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Approach for Computer-Aided Design and Machining of General Cylindrical Cam Using Relative Velocity and Inverse Kinematics
1
作者 Se-Hwan Park Byong-Kook Gu +1 位作者 Joong-Ho Shin Geun-Jong Yoo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05-,共1页
Cylindrical Cam Mechanism which is one of the best eq uipments to accomplish an accurate motion transmission is widely used in the fie lds of industries, such as machine tool exchangers, textile machinery and automa t... Cylindrical Cam Mechanism which is one of the best eq uipments to accomplish an accurate motion transmission is widely used in the fie lds of industries, such as machine tool exchangers, textile machinery and automa tic transfer equipments.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approach for the shap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of the cylindrical cam. The design approach uses the relative velocity concept and the manufacturing approach uses the inverse kinematics concept. For the shape desig n, the contact points between the cam and the follower roller are calculated bas ed on relative velocity of which the direction is on the common tangential line, and then the whole shape of cam is determined from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ordi nate system. For the manufacturing procedures, the location and the orientation of cutter path can be allocated corresponding to the designed shape data. The in tegral NC code for multi-axis CNC machining center is created using the inverse kinematics concept from the data of the location and the orientation of cutter path. As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the machine tool is designed t o having an alternative size in fabricating the general cam, while the tool must be fitted to diameter size of the follower in the conventional approach. Finally, CAD/CAM program, "Cylindrical DAM", is developed on C++ lan guage. This program can perform shape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kinematics simul ation, which can make integral NC code for multi-axis CNC machining center.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be applied easily on fields of indust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lindrical Cam Mechanism(CCM) shape design rel ative velocity method NC Code multi-axis cnc machining center inverse kinema 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C多轴联动的机床交叉耦合轮廓误差补偿技术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万军 张峰 +3 位作者 张景轩 张景怡 张景妍 张万良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17,共6页
为了提高多轴联动CNC机床的加工精度,减小由机械传动及电气控制等因素造成的轮廓误差,针对多轴联动CNC机床伺服采用交叉耦合参数选择困难及稳定不强等问题,提出一种交叉耦合轮廓补偿的控制方法,建立交叉耦合轮廓误差补偿的模型,搭建了x... 为了提高多轴联动CNC机床的加工精度,减小由机械传动及电气控制等因素造成的轮廓误差,针对多轴联动CNC机床伺服采用交叉耦合参数选择困难及稳定不强等问题,提出一种交叉耦合轮廓补偿的控制方法,建立交叉耦合轮廓误差补偿的模型,搭建了x轴、y轴及z轴仿真实验平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轮廓误差补偿的算法使用交叉耦合误差补偿算法进行控制,可以大大降低轮廓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c多轴联动的数控机床 轮廓误差 交叉耦合控制 轮廓误差补偿 运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方向摄动的电火花直线轴联动加工效率研究
3
作者 刘家豪 罗学科 +6 位作者 刘建勇 李殿新 杨晓宇 张慧杰 李若冰 寇鹏远 王高博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22-129,共8页
基于电火花联动加工算法的实现机理进行了建模与试验研究,探究了电火花直线轴多轴联动加工效率与单轴加工效率的差异性。根据多种联动需要和电火花加工自身工艺特点,设计开发了主方向摄动插补算法,与传统逐点比较法插补相比可提升联动... 基于电火花联动加工算法的实现机理进行了建模与试验研究,探究了电火花直线轴多轴联动加工效率与单轴加工效率的差异性。根据多种联动需要和电火花加工自身工艺特点,设计开发了主方向摄动插补算法,与传统逐点比较法插补相比可提升联动加工效率。通过分析消耗的加减速时间以及连续运动时间,比较非放电和放电两种条件下单轴与联动插补的效率。结果表明,通过基于主方向摄动算法与插补轴逐级耦合的方式实现多轴联动是可行的;多轴联动与单轴运动相比有着较大幅度效率损失,非放电情况下,二轴联动的效率损失最大值约25.47%,三轴联动的效率损失最大值约46.30%,结果的波动受单轴连续进给比例影响。放电情况下,在本组试验中,将该直线插补算法与逐点比较法的材料去除速率进行对比,二轴联动提升约7.91%,三轴联动提升约1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轴联动 电火花数控机床 直线插补 主方向摄动 联动加工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多轴联动加工的碰撞检测与避障策略
4
作者 张达剑 蒋云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9期76-79,83,共5页
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向高精度、高效率与智能化方向发展的驱动下,数控机床的制造能力不断提升,应用领域持续扩展,为制造业高效率运行提供了良好的设备保障。在多轴联动加工的数控机床应用中,传统基于几何仿真的碰撞检测方法逐渐难以满足高... 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向高精度、高效率与智能化方向发展的驱动下,数控机床的制造能力不断提升,应用领域持续扩展,为制造业高效率运行提供了良好的设备保障。在多轴联动加工的数控机床应用中,传统基于几何仿真的碰撞检测方法逐渐难以满足高速加工场景需求,存在着刀具、夹具与工件间的复杂空间干涉问题,易引发碰撞事故,导致设备损坏、加工精度下降及生产停滞,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加工效率与制造成本,研究高效、智能的碰撞检测与避障技术,对于提升数控机床加工安全性、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多轴联动加工中的碰撞检测与避障问题,融合数控系统内部数据与外部传感器信息,综合利用优化算法与软硬件结合的避障策略,实现防碰撞性能的改善,为数控机床技术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多轴联动加工 碰撞检测 优化算法 避障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业的CNC加工岛设计 被引量:8
5
作者 李珊 王磊 +1 位作者 吴明兄 陈灿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9-35,共7页
应企业需求开发了一条采用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业的CNC加工岛,包括四台多轴加工中心、视觉引导机器人抓取系统、机器人行走装置、上下料输送装置、自动液压夹具等。介绍了机器人在中小型零件机加工领域的应用前景和需求;详细阐述了该CN... 应企业需求开发了一条采用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业的CNC加工岛,包括四台多轴加工中心、视觉引导机器人抓取系统、机器人行走装置、上下料输送装置、自动液压夹具等。介绍了机器人在中小型零件机加工领域的应用前景和需求;详细阐述了该CNC加工岛的建立、机械装置设计、工作流程以及控制系统集成设计。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备料完成后,该加工岛可以实现零件的全自动无人化加工,并满足节拍及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视觉引导 抓取系统 多轴加工中心 系统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ight的可变角度主轴刀柄机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晏 张明宇 陈辛波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0,共8页
为实现基于三轴数控加工中心的四轴数控加工功能,文中提出了一种可变角度主轴刀柄机构,其具有低成本的多轴化数控功能升级技术优势。首先,完成可变角度主轴刀柄机构的结构设计,并建立该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其次,基于ADAMS∕View建立可变... 为实现基于三轴数控加工中心的四轴数控加工功能,文中提出了一种可变角度主轴刀柄机构,其具有低成本的多轴化数控功能升级技术优势。首先,完成可变角度主轴刀柄机构的结构设计,并建立该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其次,基于ADAMS∕View建立可变角度主轴刀柄机构的参数化模型,并通过Isight平台搭建多目标优化设计流程,以主动臂平均扭矩、主动臂转角及连杆总长度为优化目标,采用NSGA-Ⅱ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数值算例的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始方案,优化后主动臂平均扭矩减小了15.5%,连杆总长度减小了11.3%,且机构内各部件在运动中不发生结构干涉。因此,基于Isight平台对可变角度主轴刀柄机构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的方法是可行的,优化后的机构具有更加合理的尺寸参数,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可变角度主轴刀柄机构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轴数控加工中心 参数模型 多目标优化 ISIG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跟踪仪的数控机床加工误差控制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唐永忠 唐亮 叶家福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3-217,共5页
数控机床使用时间延长,会使加工轨迹与实际轨迹轮廓之间偏离出现加工误差,同时存在加工效率差等缺陷,为了获得理想的数控机床加工效果,提出了基于激光跟踪仪的数控机床加工误差控制方法。首先采用激光跟踪仪确定数控机床加工轨迹,引入... 数控机床使用时间延长,会使加工轨迹与实际轨迹轮廓之间偏离出现加工误差,同时存在加工效率差等缺陷,为了获得理想的数控机床加工效果,提出了基于激光跟踪仪的数控机床加工误差控制方法。首先采用激光跟踪仪确定数控机床加工轨迹,引入叉耦合控制器,计算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轨迹误差估计值,然后根据误差分配结果确定加工轨迹轮廓误差补偿控制量,并根据插补值进行数控机床加工控制,最后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法降低了数控机床加工误差,提升了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多轴联动 加工精度 激光跟踪仪 仿真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式摆头加工中心动横梁热固耦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梁庆铧 谢颖熙 +5 位作者 陆龙生 黄光景 蔡思原 杨舒 韦世勇 姚云鹏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5-160,188,共7页
以五轴加工中心为代表的高端数控机床是国家重要战略物资,具有很高的综合性能需求。基于热固耦合分析方法,针对卧式加工中心中承载摆角铣头的动横梁进行结构特性研究。建立焊接式动横梁的实体单元热固耦合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动... 以五轴加工中心为代表的高端数控机床是国家重要战略物资,具有很高的综合性能需求。基于热固耦合分析方法,针对卧式加工中心中承载摆角铣头的动横梁进行结构特性研究。建立焊接式动横梁的实体单元热固耦合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动横梁在结构静力载荷和热载荷综合作用下的变形和应力。采用多元回归拟合方法,研究不同结构参数对动横梁结构特性的影响规律,并根据影响规律对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调整。在质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优化后的动横梁焊接结构的Y轴最大位移减少了10.489%,最大应力减少了4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加工中心 动横梁 结构特性 热固耦合 多元回归拟合 多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坐标曲面加工中进给速度的优化控制 被引量:9
9
作者 周艳红 周济 周云飞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9-175,共7页
介绍了基于曲面CNC(ComputerNumericalControl)直接插补方式的多坐标曲面加工中进给速度的控制原理.综合考虑刀具相对零件表面切削进给速度的恒定,曲面形状引起的各运动轴速度及其变化率不超过伺服驱动... 介绍了基于曲面CNC(ComputerNumericalControl)直接插补方式的多坐标曲面加工中进给速度的控制原理.综合考虑刀具相对零件表面切削进给速度的恒定,曲面形状引起的各运动轴速度及其变化率不超过伺服驱动能力,以及机床在启动、停止和速度变化时的平滑加减速运动控制等因素,实现了进给速度的合理确定与控制,可有效提高曲面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c 曲面加工 进给速度 优化控制 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数控机床动态精度技术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5
10
作者 吕盾 张佳辉 +3 位作者 王大伟 成群林 赵万华 卢秉恒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33,共12页
高档数控机床是支撑航空、航天及能源工程等领域零件加工的关键装备。当前我国已经可以设计和制造各种结构型式的高档数控机床,但是机床的性能与国外先进产品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其中高速下的动态误差大是主要差距之一。将动态误差定... 高档数控机床是支撑航空、航天及能源工程等领域零件加工的关键装备。当前我国已经可以设计和制造各种结构型式的高档数控机床,但是机床的性能与国外先进产品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其中高速下的动态误差大是主要差距之一。将动态误差定义为进给轴执行器末端位置相对于指令位置的偏差,并划分为闭环内动态误差和闭环外动态误差两部分。以某国产数控机床为对象,对动态误差进行测量和分离,呈现出动态误差的各种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分析各种形式动态误差的成因,归纳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指出围绕动态误差我国需要聚焦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动态误差 多轴机床 高速机床 高速高精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轴联动缠绕机数控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 被引量:7
11
作者 文立伟 路华 +1 位作者 富宏亚 王永章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5-298,326,共5页
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由于具有优良的性能而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数控系统作为其成型工艺装备的重要部分 ,如果采用标准数控系统 ,会使它的扩充和修改极为有限 ,并难以将自己的专用技术、工艺经验集成到控制系统中去 ,且成本较高。针对这些... 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由于具有优良的性能而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数控系统作为其成型工艺装备的重要部分 ,如果采用标准数控系统 ,会使它的扩充和修改极为有限 ,并难以将自己的专用技术、工艺经验集成到控制系统中去 ,且成本较高。针对这些情况 ,文中提出以 IPC和多轴运动控制器为基础构成开放式的六轴缠绕机数控系统 ,阐述了该数控系统的硬件构成 ,并重点介绍了系统应用软件的结构、系统软件的模块化设计以及如何在 Win-dows环境下进行用户化开发。该数控系统的实际工程应用 ,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和开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六轴数控系统 多轴运动控制器 缠绕机 应用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体理论的双摆头五轴数控机床RTCP误差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范晋伟 王晓峰 +1 位作者 王称心 宋贝贝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8-662,共5页
为了提高五轴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对双摆头五轴数控机床RTCP(rotation tool center point)模块的误差进行了分析.以多体系统运动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刚体六自由度假设理论,建立了误差分析模型.对旋转运动引起的RTCP刀具中心点误差和刀具... 为了提高五轴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对双摆头五轴数控机床RTCP(rotation tool center point)模块的误差进行了分析.以多体系统运动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刚体六自由度假设理论,建立了误差分析模型.对旋转运动引起的RTCP刀具中心点误差和刀具矢量误差进行了深入分析,推导出了刀具中心点误差和刀具矢量误差公式,并利用实验室开发的刀具轨迹仿真软件,对理想轨迹和实际轨迹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理论和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 五轴数控机床 旋转刀具中心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复杂曲面加工精度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伟 张信 +3 位作者 郑从志 赵旭东 边志远 姜忠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7-793,共7页
在综合考虑机床动静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各运动轴伺服运动模型和多体联动模型,给出了刀具的实际运动位置和姿态,基于包络理论求解了零件实际铣削成形点、线和层面,采用曲面造型方法构建出零件型面的综合误差。以复杂非可展曲面——&qu... 在综合考虑机床动静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各运动轴伺服运动模型和多体联动模型,给出了刀具的实际运动位置和姿态,基于包络理论求解了零件实际铣削成形点、线和层面,采用曲面造型方法构建出零件型面的综合误差。以复杂非可展曲面——"S"试件为例,进行了加工误差的预测和分析,给出了位置环、速度环等机床重要参数对工件铣削精度的影响,并通过切削试验后的数据回归分析予以验证。该平台的搭建为实现航空关键零件加工精度预测提供了技术支撑,依据计算结果可实时调整机床的动态参数,评估机床的加工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度预测 航空整体结构件 动态误差 多轴数控机床 精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分变换的多轴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解耦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剑雄 林述温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290-2294,共5页
基于几何误差可等效为微分运动的原理,提出了基于微分变换的多轴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建模的方法;运用雅可比矩阵建立了补偿值与刀具位姿误差之间的映射关系,矩阵中的元素可通过微分变换进行求解,由此利用雅可比矩阵的广义逆建立误差解耦模... 基于几何误差可等效为微分运动的原理,提出了基于微分变换的多轴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建模的方法;运用雅可比矩阵建立了补偿值与刀具位姿误差之间的映射关系,矩阵中的元素可通过微分变换进行求解,由此利用雅可比矩阵的广义逆建立误差解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多轴数控机床通用的自动化解耦计算流程。最后进行了五轴联动测试轨迹的误差补偿实验,补偿后的轨迹精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验证了误差模型及解耦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轴数控机床 微分变换 雅可比矩阵 误差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摆角头五轴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建模及补偿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范晋伟 罗建平 +2 位作者 蒙顺政 李伟 雒驼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6,共3页
研究带摆角头五轴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建模方法及误差补偿技术。基于多体系统运动学理论,阐述带摆角头五轴数控机床的拓扑结构及其低序体阵列,建了五轴差模型。根据该误差模型研究了带摆角头五轴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软件补偿计算方法,分别... 研究带摆角头五轴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建模方法及误差补偿技术。基于多体系统运动学理论,阐述带摆角头五轴数控机床的拓扑结构及其低序体阵列,建了五轴差模型。根据该误差模型研究了带摆角头五轴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软件补偿计算方法,分别建立理想条件与实际条件下刀具路线、数控指令及刀具轨迹三者间的相互映射关系,给出数控指令修正值的具体算法及迭代计算求解终止判别条件,通过该方法可获得修正后的数控指令,从而解决软件误差补偿的关键问题该补偿方法直接、简明,具有很好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角头 五轴数控机床 多体系统 几何误差模型 软件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形体的五轴联动数控加工 被引量:9
16
作者 宋理敏 贾磊 李粉霞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9-61,共3页
基于CAXA制造工程师2011软件平台,针对某一具体异形体零件,建立其三维模型,制定了加工策略,合理规划刀具轨迹,再导入VERICUT软件进行仿真加工,最后利用双转台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一次装夹完成了全部加工,经检测完全满足图纸要求,从而... 基于CAXA制造工程师2011软件平台,针对某一具体异形体零件,建立其三维模型,制定了加工策略,合理规划刀具轨迹,再导入VERICUT软件进行仿真加工,最后利用双转台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一次装夹完成了全部加工,经检测完全满足图纸要求,从而进一步体现了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在实际加工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体 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 数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AC的加工中心斗笠式刀库自动换刀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曹川川 郭鹏远 +2 位作者 张涛 谭修彦 邓三鹏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0-73,共4页
基于可编程多轴运动控制器(Programmable Multi-Axis Controller,PMAC)内置PLC设计了加工中心斗笠式刀库自动和手动换刀程序,巧妙利用"中间变量"使PLC程序简单、直观,降低编程难度,方便查找故障和分析原因。编制的控制程序已... 基于可编程多轴运动控制器(Programmable Multi-Axis Controller,PMAC)内置PLC设计了加工中心斗笠式刀库自动和手动换刀程序,巧妙利用"中间变量"使PLC程序简单、直观,降低编程难度,方便查找故障和分析原因。编制的控制程序已在VNCZT-545加工中心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编程多轴运动控制器 加工中心 斗笠式刀库 自动换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复合加工中心盘式刀库自动换刀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琳 刘超 +1 位作者 张秋杰 潘海鸿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75,共3页
针对自主开发的龙门式双主轴钣金刻铣与激光切割复合加工中心的顺序动作控制复杂、控制点数多且目前没有控制该特种复合加工中心的数控系统问题,提出采用自由口通讯方式实现多轴运动控制器与外挂独立型通用PLC的通信和控制,进而实现对... 针对自主开发的龙门式双主轴钣金刻铣与激光切割复合加工中心的顺序动作控制复杂、控制点数多且目前没有控制该特种复合加工中心的数控系统问题,提出采用自由口通讯方式实现多轴运动控制器与外挂独立型通用PLC的通信和控制,进而实现对复合加工中心的顺序动作控制以及盘式刀库自动换刀功能。对带有机械手的圆盘式刀库研究采用随机地址最优路径选刀方法,在该复合加工中心平台上实现自动化换刀功能。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外挂独立型通用PLC的自由口通讯控制方式下的最优路径选刀方法可以缩短换刀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复合加工中心 多轴运动控制系统 自由口通讯 外挂PLC 随机地址选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轴加工中心空间误差分析及补偿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包丽 张洪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7-129,132,共4页
加工中心精度是影响产品加工精度的最重要因素,误差补偿技术是提高加工中心精度的重要方式。通过分析五轴加工中心的空间误差及建模结果,以TTTRR五轴加工中心为例,建立了综合空间误差模型,为误差补偿打下理论基础;通过研究多种误差补偿... 加工中心精度是影响产品加工精度的最重要因素,误差补偿技术是提高加工中心精度的重要方式。通过分析五轴加工中心的空间误差及建模结果,以TTTRR五轴加工中心为例,建立了综合空间误差模型,为误差补偿打下理论基础;通过研究多种误差补偿技术,提出了一种可以基于建模结果的平动轴几何误差测量新方法,结合旋转轴几何误差的测量结果,最后通过在某台五轴加工中心上进行测量和补偿实验,验证了建模结果的正确性和新位移测量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加工中心 空间误差 几何误差辨识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代码修改的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补偿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高兴 佟浩 +2 位作者 周雷 满建财 李勇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2,共6页
为减小数控机床的空间运动定位误差,研究了一种基于G代码修改的几何误差补偿方法。以多体系统理论为基础,构建起多轴数控机床的通用误差模型,并据此建立了三轴数控机床空间误差模型。提出三维空间内任意直线轨迹的直线插补补偿算法和可... 为减小数控机床的空间运动定位误差,研究了一种基于G代码修改的几何误差补偿方法。以多体系统理论为基础,构建起多轴数控机床的通用误差模型,并据此建立了三轴数控机床空间误差模型。提出三维空间内任意直线轨迹的直线插补补偿算法和可提高圆心位置精度的平面内圆弧插补补偿算法,且这2种补偿算法都可分别设定不同的插补精度。采用修改G代码方式实现补偿方法的通用性,在XZOY型三轴数控机床上开展了误差补偿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数控机床 G代码修改 几何误差补偿 多体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