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approach for selecting best development face ventilation mode based on G1-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method 被引量:14
1
作者 ZHOU Zhi-yong Mehmet KIZIL +1 位作者 CHEN Zhong-wei CHEN Jian-h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2462-2471,共10页
The current popular methods for decision making and project optimisation in mine ventilation contain a number of deficiencies as they are solely based on either subjective knowledge or objective information.This paper... The current popular methods for decision making and project optimisation in mine ventilation contain a number of deficiencies as they are solely based on either subjective knowledge or objective information.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approach to rank the alternatives by G1-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method.The focus of this approach is the use of the combination weighing,which is able to compensate for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method of evaluation index single weighing.In the case study,an appropriat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established to determine the evaluation value of each ventilation mode.Then the proposed approach was used to select the best development face ventilation mode.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able to rank the alternative development face ventilation mode reasonably,the combination weighing method had the advantages of both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weighing methods in that it took into consideration of both the experience and wisdom of experts,and the new changes in objective conditions.This approach provides a more reasonable and reliable procedure to analyse and evaluate different ventilation mo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elopment face ventilation G1 metho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metho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EM的发酵反应器螺旋搅拌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2
作者 张艳丽 张征征 +3 位作者 牛国玲 马浏轩 梁秋艳 邢晨泰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2,216,共7页
针对秸秆发酵过程中碎料与菌种混合不均问题,对好氧反应器的螺旋搅拌结构进行参数优化。基于离散单元法,对物料进行理论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变异系数主次顺序为转速、螺距比、叶宽比;随搅拌叶宽比增加,变异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平均... 针对秸秆发酵过程中碎料与菌种混合不均问题,对好氧反应器的螺旋搅拌结构进行参数优化。基于离散单元法,对物料进行理论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变异系数主次顺序为转速、螺距比、叶宽比;随搅拌叶宽比增加,变异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平均功率呈下降趋势;随搅拌螺距比增加,变异系数先下降后上升,平均功率呈下降趋势;随搅拌转速增加,变异系数呈下降趋势,平均功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构建变异系数模型并进行优化,变异系数最优为13.295%,与仿真结果误差为1.411%;搅拌装置进行静力学分析,最大应力值为47.259 MPa,最大变形为4.3575 mm;离散元仿真功率与试验值误差均值为14.1%,符合设计要求。该搅拌参数优化设计为发酵反应器高效混合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发酵 螺旋搅拌结构 离散单元法 变异系数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解技术的IZOA-Transformer-BiGRU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2
3
作者 蒲晓云 杨靖 +1 位作者 杨兴 宁媛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8,共10页
准确的风电功率预测对于保障电网平稳运行和提升风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风电功率数据的非平稳性和间歇性等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数据分解技术的IZOA-Transformer-BiGRU组合预测模型,以提升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准确的风电功率预测对于保障电网平稳运行和提升风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风电功率数据的非平稳性和间歇性等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数据分解技术的IZOA-Transformer-BiGRU组合预测模型,以提升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首先,采用能量差值法确定变分模态分解(VMD)的子模态数,将具有较强随机波动性的原始风电功率分解为一系列相对平稳的子序列,从而更加充分地提取时序特征。其次,构建Transformer-BiGRU模型,引入多头注意力机制并行处理多个特征之间的交互关系,并利用BiGRU捕捉时序序列间的前后依赖性,从而提升预测性能。为了进一步优化模型性能,采用融合Singer混沌映射、透镜折射反向学习和单纯形法策略的改进斑马优化算法(IZOA),对Transformer-BiGRU模型的隐藏层神经元数、初始学习率、正则化系数和多头注意力头数四个关键超参数进行优化。最后,通过IZOA-Transformer-BiGRU对分解后的各子序列进行预测,经过叠加重构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单一BiGRU模型相比,所提模型的决定系数提升了5.10%,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以及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降低了56.17%、54.58%、54.55%,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TRANSFORMER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能量差值法 斑马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法的桁架结构尺寸及形状优化方法
4
作者 武文杰 聂祺 +3 位作者 李欣珏 徐京 颜兰 傅向荣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61,共7页
在实际工程中,对桁架结构的尺寸和形状进行合理优化,可以充分发挥材料性能,提高结构刚度、强度和可靠性。本文提出了利用变分法并结合桁架结构位移求解方程建立位移泛函,推导出两类变分优化方法。以桁架结构中结点位置和杆件截面面积为... 在实际工程中,对桁架结构的尺寸和形状进行合理优化,可以充分发挥材料性能,提高结构刚度、强度和可靠性。本文提出了利用变分法并结合桁架结构位移求解方程建立位移泛函,推导出两类变分优化方法。以桁架结构中结点位置和杆件截面面积为设计变量,用钢量为约束条件,指定结点位移为目标函数,对防屈曲桁架结构进行尺寸和形状优化。与有限元软件优化计算进行对比,本文方法不需要对结构进行多次重复计算,可以更快得到优化解,并且计算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度和可靠性,可为实际工程提供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桁架结构 变分法 形状优化 尺寸优化 优化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AN-CPO-VMD的RV减速器故障诊断模型
5
作者 郭曼 徐建 蔺梦雄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90-1501,共12页
针对强背景噪声下旋转矢量(RV)减速器故障诊断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结合冠豪猪算法(CPO)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MD)的RV减速器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对含噪声目... 针对强背景噪声下旋转矢量(RV)减速器故障诊断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结合冠豪猪算法(CPO)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MD)的RV减速器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对含噪声目标信号进行了降噪分解,得到了一系列固有模态分量(IMF),再根据峭度值原则,选取了目标模态分量;然后,以包络熵为适应性函数,利用CPO算法对变分模态分解中的分解参数K值和α值进行了寻优计算,得到了最后的[K,α]组合,并对VMD进行了最优参数设置;最后,分解后得到一系列本征模态函数分量,对分解后的目标分量进行了重构,再对重构后的目标分量进行包络谱分析并进行了故障诊断,为了验证CEEMDAN-CPO-VMD方法的优越性,进行了实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CPO重构后的信号信噪比为9.38,均方根误差为0.036,计算时间为36.59 s;利用CEEMDAN-CPO-VMD方法有效地提取了RV减速器的故障特征;对比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使用频谱包络分析得到的结果,有较多的边频干扰,不能有效地定位故障点;同时,对比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的VMD,经SSA算法重构后的信号信噪比为8.57,均方根误差为0.042,计算时间为50.24 s,相比于SSA算法,CPO算法的信噪比结果提高了0.78 dB,均方根误差降低了0.006,迭代时间减少了13.65 s,有了更好的收敛性,验证了CEEMDAN-CPO-VMD法有更好的诊断效果。该研究成果可为强噪声干扰下的RV减速器故障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矢量减速器 变速器 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冠豪猪优化算法 变分模态分解 包络熵 故障分类识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信赖域与非线性单纯形法的黑翅鸢优化算法
6
作者 王玉芳 程培浩 闫明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89-1807,共19页
针对黑翅鸢优化算法(BKA)因缺乏种群内信息交流而导致搜索力度受限以及迁徙阶段种群跟随最优个体迁徙的盲目性而导致种群多样性下降的问题,提出融合信赖域和非线性单纯形法的黑翅鸢优化算法(TDNSBKA)。对黑翅鸢初始种群利用精英动态反... 针对黑翅鸢优化算法(BKA)因缺乏种群内信息交流而导致搜索力度受限以及迁徙阶段种群跟随最优个体迁徙的盲目性而导致种群多样性下降的问题,提出融合信赖域和非线性单纯形法的黑翅鸢优化算法(TDNSBKA)。对黑翅鸢初始种群利用精英动态反向学习策略进行初始化,提高初始解的质量;在算法的攻击阶段,引入信赖域变异策略,实现种群内的信息交流,提高算法的收敛精度并平衡算法的探索与开发能力;在算法的迁徙阶段,对适应度最差的个体采用非线性单纯形法的反射操作,减小种群跟随领导者迁徙的盲目性,提高种群的多样性。建立TDNSBKA算法的Markov链模型,证明了其具有全局收敛性。仿真实验基于30维与50维的CEC2017测试函数,验证了3种改进策略的有效性,将改进的算法TDNSBKA和对比算法进行收敛性分析、Wilcoxon秩和检验,证明了TDNSBKA具有更优秀的收敛性能以及鲁棒性。将TDNSBKA应用在齿轮系设计和压力容器设计的求解上,验证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有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翅鸢优化算法 动态反向学习 信赖域变异 非线性单纯形法 MARKOV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变分模态分解的混凝土浅层空洞病害识别 被引量:2
7
作者 赵维刚 石壮 +3 位作者 杨勇 田秀淑 鞠景会 李一凡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91-102,共12页
针对开放环境下混凝土空洞病害检测的病害特征识别中噪声干扰、成分识别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优化变分模态分解(improved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IVMD)与自由振动衰减速度的混凝土浅层病害声振信号识别方法。该研究建立... 针对开放环境下混凝土空洞病害检测的病害特征识别中噪声干扰、成分识别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优化变分模态分解(improved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IVMD)与自由振动衰减速度的混凝土浅层病害声振信号识别方法。该研究建立了混凝土浅层空洞病害的理论模型,仿真了不同工况下的病害特征频率及其变化规律;提出了基于IVMD的信号分解方法,设计了基于Tent混沌与柯西变异优化的麻雀搜索算法联合搜索变分模态分解的关键参数k和α,在最佳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自相关函数图形、相关系数、衰减系数与频域分布情况的浅层空洞病害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识别方法;选取幅值衰减评估了特征IMF的衰减速度,得出了基于振动衰减特征的空洞病害识别方法;通过预埋病害模型试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IVMD的分解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噪声及其他成分的干扰,提高空洞病害识别精度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检测 优化麻雀搜索算法 优化变分模态分解(IVMD) 时域衰减速度 声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确定性的配电网-多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协同规划 被引量:3
8
作者 程杉 程颖 +2 位作者 贺彩 傅桐 王灿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32,共9页
综合能源系统的多点并网加剧了配电网规划的“维数灾害”,提出兼顾多主体利益均衡性和分析计算高效性的配电网-多综合能源系统的分布式协同规划方法。以区间数刻画系统内的源-荷不确定性,构建计及多利益主体的配电网-多综合能源系统分... 综合能源系统的多点并网加剧了配电网规划的“维数灾害”,提出兼顾多主体利益均衡性和分析计算高效性的配电网-多综合能源系统的分布式协同规划方法。以区间数刻画系统内的源-荷不确定性,构建计及多利益主体的配电网-多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协同规划框架;考虑多源联供的低碳清洁性、综合能源系统对配电网的支撑性和多能互补性,建立考虑奖惩碳交易机制的配电网-多综合能源系统双层规划模型;采用基于最大变差分析的目标级联分析法求解含有区间不确定性和多主体耦合性的规划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降低了配电网耦合综合能源系统的复杂度,提升了系统内各利益主体的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综合能源系统 配电网 分布式优化 协同规划 最大变差分析 目标级联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GO-VMD-改进小波阈值算法的TDLAS二次谐波信号去噪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曾维银 刘星宇 +2 位作者 缪雨曦 曾庆华 杨春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3-61,共9页
针对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中气体浓度检测信号———二次谐波信号夹杂噪声导致反演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的北苍鹰优化算法(INGO)、变分模态分解(VMD)和改进小波阈值法联合的去噪算法,利用包络熵值最小为目标函数... 针对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中气体浓度检测信号———二次谐波信号夹杂噪声导致反演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的北苍鹰优化算法(INGO)、变分模态分解(VMD)和改进小波阈值法联合的去噪算法,利用包络熵值最小为目标函数的INGO算法寻找VMD中重要参数———模态个数k和惩罚因子α,以分解后的各固有模态分量(IMF)能量密度与平均周期乘积为一常量的特点筛选出有效信号IMF分量,联合小波改进阈值法对有效信号进行降噪并组合得到去噪后信号。仿真实验对比分析表明INGO-VMD-改进小波阈值法能有效滤除噪声信号,降低幅值误差,提高反演精度,降噪效果较优,降噪后波形相似系数为99.86%,信噪比达到25.2305 dB,均方根误差达到0.01523%,较含噪信号,峰值误差下降0.1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谐波 改进小波阈值 北苍鹰优化 变分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同步学习的功率模块散热器拓扑优化快速迭代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高嘉 何函宇 +2 位作者 李龙女 朱建国 梅云辉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117,共7页
随着功率模块集成化程度的提高,其散热结构优化已成为研发中的关键。拓扑优化可通过变换散热器形貌、结构来最大化地提升散热效果,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在拓扑优化过程中,每步迭代均需要计算模块与散热器温度分布,占用较庞大的计算资... 随着功率模块集成化程度的提高,其散热结构优化已成为研发中的关键。拓扑优化可通过变换散热器形貌、结构来最大化地提升散热效果,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在拓扑优化过程中,每步迭代均需要计算模块与散热器温度分布,占用较庞大的计算资源和计算时间。为加速传统散热器拓扑优化进程,在基于传统固体各向同性材料惩罚SIMP(solid isotropic material with penalization)散热器拓扑优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嵌套神经网络NN(neural network)同步学习的快速迭代方法。首先,构建散热器基于编码器-解码器结构的NN预测模型,即基于散热器形貌迭代进化过程实现优化结构的快速预测;其次,将NN模型与散热器SIMP拓扑优化流程相嵌套,利用迭代过程中的中间形貌同步训练NN;最后,针对单芯片、两芯片模块结构,对比所提方法与传统迭代方法的拓扑优化结果,验证了所提NN同步学习方法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热器结构优化设计 拓扑优化 变密度法 神经网络同步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气雷达测定区域降水量方法的改进与比较 被引量:22
11
作者 林炳干 张培昌 顾松山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334-340,共7页
讨论变分校准法用于雷达-雨量计系统联合探测降水。由雷达反射率因子Z和地面降水强度I实时地获得最优Z-I关系,在求解欧拉方程时采用多重网格法,不仅可提高计算结果的精度,还可大大提高计算速度。
关键词 最优化法 多重网格法 降水量 天气雷达 区域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数控机床床身结构动态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94
12
作者 张学玲 徐燕申 钟伟泓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3-357,共5页
运用结构动态设计原理和有限元法(finiteelementmethod)的变量化分析技术,提出一种数控机床床身结构的动态设计方法和流程。结构的固有频率越高,其动、静刚度越好。以一立式加工中心床身为例,先提取床身的典型元结构和框架结构对其进行... 运用结构动态设计原理和有限元法(finiteelementmethod)的变量化分析技术,提出一种数控机床床身结构的动态设计方法和流程。结构的固有频率越高,其动、静刚度越好。以一立式加工中心床身为例,先提取床身的典型元结构和框架结构对其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以床身结构固有频率为优化目标,以元结构和框架结构优化结果为依据,提出该床身结构若干改进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文中提出的方法可推广到其他结构的动态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变量化 动态设计 结构优化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的自适应形态学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91
13
作者 钱林 康敏 +2 位作者 傅秀清 王兴盛 费秀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7-233,共7页
为有效提取滚动轴承信号的特征频率,提出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的自适应形态学的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利用VMD将目标信号分解为有限个模态信号,依据互信息法提取与原始信号相关的模态信号,将其进行求和重构;然后利用形态学对重构信号进... 为有效提取滚动轴承信号的特征频率,提出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的自适应形态学的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利用VMD将目标信号分解为有限个模态信号,依据互信息法提取与原始信号相关的模态信号,将其进行求和重构;然后利用形态学对重构信号进行降噪处理,提取出滚动轴承的特征频率。针对形态学固有统计偏移和结构元素的选择问题,利用粒子群算法来优化改进的广义形态学滤波器,实现自适应滤波。通过数字仿真实验与滚动轴承故障试验分析,将其与基于经验模式分解(EMD)的自适应形态学、包络解调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取故障信号的特征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变分模态分解 数学形态学 粒子群算法 互信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模型的动态最优潮流新算法 被引量:10
14
作者 孙英云 何光宇 +2 位作者 梅生伟 王伟 张王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6-20,共5页
为解决传统动态最优潮流(DOPF)算法中计算速度和计算精度之间的矛盾,建立了电力系统DOPF的变分模型,推导了该变分模型的最优性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Radau配置法的DOPF求解新算法。该算法具有计算量小、计算精度高等特点。对... 为解决传统动态最优潮流(DOPF)算法中计算速度和计算精度之间的矛盾,建立了电力系统DOPF的变分模型,推导了该变分模型的最优性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Radau配置法的DOPF求解新算法。该算法具有计算量小、计算精度高等特点。对某实际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算法能够满足在线运行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最优潮流 变分模型 最优性条件 Radau配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林林分密度最优控制策略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彩琴 郝敦元 李海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26,53,共4页
采用变分法及最优控制理论就如何从空间和时间上合理安排与调控森林资源做了具体研究,得出了人工林的间伐强度和蓄积密度的最优控制策略及其连续变化的数学模型,其优点在于突破了以往仅给出离散状态下模型的局限性,从而为人工林的持续... 采用变分法及最优控制理论就如何从空间和时间上合理安排与调控森林资源做了具体研究,得出了人工林的间伐强度和蓄积密度的最优控制策略及其连续变化的数学模型,其优点在于突破了以往仅给出离散状态下模型的局限性,从而为人工林的持续经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变分法 最优控制 最大值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群粒子群优化算法 被引量:13
16
作者 罗德相 周永权 +1 位作者 黄华娟 韦杏琼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51-54,共4页
将一定规模的粒子群平分成三个子群,并分别按基本粒子优化算法、ω自线性调整策略的粒子群算法和云自适应粒子群算法三种不同规则进化,既保持各个子群和算法的独立性和优越性,又不增加算法的复杂性,并提出"超社会"部分,重新... 将一定规模的粒子群平分成三个子群,并分别按基本粒子优化算法、ω自线性调整策略的粒子群算法和云自适应粒子群算法三种不同规则进化,既保持各个子群和算法的独立性和优越性,又不增加算法的复杂性,并提出"超社会"部分,重新定义了速度更换式子,同时还引入了扩张变异方法和扰动操作。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给出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收敛速度,精度和稳定性均有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算法 多种群 云理论 扩张变异方法 超社会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变分原理的结构形状优化伴随法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旭 顾元宪 赵康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8-295,共8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伴随变量进行结构形状优化灵敏度分析的新方法.基于广义变分原理,考虑了形状优化中位移边界条件的变化对结构响应的影响.新方法弥补了Arora等人所提出的形状优化灵敏度分析变分原理中的缺陷,为采用伴随法进行灵敏度分析... 提出了一种利用伴随变量进行结构形状优化灵敏度分析的新方法.基于广义变分原理,考虑了形状优化中位移边界条件的变化对结构响应的影响.新方法弥补了Arora等人所提出的形状优化灵敏度分析变分原理中的缺陷,为采用伴随法进行灵敏度分析提供了新的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变分原理 形状优化 伴随法 灵敏度分析 结构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邻域最优控制的跟踪制导律设计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宁波 雷虎民 +2 位作者 周觐 邵雷 王斌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6-51,共6页
针对拦截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中制导过程,设计了一种基于邻域最优控制(NOC)的跟踪制导律.首先,采用高斯伪谱法离线设计得到满足终端约束与过程约束的标称最优弹道;其次,为了对标称弹道进行精确跟踪,将弹道满足的一阶最优性必要条... 针对拦截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中制导过程,设计了一种基于邻域最优控制(NOC)的跟踪制导律.首先,采用高斯伪谱法离线设计得到满足终端约束与过程约束的标称最优弹道;其次,为了对标称弹道进行精确跟踪,将弹道满足的一阶最优性必要条件进行二阶变分,在标称弹道邻域内得到一条满足二阶最优的修正弹道;最后,应用间接高斯伪谱法,在离散的勒让德-高斯(LG)点上将转化后的两点边值问题离散为代数方程进行矩阵求逆运算,利用标称弹道数据求得反馈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消除跟踪误差,并且能够满足在线实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制导 邻域最优控制 二阶变分 间接高斯伪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敏感性产品供应链超网络均衡模型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军 董琼 杨德礼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0-616,共7页
以时间敏感性产品供应链网络为研究对象,通过时间函数和损失率表示时间敏感性产品随着时间变化的特征,在集中考虑多方共赢,供需成本优化,供需价格竞争和产品流量不守恒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时间敏感性产品生产商、零售商和需求市场... 以时间敏感性产品供应链网络为研究对象,通过时间函数和损失率表示时间敏感性产品随着时间变化的特征,在集中考虑多方共赢,供需成本优化,供需价格竞争和产品流量不守恒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时间敏感性产品生产商、零售商和需求市场的三层时间敏感性产品供应链超网络均衡模型;通过变分不等式表示时间敏感性产品供应链超网络的均衡解,并采用修正投影算法来求解,通过数值算例验证方法的可靠性和合理性,解释了某个厂商在非最优决策时其他厂商的最优决策及趋近均衡点的过程,并比较了个体优化和全局优化下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超网络 变分不等式 修正投影方法 个体优化 全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法原理的侵彻弹体头部形状优化设计 被引量:8
20
作者 皮爱国 黄风雷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6-130,共5页
针对刚性弹体侵彻半无限混凝土靶,利用量纲分析方法分析了介质阻力的基本形式,比较了几种经验模型的阻力规律。基于空腔膨胀理论分析了弹头形状对弹体受力的影响,以平滑弹体过载为目标,利用变分法的基本原理分析了不考虑摩擦力影响时弹... 针对刚性弹体侵彻半无限混凝土靶,利用量纲分析方法分析了介质阻力的基本形式,比较了几种经验模型的阻力规律。基于空腔膨胀理论分析了弹头形状对弹体受力的影响,以平滑弹体过载为目标,利用变分法的基本原理分析了不考虑摩擦力影响时弹头形状函数的优化形式,并与几种常用弹头形状函数进行了比较。基于LS-DYNA 3D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具有优化函数头部形状的弹体侵彻过载可有效降低,有利于改善弹体受力状态和提高弹体侵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彻 优化设计 变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