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持控制器操作的上肢关节舒适性评估与作业优化研究
1
作者 杨延璞 杨沁夏 +1 位作者 卓玥鸣 姬丽静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1-750,共10页
无人装备手持控制器的长时间操作易给作业人员带来上肢肌肉骨骼损伤风险,为提高手持控制器作业中人员的上肢关节舒适性,利用JACK人机工程分析软件进行数字人与作业场景建模,分别构建了关节力矩和角度的舒适度评估模型,研究了寰枕关节不... 无人装备手持控制器的长时间操作易给作业人员带来上肢肌肉骨骼损伤风险,为提高手持控制器作业中人员的上肢关节舒适性,利用JACK人机工程分析软件进行数字人与作业场景建模,分别构建了关节力矩和角度的舒适度评估模型,研究了寰枕关节不同前屈角度下的上肢关节舒适度变化关系,建立了手持控制器上肢姿态优化多目标函数,引入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进行最优上肢姿态求解,获取手持控制器作业的最佳姿势并设计了辅助装置方案,进而引入直觉模糊数处理决策者在评估设计方案时的不确定与犹豫性,实现了最优姿态下手持控制器操作辅助装置设计方案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工效 上肢关节舒适性评估 多目标优化 直觉模糊数 手持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构套加固震损CFSST框架边节点地震损伤评估
2
作者 许成祥 廖泽瀚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2-521,565,共11页
为了对钢构套加固震损方钢管混凝土(CFSST)框架边节点地震损伤进行评估,基于已有试验,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通过材料性能折减的方法来模拟地震损伤影响,选择合适的地震损伤模型,探究节点的损伤演化规律,运用该模型研究外... 为了对钢构套加固震损方钢管混凝土(CFSST)框架边节点地震损伤进行评估,基于已有试验,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通过材料性能折减的方法来模拟地震损伤影响,选择合适的地震损伤模型,探究节点的损伤演化规律,运用该模型研究外包钢构套强度、外包钢构套厚度、外包钢构套非核心区加固高度对方钢管混凝土柱框架边节点的抗震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性能折减法能够较好模拟地震损伤;通过计算得出轻度震损和中度震损的试件经加固后其抗震性能能够恢复甚至超过原始试件;当钢构套强度由Q235分别提升至Q345、Q390、Q420时,节点的极限荷载分别提高了6.27%、10.57%、13.70%;当钢构套厚度从4 mm提升至6 mm、8 mm时,节点的极限荷载分别提高了4.02%、9.68%;提升钢构套非核心区高度对节点的抗震承载力影响较小,将钢构套高度由200 mm提升至400 mm,其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分别提高了0.86%和4.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框架边节点 外包钢套加固 地震损伤评估 损伤模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多准则决策和人工神经网络的风浪联合开发区划智能模型研究
3
作者 邵萌 管笑 +4 位作者 孙金伟 毛智谋 邵珠晓 伊传秀 李祥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7-128,共12页
针对目前海洋能区划研究中存在的计算复杂、耗时长和成本高等问题,本研究基于改进的多准则决策(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MCDM)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提出了一种风浪联合开发区划智能模型。为... 针对目前海洋能区划研究中存在的计算复杂、耗时长和成本高等问题,本研究基于改进的多准则决策(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MCDM)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提出了一种风浪联合开发区划智能模型。为降低专家的主观偏差,应用基于层级的模糊权重评估(Fuzzy level based weight assessment,FLBWA)法来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继而结合改进的Borda-全乘比例多目标优化(Borda-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n the basis of ratio analysis plus full multiplicative form,Borda-MULTIMOORA)法计算开发适宜性指数,从而能够更加准确、高效地得到评价结果;之后,基于灰狼优化算法的反向传播(Grey wolf optimizer with back propagation,GWO-BP)神经网络构建并训练智能模型,将适宜性分析转化为自动化、高效化和智能化的过程;最后,以山东省风浪联合开发区划为例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根据实例验证,该模型可以实现风浪联合开发区划的智能化,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政府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浪联合开发 区划 基于层级的模糊权重评估法 改进的Borda-全乘比例多目标优化法 灰狼优化算法的反向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兵棋推演和体系仿真的联合作战体系能力评估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玉帅 司光亚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91,共7页
作为典型的复杂巨系统,联合作战体系的复杂性特征决定了传统线性、单一的能力评估方法不再适用,亟需评估方法创新。基于作战实验进行联合作战体系能力评估已达成广泛共识。聚焦评估对象的复杂性特征以及评估内容的多样性要求,充分发挥... 作为典型的复杂巨系统,联合作战体系的复杂性特征决定了传统线性、单一的能力评估方法不再适用,亟需评估方法创新。基于作战实验进行联合作战体系能力评估已达成广泛共识。聚焦评估对象的复杂性特征以及评估内容的多样性要求,充分发挥兵棋推演和体系仿真的各自优势,在作战实验“设计-实施-分析”的基本框架下,依托“全局”“局部”以及“切片式”3类作战场景集的构设,探索提出联合作战体系能力多维度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能力评估 联合作战体系 兵棋推演 体系仿真 作战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卫生资源的多指标时空联合评价——基于2009—2022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5
作者 唐欣怡 罗雅玲 +7 位作者 严国强 穆星如 刘佳雪 杨安岚 萨琦拉 唐章英 王秀丽 宋超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16,23,共6页
目的:探讨我国各省份医疗卫生资源的多项指标在时空分布上的不公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9—2022年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和卫生人员数,通过熵权法计算综合评价得分,利用空间基尼系数和新兴时空热点分析评价资源配置的时空公平性,... 目的:探讨我国各省份医疗卫生资源的多项指标在时空分布上的不公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9—2022年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和卫生人员数,通过熵权法计算综合评价得分,利用空间基尼系数和新兴时空热点分析评价资源配置的时空公平性,运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识别资源配置的驱动因素及其时空异质性影响。结果: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呈现“东高西低”的地理格局,四项指标均存在显著的地区不公平性,且热点区域集中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等因素对医疗卫生资源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结论:我国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长,但地区间资源配置及其驱动因素仍存在显著差异;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因地制宜,重点优化西部地区的资源配置,东南地区应加快老龄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资源 多指标联合评价 时空不公平性 时空地理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MU信号的人工智能上肢多关节运动状态识别系统构建——卒中后人工智能运动功能评估与检测系统建设前导研究
6
作者 程相鑫 张烁 +5 位作者 杜松骏 刘子阳 周宏宇 贾伟丽 李子孝 刘涛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1-409,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并研发一种基于低成本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信号的上肢多关节运动状态识别系统,用于快速、可靠地解码人类活动中的上肢多关节(前臂、肘关节、肩关节)运动状态,为卒中后上肢康复评估中的运动...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并研发一种基于低成本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信号的上肢多关节运动状态识别系统,用于快速、可靠地解码人类活动中的上肢多关节(前臂、肘关节、肩关节)运动状态,为卒中后上肢康复评估中的运动模式识别和日常运动监测提供支持。方法本研究纳入4名健康受试者,通过部署于手腕和上臂的IMU采集受试者的6维(3轴加速度+3轴角速度)运动信号,每名受试者重复10次。基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的屈肌协同运动,设计8个子任务,每个任务对应前臂(是否旋后)、肘关节(是否屈曲)、肩关节(是否上提)的三元状态标签。构建基于单任务迁移的多标签分类框架(即独立训练单关节分类器后融合输出)。在算法层面,对比了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时频域特征+随机森林)与深度学习算法(长短期记忆网络的网络端到端学习)。通过5折交叉验证评估上肢多关节运动状态识别系统的准确性,并设计消融实验分析传感器配置(如单腕vs.腕+臂)对解码性能的影响,以探索硬件优化空间。结果研究共采集4名健康受试者的320个运动数据样本,结果提示,本研究设计的运动状态识别系统在上肢多关节状态解码中表现良好: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在肘关节状态分类中的平均准确率为79.37%,而深度学习模型IBNet(Inception-BinaryNet)的准确率达到87.5%,显示出更强的模式学习能力。消融实验发现,仅使用手腕IMU时,肘关节状态分类准确率超过了双IMU配置(92.5%vs.87.5%),且在其他任务中差异不显著,这表明优化传感器部署(如减少上臂IMU)可降低系统复杂度,同时保持较高性能。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一种基于低成本IMU的上肢运动状态识别系统。研究发现,深度学习算法在解码复杂运动模式时优于传统机器学习,且单手腕IMU在特定任务中可替代双传感器配置,为硬件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功能评估 卒中 多关节解码 惯性测量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向湍动能的风电场动态风向分析
7
作者 张磊 曹善桥 +1 位作者 冯正聪 张立栋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51-1057,共7页
为了更精确地评估风资源信息,文章基于威布尔分布模型,分析了风速与风向的联合概率分布,并提出了风向湍动能这一新指标,旨在多角度量化风向波动带来的能量损失及其对风电机组的影响。通过对某风电场的SCADA数据进行处理,结合联合概率密... 为了更精确地评估风资源信息,文章基于威布尔分布模型,分析了风速与风向的联合概率分布,并提出了风向湍动能这一新指标,旨在多角度量化风向波动带来的能量损失及其对风电机组的影响。通过对某风电场的SCADA数据进行处理,结合联合概率密度分布和风向湍动能的分区间统计展开分析,并采用气象学方法验证了该指标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多角度联合评估能够有效识别风电场的潜在风资源特性。随着风向湍动能的增大,风向波动愈加剧烈,导致风电机组的动态负载波动加剧,设备疲劳损伤风险增加。该结果可为风电机组控制策略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此外,风向湍动能与风向频谱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进一步验证了该评估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向评估 风向湍动能 联合概率密度 能量频谱 威布尔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重力坝运行期纵缝变形规律及其对大坝安全影响
8
作者 王占军 童广勤 +3 位作者 颜家军 梅晓龙 陈鸿丽 丁林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94-200,共7页
某重力坝纵缝灌浆后存在不同程度增开变形,其增开变形规律及对大坝安全影响备受关注。基于2010年蓄水至正常蓄水位运行以来典型坝段纵缝变形、坝体应力及变形等安全监测成果,结合坝段有限元仿真计算成果,综合系统分析运行期大坝纵缝变... 某重力坝纵缝灌浆后存在不同程度增开变形,其增开变形规律及对大坝安全影响备受关注。基于2010年蓄水至正常蓄水位运行以来典型坝段纵缝变形、坝体应力及变形等安全监测成果,结合坝段有限元仿真计算成果,综合系统分析运行期大坝纵缝变形规律及其对大坝安全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水位运行以来,大坝纵缝下部闭合,顶部采用廊道并缝型式的纵缝中部张开度最大,顶部未并缝的纵缝张开度沿坝高逐渐加大;中上部增开度变化主要受气温和水荷载影响,增开度一般8月最大、2月最小,蓄水后增开度年变幅略有减小,蓄水至高水位对纵缝增开度变化没有明显影响;纵缝变形对坝体应力和变形的影响较小,坝体整体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坝 运行期 纵缝变形规律 监测资料 仿真分析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速——风向联合分布的UHVDC线路合成场及评估技术研究
9
作者 秦子翌 陈炯 +2 位作者 任茂鑫 尹凡 方圆圻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6,共11页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形成的离子流在风力作用下迁移,由于风具有地域性与随机性,造成离子流密度ρj与合成场强E的量化评估困难。目前计及风力的E值统计评估未考虑到风速与风向随机性的关联,且缺少对多风向下离子流迁移的模拟。为此,文中...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形成的离子流在风力作用下迁移,由于风具有地域性与随机性,造成离子流密度ρj与合成场强E的量化评估困难。目前计及风力的E值统计评估未考虑到风速与风向随机性的关联,且缺少对多风向下离子流迁移的模拟。为此,文中以湖州±800 kV线路为例,将传统二维线路合成场有限元模型拓展到三维,得到—影响下ρj与E的变化规律,并以Copula函数构建概率模型,提出一种安全评估技术。结果表明:风速决定了空间电荷扩散程度,风向决定其扩散轨迹;风速增大使ρj与E先增大后减小;风向与线路走向夹角减小使风力影响减弱;应充分考虑风速—风向分布以控制线路设计裕量,±800 kV线路架设高度至多可降至22 m,此时仍有95.08%的E统计值在E95限值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合成电场 离子流场 COPULA函数 风速—风向联合分布 概率统计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DQN的定向能系统火力智能决策建模仿真方法
10
作者 屈长虹 王俊杰 +3 位作者 王坤 崔清勇 陈蒋洋 王鑫鹏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56-1265,共10页
针对利用定向能系统反无人机集群作战中如何兼容多种部署方案动态解决火力智能决策的问题,建立了一个深度强化学习模型,并针对该模型多智能体状态和动作空间维度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深度Q网络(DQN)的定向能系统火力智能决策建... 针对利用定向能系统反无人机集群作战中如何兼容多种部署方案动态解决火力智能决策的问题,建立了一个深度强化学习模型,并针对该模型多智能体状态和动作空间维度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深度Q网络(DQN)的定向能系统火力智能决策建模仿真方法。以定向能系统的状态、无人机集群的状态和定向能系统部署区域的状态构造状态空间,利用联合机制共享各个装备的状态信息以及同类型装备的网络参数,设计威胁评估机制提高泛化性,并建立动作屏蔽机制屏蔽无效动作,有效解决了多智能体因状态和动作维度灾难引起的训练发散、收敛缓慢等问题,提高基于联合DQN网络学习效率和泛化性。根据仿真实验结果,该方法优于传统基于规则的方法,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为兼容多种部署方案的定向能系统反无人机集群火力智能决策提供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能系统 反无人机集群 深度Q网络 联合机制 威胁评估机制 动作屏蔽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25Al7钢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宇 李俊 +3 位作者 周俊 陈威 谌伟 李晓彬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0-1110,共11页
Mn25Al7钢是一种新型的轻质高强船用钢,目前针对Mn25Al7钢的疲劳性能尚未开展相关试验研究。本文对Mn25Al7钢的母材、对接焊接接头及T型焊接接头等典型节点进行疲劳试验研究,分别基于名义应力方法和热点应力方法拟合得到典型节点疲劳等... Mn25Al7钢是一种新型的轻质高强船用钢,目前针对Mn25Al7钢的疲劳性能尚未开展相关试验研究。本文对Mn25Al7钢的母材、对接焊接接头及T型焊接接头等典型节点进行疲劳试验研究,分别基于名义应力方法和热点应力方法拟合得到典型节点疲劳等级曲线,并与现有规范的疲劳等级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对三种试样的断口形貌进行观测,分析其裂纹扩展规律和断裂机理。试验结果表明:Mn25Al7钢母材疲劳寿命高于按规范设计的普通钢材;规范低估了母材和磨平焊趾的对接焊缝接头疲劳寿命,但能较好地评估T型焊缝接头的疲劳寿命。通过对比分析三种试件的损伤速率差别,进一步对断口形貌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初始裂纹源和焊接残留物会造成疲劳强度的降低。本研究可为船用高强钢的疲劳寿命预测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疲劳评估 焊接接头 断口分析 疲劳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点有效缺口应力的薄板焊接接头疲劳评估 被引量:1
12
作者 舒伟 高静坤 +3 位作者 李海峰 邓彩艳 刘强 龚宝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28,共8页
文中采用零点有效缺口应力进行了薄板焊接接头的疲劳评估研究.该方法综合考虑整体结构应力以及缺口根部到零点位置的非线性峰值应力的影响,以临界距离法和零点结构应力法为基础,将零点应力位置作为缺口对结构疲劳影响的临界距离对焊接... 文中采用零点有效缺口应力进行了薄板焊接接头的疲劳评估研究.该方法综合考虑整体结构应力以及缺口根部到零点位置的非线性峰值应力的影响,以临界距离法和零点结构应力法为基础,将零点应力位置作为缺口对结构疲劳影响的临界距离对焊接结构进行疲劳强度评估.通过对两种不同类型的焊接接头试样(T形单面焊接头和不同厚度组合搭接接头)的疲劳试验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在对焊根失效的试样进行疲劳评估时,焊根位置不同截面应力线性化之后得到零点有效缺口应力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焊脚截面应力线性化得到的S-N曲线分散带宽度最小;再者,同时考虑焊趾和焊根失效的零点有效缺口应力S-N曲线,与分别考虑焊趾或焊根失效的零点有效缺口应力S-N曲线分散带相差不大,证明该方法可同时用于焊接接头焊趾和焊根疲劳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点有效缺口应力 焊接接头 疲劳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半岛附近海域风、浪能资源联合评估
13
作者 曹飞飞 覃小苏 +2 位作者 李妍妮 史宏达 袁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03-610,共8页
采用ERA5风场驱动第三代浅海海浪数值模式(SWAN),构建山东半岛附近海域波浪模型,得到30 a同步风浪数据,对海上风能和波浪能进行联合评估。评估分析海上风能和波浪能的能源潜力、稳定性及两种资源的相关性、互补性,可为未来风浪资源联合... 采用ERA5风场驱动第三代浅海海浪数值模式(SWAN),构建山东半岛附近海域波浪模型,得到30 a同步风浪数据,对海上风能和波浪能进行联合评估。评估分析海上风能和波浪能的能源潜力、稳定性及两种资源的相关性、互补性,可为未来风浪资源联合开发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风能和波浪能资源丰富,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季资源最为丰富且稳定性较高。两种资源在近岸海域的互补性更强,在渤海西部和黄海北部的近岸海域相关性相对较低,具有更高的联合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能 波浪能 相关性 互补性 联合评估 SWAN ERA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下高强钢及焊缝连接粗糙度参数分析
14
作者 魏欢欢 汤轶群 +1 位作者 张广才 陈晨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7-732,共6页
为研究海洋浪溅区环境下高强钢及焊缝连接的腐蚀形貌特征和时变效应,通过微观扫描测试Q690高强钢及焊缝连接表面粗糙度参数,得到表面峰最大高度(Sp)、表面谷最大深度(Sv)、表面轮廓偏斜度(Ssk)及表面轮廓峭度(Sku)随腐蚀时间的演化规律... 为研究海洋浪溅区环境下高强钢及焊缝连接的腐蚀形貌特征和时变效应,通过微观扫描测试Q690高强钢及焊缝连接表面粗糙度参数,得到表面峰最大高度(Sp)、表面谷最大深度(Sv)、表面轮廓偏斜度(Ssk)及表面轮廓峭度(Sku)随腐蚀时间的演化规律,并进行回归分析与对比.结果表明:通过分析粗糙度参数随腐蚀时间的变化过程,以及对比Q690高强钢母材与焊缝连接扫描区域的差异性,能准确地判断其腐蚀程度及特征,从而为海洋环境下国产高强钢损伤评估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690高强钢 海洋浪溅区 微观扫描 焊缝连接 粗糙度参数 损伤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逼近理想解法的岸-海联合防空目标威胁评估
15
作者 强裕功 宋贵宝 +1 位作者 刘铁 曾亮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65,共6页
为正确评估敌方来袭目标对岸海联合防空网络的整体威胁,构建来袭目标威胁评估的指标及其隶属度表示,基于群组AHP和改进熵权法给出指标的主客观组合权重。通过逼近理想解法给出来袭目标相对单防御平台和整个防御网络的威胁度。仿真结果表... 为正确评估敌方来袭目标对岸海联合防空网络的整体威胁,构建来袭目标威胁评估的指标及其隶属度表示,基于群组AHP和改进熵权法给出指标的主客观组合权重。通过逼近理想解法给出来袭目标相对单防御平台和整个防御网络的威胁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构建威胁评估体系具备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空武器 岸海联合 威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置信水平的钢轨焊接接头设备状态评定方法
16
作者 马国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6-199,205,共5页
[目的]为解决我国无缝线路钢轨设备状态评定体系不完善的问题,需要建立基于置信水平的钢轨焊接接头设备状态评定方法。[方法]阐述了目前我国规定的高速铁路钢轨平直度允许偏差、焊接接头平直度允许偏差。以我国某条已开通运营13年的高... [目的]为解决我国无缝线路钢轨设备状态评定体系不完善的问题,需要建立基于置信水平的钢轨焊接接头设备状态评定方法。[方法]阐述了目前我国规定的高速铁路钢轨平直度允许偏差、焊接接头平直度允许偏差。以我国某条已开通运营13年的高速铁路为案例,对该线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数据进行分析,认为钢轨接头平直度检测数据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根据正态分布及置信区间原理,对均值和标准差评定法、置信水平评定法进行对比,提出了基于置信水平的钢轨焊接接头设备状态评定方法,得到高速铁路钢轨设备状态的评定标准。[结果及结论]该方法能够客观、直观地反映出钢轨焊接接头的设备状态,可以准确地掌握钢轨设备状态。该方法可为分析钢轨设备变化规律,以及制定大中修的标准、计划及方案等提供很好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无缝钢轨 焊接接头 平直度 设备状态评定 正态分布 置信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接头疲劳评定局部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杨新岐 张艳新 +1 位作者 霍立兴 张玉凤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75-681,共7页
焊接接头疲劳评定的“局部法”(localapproach)是近年来疲劳评定研究的重要方向。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采用与疲劳断裂直接相关的应力集中区域应力场的“局部参量”作为疲劳断裂的控制参量 ,建立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局部参量”与循环次数... 焊接接头疲劳评定的“局部法”(localapproach)是近年来疲劳评定研究的重要方向。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采用与疲劳断裂直接相关的应力集中区域应力场的“局部参量”作为疲劳断裂的控制参量 ,建立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局部参量”与循环次数N表示的S—N曲线 ,据此进行疲劳强度和疲劳寿命预测与评定。由于局部法包括焊接接头局部焊缝几何细节等因素 ,因而更能反映焊接结构疲劳断裂的实际情况 ,受到国际焊接学会和工程界的普遍重视。目前已发展多种疲劳评定的局部方法 ,如缺口应力强度因子法 (N SIF)、等效应力强度因子法 (E SIF)、临界距离法 (CDM) :包括点 (PM )、线 (LM)、面 (AM)和体积法 (VM )、临界面法和包括应力梯度的体积法等。本文对这些局部法的基本原理、分析步骤及影响因素进行简要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接头 疲劳评定 局部法 研究进展 应力集中 疲劳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缆接头内部气隙放电缺陷下的绝缘劣化程度表征方法 被引量:45
18
作者 杨帆 杨旗 +2 位作者 程鹏 王晓宇 杨永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32,共9页
为研究电缆接头绝缘材料内部气隙放电造成的绝缘裂化程度表征方法,建立基于等离子体-化学的气隙放电混合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泊松方程、电子运输方程、电子能量运输方程、重粒子运输方程以及气隙中主要气体12种粒子等离子化学反应,同时... 为研究电缆接头绝缘材料内部气隙放电造成的绝缘裂化程度表征方法,建立基于等离子体-化学的气隙放电混合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泊松方程、电子运输方程、电子能量运输方程、重粒子运输方程以及气隙中主要气体12种粒子等离子化学反应,同时考虑了二次电子发射以及表面电荷积累过程。基于上述模型,结合有限元软件对电缆接头绝缘材料内部气隙放电过程进行仿真。应用参数扫描方法计算得到不同气隙长度下放电脉冲波形,并记录得到不同气隙放电长度下电缆接头放电相位、放电次数及放电幅值特征。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电缆接头内部气隙增加,放电信号相位、放电脉冲次数以及放电幅值具有明显区别,并将电缆接头放电过程划分为初始阶段、发展阶段、预击穿阶段。基于放电相位、放电次数及放电幅值的特征参数为评估电缆接头绝缘内部气隙放电的裂化程度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接头 气隙放电 等离子体 化学模型 劣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接头疲劳评定的局部法研究现状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新岐 张艳新 +1 位作者 霍立兴 张玉凤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2-86,共5页
局部法 (LocalApproach)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焊接接头疲劳评定的一种新方法。目前已提出了多种焊接接头疲劳评定的局部准则 ,如缺口应力强度因子法 (N -SIF)、等效应力强度因子法 (E -SIF)、临界距离法 (CDM)包括点 (PM)、线 (LM)和面 (... 局部法 (LocalApproach)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焊接接头疲劳评定的一种新方法。目前已提出了多种焊接接头疲劳评定的局部准则 ,如缺口应力强度因子法 (N -SIF)、等效应力强度因子法 (E -SIF)、临界距离法 (CDM)包括点 (PM)、线 (LM)和面 (AM)法、临界面法及体积法。文中对这些局部法的基本原理、分析步骤及影响因素进行了介绍 ,综述了局部法研究现状并对目前局部法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接头 疲劳评定 局部法 研究现状 缺口应力强度因子法 等效应力强度因子法 临界距离法 临界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麦区小麦拔节后霜害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24
20
作者 钟秀丽 王道龙 +3 位作者 李玉中 赵鹏 闫旭宇 孙忠富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小麦拔节后抗寒力迅速减弱,遇强冷空气侵入会发生霜害。该文首先分析了黄淮麦区小麦拔节期的变化规律和霜害温度出现的规律。结果表明:逐日进入拔节期的概率随日序的变化可以用正态分布函数来表示;霜害温度出现的累积概率随日序的变化... 小麦拔节后抗寒力迅速减弱,遇强冷空气侵入会发生霜害。该文首先分析了黄淮麦区小麦拔节期的变化规律和霜害温度出现的规律。结果表明:逐日进入拔节期的概率随日序的变化可以用正态分布函数来表示;霜害温度出现的累积概率随日序的变化可以用指数方程表示。根据拔节期和霜害温度出现的规律,建立了霜害的风险评估模式。给出了霜害风险度的地区分布,并指出利用模式中的参数值可以判断几种防御措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拔节期 霜害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