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佳 周星彤 孙强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2-641,共10页
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使得越来越多的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multifocal/multicentric breast cancer, MMBC)在早期被发现。传统观念认为,MMBC比单灶性乳腺癌(unifocal breast cancer, UBC)预后更差,应积极升级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医疗水... 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使得越来越多的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multifocal/multicentric breast cancer, MMBC)在早期被发现。传统观念认为,MMBC比单灶性乳腺癌(unifocal breast cancer, UBC)预后更差,应积极升级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MMBC患者的诊断、个体化治疗、接受保乳手术的安全性等焦点问题需重新被审视。本文将从MMBC流行病学特征、术前影像学评估、病理异质性与分子标志物、手术方式等多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加深临床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 影像评估 保乳治疗 肿瘤整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PR、HER-2、Ki67、Nm23、P53在多中心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4
2
作者 杨丽丽 梁莉萍 赵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64-967,共4页
目的:探讨多中心性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tor,PR)、原癌基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 antigen,Ki67)、Nm23基因... 目的:探讨多中心性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tor,PR)、原癌基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 antigen,Ki67)、Nm23基因(Nm23 gene,Nm23)、P53基因(P53 gene,P5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5-2010年期间45例多中心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同时选取60例单侧单发性乳腺癌作为对照。结果:①HER-2、Ki67在多中心性乳腺癌中的表达较单侧单发乳腺癌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m23在多中心性乳腺癌中的表达较单侧单发乳腺癌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PR、P53在多中心性乳腺癌中的表达较单侧单发乳腺癌低,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中心性乳腺癌中,ER、PR、HER-2、Ki67、Nm23、P53在特殊类型乳腺癌中的表达与非特殊类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PR在多中心性乳腺癌中组织学分级高的较分级低的表达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分级高的多中心性乳腺癌比组织学分级低的ER蛋白的表达率低,但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PR的检测除可以指导临床用药外,尚具有评估乳腺癌预后的作用。HER-2、Ki67、Nm23可能与多中心性乳腺癌发病有关,并可能成为多中心性乳腺癌的高危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性乳腺癌 单侧单发乳腺癌 病理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侧多原发灶乳腺癌病灶间异质性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歆光 刘毅强 +1 位作者 何英剑 解云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09-814,共6页
背景与目的:同侧多原发灶乳腺癌临床并不鲜见,既往对于病灶间异质性的研究多数基于术后标本。本研究比较了术前空芯针穿刺确诊的同侧多原发灶乳腺癌病灶间的异质性,探讨其对临床决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 背景与目的:同侧多原发灶乳腺癌临床并不鲜见,既往对于病灶间异质性的研究多数基于术后标本。本研究比较了术前空芯针穿刺确诊的同侧多原发灶乳腺癌病灶间的异质性,探讨其对临床决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乳腺中心2013-2016年间空芯针穿刺确诊的同侧多原发灶乳腺癌资料,比较不同病灶组织学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和Ki-67等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的异质性,并根据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判定病灶分子分型。结果:共75例同侧多原发灶乳腺癌纳入本研究。已完成腋窝评价的69例患者中腋窝淋巴结阳性51例(68.0%)。9例(12.0%)病灶间组织学类型和组织学分级存在异质性。ER、PR、HER-2和Ki-67结果病灶间存在异质性的患者分别为1例(1.3%)、10例(13.3%)、1例(1.3%)和9例(12.0%)。10例(13.3%)病灶之间分子分型存在异质性。按照现行指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4例(5.3%)治疗决策可能会受到影响。结论:空芯针穿刺确诊同侧多原发灶乳腺癌病灶间组织学结果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存在异质性,仅对主要病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能影响部分患者的治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多灶 多中心 肿瘤异质性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能触及肿块的多中心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怡 李吉友 黄信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93-395,共3页
对15例无肿块型乳腺癌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这种乳腺癌术前绝大多数被诊断为乳腺增生。其临床特点表现为患者年轻;乳腺触诊无明确肿块,仅表现为区段乳腺增厚;个别病例有乳头溢液,乳腺X线片可发现腺体内有散在泥沙样钙化,但无肿... 对15例无肿块型乳腺癌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这种乳腺癌术前绝大多数被诊断为乳腺增生。其临床特点表现为患者年轻;乳腺触诊无明确肿块,仅表现为区段乳腺增厚;个别病例有乳头溢液,乳腺X线片可发现腺体内有散在泥沙样钙化,但无肿块影;针吸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低;冰冻切片检查有时也难以作出判断。病理特点主要是癌灶为多灶性的浸润性导管癌;癌灶小,分布广,但只局限在乳腺某一区段内;病变区的腺体都有增生背景。这种类型乳腺癌如能及时发现,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浸润性导管癌 多中心性 病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乳腺癌特殊临床状况下的应用
5
作者 林辉(综述) 张斌(综述) +1 位作者 汤小川(综述) 曹旭晨(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30-532,537,共4页
以往认为SLNB仅适用于单一病灶的早期乳腺癌,内乳淋巴结、多灶性/多中心乳腺癌、导管原位癌(DCIS)均不宜SLNB。本文主要对上述问题实行SLNB的可能性做一综述。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IMSLNB)可提供腋窝外的淋巴结状态信息,尤其某些孤立IML... 以往认为SLNB仅适用于单一病灶的早期乳腺癌,内乳淋巴结、多灶性/多中心乳腺癌、导管原位癌(DCIS)均不宜SLNB。本文主要对上述问题实行SLNB的可能性做一综述。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IMSLNB)可提供腋窝外的淋巴结状态信息,尤其某些孤立IMLN受累患者可能改变术后辅助治疗策略。前哨淋巴结(SLN)是整个乳房组织的第一站引流的淋巴结而非针对于某一个病灶,这使多灶性/多中心乳腺癌患者行SLNB成为可能,可获得较满意成功率和准确率。SLNB不必用于所有DCIS患者,而对于伴浸润性癌高危因素如年轻、CNB诊断的DCIS、肿物较大(≥4cm)、高级别DCIS而且欲行乳房切除术的DCIS患者可考虑SLN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内乳淋巴结 多灶性/多中心乳腺癌 导管原位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