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4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下组织工程支架修复软骨损伤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振龙 侯振宸 +5 位作者 胡晓青 任爽 郭秦炜 徐雁 龚熹 敖英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387,共4页
目的:总结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团队修复软骨损伤的手术技术经验,提出了一种关节镜下组织工程支架修复软骨损伤的手术技术,旨在规范化相关手术操作。方法:阐述关节镜下组织工程支架修复软骨损伤的手术操作技术及技巧,介绍关节镜下... 目的:总结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团队修复软骨损伤的手术技术经验,提出了一种关节镜下组织工程支架修复软骨损伤的手术技术,旨在规范化相关手术操作。方法:阐述关节镜下组织工程支架修复软骨损伤的手术操作技术及技巧,介绍关节镜下脱钙皮质-松质骨支架完整的植入技术和手术流程,患者采取仰卧位,在麻醉完毕后建立关节镜手术入路,并在关节镜下对受损的部位进行探查;确认损伤部位的面积和部位后,对受损破碎的软骨进行清理,同时清理软骨边缘,确保切面平整、边缘稳定;在软骨损伤区域行微骨折术,之后再对损伤部位的大小进行测量;依据镜下测量结果对组织工程支架进行人工修剪,再通过套筒将支架直接植入;使用蜂窝状固定器植入可吸收钉固定支架;支架安装完毕后,反复屈伸膝关节10~20次,以确保稳定性和活动度;撤出关节镜并关闭创口。结果:从形态学和生物力学方面,脱钙皮质-松质骨支架都具有其他人工合成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势,支架的松质骨部分为细胞提供三维多孔生长空间,皮质骨部分则提供了必要的力学强度。手术采取全程关节镜下操作,把对患者的侵入性损伤最小化,同时使用可吸收钉进行固定,确保支架稳定,本技术可有效改善软骨损伤患者预后,对软骨损伤患者的关节镜下组织工程支架手术操作起到了规范作用。结论:通过关节镜下组织工程支架修复技术,可以成功对损伤的软骨进行修复,短期内改善症状,并提供较为理想的长期预后效果;对关节镜下组织工程支架的手术操作进行详解,以期对临床实践起到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组织支架 软骨 运动医学 手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和骨架结构MHA-RNN的农药分子生成模型
2
作者 袁洪波 周焕笛 +2 位作者 霍静倩 张金林 程曼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0-211,共12页
近年来,深度学习模型在农药发现和从头分子设计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目前用于农药分子设计的深度生成模型中,基于骨架的分子生成模型较少。并且基于骨架的分子生成方法面临着生成分子质量和多样性不足的挑战。为此,该研究提出了一... 近年来,深度学习模型在农药发现和从头分子设计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目前用于农药分子设计的深度生成模型中,基于骨架的分子生成模型较少。并且基于骨架的分子生成方法面临着生成分子质量和多样性不足的挑战。为此,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骨架结构的循环神经网络模型(multi head attention-recurrent neural network,MHA-RNN),首先生成简化分子线性输入规范(simplified molecular input line entry system,SMILES)格式的分子骨架,然后对骨架进行装饰以生成新的分子。试验结果表明,模型生成的分子在有效性、新颖性和唯一性方面分别达到了97.18%、99.87%和100.00%。此外,生成分子在脂水分配系数(logarithm of partition coefficient,LogP)、拓扑极性表面积(topological polar surface area,TPSA)、相对分子质量(molecular weight,MW)、类药性(quantitative estimate of drug-likeness,QED)、氢键受体(hydrogen bond acceptor,HBA)、氢键供体(hydrogen bond donor,HBD)、旋转键数(rotatable bonds,RotB)等性质上的分布与现有分子高度相似,研究结果为农药新药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持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研发 分子生成 分子骨架 循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阶学术英语写作学习者主动身份建构中POA框架的助力效果研究
3
作者 陈秋仙 张军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8,共13页
学习者能否将其身份定义并执行为主动意义建构者对于其学术英语写作能力的获得至关重要。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POA)将语言学习导向置换的同时凸显脚手架在学习者意义建构中的关键作用,为国内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创... 学习者能否将其身份定义并执行为主动意义建构者对于其学术英语写作能力的获得至关重要。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POA)将语言学习导向置换的同时凸显脚手架在学习者意义建构中的关键作用,为国内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创新提供了本土适应性极强的理论指导。本文基于中西部某地方院校的非英语类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课堂,尝试在POA框架下搭建交互式脚手架并付诸实践。两轮试用之后的半开放式问卷调查显示,这一脚手架可增权赋能,强化学习投入,有效助力高阶学习者意义协商,在提升学术英语写作水平的同时,促进学习者成功实现主动意义建构者身份的形成。该脚手架有望为POA理论中脚手架的完善以及该理论框架下写作教学实践提供些许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出导向法 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 脚手架 身份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逻辑综合工具开发框架的设计与应用
4
作者 何中海 廖勇 +4 位作者 甘涛 罗瑜 周帆 刘乐源 陈波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61,共10页
随着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的推进,大型工业软件尤其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的开发日益成为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EDA工具在芯片设计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而逻辑综合工具则是其关键组成部分。但现有课程多侧重于工具应用,缺乏对逻辑... 随着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的推进,大型工业软件尤其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的开发日益成为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EDA工具在芯片设计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而逻辑综合工具则是其关键组成部分。但现有课程多侧重于工具应用,缺乏对逻辑综合工具开发实践的深入教学。该文针对此问题,基于支架式教学理念,设计并实现了逻辑综合工具开发框架LoSTDeF,同时配套开发了实验内容和数据集。利用LoSTDeF,学生能够在实验中深入理解硬件设计的优化过程,提升在EDA工具开发领域的实践能力。教学实践表明,LoSTDeF不仅增强了学生对逻辑综合相关知识和算法的理解,而且有效提升了他们的实践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A工具 逻辑综合工具 支架式教学 实验框架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PLGA多孔载细胞微球制备、表征与性能评价
5
作者 周嘉安 江庆泉 宋文婧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79,共8页
传统双乳液法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多孔微球存在粒径不均、扩孔不全等问题。该实验设计通过将乳液法与微流控技术相结合,利用油水相流速比(Vw/Vo)控制得到粒径分布均匀的不同大小微球,再引入明胶(Gel)作为致孔剂制备油包水(W... 传统双乳液法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多孔微球存在粒径不均、扩孔不全等问题。该实验设计通过将乳液法与微流控技术相结合,利用油水相流速比(Vw/Vo)控制得到粒径分布均匀的不同大小微球,再引入明胶(Gel)作为致孔剂制备油包水(W/O)PLGA乳液,结合微流控平台制备PLGA多孔微球。所制备的PLGA多孔微球粒径均匀、孔洞结构分布规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细胞可黏附性,并且可以通过控制油水相流速比、致孔剂浓度等因素得到不同粒径、孔径的多孔微球,可更好地适应细胞三维培养及组织工程支架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微球 微流控技术 PLGA 细胞培养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桁架钢筋笼免支模现浇混凝土梁施工技术研究
6
作者 张鹏程 郑少锋 +3 位作者 王权民 卫振海 林新强 廖金杰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1-186,192,共7页
对一般的钢筋混凝土梁的钢筋笼,加设斜腹筋,使形成三角形网格的钢筋桁架结构,用来承担施工荷载,实现免支模施工,以减少用工人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工程能耗、节约建设成本。基于规范中梁的钢筋构造要求,设计了适宜加工的梁桁架钢筋笼... 对一般的钢筋混凝土梁的钢筋笼,加设斜腹筋,使形成三角形网格的钢筋桁架结构,用来承担施工荷载,实现免支模施工,以减少用工人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工程能耗、节约建设成本。基于规范中梁的钢筋构造要求,设计了适宜加工的梁桁架钢筋笼;通过数值模拟开展了桁架选型优化;通过工地实地制作,取得了将普通绑扎钢筋笼改造为桁架结构的可行工艺;通过现场堆载试验,测试了钢筋桁架的基本承载能力;通过桁架钢筋笼浇筑成梁后进行试验室加载试验,验证了采用新工艺施工对梁后期承载性能无不利影响。对一般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本方法无需改变设计,施工单位只在原施工图设计配筋的基础上,作为施工措施加入斜腹筋,制成刚性钢筋笼,在其上封挂模板后,吊装就位,浇筑混凝土,用工少、吊件轻、免支模、质量可靠、生产效率提高、成本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桁架钢筋笼 现浇混凝土 施工技术 免施工脚手架 减少用工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scaffold中新微卫星标记的获得与Dll基因的遗传连锁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郭秋红 詹帅 +3 位作者 相辉 赵云坡 李卫华 黄勇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7-194,共8页
在进行家蚕遗传连锁图谱的整合过程中,需要寻找两个作图群体中都有多态的共有标记,但这种共有标记数量较少。为此,利用已有的简单重复序列(SSR)与家蚕基因组进行比对,寻找到匹配的scaffold,再采用SS-RHunter1.3搜索其中的SSR区域,排除... 在进行家蚕遗传连锁图谱的整合过程中,需要寻找两个作图群体中都有多态的共有标记,但这种共有标记数量较少。为此,利用已有的简单重复序列(SSR)与家蚕基因组进行比对,寻找到匹配的scaffold,再采用SS-RHunter1.3搜索其中的SSR区域,排除掉原有SSR序列,选择重复次数在6~23之间的微卫星区域设计引物,用BC1群体的亲本及F1进行多态性的筛选,选择有多态性的标记用7019×(F50B×7019)BC1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根据原家蚕第2连锁群上SSR位点新设计的邻近的7对引物中,有6对引物在BC1群体的亲本中有多态性,选择其中2个进行遗传连锁分析,作图结果与原有相应SSR标记的作图结果基本保持一致,其中根据S0207所在scaffold上开发的NS02071和NS02072之间的图距达到6.9 cM;根据家蚕大造和C108的回交一代初步定位的D ll基因的位置与后来在其所在scaffold上所设计的临近引物D ll1和D ll2的定位一致,且这两个标记在遗传连锁图上的图距为0.0 cM,表明这两个标记在遗传图上的位置重叠。由此,在较短的DNA区域内(在遗传连锁图上表现1个位点)便有多个SSR标记可供使用,将为定位家蚕重要经济性状基因、分子辅助育种及功能基因研究等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微卫星标记 scaffold Dll基因 连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格拉底式问题支架:促进学生向AI大模型提出高质量问题 被引量:15
8
作者 赵晓伟 王师晓 +2 位作者 李情 沈书生 祝智庭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向AI大模型提出高质量问题已成为数智时代学习者的必备技能与元素养。然而,当前学生向AI大模型提问的能力较低,所提问题存在浅表化、思维含量不高等现象,导致大模型的响应往往无法满足预期需求。苏格拉底式提问为有效提升学生提问质量... 向AI大模型提出高质量问题已成为数智时代学习者的必备技能与元素养。然而,当前学生向AI大模型提问的能力较低,所提问题存在浅表化、思维含量不高等现象,导致大模型的响应往往无法满足预期需求。苏格拉底式提问为有效提升学生提问质量提供了有益参考,基于此设计的苏格拉底式问题支架从“认知—元认知”双重维度提供了提示性、指导性、解释性三类支架,能够激发学生向AI大模型主动提问和持续追问的能力,有效促进学生认知发展。面向教育技术学专业44名本科生开展的准实验研究发现,使用该支架前后学生在问题深度、问题序列和问题架构方面具有明显变化。苏格拉底式问题支架能显著提高学生的深度提问能力,有效促进高阶问题序列转换,让学生形成分析创造式、深度理解式、评价创造式三种典型的转换循环,还能引导学生构建基于不同观点的星型、链式和闭环的问题架构逻辑。未来,教师应借助多样化的问题支架,引导学生向AI大模型提出高阶问题,并在追问中建立问题逻辑,以高质量的人机对话促进深度学习和学生高阶思维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格拉底式提问 AI大模型 问题支架 高阶思维 高质量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干骺端骨修复支架的生物力学优化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武琦 李小康 +4 位作者 汤臻 郑增辉 曹朋飞 徐峰 郭征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7-484,共8页
恶性骨肿瘤手术切除常导致下肢长骨干骺端骨缺损。干骺端的形态异型性是传统治疗方法难以匹配目标缺损区域的原因。3D打印钛金属骨修复支架因其能够实现良好的外形匹配并提供足够的力学支撑,成为目前临床上有效的干骺端骨缺损治疗手段,... 恶性骨肿瘤手术切除常导致下肢长骨干骺端骨缺损。干骺端的形态异型性是传统治疗方法难以匹配目标缺损区域的原因。3D打印钛金属骨修复支架因其能够实现良好的外形匹配并提供足够的力学支撑,成为目前临床上有效的干骺端骨缺损治疗手段,然而现有常用骨支架难以精准匹配骨缺损部位生物力学环境,导致支架内部骨长入并不理想,术后假体松动断裂时有报道。骨作为一种高度力学敏感的器官,其命运受力学信号调节。因此,从生物力学角度出发进行骨支架设计以实现骨修复支架与骨缺损部位的力学适配,是影响骨缺损重建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介绍干骺端骨缺损修复力学影响因素及与骨生物力学适配3D打印钛金属骨修复支架设计的研究进展,为骨支架的生物力学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生物力学 干骺端 骨修复 多孔支架 梯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生物打印支架材料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彭玲 潘育松 +3 位作者 罗文杰 邹沛轩 黄润 林秀玲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73-277,共5页
脊髓损伤是一种致残性和破坏性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治愈难度大,是临床医学面临的一大难题。三维(3D)生物打印可以制造具有解剖学上精确的复杂几何形状和神经干细胞的空间分布的活神经结构,这在脊髓损伤的治疗中至关重要。介绍了脊髓损... 脊髓损伤是一种致残性和破坏性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治愈难度大,是临床医学面临的一大难题。三维(3D)生物打印可以制造具有解剖学上精确的复杂几何形状和神经干细胞的空间分布的活神经结构,这在脊髓损伤的治疗中至关重要。介绍了脊髓损伤修复用3D生物打印支架材料的种类、3D生物打印技术的特点以及3D生物打印支架材料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生物打印 生物支架 脊髓损伤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多孔结构壳聚糖药物载体材料的构建
11
作者 奚晓玮 陈诚 +5 位作者 高闻语 刘子睿 王东煜 张传蕾 邓林红 刘杨 《功能高分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6,共9页
基于温度变化过程对高分子构象的作用,通过调控冰晶生长过程制备了径向孔径呈梯度变化的壳聚糖支架材料(CS-RC)。研究表明:在低温环境下,支架材料的外缘区域的温度梯度差大于内核区域的温度梯度差,通过进一步调控冰晶的生长过程,实现了... 基于温度变化过程对高分子构象的作用,通过调控冰晶生长过程制备了径向孔径呈梯度变化的壳聚糖支架材料(CS-RC)。研究表明:在低温环境下,支架材料的外缘区域的温度梯度差大于内核区域的温度梯度差,通过进一步调控冰晶的生长过程,实现了壳聚糖支架内部孔隙结构呈规则的梯度分布,孔径分布在100~140µm。理化性能评价结果表明,CS-RC支架具有良好的保湿性能、力学性能以及稳定的降解性能,并且孔隙率能达到88.8%左右。此外,相对于传统的低温冻干壳聚糖支架材料,CS-RC支架的载药率显著提高,对亲水性药物阿仑膦酸钠的载药率和包封率分别提高了8.4%、15.9%,对疏水性药物利福平的载药率和包封率分别提高了4.8%、11.5%,药物在支架中呈现出稳定的缓释过程和有效释放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多孔支架 冷冻干燥 冰晶生长 药物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体验式学习支架的建构 被引量:2
12
作者 蔡春燕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0,共4页
体验式学习是幼儿的基本学习方式,其支架的建构可以更好地增进幼儿对学习对象的理解,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幼儿体验式学习支架的建构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并支持幼儿的潜能发展,从环境、材料、语言和经验等方面着手,为幼儿的体验式... 体验式学习是幼儿的基本学习方式,其支架的建构可以更好地增进幼儿对学习对象的理解,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幼儿体验式学习支架的建构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并支持幼儿的潜能发展,从环境、材料、语言和经验等方面着手,为幼儿的体验式学习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幼儿体验式学习支架的有效建构需要教师准确理解体验式学习的特点,不断提升自身的支架建构能力,为幼儿的体验式学习营造良好的师幼互动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式学习 深度学习 学习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架型材料与设计在高比能锂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贺瑞璘 张通 +4 位作者 吴镓淳 王朝阳 邓永红 张光照 许晓雄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58-1775,共18页
以石墨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逐渐接近其理论极限,但仍然难以满足人们对更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追求。具有更高比容量的硅基负极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和锂金属电池能够实现能量密度的飞跃,但其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亟需解决。高比... 以石墨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逐渐接近其理论极限,但仍然难以满足人们对更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追求。具有更高比容量的硅基负极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和锂金属电池能够实现能量密度的飞跃,但其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亟需解决。高比容量电极材料的使用必然带来更多的体积效应,这给电池制备及稳定运行带来极大挑战。骨架材料作为一种三维材料具有良好可调性、优异的机械强度和多孔性,为缓解高比容电极材料的体积效应提供无限可能。本文介绍了骨架材料的具体分类,分析了高比容量电池不同组件所面临的挑战,综述了骨架材料在锂电池正极、隔膜、电解质、负极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深入探讨了骨架材料在电池不同构件中应用的原理及利弊,剖析了骨架材料在锂电池领域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与严峻挑战,并对骨架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推动骨架材料促进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架材料 分子骨架材料 多孔膜材料 高比能 锂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周期极小曲面的梯度多孔支架力学及渗透性能研究
14
作者 秦世坤 段明德 +2 位作者 梁士杰 张辉 张壮雅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9,共9页
为构建具有良好生物学性能的骨支架结构,基于三周期极小曲面(Triply Periodic Minimal Surface,TPMS)设计不同孔隙率、单胞尺度下的P型、FRD型匀质多孔支架,以及P&FRD梯度多孔支架;并通过试验和有限元仿真的方法,探究单胞类型、孔... 为构建具有良好生物学性能的骨支架结构,基于三周期极小曲面(Triply Periodic Minimal Surface,TPMS)设计不同孔隙率、单胞尺度下的P型、FRD型匀质多孔支架,以及P&FRD梯度多孔支架;并通过试验和有限元仿真的方法,探究单胞类型、孔隙率及单胞尺度对TPMS多孔支架力学和生物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TPMS建立的匀质和梯度多孔支架内部孔道具有良好的连通性;多孔支架的力学性能随着孔隙率的增加而降低,但渗透性则随着孔隙率的增加而提高;增大单胞尺度可以明显提高多孔支架的渗透性;梯度多孔支架的渗透率还受渗流方向的影响;梯度多孔支架能综合各匀质单胞结构的性能特点,在支架不同区域表现出不同的力学和生物学性能,更接近人体骨骼的结构和生物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周期极小曲面 梯度多孔支架 力学性能 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多酶复合体强化异戊二烯生物合成
15
作者 孙慧 屈虹男 +3 位作者 孙甲琛 张根林 贾海洋 李春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36-3445,共10页
针对大肠杆菌细胞工厂合成异戊二烯存在前体不足、有毒中间代谢物积累、产物流失等问题,利用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的方法,在大肠杆菌体内表达银白杨(Populus alba)来源的异戊二烯合酶,并通过多顺反子的形式过表达Dxs、Dxr和IspD的单个... 针对大肠杆菌细胞工厂合成异戊二烯存在前体不足、有毒中间代谢物积累、产物流失等问题,利用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的方法,在大肠杆菌体内表达银白杨(Populus alba)来源的异戊二烯合酶,并通过多顺反子的形式过表达Dxs、Dxr和IspD的单个或多个基因,强化大肠杆菌内源的MEP途径。为缩短中间代谢产物在酶分子间的运输距离及时间,增强途径的底物隧道效应,运用蛋白支架策略将MEP途径中Dxs、Dxr和IspD酶进行共区域化,构建异戊二烯合成的多酶复合体,获得的工程菌株BL21(DE3)-ScaS,异戊二烯产量达到24 mg/L,较游离酶形式的工程菌株BL21(DE3)-FreeS的产量提高了35.7%。并通过工程菌株BL21(DE3)-ScaS质粒稳定性研究,发现发酵过程中补加抗生素能够显著提高不相容性重组质粒pET28a-DxsDxrIspD与pET21b-GSP-IspS的稳定性。同时,利用通量平衡分析(flux balance analysis,FBA)探究合成途径中关键酶的代谢通量分布情况,从理论层面证明了上述策略的有效性,为异戊二烯微生物细胞工厂的开发及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二烯 异戊二烯合酶 蛋白支架 多酶复合体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协同教育场景中的智能化学习支架:内涵、设计方略与发展路向 被引量:1
16
作者 单俊豪 洪越洋 +1 位作者 郭付民强 刘永贵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101,共7页
智能化学习支架是促进人机协同教育质量提升的创新可执行教与学程序。智能技术在知识创生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价值潜能为学习支架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契机。该研究首先提出了学习支架的三种演化形态及典型特征:传统学习支架、技术支持型... 智能化学习支架是促进人机协同教育质量提升的创新可执行教与学程序。智能技术在知识创生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价值潜能为学习支架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契机。该研究首先提出了学习支架的三种演化形态及典型特征:传统学习支架、技术支持型学习支架以及智能化学习支架;其次,研究以促进素养跃迁为目标,提出人机协同场景中智能化学习支架的内涵,并系统梳理了学习支架的表征形式及划分依据,将智能化学习支架划分为动机性、概念性、策略性和元认知四种表征类型,并提出智能技术支持学习支架创变的“辅助—优化—重塑”三层次内涵;第三,研究从支架表征、支架设计、支架内嵌和支架优化四方面提出智能化学习支架设计的基本原则,并构建了包含“需求分析层—AI赋能层—框架设计层—学习环节层”四个层级的智能化学习支架设计流程。最后,研究从智能化学习支架的领域垂直化发展、证据启发的实践理性增强以及教学智能体的多元嵌入集成三方面,探索智能化学习支架未来的发展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学习支架 人机协同教育 学习支架设计 最近发展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场实测的悬挑式脚手架周边风荷载特性
17
作者 王佳盈 王峰 +1 位作者 陈鑫明 马俊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2-497,504,共7页
以某高层建筑悬挑式施工脚手架为研究对象,用实测方法研究脚手架周边风场与表面荷载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极值风速的分布规律影响来流湍流度;同一建筑面的各风压测点测得的风压存在明显相关性.随着样本时距的增大,两个风压测点的风压数... 以某高层建筑悬挑式施工脚手架为研究对象,用实测方法研究脚手架周边风场与表面荷载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极值风速的分布规律影响来流湍流度;同一建筑面的各风压测点测得的风压存在明显相关性.随着样本时距的增大,两个风压测点的风压数据具有更大的相关性.Simiu谱和Kaimal谱能够较好地拟合实测脉动风压谱的高频部分,Simiu谱的拟合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实测 脚手架 风环境 风压特性 高层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气处理对丝素蛋白甲酸溶液盐析法制备支架材料的影响
18
作者 翁敏仪 王志伟 +2 位作者 宁晚娥 王倩 黄继伟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64,共11页
丝素蛋白支架材料在组织工程领域中极具应用前景,其力学性能对组织再生修复中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生长过程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以CaCl_2-甲酸为溶剂溶解脱胶蚕丝后,采用盐析法制备丝素蛋白支架是一种有效且简便的方法,所制备的支架... 丝素蛋白支架材料在组织工程领域中极具应用前景,其力学性能对组织再生修复中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生长过程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以CaCl_2-甲酸为溶剂溶解脱胶蚕丝后,采用盐析法制备丝素蛋白支架是一种有效且简便的方法,所制备的支架材料具有较高的压缩模量和强度,但由于高质量分数甲酸对丝素蛋白具有显著的促结晶作用,反向的低压缩模量和强度调控并不易实现。对此,文章通过对丝素蛋白甲酸溶解液进行加湿处理,稀释溶解液中甲酸的质量分数,实现了对丝素蛋白支架材料力学性能的反向调控。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加湿处理环节后,所制备的丝素蛋白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稳定的成形性,孔隙率约90%,孔壁由丝素蛋白微球组成,压缩模量和强度随着加湿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有效实现了其力学性能可调控性,期望能够促进适用于不同组织再生丝素蛋白支架材料的设计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支架材料 甲酸 盐析法 湿气处理 力学性能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骨修复中可降解生物陶瓷的制备与性能优化
19
作者 赵越 赵一楠 +4 位作者 许燕 陈宇彤 印治涛 晁坚 周建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92,共11页
针对骨修复应用中硅酸钙存在机械强度不足的问题,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了一种掺镁硅酸钙陶瓷材料,并构建了兼具良好机械强度和生物相容性的骨修复支架。首先,向硅酸钙粉体中引入不同质量分数的镁粉末颗粒,并改变镁与硅酸钙粉体的掺杂比例... 针对骨修复应用中硅酸钙存在机械强度不足的问题,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了一种掺镁硅酸钙陶瓷材料,并构建了兼具良好机械强度和生物相容性的骨修复支架。首先,向硅酸钙粉体中引入不同质量分数的镁粉末颗粒,并改变镁与硅酸钙粉体的掺杂比例,通过球磨、脱脂烧结等工艺制备掺镁硅酸钙陶瓷材料;然后,采用3D打印数字光处理技术(DLP),打印内、外直径分别为2.8mm和5mm,高度为6mm的空心圆柱,构建用于骨修复的骨支架;最后,采用力学实验、CCK-8细胞增殖检测和碱性磷酸酶检测(ALP),探究镁掺杂量对可降解生物陶瓷抗压强度和生物相容性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所构建掺镁硅酸钙支架的弹性模量为94~110MPa,是硅酸钙支架弹性模量(33MPa)的2.85~3.33倍;掺镁质量分数分别为5%和10%的掺镁硅酸钙支架细胞存活率为94%~97%,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掺镁质量分数分别为15%和20%的掺镁硅酸钙支架细胞存活率均低于70%,不利于细胞增殖;当掺镁质量分数为10%、烧结温度为1000℃时,掺镁硅酸钙支架兼具最佳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陶瓷 掺镁硅酸钙支架 数字光处理 抗压强度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磷生物陶瓷支架的常温自强式3D打印技术与工艺研究
20
作者 贾倩倩 赵雪妮 +5 位作者 袁海泉 李玲娜 石国文 朱智鹏 刘朝阳 谷泽鑫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5,共10页
在常温不添加高分子聚合物粘接剂的情况下,首次研发了自强式钙磷生物陶瓷的无需高温后处理的3D打印成型技术与工艺.通过材料表征、孔隙率、力学性能测试和降解性测试对不同配比和不同打印间距的支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HA含量从70 w... 在常温不添加高分子聚合物粘接剂的情况下,首次研发了自强式钙磷生物陶瓷的无需高温后处理的3D打印成型技术与工艺.通过材料表征、孔隙率、力学性能测试和降解性测试对不同配比和不同打印间距的支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HA含量从70 wt.%减小至50 wt.%,浆料粘度与打印成型性变差,孔隙尺寸减小,而60 wt.%HA含量浆料具有良好的打印成型性,所打印的支架结构稳定、均匀.压缩强度随着HA含量的减少而增大,60 wt.%和50 wt.%含量的HA打印的钙磷生物陶瓷支架压缩强度分别为3.61±0.194 MPa(0.6-HTC)和5.28±0.629 MPa(0.5-HTC),能够匹配松质骨的要求.此外,随着打印间距(1 mm、2 mm和4 mm)的增加,支架的压缩强度也随之降低.随着HA含量的增加,钙磷生物陶瓷支架的孔隙率先增大后减小.60 wt.%HA含量的支架孔隙率最大(51.4%),降解性能优异,且降解后能保持完整性.此创新的3D打印技术能够根据临床手术现场患者实际植入部位结构尺寸要求直接打印并调整支架结构和形状,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钙磷生物陶瓷 支架 力学性能 生物降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