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6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双智能体D3QN的电网N-1新增风险防控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安军 黎梓聪 +2 位作者 周毅博 石岩 毕建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8-869,I0005,共13页
城市电网在发生N-1故障后,极可能新增运行风险,导致N-1-1时出现大面积停电事故。为管控城市电网N-1后运行风险,该文提出一种改进双智能体竞争双深度Q网络(dueling double deep Q network,D3QN)的城市电网N-1风险管控转供策略。根据风险... 城市电网在发生N-1故障后,极可能新增运行风险,导致N-1-1时出现大面积停电事故。为管控城市电网N-1后运行风险,该文提出一种改进双智能体竞争双深度Q网络(dueling double deep Q network,D3QN)的城市电网N-1风险管控转供策略。根据风险管控原则,提出一种无需额外历史数据、考虑备自投装置、单供变电站风险和单供负荷母线风险的N-1场景指标;建立计及动作次序、指标间关系的负荷转供三阶段求解模型。以含预动作-变化探索值选择策略的改进双智能体D3QN方法,将负荷转供分为多个子转供环节学习,使转供思路清晰化,对动作空间进行降维,提高训练寻优效果,得到管控N-1风险的负荷转供策略。通过城市电网多场景算例分析,验证该文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电网 负荷转供 深度强化学习 N-1新增风险 双智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抑制剂liproxstatin-1和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在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中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芳 袁良 +2 位作者 王歌 陈诗婷 郑则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5,共8页
目的:对比铁死亡抑制剂liproxstatin-1(LIP-1)和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在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诱导的肺纤维化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BLM组、BLM+NAC组、BLM+LIP-1组、NAC组和LIP-1... 目的:对比铁死亡抑制剂liproxstatin-1(LIP-1)和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在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诱导的肺纤维化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BLM组、BLM+NAC组、BLM+LIP-1组、NAC组和LIP-1组。除对照组、NAC组和LIP-1组外,其余3组通过气管内滴注BLM建立肺纤维化模型。于建模前1 d,分别给予BLM+NAC组和BLM+LIP-1组灌服NAC、腹腔注射LIP-1。建模后14 d,评估各组小鼠的肺纤维化程度以及肺泡上皮细胞标志物、铁死亡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与NAC相比:(1)LIP-1更显著改善BLM诱导的小鼠体重及生存率下降;(2)LIP-1更显著减少肺纤维化范围、改善胶原沉积;(3)LIP-1更显著改善肺泡结构破坏,更显著抑制BLM引起的Ⅰ型肺泡上皮细胞标志物平足蛋白及Ⅱ型肺泡上皮标志物表面活性蛋白C的减少以及上皮-间充质转化;(4)LIP-1更显著抑制BLM诱导的铁死亡及相关分子血红素加氧酶1的增加。结论:与NAC相比,LIP-1改善肺纤维化的作用更为显著,机制上,可能与LIP-1能够抑制肺泡上皮细胞铁死亡有关。本研究为肺纤维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LIP-1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proxstatin-1 N-乙酰半胱氨酸 博来霉素 肺纤维化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N-1下融合CNN与Transformer的综合能源系统静态安全校核
3
作者 陈厚合 丁唯一 +2 位作者 刘光明 李雪 张儒峰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18,共10页
风光等新能源高比例渗透衍生出大量的源-荷场景,电-气综合能源系统(IEGS)的N-1安全校核面临计算挑战。深度学习技术在处理大量数据时具备显著优势,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将评价电力系统安全性的Hyper-box和Hyper-ellipse判据推... 风光等新能源高比例渗透衍生出大量的源-荷场景,电-气综合能源系统(IEGS)的N-1安全校核面临计算挑战。深度学习技术在处理大量数据时具备显著优势,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将评价电力系统安全性的Hyper-box和Hyper-ellipse判据推广到天然气系统,并形成IEGS综合安全指标以划分子系统的运行状态;构建卷积神经网络(CNN)-Transformer神经网络以适应量测数据与校核目标的非线性关系,实现快速校核;考虑到系统数据的量纲和数值差异大以及系统状态离散化的特点,分别对数据进行Z-score标准化和独热编码数值化以提升校核精度,并设计改进焦点损失函数以进一步提取不同的场景下天然气系统运行状态的变化规律。以含高比例新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E5G5、E39G20系统)为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综合能源系统 N-1安全校核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Transformer神经网络 改进焦点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见光诱导催化合成3,4-二氢异喹啉-1(2H)-酮及其衍生物
4
作者 康建军 王津 陈艳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0-236,共7页
建立了一种在温和条件下,用可见光催化合成一系列3,4-二氢异喹啉-1(2H)-酮及其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在室温条件下,以2-烯丙基-N-甲氧基苯甲酰胺为模板底物,以碘化钾作为光催化剂,25 W 460 nm的蓝色LED灯照射下,合成一系列3,4-二氢异喹啉... 建立了一种在温和条件下,用可见光催化合成一系列3,4-二氢异喹啉-1(2H)-酮及其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在室温条件下,以2-烯丙基-N-甲氧基苯甲酰胺为模板底物,以碘化钾作为光催化剂,25 W 460 nm的蓝色LED灯照射下,合成一系列3,4-二氢异喹啉-1(2H)-酮衍生物,最高产率可达到83%。该合成路径具有底物适用范围广、经济实用等特点,为3,4-二氢异喹啉-1(2H)-酮衍生物合成提供了一种经济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 2-烯丙基-N-甲氧基苯甲酰胺 3 4-二氢异喹啉-1(2H)-酮 异喹啉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药生长素运输载体基因的表达特点及其对N-(1-奈基)邻氨甲酰苯甲酸的响应
5
作者 尹冬 徐升胜 +4 位作者 段延碧 程园 郭凤根 王仕玉 龙雯虹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39,共8页
为了探讨生长素运输载体基因AUXs和PINs在山药(Dioscorea opposita)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通过筛选合适的内参基因,系统研究了生长素运输载体基因AUXs和PINs在山药不同部位茎蔓及其他组织中的... 为了探讨生长素运输载体基因AUXs和PINs在山药(Dioscorea opposita)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通过筛选合适的内参基因,系统研究了生长素运输载体基因AUXs和PINs在山药不同部位茎蔓及其他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以及其对N-(1-奈基)邻氨甲酰苯甲酸(NPA)的响应。结果如下:利用Delta Ct、NormFinder、geNorm和Comparative△Ct软件对8个候选内参基因(MYB、GADPH、TRX-2、ACT-1、EF-1α、F-box、HIS、α-TUB)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筛选出MYB基因可用作山药不同部位茎蔓中生长素运输载体基因表达分析的内参基因。RT-qPCR分析结果表明,DoAUX2、DoAUX3、DoPIN1、DoPIN3和DoPIN7基因在山药茎蔓幼嫩部位的上端表达量高于下端表达量;DoAUX1、DoAUX2和DoPIN3基因在茎蔓成熟部位的上端表达量高于下端表达量;DoPIN3基因在茎蔓幼嫩部位和成熟部位的上端表达量高于下端。生长素运输载体基因在山药茎尖、叶片、根系、珠芽、雄花及雌花中均有表达,其中,DoAUX1、DoAUX2和DoPIN7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DoAUX3和DoPIN1基因在茎尖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DoPIN3和DoPIN6基因在根系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表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与清水对照相比,NPA处理显著影响DoAUX1、DoAUX2、DoAUX3、DoPIN1、DoPIN3、DoPIN6和DoPIN7基因的表达,且大多表现为下调表达。综上,生长素运输载体基因通过调控生长素在山药不同组织中的分布调控其生长发育,NPA能通过调控生长素运输载体基因的表达影响生长素在山药植株中的运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素运输载体基因 山药 表达特点 茎蔓 N-(1-奈基)邻氨甲酰苯甲酸(N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DPG算法的N-1潮流收敛智能调整方法
6
作者 陈东旭 陈胜硕 +3 位作者 许智光 李岩松 陈兴雷 刘君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98,共11页
N-1状态下潮流不收敛问题对N-1校验和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极大困扰,但当前的潮流收敛研究主要集中于静态潮流,且调整方法不仅动作有效性低,也难以兼顾快速性和成功率。因此提出一种基于BNN-DS的DDPG改进算法,通过深度强化学习对N-1潮流... N-1状态下潮流不收敛问题对N-1校验和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极大困扰,但当前的潮流收敛研究主要集中于静态潮流,且调整方法不仅动作有效性低,也难以兼顾快速性和成功率。因此提出一种基于BNN-DS的DDPG改进算法,通过深度强化学习对N-1潮流不收敛网络进行智能调整。首先,根据N-1方案校验元件类型及潮流重载量等指标确定了方案的调整措施,通过广度优先算法确定调整元件组以保证动作的有效性,根据CRITIC权重法计算了多重奖励之和,据此,设计了N-1潮流收敛调整MDP模型。其次对MDP模型中所用DDPG算法进行改进,搭建了轻量BNN网络以降低计算复杂度、提高计算速度,设计了高奖励经验池以及存量判定机制以优化模型的收敛性。最后,在某分部2179节点网络和某分部12732节点网络上对改进算法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基于BNN-DS的DDPG改进算法比传统方法的成功率提高36.535%,平均用时减少95.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N-1潮流收敛 神经网络 DDPG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铜双金属离子液体在1-己烯/正己烷分离中的应用
7
作者 崔家馨 殷梦凡 +6 位作者 郑涛 刘晗 张睿 刘植昌 刘海燕 徐春明 孟祥海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6-694,共9页
石脑油中烯烃/烷烃的分离是石油化工过程原料优化和产品精制的需求,液液萃取是烯烃/烷烃分离的重要途径。以1-己烯/正己烷为模型化合物,探讨了铝铜双金属离子液体选择性萃取烯烃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铝铜双金属离子液体对1-己烯/正己烷... 石脑油中烯烃/烷烃的分离是石油化工过程原料优化和产品精制的需求,液液萃取是烯烃/烷烃分离的重要途径。以1-己烯/正己烷为模型化合物,探讨了铝铜双金属离子液体选择性萃取烯烃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铝铜双金属离子液体对1-己烯/正己烷具有较好的分离性能,在剂油质量比为2、萃取温度10℃的条件下,1-己烯萃取选择性为6.33,优于常规咪唑型离子液体和传统有机溶剂。此外,铝铜双金属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通过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XAFS)和密度泛函理论(DFT)揭示了双金属离子液体阴离子结构。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手段对离子液体与1-己烯、正己烷相互作用进行计算分析,解释了双金属离子液体选择性分离1-己烯的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离子液体 1-己烯 正己烷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相关性脑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珊珊 胡丹丹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7-183,190,共8页
目的寻找儿童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相关性脑病(IAE)死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甲型H1N1 IAE患儿的临床资料,按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通过二分类logistic... 目的寻找儿童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相关性脑病(IAE)死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甲型H1N1 IAE患儿的临床资料,按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与甲型H1N1 IAE患儿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甲型H1N1 IAE 59例患儿,男39例、女20例,中位年龄为42(21~73)个月,<5岁患儿占66.1%(39/59)。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与发热相距时间中位数为1(0.5~2)天。33例(55.9%)患儿并发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其中1例并发塑型性支气管炎。58例患儿使用奥司他韦抗流感治疗,发病至使用抗流感药物中位时间为2(1~4)天。好转出院48例,死亡11例(18.6%),入院至死亡中位时间为3(1~5)天。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意识障碍、呼吸衰竭、脑疝发生率以及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比例更高,中性粒细胞计数更高,降钙素原、血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水平更高,凝血酶原时间更长,头颅CT异常比例更高,单核细胞计数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可能与甲型H1N1 IAE患儿死亡发生相关(P<0.05)。结论对于甲型H1N1 IAE患儿,如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时,发生死亡的风险可能增加,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脑病 死亡 危险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2-乙氧基乙基)-3-吗啉丙-1-胺为主体的双溶剂吸收剂用于CO_(2)捕集
9
作者 刘岳能 吴亚杰 +2 位作者 曹蒙欢 单楠烁 苟湘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1-529,共9页
为开发具备吸收负载量高、解吸率高和解吸能耗低的CO_(2)吸收剂,以N-(2-乙氧基乙基)-3-吗啉丙-1-胺(2-EEMPA)、2-氨基-2-甲基-1-丙醇(AMP)和哌嗪(PZ)为活性组分,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H_(2)O为溶剂,构建了3种吸收剂体系(2-EEMPA/DMF/H... 为开发具备吸收负载量高、解吸率高和解吸能耗低的CO_(2)吸收剂,以N-(2-乙氧基乙基)-3-吗啉丙-1-胺(2-EEMPA)、2-氨基-2-甲基-1-丙醇(AMP)和哌嗪(PZ)为活性组分,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H_(2)O为溶剂,构建了3种吸收剂体系(2-EEMPA/DMF/H_(2)O、2-EEMPA/AMP/DMF/H_(2)O和2-EEMPA/PZ/DMF/H_(2)O)。考察了3种吸收剂体系在不同活性组分、溶剂配比下对CO_(2)的吸收和解吸性能,并与质量分数30%单乙醇胺(30%MEA)水溶液(简称为30%MEA)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2-EEMPA、PZ、DMF、H_(2)O的质量比为20∶10∶40∶30的2-EEMPA/PZ/DMF/H_(2)O吸收剂(20E10P40D30H)具有最佳性能,CO_(2)解吸负载量达到0.573 mol CO_(2)/mol胺,是30%MEA(0.274 mol CO_(2)/mol胺)的2.09倍;在80℃下CO_(2)解吸率为82.7%,较30%MEA(54.6%)提高28.1%,且解吸能耗(18.9 kJ/g CO_(2))仅为30%MEA(54.6 kJ/g CO_(2))的34.6%;经过5次吸收-解吸循环后,20E10P40D30H的CO_(2)吸收负载量仍保持在0.609 mol CO_(2)/mol胺,比30%MEA(0.369 mol CO_(2)/mol胺)提高了6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 N-(2-乙氧基乙基)-3-吗啉丙-1-胺 双溶剂 复配 解吸能耗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程工业智能工厂建设新架构:1+2+N
10
作者 赵路军 吴刚 +2 位作者 邵嘉铭 刘彦波 褚健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838-4851,共14页
智能工厂建设是提升制造业智能制造水平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的主攻方向。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在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双轮驱动下,各地区各行业已建成了一大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智能制造新模式、数字化车间... 智能工厂建设是提升制造业智能制造水平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的主攻方向。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在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双轮驱动下,各地区各行业已建成了一大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智能制造新模式、数字化车间等样板案例,制造业在自动化补课、信息化提升、智能化引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提升。然而,随着智能制造进入深水区,数据孤岛、集成困难、个性化需求、价值创造等问题逐渐凸显,成为了制约智能工厂建设的瓶颈,建成企业普遍认可的“真正”智能工厂依然任重道远。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工业软件等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为智能工厂建设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本文提出了一个流程工业智能工厂建设新架构:1+2+N(1个工厂操作系统+2个自动化+N个工业APPs),以期能帮助企业解决智能工厂建设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指导企业更好地利用新技术与业务进行融合创新,达到企业生产自主运行和企业管理卓越运营的智能工厂新范式。同时,本文在某化工企业智能工厂建设项目中对这一新架构进行了实践验证。展望未来,随着技术发展与产品的不断成熟,希望本架构可以得到业界更为普遍的认可和采用,成为流程工业智能工厂建设架构的新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工业 智能工厂 建设架构 1+2+N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矿业企业财务数智化“1+2+N”管控模式探析
11
作者 王诗然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2-26,共5页
近年来,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驱动传统行业不断瓦解与重构,带来了新的行业竞争。矿业企业作为我国社会发展与建设的重要经济实体,面临着诸多财务风险,如市场需求波动、价格波动、资源调整、环保... 近年来,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驱动传统行业不断瓦解与重构,带来了新的行业竞争。矿业企业作为我国社会发展与建设的重要经济实体,面临着诸多财务风险,如市场需求波动、价格波动、资源调整、环保合规、政策变化等,这些风险会对其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随着数智化、智能化管理模式逐渐成为新的发展趋势,矿业企业财务管理也逐渐向数智化模式转变,推动财务工作效率显著提升,从而为财务人员从事个性化、服务型、管控性的增值活动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本文基于新形势下矿业企业财务数智化发展现状,探讨建设企业“1+2+N”财务数智化管控模式,不断促进财务转型升级,以便更好服务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企业 智能化 财务管理 财务数智化 1+2+N”管控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戊烯和正戊烷在不同硅/铝比ZSM-5分子筛上的高温裂解性能
12
作者 王瑞霖 许友好 +2 位作者 阳文杰 王永睿 舒兴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0-968,共9页
系统评估了1-戊烯和正戊烷在反应温度700℃、反应压力0.13 MPa、质量空速70 h-1条件(靶向催化裂化工艺条件)下不同硅/铝比H-ZSM-5分子筛催化下的裂解性能。研究发现:1-戊烯裂解反应活性远高于正戊烷,随着H-ZSM-5分子筛硅/铝比的增加,1-... 系统评估了1-戊烯和正戊烷在反应温度700℃、反应压力0.13 MPa、质量空速70 h-1条件(靶向催化裂化工艺条件)下不同硅/铝比H-ZSM-5分子筛催化下的裂解性能。研究发现:1-戊烯裂解反应活性远高于正戊烷,随着H-ZSM-5分子筛硅/铝比的增加,1-戊烯和正戊烷催化裂解反应转化率降低,热裂化比例增加,氢转移系数减小。相同反应条件下,1-戊烯在不同硅/铝比分子筛上热裂化比例和氢转移系数远低于正戊烷。1-戊烯催化裂解反应产物中乙烯与甲烷摩尔选择性的比值(s(C_(2)H_(4))/s(CH_(4)))是正戊烷催化裂解反应产物的2~6倍,通过调节分子筛硅/铝比,难以实现正戊烷裂解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的平衡。1-戊烯为靶向催化裂化工艺条件下的优质原料,在HZ-85分子筛上裂解的产物中乙烯选择性最高,可达到35.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戊烯 正戊烷 硅/铝比 催化裂解 热裂化 靶向催化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点整合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α-2,6-唾液酸转移酶1和N-乙酰氨基糖基转移酶Ⅲ的CHO工程细胞株构建
13
作者 李仙红 贾润清 +4 位作者 王友亮 漫未玲 朱天昊 阎新龙 林艳丽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585,共10页
对哺乳动物细胞CHO进行糖基化改造,用于生产蛋白质类药物。首先测定CHO细胞Rosa26位点的基因组序列,设计gRNA序列,利用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Cas9)技术,将着陆架整合到CHO细胞的Rosa26位点处。通过重叠PCR及无缝连接技术构建... 对哺乳动物细胞CHO进行糖基化改造,用于生产蛋白质类药物。首先测定CHO细胞Rosa26位点的基因组序列,设计gRNA序列,利用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Cas9)技术,将着陆架整合到CHO细胞的Rosa26位点处。通过重叠PCR及无缝连接技术构建3个糖基转移酶共同表达的打靶载体,分别是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B4GALT1)、α-2,6-唾液酸转移酶1(ST6GAL1)和N-乙酰氨基糖基转移酶Ⅲ(GnTⅢ),并利用重组酶介导的盒式交换技术(recombinase-mediated cassette exchange,RMCE)将3个糖基转基因酶基因定点整合到CHO Rosa26位点中。PCR证实了3个糖基转移酶成功定点整合Rosa26位点,qRT-PCR证实3个糖基转移酶的mRNA表达水平均在50000倍以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证实3个糖基转移酶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均在4倍以上(P<0.001)。成功构建了Rosa26位点定点整合3个糖基转移酶的CHO工程细胞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 4半乳糖基转移酶 α-2 6-唾液酸转移酶1 N-乙酰氨基糖基转移酶Ⅲ 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技术 重组酶介导的盒式交换技术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_2Si_n^-(n=1~6)团簇的几何构型、电子性质和磁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侯茹 郭平 +3 位作者 陈永庄 张继良 李书婷 任兆玉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5-392,共8页
运用密度泛函方法在(U)B3LYP/LanL2DZ水平上研究了Nb2Sin-(n=1~6)团簇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结果发现Nb2Sin-(n=1~6)团簇只是在相应的Nb2Sin团簇的结构基础上发生了微小畸变.其中Nb2Si-6团簇结构变化较为严重.对平均束缚能和分裂能的研... 运用密度泛函方法在(U)B3LYP/LanL2DZ水平上研究了Nb2Sin-(n=1~6)团簇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结果发现Nb2Sin-(n=1~6)团簇只是在相应的Nb2Sin团簇的结构基础上发生了微小畸变.其中Nb2Si-6团簇结构变化较为严重.对平均束缚能和分裂能的研究发现,Nb2Sin-(n=1~6)团簇的平均束缚能和分裂能均明显高于相应的Nb2Sin团簇,表明增加一个电子可以提高Nb2Sin(n=1~6)团簇的稳定性.通过对最低能构型的分裂能的研究发现,Nb2Si-3团簇和Nb2Si3团簇分别是Nb2Sin-和Nb2Sin(n=1~6)团簇中所有最低能构型中最稳定的.对电荷自然布局的研究发现,在Nb2Sin-(n=1~6)团簇中出现了电子反转.而对于Nb2Sin(n=1~6)团簇,当n=4~6时出现电子反转现象,n=1~2时电子转移符合常规.对HOMO-LUMO能隙的研究结果表明,除了n=1,6外,其余Nb2Sin-(n=2~5)团簇最低能结构的HOMO-LUMO能隙均小于相应的Nb2Sin团簇,说明在这些团簇中增加一个电子增强了团簇的化学活性,但是当n=1、6时增加一个电子,该团簇的化学活性反而降低了.对于Nb2Sin-(n=1~6)团簇来讲,Nb2Si-2和Nb2Si-5团簇分别成为Nb2Sin-(n=1~6)团簇中化学稳定性最强和化学活性最强的.且Nb2Sin-(n=1~6)团簇呈现半导体属性.对磁矩的研究结果表明,Nb2Sin-(n=1~6)团簇的最低能结构的总磁矩均为1.00μB,两个Nb原子的局域磁矩方向,除了Nb2Si5-团簇有一个铌原子与总磁矩相反外,其余均与总磁矩方向相同.说明各团簇中两个铌原子和硅原子对磁矩的贡献不同,方向也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Nb2Sin^- (n=1~6) 几何结构 相对稳定性 HOMO—LUMO能隙 磁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服务启动N-策略控制下具有检修策略和不同到达率的M/G/1排队分析
15
作者 李丰芮 唐应辉 《运筹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27,共15页
本文以制造系统为背景,提出一个在服务启动N-策略控制下具有检修策略和不同到达率的M/G/1排队模型。首先运用更新过程理论、全概率分解技术和拉普拉斯变换,研究系统在任意时刻t队长的瞬态性质,得到了瞬态队长分布关于时间t的拉普拉斯变... 本文以制造系统为背景,提出一个在服务启动N-策略控制下具有检修策略和不同到达率的M/G/1排队模型。首先运用更新过程理论、全概率分解技术和拉普拉斯变换,研究系统在任意时刻t队长的瞬态性质,得到了瞬态队长分布关于时间t的拉普拉斯变换表达式。然后在瞬态分析的基础上,使用洛必达法则得到队长稳态分布的递推表达式。最后,在建立费用模型下,应用更新报酬定理,得到系统在长期运行下单位时间内的期望费用表达式,并通过数值实例讨论了系统启动服务的最优控制策略和最优检修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1排队 检修策略 服务启动N-策略 队长分布 最优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GlcNAc修饰的YTHDF2通过m^(6)A修饰调节抑癌基因PER1促进膀胱癌的发展
16
作者 王理 任达 +3 位作者 蔡泽强 胡文涛 陈禹廷 朱煊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7-839,共13页
目的:膀胱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且预后较差。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广泛参与各种生理过程,其中m^(6)A识别蛋白YTH N^(6)-甲基腺嘌呤RNA结合蛋白F2(YTH N^(6)-methyladenosine RNA binding protein ... 目的:膀胱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且预后较差。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广泛参与各种生理过程,其中m^(6)A识别蛋白YTH N^(6)-甲基腺嘌呤RNA结合蛋白F2(YTH N^(6)-methyladenosine RNA binding protein F2,YTHDF2)在膀胱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深入探究O-连接N-乙酰氨基葡萄糖(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O-GlcNAc)修饰的YTHDF2调控下游靶基因周期昼夜节律调节器1(period circadian regulator 1,PER1)进而影响膀胱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预测YTHDF2在膀胱癌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蛋白质印迹法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YTHDF2、PER1和增殖相关蛋白质[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微小染色体维持复合体组分2(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complex component 2,MCM2)、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CND1)]在临床水平(20对膀胱癌和癌旁正常组织)和细胞水平[正常膀胱上皮细胞(SV-HUC-1)和膀胱癌细胞(T24、5637、EJ-1、SW780、BIU-87)]的表达。敲低5637和SW780细胞中的YTHDF2,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平板克隆和EdU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生物信息学预测YTHDF2的糖基化修饰位点,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IP)检测临床组织及细胞中YTHDF2蛋白的O-GlcNAc修饰水平。采用DMSO、OSMI-1(抑制糖基化)、Thiamet G(促进糖基化)处理膀胱癌细胞并加入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CHX),IP检测YTHDF2泛素化水平。对膀胱癌细胞进行YTHDF2的敲低及Thiamet G处理,检测PER1 mRNA稳定性、PER1 m^(6)A修饰及细胞增殖情况。TCGA网站预测组织中PER1的表达水平;SRAMP网站预测PER1可能存在的m^(6)A修饰位点。甲基化RNA免疫沉淀(methylated RNA immunoprecipitation,MeRIP)检测PER1 m^(6)A修饰水平;最后检测敲低YTHDF2和PER1对5637和SW780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YTHDF2在膀胱癌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2.5倍,蛋白质水平升高2倍,且O-GlcNAc修饰水平增加3.5倍(均P<0.01)。YTHDF2在膀胱癌细胞系中上调,且敲低YTHDF2抑制膀胱癌细胞活力(P<0.001),下调增殖相关蛋白PCNA、MCM2、CCND1的表达(均P<0.05),细胞克隆数较正常组降低3倍(P<0.01),抑制细胞增殖。YTHDF2在膀胱癌细胞中O-GlcNAc修饰水平升高。OSMI-1显著降低YTHDF2蛋白稳定性(P<0.01),促进其泛素化;Thiamet G则发挥相反作用(P<0.001)。添加Thiamet G可以逆转敲低YTHDF2引起的细胞功能变化,促进膀胱癌细胞增殖(P<0.01),上调PCNA、MCM2、CCND1的表达(均P<0.05)。YTHDF2靶向识别PER1 m^(6)A修饰进而促进PER1 mRNA的降解。回复实验结果显示敲低PER1逆转敲低YTHDF2对膀胱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促进膀胱癌细胞增殖(P<0.001),上调PCNA、MCM2、CCND1的表达(均P<0.05),提示YTHDF2通过调节PER1促进膀胱癌细胞的增殖。结论:O-GlcNAc修饰的YTHDF2通过m^(6)A修饰下调抑癌基因PER1,进而促进膀胱癌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O-连接N-乙酰葡萄糖糖基化 N^(6)-甲基腺苷修饰 YTH N^(6)-甲基腺嘌呤RNA结合蛋白F2 周期昼夜节律调节器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源荷不确定性和N-1安全约束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 被引量:5
17
作者 余雁琳 杨苹 +1 位作者 曾凯林 陈芯羽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4-674,共11页
大规模风电并网增加了系统运行的不确定因素,文章利用快速可调资源平抑风电和负荷波动引发的功率不平衡,并考虑备用调用过程减少对系统潮流的影响。首先分析了风电和负荷预测误差的概率分布模型;然后,建立含N-1网络安全机会约束和旋转... 大规模风电并网增加了系统运行的不确定因素,文章利用快速可调资源平抑风电和负荷波动引发的功率不平衡,并考虑备用调用过程减少对系统潮流的影响。首先分析了风电和负荷预测误差的概率分布模型;然后,建立含N-1网络安全机会约束和旋转备用机会约束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模型,以系统调度总成本最小为目标优化机组出力;最后,基于起作用整数变量的识别方法的Benders分解法处理N-1网络安全约束,提高求解效率。利用修正的IEEE30节点系统,验证了所提模型能够保障系统备用可用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充分挖掘抽水蓄能的快速可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并网 N-1安全 旋转备用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联合西药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绞痛的效果及对ET-1、NT-proBNP及心衰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卞华兴 庄燕 高永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9-122,共4页
目的 探讨桃红四物汤联合西药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绞痛的效果及对内皮素-1(ET-1)、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及心衰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77例心力衰竭合并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 目的 探讨桃红四物汤联合西药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绞痛的效果及对内皮素-1(ET-1)、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及心衰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77例心力衰竭合并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试验组给予桃红四物汤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ET-1、NT-proBNP、B型利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T-1、NT-proBNP水平均降低,试验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BNP、IL-6及hs-CRP水平均降低,试验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降低,试验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两组并发症主要为恶心呕吐、头晕及腹泻,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心力衰竭合并心绞痛中桃红四物汤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具有较好的效果,可能与其可改善ET-1、NT-proBNP及心衰标志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瑞舒伐他汀钙 心力衰竭 心绞痛 内皮素-1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心衰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暹罗芽孢杆菌N-1对芒果果实采后贮藏品质和诱导抗病性的影响
19
作者 李佳怡 赵波 +3 位作者 邵远志 李雯 李蕊 邹士成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26,共11页
为探究拮抗菌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 N-1)对芒果果实贮藏品质和抗病性的影响,以‘台农’芒果为试材,经过菌液浸泡处理后于25℃下贮藏,并对芒果果实采后贮藏品质、抗病相关酶活性及对应基因转录水平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为探究拮抗菌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 N-1)对芒果果实贮藏品质和抗病性的影响,以‘台农’芒果为试材,经过菌液浸泡处理后于25℃下贮藏,并对芒果果实采后贮藏品质、抗病相关酶活性及对应基因转录水平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蒸馏水处理)相比,B.siamensis N-1处理能够有效抑制‘台农’芒果病情指数的升高,减少丙二醛(MDA)积累,延缓果实硬度下降,保持较高的总黄酮含量,维持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β-1,3-葡聚糖酶(GLU)、几丁质酶(CH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查尓酮异构酶(CHI)活性。转录组数据分析表明共有9987个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代谢途径、光合作用途径、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光合作用-天线蛋白途径中。B.siamensis N-1显著诱导了PAL和WRKY转录因子的基因表达量的上调。综上,暹罗芽孢杆菌可有效维持芒果果实的贮藏品质,诱导果实抗病相关基因表达,抑制病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果实 拮抗微生物 暹罗芽孢杆菌N-1 贮藏品质 诱导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4GALNT1表达下调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转移
20
作者 李帅 王冰 +3 位作者 陈夏 涂超 彭丹 戴瑜亮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0-877,共8页
目的: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骨恶性肿瘤,具有极强的增殖和转移潜能。伴有远处转移的骨肉瘤患者的生存预后极差,且骨肉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病灶切除不彻底、化学治疗耐药等难题,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多... 目的: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骨恶性肿瘤,具有极强的增殖和转移潜能。伴有远处转移的骨肉瘤患者的生存预后极差,且骨肉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病灶切除不彻底、化学治疗耐药等难题,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β-1,4-N-乙酰半乳糖氨基转移酶1(β-1,4-N-acetylgalactosaminyltransferase 1,B4GALNT1)能够影响多种恶性肿瘤的进展。然而,B4GALNT1在骨肉瘤细胞中的功能却未见报道。本研究拟探讨骨肉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中B4GALNT1的表达以及B4GALNT1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以期为骨肉瘤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方向。方法:收集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骨肉瘤瘤段切除的16例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相对应的正常组织样本,骨肉瘤患者的年龄为8~17(中位数12)岁。利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eal-time RT-PCR)检测B4GALNT1 mRNA在骨肉瘤组织、相对应的正常组织、3种骨肉瘤细胞系(MG63、Saos-2、U2OS)及人成骨细胞(human fetal osteoblastic,hFOB)中的表达情况;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及克隆形成实验分析敲减B4GALNT1对骨肉瘤细胞Saos-2及U2OS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分析敲减B4GALNT1对骨肉瘤细胞Saos-2及U2OS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使用蛋白质印迹法分析敲减B4GALNT1对Saos-2及U2OS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侵袭相关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Real-time RT-PCR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织及h FOB相比,骨肉瘤组织和3种骨肉瘤细胞系中B4GALNT1 mRNA的表达水平较高(均P<0.01)。CCK-8及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敲减B4GALNT1降低了骨肉瘤细胞的增殖速率(均P<0.05)。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敲减B4GALNT1减少了骨肉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均P<0.01)。蛋白质印迹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敲减B4GALNT1抑制了N-cadherin、Snail、Viment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eteinase 9,MMP9)的表达(均P<0.01)。结论:B4GALNT1在骨肉瘤组织及细胞系中表达上调;敲减B4GALNT1抑制了骨肉瘤的恶性表型;B4GALNT1可能作为一个癌基因在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 4-N-乙酰半乳糖氨基转移酶1 骨肉瘤 增殖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