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阵MIMO-SAR大测绘带成像 被引量:9
1
作者 武其松 邢孟道 +1 位作者 刘保昌 保铮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7-824,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面阵MIMO-SAR(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模型结合脉内扫描技术、二维空域联合处理以及频带合成技术实现高信噪比、二维高分辨大测绘带成像方法.文中首先提出了面阵SAR脉内扫描多发多收模型... 提出一种基于面阵MIMO-SAR(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模型结合脉内扫描技术、二维空域联合处理以及频带合成技术实现高信噪比、二维高分辨大测绘带成像方法.文中首先提出了面阵SAR脉内扫描多发多收模型;分析了面阵MIMO-SAR模型下脉内扫描技术对系统信噪比性能的改善.针对脉内扫描引起的距离模糊以及低PRF(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导致的多普勒模糊,提出了二维空域联合处理方法;同时利用多发多收模型获得多个空间自由度进行频带合成实现高距离分辨.该面阵MIMO-SAR模型实现了高信噪比、二维高分辨大测绘带成像,打破了传统高分辨与大测绘带以及高信噪比与大测绘带的矛盾.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多发多收系统 大测绘带成像 多普勒模糊 频带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MIMO-SAR与距离向DBF相结合系统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齐维孔 禹卫东 祁海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251-2257,共7页
将星载MIMO-SAR系统与距离向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相结合,设计了DBF-MIMO-SAR系统,能够解决星载MIMO-SAR系统距离模糊较大的问题.该系统方位向各孔径不是同时发射信号,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顺序发射.接收回波时,各孔径同时接收,在距离向... 将星载MIMO-SAR系统与距离向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相结合,设计了DBF-MIMO-SAR系统,能够解决星载MIMO-SAR系统距离模糊较大的问题.该系统方位向各孔径不是同时发射信号,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顺序发射.接收回波时,各孔径同时接收,在距离向使用DBF技术,分离回波信号和抑制距离模糊.同时分析了DBF-MIMO-SAR系统主要系统参数,包括脉冲重复频率、孔径间发射脉冲延时、雷达方程、数据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地实现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模式,减小距离模糊和方位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多发多收 数字波束形成 高分辨率宽测绘带 距离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SAR成像技术发展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7
3
作者 孟藏珍 许稼 +2 位作者 谭贤四 李贵祥 彭应宁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5年第3期423-430,共8页
从军事应用及民用领域对合成孔径雷达(SAR)的新需求出发,分析了传统的SAR应对新需求所面临的技术困境;介绍了新体制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系统的技术优势和可能应用,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的技术瓶颈。最后,重点介绍了... 从军事应用及民用领域对合成孔径雷达(SAR)的新需求出发,分析了传统的SAR应对新需求所面临的技术困境;介绍了新体制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系统的技术优势和可能应用,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的技术瓶颈。最后,重点介绍了同频码分MIMO-SAR技术瓶颈的主要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合成孔径雷达 多信号分离 频率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补偿的机载MIMO-SAR高分辨成像算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彭发祥 李宏伟 +2 位作者 蔡斌 邓冬虎 郑万泽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3-78,共6页
机载多发多收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可以实现高分辨成像,但不可避免的存在运动误差补偿的问题。对多子带并发的机载MIMO-SAR系统进行研究,首先建立并分析了MI-MO-SAR运动误差模型;然后提出了一种扩展的MIMO-SAR运动补偿距离徙动算法(RM... 机载多发多收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可以实现高分辨成像,但不可避免的存在运动误差补偿的问题。对多子带并发的机载MIMO-SAR系统进行研究,首先建立并分析了MI-MO-SAR运动误差模型;然后提出了一种扩展的MIMO-SAR运动补偿距离徙动算法(RMA),通过改进的Stolt映射将距离徙动校正与方位向聚焦分开,并结合两步运动补偿技术对MIMO-SAR回波数据的运动误差进行校正,消除了运动误差带来的影响;最后在空频域对各子带信号进行带宽合成实现了距离向高分辨。用该算法对散射点目标和面目标进行了成像仿真,验证了其在处理带有运动误差的MIMO-SAR回波数据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多发多收 高分辨 运动补偿 距离徙动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在人体安检中的太赫兹近场MIMO-SAR技术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杰 安健飞 +1 位作者 周人 喻洋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6-96,共11页
太赫兹近场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技术具有在保证分辨率同时降低阵元数量的优势,在人体安检中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该文首先介绍了应用在人体安检领域的太赫兹近场MIMO-SAR技术系统现状,将典型系统进行了归纳和对比;... 太赫兹近场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技术具有在保证分辨率同时降低阵元数量的优势,在人体安检中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该文首先介绍了应用在人体安检领域的太赫兹近场MIMO-SAR技术系统现状,将典型系统进行了归纳和对比;其次介绍阵列设计,对典型面阵列的指标特性进行了仿真对比;介绍典型的成像算法和加速方法,比较成像算法的图像重构速度。最后对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雷达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合成孔径雷达 雷达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迹滤波的MIMO-SAR图像分辨率增强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徐光耀 刘永泽 许小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13-1320,共8页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在近场目标散射特征诊断成像中,非正交旁瓣难以通过常规方法进行有效抑制的问题,分析了MIMO-SAR图像非正交旁瓣的产生机理,提出了基于空间变迹滤波(SVA)和三变迹处理相结合的旁瓣抑制方法。仿真...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在近场目标散射特征诊断成像中,非正交旁瓣难以通过常规方法进行有效抑制的问题,分析了MIMO-SAR图像非正交旁瓣的产生机理,提出了基于空间变迹滤波(SVA)和三变迹处理相结合的旁瓣抑制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能很好地抑制距离向旁瓣,而且对于方位向非正交旁瓣也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提高了MIMO-SAR图像的二维分辨率和动态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 旁瓣抑制 变迹滤波 空间变迹滤波(SVA) 三变迹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算法的MIMO-SAR成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平平 邓云凯 徐伟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2-226,共5页
多孔径子带合成技术是目前多发多收系统可工程实现的技术方案。该文深入研究了基于子脉冲频域合成的同步子脉冲合成和同相位中心合成两种合成方式,通过对相位补偿量的推导证明了同步子脉冲合成的复杂度和同相位中心合成方式的优势。并... 多孔径子带合成技术是目前多发多收系统可工程实现的技术方案。该文深入研究了基于子脉冲频域合成的同步子脉冲合成和同相位中心合成两种合成方式,通过对相位补偿量的推导证明了同步子脉冲合成的复杂度和同相位中心合成方式的优势。并以此为基础,针对CS算法在MIMO-SAR系统的应用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CS算法的MIMO-SAR系统的成像流程,并通过对某三发三收SAR系统的点目标和点阵目标的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合成 高分辨率 多发多收 合成孔径雷达 宽测绘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辨大测绘带星载MIMO-SAR成像 被引量:1
8
作者 彭发祥 李宏伟 +1 位作者 蔡斌 邓冬虎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1年第5期409-415,429,共8页
星载多发多收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可以解决方位向高分辨和大测绘带之间的矛盾。为了在扩大测绘带宽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距离向超高分辨,首先选用正交频分线性调频信号(OFD-LFM)作为发射信号形式,对MIMO-SAR的发射体制进行了初步设计... 星载多发多收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可以解决方位向高分辨和大测绘带之间的矛盾。为了在扩大测绘带宽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距离向超高分辨,首先选用正交频分线性调频信号(OFD-LFM)作为发射信号形式,对MIMO-SAR的发射体制进行了初步设计;然后针对大带宽、宽测绘带对成像算法的限制,选用精确度高的距离徙动算法(RMA)对回波数据进行处理,给出了结合空频域带宽合成的RMA成像流程,相比时域带宽合成方法,在确保成像精确性的同时,文中的成像流程计算步骤更少,运算量更低,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多发多收 超高分辨 大测绘带 距离徙动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回波信号模型的太赫兹三维人体成像
9
作者 韩嘉越 何丹萍 +3 位作者 朵灏 陈奔 官科 窦建武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5年第3期202-213,共12页
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 SAR)成像系统利用多通道获得人体多方位信息,适用于人体安检场景。但在太赫兹MIMO SAR成像系统中,由于天线元素数量众多,如何平衡回波信号模型的准确度与计算效率成为关键挑战。采用圆柱形合成孔径照射... 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 SAR)成像系统利用多通道获得人体多方位信息,适用于人体安检场景。但在太赫兹MIMO SAR成像系统中,由于天线元素数量众多,如何平衡回波信号模型的准确度与计算效率成为关键挑战。采用圆柱形合成孔径照射人体获得回波信号,并使用极坐标格式算法(PFA)处理这些回波信号,实现太赫兹三维人体成像。通过仿真比较2种不同回波信号模型:物理光学(PO)算法和射线追踪(RT)方法在计算完美电导体材料人体时的计算效率和成像效果。结果表明,使用图形处理器(GPU)加速的PO算法在计算效率和成像质量方面均表现出色,整个圆柱形合成孔径回波信号的计算时间小于1 h,同时成像结果能清晰重现危险物体的形状。此外PO算法在计算符合实际材料人体的回波信号时,同样展现出优异的性能。本文还探索了不同波瓣宽度的定向天线对成像效果的影响。该研究为未来成像算法的验证及优化提供了更准确且高效的回波信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成像 回波信号模型 物理光学(PO)算法 射线追踪 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 SAR) 极坐标格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小卫星MIMO-SAR超高分辨成像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军 周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9-108,共10页
针对分布式小卫星多发多收合成孔径雷达的聚束工作模式,提出了一种超高分辨成像方法,降低了多通道高分辨率模式下卫星的存储压力以及成像负荷。该方法首先将各通道的全孔径信号划分为子孔径信号;然后对子孔径信号进行解模糊处理,并利用... 针对分布式小卫星多发多收合成孔径雷达的聚束工作模式,提出了一种超高分辨成像方法,降低了多通道高分辨率模式下卫星的存储压力以及成像负荷。该方法首先将各通道的全孔径信号划分为子孔径信号;然后对子孔径信号进行解模糊处理,并利用改进的时域带宽合成方法获得大带宽信号;再使用子孔径图像相干融合算法获得超高分辨率图像。仿真实验表明,改进的时域带宽合成方法能够有效地合成带宽,并且所提方法的成像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小卫星 多发多收 聚束 子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循环算法的高分辨成像波形设计
11
作者 周飞 俞健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6-131,共6页
为实现感兴趣区域目标的高分辨成像,MIMO-SAS声呐(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yntheticAper-tureSonar,MIMO-SAS)一般采用长的发射信号对目标进行照射,但发射信号过长会导致近距离目标和远距离目标回波产生混叠,从而引起距离模糊... 为实现感兴趣区域目标的高分辨成像,MIMO-SAS声呐(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yntheticAper-tureSonar,MIMO-SAS)一般采用长的发射信号对目标进行照射,但发射信号过长会导致近距离目标和远距离目标回波产生混叠,从而引起距离模糊,影响目标成像质量。为了抑制距离向的模糊,通常的做法是降低脉冲重复率,然而脉冲重复率过低会导致MIMO-SAS方位向欠采样,使回波信号频谱相互混叠,声呐成像时会在方位向出现珊瓣,很难把目标回波有效分离出来。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循环算法(Muti-sequenceWeightedCyclic Algorithms,Multi-WeCAN)的阵列发射波形设计方法,通过计算机仿真发现,相比传统的发射波形,在不改变脉冲重复率的情况下,通过Multi-WeCAN波形设计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回波混叠,提高MIMO-SAS目标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声呐 加权循环算法 波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合成方法的多发多收SAR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平平 邓云凯 +1 位作者 徐伟 齐维孔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01-406,共6页
多孔径子带合成技术是目前技术条件下多发多收SAR系统可工程实现的技术方案。该文深入研究了基于频域合成的子带合成技术,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结合数学推导详细给出了该方法的原理和实现步骤,提出了适用于多发多收SAR系统的滤波器... 多孔径子带合成技术是目前技术条件下多发多收SAR系统可工程实现的技术方案。该文深入研究了基于频域合成的子带合成技术,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结合数学推导详细给出了该方法的原理和实现步骤,提出了适用于多发多收SAR系统的滤波器构建方法和算法流程,最终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多发多收 频域合成 高分辨率 宽测绘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MIMO技术的ISAR成像方法 被引量:19
13
作者 朱宇涛 郁文贤 粟毅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85-1894,共10页
传统的ISAR成像模型要求目标在积累期间近似做平稳运动,但由于其积累时间较长,目标飞行速度和姿态的变化将对成像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将MIMO技术与ISAR成像相结合,提出了一种MIMO-ISAR成像方法,它采用一种特殊设计的M发N收线性阵列... 传统的ISAR成像模型要求目标在积累期间近似做平稳运动,但由于其积累时间较长,目标飞行速度和姿态的变化将对成像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将MIMO技术与ISAR成像相结合,提出了一种MIMO-ISAR成像方法,它采用一种特殊设计的M发N收线性阵列,发射一组M个同频带时域正交PCM信号,在接收端通过匹配滤波完成信号分选也即实现了距离压缩,然后基于PCA原理,以最小熵准则对目标水平速度分量进行估计后将整个积累期间的回波数据进行重新排列和插值,最后进行方位多普勒分辨成像并做MTRC校正.从理论推导及仿真实验结果来看,该方法在达到同样方位分辨率的前提下其积累时间最少时只有传统ISAR的1MN,这极大的缩短了积累时间,从而使大部分飞行目标均能满足在积累期间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扩展了ISAR成像的适用范围,提高了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技术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 相位中心近似(PCA)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调频信号的综合脉冲与孔径雷达波形设计方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永波 水鹏朗 +1 位作者 刘宏伟 董玫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76-2082,共7页
综合脉冲与孔径雷达(SIAR)是一种采用正交编码频率调制波形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本文对SIAR采用线性调频(LFM)脉冲信号时的波形设计问题进行研究.在对SIAR脉冲综合原理和LFM信号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两种波形设计方法,对其性能进行... 综合脉冲与孔径雷达(SIAR)是一种采用正交编码频率调制波形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本文对SIAR采用线性调频(LFM)脉冲信号时的波形设计问题进行研究.在对SIAR脉冲综合原理和LFM信号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两种波形设计方法,对其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实际系统数据对其中一种波形进行了验证.计算机仿真结果和实测数据结果证实了这两种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脉冲与孔径雷达 线性调频信号 波形设计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SAR-GMTI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林晨晨 黄普明 李渝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8-126,共9页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多通道运动目标检测系统(SAR-GMTI)可以在对地面静止场景进行高分辨率成像的同时完成强杂波环境下的慢速运动目标检测,在军事和民用领域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首先,简要介绍了多通道SAR-GMTI系统的基本概念,对比了...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多通道运动目标检测系统(SAR-GMTI)可以在对地面静止场景进行高分辨率成像的同时完成强杂波环境下的慢速运动目标检测,在军事和民用领域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首先,简要介绍了多通道SAR-GMTI系统的基本概念,对比了机载与星载、SAR成像与GMTI的同时与分时处理等不同系统的特点,并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选取分布式SARGMTI系统和基于MIMO的SAR-GMTI系统两个方向进行重点分析;最后,探讨了SAR-GMTI系统的研究重点,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地面运动目标检测 分布式雷达 多输入多输出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相干MIMO雷达杂波自由度估计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西川 张永顺 +1 位作者 谢文冲 王永良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125-2131,共7页
针对任意发射波形合成结构影响下的机载相干MIMO雷达杂波自由度的估计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机载相干MIMO雷达杂波自由度估计的构造法,该方法利用发射波形合成结构直接构造等效矩阵代替杂波协方差矩阵进行求秩。通过递推分解等效矩阵,提... 针对任意发射波形合成结构影响下的机载相干MIMO雷达杂波自由度的估计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机载相干MIMO雷达杂波自由度估计的构造法,该方法利用发射波形合成结构直接构造等效矩阵代替杂波协方差矩阵进行求秩。通过递推分解等效矩阵,提出并证明了一种杂波自由度快速估计准则,建立了机载相干MIMO雷达发射波形合成结构、阵列稀布构型与杂波自由度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表明:该方法和准则能够准确预测任意发射波形合成结构下的机载MIMO雷达的杂波特征谱结构。该理论既保证了降秩STAP算法性能的最优又具有较小的计算量,并为最优发射波形合成方案和MIMO STAP算法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雷达 杂波协方差矩阵 发射波形合成结构 杂波自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MIMO-ISAR子图像融合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谷文堃 王党卫 马晓岩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7年第1期90-97,共8页
高机动目标雷达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RCS)的快速起伏,容易对常规单站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成像性能的稳定性造成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分集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逆合成孔径... 高机动目标雷达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RCS)的快速起伏,容易对常规单站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成像性能的稳定性造成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分集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逆合成孔径雷达(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MIMO-ISAR)子图像融合的成像方法。首先建立了分布式MIMO-ISAR不同通道所获取的2维ISAR图像解析表达式,导出了距离和方位畸变因子,通过对不同通道所获取ISAR图像畸变的补偿,实现了频率分集分布式MIMOISAR融合成像。仿真实验结果证实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分布式雷达 逆合成孔径雷达 图像融合 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UWB数字阵列SAR系统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龙 邬伯才 +2 位作者 沈明星 江凯 鲁加国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1-177,184,共8页
合成孔径雷达作为一种无线电装备,也必然遵循从模拟到数字再到软件化的发展道路。数字阵列SAR/MTI雷达可以克服常规SAR/MTI雷达的瓶颈问题,具有许多常规SAR/MTI系统所不具备的优势。首先介绍了常规数字阵列雷达的优势;然后从工作体制的... 合成孔径雷达作为一种无线电装备,也必然遵循从模拟到数字再到软件化的发展道路。数字阵列SAR/MTI雷达可以克服常规SAR/MTI雷达的瓶颈问题,具有许多常规SAR/MTI系统所不具备的优势。首先介绍了常规数字阵列雷达的优势;然后从工作体制的选择、系统的组成和关键技术等方面对机载UWB数字阵列的系统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给出了飞行试验和地面试验验证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阵列雷达 多输入多输出(MIMO) 合成孔径雷达 数字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波光子技术的实时高分辨雷达成像 被引量:6
19
作者 潘时龙 张方正 +2 位作者 叶星炜 高彬栋 郭清水 《上海航天》 CSCD 2018年第6期43-50,共8页
为克服传统雷达面临的带宽瓶颈,提升其分辨率,利用微波光子倍频与混频技术对宽带雷达信号进行处理,构建宽带雷达,成功实现了实时高分辨雷达成像。构建的微波光子雷达样机带宽高达12 GHz,实现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二维分辨率优于2 cm... 为克服传统雷达面临的带宽瓶颈,提升其分辨率,利用微波光子倍频与混频技术对宽带雷达信号进行处理,构建宽带雷达,成功实现了实时高分辨雷达成像。构建的微波光子雷达样机带宽高达12 GHz,实现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二维分辨率优于2 cm×2 cm,成像速率高达100帧/s。在该雷达架构基础上构建了多输入多输出微波光子雷达,在相同的相参累积时间内,能进一步提高雷达成像的方位向分辨率。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光子技术是突破传统雷达频率与带宽限制的有效手段,有望在未来实时高分辨雷达探测与成像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学 雷达成像 合成孔径雷达 宽带信号处理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极坐标格式算法的MIMO雷达虚拟孔径成像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海青 李彧晟 朱晓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5-720,共6页
针对共址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在单次快拍下的虚拟孔径成像问题,分析了MIMO雷达虚拟合成阵列,建立了MIMO雷达极坐标格式波数域回波模型,分析了基于距离向和方位向尺度变换的空间谱转化,指出MIMO雷达... 针对共址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在单次快拍下的虚拟孔径成像问题,分析了MIMO雷达虚拟合成阵列,建立了MIMO雷达极坐标格式波数域回波模型,分析了基于距离向和方位向尺度变换的空间谱转化,指出MIMO雷达方位向尺度变换不再是Keystone变换,提出了一种新的MIMO雷达快速极坐标格式成像算法。仿真表明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虚拟孔径 极坐标格式算法 空间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