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铱(Ⅲ)配合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4
1
作者 徐茂梁 李文连 +3 位作者 李天乐 安忠维 柴生勇 周群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0-692,共3页
报道了一种新的基于2,5-二(4-乙基苯基)吡啶配体的铱(Ⅲ)配合物,并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得到λm ax=548 nm的绿光发射,其最大发光效率为23 cd/A,最大亮度为10 800 cd/m2。与基于其他绿光铱(Ⅲ)配合物的器件相比,该器件的电流饱和特性... 报道了一种新的基于2,5-二(4-乙基苯基)吡啶配体的铱(Ⅲ)配合物,并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得到λm ax=548 nm的绿光发射,其最大发光效率为23 cd/A,最大亮度为10 800 cd/m2。与基于其他绿光铱(Ⅲ)配合物的器件相比,该器件的电流饱和特性也得到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铱()配合物 有机电致磷光材料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金属铱(Ⅲ)类配合物磷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嘉 蒋亚东 +2 位作者 唐先忠 杜晓松 毕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1-505,共5页
以间硝基苯甲酸、邻氨基苯硫酚为初始原料,合成了一种2-(间硝基-苯基)苯并噻唑配体,并通过与铱的无水三氯化物配合,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金属铱髥类配合物(m-NO2-bt)2Ir(acac),对产物进行了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等结构表征... 以间硝基苯甲酸、邻氨基苯硫酚为初始原料,合成了一种2-(间硝基-苯基)苯并噻唑配体,并通过与铱的无水三氯化物配合,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金属铱髥类配合物(m-NO2-bt)2Ir(acac),对产物进行了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等结构表征及溶解性、热稳定性能和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发光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在二甲亚砜、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热重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分解温度在346℃,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配合物在紫外吸收光谱图上的250~320nm处出现了强的配体自旋允许的单重态π-π*跃迁吸收峰,在400~530nm处出现了配合物分子内金属铱到配体的单重态和三重态电荷跃迁吸收峰(1MLCT和3MLCT),同时配合物(m-NO2-bt)2Ir(acac)在荧光光谱上596.5nm处出现了较强的黄光发射。可见,配合物(m-NO2-bt)2Ir(acac)是一种具有较大应用前景的新型铱髥类配合物有机磷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铱()配合物 磷光材料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乙酰丙酮)合铱(Ⅲ)的谱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闫革新 刘伟平 +3 位作者 高文桂 胡昌义 余巍 梁广 《贵金属》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4-27,56,共5页
对三(乙酰丙酮)合铱(Ⅲ)的质谱、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氢谱以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了理论解析,从中得知:三(乙酰丙酮)合铱(Ⅲ)的质谱中,基峰是准分子离子峰,即质子化的分子[193Ir(C5H7O2)3]稨+;红外光谱中许多基团的吸收峰与乙酰... 对三(乙酰丙酮)合铱(Ⅲ)的质谱、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氢谱以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了理论解析,从中得知:三(乙酰丙酮)合铱(Ⅲ)的质谱中,基峰是准分子离子峰,即质子化的分子[193Ir(C5H7O2)3]稨+;红外光谱中许多基团的吸收峰与乙酰丙酮钠相比都发生了明显的位移,尤其是羰基(C=O)吸收峰更向低波数方向移动了超过100 cm1;在核磁共振氢谱中,配体乙酰丙酮基的1个-H和6个甲基氢原子的化学位移分别为5.46 ppm和1.98 ppm,与乙酰丙酮钠中对应的2类氢核相比均移向低场;它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有4个吸收峰,分别是由*跃迁、电荷迁移跃迁、n *跃迁和配位场跃迁中的d-d跃迁引起的。这些结果进一步论证了三(乙酰丙酮)合铱(Ⅲ)的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化学 红外吸收光谱 核磁共振氢谱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质谱 三(乙酰丙酮)合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金属铱(Ⅲ)类磷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嘉 唐先忠 +2 位作者 李元勋 张海力 毕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0-131,共2页
以邻氨基苯硫酚、苯甲酰氯为起始原料,通过与三氯化铱配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金属铱的(2-苯基苯并噻唑)配合物(bt)_2Ir(acac),产率为45.47%,熔点为303~304℃。通过质谱、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光致发光性质进... 以邻氨基苯硫酚、苯甲酰氯为起始原料,通过与三氯化铱配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金属铱的(2-苯基苯并噻唑)配合物(bt)_2Ir(acac),产率为45.47%,熔点为303~304℃。通过质谱、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光致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配合物在350~450nm存在单线态和三线态金属铱到配体的电荷跃迁,在566.0 nm处有强的金属配合物三线态磷光发射,配合物(bt)_2Ir(acac)是一种新型的磷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有机磷光材料 合成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旋涂的磷光铱(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OLED器件中的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武钰铃 杜晓刚 +3 位作者 孙静 李洁 王华 许并社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516-2522,共7页
以1-(6-(9-咔唑基)己基)-2-苯基咪唑(Czhpi)为主配体,2-(5-(4-氟苯基)-1,3,4-三唑)吡啶(fpptz)为辅助配体,合成了一种溶解性好的可用于湿法旋涂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磷光铱(Ⅲ)配合物(Czhpi)2Ir(fpptz)。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射... 以1-(6-(9-咔唑基)己基)-2-苯基咪唑(Czhpi)为主配体,2-(5-(4-氟苯基)-1,3,4-三唑)吡啶(fpptz)为辅助配体,合成了一种溶解性好的可用于湿法旋涂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磷光铱(Ⅲ)配合物(Czhpi)2Ir(fpptz)。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射光谱、低温磷光光谱及热重分析对其光物理性质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将配合物(Czhpi)2Ir(fpptz)掺杂在1,3-二唑-9-基苯(mCP)中,作为发光层,经湿法旋涂制备了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结果显示,该器件的最大电致发光谱峰位于523nm,最大电流效率约5.74cd·A-1,最大功率效率为2.88lm·W-1,色坐标显示在(0.31,0.41)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铱()配合物 光电特性 溶解性 旋涂 黄绿光磷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Ⅲ)(MTB)_2配合物与DNA作用的光谱法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黎泓波 王兴明 +4 位作者 刘海萍 胡亚敏 杨定明 石荣铭 董发勤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95-1700,共6页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m(Ⅲ)(MTB)2 complex and Herring Sperm DNA has been studied by UV-Vis spectral, Fluorescence spectral in buffer solution of Tris-HCl (pH=7.25) using Neutral Red (NR) as a probe. The intercalati...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m(Ⅲ)(MTB)2 complex and Herring Sperm DNA has been studied by UV-Vis spectral, Fluorescence spectral in buffer solution of Tris-HCl (pH=7.25) using Neutral Red (NR) as a probe. The intercalation and electrostatic manner are confirmed to be the two major mode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Sm(Ⅲ)(MTB)2 complex and Herring Sperm DNA. The balance constant of Sm(Ⅲ)(MTB)2 rare earth metal complex and Herring Sperm DNA is K=4.10 × 104 L·mol-1.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Herring Sperm DNA are changed to a certain extend due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m(Ⅲ)(MTB)2 rare earth metal complex and Herring Sperm 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MTB)2配合物 甲基百里酚蓝 中性红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色磷光嘧啶铱(Ⅲ)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葛国平 韦传东 +2 位作者 李春艳 梁云霄 梁洪泽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66-672,共7页
合成了一种铱配合物[Ir(N4)(MDFPPM)2](MDFPPM=4,6-二甲基-2-(2,4-二氟苯基)嘧啶,N4=5-(2-吡啶基)-1H-四唑),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该化合物的2种晶体结构。通过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循环伏安法及含时密度泛函理... 合成了一种铱配合物[Ir(N4)(MDFPPM)2](MDFPPM=4,6-二甲基-2-(2,4-二氟苯基)嘧啶,N4=5-(2-吡啶基)-1H-四唑),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该化合物的2种晶体结构。通过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循环伏安法及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其光物理性能及能级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个晶体的空间构型均为单斜,空间群均为P21/c;Ir(N4)(MDFPPM)2的最高占据轨道(HOMO)主要定域于金属Ir(Ⅲ)和配体MDFPPM的苯环上,最低未占有轨道(LUMO)主要定域于配体MDFPPM的嘧啶环上;配合物Ir(N4)(MDFPPM)2的HOMO和LUMO能级分别为-5.98和-3.22 e V;Ir(N4)(MDFPPM)2在77 K乙腈溶液中的发射峰波长在449、480和513 nm,CIEx,y色度坐标为(0.15,0.23),是一种潜在的蓝色磷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铱配合物 嘧啶 磷光材料 O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铱(Ⅲ)配合物有机磷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嘉 蒋亚东 +2 位作者 唐先忠 杜晓松 毕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85-1091,共7页
以苯甲酰氯及其衍生物、邻氨基苯硫酚等为原料,通过与无水三氯化铱及乙酰丙酮配合,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取代2-苯基苯并噻唑合铱(Ⅲ)的乙酰丙酮类配合物有机磷光材料,并对产物进行了核磁、红外、质谱和元素分析等结构表征及溶解性能、热... 以苯甲酰氯及其衍生物、邻氨基苯硫酚等为原料,通过与无水三氯化铱及乙酰丙酮配合,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取代2-苯基苯并噻唑合铱(Ⅲ)的乙酰丙酮类配合物有机磷光材料,并对产物进行了核磁、红外、质谱和元素分析等结构表征及溶解性能、热稳定性和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发光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此类配合物在二甲亚砜和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配合物分解温度高,可达338~360℃,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其高温升华现象十分有利于真空热蒸镀薄膜的制备;此类配合物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上的250~350 nm处出现了强的配体自旋,允许单重态π-π*跃迁吸收峰,在400~530 nm处出现了配合物分子内金属铱到配体的单重态和三重态电荷跃迁吸收峰(1MLCT和3MLCT);同时,该类铱(Ⅲ)配合物在发射光谱560~600 nm处出现了强的黄光发射,并且在室温下表现出较高的荧光量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铱()配合物 有机磷光材料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绿光铱(Ⅲ)配合物的合成和光电性质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永慧 徐秋蕾 +1 位作者 刘晨璐 徐晶晶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67-1274,共8页
采用2-(4-三氟甲基苯基)吡啶(tfmppy)为主配体,分别以四(4-氟苯基)苯基膦酰亚胺(F-tpip)、四(4-甲氧基苯基)膦酰亚胺(MeO-tpip)和四(1-萘基)膦酰亚胺(tnin)为辅助配体合成了3个铱(Ⅲ)配合物((tfmppy)2Ir(F-tpip)、(tfmppy)2Ir(MeO-tpip)... 采用2-(4-三氟甲基苯基)吡啶(tfmppy)为主配体,分别以四(4-氟苯基)苯基膦酰亚胺(F-tpip)、四(4-甲氧基苯基)膦酰亚胺(MeO-tpip)和四(1-萘基)膦酰亚胺(tnin)为辅助配体合成了3个铱(Ⅲ)配合物((tfmppy)2Ir(F-tpip)、(tfmppy)2Ir(MeO-tpip)和(tfmppy)2Ir(tnin))。其结构通过核磁氢谱、质谱、元素分析和单晶结构测定进行了验证。配合物(tfmppy)2Ir(F-tpip)和(tfmppy)2Ir(MeO-tpip)属于三方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tfmppy)2Ir(tnin)属于三斜晶系R3c空间群。3个配合物都是绿光材料,具有类似的发光颜色和发光效率((tfmppy)2Ir(F-tpip):λem=526 nm,Φ=0.52;(tfmppy)2Ir(MeO-tpip):λem=523 nm,Φ=0.44;(tfmppy)2Ir(tnin):λem=522 nm,Φ=0.48)。3个配合物的循环伏安曲线都显示出了良好的氧化还原性质。(tfmppy)2Ir(F-tpip)、(tfmppy)2Ir(MeO-tpip)和(tfmppy)2Ir(tnin)的HOMO能级分别为-5.67、-6.08和-5.69 eV,其LUMO能级分别为-3.29、-3.61和-3.22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铱()配合物 磷光材料 绿光发射 晶体结构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蓝色磷光嘧啶铱(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质 被引量:2
10
作者 葛国平 李春艳 郭海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1-595,共5页
设计并合成了以2-(2,4-二氟苯基)嘧啶(DFPPM)为主配体的两种新型二嗪铱配合物[(DFPPM)2IrCl-(PPh3)](Ph:苯基)和[(DFPPM)2Ir(CN)(PPh3)],用核磁共振(NMR)和质谱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对其光学性质... 设计并合成了以2-(2,4-二氟苯基)嘧啶(DFPPM)为主配体的两种新型二嗪铱配合物[(DFPPM)2IrCl-(PPh3)](Ph:苯基)和[(DFPPM)2Ir(CN)(PPh3)],用核磁共振(NMR)和质谱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对其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光致发光光谱结果显示:配合物[(DFPPM)2IrCl(PPh3)]的发射峰波长为472 nm和489 nm;而配合物[(DFPPM)2Ir(CN)(PPh3)]的发射峰波长为447 nm和472 nm,1931CIE色度坐标为(0.14,0.15),是一种深蓝色磷光材料。以[(DFPPM)2Ir-(CN)(PPh3)]为客体材料、PVK为主体材料制备了电致发光器件,研究了其电致发光光谱。结果表明,电致发光光谱与光致发光光谱相比有较大程度的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嗪铱配合物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磷光材料 蓝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吡啶类中性铱磷光配合的合成、结构表征及光物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晏彩先 黄光英 +2 位作者 张柯 侯文明 常桥稳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02-3207,3213,共7页
选用2-苯基吡啶(ppy)作为主配体,分别以2,6-二甲基-3,5-庚二酮(tmacac)和2,2,6,6-四甲基-3,5-庚二酮(dmacac)为辅助配体,设计合成出两种中性铱(Ⅲ)配合物Ir(ppy)_(2)(dmacac)和Ir(ppy)2(tmacac)。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 选用2-苯基吡啶(ppy)作为主配体,分别以2,6-二甲基-3,5-庚二酮(tmacac)和2,2,6,6-四甲基-3,5-庚二酮(dmacac)为辅助配体,设计合成出两种中性铱(Ⅲ)配合物Ir(ppy)_(2)(dmacac)和Ir(ppy)2(tmacac)。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和组成,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研究了它们的光物理性能,并同时对比分析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它们均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其最大发射波长为523和533 nm,在CH_(2)Cl_(2)中发光颜色由绿色到黄绿色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基吡啶 中性铱配合物 有机发光二极管 晶体结构 光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基于氮杂环结构铱(Ⅲ)配合物的合成及有机电致发光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永慧 黄如军 +4 位作者 严健洋 李亚军 邱欢欢 杨进轩 郑佑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31,共10页
以苯基嘧啶/吡啶基嘧啶为母核,同时引入2个三氟甲基(CF_(3))合成了2-[3,5-二(三氟甲基)苯基]-5-氟基嘧啶(tfmphfppm)和2-[2,6-二(三氟甲基)-4-吡啶基]-5-氟基嘧啶(tfmpyfppm)主配体,并以2-(5-苯基-1,3,4-噁二唑-2-)苯酚(pop)为辅助配体... 以苯基嘧啶/吡啶基嘧啶为母核,同时引入2个三氟甲基(CF_(3))合成了2-[3,5-二(三氟甲基)苯基]-5-氟基嘧啶(tfmphfppm)和2-[2,6-二(三氟甲基)-4-吡啶基]-5-氟基嘧啶(tfmpyfppm)主配体,并以2-(5-苯基-1,3,4-噁二唑-2-)苯酚(pop)为辅助配体合成了2种铱(Ⅲ)配合物Ir(tfmphfppm)_(2)(pop)和Ir(tfmpyfppm)_(2)(pop),其发射光谱峰分别位于484和504 nm,分别属于蓝绿光和绿光发射,发光量子效率分别达到76%和89%.由于氮杂环和2,5-二苯基-1,3,4-噁二唑基团的存在,配合物具有较低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能级和较高的电子迁移率.以2种铱(Ⅲ)配合物为发光中心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显示了较好的器件性能,其最大亮度(L_(max))、最大电流效率(η_(c,max))、最大功率效率(η_(p,max))和最大外量子效率(EQE_(max))分别为33379 cd/m^(2),76.55 cd/A,31.59 lm/W和26.7%;并且该器件显示了比较小的效率滚降,在亮度为1000 cd/m^(2)时,器件的η_(c)仍然可以达到72.71 cd/A.本文结果表明,氮杂环、2,5-二苯基-1,3,4-噁二唑和三氟甲基基团可以有效提高铱(Ⅲ)配合物的发光性能和电子迁移率,从而提高器件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铱()配合物 氮杂环 2 5-二苯基-1 3 4-噁二唑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电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Ⅲ)-HP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机制
13
作者 赵娜 王兴明 +3 位作者 黎泓波 胡亚敏 费丹 丁立生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65,共5页
应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并以中性红(NR)作光谱探针研究了Sm(Ⅲ)HP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血卟啉(HP)与Sm(Ⅲ)的配合比nSm(Ⅲ)∶nHP=1∶1,Sm(Ⅲ)HP配合物与DNA的结合比nSm(Ⅲ)HP∶nDNA=1∶1,Sm(Ⅲ)HP配合物与DNA的结... 应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并以中性红(NR)作光谱探针研究了Sm(Ⅲ)HP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血卟啉(HP)与Sm(Ⅲ)的配合比nSm(Ⅲ)∶nHP=1∶1,Sm(Ⅲ)HP配合物与DNA的结合比nSm(Ⅲ)HP∶nDNA=1∶1,Sm(Ⅲ)HP配合物与DNA的结合常数K3θ0℃=1.67×104L/mol。该过程为熵所驱动,其ΔrHm为4.86×104J/mol,ΔrSm为195.61 J/(mol.K),30℃时ΔrGm为-1.06×104J/mol。Scatchard法和探针法研究表明,Sm(Ⅲ)HP与DNA之间的结合方式主要是沟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HP配合物 DNA 中性红 作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宽谱带黄色磷光铱(Ⅲ)配合物的合成、光物理性质及其高效电致发光 被引量:4
14
作者 陶鹏 郑小康 +4 位作者 尹梦娜 赵方卿 苗艳勤 刘淑娟 赵强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发展新型高性能黄色磷光材料是实现高品质互补色白光有机发光器件(OLEDs)的关键。本工作中,使用氯原子功能化的2-苯基喹啉衍生物作为环金属配体,乙酰丙酮作为辅助配体,通过温和的合成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氯功能化的黄色磷光铱(Ⅲ)配合物(... 发展新型高性能黄色磷光材料是实现高品质互补色白光有机发光器件(OLEDs)的关键。本工作中,使用氯原子功能化的2-苯基喹啉衍生物作为环金属配体,乙酰丙酮作为辅助配体,通过温和的合成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氯功能化的黄色磷光铱(Ⅲ)配合物(Ir1)。通过核磁共振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确认了配合物的结构。该配合物在二氯甲烷中具有强的宽谱带黄色磷光发射,最大发射峰位于574 nm,发射寿命为1.29μs,量子效率达到51%。与同类发射波段的铱(Ⅲ)配合物相比,该黄光配合物具有非常宽的单分子发射半峰宽(101 nm)。进一步制备了基于该磷光配合物的高性能黄光OLEDs,器件最大发射峰位于568 nm,发射半峰宽达到88 nm,器件最大亮度、外量子效率、电流效率和功率效率分别达到18310 cd/m2、20.8%、58.16 cd/A和48.3 lm/W。结果表明该黄色磷光配合物在高性能互补色白光有机发光器件方面具有重要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光 铱()配合物 黄光 电致发光 半峰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红光铱(Ⅲ)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物理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祝安 王姿奥 +5 位作者 张柯 姜婧 余娟 刘伟平 晏彩先 常桥稳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02-4208,共7页
以5-(4-氟苯基)-1,3-二甲基-1H-1,2,4-三唑(fdpt)为环金属主配体,4,4,4-三氟-1-(吡啶-3-基)-1,3-丁二酮(trifbutd)为辅助配体合成了一种铱(Ⅲ)配合物Ir(fdpt)2(trifbutd)。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分析和单晶X衍射对其化学... 以5-(4-氟苯基)-1,3-二甲基-1H-1,2,4-三唑(fdpt)为环金属主配体,4,4,4-三氟-1-(吡啶-3-基)-1,3-丁二酮(trifbutd)为辅助配体合成了一种铱(Ⅲ)配合物Ir(fdpt)2(trifbutd)。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分析和单晶X衍射对其化学组成及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和光致发光荧光光谱对其光物理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化学组成为C_(29)H_(23)F_(5)IrN_(7)O_(2),属于单斜晶系,P2_(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17369(10)nm,b=1.68602(14)nm,c=1.42919(12)nm,β=90.925(3)°,V=2.8278(4)nm^(3),Z=4。光物理性质显示最大发射波长为620 nm,为红色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铱()配合物 三氮唑 三氟甲基 合成 晶体结构 光物理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型嘧啶铱(Ⅲ)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莹 韦传东 +2 位作者 葛国平 王邃 梁云霄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6-352,共7页
以嘧啶类化合物为环金属配体,2,2′-联吡啶为副配体成功制备了4种离子型环金属铱配合物:[(PPM)_2Ir(bpy)]PF_6(1),[(MPPM)2_Ir(bpy)]PF_6(2),[(DFPPM)_2Ir(bpy)]PF_6(3),[(MDFPPM)_2Ir(bpy)]PF_6(4)(PPM=2-苯基嘧啶,MPPM=4,6-二甲基-2-... 以嘧啶类化合物为环金属配体,2,2′-联吡啶为副配体成功制备了4种离子型环金属铱配合物:[(PPM)_2Ir(bpy)]PF_6(1),[(MPPM)2_Ir(bpy)]PF_6(2),[(DFPPM)_2Ir(bpy)]PF_6(3),[(MDFPPM)_2Ir(bpy)]PF_6(4)(PPM=2-苯基嘧啶,MPPM=4,6-二甲基-2-苯基嘧啶,DFPPM=2-(2,4-二氟苯基)嘧啶,MDFPPM=4,6-二甲基-2-(2,4-二氟苯基)嘧啶,bpy=2,2′-联吡啶)。配合物的结构通过质谱、核磁进行了表征,测试了配合物4的单晶结构。通过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其光物理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的晶体的空间构型为单斜,空间群为P21/c;3和4的最高占据轨道(HOMO)主要定域于金属Ir(Ⅲ)和环金属配体的苯环上,最低未占有轨道(LUMO)主要定域于副配体bpy上;配合物在溶液状态下为绿光发射,波长在513~561nm之间,量子效率在6.7%~64.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铱配合物 嘧啶 磷光材料 O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三氮唑铱(Ⅲ)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姿奥 陈洪来 +5 位作者 陈祝安 晏彩先 姜婧 余娟 刘伟平 常桥稳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08-113,共6页
以5-(4-氟苯基)-1,3-二甲基-1H-1,2,4-三唑(fdpt)为环金属配体、乙酰丙酮(Hacac)为辅助配体合成出一种新型铱(Ⅲ)配合物Ir(fdpt)2(acac)。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分析和单晶X衍射对其组成和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以5-(4-氟苯基)-1,3-二甲基-1H-1,2,4-三唑(fdpt)为环金属配体、乙酰丙酮(Hacac)为辅助配体合成出一种新型铱(Ⅲ)配合物Ir(fdpt)2(acac)。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分析和单晶X衍射对其组成和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化学组成为C_(25)H_(25)F_(2)Ir N_(6)O_(2),属于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58917(14)nm,b=1.64798(15)nm,c=1.06146(9)nm,β=94.741(3)°,V=2.7704(4)nm^(3),Z=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铱()配合物 三氮唑 乙酰丙酮 合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橙光磷光铱(Ⅲ)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电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陶鹏 赵强 +4 位作者 景姝 汪静霞 吕壮 陈柳青 王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16-823,共8页
采用二氯甲烷为溶剂,无水碳酸钾为缚酸剂,在25℃温和条件下,以2-苯基-4-甲基喹啉铱(III)氯桥二聚体[(4m2pq)2Ir(μ-Cl)2Ir(4m2pq)2]和乙酰丙酮(Hacac)进行配位,反应合成了新型铱(Ⅲ)配合物[(4m2pq)2Ir(acac)]。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采用二氯甲烷为溶剂,无水碳酸钾为缚酸剂,在25℃温和条件下,以2-苯基-4-甲基喹啉铱(III)氯桥二聚体[(4m2pq)2Ir(μ-Cl)2Ir(4m2pq)2]和乙酰丙酮(Hacac)进行配位,反应合成了新型铱(Ⅲ)配合物[(4m2pq)2Ir(acac)]。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X射线单晶衍射等确定分子结构,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对其光物理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m2pq)2Ir(acac)的单晶结构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4m2pq)2Ir(acac)在二氯甲烷溶液中呈橙光发射,发射峰为597 nm,磷光寿命0.33μs,量子效率达50.4%。以(4m2pq)2Ir(acac)为客体掺杂在CBP中,制备了结构为ITO/NPB(30 nm)/CBP:(4m2pq)2Ir(acac)(质量分数6%和8%,20 nm)/BCP(10 nm)/Alq3(20 nm)/LiF(1 nm)/Al(150 nm)的橙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器件的最大亮度达到39 667 cd/m2,发射峰位于597 nm,最大电流效率为14.2 cd/A,最大功率效率为8.1 l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基-4-甲基喹啉 乙酰丙酮 铱()配合物 OLE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类铱(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对汞离子的识别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慧 吴磊 +4 位作者 陈颜 陈琴 钮智刚 李高楠 莫峥嵘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0,15,共5页
以4-(苯并[d]噻唑-2-基)-N,N-二甲基苯胺(1)、L-丝氨酸作为主配体和辅助配体,合成了一种新型环金属铱配合物(2),所有化合物的结构通过1H NMR、MS和IR进行了表征确认。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了铱配合物(2)的光物理性质,并... 以4-(苯并[d]噻唑-2-基)-N,N-二甲基苯胺(1)、L-丝氨酸作为主配体和辅助配体,合成了一种新型环金属铱配合物(2),所有化合物的结构通过1H NMR、MS和IR进行了表征确认。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了铱配合物(2)的光物理性质,并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其最低能量电子跃迁和最低三重激发态进行了计算。而且铱配合物(2)的荧光发射光谱可选择性地被汞离子猝灭,暗示着此配合物可作为一种高效的turn-off型汞离子磷光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铱()配合物 合成 光谱性质 DFT Hg^2+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苯基吡啶铱(Ⅲ)配合物及其衍生物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清秀 史丽丽 +3 位作者 赵姗姗 吴水星 廖奕 苏忠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7-781,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PW91和UB3PW91方法,分别对4种Ir(Ⅲ)配合物(ppy)2Ir(acac)(1,ppy=2-苯基吡啶,acac=乙酰丙酮)、(npy)2Ir(acac)(2,npy=2-萘-1-基吡啶)、(pq)2Ir(acac)(3,pq=2-苯基喹啉)和(bzq)2Ir(acac)(4,bzq=苯并喹啉)进行了基态和...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PW91和UB3PW91方法,分别对4种Ir(Ⅲ)配合物(ppy)2Ir(acac)(1,ppy=2-苯基吡啶,acac=乙酰丙酮)、(npy)2Ir(acac)(2,npy=2-萘-1-基吡啶)、(pq)2Ir(acac)(3,pq=2-苯基喹啉)和(bzq)2Ir(acac)(4,bzq=苯并喹啉)进行了基态和激发态的几何优化,在此基础上用TD-DFT方法计算了吸收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随着ppy配体上并苯环位置的变化,参与最大吸收和发射的分子轨道能隙降低程度不同,从而使配合物2,3,4的最大吸收和发射光谱都比配合物1发生红移,其中在吡啶环上增加苯环对吸收光谱的影响最大.这4个分子最大吸收波长的顺序为1<2<4<3,而最大发射波长顺序则是1<4<3<2.由于配合物2的两个苯环上H的强排斥作用降低了其共轭程度,使分子发生很大程度的扭曲,导致其斯托克位移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铱()配合物 2-苯基吡啶 吸收光谱 发射光谱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