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的目的是在香港中学生人群中检验中文版本《原因知觉量表》(perceived locus of causality scale)在体育课中应用的相关心理测量学属性。两组香港中学生(样本1为346人,样本2为332人)被邀请完成原因知觉量表。来自两个样本的验证...本研究的目的是在香港中学生人群中检验中文版本《原因知觉量表》(perceived locus of causality scale)在体育课中应用的相关心理测量学属性。两组香港中学生(样本1为346人,样本2为332人)被邀请完成原因知觉量表。来自两个样本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支持原因知觉量表的五因素结构。条目7(外部调节)和条目3(内摄调节)均表现出跨因素以及与其他条目显著相关的现象。因此,删除条目7和条目3显著改善模型拟合情况。区分效度分析发现,认同调节和内部动机相关过高,可能存在无法区分情况。研究者进一步对五因素模型和四因素模型(将认同调节因素和内部动机因素合为一个因素)进行比较发现,四因素模型并不优于五因素模型。虽然两维度存在高相关,但五因素模型予以保留。15条目五因素原因知觉量表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除内摄调节因素外均大于0.70。同时,恒等性分析结果表明,15条目五因素模型具有跨性别和跨组别的测量恒等性。潜变量平均数差异检验结果表明,来自两个样本的中学生在五个因素上得分均无显著差异;但女生在无动机、外部调节和内摄调节三个因素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男生。本研究结果为原因知觉量表的信、效度提供了初步支持,该量表可以在香港中学生体育课情境中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认同调节和内部动机两个分量表的区别不明显,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对这两个分量表进行调整及修订。展开更多
目的为了解决传统多尺度误差扩散半色调算法会导致半色调结果图像阶调变暗和边缘模糊的问题,提出一种顾及边缘信息的多尺度误差扩散半色调算法。方法根据当前像素邻域内像素点的处理状态,设计动态非时序误差扩散滤波器;利用图像局部平...目的为了解决传统多尺度误差扩散半色调算法会导致半色调结果图像阶调变暗和边缘模糊的问题,提出一种顾及边缘信息的多尺度误差扩散半色调算法。方法根据当前像素邻域内像素点的处理状态,设计动态非时序误差扩散滤波器;利用图像局部平均灰度与空间变化率提取图像边缘信息,结合图像边缘信息与灰度信息确定半色调处理顺序。结果半色调处理结果视觉效果均匀,阶调信息和边缘结构信息与原图像一致性良好,峰值信噪比、加权信噪比和结构相似度分别提高了0.7~1.2 d B,0.9~1.5 d B,0.11~0.18。结论该算法解决了多尺度误差扩散算法的图像阶调变暗和边缘模糊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半色调输出质量。展开更多
文摘本研究的目的是在香港中学生人群中检验中文版本《原因知觉量表》(perceived locus of causality scale)在体育课中应用的相关心理测量学属性。两组香港中学生(样本1为346人,样本2为332人)被邀请完成原因知觉量表。来自两个样本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支持原因知觉量表的五因素结构。条目7(外部调节)和条目3(内摄调节)均表现出跨因素以及与其他条目显著相关的现象。因此,删除条目7和条目3显著改善模型拟合情况。区分效度分析发现,认同调节和内部动机相关过高,可能存在无法区分情况。研究者进一步对五因素模型和四因素模型(将认同调节因素和内部动机因素合为一个因素)进行比较发现,四因素模型并不优于五因素模型。虽然两维度存在高相关,但五因素模型予以保留。15条目五因素原因知觉量表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除内摄调节因素外均大于0.70。同时,恒等性分析结果表明,15条目五因素模型具有跨性别和跨组别的测量恒等性。潜变量平均数差异检验结果表明,来自两个样本的中学生在五个因素上得分均无显著差异;但女生在无动机、外部调节和内摄调节三个因素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男生。本研究结果为原因知觉量表的信、效度提供了初步支持,该量表可以在香港中学生体育课情境中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认同调节和内部动机两个分量表的区别不明显,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对这两个分量表进行调整及修订。
文摘目的为了解决传统多尺度误差扩散半色调算法会导致半色调结果图像阶调变暗和边缘模糊的问题,提出一种顾及边缘信息的多尺度误差扩散半色调算法。方法根据当前像素邻域内像素点的处理状态,设计动态非时序误差扩散滤波器;利用图像局部平均灰度与空间变化率提取图像边缘信息,结合图像边缘信息与灰度信息确定半色调处理顺序。结果半色调处理结果视觉效果均匀,阶调信息和边缘结构信息与原图像一致性良好,峰值信噪比、加权信噪比和结构相似度分别提高了0.7~1.2 d B,0.9~1.5 d B,0.11~0.18。结论该算法解决了多尺度误差扩散算法的图像阶调变暗和边缘模糊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半色调输出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