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9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efficient and accurate numerical method for simulating close-range blast loads of cylindrical charges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1
作者 Ting Liu Changhai Chen +2 位作者 Han Li Yaowen Yu Yuansheng Che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2期257-271,共15页
To address the problems of low accuracy by the CONWEP model and poor efficiency by the Coupled Eulerian-Lagrangian(CEL)method in predicting close-range air blast loads of cylindrical charges,a neural network-based sim... To address the problems of low accuracy by the CONWEP model and poor efficiency by the Coupled Eulerian-Lagrangian(CEL)method in predicting close-range air blast loads of cylindrical charges,a neural network-based simulation(NNS)method with higher accuracy and better efficiency was proposed.The NNS method consisted of three main steps.First,the parameters of blast loads,including the peak pressures and impulses of cylindrical charges with different aspect ratios(L/D)at different stand-off distances and incident angles were obtained by two-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s.Subsequently,incident shape factors of cylindrical charges with arbitrary aspect ratios were predicted by a neural network.Finally,reflected shape factors were derived and implemented into the subroutine of the ABAQUS code to modify the CONWEP model,including modifications of impulse and overpressure.The reliability of the proposed NNS method was verified by related experimental results.Remarkable accuracy improvement was acquired by the proposed NNS method compared with the unmodified CONWEP model.Moreover,huge efficiency superiority was obtained by the proposed NNS method compared with the CEL method.The proposed NNS method showed good accuracy when the scaled distance was greater than 0.2 m/kg^(1/3).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re is no need to generate a new dataset again since the blast loads satisfy the similarity law,and the proposed NNS method can be directly used to simulate the blast loads generated by different cylindrical charges.The proposed NNS method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analyze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structures under blast loads,and it has significant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designing protective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se-range air blast load Cylindrical charge Numerical method Neural network CEL method CONWEP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Complex System Modeling Method Based on Uniform Design and Neural Network 被引量:1
2
作者 Zhang Yong(Beijing Simulation Center, P.O.Box 142-23, Beijing 100854, P.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6年第4期27-36,共10页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based on uniform design and neural network is proposed to model the complex system. In order to express the system characteristics all round, uniform design method is used to choose the model...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based on uniform design and neural network is proposed to model the complex system. In order to express the system characteristics all round, uniform design method is used to choose the modeling samples and obtain the overall information of the system;for the purpose of modeling the system or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model. Experiment indicates that this method can model the complex system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ling method Uniform design Neural network Complex system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效应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及驱动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汪振双 王宇飞 +1 位作者 汪涛 赵宁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64-4079,共16页
本文利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社会网络分析和指数随机图模型方法,对2010~2020年中国省域建筑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效应演变趋势、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和驱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建筑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效应从0.51上升... 本文利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社会网络分析和指数随机图模型方法,对2010~2020年中国省域建筑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效应演变趋势、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和驱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建筑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效应从0.51上升至0.60,从勉强失调逐步过渡到初级协调状态,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协同效应空间关联网络呈现"核心-边缘"分布特征,网络密度呈上升趋势,2020年达到0.2287.网络对核心区域的依赖性较弱,但网络状态尚未达到最佳,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河南、湖南、陕西和新疆等省份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而河北、安徽、江西和河南等省份表现出显著的"虹吸效应",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省在网络中担任边缘行动者的角色;大部分网络关联关系都集中在板块内部,东部发达区域主要为"净收益"板块,中西部区域为"双向溢出"板块.湖南、陕西和湖北等省占据网络结构洞位置,在建筑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效应建设中具有明显优势;建筑业产值占GDP比重因素强化建筑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效应空间关联关系,地理位置邻近性有助于促进协同效应网络的形成.因此,应结合区域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建筑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政策,推动区域建筑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 协同效应 耦合协调度模型 熵值法 社会网络 指数随机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辆轨迹预测研究综述
4
作者 刘凯 汪佳琴 李汉涛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89,共13页
车辆轨迹预测(VTP)是交通技术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对象。传统VTP方法需要大量特征工程,且难以实时适应复杂变化的环境。深度学习(DL)通过多层神经网络实现高效数据表达,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对基于DL的VTP方法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其在VT... 车辆轨迹预测(VTP)是交通技术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对象。传统VTP方法需要大量特征工程,且难以实时适应复杂变化的环境。深度学习(DL)通过多层神经网络实现高效数据表达,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对基于DL的VTP方法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其在VTP中的应用及性能表现。首先,回顾了传统VTP方法和基于DL的VTP方法,介绍了VTP主要考虑的问题和问题的表述;其次,分析并比较了各类VTP方案,包括输入数据、输出结果和预测方法;再次,介绍了常用的评估指标,比较了这些VTP方案的实验结果,分析了VTP的应用,并展示了DL在VTP中表现出的优异性能;最后,展望了VTP未来在数据集、建模和计算效率方面的研究方向,指出车辆交互协同建模、模型的泛化以及多模态融合将是未来的挑战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迹预测 深度学习 序列网络 图神经网络 生成模型 网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驱动的激光器网络相位时空同步控制研究
5
作者 何中胜 王伟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8-183,共6页
激光器网络在运行过程中,常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这些干扰易导致激光器的相位发生位移,进而引发数据传输的不稳定性,严重制约了激光器网络通信的质量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为此,提出基于大数据驱动的激光器网络相位时空同步控制方法。首... 激光器网络在运行过程中,常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这些干扰易导致激光器的相位发生位移,进而引发数据传输的不稳定性,严重制约了激光器网络通信的质量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为此,提出基于大数据驱动的激光器网络相位时空同步控制方法。首先,构建激光器网络结构,深入分析了网络中激光器相位时空同步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然后,以这些影响因素作为约束条件,设计相位同步控制方法。该方法的核心在于利用大数据驱动技术对控制模型中的不确定参数进行优化,从而确保相位同步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精确检测相位误差,并将其降至0,极大地提升了激光器网络的通信质量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驱动方法 激光器网络 相位误差 相位时空同步 控制模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WM+BP神经网络的在役中小跨径桥梁安全风险智能评估模型研究
6
作者 赵锐 田志强 宋宇涵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104,共8页
为克服传统桥梁安全风险评估过程的主观性及由于桥梁系统复杂带来的不确定性,基于桥梁检测数据,提出基于最优最劣法(BWM)+BP神经网络的在役中小跨径桥梁安全风险智能评估模型。首先,在现行桥梁检测评价规范基础上,以各结构部件的病害作... 为克服传统桥梁安全风险评估过程的主观性及由于桥梁系统复杂带来的不确定性,基于桥梁检测数据,提出基于最优最劣法(BWM)+BP神经网络的在役中小跨径桥梁安全风险智能评估模型。首先,在现行桥梁检测评价规范基础上,以各结构部件的病害作为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中的底层指标,构建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然后,采用BWM法和德尔菲法,利用专家经验确定病害层指标权重,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桥梁检测样本数据进行前处理;最后,利用BP神经网络对处理后的样本进行训练,根据训练结果,分别用遗传算法(GA)和粒子群算法(PSO)对BP神经网络优化后对比,构建最优评估模型。将该评估模型应用于墩那高速新疆伊犁州某段某中桥,对其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以验证其适用性。结果表明:运用BWM+BP神经网络的在役中小跨径桥梁安全风险智能评估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检测报告样本中评价不准确和局限问题,同时削弱了BP神经网络训练大量样本的需求;GA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比PSO优化精度更佳、鲁棒性更好,准确率达96.49%;相比现行规范,运用该模型进行在役中小跨径桥梁安全风险评估,能改善病害叠加评分过低的问题,评估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跨径桥梁 最优最劣法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粒子群算法 智能评估模型 安全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感染人数与需求预测
7
作者 王付宇 叶惠芬 李艳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913-3922,共10页
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由于其传播规律不明确和供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使得医疗物资的保障问题突显。研究通过预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情况,为建立应急医疗物资需求预测模型以确保稳定的物资保障提供重要基础。研究提出了易感者-... 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由于其传播规律不明确和供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使得医疗物资的保障问题突显。研究通过预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情况,为建立应急医疗物资需求预测模型以确保稳定的物资保障提供重要基础。研究提出了易感者-暴露者-感染者-康复者-死亡者(Susceptible-Exposed-Infectious-Recovered-Death,SEIRD)模型和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改进的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相结合的SEIRD-GA-LSTM模型,实现了对疫情多阶段、多尺度的预测。实例分析结果显示:基于SEIRD-GA-LSTM的组合预测方法准确率较高,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多阶段预测 易感者-暴露者-感染者-康复者-死亡者模型 遗传算法改进的长短期记忆网络 组合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省级层面县域医共体政策注意力演变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谭浩 王力 +5 位作者 王军永 刘霞 梅杰 周佳佳 刘雨璇 余苏珍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分析省级县域医共体政策注意力演变过程与规律,以期为后续政策的制定与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将省级县域医共体政策划分为探索期和试点期两个阶段,以及东部、中部、西部3个地区,以政策注意力理论为指导,分析各阶段、各地区的县域医... 目的:分析省级县域医共体政策注意力演变过程与规律,以期为后续政策的制定与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将省级县域医共体政策划分为探索期和试点期两个阶段,以及东部、中部、西部3个地区,以政策注意力理论为指导,分析各阶段、各地区的县域医共体政策注意力强度与政策注意力配置,并运用PMC指数模型对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县域医共体政策文本进行政策注意力综合量化评价。结果:省级县域医共体政策注意力存在时空差异。在时间维度表现为省级政策以中央政策为导向,试点期政策注意力强度大于探索期,政策注意力配置随中央政策注意力的侧重而转移;在空间维度上,省级县域医共体政策注意力水平地域差异性较大,东部省份较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低。结论:省级县域医共体政策出台一方面要坚持中央导向与地方创新的统一,既要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进行政策制定,又要根据地域实际情况进行区域特征性政策创新;另一方面要坚持顶层支持与区域合作的统一,既需要由中央对县域医共体政策注意力水平较低的地区进行垂直的专项支持,又要发挥近邻效应与示范效应的作用进行区域间的平行合作,以提升县域医共体政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医共体 政策注意力 熵值法 社会网络分析 PMC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经济韧性空间关联网络演化特征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军 李军 +1 位作者 吴海涛 蒋子龙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120,共8页
文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和动态指数随机图(TERGM)模型考察了2000—2022年中国农业经济韧性空间关联网络演化特征及多维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中国农业经济韧性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区域差异逐渐缩小,总体稳中向好... 文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和动态指数随机图(TERGM)模型考察了2000—2022年中国农业经济韧性空间关联网络演化特征及多维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中国农业经济韧性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区域差异逐渐缩小,总体稳中向好。(2)各省份农业经济韧性空间关联关系逐渐增强,不同省份之间关联强度具有明显的等级性。(3)山东、江苏、河南等农业大省在网络中占据核心位置,陕西、广东等省份充当重要中介角色。(4)农业经济韧性溢出模式趋向互惠性演化,网络结构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韧性 SNA方法 TERGM模型 网络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作战环的战术通信网络资源分配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桦泽 袁昊 +1 位作者 李若哲 罗雪山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37,共8页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作战体系传输的数据量急剧增加,然而,传统通信网络的通信资源分配较为固定,导致数据的传输效率较低,增加作战环的闭环时间。针对战术通信网络资源分配效率低导致的作战体系响应速度较慢的问...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作战体系传输的数据量急剧增加,然而,传统通信网络的通信资源分配较为固定,导致数据的传输效率较低,增加作战环的闭环时间。针对战术通信网络资源分配效率低导致的作战体系响应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作战环效能的通信资源动态分配方法,通过与随机分配和平均分配两种通信资源分配方法的仿真结果对比,该方法在作战环生成的质量效能和时间效能上都具有一定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术通信网 作战环 动态通信资源分配方法 通信网络 网络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变分网络的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结冰程度量化方法
11
作者 王倩月 司刚全 +3 位作者 尹军华 童文瀚 李博 王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9-210,共12页
针对现有变分网络在风力发电机组监测数据特征提取和故障敏感性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面向风机正常状态建模的条件变分递归窗口网络(CVRWN),并据此构建叶片结冰程度量化方法。首先,采用引入自注意力机制的多组条件变分自编码器(CVAE)对... 针对现有变分网络在风力发电机组监测数据特征提取和故障敏感性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面向风机正常状态建模的条件变分递归窗口网络(CVRWN),并据此构建叶片结冰程度量化方法。首先,采用引入自注意力机制的多组条件变分自编码器(CVAE)对窗口化的风机监测数据进行学习,以实现各时间窗口的潜在分布特征提取与风功率数据重构;其次,通过门控循环单元(GRU)实现跨窗口特征传递,并引入预测子模块以增强长期趋势建模能力,从而构建完整的CVRWN网络结构;随后,利用风机正常运行数据对所构建网络进行训练,通过联合优化重构损失与预测损失得到具备稳定建模能力的CVRWN模型;最终,将CVRWN模型最后一个窗口的风功率重构损失定义为风机叶片结冰指数r,实现叶片结冰程度的精准量化。实际运行数据验证表明,采用CVRWN模型进行风功率重构时,其精度较基础CVAE模型提升约10%,验证了所提模型结构改进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在叶片结冰过程中,相较于基线模型,所提模型的结冰指数r能够精准动态表征叶片结冰演化过程,为极端环境下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运维提供量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叶片结冰 变分网络 正常状态建模 量化方法 重构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位移传感器固有非线性神经网络校正研究
12
作者 华洪良 丁心一 +2 位作者 张静 吴小锋 廖振强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5-181,共7页
微型碳膜位移传感器具有结构紧凑、可靠、低成本等诸多优点,在农业机械、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医疗手术器械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碳膜厚度制造误差,导致微型碳膜位移传感器存在固有非线性,影响其测量精度。针对微型位移传感器... 微型碳膜位移传感器具有结构紧凑、可靠、低成本等诸多优点,在农业机械、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医疗手术器械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碳膜厚度制造误差,导致微型碳膜位移传感器存在固有非线性,影响其测量精度。针对微型位移传感器固有非线性校正问题,采用神经网络方法,构建非线性校正模型,对传感器固有非线性进行校正。通过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校正精度、实时解算速度2个维度,将神经网络非线性校正模型和现有PCM、BCM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模型阶数,可以有效提高校正精度。对于BCM和神经网络非线性校正模型而言,三阶模型即可实现精度收敛。经过三阶PCM、BCM和神经网络非线性模型校正,传感器测量误差可分别降低46.1%、89.0%和89.6%。因此,神经网络非线性校正模型具有更高的校正精度。此时,PCM、BCM和神经网络非线性校正模型实时解算时间分别为0.48、0.49、0.85 ms,能够基本满足5 ms级高性能控制器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传感器 非线性校正模型 神经网络方法 测量精度 实时解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P的包装废弃物回收评价模型的研究
13
作者 罗名君 高艳飞 吴红军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60-268,共9页
目的为解决包装废弃物回收过程中面临的复杂决策问题,构建一种基于网络分析法(ANP)的包装废弃物回收评价模型。方法通过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确定了环境、经济、社会和技术等4个维度的16项具体评价指标为影响因素,并选取传统... 目的为解决包装废弃物回收过程中面临的复杂决策问题,构建一种基于网络分析法(ANP)的包装废弃物回收评价模型。方法通过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确定了环境、经济、社会和技术等4个维度的16项具体评价指标为影响因素,并选取传统社区回收站回收(A)、包装企业自主回收(B)和第三方专业公司回收(C)为评价方案,建立了指标间的网络关系,利用Super Decision软件计算指标权重和方案综合得分,构建了包装废弃物回收评价模型。结果第三方专业公司回收模式在综合绩效上表现最优,而技术创新能力和环境效益是影响回收方案优劣的核心因素,其权重系数分别为0.416和0.238。采用J市的调研数据检验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结论基于ANP的包装废弃物回收评价模型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包装废弃物回收方案的综合性能,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对推动可持续包装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废弃物 网络分析法 回收 极差标准化法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插值TSCTransMix-CapsNet的轴承故障分类模型
14
作者 任义 孙明丽 +1 位作者 栾方军 袁帅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7-617,共11页
针对轴承故障诊断分类模型不能很好地提取到振动序列多层次特征,以及故障样本量稀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插值的时间序列分类Transformer融合胶囊网络(TSCTransMix-CapsNet)的故障诊断模型。首先,以重叠采样预处理后的一维振动信... 针对轴承故障诊断分类模型不能很好地提取到振动序列多层次特征,以及故障样本量稀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插值的时间序列分类Transformer融合胶囊网络(TSCTransMix-CapsNet)的故障诊断模型。首先,以重叠采样预处理后的一维振动信号数据作为模型的输入,利用时间序列分类Transformer(TSCTransformer)捕捉了序列长距离关系,提取了振动信号的全局故障特征,同时应用混合数据增强方法(Mixup)对特征做了插值处理,进行了特征增强;然后,利用胶囊网络模型对全局故障特征作了进一步细化处理,提取了局部故障特征,从而形成了包含全局模式和局部细节的特征输出;最后,在多工况条件下选取CWRU和XJTU-SY数据集进行了轴承故障诊断的消融和对比实验,并将该模型与其他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在CWRU数据集上的故障诊断准确率达到99.50%,在XJTU-SY数据集上的故障诊断准确率达到99.87%。相比于其他模型,该模型能更加有效地提高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模型 时间序列分类Transformer 胶囊网络模型 特征插值 特征增强 混合数据增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船舶油耗模型研究
15
作者 李智东 易文欣 +1 位作者 陆丛红 周波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9-375,共7页
针对船舶节能减排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需求,建立了准确的船舶油耗模型,为船舶采取各种航行策略优化措施提供了决策基础.基于丹麦籍客滚轮的实测运行数据,经过数据预处理和特征选取,利用LSTM神经网络和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案例船的油耗模... 针对船舶节能减排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需求,建立了准确的船舶油耗模型,为船舶采取各种航行策略优化措施提供了决策基础.基于丹麦籍客滚轮的实测运行数据,经过数据预处理和特征选取,利用LSTM神经网络和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案例船的油耗模型.将各模型对测试集和额外时间序列测试集的预测值与真实值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表明LSTM模型对两种测试集的预测误差均低于1.30%,预测精度不会出现较大波动;而其他模型对额外时间序列测试集的预测性能会下降,稳定性和预测精度均不如LSTM模型.考虑到油耗模型的预测性能和实际应用场景,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油耗模型具有较大的优势,对后续的船舶油耗率预测及航行策略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耗率预测 黑箱模型方法 数据预处理 LSTM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非线性动态电磁网络模型研究
16
作者 王田戈 田铭兴 +1 位作者 尹路 田文君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004-4016,共13页
针对电力设备状态动态实时变化的物理实体,构建高效数学模型,是实现电力系统系统级仿真和大型电磁设备一体化分析设计的重要环节。该文以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MSCR)为分析对象,提出一种兼顾计算准确度和计算速度的电磁参数计算新方法—... 针对电力设备状态动态实时变化的物理实体,构建高效数学模型,是实现电力系统系统级仿真和大型电磁设备一体化分析设计的重要环节。该文以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MSCR)为分析对象,提出一种兼顾计算准确度和计算速度的电磁参数计算新方法——非线性动态电磁网络模型。首先,基于网络图论和区域离散化思想,考虑铁心非线性与磁阀漏磁,建立MSCR二维磁网络模型。其次,根据MSCR的电磁耦合关系,采用受控源的方式建立其电磁耦合等效电路,并生成MSCR非线性动态电磁网络模型。基于此,对MSCR不同磁饱和度下的绕组电流与铁心磁通进行计算。最后,将计算结果与三维有限元模型和实验测量结果比较,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显示,与三维有限元模型相比,MSCR的非线性动态电磁网络模型的计算速度为其50~240倍,存储空间仅为其1/10000~1/7000,在满足计算精度的要求下有效地提高了计算效率,在可控电抗器的初期设计以及电力系统的系统级仿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 电磁网络模型 电磁参数计算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分解和BDLTM-GRU混合模型相融合的桥梁耦合极值应力高精度预测
17
作者 杨渡 樊学平 刘月飞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6-1035,共10页
为实现桥梁耦合极值应力的高精度预测,采用小波多分辨率分析法对监测极值应力进行分解,取分解后的低频数据为趋势项信息,高频数据为车辆荷载效应信息,趋势项减去其均值为温度荷载效应信息,通过以上步骤实现桥梁极值应力的解耦。建立双变... 为实现桥梁耦合极值应力的高精度预测,采用小波多分辨率分析法对监测极值应力进行分解,取分解后的低频数据为趋势项信息,高频数据为车辆荷载效应信息,趋势项减去其均值为温度荷载效应信息,通过以上步骤实现桥梁极值应力的解耦。建立双变量(引入随时间变化的趋势项)贝叶斯动态线性趋势性模型(BDLTM)对低频极值应力进行预测分析;采用GRU神经网络模型对高频极值应力进行预测分析;实现耦合极值应力的叠加预测。利用天津富民桥的监测耦合数据验证BDLTM-GRU模型的可行性,同时与耦合极值应力的单BDLTM和单GRU模型进行精度比较,验证BDLTM-GRU模型预测的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极值应力 小波多分辨率分析法 BDLTM-GRU模型 BDLTM GRU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小化反应网络方法构建正构烷烃裂解机理
18
作者 陆彦戎 申屠江涛 +2 位作者 李宜蔚 毛业兵 李象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2-130,共9页
高保真度和低计算成本在燃料的裂解和氧化建模中是极具挑战的任务.本文基于极小化反应网络(MRN)方法,构建了包含正庚烷、正癸烷和正十二烷在内的正构烷烃的裂解动力学机理模型.该多燃料机理包含32个物种和58个反应,基于多尺度裂解实验... 高保真度和低计算成本在燃料的裂解和氧化建模中是极具挑战的任务.本文基于极小化反应网络(MRN)方法,构建了包含正庚烷、正癸烷和正十二烷在内的正构烷烃的裂解动力学机理模型.该多燃料机理包含32个物种和58个反应,基于多尺度裂解实验数据和机理进行了验证.在0.02~5.00 MPa压力范围和573~1732 K温度范围内,该机理对正构烷烃的裂解转化率和产气率随温度、压力和时间变化的预测能力与详细机理相当.特别是在高压条件下,正癸烷和正十二烷的子机理在预测燃料转化率以及烯烃、乙炔等物种浓度分布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模拟精度,适用于燃料裂解换热的工程数值模拟.裂解机理结合氧化反应可形成燃烧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小化反应网络法 裂解 正构烷烃 动力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LSTM风光荷预测的主动配电网双层扩展规划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夏 陈颂 +1 位作者 袁明瀚 刘扬洋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8-227,共10页
随着大量可再生能源接入配电网,由于其出力的不确定性,需要对配电网进行扩展规划。为此,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期记忆网络方法预测风光荷出力,然后构建主动配电网双层扩展规划模型。上层规划模型,以年综合成本最低为优化目... 随着大量可再生能源接入配电网,由于其出力的不确定性,需要对配电网进行扩展规划。为此,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期记忆网络方法预测风光荷出力,然后构建主动配电网双层扩展规划模型。上层规划模型,以年综合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同时考虑线路的改造升级与各项成本。下层运行模型,以年综合运行成本最低与节点电压偏移量最小为优化目标,考虑运行状况、分布式电源与储能的规划。在经过上下层关联建模后,将双层模型转化为多目标优化问题,然后采用归一化法向约束法进行求解,以获得分布均匀的帕累托前沿,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双层规划模型 归一化法向约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Wiener-ANN模型的轴承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
20
作者 叶新 苏少权 +2 位作者 尚伟 杨帆 文龙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33-240,共8页
轴承作为精密仪器中的关键旋转部件,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准确预测轴承剩余使用寿命尤为重要。现有的轴承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可分为物理模型类和数据驱动类。物理模型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解释性,所需样本量少,但预测... 轴承作为精密仪器中的关键旋转部件,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准确预测轴承剩余使用寿命尤为重要。现有的轴承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可分为物理模型类和数据驱动类。物理模型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解释性,所需样本量少,但预测精度较低,且不能在线预测;数据驱动方法则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在线预测能力,但需要大量历史样本数据。为此,提出了结合物理模型和数据驱动方法的混合Wiener过程-人工神经网络(Wiener-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Wiener-ANN)模型用于轴承剩余使用寿命预测。该模型通过时频域特征作为多源输入数据优化Wiener过程模型,使用优化后的模型进行第1阶段预测。随后,构建一个以第1阶段预测结果作为训练数据优化的三层ANN,将优化后的Wiener模型与ANN联合用于测试数据集的剩余寿命预测。与传统Wiener模型和ANN方法的预测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在预测精度和应用性能上具有显著优势,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剩余使用寿命 预测方法 Wiener过程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