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mtDNA D-loop区单倍型簇频率与中国家鸡多母系起源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梁勇 康乐 +3 位作者 崔建勋 吕雪梅 杨宁 张细权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42-2353,共12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家鸡和原鸡D-loop区单倍型簇的区域性分布和频率揭示中国家鸡多母系起源的区域和传播途径。通过对1 347条鸡D-loop序列进行完全对比排序,共发现198种单倍型,聚成12个单倍型簇。分析结果显示,海岛型红色原鸡与家鸡和...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家鸡和原鸡D-loop区单倍型簇的区域性分布和频率揭示中国家鸡多母系起源的区域和传播途径。通过对1 347条鸡D-loop序列进行完全对比排序,共发现198种单倍型,聚成12个单倍型簇。分析结果显示,海岛型红色原鸡与家鸡和大陆型红色原鸡有明显差异;苏门答腊大陆型红色原鸡作为独立分支,也体现出与东南亚大陆型红色原鸡的区别。单倍型簇频率分析显示,Clade C代表的母系可能更早在东南亚及云南等地驯化并对我国南方家鸡形成产生影响,但并非直接由云南引入我国,应该另有途径;Clade D代表的母系可能更早在山东及河南一带驯化繁衍,后引入四川,并在四川开始大规模繁育饲养,此后向周边区域传播扩散,成为中国家鸡重要母系来源。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我国家鸡多母系起源的论断,并指出东南亚是我国南方家鸡重要的母系来源;同时,河南和山东一带也可能是我国家鸡起源的区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鸡 mtdna D-LOOP区 聚类分析 频率 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地方鸭品种mtDNA D-loop区单倍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卞友庆 栾德琴 +5 位作者 张扬 孙国波 董飚 秦豪荣 常国斌 陈国宏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57-59,共3页
为进一步研究鸭品种或遗传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对22个地方鸭品种(遗传资源群体)、2个野鸭群体和2个番鸭群体,共计208个个体的mtDNA D-loop区部分DNA序列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单倍型多样度(Hd)为0.886±0.00033,平均核苷酸多样... 为进一步研究鸭品种或遗传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对22个地方鸭品种(遗传资源群体)、2个野鸭群体和2个番鸭群体,共计208个个体的mtDNA D-loop区部分DNA序列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单倍型多样度(Hd)为0.886±0.00033,平均核苷酸多样度(Pi)为0.02252,并且在所有群体中共发现了60种单倍型,表明我国地方鸭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单倍型H8在2种野鸭中均有发现,为我国地方鸭品种起源判定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dna D-LOOP区 遗传多样性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蜜蜂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Ⅱ富含A+T非编码区单倍型类群
3
作者 李兴安 牛庆生 薛运波 《中国蜂业》 2016年第10期16-17,20,共3页
西方蜜蜂(Apis砌ZZ澹ra)的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I(COII)富含A+T非编码区(AT-rich noncoding region,NC)属于高变异DNA序... 西方蜜蜂(Apis砌ZZ澹ra)的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I(COII)富含A+T非编码区(AT-rich noncoding region,NC)属于高变异DNA序列,既呈现mtDNA长度变异又呈现mtDNA序列变异,它作为mtDNA多态性标记广泛地应用于A.m.地理亚种的DraI酶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DraI RFLP)分析和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分析。在本文中,A.m.非洲世系mtDNA的28种DraI RFLP谱图被归纳为3种COI—COIINC单倍型类群,即P0、Q元件组成类群,P1、Q元件组成类群以及P2、Q元件组成类群;A.m.西部欧洲世系mtDNA的90种DraI RFLP谱图被归纳为1种COI—COIINC单倍型类群,即P、Q元件组成类群;A.砚东部欧洲世系mtDNA的25种SNP谱图被归纳为1种COI—COIINC单倍型类群,即Q元件组成类群;A.m.亚洲世系mtDNA的29种DraIRFLP谱图被归纳为3种COI—COIINC单倍型类群,即P0、Q元件组成类群,P0’、Q元件组成类群以及P1',Q元件组成类群。本文综述了这个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蜜蜂 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I非编码区 线粒体DNA类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tDNA控制区新单倍型的斑背大尾莺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赵雪琼 李波 +3 位作者 李枫 张微微 胡春芳 丛日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6-78,89,共4页
采用非损伤DNA分析技术,在上海崇明岛自然保护区和辽宁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斑背大尾莺(Lo-custella pryeri)种群样本中检测出15个新的mtDNA控制区单倍型。结合已发表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崇明岛自然保护区的种群与江西南矶山... 采用非损伤DNA分析技术,在上海崇明岛自然保护区和辽宁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斑背大尾莺(Lo-custella pryeri)种群样本中检测出15个新的mtDNA控制区单倍型。结合已发表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崇明岛自然保护区的种群与江西南矶山、辽宁双台河口、黑龙江扎龙地理种群间没有显著的遗传差异,该结果显示出上海崇明岛种群与其他3个地理种群的巢形相异在遗传学上缺乏关联。此外,双台河口新定义的3个单倍型与南矶山、双台河口、扎龙地区的单倍型以及双台河口以往发现的单倍型发生了明显分化,其分支间遗传距离显著大于各栖息地种群(约10倍)。这暗示了双台河口分布的斑背大尾莺种群部分发生了分化,或者后分化出的进化支(W,R)属于斑背大尾莺指名亚种或新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背大尾莺 mtdna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DNA突变致聋家系检测及单倍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畅 高国凤 +4 位作者 胡玉华 张阮章 徐志勇 宋军燕 王沙燕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4期402-406,共5页
目的探讨母系遗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诱发致聋家系的线粒体DNA突变情况及其单倍型背景。方法收集贵州遵义地区6个母系遗传非综合征性耳聋家系的临床资料及血液样本,经PCR-RFLP(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 目的探讨母系遗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诱发致聋家系的线粒体DNA突变情况及其单倍型背景。方法收集贵州遵义地区6个母系遗传非综合征性耳聋家系的临床资料及血液样本,经PCR-RFLP(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及测序技术检测线粒体DNA1555G突变,并通过对各家系线粒体DNA高变区序列测定及编码区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以划分单倍型类群。结果经酶切及测序证实其中4个家系存在线粒体DNA1555G突变,分别属于A、D6、G及M单倍型。结论该地区线粒体DNA1555G突变引起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高度敏感致聋的家系发生率较高,线粒体DNA1555G突变致聋家系呈现不同的线粒体单倍型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系遗传 耳聋 线粒体DNA 基因突变 类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马mtDNA D-loop区遗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苏锐 谢文美 +5 位作者 张云生 王小斌 张春梅 王美菊 陈宏 雷初朝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20,共4页
利用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对关中马27个个体的线粒体DNA D-loop 247 bp序列的遗传多态性及系统进化进行分析,检测到9种单倍型,其核苷酸多态位点19个,约占所测核苷酸总长的7.69%,均为转换。关中马mtDNA D-loop区核苷酸多样度(π... 利用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对关中马27个个体的线粒体DNA D-loop 247 bp序列的遗传多态性及系统进化进行分析,检测到9种单倍型,其核苷酸多态位点19个,约占所测核苷酸总长的7.69%,均为转换。关中马mtDNA D-loop区核苷酸多样度(π值)为0.0219±0.0076,单倍型多样度(H)为0.843±0.041,表明关中马mtDNA遗传多态性丰富。根据mtDNA序列构建了关中马的NJ分子系统树,发现存在A、C、D、F和G共5个支系,表明关中马是多起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马 mtdna D-LOOP 多态性 支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文山牛和迪庆牛mtDNA的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文际坤 俞英 +6 位作者 赵开典 朱芳贤 王文 刘爱华 李维智 张亚平 施立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4-96,共3页
云南文山牛和迪庆牛mtDNA的多态性研究文际坤,俞英,赵开典,朱芳贤(云南省肉牛和牧草研究中心,昆明650212)王文,刘爱华,李维智,张亚平,施立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昆明650223)通过线粒体DNA限制... 云南文山牛和迪庆牛mtDNA的多态性研究文际坤,俞英,赵开典,朱芳贤(云南省肉牛和牧草研究中心,昆明650212)王文,刘爱华,李维智,张亚平,施立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昆明650223)通过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mtDNARF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态性 mtdna 云南文山 云南黄牛 迪庆 限制性内切酶 限制性类 云南省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根瘤蚜mtDNA CO Ⅰ遗传多样性与系统发育(英文) 被引量:6
8
作者 孙庆华 陈迎春 +2 位作者 王海波 D.A.DOWNIE 翟衡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85-894,共10页
通过线粒体DNA COⅠ多态性研究了我国根瘤蚜Daktulosphaira vitifoliae Fitch的遗传分化与系统发育,并将我国根瘤蚜单倍型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85个单倍型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序列中A,C,T,G4种核苷酸的比例分别为34.8%,15.8%,39.2%... 通过线粒体DNA COⅠ多态性研究了我国根瘤蚜Daktulosphaira vitifoliae Fitch的遗传分化与系统发育,并将我国根瘤蚜单倍型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85个单倍型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序列中A,C,T,G4种核苷酸的比例分别为34.8%,15.8%,39.2%和10.2%,29个变异位点中单一多态位点12个,简约信息位点17个。确定了13种单倍型,检测5种单倍型,其中上海群体单倍型相对丰富,且上海葡萄根瘤蚜群体与其他3个群体之间没有共享单倍型。同时上海群体与其他3个群体的遗传距离最大(0.039~0.040),Nm最小(0.02),在分子系统发育树和单倍型网络图上为独立分支,说明我国根瘤蚜至少有两个独立的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根瘤蚜 mtdna CO I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mtDNA控制区遗传变异与进化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苏瑛 刘宁 +3 位作者 曹五七 叶昌辉 潘武艺 马佳雄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29-32,共4页
利用DNA测序技术测定了我国6个家鸭品种31个个体线粒体DNA控制区多变序列。序列分析结果显示:A、T、C、G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313、0.201、0.355和0.130;检测到6个变异位点,约占分析位点总数的1.80%;检测到两种变异类型:颠换和转换,... 利用DNA测序技术测定了我国6个家鸭品种31个个体线粒体DNA控制区多变序列。序列分析结果显示:A、T、C、G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313、0.201、0.355和0.130;检测到6个变异位点,约占分析位点总数的1.80%;检测到两种变异类型:颠换和转换,没有插入缺失类型;确定了9种单倍型,其中单倍型A1为本研究中6个地方鸭种的共享单倍型;本研究系统发育树结果支持我国家鸭起源于绿头野鸭(Anas platyryhynchos)和斑嘴鸭(Anas peocilorhycha)的"二元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鸭 mtdna D—Loop区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个地方绵羊品种mtDNA D-loop高变区序列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牛华锋 陈玉林 +1 位作者 任战军 张富全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共5页
对中国9个绵羊品种的103个个体mtDNA D-loop高变区(763 bp)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获得的序列长度范围为522-683 bp,可归为21种分子类型,各分子类型在绵羊品种间分布趋于一致,不存在特异性,而在品种内却存在异质性;绵羊mtDNA D-loop区... 对中国9个绵羊品种的103个个体mtDNA D-loop高变区(763 bp)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获得的序列长度范围为522-683 bp,可归为21种分子类型,各分子类型在绵羊品种间分布趋于一致,不存在特异性,而在品种内却存在异质性;绵羊mtDNA D-loop区序列长度变异主要是由于75 bp基元重复序列重复次数的不同(2、3或4个)和少数碱基的插入或缺失造成的;103个个体mtDNA D-loop区序列中A+T碱基组成比例(64.7%)明显高于G+C碱基组成比例(35.3%),说明了绵羊mtDNA D-loop区是A、T碱基富集区,且为高突变区,碱基突变类型包括转换、颠换、插入和缺失,且碱基转换频率远高于碱基颠换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mtdna 基因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牛mt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与母系起源 被引量:11
11
作者 谢文美 苏锐 +3 位作者 张晓明 张云生 王小斌 雷初朝 《中国牛业科学》 2009年第5期3-7,共5页
[目的]检测中国水牛21个群体232条线粒体DNA D-loop 915 bp全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关系。[方法]PCR扩增、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结果]发现232条序列中共有87种单倍型,其核苷酸多态位点88个,其中有79个转换,6个颠换,3个颠换与转... [目的]检测中国水牛21个群体232条线粒体DNA D-loop 915 bp全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关系。[方法]PCR扩增、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结果]发现232条序列中共有87种单倍型,其核苷酸多态位点88个,其中有79个转换,6个颠换,3个颠换与转换共存。中国水牛mtDNA D-loop区核苷酸多样度(π值)为0.01403±0.00178,单倍型多样度(H)为0.8460±0.0240,表明中国水牛mtDNA遗传多样性丰富。根据单倍型构建了中国水牛的NJ分子系统树,发现中国水牛变异类型主要为两个大支系A和B,表明中国水牛有两个主要母系起源。进一步分析发现支系B具有较大的差异,可以细分为两个亚支B1和B2。[结论]中国水牛mtDNA遗传多样性丰富,有2个母系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mtdna D-LOOP 遗传多样性 支系 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琼牛mtDNA D—loop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朝锋 雷初朝 +3 位作者 陈宏 蔡欣 党瑞华 欧江涛 《黄牛杂志》 2005年第5期14-15,共2页
对雷琼牛6个个体的mtDNA D—loop区910bp进行分析,检测到2种单倍型,其核苷酸多态位点5个,约占所测核苷酸总长的0.55%,其中有2个转换,2个颠换,1个插入/缺失。雷琼牛mtDNA D—loop区核苷酸多样度(π值)为0.15%,单倍型多样度(H)... 对雷琼牛6个个体的mtDNA D—loop区910bp进行分析,检测到2种单倍型,其核苷酸多态位点5个,约占所测核苷酸总长的0.55%,其中有2个转换,2个颠换,1个插入/缺失。雷琼牛mtDNA D—loop区核苷酸多样度(π值)为0.15%,单倍型多样度(H)为0.33,表明雷琼牛mtDNA遗传多样性贫乏。经比较分析,雷琼牛起源于瘤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琼牛 mtdna D-LOOP 多态性 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和multi-locus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铉哲 韩晓旭 +2 位作者 郭衍锦 李璐 李媛媛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64,共7页
2015~2017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绥化市和齐齐哈尔市各马铃薯主产区共采集分离了126株马铃薯晚疫病菌菌株,测定交配型、mtDNA单倍型、SSR基因型并进行multi-locus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126株菌株中发现了A1、A2、自育型3种交配型,分别... 2015~2017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绥化市和齐齐哈尔市各马铃薯主产区共采集分离了126株马铃薯晚疫病菌菌株,测定交配型、mtDNA单倍型、SSR基因型并进行multi-locus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126株菌株中发现了A1、A2、自育型3种交配型,分别占分离菌株总数的88.1%、6.3%和5.6%。126株菌株中共鉴定出Ⅰa和Ⅱa两种mt DNA单倍型,分别占分离菌株总数的17.5%和82.5%。126株菌株中共鉴定出7种SSR基因型,分别为F-01、F-02、F-03、F-05、F-06、D-03和G-02,其中F-01基因型(77.8%)为优势基因型。根据马铃薯晚疫病菌的mt DNA单倍型和SSR基因型,共划分了9种multi-locus基因型,其中multi-locus基因型A(65.1%)是黑龙江省发现的优势基因型。2015~2017年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逐年复杂,绥化市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最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菌 交配 mtdna SSR基因 multi-locus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群体泥鳅mtDNA D-loop的PCR-RFLP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荣朝振 祖国掌 +2 位作者 胡建华 孙守旗 孙棠丽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1-96,共6页
采用PCR-RFLP方法,对采自安徽怀远、河南范县及安徽舒城的3个群体共112尾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线粒体DNA(mtDNA)的D-loop区段进行PCR扩增,使用11种核酸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结果显示,在11种内切酶中,8种有酶切位点,4种... 采用PCR-RFLP方法,对采自安徽怀远、河南范县及安徽舒城的3个群体共112尾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线粒体DNA(mtDNA)的D-loop区段进行PCR扩增,使用11种核酸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结果显示,在11种内切酶中,8种有酶切位点,4种存在个体间变异,共产生7种单倍型。怀远、范县和舒城群体的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033、0.0083、0.0011,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6048、0.8370、0.2344。范县与怀远、舒城群体间的Rogers遗传距离分别为0.3456和0.6847,怀远和舒城群体间的Rogers遗传距离为0.6326。SspⅠ的酶切类型C组成的单倍型在舒城群体中占87.5%,而在范县群体中为0;同时发现,SspⅠ的酶切类型C、D和XspⅠ的酶切类型B分别组成的单倍型仅在范县群体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PCR-RFLP mtdna D-LOOP 核苷酸多样性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川牛mtDNA cyt b基因序列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蔡欣 张宝 +3 位作者 雷初朝 胡沈荣 苏丽红 陈宏 《黄牛杂志》 2005年第6期30-32,共3页
对我国秦川牛6个个体mtDNAcytb基因1140bp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头秦川牛的cytb基因序列中,共检测到核苷酸多态位点19个。cytb基因全序列突变类型只有转換。6个个体具有4种单倍型。以欧洲牛mtDNAcytb基因全序列为标准,其中单倍... 对我国秦川牛6个个体mtDNAcytb基因1140bp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头秦川牛的cytb基因序列中,共检测到核苷酸多态位点19个。cytb基因全序列突变类型只有转換。6个个体具有4种单倍型。以欧洲牛mtDNAcytb基因全序列为标准,其中单倍型Ⅰ、单倍型Ⅱ、单倍型Ⅲ的核苷酸变异率较低,都为0.071%,而单倍型Ⅳ的核苷酸变异率较高,为1.21%。应用MEGA软件中UPGMA法构建6头秦川牛的分子进化树,结果表明秦川牛有2个母系起源即普通牛起源(单倍型Ⅰ、单倍型Ⅱ和单倍型Ⅲ)和瘤牛起源(单倍型Ⅳ),但是本研究发现作为中原牛之一的秦川牛受普通牛的影响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川牛 mtdna CYT B基因 多态性 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河北省围场县马铃薯晚疫病菌表型及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佳昱 丁明亚 +1 位作者 杨志辉 朱杰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9-182,共4页
对2012年采自河北省围场县永和栈、银窝沟、克勒沟、小苇子沟、扣花营5个地点的60株晚疫病菌测定了其交配型、甲霜灵抗性、mt DNA单倍型、SSR基因型,结果表明,60株晚疫病菌全部为A1交配型,甲霜灵高抗菌株58株,占96.67%;敏感菌株2株,占3.... 对2012年采自河北省围场县永和栈、银窝沟、克勒沟、小苇子沟、扣花营5个地点的60株晚疫病菌测定了其交配型、甲霜灵抗性、mt DNA单倍型、SSR基因型,结果表明,60株晚疫病菌全部为A1交配型,甲霜灵高抗菌株58株,占96.67%;敏感菌株2株,占3.33%。采用以PCR方法为基础的mt DNA单倍型检测新方法共鉴定出ⅠR3、ⅡR3、ⅡR23种mt DNA单倍型。其中,ⅠR3单倍型为该群体的优势单倍型,占80.0%;ⅡR3、ⅡR2分别占18.3%、1.7%。同时,还利用具有多态性的8对引物测定了该群体的SSR基因型,共检测到18个等位基因、5种基因型。SSR聚类结果表明,SSR基因型与菌株对甲霜灵抗性有一定相关性,而与交配型和地理来源无相关性。围场县晚疫病菌群体结构比较单一,遗传多样性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疫霉 甲霜灵抗性 mtdna SSR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瑶族3支系Y-DNA及线粒体DNA序列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褚迅 单可人 +7 位作者 文波 齐晓岚 李毅 吴昌学 刘 赵艳 任锡麟 金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3-158,共6页
采用PCRRFLP技术,通过观察由12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s)组成的Y染色体单倍型及由9个多态位点组成的线粒体DNA单倍型在贵州瑶族中的分布,分析贵州瑶族父系及母系遗传结构,探讨其起源及迁徙。结果显示,97份男性样本分别属于H7、H8、H9、H... 采用PCRRFLP技术,通过观察由12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s)组成的Y染色体单倍型及由9个多态位点组成的线粒体DNA单倍型在贵州瑶族中的分布,分析贵州瑶族父系及母系遗传结构,探讨其起源及迁徙。结果显示,97份男性样本分别属于H7、H8、H9、H114种YDNA单倍型,苗瑶语系特异YDNA单倍型H7的平均频率为92.4%;通过对线粒体DNA基因分型,得到8种单倍型,可归入B4、B5、D4、D5和N单倍型类群中,CoⅡ/tRNALys区域间的9bp缺失平均频率为58.2%。结果提示贵州瑶族父系遗传结构单一,具有典型的苗瑶族群特征,又存在与其他族群的融合。母系遗传结构相对复杂,9bp缺失是贵州瑶族的母系遗传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瑶族 Y-DNA mtdna单倍型类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线粒体D-loop区分析家鸭品种遗传多态性与系统进化 被引量:38
18
作者 张汤杰 李慧芳 +3 位作者 陈宽维 常洪 汤青萍 张晶鑫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68-1175,共8页
通过线粒体DNA控制区的结构和多态性来研究我国家鸭的遗传多态性与系统进化。利用DNA测序技术测定了我国9个家鸭品种106个个体线粒体DNA控制区多变序列。序列分析结果显示:A、C、T、G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5.6%、33.3%、15.2%和25.9%... 通过线粒体DNA控制区的结构和多态性来研究我国家鸭的遗传多态性与系统进化。利用DNA测序技术测定了我国9个家鸭品种106个个体线粒体DNA控制区多变序列。序列分析结果显示:A、C、T、G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5.6%、33.3%、15.2%和25.9%。检测到34个变异位点,约占分析位点总数的5.1%,有转换、颠换、插入/缺失4种类型的变异。确定了31种单倍型,其中单倍型A7为家鸭的主体单倍型,品种之间有9种共享单倍型。9个家鸭品种单倍型多样度(Hd)平均为0.798,核苷酸多样度(Pi)平均为0.28%,单倍型多样度在荆江麻鸭中最高,其次是攸县麻鸭和恩施麻鸭,在文登黑鸭中最低。9个品种家鸭之间双参数距离范围为0.001 3-0.004 4。31个家鸭单倍型序列的系统发生分析表明,9个家鸭品种只有1个母系起源,没有发现东亚斑嘴鸭对9个家鸭品种起源有贡献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鸭 mtdna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6个地方鸡品种的母系起源 被引量:17
19
作者 宋春红 陈红菊 +4 位作者 马月辉 唐辉 曹顶国 樊新忠 姜运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35-740,共6页
通过对线粒体DNA(mtDNA)D-loop区的测序和比对,探讨了中国6个地方鸡品种的母系起源。结果表明,文昌鸡、鲁西斗鸡、寿光鸡、济宁百日鸡和莱芜黑鸡分别有5、5、5、6和7种单倍型,琅琊鸡只有3种单倍型;6个地方鸡品种聚为3个分支:分支A是1个... 通过对线粒体DNA(mtDNA)D-loop区的测序和比对,探讨了中国6个地方鸡品种的母系起源。结果表明,文昌鸡、鲁西斗鸡、寿光鸡、济宁百日鸡和莱芜黑鸡分别有5、5、5、6和7种单倍型,琅琊鸡只有3种单倍型;6个地方鸡品种聚为3个分支:分支A是1个主要分支,共有17种单倍型,有寿光鸡(10只)、鲁西斗鸡(9只)、文昌鸡(5只)、莱芜黑鸡(6只)、济宁百日鸡(6只)和琅琊鸡(2只),分别占所分析各地方鸡品种个体数的100%、90%、84%、75%、60%和20%,与分布于老挝、云南红原鸡的3个大陆亚种(G.g.gallus、G.g.jabouile和G.g.spadi-ceus)关系较近;分支B中包含8只琅琊鸡(80%)和1只济宁百日鸡(10%);分支C中有1只鲁西斗鸡(10%)、1只文昌鸡(16.7%)、2只莱芜黑鸡(25%)和3只济宁百日鸡(30%);分支B和C分别与来自红原鸡G.g.gallus亚种H19单倍型和H32、H33单倍型聚在一起。推测这6个地方鸡品种分别来自云南、老挝和越南附近地区的红原鸡大陆亚种。基因流是上述品种群体间遗传分化的主要因素。错配分布和Fu’sFs检验表明,分布于山东的5个地方鸡品种未发生群体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鸡品种 mtdna 母系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边牛线粒体DNA D-loop序列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朝锋 陈宏 +3 位作者 雷初朝 孙维斌 党瑞华 张志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11,16,共4页
对4头延边牛个体与GenBank中4头朝鲜牛个体的线粒体DNA(mtDNA)D环(D-loop区)910bp全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8头黄牛个体mtDNAD-loop序列由8种单倍型组成,单倍型比例为100%,表明2个黄牛品种mtDNA遗传多态性很丰富;在4头延边牛D-l... 对4头延边牛个体与GenBank中4头朝鲜牛个体的线粒体DNA(mtDNA)D环(D-loop区)910bp全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8头黄牛个体mtDNAD-loop序列由8种单倍型组成,单倍型比例为100%,表明2个黄牛品种mtDNA遗传多态性很丰富;在4头延边牛D-loop区序列中,共检测到核苷酸多态位点17个,核苷酸变异率为1.87%;在4头朝鲜牛中共检测到核苷酸多态位点10个,核苷酸变异率为1.10%;延边牛和朝鲜牛mtDNAD-loop全序列突变类型均为转换、颠换和插入/缺失,其中以转换为主;序列分析显示朝鲜牛与延边牛的同源性很高,达98.90%~99.67%,表明朝鲜牛和延边牛亲缘关系很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边牛 朝鲜牛 mtdna D-LOOP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