力。培育发展企业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在于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这对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企业新质生产力则是新质生产力在微观层面的具体体现,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重要支撑力。培育发展企业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在于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这对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智慧城市建设旨在通过全域数字化转型解决各类发展问题。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效对企业的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数字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文章基于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采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对智慧城市建设对培育发展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水平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结论通过了包括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替换变量、剔除异常数据等多重稳健性检验。机制研究表明:智慧城市建设在推动宏观层面的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能够有效带动微观层面的企业技术创新,进而促进了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智慧城市建设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提升的过程中,对国有企业、人口规模较大地区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这也提示了在实施智慧城市建设具体实践中,需要考虑不同地区和企业的特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实现智慧城市建设效应的最大化。文章的研究结论为持续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经验证据。在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当下,深入洞察并有效运用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生产力的培育提升效应,对于加速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孕育与成熟,进而引领我国企业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质量和更优水平的发展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企业新质生产力 智慧城市建设 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探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陈瑞华 余婧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问题,也是通过企业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变革而衍生的新型生产关系问题。企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聚焦科技创新引领,推动产业...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问题,也是通过企业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变革而衍生的新型生产关系问题。企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聚焦科技创新引领,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参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深化关键性体制机制改革,以建设现代新型企业为抓手,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发挥核心功能,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企业 中国式现代化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能提升实体企业新质生产力吗?——基于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自然实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周雷 应皓恬 王程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50,共16页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为检验数字金融提升实体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效果提供了自然实验条件。论文通过收集北京、上海、杭州、苏州、成都、南京六个试点地区2186家样本实体企业2019—2023年的微观面板数据,构建多时点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为检验数字金融提升实体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效果提供了自然实验条件。论文通过收集北京、上海、杭州、苏州、成都、南京六个试点地区2186家样本实体企业2019—2023年的微观面板数据,构建多时点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发现:数字金融相关的试点项目能提升实体企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述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北京、苏州、上海、南京的试点项目对提升实体企业新质生产力内涵指数的效果较为明显;而成都、杭州的试点项目主要提高了实体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机制检验发现,数字金融主要通过资源配置和普惠金融机制来提升实体企业新质生产力,但是数字金融通过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而提升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尚未充分显现。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推动数字技术与数据要素深度融合,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圈,构建“金融元宇宙”等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数字金融守正创新,服务实体企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新质生产力 实体企业 金融科技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链融合”的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以计算机专业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袁金凤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46,共8页
以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目标,基于“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三链深度融合机制,聚焦教育实践体系的顶层设计,重构“3-4-4-3”人才培养体系和“基础-综合-专业”三层次能力课程体系,实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同时... 以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目标,基于“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三链深度融合机制,聚焦教育实践体系的顶层设计,重构“3-4-4-3”人才培养体系和“基础-综合-专业”三层次能力课程体系,实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同时,构建“产学研一体”实践体系,提出“多边化”师资能力提升机制,打造“多元协同”创新实践中心,优化效果评价体系,从各个维度打造多级有效衔接、全过程融合实施的创新实践教育生态体系。实践证明,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创新实践体系建设和具体实施效果可供其之学校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创新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动态能力和供应链整合的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蕾 贾乐怡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共19页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系统性的数字赋能过程,能够对企业的生产力要素、动态能力和供应链整合产生赋能作用。采用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的新质生产力以及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新质劳动...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系统性的数字赋能过程,能够对企业的生产力要素、动态能力和供应链整合产生赋能作用。采用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的新质生产力以及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新质劳动对象水平,显著增强了企业的适应能力、吸收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动态能力(这些能力的增强显著提升了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了企业的供应链外部、内部和整体整合水平(这些整合水平的提高显著提升了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即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赋能生产力三要素、动态能力、供应链整合来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制造业、非高技术行业、中西部地区、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创新能力较强地区更强。因此,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重视生产力要素、动态能力和供应链整合的数字化提升,以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数字化转型 企业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三要素 供应链整合 动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叶青 王武林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5,共10页
新时期制造业面临着国际竞争与技术变革双重压力,新质生产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关键路径和动力来源。本文选取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效应、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新质生产力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新时期制造业面临着国际竞争与技术变革双重压力,新质生产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关键路径和动力来源。本文选取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效应、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新质生产力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及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新质生产力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逐年增长趋势,空间分布基本相似,但新质生产力表现出更强的集聚效应;(2)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能正向显著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但存在地区异质性,仅东部和中部地区作用显著;(3)新质生产力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直接效应,同时通过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及产业升级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生间接传导效应;(4)新质生产力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数字经济水平的门槛效应,只有数字经济水平高于门槛值时,促进作用才会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影响效应检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明贵 徐士琪 严杉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6-171,共6页
文章构建了供应链数字化与企业新质生产力间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选取2011—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 文章构建了供应链数字化与企业新质生产力间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选取2011—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供应链数字化主要通过增强企业动态能力(感知学习能力、知识创造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来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提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及高科技企业中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数字化 企业新质生产力 动态能力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改革方向与制度安排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文 叶蕾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8,共12页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有企业不仅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更是新质生产力发挥作用的主阵地。国有企业是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的“链长”,在推进新质生产...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有企业不仅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更是新质生产力发挥作用的主阵地。国有企业是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的“链长”,在推进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功能使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三个集中”战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升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和抗风险能力,有利于进一步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因此,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健全国有企业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健全科技人才创新激励和容错机制;以数据要素加快赋能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差异化发展路径强化国有企业整体创新耦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新质生产力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原始创新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对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的驱动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庆标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9-192,共4页
试验选取2015—2022年我国A股上市饲料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数字化转型和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内在关系。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可正向推动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机制效应检验表明,在数字化转型驱动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绿色技术... 试验选取2015—2022年我国A股上市饲料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数字化转型和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内在关系。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可正向推动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机制效应检验表明,在数字化转型驱动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绿色技术创新具有中介作用。分位数检验表明,当数字化转型水平处于不同分位点时,其对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性。因此,文章提出推动数字技术与生产流程深度融合,加大绿色研发投入和绿色创新成果转化的建议,以期为实现畜牧强国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绿色技术创新 饲料企业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惠宁 史小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98,共18页
研究数据要素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实际上是研究数据要素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对数据要素与企业的融合提出了新要求,有必要在“新”“质”目标约束下对数据要素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的逻辑、机制、效应和路径做新的分析... 研究数据要素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实际上是研究数据要素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对数据要素与企业的融合提出了新要求,有必要在“新”“质”目标约束下对数据要素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的逻辑、机制、效应和路径做新的分析。本文从技术、创新、效益三个维度构建企业新质生产力指标体系,从数字化基础、应用和成效三个方面构建数据要素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数据要素水平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要素有效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且这种影响呈现动态增强特征。机制分析表明,数据要素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强企业成本管理、优化企业人力资本,间接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区域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对于东部地区影响显著,而对其他地区影响不显著;企业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据要素对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影响更加显著。因此,应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加强数据要素供给;发挥科技创新、优质人才的引领作用;鼓励中西部地区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加大政府对企业数据资产的支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新质生产力 企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小艳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1-139,共9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驱动制造业变革的核心动能,其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实践路径需系统研究。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发现,既有研究虽揭示了新质生产力的技术革新属性与制造业升级的关联,但在理论框架构建和实践路径探索方面缺乏系统性。本... 新质生产力作为驱动制造业变革的核心动能,其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实践路径需系统研究。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发现,既有研究虽揭示了新质生产力的技术革新属性与制造业升级的关联,但在理论框架构建和实践路径探索方面缺乏系统性。本研究从社会、要素、技术和产业四维逻辑切入,阐明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指出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政府政策支持效果欠佳、基础要素支撑能力不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脱节、产业结构存在转型短板等多重因素影响,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基础建设、夯实技术基础、优化产业结构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资监管体制改革能否提升国有企业新质生产力?——基于以“管资本”为主改革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广乾 景曼 薛坤坤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55,共16页
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配的国资监管体系是焕发国资国企新活力、激发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前提,其中以“管资本”为主的新型国资监管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以2009一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对... 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配的国资监管体系是焕发国资国企新活力、激发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前提,其中以“管资本”为主的新型国资监管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以2009一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国资监管体制改革能够显著提升国有企业新质生产力。机制检验发现,国资监管体制改革通过强化企业创新动能、优化资源配置和抑制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间接提升了国有企业新质生产力。异质性分析表明,在所处省份市场化程度低的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和竞争性国有企业中,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对其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加快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新型国资监管体制、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资监管体制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国有企业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25家独角兽企业的fsQCA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凤亚红 党沛铭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58,共7页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如今,企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从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出发,选取25家独角兽企业数据分析先进技术应用、研发能力、数字化水平、创...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如今,企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从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出发,选取25家独角兽企业数据分析先进技术应用、研发能力、数字化水平、创新能力、学历水平和劳动投资效率对独角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效应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个因素并不构成独角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各要素对独角兽企业高质量发展存在非对称性影响,要素之间以组态形式协同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揭示驱动独角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复杂成因,以期为推动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 组态效应 独角兽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制造、突破式创新与企业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玲丽 林浩锋 崔淑芬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0-165,共6页
文章以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22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PSM-DID方法实证检验了智能制造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智能制造能够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智能制造通过促... 文章以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22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PSM-DID方法实证检验了智能制造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智能制造能够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智能制造通过促进突破式创新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在企业所处地区知识产权保护较为完善、企业属于高科技行业及企业偏好差异化竞争的情形下,智能制造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新质生产力 突破式创新 PSM-D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农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理论分析与绩效测度——来自沪深A股涉农上市企业的证据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晓燕 徐汇南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1,共8页
提升涉农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以沪深A股293家涉农上市企业为例,构建涉农企业新质生产力绩效测度指标体系,对涉农企业的新质生产力绩效进行测度,并从不同行业、所有制属性进行差异化分析。研究发现,... 提升涉农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以沪深A股293家涉农上市企业为例,构建涉农企业新质生产力绩效测度指标体系,对涉农企业的新质生产力绩效进行测度,并从不同行业、所有制属性进行差异化分析。研究发现,涉农企业新质生产力绩效水平整体偏低,在四个维度中新质劳动资料指数最高,企业优化组合能力指数最低。在不同的涉农细分行业中,农兽药制造业和农业专用机械制造业企业新质生产力绩效最高,农林牧渔业企业新质生产力绩效最低。从所有制属性看,涉农企业绩效测度结果差异较小,国有涉农企业较民营涉农企业的新质生产力绩效偏高。因此,应强化涉农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补足农业新质生产力短板,提升涉农企业的优化组合能力,注重创新性资源配置。在持续提升涉农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不同细分行业和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实际情况和特殊性,以数字技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企业 新质生产力 绩效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