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itical Length Criterion and the Arc Chain Model for Calculating the Arcing Time of the Secondary Arc Related to AC Transmission Lines 被引量:1
1
作者 丛浩熹 李庆民 +2 位作者 行晋源 李劲松 陈强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75-480,共6页
The prompt extinction of the secondary arc is critical to the single-phase reclosing of AC transmission lines, including half-wavelength power transmission lines. In this paper, a low- voltage physical experimental pl... The prompt extinction of the secondary arc is critical to the single-phase reclosing of AC transmission lines, including half-wavelength power transmission lines. In this paper, a low- voltage physical experimental platform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motion process of the secondary arc was recorded by a high-speed camera. It was found that the arcing time of the secondary arc rendered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its arc length. Through the input and output power energy analysis of the secondary arc, a new critical length criterion for the arcing time was proposed. The arc chain model was then adopted to calculate the arcing time with both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proposed critical length criteria,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arcing time calculated from the new critical length criterion gave more accurate results, which can provide a reliable criterion in term of arcing time fo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the secondary arc related with power transmission l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 transmission lines secondary arc arcing time dynamic modeling criticallength criter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nsmission Capacity Analysis for Linear VANET under Physical Model 被引量:1
2
作者 Xinxin He Hang Zhang +2 位作者 Weisen Shi Tao Luo Norman C.Beaulieu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7年第3期97-107,共11页
In this study, the transmission capacity of VANETs in a highway scenario is analysed on the basis of a 1D line model and the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CSMA/CA) protocol. We describe the CS... In this study, the transmission capacity of VANETs in a highway scenario is analysed on the basis of a 1D line model and the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CSMA/CA) protocol. We describe the CSMA/CA protocol used in IEEE802.11 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geometric relationship amongst simultaneous transmitters. The desired channel and interfering channels are assumed to experience the same amount of path-loss and Rayleigh fading. On the basis of the proposed model, we analyse the attempted transmission probability of each road segment and the maximum intensity of active transmitters, including their theoretical values. Then, we employ the physical model to obtain the outage probability and derive the upper bound of the transmission capacity of a VANET, which is defined as the average spatial density of successful transmissions in the network.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heoretical value offers a good bound on network capa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NET transmission capacity line model CSMA/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upling analysis of transmission lines excited by space electromagnetic fields based on time domain hybrid method using parallel technique 被引量:1
3
作者 Zhi-Hong Ye Xiao-Lin Wu Yao-Yao Li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9期249-254,共6页
We present a time domain hybrid method to realize the fast coupling analysis of transmission lines excited by space electromagnetic fields, in which parallel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FDTD) method, interpolation ... We present a time domain hybrid method to realize the fast coupling analysis of transmission lines excited by space electromagnetic fields, in which parallel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FDTD) method, interpolation scheme, and Agrawal model-based transmission line (TL) equations are organically integrated together. Specifically, the Agrawal model is employed to establish the TL equations to describe the coupling effects of space electromagnetic fields on transmission lines. Then, the excitation fields functioning as distribution sources in TL equations are calculated by the parallel FDTD method through using the 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 (MPI) library scheme and interpolation scheme. Finally, the TL equations are discretized by the central difference scheme of FDTD and assigned to multiple processors to obtain the transient responses on the terminal loads of these lines. The significant feature of the presented method is embodied in its parallel and synchronous calculations of the space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transient responses on the lines.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ambient wave acting on multi-conductor transmission lines (MTLs), which are located on the PEC ground and in the shielded cavity respectively, are implemented to verify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the present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awal model transmission line equations parallel FDTD method 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MPI)libra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塔模型在塔-线体系风致动力响应中的适用性研究
4
作者 李玉学 陈鹏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8-25,共8页
以质量单元模拟输电线的质量,以弹簧单元作为边界条件模拟输电线平面内、外等效刚度,建立了输电塔线体系的单塔简化模型。以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某一自立式钢管输电塔为工程背景,分别采用所建立的单塔简化模型和传统的三塔两线模型进行... 以质量单元模拟输电线的质量,以弹簧单元作为边界条件模拟输电线平面内、外等效刚度,建立了输电塔线体系的单塔简化模型。以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某一自立式钢管输电塔为工程背景,分别采用所建立的单塔简化模型和传统的三塔两线模型进行结构风致动力响应计算,通过对比两者在不同风向角、不同输电线初始水平张力和不同输电线跨度下结构的风致动力响应,研究单塔简化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0°、45°和90°风向角下,保持输电线跨度不变,输电线两端初始水平张力在基准值基础上分别增加20%和减少20%时,两种计算模型所得结构在不同高度处的位移响应均方根和最大主材应力均方根基本吻合,且均呈现出随着输电塔高度的增加,二者偏差增大的规律;在不同输电线跨度下,两种计算模型所得结构动力响应的偏差随着输电线跨度增加而增大,其中位移响应均方根偏差较主材应力均方根偏差受跨度影响更显著,因此提出的单塔简化模型适用于跨度小于700 m的输电塔线体系风致动力响应计算。另外,在塔高较小的输电塔线体系中,提出的单塔简化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 单塔简化模型 三塔两线模型 初始水平张力 风致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作业现场数字化勘察技术研究
5
作者 张锦业 邵海雯 +2 位作者 徐志华 杨健 刘欣厚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输电线路作业前应根据任务组织现场勘察。针对传统勘察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数字化勘察技术。利用无人机巡视和激光雷达扫描进行数据采集,对采集数据进行解算、特征提取和分类后建立杆塔和线路的三维建模。同时,也可以建立基于倾... 输电线路作业前应根据任务组织现场勘察。针对传统勘察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数字化勘察技术。利用无人机巡视和激光雷达扫描进行数据采集,对采集数据进行解算、特征提取和分类后建立杆塔和线路的三维建模。同时,也可以建立基于倾斜摄影的三维模型。结果表明,应用数字化勘察技术可以实现精准掌握检修设备状态、现场环境和作业需求,提前识别现场可能的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作业现场勘察 数字化 三维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机械化集群施工总成本最优配置模型
6
作者 邓嘉翕 韩智忠 +3 位作者 李小云 周松林 陈屹东 邱凤蓉 《工程管理学报》 2025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在输电线路施工中,机械化集群施工是一种提高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施工方法。以降低输电线路机械化集群施工总成本为目标,开展输电线路机械化集群施工总成本最优配置模型研究。提出评价机械化集群施工经济指标,量化评价输电线路机械化... 在输电线路施工中,机械化集群施工是一种提高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施工方法。以降低输电线路机械化集群施工总成本为目标,开展输电线路机械化集群施工总成本最优配置模型研究。提出评价机械化集群施工经济指标,量化评价输电线路机械化集群施工经济性。提出一种结合机械化率评价指标的输电线路集群施工总成本最优配置模型,该模型能够定量评价机械化集群施工的经济指标,促进机械化实施方案的合理配置。某220kV输电线路实际工程案例表明:所提输电线路机械化集群施工配置指标与总成本最优配置模型,能够实现技术方案与经济效益联动。机械装备的合理配置可以有效降低单位静态投资,保障各参建方实现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工程机械化集群施工 机械化率评价指标 最优配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Output-Pulse Shaping Capability of Linear Transformer Drivers 被引量:2
7
作者 刘鹏 孙风举 +1 位作者 尹佳辉 邱爱慈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46-251,共6页
Output-pulse shaping capability of a linear transformer driver (LTD) module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is studied, by conducting the whole circuit model simulation by using the PSPICE cod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h... Output-pulse shaping capability of a linear transformer driver (LTD) module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is studied, by conducting the whole circuit model simulation by using the PSPICE cod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higher impedance profile of the internal transmission line would lead to a wider adjustment range for the output current rise time and a narrower adjustment range for the current peak. The number of cavities in series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output- pulse shaping capability of LTD. Such an improvement in the output-pulse shaping capability can primarily be ascribed to the increment in the axial electric length of LTD. For a triggering time interval longer than the time taken by a pulse to propagate through the length of one cavity, the output parameters of LTD could b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e present insulating capability of gas switches and other elements in the LTD cavities may only tolerate a slightly longer deviation in the triggering time interval. It is feasible for the LTD module to reduce the output current rise time, though it is not useful to improve the peak power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ar transformer driver (LTD) circuit model pulse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impedance profile trigger del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s of Switching Jitter on the Operational Performances of Linear Transformer Drivers-Based Drivers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鹏 孙凤举 +3 位作者 魏浩 王志国 尹佳辉 邱爱慈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47-352,共6页
A whole circuit model of a linear transformer drivers (LTD) module composed of 60 cavities in series was developed in the software PSPIC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switching jitter on the operational performances of... A whole circuit model of a linear transformer drivers (LTD) module composed of 60 cavities in series was developed in the software PSPIC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switching jitter on the operational performances of LTDs. In the model, each brick in each cavity is capable of operating with jitter in its switch. Additionally, the manner of triggering cables entering into cavities was considered.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LTD module operating with three typical cavity-triggering sequences were simulated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switching jitter affects slightly the peak and starting time of the output current pulse. However, the enhancement in switching jitter would significantly lengthen the rise time of the output current pulse. Without considering other factors, a jitter lower than 10 ns may be necessary for the switches in the LTD module to provide output current parameters with an acceptable dev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ar transformer drivers (LTDs) circuit model pulse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JITTER trigger del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斜摄影的多回输电线路实景三维模型构建系统设计
9
作者 姚磊 张雷 +2 位作者 迟兴江 赵留学 戴润东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5期35-40,共6页
为了使改进多回输电线路三维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该文将倾斜摄影技术引入多回输电线路实景三维模型构建系统中,提升数据获取的精准性。硬件方面,微处理器作为指令核心处理结构,负责读取并解析指令;设计多回输电线路数据采集模块和EP3S... 为了使改进多回输电线路三维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该文将倾斜摄影技术引入多回输电线路实景三维模型构建系统中,提升数据获取的精准性。硬件方面,微处理器作为指令核心处理结构,负责读取并解析指令;设计多回输电线路数据采集模块和EP3SE110F1152C4数据存储器,并利用数据存储器对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多项数据进行存储;软件方面,借助倾斜摄影技术,获取多回输电线路数据,并计算其对应的比例尺和航高,再对获取的数据进行优化,消除数据中的误差,并对其进行配准处理和特征匹配以及纹理映射和归一化处理,由此完成对多回输电线路实景三维模型的构建。经过实验验证,和以往的多回输电线路实景三维模型构建系统相比,设计的基于倾斜摄影的多回输电线路实景三维模型构建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模型构建完整度为95.6%,构建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摄影 多回输电线路 实景三维模型 特征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预警技术的输电线路在线巡视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长任 杨新宇 +2 位作者 陈东 季宁 刘明辉 《信息技术》 2024年第1期163-169,共7页
针对常规技术对输电线路在线巡视效率低下、误差率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智能预警技术的输电线路在线巡视方法,设计一套基于5G通信和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的输电线路在线智能预警系统,通过ARM+DSP双核处理器实现输电线路故障识别。采用无人机... 针对常规技术对输电线路在线巡视效率低下、误差率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智能预警技术的输电线路在线巡视方法,设计一套基于5G通信和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的输电线路在线智能预警系统,通过ARM+DSP双核处理器实现输电线路故障识别。采用无人机技术实现高空输电线路巡检,通过改进型蚁群算法模型实现输电线路故障检测,并设计了故障检测定位技术,利用融入行波定位技术的蚁群算法模型提高了输电线路在线巡视能力。实验表明,方法定位精确、误检率低,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在线巡视 智能预警 蚁群算法模型 行波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静止与运动表面结冰特性预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思锐 宋孟杰 +3 位作者 沈俊 孙小琴 王海东 高润淼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0-168,共19页
结冰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在工业生产流程中也广泛存在,且往往对生活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有效运用结冰特性预测技术,可显著降低甚至杜绝各行业因结冰导致的潜在危害。既有研究表明,使用结冰特性预测技术后路面交通事故率可降低65%,若进... 结冰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在工业生产流程中也广泛存在,且往往对生活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有效运用结冰特性预测技术,可显著降低甚至杜绝各行业因结冰导致的潜在危害。既有研究表明,使用结冰特性预测技术后路面交通事故率可降低65%,若进一步结合除冰系统,能在80%的结冰场景下实现表面高效防除冰。为有效规避各行业冰灾问题,分别基于道路、输电线两类静止表面与风机叶片、飞机两类运动表面的既有结冰特性预测技术进行了综述与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静止表面,既有技术对结冰厚度等指标的预测精度可达80%以上,运动表面则可达70%以上。既有结冰特性预测技术依原理差异可分为模型驱动法与数据驱动法两种,其中数据驱动法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基于归纳总结的应用于静止与运动两种状态下4种简单冷表面的结冰预测技术,进一步提出该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各类工程场景中低温表面的防除冰技术开发与优化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冰特性预测 道路表面 风机叶片 输电线 飞机表面 模型驱动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输电线路巡检路径三维自适应调度模型 被引量:4
12
作者 谢晓刚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6期42-46,共5页
为准确规划输电线路巡检路径,提出基于机器视觉的输电线路巡检路径三维自适应调度模型。以无人机群为飞行平台,采集并拼接目标巡检区域的输电线路图像;通过逐一构建杆塔、导地线及其他输电设备三维模型,获取整体输电线路三维模型;建立... 为准确规划输电线路巡检路径,提出基于机器视觉的输电线路巡检路径三维自适应调度模型。以无人机群为飞行平台,采集并拼接目标巡检区域的输电线路图像;通过逐一构建杆塔、导地线及其他输电设备三维模型,获取整体输电线路三维模型;建立输电线路巡检路径智能规划模型,通过模糊状态寻优控制方法,规划无人机群巡检路线并寻找最优路线;引入码间干扰抑制法去除干扰因子,优化通信的连续性,实现输电线路巡检路径三维自适应调度。实验证明,该模型能合理地规划输电线路巡检路径,实现输电线路巡检路径三维自适应调度,同时可以输出全面、清晰的巡检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输电线路 巡检路径 自适应调度 图像采集 三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选择表面工作原理分析
13
作者 虎宁 徐延林 刘培国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47,53,共7页
近年来,强电磁武器的快速发展对电子设备造成严重威胁。能量选择表面是一种新型自适应强电磁防护技术,较好地解决了电子设备前门防护“能防”与“兼容”的难题,为强电磁防护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为了对能量选择表面的工作原理进行深入分... 近年来,强电磁武器的快速发展对电子设备造成严重威胁。能量选择表面是一种新型自适应强电磁防护技术,较好地解决了电子设备前门防护“能防”与“兼容”的难题,为强电磁防护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为了对能量选择表面的工作原理进行深入分析,文中从场和路两个角度,分别建立了能量选择表面的等效媒质模型与传输线模型。根据电磁理论与传输线理论,系统地推导了能量选择表面的波阻抗变换条件与等效阻抗变换条件。最后,以一款基于开口谐振环的能量选择表面为例,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良好吻合。本研究为能量选择表面设计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参考,为其进一步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电磁防护 能量选择表面 阻抗变换 等效媒质模型 传输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高架桥箱梁雷击电磁瞬态建模及特性分析
14
作者 胡宾 向念文 +3 位作者 李科杰 叶维平 王立天 阳晋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62-1067,1079,共7页
高速铁路高架桥箱梁是雷击接触网时雷电流的主要泄流通道。由于箱梁是由成百上千根钢筋绑扎而成的复杂鼠笼结构,准确建立其雷击宽频计算模型的难度较大,因此文章基于传输线矩阵法(transmission-line matrix,TLM)建立不同纵向钢筋数量的... 高速铁路高架桥箱梁是雷击接触网时雷电流的主要泄流通道。由于箱梁是由成百上千根钢筋绑扎而成的复杂鼠笼结构,准确建立其雷击宽频计算模型的难度较大,因此文章基于传输线矩阵法(transmission-line matrix,TLM)建立不同纵向钢筋数量的箱梁模型,分析其雷击电磁瞬态简化建模的可行性。研究发现:箱梁泄流时,雷电流主要分布在外层纵向钢筋,符合趋肤效应规律;箱梁横截面曲率较大处纵向钢筋为雷击瞬态计算中的关键钢筋,保留该部分纵向钢筋,适当减少曲率较小处的纵向钢筋,可以简化箱梁雷击电磁瞬态模型。箱梁泄流时瞬态电流会在其周围产生瞬态电磁场,威胁轨旁信号设备和线缆端接设备的正常运行,为进一步研究简化纵向钢筋对箱梁周围瞬态电磁环境的影响,基于上述简化建模方法,计算不同纵向钢筋数量桥面电磁场分布及衰减特性,发现箱梁对幅值为100 kA的雷电流泄流时,雷电流注入点30 m范围内的磁场强度超出国家标准规定的电子设备磁场抗扰度,该范围内的桥面电子设备受到严重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梁 简化建模 桥面电磁场 传输线矩阵法(TLM)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线性模型针对TLP瞬态干扰信号的芯片协同防护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大伟 孙全 +2 位作者 刘建军 杜春瑶 易玲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2期99-101,共3页
集成电路芯片在高密度、小型化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电磁兼容问题,为强化集成电路芯片对瞬态干扰信号的应对防护效果,可结合传输线脉冲(TLP)测试构建分段线性模型。文章首先对芯片应对瞬态干扰信号展开防护设计的现实需求进行分析,以CD4001B... 集成电路芯片在高密度、小型化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电磁兼容问题,为强化集成电路芯片对瞬态干扰信号的应对防护效果,可结合传输线脉冲(TLP)测试构建分段线性模型。文章首先对芯片应对瞬态干扰信号展开防护设计的现实需求进行分析,以CD4001BE芯片为例提出芯片TLP测试分段线性建模方式,总结瞬态电压抑制TVS二极管建模方法,并进一步展开芯片分段线性模型协同防护设计分析,旨为借助分段线性模型的方式控制芯片防护的设计时间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线性模型 传输线脉冲 瞬态干扰信号 芯片协同防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圣达 陈想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9期238-239,共2页
阐述针对输电线路状态监测中的大数据特点,提出基于大数据模型的输电线路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对策,包括考虑时序条件的安全隐患分级、信息采集、模糊模式识别诊断方法、系统处理流程。
关键词 智能技术策略 大数据模型 状态监测 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飞行器紫外辐射特性研究进展
17
作者 袁琳慧 王瑜 孙笑一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8,共18页
为了进一步明晰高速飞行器紫外辐射的相关机理与计算方法、辐射特性和未来研究方向,基于高速非平衡流场理论和紫外辐射跃迁机理,详细分析了光谱吸收系数、分子数密度等参数的计算过程,以及逐线计算法和辐射传输方程的应用场景。目前主... 为了进一步明晰高速飞行器紫外辐射的相关机理与计算方法、辐射特性和未来研究方向,基于高速非平衡流场理论和紫外辐射跃迁机理,详细分析了光谱吸收系数、分子数密度等参数的计算过程,以及逐线计算法和辐射传输方程的应用场景。目前主要是通过模拟和实验手段对NO和OH分子的碰撞–辐射模型进行研究,以预测紫外光谱和辐射特性。此外,本文还综述了紫外辐射传输建模现状,明确了高速飞行器不同位置、观测角度以及飞行高度和速度对紫外辐射亮度的影响,并指出不同比例的紫外辐射源也会对飞行器尾焰的紫外辐射特性产生影响。通过对近几十年的地面和飞行实验进行研究,分析实验数据与模拟结果的差异,提出模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未来工作将集中于构建一体化辐射模型、发展先进紫外测试技术并拓展非平衡诊断技术,以满足目标特性探测和热防护系统优化等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 紫外辐射 逐线计算法 辐射传输 碰撞-辐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技术下的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数据聚合模型
18
作者 张世良 郭彤彤 郑立华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7期102-106,共5页
在巡检数据聚合过程中,经常因压缩损失问题造成数据拟合误差较大,导致数据聚合效果不佳。针对该情况,结合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数据聚合模型。采用数字孪生三边定位技术获取巡检轨迹数据,通过无损压缩,解决数据聚合占用... 在巡检数据聚合过程中,经常因压缩损失问题造成数据拟合误差较大,导致数据聚合效果不佳。针对该情况,结合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数据聚合模型。采用数字孪生三边定位技术获取巡检轨迹数据,通过无损压缩,解决数据聚合占用空间大的问题。采用双线性插值方法预处理无人机巡检数据,构建数据数字孪生可视化展示平台,分层可视化展示预处理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法寻求函数拟合数据集,基于单核、多核问题构建出的数据聚合模型,并根据线性加权方法融合模型,实现无人机巡检数据聚合。由实验结果可知,该模型数据拟合范围为[0.28,0.32],与理想波动范围存在最大为0.01%的误差,且所研究方法数据聚合效果与理想效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技术 输电线路 无人机巡检 数据聚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输电线路目标检测
19
作者 刘艳梅 陈鑫顺 +1 位作者 陈震 孙改生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68-75,共8页
针对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输电线路目标检测存在的小目标特征提取能力较差、易出现误检漏检、检测精度较低、检测速度较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YOLOv7的目标检测方法。首先使用MobileNetV2网络作为YOLOv7的特征... 针对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输电线路目标检测存在的小目标特征提取能力较差、易出现误检漏检、检测精度较低、检测速度较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YOLOv7的目标检测方法。首先使用MobileNetV2网络作为YOLOv7的特征提取部分,实现模型的轻量化处理;其次引入注意力(coordinate attention,CA)机制和空洞金字塔池化(atrous spatial pyramid pooling,ASPP)模块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感知能力;最后利用建立的输电线路障碍物数据集来训练改进的YOLOv7网络模型,并与原有YOLOv7网络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算法在准确率、召回率上显著提升,可满足复杂场景下的输电线路故障检测,更利于模型的嵌入式系统硬件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目标检测 神经网络 轻量化模型 注意力机制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G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通信网络设计研究
20
作者 蒋学函 方镇 陶啸虎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12期182-184,共3页
通信网络是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由于现行通信网络在实际监测中的数据通信效果并不理想,吞吐量较低且丢包率较高,通信网络性能存在一定缺陷。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提出基于5G的输电线路... 通信网络是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由于现行通信网络在实际监测中的数据通信效果并不理想,吞吐量较低且丢包率较高,通信网络性能存在一定缺陷。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提出基于5G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通信网络设计。利用5G技术来设计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的通信网络模型和信道,同时基于开放式系统互连(Open System Interconnect,OSI)参考模型来设计通信网络协议,从而完成基于5G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通信网络的整体设计。经实验验证,所设计的通信网络吞吐性能良好,丢包率在1%以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通信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输电线路 在线监测 通信网络 信道 开放式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