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轴车辆电液转向系统操纵稳定性研究
1
作者 王爱红 孙浩然 +3 位作者 周继红 高有山 吕世宁 余文棋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469,共5页
设计了一种电液转向系统,用于解决多轴车辆在工作过程中转向稳定性差等问题。首先建立了2自由度四轴数学模型,并通过在Trucksim中设置车辆模型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建立了驾驶员预瞄模型,以模拟真实驾驶员环境,并基于理想横摆角速... 设计了一种电液转向系统,用于解决多轴车辆在工作过程中转向稳定性差等问题。首先建立了2自由度四轴数学模型,并通过在Trucksim中设置车辆模型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建立了驾驶员预瞄模型,以模拟真实驾驶员环境,并基于理想横摆角速度和理想质心侧偏角设计了滑模控制器,基于静液传动原理设计了电液转向系统。通过联合仿真,在常用的高速双前桥转向模式下以双移线工况验证了该转向系统,同时在全轮逆向位转向模式下进行了方向盘角阶跃输入验证。仿真结果显示:设计的电液转向系统相比双回路液压转向系统,能使车辆最小转向半径减小21%,有效提升了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轴车辆 电液转向 滑模控制 操纵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残差收缩网络的地铁车轮扁疤故障诊断
2
作者 梁红琴 姜进南 +4 位作者 龙辉 陶功权 卢纯 温泽峰 张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4-1248,共15页
针对地铁实际运营环境恶劣的问题,本文以轴箱振动加速度作为监测信号,基于深度残差收缩网络(DRSN),提出1种适用于强噪声背景的车轮扁疤故障严重程度辨识方法。首先,基于地铁车辆-轨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生成车轮扁疤故障数据集,并采用... 针对地铁实际运营环境恶劣的问题,本文以轴箱振动加速度作为监测信号,基于深度残差收缩网络(DRSN),提出1种适用于强噪声背景的车轮扁疤故障严重程度辨识方法。首先,基于地铁车辆-轨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生成车轮扁疤故障数据集,并采用数据增强技术提升数据集的多样性,同时满足深度学习对数据规模的要求。其次,设计1种结构合理的深度残差收缩网络,能够自适应地提取轴箱振动加速度信号的特征,从而实现车轮扁疤故障程度的智能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在无噪声条件下,所提方法对正常车轮及轻度、中度和重度扁疤车轮的平均诊断精度达到99.88%(标准差为0.05);同时,在不同噪声等级下,该方法的平均诊断精度仍稳定保持在95%以上。与遗传算法结合支持向量机(GA-SVM)、卷积神经网络(CNN)、宽深度卷积神经网络(WDCNN)以及深度残差网络(ResNet)相比,所提方法具有更优异的辨识能力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 车轮扁疤 深度残差收缩网络 轴箱振动加速度 数据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上装载荷的多轴车辆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3
作者 李文浩 于会龙 +2 位作者 卢玉传 任延飞 席军强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0-156,共17页
多轴轮式车辆动力学模型是新型车辆快速开发及车辆设计参数优化、控制算法搭建的基础。目前普遍采用商用软件搭建,其动力学方程及模型梯度信息难以获取,无法将其应用于整车全局设计与控制参数的动态优化,且现有商业软件及理论建模研究... 多轴轮式车辆动力学模型是新型车辆快速开发及车辆设计参数优化、控制算法搭建的基础。目前普遍采用商用软件搭建,其动力学方程及模型梯度信息难以获取,无法将其应用于整车全局设计与控制参数的动态优化,且现有商业软件及理论建模研究对上装载荷动力学影响考虑较少。针对上述问题,基于拉格朗日动力学,考虑簧下质量纵横向运动及上装载荷反作用力对整车动力学的影响,应用矢量化建模方法搭建8×8轮式车辆24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分别基于C++和M语言进行软件开发。在变加速、阶跃转向、双移线、正弦扫频等多种工况下与商业软件TruckSim进行全面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自主开发的仿真模型其轮胎力、悬架力及空气阻力、纵横垂向运动等与商业软件高度一致,最大误差小于5%,验证了新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轴轮式车辆 上装载荷 矢量化建模 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轴车响应与改进Kalman滤波算法的桥面平整度识别
4
作者 李智 杨永斌 +4 位作者 王志鲁 刘珍 毛华健 唐钰昇 姚华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39-252,共14页
桥面平整度是车-桥耦合(vehicle-bridge interaction,VBI)的重要影响因素,其精准识别对基于移动车辆响应的桥梁动力参数识别与结构安全诊断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单轴车响应的桥面平整度识别新方法。相比以往基于车辆响应类方法... 桥面平整度是车-桥耦合(vehicle-bridge interaction,VBI)的重要影响因素,其精准识别对基于移动车辆响应的桥梁动力参数识别与结构安全诊断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单轴车响应的桥面平整度识别新方法。相比以往基于车辆响应类方法,该方法仅需在单轴车上安装单个加速度计。所提方法的核心步骤为:首先,建立以桥面平整度为未知激励的VBI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然后,对实测或数值模拟得到的VBI系统响应进行组合和扩展,重构改进的VBI系统状态空间模型;最后,利用Kalman滤波算法从VBI系统中识别车辆状态和桥面平整度。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噪性,且对不同等级桥面以及公路路面的平整度识别均具有较高的精度。此外,建议低速测试,保证测试数据量充足且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桥面平整度 KALMAN滤波 单轴测量车 间接测量法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的车轮多边形识别方法研究
5
作者 戴成昊 许文天 +3 位作者 彭佳宁 崔利通 梁树林 池茂儒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5-213,共9页
针对目前车轮多边形动态检测方法存在无法定量识别多边形、准确率低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的车轮多边形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轴箱垂向振动加速度与车轮粗糙度级之间的关系,通过逆向求解计算车轮粗糙度级,进而定量判断车轮... 针对目前车轮多边形动态检测方法存在无法定量识别多边形、准确率低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的车轮多边形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轴箱垂向振动加速度与车轮粗糙度级之间的关系,通过逆向求解计算车轮粗糙度级,进而定量判断车轮多边形磨耗情况。首先建立考虑柔性车轮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在不同车速下以不同多边形阶次、粗糙度级的车轮多边形为激励做了大量仿真;通过Kriging代理模型构造了不同阶次下轴箱垂向振动加速度振动级关于车速、车轮粗糙度级的响应曲面;将实测轴箱加速度振动级和车速作为输入,代入KSM(Kriging Surrogate Model)响应曲面得到预测的车轮粗糙度级,并根据ISO 3095:2013标准判断车轮多边形磨耗严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为严重的多边形阶次下,预测的车轮粗糙度级与实际值基本一致,最小绝对误差可达0.14 dB/μm,最大绝对误差不超过1.50 dB/μm。此外,研究车轮多边形特征规律时发现:振动级与车轮粗糙度级是近似线性的关系,表明振动级作为研究车轮多边形的指标能够很好地反映轴箱加速度和车轮粗糙度级之间的关系;振动级随阶次和车速的变化规律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表明在制定车轮多边形限值时应考虑车速与阶次的影响。文中提出一种能够定量识别车轮多边形的方法,该方法在车轮多边形故障诊断应用中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车辆 车轮多边形 Kriging代理模型 轴箱振动 车轮粗糙度级 识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铁路扣件系统弹条动力响应及寿命预测
6
作者 王煜轩 王志丰 王亚琼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2,共8页
为有效评估和预测重载铁路扣件系统中弹条部件的疲劳寿命,以弹条Ⅱ型扣件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仿真技术建立重载铁路车-轨-基础耦合动力分析模型与扣件系统精细分析模型;通过车-轨-基础耦合模型计算出不同轴重情况下钢轨相对于轨枕... 为有效评估和预测重载铁路扣件系统中弹条部件的疲劳寿命,以弹条Ⅱ型扣件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仿真技术建立重载铁路车-轨-基础耦合动力分析模型与扣件系统精细分析模型;通过车-轨-基础耦合模型计算出不同轴重情况下钢轨相对于轨枕的轨底垂向位移时程曲线,并将轨底垂向位移时程曲线作为位移激励施加于已处于正常安装状态的扣件精细化分析模型中分析弹条的应力变化情况;基于弹条的应力变化特性,通过材料应变-寿命曲线和累积损伤理论,分析轴重对弹条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螺栓预压力达到25 kN时,扣件系统处于标准安装状态,中肢垂向位移为10.5 mm、扣压力为10.3 kN,符合弹条Ⅱ型扣件设计要求,同时在弹条后弯肢处发生轻微局部塑性屈服;在循环动荷载作用下,轴重的增加导致弹条应力比绝对值趋向于0,使弹条应力产生更大扰动,且最大应力位置在弹条后弯肢处;弹条的疲劳寿命随轴重的增加而降低,轴重在由30 t增加至35 t过程中,疲劳寿命减少最快,35 t至40 t过程中降低速度变缓;在40 t轴重情况下弹条的疲劳寿命约为512万次,高于出厂要求的500万次寿命期望;弹条断裂破坏危险点处于与应力最大处位置相符的后弯肢处,且与现场弹条断裂位置基本一致;40 t轴重下弹条的累计通过总重约为4.1×10^(8)t,较35 t及30 t轴重时分别减少63%和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扣件弹条 疲劳寿命 轴重 车轨耦合 精细模型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接触影响的动车组轴箱弹簧特性分析
7
作者 和永峰 薛海 +1 位作者 张羽帆 叶层林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9,共8页
针对动车组轴箱弹簧工作圈与支撑圈接触导致刚度和服役寿命不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以及采用传统一体式扫描建模不易实现两端支撑圈制扁并紧特征的弊端,根据弹簧几何结构拓扑关系,提出“下支撑圈-上支撑圈-工作圈”三段式建模方法,采用有... 针对动车组轴箱弹簧工作圈与支撑圈接触导致刚度和服役寿命不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以及采用传统一体式扫描建模不易实现两端支撑圈制扁并紧特征的弊端,根据弹簧几何结构拓扑关系,提出“下支撑圈-上支撑圈-工作圈”三段式建模方法,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的Python二次开发模块建立了轴箱弹簧精细化有限元模型,从而提升参数化模型的准确性。考虑工作圈与支撑圈接触效应的影响,从接触面积、刚度、应力等方面开展弹簧特性仿真分析,明晰接触关系对弹簧特性的影响规律,并通过试验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轴向载荷作用下,工作圈和支撑圈间的接触线中段存在翘曲现象,随着载荷增加,接触面积呈指数增加,且刚度也呈现明显的非线性递增特性,在压并载荷下刚度比未接触时偏大17.1%;接触关系对临近支撑圈的工作圈切应力影响较大,但对工作圈中段影响较小,其仿真值与理论值最大误差为3.91%;采用参数化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的刚度、内侧切应力与试验所测试的值误差均在5%以内,表明所提出的建模方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为提升动车组轴箱弹簧设计质量和服役安全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动力组 轴箱弹簧 二次开发 精细化建模 接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轴重载无人车辆电液全轮转向系统设计与路径跟踪方法研究
8
作者 陈毅 贺湘宇 +2 位作者 周希亮 范厚禄 吴卓禹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59-1572,共14页
四轴重载无人车辆是一种新型特种工程车辆,具有多轴、高承载和大转弯半径的特点,因此,全轮转向系统的研究成为一大难点。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四轴重载无人车辆的电液全轮转向系统,并开展了路径跟踪方法的研究。首先,构建了四轴重载无人车... 四轴重载无人车辆是一种新型特种工程车辆,具有多轴、高承载和大转弯半径的特点,因此,全轮转向系统的研究成为一大难点。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四轴重载无人车辆的电液全轮转向系统,并开展了路径跟踪方法的研究。首先,构建了四轴重载无人车辆2自由度模型(2-DOF),基于转向阻力和车桥结构的分析,设计了一种新型电液全轮转向系统;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预瞄控制的滑模控制器(PSMC)的路径跟踪方法,实现了对车辆四轴转角的精确控制;最后,基于不同工况,利用联合仿真模型对本文研究内容进行了验证。为验证电液转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行性,搭建了实验平台,展现了该系统良好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轴重载车辆 无人驾驶 电液全轮转向系统 路径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载荷谱下的某电驱动桥桥壳结构强度及寿命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姜良兴 倪大成 +2 位作者 姚超 黄庆 卿鑫慧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8,共9页
准确地预估产品的疲劳寿命对于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结构强度设计以及可靠性设计具有重要作用。以实测强化路道路的载荷谱为出发点,提出了实测载荷谱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方法,基于Miner准则,得出了车辆在空载、半载以及满载下的载荷数据,... 准确地预估产品的疲劳寿命对于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结构强度设计以及可靠性设计具有重要作用。以实测强化路道路的载荷谱为出发点,提出了实测载荷谱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方法,基于Miner准则,得出了车辆在空载、半载以及满载下的载荷数据,通过时域频域处理、损伤等效处理等,得到了可供振动仿真分析以及室内台架试验的关键数据;设计开发了一款平行轴式电驱动桥,针对桥壳等关键部件开展了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得出了桥壳不会因为路面激励而产生扭转和弯曲现象的结论;基于nCode DesignLife仿真分析软件得出了桥壳疲劳寿命与损伤值分布,通过桥壳耐久试验验证了仿真分析的准确性;基于实测的强化路道路载荷谱,在整车振动试验台上开展了15000 km的强化路室内整车振动试验。试验表明,该电驱动桥产品整体寿命及可靠性满足设计要求,同时验证了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用车 电驱动桥 道路载荷谱 疲劳寿命 疲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网络的轨道车辆基准轴速度预测方法
10
作者 孙卫兵 杨磊 方松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99,共8页
滑行检测是列车制动系统防滑控制的关键技术,以真实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的运行数据为样本进行特征分析,提出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列车基准轴速度预测方法。该方法根据车辆4个轴的实时速度及其邻近时刻的速度,对下一时间段的基准轴速... 滑行检测是列车制动系统防滑控制的关键技术,以真实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的运行数据为样本进行特征分析,提出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列车基准轴速度预测方法。该方法根据车辆4个轴的实时速度及其邻近时刻的速度,对下一时间段的基准轴速度进行迭代预测。与常规基准轴速度估算方法相比,LSTM算法预测的基准轴速度在全轴滑行工况下更接近列车真实速度,可更早地检测到全轴滑行,有利于制动系统及时采取防滑控制措施或其他黏着控制,提高黏着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车辆 基准轴速度 列车制动 长短期记忆网络 神经网络 滑行检测 黏着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平稳性指标应用分析
11
作者 周新建 李飞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5-170,193,共7页
针对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产生的耦合振动对车辆运行平稳性造成的影响,基于现有传统车辆动力学性能评价指标,根据车体振动加速度筛选出sperling指标、UIC513指标、ISO2631指标和曲线轨道舒适度指标评估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平稳性。通过建... 针对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产生的耦合振动对车辆运行平稳性造成的影响,基于现有传统车辆动力学性能评价指标,根据车体振动加速度筛选出sperling指标、UIC513指标、ISO2631指标和曲线轨道舒适度指标评估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平稳性。通过建立UM动力学模型,设置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两种工况,对单轨车辆的运行平稳性指标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3种评价指标评价结果表现出明显差异性,故应采取多个平稳性指标对运行单轨车辆平稳性进行综合评价;当单轨车辆以16 m/s通过曲线轨道时,未平衡离心加速度指标大于规定值,不符合要求,需要适当限速,同时该指标比其他指标更严格,为保证行车安全,应采用较为严格指标作为单轨车辆运行平稳性的评定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跨座式单轨 运行平稳性 评价指标 车桥耦合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多轴车辆平顺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琦 刘相新 +1 位作者 谷捷 刘懿敏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73,共5页
针对采用一体化设计、整体式车身结构的多轴车辆,建立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对多轴车辆的平顺性进行研究。基于驾驶室连接方式、驾驶室结构形式和驾驶室顶部连通形式3个设计要素,分析整车在不同载重和不同工况下的平顺性。分析表明,带... 针对采用一体化设计、整体式车身结构的多轴车辆,建立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对多轴车辆的平顺性进行研究。基于驾驶室连接方式、驾驶室结构形式和驾驶室顶部连通形式3个设计要素,分析整车在不同载重和不同工况下的平顺性。分析表明,带有斜支撑桁架结构的驾驶室能够有效降低车辆行驶时驾驶室的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顶部不连通的结构形式驾驶室舒适性更好;通过优化驾驶室结构形式和顶部连通形式,车辆在空载和满载情况下的平顺性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能够更好地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柔耦合 多轴车 平顺性 驾驶室 顶部连通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行轮失效对单轨车辆安全性及平稳性的影响
13
作者 文孝霞 李竞一 +1 位作者 杜子学 杨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2-358,共7页
单轨车辆走行轮为充气橡胶轮胎,容易因磨耗、穿刺而失气、漏气,导致走行轮失效。走行轮失效对车辆运行安全性及平稳性有重大影响,本文在单轨车辆走行轮动力学模型上进行走行轮失效处理,研究走行轮失效对单轨车辆运行安全性和平稳性的影... 单轨车辆走行轮为充气橡胶轮胎,容易因磨耗、穿刺而失气、漏气,导致走行轮失效。走行轮失效对车辆运行安全性及平稳性有重大影响,本文在单轨车辆走行轮动力学模型上进行走行轮失效处理,研究走行轮失效对单轨车辆运行安全性和平稳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空载和满载工况任一走行轮失效以(5~30)km/h速度行驶在半径100m左转弯道时,轮轨力均大于正常行驶工况,运行安全性差;同侧走行轮失效时对运行安全性的规律相同,左侧走形轮失效工况最恶劣;横向平稳性等级合格,垂向平稳性部分合格,建议以10km/h的速度行驶到维修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轴转向架 单轨车辆 走行轮失效 运行安全性 运行平稳性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匀变速移动双轴车辆荷载下薄壁曲梁桥平面外弯扭振动响应
14
作者 蔡勇 李刘鹏 +1 位作者 吕晓勇 陈海珺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4-162,共9页
考虑车辆加速或减速过程中前后车轮对曲梁作用力的影响及薄壁曲梁桥的翘曲刚度和阻尼,将车辆荷载简化成移动双轴集中力,研究匀变速车辆荷载下简支薄壁曲梁桥平面外弯扭振动响应。采用Fourier正弦变换和Laplace变换及其逆变换的方法推导... 考虑车辆加速或减速过程中前后车轮对曲梁作用力的影响及薄壁曲梁桥的翘曲刚度和阻尼,将车辆荷载简化成移动双轴集中力,研究匀变速车辆荷载下简支薄壁曲梁桥平面外弯扭振动响应。采用Fourier正弦变换和Laplace变换及其逆变换的方法推导匀变速车辆荷载下薄壁曲梁竖向和扭转位移的解析解,并与相关文献及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证明该解析解和理论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探究车辆初速度、车辆加速度、曲梁半径对曲梁平面外弯扭振动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车辆以大于16 m/s的初速度加速移动时,加速度越大,桥梁跨中振动位移峰值越大;车辆减速移动时,加速度绝对值越大,桥梁跨中振动位移峰值越小;当初速度达到36 m/s时,加速度对薄壁曲梁跨中振动位移峰值影响较小。该方法及结论可为匀变速移动荷载下曲梁结构振动问题提供相关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曲梁 匀变速 双轴车辆 动力响应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车轮多边形的动车组车轴疲劳寿命预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靳智超 梁红琴 +4 位作者 卢纯 胡文 许珂 陶功权 温泽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99-1307,共9页
以某型高速动车组车轴为研究对象,基于考虑轮轨柔性的车辆轨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轮对有限元模型和多轴疲劳模型,以实测多边形磨耗为输入,在速度300 km/h下分析了多边形磨耗对车轴疲劳损伤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多边形磨耗的影响下,轮... 以某型高速动车组车轴为研究对象,基于考虑轮轨柔性的车辆轨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轮对有限元模型和多轴疲劳模型,以实测多边形磨耗为输入,在速度300 km/h下分析了多边形磨耗对车轴疲劳损伤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多边形磨耗的影响下,轮对受载状态剧烈波动并具有显著的周期性,且受载波动情况与多边形磨耗阶次相关。在18阶多边形磨耗影响下,高速动车组车轴的服役寿命降低至22年,小于《铁路动车组运用维修规程》规定的车轴设计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多边形 车轴 车辆系统动力学 有限元 临界平面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箱内置地铁车辆在小半径曲线上的运行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霍子伟 文永蓬 +2 位作者 钟硕乔 涂春云 楼博臻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21-130,144,共11页
轨道车辆技术的发展对转向架轻量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轴箱内置转向架技术实现轻量化将是我国未来轨道车辆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提升轴箱内置地铁车辆在曲线轨道上的运行稳定性,针对地铁小半径曲线多、曲线过渡段短的特点,建立... 轨道车辆技术的发展对转向架轻量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轴箱内置转向架技术实现轻量化将是我国未来轨道车辆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提升轴箱内置地铁车辆在曲线轨道上的运行稳定性,针对地铁小半径曲线多、曲线过渡段短的特点,建立了采用内置轴箱的地铁车辆曲线轨道通过动力学模型;针对不同轴箱布置方式,对比分析了地铁车辆在曲线运行时的特性,并探讨了一系纵向刚度对轴箱内置地铁车辆运行稳定性的影响;进一步解决轴箱内置地铁车辆的曲线通过性和运行稳定性的矛盾,指出了安装抗蛇行减振器的必要性。研究结果表明:与轴箱外置地铁车辆相比,轴箱内置地铁车辆在曲线轨道上具有较好的曲线通过能力,但运行稳定性较差;安装抗蛇行减振器并选取适当的一系纵向刚度,能够解决轴箱内置地铁车辆在曲线通过时容易失稳的问题。论文工作对于发展轴箱内置转向架技术、实现转向架轻量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 轴箱内置转向架 小半径曲线 运行稳定性 一系纵向刚度 抗蛇行减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性的商用车整体式车桥及耦合悬架动力学模型研究
17
作者 李力 黄伟 +8 位作者 高越 孙磊 朱宝黎 管欣 詹军 姜乐 段春光 崔晨雪 王威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23-1732,1743,共11页
车桥及悬架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为了实时模拟商用车的整体式车桥及多种结构类型的悬架,本文采用基于总成特性的建模技术路线,将车桥的运动解耦为Motion运动学和Ride动力学,将悬架特性划分为耦合承载特性、RC/PC导向特性和耦合K&C运动... 车桥及悬架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为了实时模拟商用车的整体式车桥及多种结构类型的悬架,本文采用基于总成特性的建模技术路线,将车桥的运动解耦为Motion运动学和Ride动力学,将悬架特性划分为耦合承载特性、RC/PC导向特性和耦合K&C运动学特性,创新性地考虑了车桥的俯仰动态效应、桥间承载非线性动态耦合关系、桥间K&C运动学耦合关系,建立了能够激发出商用车制动抖振负面现象的动力学模型,并提出了针对耦合悬架的K&C试验方案和模型参数辨识方法。最后,通过对比K&C试验数据,并与TruckSim模型作对比,系统层级上验证了本模型的精准性;通过将车辆参数填入UniTruck软件,对某款商用车进行了仿真,并与TruckSim仿真结果作对比,整车层级上验证了本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用车 整体式车桥 耦合悬架 平衡悬架 多联悬架 K&C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齿轨旅游车辆特殊性及顶层指标研究
18
作者 杨阳 李芾 +3 位作者 魏德豪 鄢红英 徐银光 张茂帆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0-206,共7页
齿轨交通系统通过车辆齿轮与地面齿条啮合驱动,突破了轮轨之间的黏着限制,具有爬坡能力强、绿色环保、运营成本低等优点,是山区环境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山地齿轨交通系统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齿轨车辆尚未形成谱系化的技术标... 齿轨交通系统通过车辆齿轮与地面齿条啮合驱动,突破了轮轨之间的黏着限制,具有爬坡能力强、绿色环保、运营成本低等优点,是山区环境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山地齿轨交通系统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齿轨车辆尚未形成谱系化的技术标准。齿轨车辆与轮轨车辆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为明确山地齿轨旅游车辆特殊性及顶层指标,分析山地旅游轨道交通特点,结合国内山地齿轨旅游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进展情况,提出车辆在大坡度运行能力、大坡度与缓坡贯通能力、轴重、观光性能等方面的特殊性需求。研究米轨及标准轨在山地旅游轨道交通的适应性,分析轨距对车辆结构、限界以及轨道结构的影响,明确在运量较小的线路中应优先采用米轨形式。提出车宽分别为2.65,2.5 m以及2.3 m的三种谱系化车辆技术指标体系,明确车辆外形尺寸及载客量,提出运能在486~7320人/h范围的列车编组形式。分析齿轨线路特点,提出齿轨旅游车辆的牵引制动性能指标应介于高速铁路车辆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轨铁路 山地旅游轨道交通 车辆 轨距 轴重 载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万t重载列车制动工况纵向力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何闻 常崇义 +1 位作者 王俊彪 郭刚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59,共7页
为保证3万t重载列车的常态化安全运行,建立长大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模型,使用瓦日线重载列车试验数据对其进行验证,利用该模型分析3万t重载列车的ECP制动系统、同步操控性、变坡点坡度差和车辆轴重等关键因素对制动工况下列车纵向力... 为保证3万t重载列车的常态化安全运行,建立长大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模型,使用瓦日线重载列车试验数据对其进行验证,利用该模型分析3万t重载列车的ECP制动系统、同步操控性、变坡点坡度差和车辆轴重等关键因素对制动工况下列车纵向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5 t轴重的3万t重载列车在紧急制动下使用ECP制动系统比使用LOCOTROL无线同步操控技术的组合列车编组各车位最大压钩力下降25%~55%;若组合列车发生无线通信故障,在8‰坡度差的“V”形坡道上所允许使用的最大减压量不超过50 kPa;组合列车在“A”形变坡区段上的安全坡度差不超过13‰,“V”形变坡区段不超过10‰。30 t轴重的3万t组合列车在常用全制动和紧急制动下比25 t轴重可降低车钩力约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列车 纵向动力学 无线通信故障 坡度差 车辆轴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避障稳定性的多轴特种车安全轨迹规划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秀钰 刘志浩 +1 位作者 程洪杰 高钦和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9-819,共11页
针对多轴特种车高速机动过程中,应急避障易造成失稳侧翻的问题,本文中以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5轴特种车为研究对象,生成考虑行驶安全的多轴特种车行驶轨迹.本文建立多轴特种车辆单轨动力学及高保真模型,开展模型校验研究;考虑多轴特种车... 针对多轴特种车高速机动过程中,应急避障易造成失稳侧翻的问题,本文中以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5轴特种车为研究对象,生成考虑行驶安全的多轴特种车行驶轨迹.本文建立多轴特种车辆单轨动力学及高保真模型,开展模型校验研究;考虑多轴特种车辆及周围车辆的运动状态,建立车辆碰撞风险评估模型和避障稳定性约束模型;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方法,生成车辆安全稳定行驶轨迹.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特种车辆安全轨迹规划方法能够降低行驶碰撞风险,同时有效约束车辆行驶时的横摆和侧倾,实现安全稳定行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轴特种车 稳定性 模型预测控制 轨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