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民:一个概念的时空之旅 被引量:1
1
作者 方兴东 王奔 钟祥铭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1,共17页
“人人都是网民”的时代正在成为现实。网民既是一个透视互联网发展的独特视角,也是理解技术演进、扩散和影响社会的重要窗口,且始终是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网民”从1970年代前的文学形象,演变为1970—1980年代... “人人都是网民”的时代正在成为现实。网民既是一个透视互联网发展的独特视角,也是理解技术演进、扩散和影响社会的重要窗口,且始终是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网民”从1970年代前的文学形象,演变为1970—1980年代的信息民主化雏形阶段互联网缔造者和黑客,从1990—2000年代的信息民主化初级阶段的互联网黑客与商业精英,演变为2010—2020年代的信息民主化阶段的大众,网民的使用习惯、网络关系、群体特征等都产生了阶段性的变革。网络权力沿着时代脉络自上而下传递,网民群体则自下而上站在互联网舞台的中央,在全民进入数字时代后逐步变为时代的基本背景。通过对“网民”概念的溯源及部分网民画像的总结,更深刻地洞察“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与协同”背景下的现象,为深入理解数字时代和网络文化提供重要参考。“网民”概念的演变彰显的不是技术、产品和应用,而是互联网时代精神与数字文化,真正代表了互联网的开放、共享的本质和人类数字文明的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民 互联网 网络文化 数字文明 互联网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tudy on the Popular Words on Line——Take the Popular Words of Recent Years as Examples
2
作者 郭晨 《海外英语》 2012年第23期233-235,238,共4页
Popular word on line is a kind of language form which is welcomed by netizens.The popular word on line is the most active part of network language.They are made of expressions what the internet users are established b... Popular word on line is a kind of language form which is welcomed by netizens.The popular word on line is the most active part of network language.They are made of expressions what the internet users are established by usage.The popular words on line have a very strong nature of medium.They are the comprehensive products which come from the facts of social politics,economics,culture,environment and people's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etc.of a certain time.The total amount of new emerging popular words on line is not so many every year,but the influence of them can not be belittled.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popular words on line with the cases of the popular words occured in recent years.It works on the reasons for their rapid spreading.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put forward some ways for the guidance of the popular words on l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PULAR WORDS on line internet guide netizen netw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舆情大数据的网民关注度转移模型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兰月新 刘冰月 +3 位作者 张鹏 夏一雪 刘茉 连芷萱 《现代情报》 CSSCI 2018年第10期10-15,共6页
[目的/意义]基于舆情大数据研究网民关注度转移模型,能够深入解读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事件的竞争效应,可以为网络舆情治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过程]定性分析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事件竞争效应以及网民关注度转移机理,基于微分方程组... [目的/意义]基于舆情大数据研究网民关注度转移模型,能够深入解读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事件的竞争效应,可以为网络舆情治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过程]定性分析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事件竞争效应以及网民关注度转移机理,基于微分方程组构建网民关注度转移模型,通过研究模型特性和数值仿真,理解两个舆情事件之间网民关注度转移的定量关系以及未来趋势,并给出估计模型参数的方法。[结论/结果]经过理论建模和实证分析得出本文构建的网民关注度转移模型是可行的,尤其是可以通过舆情数据分析确定多个舆情事件的竞争结果以及网民关注度转移的关键节点,为进一步研究网民关注度转移趋势预测问题提供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网络舆情 网民关注度 转移模型 预测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的社会风险放大效应研究——基于公共卫生事件 被引量:24
4
作者 祝阳 雷莹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20,共7页
网络搭建的"场域"成为社会风险的"放大站",本研究旨在描述网络传播与社会风险放大之间的关系。在区分网络与媒体概念的基础上,分析网络传播特征与放大效应的关系。基于公共卫生事件,探讨社会风险本身就会产生的社... 网络搭建的"场域"成为社会风险的"放大站",本研究旨在描述网络传播与社会风险放大之间的关系。在区分网络与媒体概念的基础上,分析网络传播特征与放大效应的关系。基于公共卫生事件,探讨社会风险本身就会产生的社会效应。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分析网络对社会风险的传播衍生出的次生危害。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关系的假设前提下,提出网络的社会风险放大效应的模型。需要理性应对网络在社会风险中产生的放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媒介 媒体 新媒体 传播 社会风险 放大效应 网民 政府 公共卫生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中国网民关注度分析——基于新冠肺炎网络舆情数据 被引量:20
5
作者 陈璟浩 陈美合 曾桢 《现代情报》 CSSCI 2020年第10期11-21,共11页
[目的/意义]利用新冠疫情网络舆情数据来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中国网民关注度,有助于提升疫情期间政府信息供给效率、满足公众需求和提供社会支持等。[研究设计/方法]通过新浪舆情大数据平台获取研究数据,包括:疫情流行高峰期间全网... [目的/意义]利用新冠疫情网络舆情数据来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中国网民关注度,有助于提升疫情期间政府信息供给效率、满足公众需求和提供社会支持等。[研究设计/方法]通过新浪舆情大数据平台获取研究数据,包括:疫情流行高峰期间全网舆情数据、每日转发排名前100名热门微博、每日新增病例数据等。采用描述性统计、列联表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民关注度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结论/发现]疫情爆发初期,媒体大规模报道造成大量网民对事件关注;随着疫情严重,新增病例与网民关注出现同频共振;媒体报道初期,网民关注度集中趋势高;防疫举措、鼓励加油、捐献赠送、倡议建议、赞誉肯定5大关注主题,贯穿疫情流行高峰;主流媒体发布微博受关注最多,不同账户类型情感倾向有显著差异;网民总体关注度受新增病例和变异系数影响;每日热门舆情关注度,受新增病例、变异系数、舆情总量和戏剧性分值影响;单条微博受关注程度与当日相关话题总量和微博粉丝数有一定关系。[创新/价值]本文系统分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民关注度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网络舆情 网民关注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网民心态与网络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以微博为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宁 唐嘉仪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18年第2期99-111,共13页
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现象与问题是社会转型时期中国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而网络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更是成为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常态化现象。社交媒体的流行和普及对传统的政治传播权力结构和话语体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文章以微博为例进... 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现象与问题是社会转型时期中国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而网络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更是成为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常态化现象。社交媒体的流行和普及对传统的政治传播权力结构和话语体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文章以微博为例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讨论社交媒体使用以及社交媒体用户呈现的网民心态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其网络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行为,并对网络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进行个体型和群体型的划分。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的使用和信息偏好、社会情绪和社会价值均不同程度地与两类网络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存在显著回归关系,引导网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发展不能忽视社交媒体及其网民心态的影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网民心态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 微博政治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特征和信息内容对网民诉求政府回应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会平 邓凯 +1 位作者 郭宁 杨国富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21,27,共6页
不断提升网民诉求的政府回应度是增强网络空间治理能力的关键环节。运用信息沟通、网络参与和政府问责理论,从主体特征和信息内容两个维度构建影响网民诉求政府回应度的研究模型;以2016年成都市政府网站"政府信箱"公开的6 60... 不断提升网民诉求的政府回应度是增强网络空间治理能力的关键环节。运用信息沟通、网络参与和政府问责理论,从主体特征和信息内容两个维度构建影响网民诉求政府回应度的研究模型;以2016年成都市政府网站"政府信箱"公开的6 608封网民来信为数据源,检验提出的研究假设。研究发现,利益相关方、回应部门层级、参与部门数量、回应经历时长,满足网民诉求的处置周期、所需代价、涉及范围以及诉求问题是否反复显著影响网民诉求的政府回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政务 网民诉求 政府回应 网络空间治理 信息沟通 网络参与 政府问责 主体特征 信息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新词语新探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天明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7-78,共2页
在时下的网络交流中出现了大量的网络新词语,本文试图从语言学和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些网络新词语的类型、特点、产生原因和网民的心理;力求对这些特殊的语言现象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 网络传播 词语 网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肉搜索”内部动力机制探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唐希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69-72,共4页
本文在传播学语境中,对人肉搜索及其引发的信息涌动现象进行探析,试图从传播学、社会学乃至心理学等多角度去审视其特质及规律,进而研究其内部动力机制,从而藉此加深对人肉搜索影响力的认识。文章分析了人肉搜索的概念及其内部动力机制... 本文在传播学语境中,对人肉搜索及其引发的信息涌动现象进行探析,试图从传播学、社会学乃至心理学等多角度去审视其特质及规律,进而研究其内部动力机制,从而藉此加深对人肉搜索影响力的认识。文章分析了人肉搜索的概念及其内部动力机制,即网民基于道德认知的群体归属感诉求、公共服务与自我实现诉求、情绪宣泄诉求和求知诉求,并从正负方面总结了人肉搜索的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肉搜索 内部动力机制 网民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微博问政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广鑫 贺菲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143-147,共5页
伴随着微博渐趋平民化与大众化,微博问政这一"民间舆论场"受到网民青睐。微博问政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利弊皆存:它有利于推动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维护政策合法化,促进政策制定的民主科学化;但由于虚假信息过多、利益集团、国... 伴随着微博渐趋平民化与大众化,微博问政这一"民间舆论场"受到网民青睐。微博问政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利弊皆存:它有利于推动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维护政策合法化,促进政策制定的民主科学化;但由于虚假信息过多、利益集团、国外敌对势力的干扰、数字鸿沟的差异使得微博问政给公共政策制定也带来消极影响。本文将立足阐述微博问政兴起的背景与发展现状,分析其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利弊,最后将探讨提升微博问政在公共政策制定中效能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问政 公共政策制定 公民社会 数字鸿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加强网民的公民意识和素质培养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文华 李成学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73-76,共4页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广泛应用,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是由于一些网民公民意识的缺失,导致其公民素质差、网络行为失范,影响着网络的健康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工作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分析网络公民的主要特征和网民...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广泛应用,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是由于一些网民公民意识的缺失,导致其公民素质差、网络行为失范,影响着网络的健康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工作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分析网络公民的主要特征和网民的公民意识缺失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网民的公民意识和素质培养,就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民 网络公民 公民意识和素质 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民力捧电视剧的开放性叙事策略——以美剧《越狱》和中国情景喜剧《武林外传》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琳 《保定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81-83,共3页
网民力捧的电视剧往往是开放式叙事的,即叙事内容涉热门话题,叙事类型的复杂化,叙事空间突破背景地位成为表意的主要元素。
关键词 网民 电视剧 开放性 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年词汇”影响网民网络词语“施暴性”途径之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余俊 《宜春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49-51,140,共4页
"十年词汇"中某些"专用词语"具有"施暴性",且对网民网络词语"施暴性"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实现首先缘于"十年词汇"中"涉暴词语"词义被沿用,其次缘于"十... "十年词汇"中某些"专用词语"具有"施暴性",且对网民网络词语"施暴性"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实现首先缘于"十年词汇"中"涉暴词语"词义被沿用,其次缘于"十年词汇"中"涉暴词语"词义被借用,第三缘于后者对前者违背语用交际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之承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年词汇” 网民网络词语 施暴性 影响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互联网巨头在华整体失利原因分析
14
作者 田秀华 李永发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50-54,共5页
当传统行业的跨国巨头们在中国市场纵横驰骋时,新兴的美国互联网巨头在中国市场整体落寞。究其原因主要在四个方面:一是中美两国网民结构特征、网络应用以及法律制度有很大差异;二是互联网企业跟传统行业有着很大差异性;三是美国互联网... 当传统行业的跨国巨头们在中国市场纵横驰骋时,新兴的美国互联网巨头在中国市场整体落寞。究其原因主要在四个方面:一是中美两国网民结构特征、网络应用以及法律制度有很大差异;二是互联网企业跟传统行业有着很大差异性;三是美国互联网巨头傲慢与偏见;四是一些精干的、有抱负的本土互联网企业家们的抗争。美国互联网巨头想赢在中国,必须变现出足够的决心、耐心和细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巨头 网民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使用对中国女性政治信任的影响研究——以中国网民为对象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金恒江 聂静虹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112,共12页
传统媒体中的政治新闻使用对女性的政治信任具有积极显著的影响;网络中的政治新闻使用对女性的政治信任则是显著负向影响。官方媒体与非官方媒体可信度都对女性政治信任的影响呈显著正向作用。此外,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媒介可信度、个体... 传统媒体中的政治新闻使用对女性的政治信任具有积极显著的影响;网络中的政治新闻使用对女性的政治信任则是显著负向影响。官方媒体与非官方媒体可信度都对女性政治信任的影响呈显著正向作用。此外,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媒介可信度、个体社会心理感知变量(主观幸福感、社会满意度、国家认同感、人际信任)在媒介使用对女性政治信任的影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而政治心理—行为变量(政治兴趣和政治讨论)的中介效应影响有限。这些发现,能够揭示媒介对女性政治信任的重要性,同时也有益于中国政治传播的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使用 政治信任 中国女性 网民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考英语改革背景下中国网民的英语语言态度 被引量:6
16
作者 罗正鹏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57-63,共7页
以评价理论为话语分析方法,收集腾讯网民对2014年高考英语改革的评论为语料,探索并呈现中国网民的英语语言态度。研究发现,大部分网民的语言态度比较消极;对英语工具性价值的强调和英语威胁母语文化认同的担忧是网民英语语言态度的重要... 以评价理论为话语分析方法,收集腾讯网民对2014年高考英语改革的评论为语料,探索并呈现中国网民的英语语言态度。研究发现,大部分网民的语言态度比较消极;对英语工具性价值的强调和英语威胁母语文化认同的担忧是网民英语语言态度的重要特征。然而有迹象表明,部分网民超越了"工具"与"文化"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对他们而言,英语的价值不再局限于工具,而是参与全球实践共同体的必要纽带。鉴于网民英语语言态度的积极转变,研究呼吁建构英语学习新话语,以促进中国英语教育的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英语改革 中国网民 语言态度 评价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逻辑转向与权力共生:从网络流行体看青年网民的集体记忆实践 被引量:17
17
作者 陈旭光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18年第3期71-85,共15页
借助特殊的文本构式和传播机制,网络流行体成为一种在线协作式记忆文本,记录着中国网民的现实境遇与集体心态,反映了主体情感和市民生活的深层结构。通过对501位青年网民的经验研究,从流行性语言这一微观层面切入,探究青年网民的集体记... 借助特殊的文本构式和传播机制,网络流行体成为一种在线协作式记忆文本,记录着中国网民的现实境遇与集体心态,反映了主体情感和市民生活的深层结构。通过对501位青年网民的经验研究,从流行性语言这一微观层面切入,探究青年网民的集体记忆实践,可揭示其背后的意识形态与权力关系。研究发现,互联网改变了记忆建构的时空边界,使"在线记忆"具有合法性,14个典型的网络流行体进入了青年网民的集体记忆,构成了四类记忆主题,"民本立场"成为其集体记忆的意识形态特征。在集体记忆的建构与书写中,由"人本位"到"事本位"的变化成为互联网时代记忆言说重要的逻辑转向。在此转向中的记忆实践最终搅动着既有的话语格局,昭示着话语民主的可能性,勾勒出权力共生的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行体 集体记忆 青年网民 话语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生同伴接纳、友谊支持、孤独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郝泽生 张海滨 牛玉柏 《人类工效学》 2017年第6期26-31,41,共7页
目的探究孤独感在同伴接纳、友谊支持与网络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方法采用青少年病理性网络使用量表、孤独感量表、同伴提名法以及友谊质量问卷对成都市745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中学男生的网络成瘾率显著高于女生;孤独感完... 目的探究孤独感在同伴接纳、友谊支持与网络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方法采用青少年病理性网络使用量表、孤独感量表、同伴提名法以及友谊质量问卷对成都市745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中学男生的网络成瘾率显著高于女生;孤独感完全中介了友谊支持对网络成瘾的影响,部分中介了女生同伴接纳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孤独感对女生友谊支持与网络成瘾的影响要大于同伴接纳对网络成瘾的影响。结论男女生同伴接纳、友谊支持对网络成瘾的影响有着不同的模式,友谊支持对初中生的影响更大,同伴接纳只对女生网络成瘾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接纳 友谊支持 孤独感 网络成瘾 互联网 网民 青少年 中学生 娱乐 游戏 社会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体育赛事风险传播评估模型构建 被引量:8
19
作者 吕晶晶 宋娜 郭晴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28,共8页
大型体育赛事不仅是运动的竞技场,也是多元利益主体话语争夺的舆论空间。研究以“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为理论基础,通过公众调查和层次分析法,测量了网民对大型体育赛事风险事件传播行为及概率,以此形成了大型体育赛事风险传播评估模型... 大型体育赛事不仅是运动的竞技场,也是多元利益主体话语争夺的舆论空间。研究以“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为理论基础,通过公众调查和层次分析法,测量了网民对大型体育赛事风险事件传播行为及概率,以此形成了大型体育赛事风险传播评估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型包含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52个三级指标,网民对待大型体育赛事中的各类风险事件会无差别进行二次传播。研究认为:(1)元风险事件、媒介事件、焦点事件的风险传播路径为赛事风险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操作化路径;(2)在一些可预测的元风险事件上,赛事组委会可通过提升管理水平和开展培训工作,避免此类风险发生;在一些无法避免的风险上,赛事组委会可通过不同预案设定来避免风险事件演变为焦点事件;(3)赛事组委会在进行风险评估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专家和公众风险感知差异,将公众的风险传播行为、心理和传播情境等要素纳入风险管理全过程,并将科学系统性知识、经验性知识、隐性知识与直觉性知识纳入风险沟通模式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体育赛事 风险传播 评估模型 网民行为 元风险事件 媒介事件 焦点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示偏好与网络新闻受众需求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华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4年第3期67-69,共3页
网络新闻受众作为互联网信息的消费者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也符合一般经济学的原理 ,但在网络新闻传播这一领域又有其独有的特点 ,本文就是从可观察到的网络新闻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所反应的显示偏好来探寻“隐藏”其背后的受众需求 ,从而... 网络新闻受众作为互联网信息的消费者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也符合一般经济学的原理 ,但在网络新闻传播这一领域又有其独有的特点 ,本文就是从可观察到的网络新闻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所反应的显示偏好来探寻“隐藏”其背后的受众需求 ,从而为网络新闻总体规划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新闻传播 网络受众 显示偏好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