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3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因子制约下的MMC-MTDC功率均衡控制策略
1
作者 蔡赟 江友华 +1 位作者 叶尚兴 胡中鲲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4-214,共11页
传统下垂控制无法保证系统受到风场功率波动后不平衡功率的准确分配和直流电压的稳定,需要对产生该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解决。针对此现状,首先通过建立换流站的数学模型,分析风场功率波动对下垂特性的影响。然后通过多端柔性直流输电... 传统下垂控制无法保证系统受到风场功率波动后不平衡功率的准确分配和直流电压的稳定,需要对产生该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解决。针对此现状,首先通过建立换流站的数学模型,分析风场功率波动对下垂特性的影响。然后通过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等效电路模型,分析线路阻抗对电压波动的影响,并引入功率分配权值系数以稳定直流电压。同时考虑不同风速波动场景下换流站的实时功率裕度,避免换流站满载。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能自适应修正下垂曲线系数,使得换流站在保证电压稳定的前提下将U-P特性曲线向最优功率分配逼近。最后,在PSCAD上搭建了包含风电场在内的三端MMC-MTDC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改进下垂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 线路电阻 功率裕度 有功功率优化分配 改进下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单元异常下的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贾宏杰 张育炜 +3 位作者 肖迁 穆云飞 金昱 陆文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1-236,共16页
当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与故障等工况下,传统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易造成交流子微网母线电压与频率失去支撑,进而导致系统失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构网型单元限功率运行与故障工况的孤岛交直流... 当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与故障等工况下,传统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易造成交流子微网母线电压与频率失去支撑,进而导致系统失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构网型单元限功率运行与故障工况的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当子微网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或故障工况时,首先,在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变换器控制层,构网型单元将输出功率钳位于最大值或退出运行,跟网型单元通过与互联变换器进行二次协同控制,实现功率的合理分配;其次,在网间互联变换器控制层,与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相连的互联变换器转为构网型控制模式,为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提供母线电压与频率支撑,其余互联变换器按照正常子微网自身剩余容量分担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所需的支撑功率.多工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当负荷连续增加,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工况时,所提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可通过网间互联变换器的变模式运行,实现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交流母线电压与频率的快速恢复、跟网型单元输出功率的精准分配;当构网型单元处于故障工况时,所提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可以有效解决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因交流母线电压与频率失去支撑导致的失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 分布式协同控制 构网型单元 异常运行工况 电压与频率支撑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多端柔性变电站互联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数据驱动分布鲁棒运行模型
3
作者 郑焕坤 孙耀斌 韦凯国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0,31,共10页
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高,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呈现出明显的分区特性和较强的运行不确定性。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能够用来构建一个功率灵活的通道,以完成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几个区域之间的电... 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高,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呈现出明显的分区特性和较强的运行不确定性。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能够用来构建一个功率灵活的通道,以完成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几个区域之间的电能交换。基于此文章提出经多端柔性变电站互联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两阶段分布鲁棒运行模型,以储能装置运行维护成本、购电成本、弃风处罚成本、网损和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成本之和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1-范数和∞-范数描述风电输出选择典型场景的概率分布,解决风电的不确定性问题,建立数据驱动分布鲁棒优化模型。然后,采用列约束生成算法(column-and-constraint generation,CCG)求解模型。最后,通过IEEE 33节点算例对模型进行验证,该模型可以有效降低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 不确定性 数据驱动分布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指标研究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智 徐永海 +3 位作者 张世聪 费骏韬 郑仙 陶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187,共16页
随着新能源的接入以及直流负荷的可控性和灵活性不断提高,直流配电网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大量的分布式电源、敏感设备与电力电子设备的接入对直流配电网的电能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介绍了直流配电网的典型接线结构、电压等级范... 随着新能源的接入以及直流负荷的可控性和灵活性不断提高,直流配电网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大量的分布式电源、敏感设备与电力电子设备的接入对直流配电网的电能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介绍了直流配电网的典型接线结构、电压等级范围以及换流器的控制方式。依据已有的参考文献或标准,分析了直流配电网中的电能质量现象扰动机理,提出了更为规范化的直流电能质量指标体系,并将其划分为变化型和事件型。其中变化型包括电压偏差、快速电压变动、电压闪变、电压不平衡和纹波,事件型包括电压暂降、电压中断和过电压。对直流电能质量指标的测量方法和限值要求进行总结和分析。最后,对直流电能质量的指标体系、测量方法和限值要求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电能质量 指标 限值 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频率与电压越限风险的孤岛微电网群分层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育炜 肖迁 +3 位作者 穆云飞 贾宏杰 金昱 陆文标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108,共10页
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多采用子微网功率按比例分配方法,其在重负荷接入下面临频率与直流母线电压的越限风险。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层协调控制策略。首先,构建一种分层控制架构;其次,在微电网群控制层,提出一种基于子微网极限... 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多采用子微网功率按比例分配方法,其在重负荷接入下面临频率与直流母线电压的越限风险。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层协调控制策略。首先,构建一种分层控制架构;其次,在微电网群控制层,提出一种基于子微网极限功率点钳位的微电网群互联变换器功率分配方法,当重负荷接入时,有越限风险的子微网功率钳位于其阈值,保证频率与电压稳态不越限;再次,在子微网控制层,设计一种基于频率与电压微分前馈补偿的子微网瞬时功率控制方法,进一步保证频率与电压动态不越限。基于此,通过建立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分析关键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并给出参数的设计过程。最后,多工况下的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频率越限风险 电压越限风险 分层协调控制 功率分配 小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挂储能控制的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电压波动抑制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史小军 于铄航 +1 位作者 王伟 公铮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4,94,共8页
针对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因负载变化造成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问题,通常在直流母线处设置储能装置予以解决。现有的储能装置控制策略使得装置负担过重,且未考虑其荷电状态。针对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直流侧直挂储能拓扑,提出一种抑... 针对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因负载变化造成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问题,通常在直流母线处设置储能装置予以解决。现有的储能装置控制策略使得装置负担过重,且未考虑其荷电状态。针对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直流侧直挂储能拓扑,提出一种抑制母线电压波动的储能装置控制策略。经分析确定直挂储能装置工作于定功率模式,通过加入母线电压反馈进而调整储能装置出力的方式改进传统定功率控制策略,从而减小系统的不平衡功率;采用载波移相调制策略,以降低电流纹波;以荷电状态为对象进行排序均压,保证各储能子模块均匀充放电。在PSCAD/EMTDC中搭建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仿真模型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切除电动机或纯阻性负载突变情况下,母线电压波动率分别减小约70%和90%,验证了该控制策略可有效抑制母线电压波动,且蓄电池充放电速率为0.628C,满足快速响应要求。在实时数字仿真实验平台中进行硬件在环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进一步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供电系统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直挂储能 电压波动抑制 定功率控制 载波移相调制 荷电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运行损耗和功率裕度的VSC-MTDC系统改进优化下垂控制策略 被引量:21
7
作者 曾琦 李兴源 张立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117-3125,共9页
不当的直流电压下垂系数易造成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SC-MTDC)系统运行损耗增加或部分换流站满载,为此提出了1种考虑网络损耗和功率裕度的改进优化下垂控制策略。分析了影响直流网络潮流的因素,在考虑直流线路电压降的情况下,推导出了换流... 不当的直流电压下垂系数易造成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SC-MTDC)系统运行损耗增加或部分换流站满载,为此提出了1种考虑网络损耗和功率裕度的改进优化下垂控制策略。分析了影响直流网络潮流的因素,在考虑直流线路电压降的情况下,推导出了换流站间功率分配与下垂系数的关系式。提出了直流网络潮流优化计算方法,并得出了各换流站最优下垂系数。以换流站优化下垂特性为基础,设置直流电压拐点,综合考虑直流系统运行损耗和换流站功率裕度,提出了改进的优化下垂控制策略。在PSCAD/EMTDC仿真软件中搭建6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对3种下垂控制策略下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常规下垂控制按换流站额定容量分配功率,优化下垂控制考虑直流网络损耗,改进优化下垂控制兼顾系统运行损耗和换流站设备使用率。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验证了所提改进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压下垂控制 功率分配 潮流优化 线路损耗 功率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S在黄岛电厂控制系统改造中的成功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李遵基 李济英 +2 位作者 刘柯 毛巍 姜萍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7-52,共6页
介绍山东黄岛电厂采用 FOXBORO 公司的 I/A’S 分散控制系统(DCS)对4 号机组控制系统进行改造的实例,并从改造方案的整体设计到实现的功能、控制效果等多方面分析,总结采用 DCS 对火电机组控制系统进行改造的经验。
关键词 电厂 控制系统 技术改造 分散控制系统 d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DCS失电故障原因分析及其应对措施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潇 张朝阳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0-101,105,共3页
DCS在有效提升电厂生产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对电厂的机组安全运行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DCS的失电故障,会导致火电机组的非计划停运。对DCS失电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基建设计和理解上的差异是造成失电故障的主要原因。对此,提出了DCS... DCS在有效提升电厂生产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对电厂的机组安全运行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DCS的失电故障,会导致火电机组的非计划停运。对DCS失电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基建设计和理解上的差异是造成失电故障的主要原因。对此,提出了DCS的配电方式和对不间断供电电源(UPS)的工作电源、旁路电源、直流电源均设置失电报警功能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dcS 供电电源 失电 配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特性分析与研究进展
10
作者 向阳 秦亮 +5 位作者 谭甜源 李志伟 张辉 刘钊汛 郭汶璋 刘开培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85-1605,I0064,共22页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提高以及充电桩等直流柔性负荷的接入,交直流互联供电可有效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未来配电网的必然发展趋势。然而,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和高比例宽频输出特性的电力电子设备并网,导致了配电网惯量...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提高以及充电桩等直流柔性负荷的接入,交直流互联供电可有效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未来配电网的必然发展趋势。然而,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和高比例宽频输出特性的电力电子设备并网,导致了配电网惯量水平和阻尼能力持续降低,为电力系统电能质量分析和主动治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改变了传统交流配电网的电能质量表现形态和传播特性,另一方面又为电能质量的提升带来了新的手段和思路。为此,该文从交直流配电网的电压等级、网架结构和控制策略出发,深入分析、总结了新形势下的电能质量特性,梳理归纳了已有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方法和优化治理措施。最后,从交直流配电网的特性角度展望了电能质量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和主动治理策略的未来方向,为进一步理论研究和工程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配电网 基本形态 电能质量 综合评估 优化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1
作者 任强 孙驰 +1 位作者 肖飞 艾胜 《电源学报》 CSCD 2017年第4期48-59,共12页
模块化多电平结构相比常规箝位型多电平和级联型多电平结构,具有更好的模块化设计、高压应用、多电平输出等性能。基于模块化多电平结构的DC-DC变换器特别适合中高压大容量直流输配电及新型直流负载供电。首先介绍了模块化多电平结构的... 模块化多电平结构相比常规箝位型多电平和级联型多电平结构,具有更好的模块化设计、高压应用、多电平输出等性能。基于模块化多电平结构的DC-DC变换器特别适合中高压大容量直流输配电及新型直流负载供电。首先介绍了模块化多电平结构的组成及特点;其次对现有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的主要拓扑结构及相应的调制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总结梳理,并分析了变换器的故障隔离保护机制;最后对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的研究难点及前景进行了展望。已有的研究表明,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以其优越的电能变换性能,在价值需求的牵引下必然引领新的直流输配电技术的革新高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 dc-dc变换器 直流电能变换 直流输配电 电压平衡控制 故障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直流变压器控制与容量约束的直流配电网连续潮流计算
12
作者 许晓龙 王强钢 +3 位作者 周亦尧 廖建权 张雪飞 周念成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83-92,共10页
连续潮流是评估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的重要工具之一。现有针对多电压等级直流配电网的连续潮流方法未充分考虑直流变压器(DCT)的控制及容量约束,影响计算结果的精确性。针对双有源桥型DCT,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DCT控制和容量约束的直... 连续潮流是评估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的重要工具之一。现有针对多电压等级直流配电网的连续潮流方法未充分考虑直流变压器(DCT)的控制及容量约束,影响计算结果的精确性。针对双有源桥型DCT,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DCT控制和容量约束的直流配电网连续潮流计算方法。首先,通过引入虚拟节点,结合DCT外特性方程建立了不同控制方式下的DCT稳态模型。分析了不同控制方式下DCT移相比与副边负载功率的关系,为连续潮流计算中DCT约束触发后的数学模型转换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DCT控制和容量约束的连续潮流模型,并提出了由DCT控制和容量约束导致的分岔点及其诱导原因的识别判据。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在修改后的PG&E 69节点测试系统中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静态电压稳定 连续潮流 直流变压器 双有源桥 控制约束 容量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分布式能源并网的DC/DC换流器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董霜 沙志成 +1 位作者 朱春萍 赵彤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3-183,共11页
针对目前应用于直流配电网领域的DC/DC换流器造价高、控制复杂以及不具备直流短路故障穿越能力的缺点,为了实现不同电压等级直流分布式负荷有效接入直流配电网,提出了一种混合DC/DC换流器拓扑,采用电流源换流器(current source converte... 针对目前应用于直流配电网领域的DC/DC换流器造价高、控制复杂以及不具备直流短路故障穿越能力的缺点,为了实现不同电压等级直流分布式负荷有效接入直流配电网,提出了一种混合DC/DC换流器拓扑,采用电流源换流器(current source converter, CSC)连接直流电网,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VSC)连接直流分布式负荷。提出的换流器拓扑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式灵活以及具备直流短路故障穿越能力的优点。在分析换流器数学模型和运行约束条件的基础上,给出了换流器的参数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CSC侧功率闭环控制,VSC侧交流电压幅值闭环控制的DC/DC换流器闭环控制策略。最后,在RTDS半实物仿真平台上搭建了1 MW/2 000 V/750 V混合DC/DC换流器试验模型,开展了额定运行工况、功率变化工况和直流短路工况试验。额定运行工况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拓扑可以实现1 MW额定功率的运行,功率变化工况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拓扑可以实现功率由1 MW到-1 MW的平滑反转,直流短路工况试验结果表明换流器能够平稳穿越直流短路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 电流源换流器 电压源换流器 参数设计 功率控制 新能源 分布式能源并网 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流侧混合储能的柔直系统受端故障穿越研究
14
作者 梁国勇 孙家奇 +3 位作者 李凯 田旭 王璁 屠幼萍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8-55,共8页
快速消纳柔直系统故障功率盈余并维持直流电压稳定是实现系统受端故障穿越的有效方法之一。为提升常规MMC受端故障穿越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流侧直挂混合储能实现柔直系统受端故障穿越的方案。与配置单一储能蓄电池相比,混合储能方案... 快速消纳柔直系统故障功率盈余并维持直流电压稳定是实现系统受端故障穿越的有效方法之一。为提升常规MMC受端故障穿越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流侧直挂混合储能实现柔直系统受端故障穿越的方案。与配置单一储能蓄电池相比,混合储能方案配合功率分频控制策略能够进一步实现系统不同频次功率补偿的分配需求。仿真结果表明,受端单相接地故障场景下,配置混合储能系统对直流母线过电压抑制效果为10.4%,对子模块电容器过电压抑制效果达9.0%;受端三相接地故障场景下,对直流母线和子模块电容器过电压的抑制效果分别为15.4%和9.9%。该方案能够将直流暂态过电压控制在1.3倍以内,有效应对系统暂时功率盈余情况下的故障穿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穿越 功率盈余 直流侧混合储能 功率分配控制 暂态过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并联型高效率AC/DC变换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继红 于志 吕志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52-955,共4页
针对单级AC-DC变换器串联式拓扑结构效率较低的问题,对并联型拓扑结构能够提高变换器效率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论述提高效率与电能分配的关系.同时,对提出的改进型并联式变换器拓扑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型并... 针对单级AC-DC变换器串联式拓扑结构效率较低的问题,对并联型拓扑结构能够提高变换器效率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论述提高效率与电能分配的关系.同时,对提出的改进型并联式变换器拓扑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型并联式变换器在宽范围输入交流电压和负载条件下,均达到90%以上的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AC/dc变换器 并联武结构 电能分配 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直流微电网电压调节与功率分配协调控制
16
作者 罗沁 王嘉梅 +1 位作者 黄璇 代广贵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6-227,共12页
【目的】针对直流微电网中的多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or,DG)采用传统下垂控制时,难以实现多DG的负荷精确分配、母线电压稳定,以及考虑DG的容量安全运行等控制目标,提出了一种孤岛直流微电网电压调节与功率分配分布式控制策略... 【目的】针对直流微电网中的多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or,DG)采用传统下垂控制时,难以实现多DG的负荷精确分配、母线电压稳定,以及考虑DG的容量安全运行等控制目标,提出了一种孤岛直流微电网电压调节与功率分配分布式控制策略。【方法】首先,通过理论推导,分析母线电压跌落偏差和电流校正偏差,设计统一控制器,其能补偿传统下垂控制引起的母线电压跌落的同时实现负荷功率的精确分配。引入电流限幅环节以确保各DG输出电流不超限。并结合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对微电网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最后,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仿真模型加以验证。【结果】结果显示:所提单控制器策略可以保证母线电压持续稳定在额定值,实现负荷功率的高精度分配,且系统不受负荷功率波动的影响,可通过电流限幅环节设置最大限幅电流从而保证DG输出电流不超限,稳定性分析环节证明该系统稳定且不受下垂系数以及截止频率变化的影响。【结论】结果表明:所提母线电压补偿、负荷功率分配统一控制器策略能有效实现多个控制目标,能够减轻系统通信压力,减小操作复杂度,实现微电网高效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分布式二次控制 一致性算法 电压补偿 功率分配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有源桥串并联潮流控制器的双极直流配电网主动限流策略
17
作者 刘洋涛 廖建权 +3 位作者 郭春生 谭子鹏 王渝红 王强钢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3-352,I0105-I0111,共17页
直流潮流控制器是解决环网式直流配电网的线路潮流不完全可控的有效技术手段。然而,现有方法未能充分发掘其在故障限流中的潜力。该文建立了三有源桥串并联潮流控制器(triple active bridge power flow controller,TAB-PFC)的故障模量... 直流潮流控制器是解决环网式直流配电网的线路潮流不完全可控的有效技术手段。然而,现有方法未能充分发掘其在故障限流中的潜力。该文建立了三有源桥串并联潮流控制器(triple active bridge power flow controller,TAB-PFC)的故障模量分析模型,提出一种基于TAB-PFC的双极直流配电网主动限流策略。首先阐述了TAB-PFC的限流原理,提出基于TAB-PFC的主动限流控制策略。然后对TAB-PFC不同故障阶段进行建模,并计及极间互感构建含TAB-PFC的双极直流配电网故障模量等效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参数对TAB-PFC的限流能力的影响,为其参数选取提供依据。在MATLAB/Simulink搭建了含TAB-PFC的双极直流配电网模型,验证了所提主动限流策略的有效性及故障等效电路模型和参数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直流配电网 串并联潮流控制器 短路电流计算 故障电流抑制 极间互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kV交流三芯电缆改直流运行下的载流量研究
18
作者 秦睿 杨鑫 +3 位作者 黎昊聪 陈阳宁 李甘霖 谢炀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93,共11页
直流配电网具有便于接入分布式电源、提高电能质量等优点,但新建直流配电网投资大且周期长,故可考虑将交流电缆改为直流运行。基于热-电-流耦合,对10 kV三芯交流电缆在3种直流运行方式和3种敷设方式等不同运行工况下的载流量进行了计算... 直流配电网具有便于接入分布式电源、提高电能质量等优点,但新建直流配电网投资大且周期长,故可考虑将交流电缆改为直流运行。基于热-电-流耦合,对10 kV三芯交流电缆在3种直流运行方式和3种敷设方式等不同运行工况下的载流量进行了计算,并对增容效果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当敷设方式一致时,三极式直流运行方式电缆载流量最大;当直流运行方式一致时,沟槽敷设电缆载流量最大;对于任意敷设方式,10 kV交流电缆在单极式和三极式直流运行方式下,电缆输电容量都有显著提升,其中排管敷设单极式运行工况下,增长率最大,为22.58%;而双极式直流运行方式输送容量出现了负增长,其中沟槽敷设双极式运行工况下,负增长率最大,为-4.37%,但双极式直流运行方式适用于电缆单相故障难以修复的交流电缆线路的直流化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交流三芯电缆 热电流耦合 交改直 载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MM的含风电场系统分布式DC-OPF计算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国庆 惠鑫欣 +3 位作者 孙福军 徐冰亮 刘迎迎 郝光耀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178-2186,共9页
电网中的不同电力公司所管辖子系统具有相互独立且互联的特点,各子系统之间的互联给电网的分布式计算带来一定挑战,如何实现大系统的分布式计算备受关注。提出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的... 电网中的不同电力公司所管辖子系统具有相互独立且互联的特点,各子系统之间的互联给电网的分布式计算带来一定挑战,如何实现大系统的分布式计算备受关注。提出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的含风电场系统分布式直流最优潮流(direct current optimal power flow,DC-OPF)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风电并网对系统分布式DC-OPF的影响,采用分解协调法实现系统的分区过程,通过引入全局变量处理边界节点问题,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无需中心处理系统,只在相邻子区域之间进行复制边界节点的信息传递以减少信息通信量,实现系统的全分布式DC-OPF计算。以6节点系统、IEEE-39节点系统分析全局变量的个数对迭代收敛的影响,并讨论风电并网对优化收敛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验证该文所提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交替方向乘子法 分解协调 分布式直流最优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热敏电阻的串联型氢电耦合直流微电网稳定控制策略研究
20
作者 李立民 李硕娜 +2 位作者 蒋松衡 夏杨红 韦巍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66-3277,I0076,共13页
在碳中和的背景下,作为一种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氢能在能源转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传统的氢电耦合直流微电网设计方案中,制氢设备并联嵌入直流微网,并作为一种灵活性负载参与系统调控以平替部分储能的功能。但是碱液电解槽(alka... 在碳中和的背景下,作为一种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氢能在能源转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传统的氢电耦合直流微电网设计方案中,制氢设备并联嵌入直流微网,并作为一种灵活性负载参与系统调控以平替部分储能的功能。但是碱液电解槽(alkaline water electrolyzer,AWE)具有低压大电流的特点。随着直流微电网电压等级的提升,传统的并联结构一方面增加了电力电子装置的电压转换比的需求,另一方面忽略了碱液电解槽的电热特性。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热敏电阻的串联型氢电耦合直流微电网稳定控制策略。首先,针对碱液电解槽建立了一套等效电热模型以表征最大电流与温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电堆串联结构的碱液电解制氢模块(series-connectedstacks alkaline water electrolysis module,SAWEM)及其控制策略。串联结构能降低单个电堆输入电压,而虚拟热敏电阻控制策略能实现各电堆间精确合理的功率分配,且对直流微网有功率支撑作用。最后,通过简易的光伏制氢硬件实验平台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等级 虚拟热敏电阻 氢电耦合直流微电网 电堆串联结构的碱液电解制氢模块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