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4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力线与无线双模通信MAC层接入算法
1
作者 陈智雄 詹学滋 左嘉烁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354,共11页
针对无线和电力线通信混合组网的信道竞争接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力线与无线双模通信的MAC接入算法。双模节点根据网络广播信息和信道使用等数据自适应接入双媒质信道。首先建立了基于双模通信网络交互和统计信息的双... 针对无线和电力线通信混合组网的信道竞争接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力线与无线双模通信的MAC接入算法。双模节点根据网络广播信息和信道使用等数据自适应接入双媒质信道。首先建立了基于双模通信网络交互和统计信息的双模通信节点数据采集模型;接着定义了基于协作信息的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状态空间、动作空间和奖励,设计了联合α-公平效用函数和P坚持接入机制的节点决策流程,实现基于双深度Q网络(double deep Q-network,DDQN)的双模节点自适应接入算法;最后进行算法性能仿真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接入算法能够在保证双模网络和信道接入公平性的条件下,有效提高双模通信节点的接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通信 无线通信 双模节点 深度强化学习 双深度Q网络 mac层接入 公平效用函数 P坚持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Transformer模型的Ad Hoc网络MAC协议识别技术
2
作者 何文雯 李盛祥 +3 位作者 王莉 李浩 李盈达 马鹏飞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40-1247,共8页
针对现有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协议识别模型存在特征数据选取不完善和只关注局部特征的问题,首先,基于Transformer模型提出了Conv-Transformer模型。该模型将卷积操作引入到模型中,对卷积后特征图中的特征值进行分... 针对现有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协议识别模型存在特征数据选取不完善和只关注局部特征的问题,首先,基于Transformer模型提出了Conv-Transformer模型。该模型将卷积操作引入到模型中,对卷积后特征图中的特征值进行分割拼接,并添加类别信息编码。其次,基于Exata平台搭建不同拓扑结构的Ad Hoc网络仿真场景,收集所有物理层的数据对Conv-Transformer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Ad Hoc网络中对ALOHA、CSMA/CA、MACA和TDMA 4种MAC协议的识别任务上,提出的模型与经典深度学习模型递归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Transformer相比,比RNN模型的准确率提高了20.8%,比CNN模型的准确率提高了14.6%,比Transformer模型的准确率提高了6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 Hoc网络 mac协议识别 深度学习 Transform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TMA的LoRa网络隐藏终端MAC协议研究
3
作者 汪浩 蔡宇航 +1 位作者 陈国杰 王璐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8-325,共8页
低功耗广域网(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LPWAN)技术的出现,能够在保证更远距离的通信传输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功耗,节约传输成本。LoRa(Long Range)技术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凭借其远距离、低功耗、大容量、强抗干扰、高接收灵敏度... 低功耗广域网(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LPWAN)技术的出现,能够在保证更远距离的通信传输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功耗,节约传输成本。LoRa(Long Range)技术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凭借其远距离、低功耗、大容量、强抗干扰、高接收灵敏度的特点,备受工业界和学术界的青睐。针对目前工业中主流使用的基于ALOHA的LoRaWAN协议无法很好地解决海量终端设备接入LoRa网络后所带来的严重数据包冲突以及LoRa CAD(Channel Activity Detection)功能带来的隐藏终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TMA(Busy Tone Multiple Access)的LoRa网络MAC协议——BT-MAC协议。该协议利用了LoRa高接收灵敏度的特性,网关利用“忙音”信标来通知各个节点网关的工作情况,减少了无效包的发送。同时,节点端通过记录有“忙音”信息和本地信息的逻辑信道矩阵,结合最优信道选择算法,选出最优逻辑信道进行发送,降低了端节点上行数据包之间的冲突,有效缓解了LoRa网络中的隐藏终端问题以及阻塞问题。此外,搭建了LoRa网络MAC协议测试平台,并测试了BT-MAC的有效性,完成了室内和室外环境大规模的并发实验和能耗检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BT-MAC协议的吞吐量是LMAC-2协议的1.6倍,是ALOHA协议的5.1倍;同时其包接收率达到LMAC-2协议的1.53倍,ALOHA协议的17.2倍;其包接收平均能耗约为LMAC-2协议的64.1%,为ALOHA协议的1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Ra mac协议 BTMA 隐藏终端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接触网无线传感网络混合MAC通信策略研究
4
作者 谭平 杨大锐 +3 位作者 朱栋升 徐振 武永波 丁进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91-97,共7页
接触网是高速铁路关键子系统,通过高铁接触网无线传感网络对其工作状态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降低无线监测网络节点间信道冲突,提升无线监测网络动态环境下的关键数据传输成功率、吞吐量以及整体网络性能,文中提出一... 接触网是高速铁路关键子系统,通过高铁接触网无线传感网络对其工作状态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降低无线监测网络节点间信道冲突,提升无线监测网络动态环境下的关键数据传输成功率、吞吐量以及整体网络性能,文中提出一种低功耗混合MAC通信策略(LH-MAC)。首先,根据监测节点特性,提出一种静态优先因子、紧急优先因子以及失败优先因子融合的优先级划分方案;其次,基于各节点优先级,研究了TDMA阶段节点上报时隙的动态分配机制以及节点唤醒时间更新机制,并于CSMA/CA阶段初始化不同优先级节点的退避参数;最后,构建无线传感网络测试平台,并对网络通信的失败率、时延和吞吐量等指标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实现了服务差异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关键采集数据通信的服务质量(QoS),降低了整个网络传输失败率和时延,延长了网络的生命周期,为改善高铁接触网无线传感网络的性能提供了有利依据和可靠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接触网 无线传感网络 超帧 优先级 混合mac 低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低时延分级多PAN太赫兹无线网络MAC层优化协议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洋 任智 +1 位作者 古金东 周逊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66-1971,共6页
针对现有分级多PAN太赫兹无线网络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协议中存在的子网形成方案不合理以及私有CTA(Channel Time Allocation)与子网内实际负载不匹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低时延的MAC层优化协议.该协议采用基于泛听的按需形成... 针对现有分级多PAN太赫兹无线网络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协议中存在的子网形成方案不合理以及私有CTA(Channel Time Allocation)与子网内实际负载不匹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低时延的MAC层优化协议.该协议采用基于泛听的按需形成子网机制避免了子网分布不均匀以及因子网形成后没有节点加入而造成的私有CTA资源浪费的问题.在子网形成后,子微微网协调器(Piconet Coordinator,PNC)根据子网内实际负载情况自适应选择私有CTA时隙资源优化机制,让有数据传输需求的节点及时将数据发出.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能有效地降低数据帧平均接入时延,提高吞吐量以及数据帧的传输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分级 多PAN 无线网络 媒体访问控制协议 低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移动感知的太赫兹无线局域网定向MAC协议
6
作者 任智 陈春宇 +1 位作者 古金东 姚毅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5-731,共7页
现有太赫兹无线局域网定向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协议中,节点移动情况下PNC(PicoNet)发送beacon帧时存在部分控制字段浪费、CTAP(Channel Time Allocation Period)中PNC与DEV(Device)进行波束赋形开销偏大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 现有太赫兹无线局域网定向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协议中,节点移动情况下PNC(PicoNet)发送beacon帧时存在部分控制字段浪费、CTAP(Channel Time Allocation Period)中PNC与DEV(Device)进行波束赋形开销偏大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移动感知的太赫兹无线局域网定向MAC(Mobility-aware Directional MAC,MA-MAC)协议。该协议采用基于卡尔曼算法的节点扇区预测机制对移动节点的扇区范围进行迭代预测,采用基于DEV扇区预测的beacon帧内容填充机制对beacon帧中时隙分配字段进行填充,采用基于节点扇区预测的快速波束赋形机制使得PNC与DEV之间波束赋形操作简化。通过仿真验证,与基于IEEE 802.15.3c的太赫兹无线局域网定向MAC协议和现有协议进行对比,MA-MAC协议下网络吞吐量得到了提升,网络平均时延、网络整体控制开销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无线局域网 定向通信 mac协议 移动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传感网中基于Transformer网络的MAC协议识别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赵立 赵宏坚 +4 位作者 高智伟 王黎明 刘越 罗渝 廖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59-1666,共8页
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识别有助于优化认知无线电系统的频谱管理并提高通信质量。已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MAC协议识别方法仍存在复杂信道环境的适应性不足、长期依赖关系捕捉能力有限的问题。因此,提出基于Transformer... 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识别有助于优化认知无线电系统的频谱管理并提高通信质量。已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MAC协议识别方法仍存在复杂信道环境的适应性不足、长期依赖关系捕捉能力有限的问题。因此,提出基于Transformer网络的MAC协议识别方法,利用自注意力机制有效捕捉长距离依赖,通过多头注意力机制同时关注输入序列中不同部分的相关性,提升对信号特征和行为的理解。针对认知传感网的特定需求,对传统的Transformer模型结构进行了优化,包括调整模型的深度和宽度以适应信号数据的特性。自注意力机制不仅增强了模型对时间序列数据的处理能力,还通过位置编码保留序列中的位置信息,结合前馈神经网络增强模型的非线性表达能力,并通过层归一化和残差连接机制提高模型的稳定性和训练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复杂无线通信环境中具有显著的性能优势,在识别4种主要MAC协议时展现出超过95%的高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传感网 mac协议识别 深度学习 自注意力机制 Transformer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CF1通过影响端粒稳态调控骨细胞衰老参与失重性骨质流失的作用机制
8
作者 陈志浩 毛文静 骞爱荣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47-447,共1页
目的骨细胞是骨感知力学刺激的主要细胞,失重条件下,骨细胞衰老是诱发骨质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发现,去除衰老的骨细胞可以治疗骨质疏松,而且长期太空飞行会导致端粒稳态发生改变,进而导致衰老。因此,从改变端粒稳态调控骨细胞衰老... 目的骨细胞是骨感知力学刺激的主要细胞,失重条件下,骨细胞衰老是诱发骨质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发现,去除衰老的骨细胞可以治疗骨质疏松,而且长期太空飞行会导致端粒稳态发生改变,进而导致衰老。因此,从改变端粒稳态调控骨细胞衰老的角度探索失重性骨质流失发生机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方法采用后肢去负荷尾悬吊小鼠动物模型和三维随机回转仪模拟体内外的失重条件。结果和结论模拟失重导致小鼠骨质流失,且模拟失重条件下MACF1阳性的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MACF1表达也明显下降;体外结果显示,模拟失重条件下,衰老的骨细胞明显增多,而且其骨细胞条件培养基抑制成骨细胞分化。为进一步检测MACF1对骨细胞活性的影响,设计MACF1的si RNA并构建稳定低表达细胞株。骨细胞中MACF1低表达导致细胞骨架发生重排,骨细胞发生衰老和凋亡。而且骨细胞条件下敲除MACF1小鼠骨密度明显下降。机制研究发现,MACF1缺失导致骨细胞端粒酶活性下降,端粒长度明显缩短。此外,模拟失重条件下,骨细胞中MACF1缺失导致β-catenin表达下降,入核受阻,进而导致下游转录因子TCF7入核受阻,TCF7结合端粒酶TERT启动子能力受阻进而导致端粒稳态失衡,骨细胞发生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流失 模拟失重 细胞衰老 mac 骨细胞 骨质疏松 太空飞行 条件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C服务器优先服务的路侧单元MAC层调度策略
9
作者 李欣 保利勇 +1 位作者 丁洪伟 官铮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7-1235,共9页
针对多接入边缘计算(MEC)服务器高可靠、低时延和大数据量的数据传输要求,基于无冲突接入、优先级架构和弹性服务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车辆边缘计算场景下的媒体访问控制(MAC)调度策略。所提策略由车联网(IoV)路侧单元(RSU)集中协调信道... 针对多接入边缘计算(MEC)服务器高可靠、低时延和大数据量的数据传输要求,基于无冲突接入、优先级架构和弹性服务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车辆边缘计算场景下的媒体访问控制(MAC)调度策略。所提策略由车联网(IoV)路侧单元(RSU)集中协调信道接入权,优先确保车载网络中车载通信单元(OBU)与MEC服务器之间的链路传输质量,以及时传输车辆到网络(V2N)业务数据;同时,对本地OBU之间的业务采取弹性服务方式,增强密集车辆接入时应急消息传输的可靠性。首先,构建调度策略的排队分析模型;其次,根据各时刻系统状态变量的无后效性特点建立嵌入式马尔可夫链,并通过概率母函数的分析方法对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得到MEC服务器通信单元和OBU的平均排队队长、平均等待时延和RSU查询周期等关键指标的精确解析表达式。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统计分析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所提调度策略在高负载情况下能够提高IoV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媒体访问控制层调度 优先级架构 平均排队队长 平均等待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骨架蛋白MACF1与骨组织细胞力学感知
10
作者 茹康 陈志浩 +3 位作者 黄子展 赵龙 王昱霖 骞爱荣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97-97,共1页
目的微管微丝交联因子1(microtubule actin cross-linking factor 1,MACF1)对不同力学刺激敏感,本研究旨在探索MACF1在骨组织细胞力学信号感知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随机回转为模拟失重条件,从分子细胞及整体动物水平研究MACF1在骨组... 目的微管微丝交联因子1(microtubule actin cross-linking factor 1,MACF1)对不同力学刺激敏感,本研究旨在探索MACF1在骨组织细胞力学信号感知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随机回转为模拟失重条件,从分子细胞及整体动物水平研究MACF1在骨组织细胞力学信号转导中的作用及机制。结果(1)模拟失重条件下,成骨细胞中MACF1表达下调,并通过调节Wnt/β-catenin以及BMP信号通路,抑制骨形成;同时破骨前体细胞中MACF1表达上调,并通过调节Rho A/ROCK1通路调控破骨细胞的迁移和细胞分化,而促进骨吸收;(2)MACF1通过结合多种成骨细胞分化的负调控分子,使这些负调控分子无法入核而促进成骨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3)MACF1相关的非编码RNA(mi R-138-5p、lnc PMIF)的抑制剂可缓解失重性骨质流失;(4)MACF1通过调节微丝骨架重排及ERK信号通路,而改变细胞力学性能并参与模拟失重条件下成骨细胞分化抑制过程;并且MACF1在失重条件下发生液液相分离(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LLPS)响应模拟失重条件并影响了微管骨架动力学。结论MACF1在不同的骨组织细胞中对力学刺激均敏感,并通过调控多条信号通路以及细胞骨架动力学,而参与骨组织细胞力学信转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刺激 模拟失重 mac 细胞骨架蛋白 破骨细胞 成骨细胞 细胞分化 骨组织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水声网络公平跨层MAC协议
11
作者 韩翔 张育芝 +1 位作者 李梦凡 冯晓美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9,共9页
针对水声通信异构网络中信道分配不公和节点能量受限的问题,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方法,提出跨层联合优化公平信道接入和功率控制的媒介访问控制(POCL-MAC)协议。根据反馈ACK包获知时延状态下的信道冲突结果和接收机处信噪比,基于深度强化学... 针对水声通信异构网络中信道分配不公和节点能量受限的问题,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方法,提出跨层联合优化公平信道接入和功率控制的媒介访问控制(POCL-MAC)协议。根据反馈ACK包获知时延状态下的信道冲突结果和接收机处信噪比,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状态、动作和奖励序列自主学习,调整认知用户的接入时隙和发射功率;采用公平函数实现异构网络中认知用户和主用户吞吐量性能的比例公平。设计了一个联合状态序列和独立式奖励函数,在不增加神经网络复杂度的前提下,提高跨层联合优化的子动作决策准确度。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DRL算法,所提算法实现了接近于最优公平性吞吐量性能,同时具有更好的能量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水声通信网络 mac协议 冲突避免 功率优化 信道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作通信的电力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智雄 刘宗山 +1 位作者 金鑫 冯俊豪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68-1680,共13页
为了满足物联网与智能电网高可靠性、高吞吐量、灵活接入等要求,电力线与无线协作通信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通过对多媒质并行通信或中继转发等技术进行设计优化,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增强通信系统的综合性能。基于此,对现有的电力线和无线... 为了满足物联网与智能电网高可靠性、高吞吐量、灵活接入等要求,电力线与无线协作通信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通过对多媒质并行通信或中继转发等技术进行设计优化,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增强通信系统的综合性能。基于此,对现有的电力线和无线协作通信的研究进行整理,从物理层技术、媒体访问控制层(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协议、硬件设计及通信标准等主要方向对现有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思路。最后从中继系统性能分析、中继机器学习优化处理、多模通信MAC接入机制、中继系统跨层设计、感知和通信协同等5个方面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通信 协作通信 中继 mac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页岩CT裂缝智能提取算法
13
作者 王飞 董金峰 +3 位作者 俞军 聂鑫 黄露逸 程茜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7-76,共10页
缝网压裂效果评价是判断页岩气储层压裂施工成功与否、优化后续开发方案的关键环节,其中对缝网形态的有效提取及定量表征是评价的主要手段,但常用的传统图像分割方法无法满足复杂形态裂缝网络的高精度识别要求。为提高缝网的识别精度,... 缝网压裂效果评价是判断页岩气储层压裂施工成功与否、优化后续开发方案的关键环节,其中对缝网形态的有效提取及定量表征是评价的主要手段,但常用的传统图像分割方法无法满足复杂形态裂缝网络的高精度识别要求。为提高缝网的识别精度,引入深度学习的方法,以分辨率为13.844μm的页岩CT图像作为研究对象,基于PyTorch框架,搭建了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基于经典的语义分割网络U-net,结合互惠仿射卷积并添加scSE模块,提出了一种新的语义分割模型MAC-Unet,以轻量化的模型结构实现了对裂缝形态信息的提取,最后结合分形理论,对三维裂缝信息进行了定量表征。研究结果表明:①提出的MAC-Unet网络模型,引入MAConv和scSE模块,在不显著增加计算量的前提下,增强了图像特征的表达能力,在相对较少数据集的前提下,增强了模型的特征学习能力;②与经典深度学习算法U-net++、DeepLab V3+相比,MAC-Unet模型平均交并比更高,裂缝信息提取能力更强,能够较好地反映裂缝的真实形态和粗糙程度;③多重分形的方法能有效表征三维裂缝的复杂程度及空间非均质性等特征。结论认为,MAC-Unet模型提高了页岩CT图像裂缝的提取精度,为三维数字岩心模型的准确构建奠定了基础,该研究成果可为基于压裂后缝网形态的页岩数值模拟、压裂效果评价等工作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储层缝网 CT图像 裂缝智能提取 深度学习 多重分形 三维数字岩心 mac-Unet模型 压裂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层传输性能模型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孙伟 王建平 +2 位作者 李奇越 钱自拓 张崇巍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2年第2期144-149,共6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学建模是网络传输性能定量分析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文在分析IEEE802.15.4标准MAC层无信标模式信道竞争机制的基础上,通过节点缓冲队列状态分析、网络节点状态分析和无线信道状态分析,建立了MAC层网络吞吐率、有效吞吐率...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学建模是网络传输性能定量分析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文在分析IEEE802.15.4标准MAC层无信标模式信道竞争机制的基础上,通过节点缓冲队列状态分析、网络节点状态分析和无线信道状态分析,建立了MAC层网络吞吐率、有效吞吐率、节点通信平均延时和信道冲撞概率的数据传输性能数学模型。采用MATLAB软件和QualNet网络仿真软件对所提出MAC层传输性能分析模型和相应性能参数进行仿真测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数学模型能较为准确的模拟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层通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mac 数学模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优化算法 被引量:38
15
作者 刘云璐 蒲菊华 +1 位作者 方维维 熊璋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29-539,共11页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各节点采集的信息以多跳的方式传送到汇聚点.从各节点到汇聚点形成一棵以汇聚点为根的传输树.文中在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基于CSMA/CA(载波多路监听/冲突避免)的MAC协议在树状结构无线传感...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各节点采集的信息以多跳的方式传送到汇聚点.从各节点到汇聚点形成一棵以汇聚点为根的传输树.文中在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基于CSMA/CA(载波多路监听/冲突避免)的MAC协议在树状结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弊端,提出了一种基于CSMA/CA的MAC协议优化算法.算法基于节点在传输树中的位置信息调整其MAC信道接入分配,将CSMA/CA采用的各节点均等竞争信道的方法优化为各节点依据在传输树中的位置情况竞争信道的方式,这一优化提高了节点公平性,使MAC信道接入分配与树状结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特点相契合,解决了基于CSMA/CA的MAC协议与树状结构无线传感器网络不匹配的问题,从而减少了信道资源浪费,提高了网络传输效率,降低了能耗.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网络丢包率、吞吐量和能耗方面的性能均有较大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无线传感器网络 传输树 mac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16
作者 蹇强 龚正虎 +1 位作者 朱培栋 桂春梅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89-403,共15页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中,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协议是保证网络高效通信的重要协议.无线传感器网络有着与传统无线网络明显不同的性能特点和技术要求,传统无线网络MAC协议无法应用于传感器网络,各种针对特定传感器网络特点的MA...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中,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协议是保证网络高效通信的重要协议.无线传感器网络有着与传统无线网络明显不同的性能特点和技术要求,传统无线网络MAC协议无法应用于传感器网络,各种针对特定传感器网络特点的MAC协议相继提出.归纳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的设计原则和分类方法,分析当前典型的各类MAC协议的主要机制,详细比较这些协议的特点、性能差异和应用范围.最后总结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的研究现状,指出未来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mac协议 TDMA 竞争协议 跨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EE 802.11高速无线局域网的速率自适应MAC协议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习勇 黄清艳 +1 位作者 魏急波 吴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81-1285,共5页
目前的IEEE 802.11标准在物理层提供了对多种发送速率的支持,然而在MAC层却没有规定速率自适应的方法。该文研究了高速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中的速率自适应方案。首先,提出了EACK协议,EACK使用基本速率发送MAC头,并在ACK帧中携带信道信... 目前的IEEE 802.11标准在物理层提供了对多种发送速率的支持,然而在MAC层却没有规定速率自适应的方法。该文研究了高速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中的速率自适应方案。首先,提出了EACK协议,EACK使用基本速率发送MAC头,并在ACK帧中携带信道信息,因而能够较快速地响应信道的变化,同时具有少的开销;其次,在EACK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恒定发送时间(CEACK)的策略,CEACK能够克服传统IEEE 802.11DCFMAC协议的理论吞吐量上限,并且具有更好的时间公平性能,能够应用于高速的无线局域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 802.11 DCF mac协议 速率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占空比、低碰撞的异步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哲涛 朱更明 +2 位作者 王志强 裴廷睿 潘高峰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16,共8页
提高信道监听质量是降低能量消耗和提高通信效率的有效方法。提出了一种低占空比、低碰撞的PB-MAC(predict-base MAC)协议。通过发送节点精确预测接收节点的唤醒时间,降低占空比;采用基于预测的重建连接机制和数据重传机制,有效地避免... 提高信道监听质量是降低能量消耗和提高通信效率的有效方法。提出了一种低占空比、低碰撞的PB-MAC(predict-base MAC)协议。通过发送节点精确预测接收节点的唤醒时间,降低占空比;采用基于预测的重建连接机制和数据重传机制,有效地避免碰撞和实现高效重传。OMNet++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50节点随机网络中,PB-MAC的平均占空比、发送消息耗能和平均碰撞次数分别比RI-MAC少68.60%、24.75%、68.05%,比X-MAC少64.39%、64.05%、70.54%。同时,在网格网络中PB-MAC的性能也优于RI-MAC和X-M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低占空比 伪随机 mac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 802.16 Mesh模式下MAC调度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曾智慧 刘富强 +1 位作者 陶健 李庆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135-138,155,共5页
论文首先介绍了802.16Mesh模式下的MAC帧结构,然后对协议中的协同分布式调度机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根据协议的规定,在NS中编写了新的MAC层源代码,对802.16的MAC调度进行了仿真,实现了Mesh模式下协同分布式MAC调度过程,并对三次握手过... 论文首先介绍了802.16Mesh模式下的MAC帧结构,然后对协议中的协同分布式调度机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根据协议的规定,在NS中编写了新的MAC层源代码,对802.16的MAC调度进行了仿真,实现了Mesh模式下协同分布式MAC调度过程,并对三次握手过程、数据子帧minislots分配成功率和minislots利用率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 802.16 MESH 协同分布式调度 mac 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无线电网络分布式多信道MAC协议 被引量:6
20
作者 冯文江 陈倩 +1 位作者 李林 沈嘉皓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39-641,共3页
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MAC协议用于信道感知、选择和接入控制。以单网卡多信道MAC(MMAC)协议为基础,依据IEEE 802.22标准定义的静默期管理的两阶段感知策略,提出一种认知无线电网络分布式多信道MAC(CR-MMAC)协议。将两阶段感知机制和分布... 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MAC协议用于信道感知、选择和接入控制。以单网卡多信道MAC(MMAC)协议为基础,依据IEEE 802.22标准定义的静默期管理的两阶段感知策略,提出一种认知无线电网络分布式多信道MAC(CR-MMAC)协议。将两阶段感知机制和分布式协商融入MMAC协议,利用空闲频谱进行数据传输,并在MMAC协议ATIM窗的数据信道协商阶段引入预约机制,以避免选择同一信道的认知节点对在后续数据传输阶段再利用CSMA/CA造成的竞争碰撞。仿真对比分析表明,CR-MMAC协议能提高网络吞吐量、降低通信时延,综合性能优于MMAC协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网络 mac协议 多信道mac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