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技术创新与内外贸一体化:基于全国统一大市场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宏兵 唐莲 翟瑞瑞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6,共14页
基于2009—2022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样本数据,构建并测算城市层面数字技术创新与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水平指标,从全国统一大市场视角系统探讨了数字技术创新对内外贸一体化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创新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内外贸... 基于2009—2022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样本数据,构建并测算城市层面数字技术创新与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水平指标,从全国统一大市场视角系统探讨了数字技术创新对内外贸一体化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创新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且上述影响可通过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传导机制进一步强化。不仅如此,数字技术创新对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在数字基础设施水平高、人力资本水平高和位于南方地区、长江经济带的城市更为显著;拓展分析探讨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对城市内外贸一体化的推动效应,并进一步发现这一效应在数字技术创新水平较高的城市中更明显。研究结论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视角下,以数字技术创新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创新 内外贸一体化 全国统一大市场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数字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明贤 邓晶晶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67,共9页
在经济绿色转型进程加速和数字技术革命交织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如何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关键议题。国家级大数据试验区作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引领者,是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经济生产的重要实践基地,已成为衡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 在经济绿色转型进程加速和数字技术革命交织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如何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关键议题。国家级大数据试验区作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引领者,是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经济生产的重要实践基地,已成为衡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2—2023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系统评估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异质性表现,并实证检验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且在国有企业、高科技行业以及绿色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中,其促进作用尤为显著;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优化融资环境缓解融资约束、依托数字化能力建设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以及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强化环境规制力度,三方面协同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论文为推动数字经济与绿色转型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实证依据,也为制定数字经济驱动绿色发展的政策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绿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的就业效应——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
3
作者 王晓丹 周十同 石玉堂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49,共18页
在当前“稳就业”这一重大现实需求下,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不可避免地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冲击,如何有效应对这一挑战已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亟须解决的核心议题。基于此,文章将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设立视为准自然实验,利... 在当前“稳就业”这一重大现实需求下,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不可避免地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冲击,如何有效应对这一挑战已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亟须解决的核心议题。基于此,文章将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设立视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0—2023年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DML)系统评估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设立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设立显著促进了企业就业增长,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机制分析发现,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设立主要通过就业岗位创造效应、生产规模扩大效应以及融资约束缓解效应等内在路径推动企业就业增长;第三,异质性分析进一步揭示,先导区设立的就业促进效应在行业集中度较低、要素集中度较低、环境不确定性较弱以及营商环境较优的地区尤为显著;第四,拓展性分析表明,先导区设立不仅有助于提升就业规模,还能够优化就业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推动高质量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同时,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分析表明,政策的最优执行规则与实际执行情况仍存在一定差距,这意味着该政策在促进就业方面仍具备较大的优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就业增长 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双重机器学习 就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碳减排效应研究
4
作者 李军军 黄馨郁 刘文心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1-221,共11页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设立旨在推动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和创新,探索符合国情并适应各地发展阶段的环境管理体制,对节能降碳实现“双碳”目标有积极作用。论文归纳了福建、江西、贵州和海南四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在生态环境制度创新方面的...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设立旨在推动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和创新,探索符合国情并适应各地发展阶段的环境管理体制,对节能降碳实现“双碳”目标有积极作用。论文归纳了福建、江西、贵州和海南四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在生态环境制度创新方面的改革举措和成果,并从绿色经济转型、能源消耗控制、能源结构调整和碳汇产业发展四个方面,探讨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环境制度改革如何提升碳减排效率的机理。基于2010—2021年中国南方9个省份9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验证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具有积极的碳减排效应,发现环境规制和绿色技术创新发挥了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环境规制 绿色技术创新 碳减排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试验区建设如何影响企业绿色治理绩效? 被引量:1
5
作者 任宪静 王凤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125,共23页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能否有效提升企业绿色治理绩效,对探索智能时代的绿色治理新路径及助推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5—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简称人...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能否有效提升企业绿色治理绩效,对探索智能时代的绿色治理新路径及助推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5—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简称人工智能试验区)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讨人工智能试验区建设对企业绿色治理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试验区建设促进了企业绿色治理绩效的提升,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果仍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智能试验区建设主要通过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并有效降低企业营业成本和管理费用,进而提升企业绿色治理绩效。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智能试验区建设对企业绿色治理绩效的提升作用,在行业竞争程度较高的企业、小规模企业、高融资约束企业及高科技企业中更为明显。此外,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与人工智能试验区政策发挥协同效应来提升企业绿色治理绩效,为中国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协同转型提供路径选择。本文拓展了人工智能试验区政策的微观经济后果研究,为企业把握科技变革的机遇、优化企业绿色治理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试验区 企业绿色治理绩效 企业创新 营业成本 管理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创新驱动与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3
6
作者 施君然 钟昌标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84,共16页
数字经济具有创新性高、渗透性强和覆盖性广的特点,能够深入到各个产业和领域,成为创新驱动的关键力量,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探讨数字经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首先从已有文... 数字经济具有创新性高、渗透性强和覆盖性广的特点,能够深入到各个产业和领域,成为创新驱动的关键力量,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探讨数字经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首先从已有文献进行分析,数字经济能够提升创新水平,从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然后从实证角度测度2009—2022年中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字经济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并以R&D人员、R&D内部经费支出、专利申请件数刻画创新驱动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准自然实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的分析显示,创新驱动是数字经济激发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机制。最后,采用空间滞后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不仅对本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产生正向影响,而且对邻近地区新质生产力也产生正向空间溢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新质生产力 创新驱动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与企业ESG表现——基于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
7
作者 张容嘉 李云飞 王乐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83,共12页
契合绿色、可持续新发展的ESG理念日益受到政府、投资机构、企业管理者的关注。如何提升企业ESG表现,内化企业ESG实践的外部性,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给出了新思路。为避免传统渐进DID模型预设偏误、维度诅咒、模型强假定等问题,... 契合绿色、可持续新发展的ESG理念日益受到政府、投资机构、企业管理者的关注。如何提升企业ESG表现,内化企业ESG实践的外部性,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给出了新思路。为避免传统渐进DID模型预设偏误、维度诅咒、模型强假定等问题,充分考虑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本文采用2006~2023年上市企业数据,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评估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显著提升了企业ESG表现,且分别对企业E表现、S表现、G表现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重设机器学习模型、更换被解释变量、工具变量回归等方法后结论仍然成立。“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主要通过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和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ESG表现,且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程度高地区、国有企业中提升效应更加显著。本文进而提出大力推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依托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促进企业ESG表现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ESG表现 双重机器学习 技术升级 数字化转型 新质生产力 上市企业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政策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来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经验证据
8
作者 余少龙 石虹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7,共16页
人工智能政策不仅可以直接促进企业人工智能应用,还能通过推进城市数智化转型间接提升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水平,人工智能应用则可以通过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改善企业ESG表现。以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14—2023年... 人工智能政策不仅可以直接促进企业人工智能应用,还能通过推进城市数智化转型间接提升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水平,人工智能应用则可以通过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改善企业ESG表现。以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14—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发现:人工智能政策实施显著改善了企业ESG表现;人工智能政策通过促进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改善企业ESG表现,其中,人工智能政策通过促进城市智能技术创新、数智产业集聚、数字金融发展提升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水平,人工智能应用通过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信息披露质量提升、管理成本降低改善企业ESG表现;企业数字化战略实施强度和媒体关注度提高对人工智能政策的企业ESG表现改善效应具有强化作用,人工智能政策对非国有企业、规模较小企业、高科技行业企业、非重污染行业企业的ESG表现改善作用更强。因此,应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政策,并重视其宏观效应与微观效应的协同,以人工智能应用推进企业全面转型升级,有效改善企业的ESG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政策 人工智能应用 ESG表现 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数智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变革背景下企业家精神的时代建构
9
作者 张少峰 孙逸飞 +1 位作者 王萌霞 胡文君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2-52,共11页
文章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探究技术变革对企业家精神的塑造与激发效应。研究以2016—2023年中国A股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以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方法检验技术变革对企业家精神的激励作用。多重稳健性检验... 文章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探究技术变革对企业家精神的塑造与激发效应。研究以2016—2023年中国A股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以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方法检验技术变革对企业家精神的激励作用。多重稳健性检验证实了这一结果的可靠性。机制分析发现,政策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吸收能力和增强人工智能能力三重机制,显著提升企业家契约精神、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异质性分析表明,高科技企业、国有企业与技术密集型企业更能从技术变革中受益。研究为政府政策优化、企业战略转型及多方协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企业创新 动态能力 政策效应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政策与企业数字创新质量
10
作者 杨鹏 孙伟增 +1 位作者 张柳钦 周城溪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81,共12页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创新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将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大数据试验区)的设立视为一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数字经济政策对企业数字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创新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将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大数据试验区)的设立视为一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数字经济政策对企业数字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大数据试验区的设立显著提升了本地企业的数字创新质量,并且对行业竞争程度较高、数字化水平较低和非国有企业的提升效果更加显著。第二,机制分析表明,大数据试验区为企业开展数字创新提供了数字基础设施与数字创新补贴,并通过促进数字企业和人才集聚发挥知识溢出效应,促进企业数字创新质量提升。第三,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越强,企业的基础研究投入力度越大,设立大数据试验区对企业数字创新质量的影响越显著。本文研究验证了设立大数据试验区对企业数字创新质量的提升效果,为促进企业数字化发展提供实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试验区 数字创新质量 数字创新补贴 数字人才 知识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政策对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廖筠 轩辕明雪 朱晗荞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8-87,共10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大数据技术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本文以2012~202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政策影响企业开放式创新的理论机制,实证检验...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大数据技术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本文以2012~202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政策影响企业开放式创新的理论机制,实证检验该政策对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净效应。研究发现: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设立能有效推动公司开放式创新,该政策对国有、位于东部、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开放式创新有更好的推进效果;就传导机制而言,该政策通过促使企业数字化转型、缓解企业融资压力、降低信息不对称间接影响企业的开放式创新行为。为此,本文提出了深化大数据发展与企业开放式创新协同共促的战略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开放式创新 双重差分模型 信息不对称 数字化转型 企业融资压力 资源依赖理论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的创新效应:基于供给侧与需求侧双重视角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君锐 买生 刘磊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5-56,共12页
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2016—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试验区设立的创新效应。结果表明:第一,试验区设立能促进企业创新,各试点政策的创新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国... 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2016—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试验区设立的创新效应。结果表明:第一,试验区设立能促进企业创新,各试点政策的创新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智慧城市创建、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第二,试验区设立通过降低交易成本、集聚人才资源、促进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数字化转型,进而激励企业创新;第三,试验区设立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在位企业中更显著,且相比于渐进式创新,试验区设立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更显著。此外,试验区设立对毗邻城市企业创新有正向扩散效应,对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城市的企业创新有负向虹吸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企业创新 供给侧 需求侧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对民营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尚洪涛 王斯彤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91,共12页
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数字技术支撑,数字技术水平的提升源于创新。为集合创新人才和资源,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创新,2019年10月,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民营经济是我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 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数字技术支撑,数字技术水平的提升源于创新。为集合创新人才和资源,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创新,2019年10月,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民营经济是我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是民营经济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但多数民营企业规模偏小,资金、技术、人才相对匮乏,独立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而合作创新能有效降低研发创新中的风险和成本,切实提升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创新成效。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模型,基于2015—2022年我国上市民营企业数据,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试验区设立对民营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试验区设立对民营企业合作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结论在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企业数字化转型、知识吸收能力在试验区设立对民营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即试验区设立通过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促进企业合作创新;市场竞争程度、经济开放程度在试验区设立对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市场竞争程度、经济开放程度越高,试验区设立对民营企业合作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强。因此,要鼓励民营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与科技人才培养,开展合作创新;要充分发挥试验区辐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地区发展;要综合市场竞争和经济开放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政策,精准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民营企业 合作创新 倾向得分匹配法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化创新政策如何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被引量:29
14
作者 刘家民 马晓钰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34,共18页
数智化创新政策有利于企业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并能够优化供应链配置、加速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技术创新,从而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13—... 数智化创新政策有利于企业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并能够优化供应链配置、加速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技术创新,从而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和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进行政策效应分析,结果发现:数智化创新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数智化创新政策能够通过促进企业供应链配置多元化、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3条路径来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数智化创新政策的企业新质生产力提升效应存在城市和企业异质性,表现为在东部地区城市、中心城市、大城市以及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较低企业、非国有企业中显著,但在中西部地区城市、外围城市、中小城市以及大型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较高企业、国有企业中不显著。因此,应积极实施和推广数智化创新政策,加快数智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市场化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有效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创新政策 企业新质生产力 供应链多元化 数字化转型 数字技术创新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来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证据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军 朱可 钱宇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运用2014—2019年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这一结论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 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运用2014—2019年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这一结论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技术创新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低资源禀赋城市、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以及智慧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抑制高资源禀赋、高数字经济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而对非智慧城市的作用则不明显。因此,应基于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深度挖掘数字经济的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同时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培育壮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全要素生产率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资源配置效率 技术创新 城市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赋能、数据要素配置与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晔婷 何思源 +1 位作者 刘金涛 柴艺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1-37,共7页
文章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试点政策作为外生性冲击事件,基于2016—2022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该试点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发展,该结论在经过一系... 文章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试点政策作为外生性冲击事件,基于2016—2022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该试点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发展,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数据要素配置在试点政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尤其是在数据传播共享和数据应用环境方面最为突出。第三,试点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特征,在东部地区、高信息化水平地区和高政府干预程度地区,试点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果更为明显。第四,试点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可有力推动邻近地区新质生产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 创新发展试验区试点政策 数据要素配置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直接驱动和空间溢出的视角 被引量:4
17
作者 彭长生 黄兴宇 +1 位作者 李羚锐 黄先军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4,共10页
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当前绿色金融政策工具设计的最大一块“试验田”,有效发挥出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及区域辐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2017—2022年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陆续设立看作准自然实验,采用多... 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当前绿色金融政策工具设计的最大一块“试验田”,有效发挥出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及区域辐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2017—2022年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陆续设立看作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DID和空间DID模型,围绕试验区设立对所在城市和邻近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效应进行探究。研究发现:试验区设立对所在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存在提升效应,且对邻近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此外,这一政策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依托于地区自身的金融发展水平,金融发展规模越大、金融服务能力越强,越有利于该提升作用的实现。基于以上结论,本文为试验区与非试验区间的绿色创新协同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多时点DID 空间DID 空间溢出效应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创新政策评价研究 被引量:33
18
作者 郭戎 薛薇 +2 位作者 张俊芳 张明喜 魏世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15,54,共6页
中关村、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来,中央部门、示范区所在省(市)部门、示范区先后推出一系列促进示范区提高创新能力的新举措。本文评价了股权和分红激励等六方面的科技创新试点政策,着重分析政策着力点、实施效果... 中关村、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来,中央部门、示范区所在省(市)部门、示范区先后推出一系列促进示范区提高创新能力的新举措。本文评价了股权和分红激励等六方面的科技创新试点政策,着重分析政策着力点、实施效果、存在问题与建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试点政策 创新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推广评估——以中关村为例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俊芳 张明喜 +1 位作者 薛薇 魏世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18,共6页
政策评估是政策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自2009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在中关村、东湖、张江示范区和合芜蚌试验区开展政策试点,鉴于试点政策对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作用,本文以试点政策为评估对象,重点评估了其中12项已推广政策的政... 政策评估是政策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自2009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在中关村、东湖、张江示范区和合芜蚌试验区开展政策试点,鉴于试点政策对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作用,本文以试点政策为评估对象,重点评估了其中12项已推广政策的政策成效,分析政策落地与推广中出现的问题与障碍,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试点政策 政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 被引量:50
20
作者 任英华 刘宇钊 +1 位作者 胡宗义 李海彤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7-167,共11页
大数据提高了信息交流和知识传播的速度与效率,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现有研究针对大数据发展的红利效应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但鲜有从企业绿色发展视角进行的分析。为系统评估大数据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该研究在... 大数据提高了信息交流和知识传播的速度与效率,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现有研究针对大数据发展的红利效应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但鲜有从企业绿色发展视角进行的分析。为系统评估大数据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该研究在理论分析大数据发展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内在机理和知识产权保护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借助“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外生政策冲击,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大数据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在二者之间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大数据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大数据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大规模企业、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水平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大数据发展可以通过提高地区环境规制强度、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提升企业人力资本水平三种渠道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调节效应检验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在大数据发展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因此,政府应完善大数据发展政策,持续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加强大数据发展政策引导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设计,将大数据发展与碳达峰、碳中和等绿色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建立支持企业绿色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建设,更有效地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推进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发展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 双重差分模型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