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4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ghtweight design of 45000r/min spindle using full factorial design and extreme vertices design methods 被引量:7
1
作者 PARK Seong-jin LEE Choon-man HWANG Young-ku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1期153-158,共6页
Factors for determining the spindle size are the shaft diameter, positions of bearing and motor, and entire length of the spindle. Then, it is important to find the assembling of the optimal design variables, which sa... Factors for determining the spindle size are the shaft diameter, positions of bearing and motor, and entire length of the spindle. Then, it is important to find the assembling of the optimal design variables, which satisfy the stiffimss and rotational speed required to the spindle. A general full factorial design method was used to verify som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natural frequency of a spindle. It is verified that the shorter shaft length and bearing span length represent the higher natural frequency, and there are some effects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in the levels of factors. The detailed spindle dimension is determined by applying an EVD method, which can define the optimal bearing position through considering the limiting condition. Based on the estimated regression model, the optimal spindle size and bearing distance that can improve the primary natural frequency are obtained, and the influence of design factors on the natural frequency is also analy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spindle extreme vertices design natural frequency lightweight design full factorial desig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stamping forming process of head using Pareto-based genetic algorithm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杰 卓芳 +1 位作者 黄磊 罗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9期3287-3295,共9页
To obtain the optimal process parameters of stamping form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technique were integrated via transforming multi-objective issue into a single-objective issue. A Pareto-based gen... To obtain the optimal process parameters of stamping form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technique were integrated via transforming multi-objective issue into a single-objective issue. A Pareto-based genetic algorithm was applied to optimizing the head stamping forming process. In the proposed optimal model, fracture, wrinkle and thickness varying are a function of several factors, such as fillet radius, draw-bead position, blank size and blank-holding force. Hence,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bjective functions and the variables in order to make objective functions varying minimized simultaneously. Firstly, the central composite experimental(CCD) with four factors and five levels was applied, and the experimental data based on the central composite experimental were acquired. Then, the response surface model(RSM) was set up and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 show that it is reliable to predict the fracture, wrinkle and thickness varying functions by the response surface model. Finally, a Pareto-based genetic algorithm was used to find out a set of Pareto front, which makes fracture, wrinkle and thickness varying minimized integrally. A head stamping case indicates that the present method has higher precision and practicability compared with the "trial and error" proced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mping forming HEAD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central composite experimental desig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objective reentry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method via GVD for hypersonic vehicles 被引量:1
3
作者 Chaofang Hu Yue Xin Hao F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7年第4期732-744,共13页
In the constrained reentry trajectory design of hypersonic vehicles, multiple objectives with priorities bring about more difficulties to find the optimal solution. Therefore, a multi-objective reentry trajectory opti... In the constrained reentry trajectory design of hypersonic vehicles, multiple objectives with priorities bring about more difficulties to find the optimal solution. Therefore, a multi-objective reentry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MORTO) approach via generalized varying domain (GVD) is proposed. Using the direct collocation approach, the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problem involving multiple objectives is discretized into a nonlinear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with priorities. In terms of fuzzy sets, the objectives are fuzzified into three types of fuzzy goals, and their constant tolerances are substituted by the varying domain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that the objective with higher priority has higher satisfactory degree, the priority requirement is modeled as the order constraints of the varying domains. The corresponding two-side, single-side, and hybrid-side varying domain models are formulated for three fuzzy relations respectively. By regulating the parameter, the optimal reentry trajectory satisfying priorities can be achieved. Moreover, the performance about the parameter is analyzed, and the algorithm to find its specific value for maximum priority difference is proposed. The simulation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for hypersonic vehicles, and the comparisons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a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sonic vehicle reentry trajectory design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generalized varying domain direct collocatio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methodology of a mini-missile considering flight performance and guidance precision 被引量:1
4
作者 ZHANG Licong GONG Chunlin +1 位作者 SU Hua ANDREA Da Ronch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4年第1期195-210,共16页
The design of mini-missiles(MMs)presents several novel challenges.The stringent mission requirement to reach a target with a certain precision imposes a high guidance precision.The miniaturization of the size of MMs m... The design of mini-missiles(MMs)presents several novel challenges.The stringent mission requirement to reach a target with a certain precision imposes a high guidance precision.The miniaturization of the size of MMs makes the design of the guidance,navigation,and control(GNC)have a larger-thanbefore impact on the main-body design(shape,motor,and layout design)and its design objective,i.e.,flight performance.Pursuing a trade-off between flight performance and guidance precision,all the relevant interactions have to be accounted for in the design of the main body and the GNC system.Herein,a multi-objective and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MDO)is proposed.Disciplines pertinent to motor,aerodynamics,layout,trajectory,flight dynamics,control,and guidance are included in the proposed MDO framework.The optimization problem seeks to maximize the range and minimize the guidance error.The problem is solved by using the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An optimum design that balances a longer range with a smaller guidance error is obtained.Finally,lessons learned about the design of the MM and insights into the trade-off between flight performance and guidance precision are given by comparing the optimum design to a design provided by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missiles(MMs) GUIDANCE NAVIGATION and control(GNC)system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MDO) flight performance guidance preci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8n改进的水稻病害轻量化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郭丽峰 黄俊杰 +5 位作者 吴禹竺 王思吉 王轶哲 包羽健 苏中滨 刘宏新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6-164,共9页
为解决水稻病害检测中存在的小目标特征提取困难、复杂环境下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以及在边缘化设备上实现高效实时检测,该研究提出了一种轻量化水稻病害识别方法YOLOv8-DiDL。该方法通过引入倒残差移动模块(inverted residual mobile blo... 为解决水稻病害检测中存在的小目标特征提取困难、复杂环境下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以及在边缘化设备上实现高效实时检测,该研究提出了一种轻量化水稻病害识别方法YOLOv8-DiDL。该方法通过引入倒残差移动模块(inverted residual mobile block,iRMB)增强小目标特征捕捉能力,采用变形卷积模块DCNv2(deformable convolutional networks)优化目标几何变化适应性,结合采样算子DySample(dynamic sample)算法提升复杂环境适应能力,并改进快速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spatial pyramid pooling fast,SPPF)为大核分离卷积注意力模块(large separable kernel attention,LSKA)增强多尺度特征融合。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YOLOv8-DiDL模型准确率、召回率和平均精度均值分别为91.4%、83.5%、90.8%;与原始基础网络YOLOv8n相比分别提升7.0、0.5、2.5个百分点,模型权重降低9.7%,每秒浮点运算次数提升7.4%。该研究通过改进模型显著提高了水稻病害检测的精度和部署效率,为智能化农业的实时病害监测提供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病害 目标检测 YOLOv8n改进模型 卷积神经网络 模型轻量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轻量化结构设计的连续体拓扑优化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磊 寇若洋 +4 位作者 岳之斌 董磊 檀雪宁 王国钦 李霞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2-722,共21页
为清晰梳理机械结构轻量化设计中的连续体拓扑优化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在该领域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与评述。以轻量化设计为目标,通过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对结构迭代优化、边界描述及材料分布3种类型连续体拓扑优化方法及其应... 为清晰梳理机械结构轻量化设计中的连续体拓扑优化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在该领域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与评述。以轻量化设计为目标,通过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对结构迭代优化、边界描述及材料分布3种类型连续体拓扑优化方法及其应用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连续体拓扑优化的研究趋势;重点分析了结构迭代优化方法中近似模型及深度学习模型的优势及应用,以及多尺度、多物理场和多参数下材料-结构一体拓扑优化在连续体拓扑优化设计研究进展;列举了连续体拓扑优化方法在航空装备、交通运载装备及兵器装备等领域进行轻量化结构设计的应用,并指出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为面向轻量化结构设计的连续体拓扑优化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设计 连续体 拓扑优化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园林工程挖掘机驾驶室轻量化设计
7
作者 洪婷婷 冯辰 朱立源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0-293,300,共5页
挖掘机驾驶室是保护驾驶员生命安全的重要机构,其轻量化设计的前提是必须满足对驾驶员的安全保护,因此,论文首先通过有限元仿真对驾驶室的侧翻与落物保护机构(ROPS&FOPS)的安全性能进行了模拟,利用安全性能测试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 挖掘机驾驶室是保护驾驶员生命安全的重要机构,其轻量化设计的前提是必须满足对驾驶员的安全保护,因此,论文首先通过有限元仿真对驾驶室的侧翻与落物保护机构(ROPS&FOPS)的安全性能进行了模拟,利用安全性能测试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其次,对驾驶室的ROPS&FOPS结构进行试验设计,基于仿真结果建立了近似模型,并以驾驶室的ROPS&FOPS结构厚度为变量,最小质量和最大扭转刚度为目标进行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在满足安全性能的条件下,可以将驾驶室的质量减轻11.7%,轻量化效果显著,为驾驶室的轻量化设计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室 安全性能 轻量化设计 近似模型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T-DETR的织物疵点检测方法
8
作者 李敏 周双 +2 位作者 朱萍 崔树芹 颜小运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76-184,共9页
针对织物疵点种类有限、尺度变化大以及模型检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T-DETR的织物疵点检测方法DHR-DETR。首先,创新性地设计了多路径坐标注意力机制模块(MPCA),并将其与可变形卷积模块(DCNv2)深度融合,构建动态可变形卷积模块... 针对织物疵点种类有限、尺度变化大以及模型检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T-DETR的织物疵点检测方法DHR-DETR。首先,创新性地设计了多路径坐标注意力机制模块(MPCA),并将其与可变形卷积模块(DCNv2)深度融合,构建动态可变形卷积模块,以应对复杂多样的疵点形状。其次,采用高水平筛选特征金字塔(HS-FPN)替换跨尺度特征融合模块(CCFM),实现多层次特征的高效融合并有效降低了模型复杂度。最后,构建了兼具轻量化和特征增强能力的RetBlockC3模块,并集成至HS-FPN网络,进一步强化模型对局部信息的捕捉能力,同时显著提升模型的轻量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DHR-DETR方法在公开和自制织物数据集上的mAP@0.5分别达到了50.9%和97.5%,相较原模型提高了2.9%和0.6%,参数量仅为17.9 M,计算量降低了37%,显著提升了模型的检测性能和部署效率,具备在实际工业检测任务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DETR 疵点检测 动态可变形卷积 高水平筛选特征金字塔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野车轮毂电机壳体强度仿真与拓扑优化设计
9
作者 亓昌 马远航 +2 位作者 杨立宁 杨姝 王勃龙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9-158,共10页
针对某越野车轮毂电机壳体断裂和减重问题,进行了结构强度有限元仿真分析和结构拓扑优化设计。首先,构建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确定轮毂电机壳体的载荷边界条件。其次,基于壳体与相连接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建立电机壳体与悬架系... 针对某越野车轮毂电机壳体断裂和减重问题,进行了结构强度有限元仿真分析和结构拓扑优化设计。首先,构建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确定轮毂电机壳体的载荷边界条件。其次,基于壳体与相连接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建立电机壳体与悬架系统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动态仿真分析。随后,利用OptiStruct软件平台,以结构柔度最小化为目标,以优化前后体积比和最大应力为约束,建立电机壳体在多种典型工况下的拓扑优化数学模型,并求解得到最优材料分布方案。最后,对优化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相比现有设计,优化后的轮毂电机壳体结构应力降低40%以上,质量减轻了2.6%,解决了原有的断裂问题,消除了应力集中现象,为类似结构的轮毂电机壳体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野车 轮毂电机壳体 有限元仿真 拓扑优化 轻量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复合材料模压注塑一体成型关键技术综述
10
作者 孙凌玉 郭春杰 +4 位作者 史国宏 魏俊磊 张照将 王得强 任鑫亭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2-700,共9页
热塑性复合材料模压注塑组合工艺兼顾了低成本与高性能,可快速、稳定地实现连续/非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一体成型,符合汽车产业需求。本文综述了装备选择、工艺控制和成型模拟要点,介绍了国产材料种类,概括了各向异性双材料结构优化... 热塑性复合材料模压注塑组合工艺兼顾了低成本与高性能,可快速、稳定地实现连续/非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一体成型,符合汽车产业需求。本文综述了装备选择、工艺控制和成型模拟要点,介绍了国产材料种类,概括了各向异性双材料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归纳了界面及整体性能评估方法,提出了“材料-工艺-结构-性能”一体化设计中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轻量化 热塑性复合材料 模压注塑工艺 集成设计与制造 双材料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临界电压控制的单相电流型逆变器研究
11
作者 王立乔 李翀 +2 位作者 黄海文 邢晓珊 汤兆曌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5-143,共9页
该文提出一种临界电压控制策略,可实现单相电流型逆变器开关管的零电流关断,同时可有效降低直流侧电感取值。该文给出临界电压控制的基本原理,分析其实现零电流关断的原理和条件,以面积等效原理为基础,通过数学关系的推导分析其降低电... 该文提出一种临界电压控制策略,可实现单相电流型逆变器开关管的零电流关断,同时可有效降低直流侧电感取值。该文给出临界电压控制的基本原理,分析其实现零电流关断的原理和条件,以面积等效原理为基础,通过数学关系的推导分析其降低电感取值的原因。该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仿真和实验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临界电压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零电流软开关 光伏发电 轻量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临时转播塔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12
作者 邢国华 陆勇健 +1 位作者 苗鹏勇 陈思锦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9-479,共11页
针对临时转播塔结构用钢质量较大且设计过程精细化程度低的问题,提出模块化临时转播塔结构及其优化设计方法.所提设计方法将参数化建模与综合优化相结合,利用ANSYS建立结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考虑结构设计参数在寻优过程中引起的风荷载变... 针对临时转播塔结构用钢质量较大且设计过程精细化程度低的问题,提出模块化临时转播塔结构及其优化设计方法.所提设计方法将参数化建模与综合优化相结合,利用ANSYS建立结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考虑结构设计参数在寻优过程中引起的风荷载变化;采用初始替换、差异化、自适应遗传等5种策略提升浮点数编码遗传算法(FGA)的搜索能力和收敛性能,提出改进浮点数编码遗传算法(IFGA),综合优化临时转播塔结构的尺寸、形状和杆件布置形式,实现结构轻量化设计.工程实例的应用表明,模块化临时转播塔结构的力学性能良好;在结构轻量化方面,IFGA算法相较于FGA算法优化结果在用钢质量上降低18.9%,相较于学校算法、鲸鱼算法及改进灰狼算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和寻优能力;建议的优化设计方法高效、可靠,能在确保结构安全的前提下较初始方案在用钢质量上降低3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优化 遗传算法 有限元 轻量化设计 临时转播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nsformer在脑肿瘤MRI图像分割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陈雷 李光宇 +2 位作者 杨锋 蔡婧欣 高梦谣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1-187,200,共8页
脑肿瘤精准分割至关重要,但传统卷积神经网络因局部感受野限制难以建模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中的长距离依赖,影响对异质性高、边界模糊肿瘤的分割精度。Transformer凭借全局自注意力机制为此提供了新思路。本文... 脑肿瘤精准分割至关重要,但传统卷积神经网络因局部感受野限制难以建模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中的长距离依赖,影响对异质性高、边界模糊肿瘤的分割精度。Transformer凭借全局自注意力机制为此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综述了Transformer在脑肿瘤MRI分割中的进展,重点分析了Transformer模型在层次化注意力、编解码结构、残差连接等关键技术上的改进,探讨了多模态融合、模态缺失应对、轻量化设计及注意力机制本身的创新策略;尽管Transformer显著提升了精度,仍面临数据稀缺、模态缺失鲁棒性、类别不平衡、计算成本高和可解释性不足等挑战,未来需聚焦数据高效利用、模态弹性建模、拓扑感知优化、轻量化与可解释性增强等方向。本文系统梳理了Transfomer在脑肿瘤MRI图像分割领域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目前研究的局限性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旨在为深入理解其技术演进、核心挑战与发展方向提供系统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former模型 脑肿瘤分割 磁共振成像 多模态 注意力机制 轻量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块化爬壁机器人和改进DeepLabv3+的桥墩裂缝检测研究
14
作者 董绍江 尹玉柱 +1 位作者 吕振鸣 张佳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122,共8页
针对大型混凝土桥梁桥墩结构表面裂缝存在连续性差、背景干扰大,且一般深度学习裂缝检测模型参数量大等问题,为安全、快速、准确地检测壁面裂缝,笔者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轻量化DeepLabv3+裂缝分割模型与模块化爬壁机器人相结合的检测方案... 针对大型混凝土桥梁桥墩结构表面裂缝存在连续性差、背景干扰大,且一般深度学习裂缝检测模型参数量大等问题,为安全、快速、准确地检测壁面裂缝,笔者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轻量化DeepLabv3+裂缝分割模型与模块化爬壁机器人相结合的检测方案。以模块化爬壁机器人为载体,通过各模块的自组式连接实现在复杂环境的爬行驱动,搭载图像采集设备进行桥墩表观病害数据采集作业;同时基于DeepLabv3+框架,通过改进部分网络结构以及添加各检测模块构,构建一种聚合多尺度信息的轻量级检测模型,并部署至上位机系统。最终检测结果表明:笔者模型在Crack-wall裂缝数据集上平均检测精度达到86.96%,相比原模型精度提升6.26%,交并比提高8.44%,召回率提高8.76%,且模型大小仅为10.613 M,具有较高检测精度以及实时检测效果,笔者所提检测方案具有可行性并成功将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裂缝分割 爬壁机器人 模块化设计 多尺度 实时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优化下支承桥车轴轻量化设计
15
作者 陈秀生 王誉凯 +3 位作者 张同帅 王志喜 张家凯 施非凡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5年第3期72-77,84,共7页
在研究半挂车由A级路面过渡至D级路面的复杂行驶场景中,基于两种常见工况,对半挂车支承桥车轴进行了受力分析并在ANSYS Workbench软件中进行了瞬态力学模拟。通过对比分析两种工况下支承桥车轴瞬态力学响应的云图结果,明确了支承桥车轴... 在研究半挂车由A级路面过渡至D级路面的复杂行驶场景中,基于两种常见工况,对半挂车支承桥车轴进行了受力分析并在ANSYS Workbench软件中进行了瞬态力学模拟。通过对比分析两种工况下支承桥车轴瞬态力学响应的云图结果,明确了支承桥车轴承受的最危险工况。随后,利用Adams软件对此工况下的支承桥车轴进行了动力学仿真,模拟了支承桥车轴的运动状态及受力变化过程,获取了受力变化曲线的关键峰值参数。基于Adams仿真结果,构建了支承桥车轴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线性静力分析。最后,采用了二级响应面优化方法对支承桥车轴结构进行优化,对静力分析后的支承桥车轴实施了轻量化改造,其质量成功减轻了12%且满足材料强度与疲劳寿命要求,进行了台架试验,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半挂车支承桥车轴的轻量化对提高车辆制动性能、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承桥 仿真分析 轻量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立式坐标镗床T形床身拓扑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姜二彪 黄祖广 +2 位作者 徐立军 刘强 高卫国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4,共8页
精密立式坐标镗床对加工精度的要求尤为苛刻,而现有的T形床身结构在动态响应和承载能力方面存在不足,难以满足精密加工的高标准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动态特性的T形床身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首先,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现有床身进行静动... 精密立式坐标镗床对加工精度的要求尤为苛刻,而现有的T形床身结构在动态响应和承载能力方面存在不足,难以满足精密加工的高标准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动态特性的T形床身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首先,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现有床身进行静动态分析,得到床身导轨的最大变形值和低阶固有频率。其次,以减轻床身质量、增加导轨刚度和低阶固有频率为目标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开展拓扑优化。最后,根据优化后的拓扑云图对床身筋板结构进行重构,并验证优化后床身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床身导轨在Z向的最大变形减小至3.08μm,减小了35.0%;床身总质量减至9181 kg,减轻了5.1%;前3阶固有频率分别提高了19.1%、15.3%和13.6%,优化后的床身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并增强了其动态特性。为精密立式坐标镗床的结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为其他高精度机床床身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标镗床 T形床身 静动态分析 拓扑优化 轻量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量化设计在家具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玉莹 李琛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4,共4页
为适应工业4.0发展与“双碳”战略的环保理念,家具制造业逐渐注重使用环保材料与减少传统材料的消耗,以达到减碳目的。轻量化设计成为家具设计的可行性选择之一。梳理了家具轻量化设计相关的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和实现方法,从轻量化技术... 为适应工业4.0发展与“双碳”战略的环保理念,家具制造业逐渐注重使用环保材料与减少传统材料的消耗,以达到减碳目的。轻量化设计成为家具设计的可行性选择之一。梳理了家具轻量化设计相关的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和实现方法,从轻量化技术的实现方法出发,探讨了新型轻量化材料的特点与应用,介绍了尺寸优化的模型优化过程,探讨了拓扑优化的实现过程与优化方法,并将材料与结构与仿生设计相结合实现了轻量化。针对目前研究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未来家具轻量化设计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以期为家具轻量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具结构 轻量化设计 结构优化 轻量化材料 仿生轻量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模拟的SUV汽车铝合金轮毂轻量化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晓明 余建业 +1 位作者 刘顺 曾翀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9,共11页
基于有限元分析和性能测试对铝合金汽车轮毂进行轻量化设计.首先,利用ANSYS Workbench对轮毂模型进行结构静力学分析,得到车辆静止满载状态下轮毂的应力和变形分布规律.其次,通过对轮毂前6阶模态的分析,得到轮毂各阶固有频率和变形量,... 基于有限元分析和性能测试对铝合金汽车轮毂进行轻量化设计.首先,利用ANSYS Workbench对轮毂模型进行结构静力学分析,得到车辆静止满载状态下轮毂的应力和变形分布规律.其次,通过对轮毂前6阶模态的分析,得到轮毂各阶固有频率和变形量,并探明轮毂在发动机和路面激励下的共振规律.然后,在轮毂弯曲疲劳、径向疲劳和冲击仿真的基础上,对轮毂轮辐进行拓扑优化以获得轻量化轮毂模型.最后,对轻量化轮毂进行性能试验,并将轻量化轮毂与原始轮毂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优化前后的轮毂各项性能的变化,确保轻量化后的轮毂模型符合强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毂 轻量化设计 拓扑优化 有限元分析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似模型的车门轻量化设计
19
作者 王路展 张瑞乾 +1 位作者 赵理 陈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105,共5页
对某纯电动汽车的车门进行分析发现车门在下垂工况加载处的最大位移不满足企业要求,基于下垂刚度提升的需要。在建立前车门的有限元模型后,通过实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确定对车门性能影响较大的部件。由于构造简单、收敛速度快... 对某纯电动汽车的车门进行分析发现车门在下垂工况加载处的最大位移不满足企业要求,基于下垂刚度提升的需要。在建立前车门的有限元模型后,通过实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确定对车门性能影响较大的部件。由于构造简单、收敛速度快且对数值噪声有过滤作用等优点,构建了多项式响应面近似模型,将软件仿真与基于全局近似的多项式响应面近似模型进行了结合。最后通过多学科设计优化,在一阶模态频率及刚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得到最优解,并把最优解带入有限元中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使得模态及刚度满足要求外,车门质量减少了1.35kg,轻量化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设计 近似模型 轻量化 多学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在航天伺服作动器轻量化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20
作者 郑波 胡逸洲 +2 位作者 丁勇 孙春彦 崔文宇 《宇航材料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0,共7页
随着运载火箭重型化发展,伺服作动器重量因其功率等级的大幅提升而增加,传统材料和结构设计方式已很难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功重比。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可设计性强、高强度、高模量、耐腐蚀、耐疲劳等优点,作为大型结构件已广泛应... 随着运载火箭重型化发展,伺服作动器重量因其功率等级的大幅提升而增加,传统材料和结构设计方式已很难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功重比。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可设计性强、高强度、高模量、耐腐蚀、耐疲劳等优点,作为大型结构件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伺服作动器作为发动机推力矢量控制的关键单机,其减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对于碳纤维复合材料作动器均已开展相关研究,但国内尚未见成熟工程应用案例。本文针对航天伺服作动器的应用特点,以工程应用为目标,从碳纤维复合材料作动器结构设计、铺层设计与仿真、摩擦副表面增强方式以及成型工艺方法几个方面开展相关研究。设计制造了碳纤维复合材料伺服作动器样机,相比同规格金属作动器实现减重49.2%,样机完成了相关液压试验,功能性能与现有作动器相当,初步具备工程应用的技术基础。本研究工作为运载火箭提升运力、降低能耗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伺服作动器 轻量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