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DR模型的喹诺酮类抗生素对蛋白核小球藻联合毒性作用评估 被引量:4
1
作者 闫嘉宁 孟庆俊 +2 位作者 魏海生 李琳 郝研宁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46-1857,共12页
为考察新污染物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混合物的联合毒性效应,以常见的氧氟沙星(Ofloxacin,OFXL)、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诺氟沙星(Norfloxacin,NFXL)3种喹诺酮类抗生素为供试品,通过96 h急性毒性试验测定3种抗生素对蛋白核小球藻(Chl... 为考察新污染物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混合物的联合毒性效应,以常见的氧氟沙星(Ofloxacin,OFXL)、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诺氟沙星(Norfloxacin,NFXL)3种喹诺酮类抗生素为供试品,通过96 h急性毒性试验测定3种抗生素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生长抑制的单一毒性及二元和三元混合体系(共计20组)的联合毒性,通过等效线图法、浓度加和模型(CA)、独立作用模型(IA)、模型偏移率(MDR)和组合指数法评价二元和三元混合体系抗生素的相互作用类型。结果表明:①3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对蛋白核小球藻在96 h均呈现明显的生长抑制,以半数效应浓度EC_(50)的负对数(pEC_(50))作为判断毒性大小的指标,毒性呈NFXL(pEC_(50)=-2.02)>CIP(pEC_(50)=-2.12)>OFXL(pEC_(50)=-2.23)的特征。②混合体系毒性相互作用类型以协同作用为主,毒性相互作用类型与混合体系组分浓度比、毒性效应区域和污染物浓度范围有关。混合体系中混合物组分浓度比最接近1∶1时,协同作用最强,毒性最大。③混合体系在低浓度范围(0%~30%)时,毒性相互作用类型以加和作用为主;在中高浓度范围(30%~100%)时,毒性相互作用随混合体系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类型。研究显示,环境水体中喹诺酮类抗生素对蛋白核小球藻有一定的毒性效应,且抗生素二元、三元混合体系的协同毒性效应呈毒性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抗生素 联合毒性效应 浓度加和模型 模型偏移率(m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转基因多药耐药细胞K562/MDR耐药性的逆转作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马海英 赵瑾瑶 +1 位作者 金伟 孔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9-603,共5页
目的:研究川芎嗪(TMP)与环孢菌素A(CsA)单独及联合逆转人红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K562/MDR的多药耐药性(MDR),并进一步探讨其耐药逆转机制。方法:分别以倍比稀释后不同浓度的TMP(506 400 mg·L^-1)和CsA(0.5256 mg·L^-... 目的:研究川芎嗪(TMP)与环孢菌素A(CsA)单独及联合逆转人红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K562/MDR的多药耐药性(MDR),并进一步探讨其耐药逆转机制。方法:分别以倍比稀释后不同浓度的TMP(506 400 mg·L^-1)和CsA(0.5256 mg·L^-1)作用于体外培养的K562/MDR细胞72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率,确定TMP和CsA的非细胞毒性剂量;采用非细胞毒性剂量,实验分为5组:G1组(TMP+ADM+K562/MDR)、G2组(CsA+ADM+K562/MDR)、G3组(TMP+CsA+ADM+K562/MDR)、阴性对照组(以K562/S代替K562/MDR)、空白对照组(以1640培养基代替药物),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抑制50%的ADM浓度,即IC50,计算耐药倍数和逆转倍数;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细胞内ADM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跨膜糖蛋白P-gp的表达情况。结果:TMP及CsA的非细胞毒性剂量分别为320和2.0 mg·L^-1,K562/MDR细胞的耐药倍数为19.2倍;TMP及CsA均能降低K562/MDR细胞的耐药性,逆转倍数分别为5.2及9.6倍,并且两者联合应用,逆转倍数为15.6倍;TMP和CsA单独及联合应用均能明显增加K562/MDR细胞内ADM浓度;TMP及CsA单独应用均能降低K562/MDR细胞P-gp的表达,并且两者联合应用使K562/MDR细胞P-gp的表达率明显降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TMP和CsA单独及联合应用可逆转K562/MDR细胞对化疗药物ADM的MDR,且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其逆转机制可能为降低P-gp水平,升高细胞内ADM浓度,增强对ADM的敏感性,从而发挥治疗肿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环孢菌素A 多药耐药逆转 K562/mdr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药基因MDR_1和GST-π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小平 吴素歌 +5 位作者 韩苏夏 李恩孝 吴向陇 李旭 李信民 闫春芳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63-564,581,共3页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MDR1 和GST -π基因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RT -PCR方法检测了 2 0例宫颈癌组织耐药基因MDR1 和GST -π。结果 宫颈癌组织MDR1 、GST-π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5% (1 3/2 0 )、75% (1 5/2 0 ) ,MDR1 和GST -π...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MDR1 和GST -π基因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RT -PCR方法检测了 2 0例宫颈癌组织耐药基因MDR1 和GST -π。结果 宫颈癌组织MDR1 、GST-π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5% (1 3/2 0 )、75% (1 5/2 0 ) ,MDR1 和GST -π共表达率为 50 % (1 0 /2 0 ) ,二者均表达阴性 2例 (1 0 % )。两种耐药基因表达与肿瘤分化、临床分期均无关。结论 宫颈癌组织中亦存在较高的MDR1 和GST -π基因表达 ,而二者在其先天性耐药机制中均占有重要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mdr1 GST-Π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R、GST-π与宫颈癌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华英 施达仁 陆洪芬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05-308,共4页
目的 :评价MDR、GST π与宫颈癌新辅助介入化疗敏感性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方法检测 5 7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前的活检标本的MDR和GST π ,FIGO分期Ⅰb期 7例、Ⅱa期 35例、Ⅱb期 15例。介入化疗两疗程后评... 目的 :评价MDR、GST π与宫颈癌新辅助介入化疗敏感性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方法检测 5 7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前的活检标本的MDR和GST π ,FIGO分期Ⅰb期 7例、Ⅱa期 35例、Ⅱb期 15例。介入化疗两疗程后评价化疗疗效 ,然后行宫颈癌根治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病理发现有宫旁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或阴道切缘阳性者均给予术后补充放疗。 5 7例都得到随访 ,中位随访期 35月 (2 1— 6 6月 )。SPSS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MDR(+) 14例 ,MDR的表达率为 2 4.6 % (14/5 7) ,GST π共表达 2 9例 ,表达率为 5 0 .8% (2 9/5 7) ,新辅助化疗的总有效率 (包括临床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 )为 81% (46 /5 7)。 5 7例化疗后均行宫颈癌根治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辅助放疗 13例。五年生存率分别为Ⅰb期 10 0 %、Ⅱa期 91%、Ⅱb期 78.5 %。MDR与化疗疗效及生存率有关 ,MDR(- )组的化疗有效率为 93% (40 /4 3) ,而MDR(+)组仅 43% (6 /14)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MDR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宫旁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GST π仅与化疗疗效相关 ,GST π(+)组化疗有效率为 6 9%(2 0 /2 9) ,GST π(- )组为 93% (2 6 /2 8)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M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r GST-Π 宫颈癌 新辅助介入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大肠癌组织MDR1mRNA的定量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有柱 谭毓铨 郑永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815-818,共4页
肿瘤的原发与继发性多药耐药已成为临床成功治疗肿瘤的巨大障碍,而这种多药耐药已证明与MDR基因的表达成正相关。根据PCR工作原理设计一种以标准MDR1DNA为参照的PCR定量检测肿瘤组织MDR1mRNA的方法。同时对10例胃癌、6例大肠癌及4例非... 肿瘤的原发与继发性多药耐药已成为临床成功治疗肿瘤的巨大障碍,而这种多药耐药已证明与MDR基因的表达成正相关。根据PCR工作原理设计一种以标准MDR1DNA为参照的PCR定量检测肿瘤组织MDR1mRNA的方法。同时对10例胃癌、6例大肠癌及4例非肿瘤胃组织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有4例MDR1mRNA高表达,其中胃癌3例,大肠癌1例,其余癌组织及非肿瘤胃组织均未检出。3例胃癌均为低分化腺癌,占被检低分化胄腺癌的60%(3/5),大肠癌1例为中分化腺癌。因此,肿瘤组织的MDR1mRNA表达似乎与其组织学类型有关,低分化癌MOR1mRNA呈高表达倾向,这也有可能是低分化癌往往水后化疗不满意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大肠肿瘤 耐药 mdr1 MRNA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bcrp、mdr-1、mrp-1和lrp耐药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郑静 胡建达 +2 位作者 张昭秀 陈鑫基 吕联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50-1852,共3页
目的:定量检测急性白血病(AL)患者乳腺癌耐药相关蛋白基因(bcrp)、多药耐药基因(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1)及肺耐药相关蛋白基因(lrp)表达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real time fluo... 目的:定量检测急性白血病(AL)患者乳腺癌耐药相关蛋白基因(bcrp)、多药耐药基因(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1)及肺耐药相关蛋白基因(lrp)表达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real 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RT-PCR,FQ RT-PCR)检测105例AL患者bcrp、mdr-1、mrp-1、lrp等基因的拷贝数,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AL组bcrp基因拷贝数(2.8×103)±(8.4×10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6×102)±(2.3×103),P<0.05;mdr-1基因拷贝数(1.3×105)±(2.2×105)及lrp基因拷贝数(8.3×105)±(1.0×106)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复发组AL患者的mdr-1拷贝数(3.7×104)±(1.1×105)明显高于初治组患者(1.1×104)±(3.6×104),P<0.05。在AL耐药组mdr-1拷贝数(2.1×104)±(9.1×104)明显高于敏感组(1.0×104)±(3.8×104),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mdr-1和mrp-1,mdr-1和lrp,mrp-1和lrp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经等级相关分析显示mdr-1和lrp的表达与耐药性密切相关。结论: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的出现与bcrp、mdr-1、mrp-1、lrp中一项或几项过度表达有关,mdr-1较其它基因更具有预测临床预后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基因 mdr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rbB-2、Nm23和MDR1基因在原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转移和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大伟 宋燕 +1 位作者 吴新宇 高航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3-475,共3页
目的:探讨C-erbB-2、Nm23和MDR1在原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49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组织中C-erbB-2、Nm23和MDR1的表达,并分析3种基因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转移的关系。结果:49例乳腺... 目的:探讨C-erbB-2、Nm23和MDR1在原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49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组织中C-erbB-2、Nm23和MDR1的表达,并分析3种基因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转移的关系。结果:49例乳腺癌患者中C-erbB-2、MDR1高表达和Nm23低表达的患者转移发生率高(P<0.05)。MDR1的表达与C-erbB-2的表达有相关性(rs=1.00,P<0.05),Nm23与C-erbB-2的表达无相关性(rs=0.80,P>0.05),MDR1的表达与Nm23的表达无相关性(rs=0.80,P>0.05)。C-erbB-2、MDR1同时阳性的患者及C-erbB-2阳性、Nm23阴性的患者转移发生的几率较高,预后较差。结论:C-erbB-2、Nm23和MDR1与乳腺癌转移有关,多个指标联合检测用来估计患者预后指导意义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因 ERBB-2 基因 肿瘤抑制 基因 m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多药耐药(MDR)和抗凋亡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谢磊 黄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8-432,共5页
肿瘤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肿瘤放化疗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肿瘤MDR的产生主要与肿瘤细胞高表达ABC超家族外排泵与肿瘤细胞本身所表现的凋亡抑制有关。本文针对肿瘤细胞的MDR与抗凋亡相关信号通路、因子和酶的关系以及... 肿瘤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肿瘤放化疗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肿瘤MDR的产生主要与肿瘤细胞高表达ABC超家族外排泵与肿瘤细胞本身所表现的凋亡抑制有关。本文针对肿瘤细胞的MDR与抗凋亡相关信号通路、因子和酶的关系以及它们与ABC超家族转运体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mdr) 凋亡 mdr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MDR1基因多态性对他克莫司日需剂量及血药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倪晓洁 郑少玲 +4 位作者 陈必成 傅晶 蔡勇 杨亦荣 潘晓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9-322,共4页
目的观察肾移植受者的多药耐药基因1(MDR1)C3435T和G2677T单核苷酸多态性对维持稳定的移植肾功能所用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FK506)日需剂量及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5-8月接受随访的同种异体肾移植受者128例,应用序列特异性聚合... 目的观察肾移植受者的多药耐药基因1(MDR1)C3435T和G2677T单核苷酸多态性对维持稳定的移植肾功能所用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FK506)日需剂量及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5-8月接受随访的同种异体肾移植受者128例,应用序列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MDR1 C3435T和G2677T基因变异情况,并采用ELISA法测定FK506血药浓度,比较不同MDR1基因型患者根据体重标准化的FK506日需剂量和血药浓度/剂量比值(C/D值)的差异。结果维持移植肾功能稳定的FK506日需剂量在MDR1 G2677T低表达基因型即TT型受者中为0.045±0.024mg/kg,明显低于高表达基因型GG/GT/GA型受者(0.056±0.026mg/kg,P<0.05);在MDR1 C3435T-G2677T低表达单倍体即3435TT-2677TT单倍体受者中为0.044±0.023mg/kg,明显低于高表达单倍体即3435CC-2677GG单倍体受者(0.058±0.024mg/kg,P<0.05)。MDR1 C3435T低表达基因型TT型和高表达基因型CC/CT型的FK506日需剂量无显著差异(P>0.05)。FK506C/D值在MDR1 C3435T和G2677T高、低表达基因型及单倍体肾移植受者之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携带MDR1低表达型即2677TT基因型和3435TT-2677TT单倍体的肾移植受者可以服用更低剂量的FK506以维持移植肾功能。肾移植受者中MDR1基因多态性与FK506血药浓度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mdr 多态性 单核苷酸 他克莫司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MDR-1基因表达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玉宝 马春雷 +1 位作者 张国强 张岂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1221-1224,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原发性乳腺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MDR-1基因表达的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3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新鲜组织MDR-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原发灶M... 目的:初步探讨原发性乳腺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MDR-1基因表达的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3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新鲜组织MDR-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原发灶MDR-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灶基因表达高于转移灶,原发灶基因表达与年龄、TNM分期有关,而与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程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原发灶 淋巴结转移灶mdr—1基因表达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技术抑制耐药细胞MDR1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晓菁 温泽清 +1 位作者 张华玲 石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3-836,共4页
目的:探讨载体表达的小干扰RNA(siRNA)抑制MDR1基因的表达,并逆转卵巢癌耐药细胞多药耐药的可行性。方法:浓度梯度诱导法和人MDR1基因载体转染法建立阿霉素耐药细胞株OVCAR/AR和多药耐药亚株OVCAR/MDR细胞。脂质体介导将MDR1特异性siRN... 目的:探讨载体表达的小干扰RNA(siRNA)抑制MDR1基因的表达,并逆转卵巢癌耐药细胞多药耐药的可行性。方法:浓度梯度诱导法和人MDR1基因载体转染法建立阿霉素耐药细胞株OVCAR/AR和多药耐药亚株OVCAR/MDR细胞。脂质体介导将MDR1特异性siRNA的表达载体(pSN/mdr1a和pSN/mdr1b)转染耐药细胞,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MDRl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P-gp的表达,MTT法检测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的抵抗性。结果:耐药细胞OVCAR/MDR细胞MDR1 mRNA的表达高于OVCAR/AR细胞,两者均高于其亲代细胞OV-CAR-3;转染pSN/mdr1a和pSN/mdr1b可显著抑制两株耐药细胞MDR1 mRNA和P-gp的表达,OVCAR/MDR和OV-CAR/AR细胞对阿霉素抗药性的逆转率分别为79.5%和93.9%。结论:载体表达的MDR1特异性siRNA可抑制卵巢癌耐药细胞亚株MDR1基因的表达,因而增加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基因 mdr1 卵巢肿瘤 抗药性 耐药细胞 mdr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药基因 MDR1、GST-π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立梅 毛慧生 +5 位作者 林晓萍 冯玉梅 陈高明 杨毅 刘洪隐 李春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846-847,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 mdr1 GST-Π 耐药性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杂交法检测MDR1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与p53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苏丹 许沈华 +2 位作者 倪型灏 张谷 朱赤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9期900-902,共3页
目的:了解食管癌组织MDR1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p53的关系。方法: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了57例食管癌组织标本中MDR1基因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了其中44例p53蛋白的表达并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57例食管癌组织中MDR1mRNA阳... 目的:了解食管癌组织MDR1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p53的关系。方法: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了57例食管癌组织标本中MDR1基因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了其中44例p53蛋白的表达并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57例食管癌组织中MDR1mRNA阳性表达率为35%(20/57),其中食管癌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阳性表达为29%(8/29),有淋巴结转移患者阳性表达分别为41%(12/28),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表达。临床Ⅱ期食管癌患者阳性表达分别为27%(8/30),临床Ⅲ-Ⅳ期阳性表达为44%(12/27),高于临床Ⅱ期患者的表达。食管癌患者MDR1mRNA表达与肿瘤大小、部位、分化程度、肿瘤浸润的程度无明显相关。44例食管癌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3%(32/44),其中食管癌浸润至肌层,p53表达率为45%(5/11),肿瘤浸润至外膜,p53表达率为82%(27/33),差异有显著性,P<0.01。食管癌患者p53表达与肿瘤大小、部位、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32例p53蛋白表达阳性的组织中有10例MDR1mRNA表达阳性,它们之间的表达在统计学上无明显相关。结论:MDR1基因及突变型p53在食管癌组织中均有过表示,其表达可能与食管癌进展相关。在食管癌组织中MDR1基因表达可能并非受p53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杂交法 检测 mdr1基因 食管癌 表达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Taq Man-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类mdr1基因 被引量:9
14
作者 邹亚伟 封志纯 +4 位作者 胡斌 乔英飒 吴梓梁 陈福雄 叶铁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6-468,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比现有方法敏感、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的人类mdr1基因的新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新方法。方法用Primer Express 2.0引物设计软件设计引物和MGB探针,以Taq Man-MGB探针技术为基础,运用Taq Man-MGB探针,以含有目的基因mdr1cDN... 目的建立一种比现有方法敏感、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的人类mdr1基因的新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新方法。方法用Primer Express 2.0引物设计软件设计引物和MGB探针,以Taq Man-MGB探针技术为基础,运用Taq Man-MGB探针,以含有目的基因mdr1cDNA的质粒pHaMDR1/A为阳性模板,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所建立方法的最低检测限度为15个基因拷贝/反应,在待扩增DNA浓度为3.061×103 cps/ml-3.061×109cps/ml范围时,模板浓度与循环阈值(Ct)之间的相关性良好,决定系数r2为0.988243。结论应用Taq Man-MGB探针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人类mdr1基因,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高和精确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Q Man-MGB探针 实时荧光定量PCR md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MDR1-mRNA、MRP-mRNA及LRP-mRNA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俊兰 戴为民 +1 位作者 石廷章 魏秀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 观察肺癌组织及癌旁肺组织MDR1 mRNA、MRP mRNA及LRP mRNA的表达。方法 采用RT PCR法检测 30例肺癌患者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MDR1 mRNA、MRP mRNA和LRP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MDR1 mRNA在肺癌组织及癌旁肺组织的表达阳性率分别... 目的 观察肺癌组织及癌旁肺组织MDR1 mRNA、MRP mRNA及LRP mRNA的表达。方法 采用RT PCR法检测 30例肺癌患者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MDR1 mRNA、MRP mRNA和LRP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MDR1 mRNA在肺癌组织及癌旁肺组织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40 %及 16 .6 7% (P =0 .0 45 ) ,其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无明显关系。MRP mRNA在肺癌组织及癌旁肺组织的表达分别为 43 .33 %及 2 6 .6 7% ,低分化者MRP的表达率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者 (P =0 .0 3) ,其表达与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LRP mRNA在肺癌组织及癌旁肺组织的表达分别为 5 6 .6 7%及 10 % (P =0 .0 0 0 4) ,其表达与肿瘤类型、临床分期及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 30例肺癌组织中MDR1 mRNA、MRP mRNA、LRP mRNA共同表达者 7例(2 3 .33 % ) ,三者均无表达者 10例 (33 .33 % ) ,三者的一致性达 5 6 .6 7%。结论 MDR1 mRNA、MRP mRNA、LRP mRNA在肺癌的耐药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r1 MRP LRP RT-PCR MRNA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白血病survivin,bcl-2,mdr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筱梅 徐酉华 +2 位作者 于洁 邓兵 苏庸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15-218,226,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survivin、bcl-2、mdr1 mRNA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RT-PCR的方法检测患儿骨髓survivin、bcl-2和mdr1的mRNA。结果:初诊患儿survivin、bcl-2和mdr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初诊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髓...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survivin、bcl-2、mdr1 mRNA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RT-PCR的方法检测患儿骨髓survivin、bcl-2和mdr1的mRNA。结果:初诊患儿survivin、bcl-2和mdr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初诊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survivin、bcl-2、mdr1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完全缓解期患儿survivin和bcl-2阳性表达明显低于初诊白血病患儿。复发组survivin、bcl-2、mdr1三者阳性率明显高于缓解组。survivin阳性和阴性表达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urvivin和bcl-2在急性白血病患儿表达增高,其表达与急性白血病的类型和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无关。survivin、bcl-2和mdr1在儿童白血病的共表达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BCL-2 mdr1 白血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MDR_1/P-gp、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晓妹 周仁祥 +1 位作者 张日民 黄维青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17-520,共4页
目的 :联合检测乳腺癌患者中MDR1/P gp、及C erbB 2的表达 ,并探讨MDR1/P gp与C erbB 2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RT PCR(FQ RT PCR)法检测 5 7例乳腺癌、2 0例对照组 (包括 10例乳腺良性疾病、10例癌旁正常组织 )中MDR1基因的表达 ... 目的 :联合检测乳腺癌患者中MDR1/P gp、及C erbB 2的表达 ,并探讨MDR1/P gp与C erbB 2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RT PCR(FQ RT PCR)法检测 5 7例乳腺癌、2 0例对照组 (包括 10例乳腺良性疾病、10例癌旁正常组织 )中MDR1基因的表达 ,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上述标本中P gp及C erbB 2蛋白的表达。 结果 :乳腺癌患者中MDR1基因扩增率及P gp蛋白阳性率分别为 5 0 .88% (2 9/ 5 7)和 4 2 .11% (2 4 / 5 7)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MDR1基因扩增率高于P gp蛋白表达 ,二者呈高度相关 ,但并不完全相符 ;乳腺癌中C erbB 2过表达率为 2 8.0 7% (16 / 5 7) ,正常对照组中无C erbB 2蛋白过表达。MDR1/P gp阳性率与C erbB 2过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乳腺癌中存在多药耐药基因MDR1及原癌基因C erbB 2的共表达 ,且其表达呈正相关。上述二种基因的表达 ,与乳腺癌的多药耐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r1 P-GP C-ERBB-2 乳腺癌 多药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例肺癌疗前MDR1P—糖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叙仪 蔡鹏 +2 位作者 张力键 王萍 董芳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805-810,共6页
70例肺癌疗前新鲜标本,采用特异识别簇单克隆抗体C219,检测MDR1P-糖蛋白(MDR1P-glycoprotein,MDR1P-gp)表达与疗效、预后关系。结果示:MDR1P-gp(+)率34%(24/70);低分化鳞、腺癌与中及高分化型MDR1P-gp(+)各为52%... 70例肺癌疗前新鲜标本,采用特异识别簇单克隆抗体C219,检测MDR1P-糖蛋白(MDR1P-glycoprotein,MDR1P-gp)表达与疗效、预后关系。结果示:MDR1P-gp(+)率34%(24/70);低分化鳞、腺癌与中及高分化型MDR1P-gp(+)各为52%(13/25)及21%(6/29),差别显著(P<0.05,x2=4.4802);表达(+)~者占96%(23/24),仅4.2%(1/24)(P=1×109)。表达程度与晚期无关;6例原发瘤与复发转移瘤间仅1例MDR1P-gp表达相符;32例接受化疗,MDR1P-gp与治疗符合率94%(30/32):MDR1P-gp(+)与治疗符合率75%,(-)则为61%(P>0.05)。SCLC与治疗符合率100%(9/9),NSCLC为48%(12/23)(P=0.01),提示(MDR1P-gp表达可能能反映SCLC疗效;中数生存期(MSD)MDR1P-gp(+)及(-)各为6.5月与13月(P=0.001)Kaplan-Meier曲线及Log-Randtest(P<0.01x2=7.085)均提示MDR1P-gp(-)者有明显生存期优势。现存5例,(+)组1例22+月,(-)组4例,48+月3例,37+月1例。故MDR1P-gp表达可能有预测预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mdr1P 糖蛋白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clinD1,Bax及MDR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鸿程 曹乃清 +4 位作者 张程 简丽萍 许学亮 孙绍娟 曹兵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81-783,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促凋亡基因Bax及多药耐药基因MDR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生物学特性:方法:用鼠抗人CyclinD1、鼠抗人MDR1及鼠抗人Bax单克隆抗体(mAb)对56例石蜡包埋的原发性NSCLC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促凋亡基因Bax及多药耐药基因MDR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生物学特性:方法:用鼠抗人CyclinD1、鼠抗人MDR1及鼠抗人Bax单克隆抗体(mAb)对56例石蜡包埋的原发性NSCLC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与20例肺良性病变作对照,对其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CyclinD1表达为恶性病变高于良性病变(P<0.05),与P—TNM分期及分化程度无关。Bax蛋白在NSCLC和肺良性病变中表达无明显差异性,但在NSCLC中,肿块≥3cm时其表达高于肿块<3cm,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Ⅲ~Ⅳ期高于Ⅰ~Ⅱ期,中~高分化高于低~中分化(各组P<0.05):MDR1在NSCLC中的表达高于肺良性病变(P<0.05),并且在肿块≥3cm高于肿块<3cm(P<0.05),有淋巴结转移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结论:CyclinD1的过表达与肺癌的发生有关:Bax在NSCLC发生的早期低表达,而在中晚期高表达,说明Bax在早期的抑制有诱癌形成的可能,晚期则加速癌细胞凋亡,参与机体的抗癌机制;MDR1的过表达与NSCLC的发展与预后有关,并有利于NSCLC耐药的监测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IND1 BAX mdr1 NSCLC 细胞凋亡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组织MDR1和GST-πmRNA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戴广海 石廷章 李春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5-168,共4页
分析肺癌组织MDR1和GST-π基因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运用RT-PCR方法对51例手术切除肺癌组织和相应的癌周正常肺组织进行MDR1和GST-πmRNA检测。结果:MDR1mRNA在正常肺组织和肺癌组织中表达阳... 分析肺癌组织MDR1和GST-π基因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运用RT-PCR方法对51例手术切除肺癌组织和相应的癌周正常肺组织进行MDR1和GST-πmRNA检测。结果:MDR1mRNA在正常肺组织和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3.7%(7/51)和43.1%(22/51);而GST-πmRNA阳性率则分别为19.6%(10/51)和51.0%(26/51).MDR1或GSTD-πmRNA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组织分化、TNM分期等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19例(37.3%)发生MDR1和GST-πmRNA共表达;22例(43.11%)二者均无表达;7例(13.7%)仅表达GST-πmRNA:3例(5.9%)仪表达MDR1mRNA。结论:肺组织细胞在恶变过程中MDR1和GST-πmRNA表达均有所增加,二者在肺癌先天性耐药机制中均占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二者在肺癌中的表达基本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r1 GST-Π RT-PCR 肺肿瘤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