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rmo-mechanical fatigue reliability optimization of PBGA solder joints based on ANN-PSO 被引量:2
1
作者 周继承 肖小清 +2 位作者 恩云飞 陈妮 王湘中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5期689-693,共5页
Based on a method combine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with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lgorithm, the thermo-mechanical fatigue reliability of plastic ball grid array (PBGA) solder joints was studied. The s... Based on a method combine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with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lgorithm, the thermo-mechanical fatigue reliability of plastic ball grid array (PBGA) solder joints was studied.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of accelerated thermal cycling test were performed by ANSYS software. Based on orthogonal array experiments, a back-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BPNN)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nonlinear multivari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rmo-mechanical fatigue reliability and control factors. Then, PSO was applied to obtaining the optimal levels of control factors by using the output of BPNN as the affinity meas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ol factors, such as print circuit board (PCB) size, PCB thickness, substrate size, substrate thickness, PCB 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 (CTE), substrate CTE, silicon die CTE, and solder joint CTE,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rmo-mechanical fatigue reliability of PBGA solder joints. The ratio of signal to noise of ANN-PSO method is 51.77 dB and its error is 33.3% less than that of Taguchi method. Moreover, the running time of ANN-PSO method is only 2% of that of the BPNN. These conclusions are verified by the confirmative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o-meehanical fatigue reliability solder joints plastic ball grid arra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aguehi metho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BP的自平衡法试桩技术平衡点位置研究
2
作者 欧孝夺 梁枫 江杰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1-241,共11页
针对自平衡法静载试验在灰岩地区应用较少,且工程中常用规范经验公式来确定平衡点位置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以桩长、桩径、土层弹性模量为输入参数,构建PSO-BP神经网络平衡点位置的预测模型。通过将仿真预测值与真实值进行对比,并结... 针对自平衡法静载试验在灰岩地区应用较少,且工程中常用规范经验公式来确定平衡点位置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以桩长、桩径、土层弹性模量为输入参数,构建PSO-BP神经网络平衡点位置的预测模型。通过将仿真预测值与真实值进行对比,并结合工程实例来验证本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结合粒子群算法优化的PSO-BP神经网络模型,其平衡点位置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平均相对误差控制在1.93%以内,而BP神经网络的平衡点位置预测值平均相对误差最高可达14.83%;依托来宾市当地以灰岩为持力层的工程试桩数据构建的PSO-BP神经网络平衡点位置预测模型,其仿真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R_(MSE))为0.294,决定系数R^(2)为0.988,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相对误差在3.0%以内;在工程实例的对比验证中,PSO-BP神经网络模型在平衡点位置预测上的精度高于规范经验公式法,更接近实际位置,可作为灰岩地区基桩自平衡试桩测试的平衡点位置确定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平衡法 平衡点 粒子群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灰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少数类合成的过采样算法和贝叶斯优化神经网络的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
3
作者 葛福林 吴宗辉 何建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7-775,共9页
为提高滑油冷却器抗冲击可靠性的计算精度和分析效率,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少数类合成的过采样(SMOTE)算法和贝叶斯优化(BO)神经网络的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均匀设计(UD)方法和少数类合成的过采样算法提高样本点的利用效率,... 为提高滑油冷却器抗冲击可靠性的计算精度和分析效率,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少数类合成的过采样(SMOTE)算法和贝叶斯优化(BO)神经网络的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均匀设计(UD)方法和少数类合成的过采样算法提高样本点的利用效率,其次使用贝叶斯优化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超参数、初始权值和初始偏置,以提高模型的拟合精度和泛化能力,最后利用优化后的代理模型结合Monte Carlo法计算结构可靠度。研究表明:相较于传统的代理模型法,本文的方法具有计算精度高、分析时间短、计算成本低的优势。本文提出的分析方法在滑油冷却器抗冲击可靠性分析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分析结果可为滑油冷却器的抗冲击设计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可靠性 BP神经网络 贝叶斯优化 SMOTE算法 滑油冷却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风温时序相关性的电热耦合概率潮流计算
4
作者 陈将宏 唐云滨 +1 位作者 苗媛媛 谌论佳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250,共8页
针对常规概率潮流无法有效计及风温对线路阻抗的影响,提出一种计及风温时序相关性的电热耦合概率潮流计算模型。首先,引入热平衡方程建立环境因素和线路温度的关系,其次,构建秩长短期记忆(RLSTM)神经网络计及风速和气温之间的相关性,根... 针对常规概率潮流无法有效计及风温对线路阻抗的影响,提出一种计及风温时序相关性的电热耦合概率潮流计算模型。首先,引入热平衡方程建立环境因素和线路温度的关系,其次,构建秩长短期记忆(RLSTM)神经网络计及风速和气温之间的相关性,根据在不同场景下计算得到的阻抗修正因子及时修正系统参数,最后基于IEEE-30节点系统进行测试和验证。结果表明,考虑风温相关性后概率潮流结果误差显著减小,线路有功损耗、流动功率和电压幅值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下降了61.27%、41.25%、28.90%,均方根误差分别下降了59.04%、20.98%、31.18%,概率潮流结果更加符合实际运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相关性 概率潮流 热平衡方程 蒙特卡洛模拟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岛遗传算法与响应面法的横向磁通感应加热装置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志赢 汪友华 +2 位作者 刘成成 彭江湃 宋华宾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80-3191,共12页
对金属带材进行横向磁通感应加热(TFIH)时,通常会存在加热温度分布不均匀以及加热温度偏离目标值两个问题。该文研究了加热器结构参数与电源参数对45号钢带材回火热处理温度的影响,并对两种参数分别进行优化,使带材在加热器出口处的平... 对金属带材进行横向磁通感应加热(TFIH)时,通常会存在加热温度分布不均匀以及加热温度偏离目标值两个问题。该文研究了加热器结构参数与电源参数对45号钢带材回火热处理温度的影响,并对两种参数分别进行优化,使带材在加热器出口处的平均温度达到目标值600℃,同时获得均匀的温度分布。采用Morris法对加热器结构参数进行全局灵敏度分析,选取显著影响相对不均匀度的参数并建立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使用多岛遗传算法(MIGA)对筛选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初步获得均匀的温度分布。最后以降低温度分布的相对不均匀度和达到理想平均温度为目标,在优化后的加热器结构基础上使用响应面法(RSM)优化电源参数,实现多目标优化设计。仿真验证结果表明,45号钢带材在加热器出口处的平均温度为600.06℃、相对不均匀度为2.36%,满足45号钢回火热处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磁通感应加热 全局灵敏度分析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 多岛遗传算法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确定生产因素的表面组装生产线负载平衡优化模型
6
作者 张怀权 黄春跃 +1 位作者 梁颖 廖帅冬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2-532,共11页
针对表面组装生产中的不确定因素造成企业订单完成时间滞后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考虑不确定生产因素的生产线负载平衡优化模型.首先,以不确定生产因素的历史样本数据作为随机模拟样本预估出不确定生产因素对订单完成造成的滞后时间... 针对表面组装生产中的不确定因素造成企业订单完成时间滞后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考虑不确定生产因素的生产线负载平衡优化模型.首先,以不确定生产因素的历史样本数据作为随机模拟样本预估出不确定生产因素对订单完成造成的滞后时间;其次,优化元器件贴装工位分配方案并以任务完成作为触发事件模拟生产线实际运行得到动态生产计划;再次,根据动态生产计划计算出模型适应度值后,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适应度值进行启发式寻优获得最优动态生产方案.最后,利用表面组装生产线试例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准确预测产线各时段的生产任务、任务量及各器件贴装工位,有效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平衡 蒙特卡洛法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量的GIS触头温度预测方法
7
作者 刘昱轩 徐志钮 +3 位作者 胡伟涛 赵汉武 赵丽娟 金虎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219,共8页
为防止因气体绝缘开关(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触头温升造成的事故,有必要对GIS触头温度进行监测与预测。针对触头温度不易直接测量以及其温度易受运行工况与外界因素影响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量的GIS触头温度预测方... 为防止因气体绝缘开关(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触头温升造成的事故,有必要对GIS触头温度进行监测与预测。针对触头温度不易直接测量以及其温度易受运行工况与外界因素影响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量的GIS触头温度预测方法。文中通过建立三维仿真模型,分析了在不同接触电阻值、负荷电流、环境温度、风速、SF 6压强、太阳辐射强度下GIS的温度分布规律,结合热路理论定性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通过分析可知,GIS触头温度预测的关键因素为外壳温升、负荷电流、风速、SF 6压强、太阳辐射强度,而环境温度影响可忽略,采取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用以上多特征量预测触头温升,将得到的预测值与建模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误差为-0.7~0.68℃。该预测方法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对GIS温度场的影响,为基于外置传感器的GIS触头温度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开关(GIS) 多物理场耦合 有限元法 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 温度预测 热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同步学习的功率模块散热器拓扑优化快速迭代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朱高嘉 何函宇 +2 位作者 李龙女 朱建国 梅云辉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117,共7页
随着功率模块集成化程度的提高,其散热结构优化已成为研发中的关键。拓扑优化可通过变换散热器形貌、结构来最大化地提升散热效果,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在拓扑优化过程中,每步迭代均需要计算模块与散热器温度分布,占用较庞大的计算资... 随着功率模块集成化程度的提高,其散热结构优化已成为研发中的关键。拓扑优化可通过变换散热器形貌、结构来最大化地提升散热效果,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在拓扑优化过程中,每步迭代均需要计算模块与散热器温度分布,占用较庞大的计算资源和计算时间。为加速传统散热器拓扑优化进程,在基于传统固体各向同性材料惩罚SIMP(solid isotropic material with penalization)散热器拓扑优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嵌套神经网络NN(neural network)同步学习的快速迭代方法。首先,构建散热器基于编码器-解码器结构的NN预测模型,即基于散热器形貌迭代进化过程实现优化结构的快速预测;其次,将NN模型与散热器SIMP拓扑优化流程相嵌套,利用迭代过程中的中间形貌同步训练NN;最后,针对单芯片、两芯片模块结构,对比所提方法与传统迭代方法的拓扑优化结果,验证了所提NN同步学习方法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热器结构优化设计 拓扑优化 变密度法 神经网络同步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数控车床主轴系统频率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张义民 王昊 +1 位作者 曹辉 杨周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55-1159,共5页
基于有限元法参数化建立主轴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将轴承简化为弹性支撑.考虑皮带轮和卡盘的影响,对整个主轴系统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主轴系统的前八阶固有频率及固有振型.进行临界转速分析,将工作转速与非零最低阶频率对应的转速进行比较... 基于有限元法参数化建立主轴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将轴承简化为弹性支撑.考虑皮带轮和卡盘的影响,对整个主轴系统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主轴系统的前八阶固有频率及固有振型.进行临界转速分析,将工作转速与非零最低阶频率对应的转速进行比较,验证主轴设计的合理性.利用ISIGHT集成ANSYS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并计算非零最低阶固有频率,将有公差范围要求的轴段的直径和长度以及基本物理参数作为随机变量,采用BP神经网络拟合主轴系统非零最低阶固有频率与随机变量之间的关系.利用一次二阶矩法计算主轴系统在特定转速下的可靠度并求解各随机参数的可靠性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轴系统 有限元法 神经网络 可靠度 可靠性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地震属性储层预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张洪波 王纬 顾汉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5-37,i021,共4页
地震属性技术是储层预测的重要手段,但地震储层预测存在多解性,可靠性程度低问题,预测出的最终图件难以进行合理的地质解释,文章基于地震属性与地质属性随时空变化的关系,根据地震属性与储层属性相关程度,以及地震属性对储层参数敏感程... 地震属性技术是储层预测的重要手段,但地震储层预测存在多解性,可靠性程度低问题,预测出的最终图件难以进行合理的地质解释,文章基于地震属性与地质属性随时空变化的关系,根据地震属性与储层属性相关程度,以及地震属性对储层参数敏感程度来进行地震属性有效性分析;然后将搜索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来实现地震属性优化,用优化出的地震属性再进行多元储层预测。实际工区的砂岩厚度预测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可明显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技术 高精度 地震属性技术 有效性分析 地质解释 时空变化 地质属性 相关程度 敏感程度 储层参数 属性优化 神经网络 搜索算法 预测结果 砂岩厚度 多解性 可靠性 图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转子振动可靠性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朱丽莎 张义民 +1 位作者 卢昊 冯文周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9-155,共7页
针对工程实际中具有复杂结构的随机转子系统,考虑轴承支撑、陀螺力矩、不平衡激励对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将有限元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得到随机响应与基本随机变量之间的显性表达式。在已知基本随机变量的前四阶矩的情况下,... 针对工程实际中具有复杂结构的随机转子系统,考虑轴承支撑、陀螺力矩、不平衡激励对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将有限元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得到随机响应与基本随机变量之间的显性表达式。在已知基本随机变量的前四阶矩的情况下,根据随机转子系统最大不平衡响应的振动峰值不超过许用振动峰值的关系准则,定义了随机系统的振动可靠性模式,给出了可靠性灵敏度计算公式,研究了工作参数的随机性对转子系统振动可靠性的影响并进行排序,得到了系统可靠度对基本随机变量均值和方差的灵敏度。研究结果表明,在转子的工作转速范围内,工作转速和中压缸左轴承的性能参数是振动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和监视这些工作参数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系统 振动 可靠性 灵敏度 神经网络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岩土工程结构随机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邓建 朱合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9-272,共4页
针对有限元蒙特卡罗法计算量大的弊端和岩土工程结构功能函数不能用显式表达的可靠性分析问题 ,提出并论证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随机有限元 (有限元蒙特卡罗 )分析法 .神经网络具有高度非线性的映射能力 ,可用来逼近结构响应量与随机变量的... 针对有限元蒙特卡罗法计算量大的弊端和岩土工程结构功能函数不能用显式表达的可靠性分析问题 ,提出并论证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随机有限元 (有限元蒙特卡罗 )分析法 .神经网络具有高度非线性的映射能力 ,可用来逼近结构响应量与随机变量的映射关系 .通过典型岩土工程结构的应用实例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有限元蒙特卡罗法 可靠性分行 结构分析 岩土工程 非线性映射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机械零部件可靠性稳健设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义民 高娓 +2 位作者 贺向东 宋相强 黄贤振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175,共4页
将可靠性优化设计理论、可靠性灵敏度技术和可靠性稳健设计方法相结合,利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功能,模拟得到随机设计变量与机械零部件结构响应之间的关系,以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结合随机摄动技术,进行结构可靠性稳健设计。... 将可靠性优化设计理论、可靠性灵敏度技术和可靠性稳健设计方法相结合,利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功能,模拟得到随机设计变量与机械零部件结构响应之间的关系,以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结合随机摄动技术,进行结构可靠性稳健设计。从而解决了工程实际中很难给出极限状态函数的显性表达式问题,并有效地克服了目前随机有限元法和响应面法存在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优化设计 可靠性稳健设计 神经网络 随机摄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机构动态强度可靠性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于霖冲 白广忱 焦俊婷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56-959,共4页
提出机构动态强度可靠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给出柔性机构动态强度可靠性分析的模型。将驱动加速度、驱动时间、摩擦和阻尼力(矩)等作为随机变量,应用蒙特卡罗方法,取得动态参数样本,再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根据抽取的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 提出机构动态强度可靠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给出柔性机构动态强度可靠性分析的模型。将驱动加速度、驱动时间、摩擦和阻尼力(矩)等作为随机变量,应用蒙特卡罗方法,取得动态参数样本,再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根据抽取的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统计网络输出得到动态应力分布,进而求出机构动态强度可靠度。通过空间站柔性展开机构实例计算动态强度可靠度,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度高,与单纯使用蒙特卡罗方法的结果相比,提高了计算精度,大大减少计算时间,可用于复杂柔性机构的动态强度可靠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 人工神经网络 蒙特卡罗 机构 强度 动态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油田注采比 被引量:8
15
作者 袁爱武 郑晓松 于洪波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3-54,i004-i005,共4页
在简单介绍了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以实例说明了BP神经网络方法在油田注采比预测中的应用, 并与注采比与水油比法、多元回归法和物质平衡法进行比较; 其次, 分析了各种预测法的计算结果, 并对神经网络预测法进行了检验。结果... 在简单介绍了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以实例说明了BP神经网络方法在油田注采比预测中的应用, 并与注采比与水油比法、多元回归法和物质平衡法进行比较; 其次, 分析了各种预测法的计算结果, 并对神经网络预测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 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具有更好的自适应性, 能够较好地反映影响注采比的各种因素与注采比的内在联系, 而且预测精度较高。因此认为,应用BP神经网络方法预测油田注采比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采比 物质平衡法 多元回归法 神经网络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双重响应面法的涡轮叶盘可靠性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春宜 宋鲁凯 +2 位作者 费成巍 郝广平 李雪芹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55-1164,共10页
为了合理进行整体叶盘多失效模式可靠性分析和准确描述各影响参数的重要程度,将智能算法与双重响应面方法相结合提出可靠性灵敏度分析的智能双重响应面方法 (Intelligent Dual Response Surface Method,IDRSM)。首先,建立IDRSM的数学模... 为了合理进行整体叶盘多失效模式可靠性分析和准确描述各影响参数的重要程度,将智能算法与双重响应面方法相结合提出可靠性灵敏度分析的智能双重响应面方法 (Intelligent Dual Response Surface Method,IDRSM)。首先,建立IDRSM的数学模型,给出基于IDRSM的可靠性灵敏度分析的流程。然后,考虑流场和温度场作用,基于IDRSM对整体叶盘径向变形和应力两种失效模式进行可靠性分析和灵敏度分析。可靠性分析显示:当许用径向变形、许用应力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取3.8mm和76μm,690MPa和14MPa时,叶盘综合可靠度为0.9926。灵敏度分析显示:整体叶盘综合失效概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流速和转速,占叶盘总失效的92%。通过蒙特卡洛法、响应面法、极值响应面法、智能响应面法等四种方法比较显示:IDRSM能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提高计算效率。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在多失效模式综合可靠性灵敏度分析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也为结构多失效模式可靠性优化开辟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分析 整体叶盘 智能算法 人工神经网络 智能双重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的神经网络方法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义民 张雷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7-261,共5页
针对具有非正态随机参数的可靠性(优化)设计,提出了随机摄动-Edgeworth级数方法,采用该方法将可靠性概率约束转化为等价的确定型约束,可以迅速准确地获得优化设计信息。针对具有多失效模式的结构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提出了随机模拟-神... 针对具有非正态随机参数的可靠性(优化)设计,提出了随机摄动-Edgeworth级数方法,采用该方法将可靠性概率约束转化为等价的确定型约束,可以迅速准确地获得优化设计信息。针对具有多失效模式的结构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提出了随机模拟-神经网络方法(MCS-NN),将随机模拟方法与神经网络技术有机结合,为结构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态随机参数 可靠性优化设计 随机摄动技术 Edgeworth级数 MCS—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可靠度分析的改进BP神经网络响应面法 被引量:21
18
作者 桂劲松 康海贵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7-130,共4页
对功能函数不能明确表达即具有隐式功能函数的问题进行可靠度分析,常采用响应面法。其中二次多项式响应面法应用较为广泛,采用与此方法相同的思路,人们提出了BP神经网络响应面法。在此基础之上,笔者提出了改进的BP神经网络响应面法。对... 对功能函数不能明确表达即具有隐式功能函数的问题进行可靠度分析,常采用响应面法。其中二次多项式响应面法应用较为广泛,采用与此方法相同的思路,人们提出了BP神经网络响应面法。在此基础之上,笔者提出了改进的BP神经网络响应面法。对以上方法计算效果,通过算例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改进BP神经网络响应面法计算精度较好,进行有限元分析次数较少。该方法用于大型复杂结构的可靠度分析,可相应提高工作效率和解题质量,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可靠度 神经网络 响应面法改进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项式基函数神经网络的结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孟广伟 李广博 +1 位作者 李锋 周立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60-1463,共4页
研究了多项式基函数神经网络法的结构可靠性计算.当结构的极限状态函数复杂,非线性程度较高,功能函数为隐式时,传统的结构可靠度分析方法计算困难,多项式基函数神经网络法为解决结构可靠性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基于多项式逼近理论,利... 研究了多项式基函数神经网络法的结构可靠性计算.当结构的极限状态函数复杂,非线性程度较高,功能函数为隐式时,传统的结构可靠度分析方法计算困难,多项式基函数神经网络法为解决结构可靠性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基于多项式逼近理论,利用神经网络模拟逼近能力,将多输入多项式作为网络的激励函数,利用激励函数的广义逆矩阵形式计算网络隐层与输出层的连接权值,拟合结构的功能函数.利用可靠度的一阶可靠性方法计算结构的失效概率.通过实例计算,表明了本方法计算精度高,同时公式简单,易于编程,具有通用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可靠性 多项式基函数 神经网络 广义逆矩阵 一阶可靠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SSO-LARS的软件复杂性度量属性特征选择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雁舟 乔辉 +2 位作者 吴晓萍 邵楠 惠文涛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9-173,共5页
针对软件可靠性早期预测中软件复杂性度量属性维数灾难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绝对值压缩与选择方法(The 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 Operator,LASSO)和最小角回归(Least Angle Regression,LARS)算法的软件复杂性度量属性特... 针对软件可靠性早期预测中软件复杂性度量属性维数灾难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绝对值压缩与选择方法(The 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 Operator,LASSO)和最小角回归(Least Angle Regression,LARS)算法的软件复杂性度量属性特征选择方法。该方法筛选掉一些对早期预测结果影响较小的软件复杂性度量属性,得到与早期预测关系最为密切的关键属性子集。首先分析了LASSO回归方法的特点及其在特征选择中的应用,然后对LARS算法进行了修正,使其可以解决LASSO方法所涉及的问题,得到相关的复杂性度量属性子集。最后结合学习向量量化(Learning Vector Quantization,LVQ)神经网络进行软件可靠性早期预测,并基于十折交叉方法进行实验。通过与传统特征选择方法相比较,证明所提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软件可靠性早期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可靠性早期预测 特征选择 LASSO回归方法 LARS算法 LVQ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