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电力系统大规模抽水蓄能调度运行与控制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德旭 杨迎 +1 位作者 黄宏旭 钟海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7,I0007,共19页
在传统电力系统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变进程中,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日益攀升的调节能力需要,抽水蓄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开发建设,“含大规模抽水蓄能”将逐渐成为既“含高比例新能源”之后,新型电力系统又一显著结构特征。该文以大规模... 在传统电力系统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变进程中,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日益攀升的调节能力需要,抽水蓄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开发建设,“含大规模抽水蓄能”将逐渐成为既“含高比例新能源”之后,新型电力系统又一显著结构特征。该文以大规模抽水蓄能为视角,梳理总结当前国内外抽水蓄能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新型电力系统特征、面临场景及对抽水蓄能的需求,从调度运行与稳定控制两方面,综述大规模抽水蓄能优化调度、参与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研究进展。最后,结合整体对待、整体优化、集中力量理念,展望大规模抽水蓄能协同参与优化调度、多功能协调支撑稳定控制前景,以期理顺抽蓄发展思路,助力抽水蓄能合理利用,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 优化调度 稳定控制 新型电力系统 大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高复用性验证平台
2
作者 高志远 庄卫金 +4 位作者 李峰 于芳 张鸿 王艳 夏旻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50,共9页
近年来,电网调控领域智能化发展趋势明显,但由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本身的黑盒性质,正确性和可靠性验证问题日渐重要,能够支持各种不同人工智能模型验证的复用性支持平台尤为重要。通过对验证需求和问题的分析,... 近年来,电网调控领域智能化发展趋势明显,但由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本身的黑盒性质,正确性和可靠性验证问题日渐重要,能够支持各种不同人工智能模型验证的复用性支持平台尤为重要。通过对验证需求和问题的分析,提出一种包含基础设施、平台服务和应用服务的3层验证平台架构,分析了该架构下AI模型验证的运行模式,开展了案例和样本复用、容器化和镜像、多框架和算法集成等关键技术研究,并进行了开发和实施。该平台实现了算力和数据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复用、兼容支持多种不同AI框架和算法库、验证场景的动态生成等,为后续调控领域人工智能技术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调控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新型电力系统 信息通信技术 能量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配电系统形态演化与安全高效运行方法综述 被引量:17
3
作者 盛万兴 刘科研 +2 位作者 李昭 白牧可 贾东梨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共18页
配电网是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点,“双碳”目标驱动的配电网将发生重大变革,已快速从被动配送网络向主动平衡区域电力供需、支撑能源综合利用的资源配置平台转变,呈现更强的“系统化”特征,即从配电网向配电系统转变。在此背景下,该... 配电网是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点,“双碳”目标驱动的配电网将发生重大变革,已快速从被动配送网络向主动平衡区域电力供需、支撑能源综合利用的资源配置平台转变,呈现更强的“系统化”特征,即从配电网向配电系统转变。在此背景下,该文首先从形态演化路径、多维度耦合关系以及核心研究手段3个维度梳理总结相关研究,并初步提出新型配电系统未来演化规律与演进方向构想。然后,对新型配电系统演进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即故障保护与自愈技术、振荡分析与抑制技术、系统稳定控制技术与协同调度技术进行了总结与讨论,并进一步通过分析关键技术在典型案例中的应用明确了现阶段技术现状与未来需求的差距。最后,对新型配电系统相关技术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配电系统 分布式资源 源网荷储 形态演化 故障与保护 振荡 协调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市电网调控体系架构及关键技术
4
作者 章锐 于继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97-113,共17页
双碳目标下城市电网运行环境和形态出现新的特征,导致城市电网向新型城市电网(new urban power grid,NUPG)转变,仅依靠主网的调控模式难以满足其运行需求,亟须建立对应的NUPG调控体系架构。该文首先从系统论角度,论述新型电力系统出现... 双碳目标下城市电网运行环境和形态出现新的特征,导致城市电网向新型城市电网(new urban power grid,NUPG)转变,仅依靠主网的调控模式难以满足其运行需求,亟须建立对应的NUPG调控体系架构。该文首先从系统论角度,论述新型电力系统出现的结构性矛盾,预判城市电网即将出现的新形态和新业态。在此基础上,分析NUPG的几种可能发展模式,构建初级发展模式下的NUPG调控体系架构,分析该架构对应的调控任务、调控对象和需要解决的主要基础性关键技术问题。最后,设计NUPG调控平台,可向下调控内部资源解决内部运行矛盾,向上分担主网调控压力辅助解决系统性问题,有效支撑新型电力系统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市电网 调控体系架构 负荷调控 调控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现状与技术展望 被引量:298
5
作者 辛耀中 石俊杰 +8 位作者 周京阳 高宗和 陶洪铸 尚学伟 翟明玉 郭建成 杨胜春 南贵林 刘金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共7页
首先回顾了中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程,然后阐述了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接着总结了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取得的主要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效,包括特大电网的可观测性大幅提高、特大电网的可控制性得以加强、多调度中心协... 首先回顾了中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程,然后阐述了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接着总结了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取得的主要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效,包括特大电网的可观测性大幅提高、特大电网的可控制性得以加强、多调度中心协同运行和在线安全预警的能力大大提升、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新能源消纳的能力持续提高、电网调度抵御重大自然灾害和集团式网络攻击的能力显著增强等。最后,展望了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 特大电网 安全性 经济性 新能源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被引量:46
6
作者 郭建成 钱静 +4 位作者 陈光 张伟 杜鹏 崔立忠 尚学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6-212,共7页
简述了配电自动化技术最新发展情况,对配电自动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智能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新的技术方案。系统框架设计采用了配电网调度控制与故障抢修一体化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重点对系统实用化关键技术进行了... 简述了配电自动化技术最新发展情况,对配电自动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智能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新的技术方案。系统框架设计采用了配电网调度控制与故障抢修一体化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重点对系统实用化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包括配电网大数据量采集技术、馈线自动化技术、配电地理信息展示技术,以及适应配电网特性的应用分析软件等;考虑新能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探讨了对相关技术的改进和调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自动化 配电网调度控制 抢修指挥 数据采集 馈线自动化 地理信息系统 配电 网应用分析软件 新能源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JM节点边际电价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瑞友 韩水 +1 位作者 张近朱 汪定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33-1035,共3页
对PJM电力市场进行了研究.PJM能量市场使用基于直流潮流的安全约束经济调度,节点边际电价(LMP)中不考虑输电损失.在PJM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关于多条支路传输功率之和的约束,提出了基于支路集的功率传输分配系数矩阵.应用该方法对某电网... 对PJM电力市场进行了研究.PJM能量市场使用基于直流潮流的安全约束经济调度,节点边际电价(LMP)中不考虑输电损失.在PJM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关于多条支路传输功率之和的约束,提出了基于支路集的功率传输分配系数矩阵.应用该方法对某电网进行了试算,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为市场各方提供正确的价格信号,可与固定输电权一起很好地管理拥塞成本,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JM 电力市场 安全约束经济调度 节点边际电价 拥塞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新型电力系统运行控制体系的构想 被引量:11
8
作者 郑外生 陈亦平 周保荣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3-89,共7页
随着“十四五”期间新能源装机的跨越式增长,云南电网将呈现水电为主的传统电力系统与风光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季节性转换态势,由此带来枯水期常态化60%以上非同步电源高渗透率运行以及阶段性灵活性资源不足的挑战。分析了国内外典型独... 随着“十四五”期间新能源装机的跨越式增长,云南电网将呈现水电为主的传统电力系统与风光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季节性转换态势,由此带来枯水期常态化60%以上非同步电源高渗透率运行以及阶段性灵活性资源不足的挑战。分析了国内外典型独立同步系统新能源高渗透率运行场景,总结了其面临的主要运行问题及应对措施。对云南2025年新能源高渗透率运行了场景进行模拟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云南新型电力系统运行控制体系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运行控制体系 监控指标 频率稳定 有功功率协调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和深度学习的新一代调控系统预调度方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兴志 翟海保 +1 位作者 严亚勤 吴庆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37-41,共5页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下传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可扩展性和决策前瞻性不足等问题,提出新一代调控系统预调度方法.在描述子系统层建立能够反映电网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和环境等状态的电网数字孪生体;在预测子系统层,电网数字孪生体基于电网运行数...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下传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可扩展性和决策前瞻性不足等问题,提出新一代调控系统预调度方法.在描述子系统层建立能够反映电网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和环境等状态的电网数字孪生体;在预测子系统层,电网数字孪生体基于电网运行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并预测电网运行的未来态势和事故风险;以华东电网新一代调控系统的预调度试点应用为例,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应用结果表明:该预调度方法提高了系统处理新型电力系统运行控制问题的效率,可以为新一代调控系统的全面建设和推广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深度学习 预调度 新一代调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调控系统预调度架构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俊 王勇 +4 位作者 杨胜春 王礼文 李峰 耿建 徐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01-208,共8页
在智能电网调度领域已有技术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新一代调控系统预调度架构,以期实现调控运行人员对电网运行未来态势变化和运行风险的准确掌控。首先,分析了预调度的宏观需求,介绍了预调度的概念和作用。然后,提出了预调度总体目标,... 在智能电网调度领域已有技术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新一代调控系统预调度架构,以期实现调控运行人员对电网运行未来态势变化和运行风险的准确掌控。首先,分析了预调度的宏观需求,介绍了预调度的概念和作用。然后,提出了预调度总体目标,并给出了预调度功能和技术体系框架,主要包括电网趋势数据生成、预调度核心计算和电网趋势风险分析等环节。在此基础上,结合电网调度领域的技术现状,指出了实现预调度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和需重点突破的4项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调度 新一代调控系统 趋势数据 电网长过程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应用功能的新特征 被引量:99
11
作者 许洪强 姚建国 +3 位作者 南贵林 於益军 杨胜春 翟明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随着特高压交直流互联电网的建设、新能源的发展,以及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化,中国电网运行特性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进而对电网调度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电网调度控制运行的业务特点,未来调度控制系统应采取分布和集中相结合的应用... 随着特高压交直流互联电网的建设、新能源的发展,以及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化,中国电网运行特性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进而对电网调度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电网调度控制运行的业务特点,未来调度控制系统应采取分布和集中相结合的应用功能部署模式。概述了未来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应用功能的三大新特征,即全局、快速、准确,分析了实现上述应用功能新特征的技术要素,并指出了在模型、数据和管理等方面亟需开展的基础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输电 新能源 调度控制系统 应用功能 分析决策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制造企业新产品试制生产任务调度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崔峻华 陈进 +2 位作者 邓玉锋 刘琴 孙岚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326-332,共7页
针对机械制造企业新产品试制重要性提升的现状,提出一种新产品试制管理方法。根据现场的计划执行情况,运用多种优化策略和排产方法,利用窗口时间或重排计划缩短总工期安排急件的生产,以达到及时完工而又不影响原有生产计划的目标。
关键词 新产品试制 工艺计划 紧急件 生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道信号技术发展的新阶段 被引量:4
13
作者 闵耀兴 张锡第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10,共10页
本文在分析和研究北美、西欧,日本和原苏联等一些有代表性国家铁路的现状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信号技术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的论点。这是由于现代铁路对安全、效率与管理功能有更高的要求,同时在信息、控制与决策等基础理论方面取... 本文在分析和研究北美、西欧,日本和原苏联等一些有代表性国家铁路的现状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信号技术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的论点。这是由于现代铁路对安全、效率与管理功能有更高的要求,同时在信息、控制与决策等基础理论方面取得了新进展,适应了需要。最后,作者结合国内外实际情况,对我国铁道信号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四点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信号 基础理论 调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