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多端协同的VSC-MTDC系统事件触发频率支撑策略
1
作者 王成伟 赵熙临 +2 位作者 杜茂源 叶霄宇 任吉平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30-3442,I0118,共14页
对换流站的控制能够实现多端柔直系统在电网调频过程中的相互支撑。但不同扰动下,需考虑换流站的功率裕度及频率、电压之间的耦合性,以提升多端柔性直流输电(multi-terminal flexibl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systems,MTDC)系统的... 对换流站的控制能够实现多端柔直系统在电网调频过程中的相互支撑。但不同扰动下,需考虑换流站的功率裕度及频率、电压之间的耦合性,以提升多端柔性直流输电(multi-terminal flexibl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systems,MTDC)系统的调频能力。该文对此展开研究,首先,根据各区域频率、直流电压及传输功率等信息,以各VSC在分担不平衡功率时的参与度一致、频率偏差变化率最小为目标设计触发规则,作为是否进行改进下垂控制策略切换的依据。其次,触发事件发生后,为减小传统P-Udc-f下垂控制中电压、频率的耦合,控制受扰区域换流站工作在P-f下垂控制模式,未受扰区域换流站工作在P-Udc下垂控制模式;并在常规下垂系数设置基础上,设计考虑换流站(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的功率裕度因子等因素的下垂系数调整举措。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有效均衡各VSC分担不平衡功率时的参与度,减小直流电压及各区域频率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直系统 频率支撑 事件触发 下垂控制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深孔钻机柔性钻杆动力学仿真分析
2
作者 黄笛 王文强 +1 位作者 刘畅 赵继云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42-148,共7页
在救援钻机等深孔钻探装备中,长直钻杆表现出明显的柔性特征,研究其在钻进过程中运动学与动力学特性对提高钻进效率和成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总长度为100 m的长直钻杆为研究对象,建立动力头、钻杆、钻头及孔壁三维模型,采用ANSYS对... 在救援钻机等深孔钻探装备中,长直钻杆表现出明显的柔性特征,研究其在钻进过程中运动学与动力学特性对提高钻进效率和成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总长度为100 m的长直钻杆为研究对象,建立动力头、钻杆、钻头及孔壁三维模型,采用ANSYS对钻杆进行柔性化建模,使用ADAMS对钻杆进行刚柔替换并建立柔性钻杆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对钻头未接触孔底及接触孔底建立钻压两阶段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柔性钻杆运动学及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深孔长直钻杆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柔性特征,两阶段状态下均会产生弯曲变形并与孔壁发生间歇碰撞接触,且越靠近钻杆下端,碰撞接触程度越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直钻杆 动力学仿真 ADAMS 柔性化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上料装置的动态研究及电力驱动问题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魏泽鼎 樊明 魏国清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7-138,共2页
在对质量(m)、阻尼(c)、弹性(k)系统进行幅频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直线送料装置的振动幅度与流经电磁铁的电流频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对于电磁铁的驱动方式,调频驱动要比固定频率的调压驱动更有优势,可以明显提高直线送... 在对质量(m)、阻尼(c)、弹性(k)系统进行幅频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直线送料装置的振动幅度与流经电磁铁的电流频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对于电磁铁的驱动方式,调频驱动要比固定频率的调压驱动更有优势,可以明显提高直线送料装置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上料 直线料道 电磁驱动 弹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无导轨位移平台误差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曹佃生 高云国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3-320,共8页
研究了基于补偿式柔性平行四杆机构的高精度位移平台的运动精度,对变形板尺寸误差、比例杆球心距误差和内外变形板装配夹角误差等误差源进行了分析计算。采用半梁模型分析了变形板,得到变形板行程与耦合位移量的关系,给出了平台直线度... 研究了基于补偿式柔性平行四杆机构的高精度位移平台的运动精度,对变形板尺寸误差、比例杆球心距误差和内外变形板装配夹角误差等误差源进行了分析计算。采用半梁模型分析了变形板,得到变形板行程与耦合位移量的关系,给出了平台直线度误差和耦合位移量误差关于平台位移和变形板尺寸的表达式。使用自准直仪和高精度微分测量头对平台直线度和耦合位移量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该补偿式结构的高精度无导轨位移平台在大行程(5mm)工作时,仍具有较高的运动精度,直线度小于1.5″,耦合位移量小于13.7m,与理论分析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平台 直线度 耦合位移 柔性四杆机构 变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圆型柔性微动回转机构设计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满芝 黄玉美 +3 位作者 张广鹏 任利娟 穆卫谊 杨新刚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63-869,共7页
采用边界元法对等截面梁进行静态弯曲变形分析,利用机械系统无坐标变换刚性结合法将多个等截面梁合成变截面梁,解析出直圆型柔性铰链刚度方程;基于直圆型柔性铰链的导向及传动原理,设计出一种可将直线位移转换为回转位移对称驱动导向及... 采用边界元法对等截面梁进行静态弯曲变形分析,利用机械系统无坐标变换刚性结合法将多个等截面梁合成变截面梁,解析出直圆型柔性铰链刚度方程;基于直圆型柔性铰链的导向及传动原理,设计出一种可将直线位移转换为回转位移对称驱动导向及转换的微动回转机构,并对机构进行自由度分析;利用有限元法对该机构进行静力学分析,结果显示机构最大模拟应力远小于材料许用应力;采用有限元法对该机构进行动力学自由模态分析,并完成机构的模态分析试验,二者最大误差为6.52%,结果证明机构具有较高的前6阶固有频率且在精密宏微驱动回转系统运动过程中不会引起共振。机构性能分析及试验结果显示微动回转机构单自由度驱动、可靠性强、模态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元法 直圆型 柔性铰链 微动回转机构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轴式直线桨叶风力机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林瑞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2-18,共7页
分析了轴对称立轴式风力机在完全耗散情况下作永久转动的稳定性准则,并分析了叶片的柔性运动,为立轴式风力机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稳定性分析 立轴式 风力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PP/CPP软包装易开启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晓红 郭红革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48-50,共3页
研究了BOPP/CPP复合膜的撕裂性能和直线裂口性能,考察了撕裂口位置、撕裂速度和热封对软包装易开启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OPP/CPP复合膜的撕裂力随撕裂速度增大而减小;纵向撕裂力小于横向撕裂力,纵向直线裂口性好于横向直线裂口性。撕裂... 研究了BOPP/CPP复合膜的撕裂性能和直线裂口性能,考察了撕裂口位置、撕裂速度和热封对软包装易开启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OPP/CPP复合膜的撕裂力随撕裂速度增大而减小;纵向撕裂力小于横向撕裂力,纵向直线裂口性好于横向直线裂口性。撕裂口设置在复合膜的纵向以及快速撕裂更易开启软包装袋;开启撕裂口设置在热封处的软包装袋,需逐渐增加撕裂力,设置在非热封处时,在撕裂至非热封区域和热封区域交界点时,需用较大的撕裂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包装 撕裂口 撕裂力 易开启性 直线裂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片封装设备焊头柔性铰直线缓冲结构的设计
8
作者 刘吉安 翁纪钊 +2 位作者 李克天 刘建奇 黄向修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1-33,共3页
焊头是IC芯片粘片机的关键部件,焊头上的吸嘴将晶圆上的芯片吸起,传送并压焊到引线框架上。在取芯片和焊芯片瞬间,吸嘴要对芯片施加压力。为了保证吸嘴和芯片快速接触时不会对芯片造成破坏性冲击,焊头机构除了应具有精密的结构和精确运... 焊头是IC芯片粘片机的关键部件,焊头上的吸嘴将晶圆上的芯片吸起,传送并压焊到引线框架上。在取芯片和焊芯片瞬间,吸嘴要对芯片施加压力。为了保证吸嘴和芯片快速接触时不会对芯片造成破坏性冲击,焊头机构除了应具有精密的结构和精确运动控制外,焊头本身也要有良好的缓冲功能和具有一定的刚度。提出一种焊头柔性铰直线缓冲结构,讨论柔性铰结构的原理和分析结果,通过实验验证该结构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装 柔性 直线 缓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共聚焦显微镜物镜微调压电Z轴定位平台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海军 路崧 +1 位作者 刘正锋 李明雨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5-89,共5页
针对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系统光学成像中物镜成像质量不稳定,要求定位精度高、安装空间小等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倒圆角直梁型柔性铰链的压电Z轴物镜定位平台。采用带有应变片传感器的压电陶瓷作为动力驱动,单平行四杆机构为放大机构对压电... 针对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系统光学成像中物镜成像质量不稳定,要求定位精度高、安装空间小等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倒圆角直梁型柔性铰链的压电Z轴物镜定位平台。采用带有应变片传感器的压电陶瓷作为动力驱动,单平行四杆机构为放大机构对压电陶瓷产生的位移进行高线性放大。通过计算出倒圆角直梁型柔性铰链的刚度,推导出物镜定位平台的输出位移以及系统容许设计最大刚度,利用ANSYS对物镜定位平台进行了静力学、模态分析验证。文中选用PZT压电陶瓷规格5 mm×5 mm×36 mm,利用压电控制器BP-303检测陶瓷实时位移以及提供0~150 V电压斜坡信号,物镜定位平台输出端位移由传感器测得,实际输出位移与理论计算结果、仿真分析结果分别相差2.02%、3.8%,定位台输出端最大输出位移为101.4μm,最小调节分辨率为0.33 nm,系统谐振频率为618.84 Hz,满足物镜的快速聚焦和定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成像 原子力显微镜 微定位平台 压电陶瓷 直梁型柔性铰链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变厚度柔性铰链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董飞 许勇 +2 位作者 王艳 张强强 赵传森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63-1168,共6页
针对传统的直梁型柔性铰链转动精度低的缺点,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变厚度柔性铰链,使得该铰链的变形主要集中在铰链的中心位置,以此提高柔性铰链的转动精度。为了研究变厚度柔性铰链,首先列出变厚度柔性铰链的厚度公式,然后以Euler⁃Bernou... 针对传统的直梁型柔性铰链转动精度低的缺点,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变厚度柔性铰链,使得该铰链的变形主要集中在铰链的中心位置,以此提高柔性铰链的转动精度。为了研究变厚度柔性铰链,首先列出变厚度柔性铰链的厚度公式,然后以Euler⁃Bernoulli梁理论为基础,搭建出变厚度柔性铰链的力学模型,并通过牛顿迭代法进行具体数值求解,为了验证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将铰链模型导入有限元仿真软件ABAQUS中进行静力学仿真,验证了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基于力学模型与有限元仿真,研究了变厚度柔性铰链的变形特性与圆弧半径r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结果表明,变厚度柔性铰链相对传统的直梁型柔性铰链具有较大的转角范围和更小的中心轴漂n,以本文提出的变厚度柔性铰链为基本单元,搭建出具备大转角能力的柔性转动铰链,为需要大转角、大承载能力的仿生关节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铰链 直梁型 变厚度 中心轴漂 牛顿迭代法 仿生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