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孙然 许关振 +5 位作者 刘越 孙莹莹 张淑涵 薄慧赢 武妍彤 候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98-1206,共9页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是窦房结及其周边组织发生了损伤,使窦房结发生了兴奋、传导功能紊乱,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的心律失常疾病。为更好地探索SSS发病机制,并为其治疗研究提供依据,建立出能够模拟人类窦房结功能紊乱...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是窦房结及其周边组织发生了损伤,使窦房结发生了兴奋、传导功能紊乱,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的心律失常疾病。为更好地探索SSS发病机制,并为其治疗研究提供依据,建立出能够模拟人类窦房结功能紊乱的动物模型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动物选择、造模原理及方法、模型评价方法及检测指标等方面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更加深入研究SSS致病机制提供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动物模型 造模原理 心率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40年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分析 被引量:34
2
作者 李道娟 梁迪 +3 位作者 靳晶 温登瑰 单保恩 贺宇彤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2-218,共7页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2012年全球约有136万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是世界第3高发恶性肿瘤,居恶性肿瘤死亡第4位,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该研究通过肿瘤登记地区结直肠癌发病死亡情况估计河北省结直肠癌疾病负担,与河北...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2012年全球约有136万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是世界第3高发恶性肿瘤,居恶性肿瘤死亡第4位,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该研究通过肿瘤登记地区结直肠癌发病死亡情况估计河北省结直肠癌疾病负担,与河北省三次全死因回顾调查资料比较,分析结直肠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方法:河北省肿瘤登记办公室收集到9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2010—2012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资料。数据分性别、年龄别(0、1~4、5~9、10~14……80以上)计算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和构成;采用2000年中国标准化人口构成和Segi’s世界人口构成分别计算中国和世界人口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和死亡率。整理分析河北省1973—1975年、1990—1992年和2004—2005年三次全死因回顾调查的结直肠癌数据。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磁县肿瘤登记处1988—2012年和涉县肿瘤登记处2000—2012年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趋势。结果:河北省肿瘤登记地区2010—2012年结直肠癌新发病例2 303例,死亡1 229例。结直肠癌发病率为16.48/10万(男性18.12/10万,女性14.77/10万),中国人口标准化发病率为13.74/10万;结直肠癌死亡率为8.79/10万(男性10.23/10万,女性7.31/10万),中国人口标准化死亡率7.59/10万。河北省2010—2012年结直肠癌死亡率较1973—1975年升高了28.03%。磁县1988—2012年男性结直肠癌发病率年度平均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s,APC)为3.55,死亡率APC为1.64。涉县2000—2012年男性结直肠癌发病率APC为4.68,女性为9.17。涉县2000—2012年男性结直肠癌死亡率APC为5.61。结论:河北省近40年结直肠癌发病与死亡呈现上升趋势。加强结直肠癌筛查,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是河北省一项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登记 结直肠癌 发病率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区1333人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及骨质疏松症患病情况调查 被引量:95
3
作者 吴青 陶国枢 +1 位作者 刘晓玲 牟善初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76-80,共5页
本文随机对北京市区20~94岁人群中1333人进行了不同部位的双能X线骨密度(BMD)的调查,其中女性740人,男性593人,按10岁为一年龄组,将其分为8组,结果显示:腰椎骨峰值女性见于30~39岁,男性见于20~... 本文随机对北京市区20~94岁人群中1333人进行了不同部位的双能X线骨密度(BMD)的调查,其中女性740人,男性593人,按10岁为一年龄组,将其分为8组,结果显示:腰椎骨峰值女性见于30~39岁,男性见于20~29岁,股骨上端(Neck、Ward's、Troch)骨峰值男、女均见于20~29岁。BMD累积丢失率女性较男性高,无论男、女股骨上端高于腰椎,股骨上端三个部位中又以ward's为著。女性50岁以后可见骨量丢失加速,男性呈缓慢丢失。以同性别、同部位峰值BMD减低两个标准差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标准,骨质疏松症患病率49岁以前无论男性或女性均在10%以内,5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以累积丢失率最高的部位统计,50岁以上女性约为30~40%,男性20%~30%;60岁以上女性约为60~70%,男性25~35%170岁以上女性达80~90%,男性48~56%;80岁以上女性达85~100%,男性达50~65%。股骨上端各部位骨质疏松症检出率明显高于腰椎。提示:骨质疏松的研究重点在女性,但对男性也不容忽视。股骨上端各部位BMD检测敏感性高于腰椎,对腰椎BMD正常,但有明显骨质增生者应参考股骨上端BMD方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BMD 女性 股骨上端 骨质疏松症 腰椎 部位 骨峰值 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 患病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老年妇女脊椎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徐苓 CummingsSR +6 位作者 秦明伟 田均平 StoneK 赵熙和 陈孝曙 余卫 JergasM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81-84,共4页
北京老年妇女脊椎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徐苓CummingsSR秦明伟,田均平StoneK赵熙和,陈孝曙,余卫JergasM摘要:脊椎压缩性骨折是老年妇女骨质疏松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本研究目... 北京老年妇女脊椎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徐苓CummingsSR秦明伟,田均平StoneK赵熙和,陈孝曙,余卫JergasM摘要:脊椎压缩性骨折是老年妇女骨质疏松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本研究目的是要得出我国北京地区妇女脊椎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骨折 老年妇女 患病率 体力活动 美国白人 流行病学研究 并发症 年龄 椎体 常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白血病20年流行状况调查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可欣 何敏 +3 位作者 董淑芬 王继芳 钱碧云 武光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24-627,630,共5页
目的:对天津市区1981年1月~2000年12月白血病流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流行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病例皆按照国际疾病统计分类(ICD-O)进行编码。根据有关年份人口数,按年龄、性别和病例的诊断时间计算发病率、死亡率和死亡发病比等... 目的:对天津市区1981年1月~2000年12月白血病流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流行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病例皆按照国际疾病统计分类(ICD-O)进行编码。根据有关年份人口数,按年龄、性别和病例的诊断时间计算发病率、死亡率和死亡发病比等。结果:1981年1月~2000年12月白血病发病和死亡分别为3334和1949例,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71/10万和2.76/10万。20年天津市白血病的发病率变化趋势不明显,但死亡率却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同时死亡发病比也呈明显下降的趋势。白血病发病的细胞类型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42.9%)最为常见,其次为慢性粒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性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结论:根据上述流行趋势的研究,提示白血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提示今后应加强白血病病因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发病率 死亡率 死亡发病比 细胞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晕船口服液对晕船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侯建萍 盖晓波 +5 位作者 宋青扬 黄明方 林洁 黄继华 杨烨 于西全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9-490,共2页
目的观察在海上口服防晕船口服液对晕船高敏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在登陆艇上进行双盲对照试验,随机选取10名晕船不敏感者作为对照组,40名晕船高敏者分为安慰组和试验组,分别于开船前半小时服用安慰剂(对照组、安慰组)和防晕船口服液... 目的观察在海上口服防晕船口服液对晕船高敏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在登陆艇上进行双盲对照试验,随机选取10名晕船不敏感者作为对照组,40名晕船高敏者分为安慰组和试验组,分别于开船前半小时服用安慰剂(对照组、安慰组)和防晕船口服液(试验组),记录受试者4h动态心电图,应用心率变异时域、频域分析方法评价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并记录受试者出现的晕船症状。结果防晕船口服液具有良好的预防晕船作用,安慰组抗晕船作用很小,有效率仅20%,而试验组中有7例显效,总有效率达85%,明显优于安慰组(P<0.01)。安慰组和试验组的时域指标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相邻RR间期大于50ms占总心动周期数的百分比(PNN50)、每5min时段平均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每5min时段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和频域指标总功率(TP)、高频功率(H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上述指标在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安慰组;而极低频功率(VLF)在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防晕船口服液具有明显的预防晕船作用,其抗运动病机制可能与降低过高的迷走神经兴奋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动病 生姜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城市与农村卫生服务需要的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秦江梅 井明霞 +8 位作者 冯刚玲 王忠 郭玉婷 郭淑霞 刘军 杨磊 黄登笑 张青 王玉环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25-28,共4页
利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服务家庭入户调查资料,通过居民的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等指标来反映新疆居民的健康水平、卫生服务需要量。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38474人进行家庭入户健康询问调查,结果表明:居民的两周患病... 利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服务家庭入户调查资料,通过居民的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等指标来反映新疆居民的健康水平、卫生服务需要量。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38474人进行家庭入户健康询问调查,结果表明:居民的两周患病率按患病例数计为133.4‰,其中城市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59.9‰,农村居民为111.3‰,比较城乡两周患病率,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按患病例数计算为219.0‰,其中城市居民为277.6‰,农村居民为170.0‰。比较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说明新疆居民的慢性疾病较突出,流行病学疾病模式的转变明显,这对新疆的预防保健战略提出了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城市 农村 卫生服务需要 两周患病率 慢性病患病率 卫生保健 卫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08年河北省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马书军 赵庆伟 +2 位作者 崔炳元 闫承生 钱立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785-1786,共2页
目的分析河北省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筛查状况、PKU发病率及治疗情况,总结经验,促进新生儿筛查工作。方法以2000年1月—2008年9月在河北省11所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新筛中心)进行PKU筛查的218万例新生儿作为分析对象,在出生后72h采足... 目的分析河北省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筛查状况、PKU发病率及治疗情况,总结经验,促进新生儿筛查工作。方法以2000年1月—2008年9月在河北省11所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新筛中心)进行PKU筛查的218万例新生儿作为分析对象,在出生后72h采足跟血,分别采用细菌抑制法(BIA)、荧光法、定量酶法测定血苯丙氨酸(phe)水平。结果218万例新生儿中,确诊PKU249例,发病率为1∶8757,其中男婴145例,女婴104例,男女之比约为1.39∶1,各年度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市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的138例PKU患儿接受正规治疗,治疗率为55.4%。结论河北省是PKU高发区,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PKU的重要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大力提高治疗率,使PKU患儿的智力和体格发育达到正常标准,减少残疾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酮尿症 筛查 发病率 治疗率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臭氧水对苹果轮纹菌的杀灭效果 被引量:5
9
作者 乔彩云 梁俊 +4 位作者 李建科 张雅丽 于振 赵彦华 马丽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5-189,共5页
以致使贮藏苹果腐败的主要真菌苹果轮纹菌为研究对象,通过离体和载体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臭氧水处理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杀灭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离体试验中,不同浓度臭氧水对苹果轮纹病菌均有一定杀灭效果,其中浓度为1.2mg/L的臭氧水对苹... 以致使贮藏苹果腐败的主要真菌苹果轮纹菌为研究对象,通过离体和载体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臭氧水处理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杀灭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离体试验中,不同浓度臭氧水对苹果轮纹病菌均有一定杀灭效果,其中浓度为1.2mg/L的臭氧水对苹果轮纹菌作用5min后的杀菌率可达80.96%;载体试验中,浓度为1.2mg/L臭氧水处理可显著抑制该病菌在苹果果实上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的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水 苹果轮纹菌 杀菌率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神经功能在急性高原反应发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13
10
作者 隆敏 覃军 +3 位作者 黄岚 田开新 于世勇 喻杨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5-408,共4页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系统(ANS)功能在急性高原反应(AMS)发病中的意义。方法43名健康青年男性在完成进舱前的5min短程心率变异性(HRV)、冷加压试验(CPT)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A)浓度检测后,进入低压氧舱模拟急进海拔4500m1天。所有受试者在...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系统(ANS)功能在急性高原反应(AMS)发病中的意义。方法43名健康青年男性在完成进舱前的5min短程心率变异性(HRV)、冷加压试验(CPT)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A)浓度检测后,进入低压氧舱模拟急进海拔4500m1天。所有受试者在模拟高原第2、10、20h接受HRV动态检测,并再次接受CPT及NA检测,出舱前进行AMS症状评分。根据AMS评分,25名评分≤10分者定为轻度AMS组,即A组;18名评分>10分者定为中重度AMS组,即B组。结果与A组相比,B组进舱前CPT中收缩压升高幅度较高(P<0.05);B组在模拟4500m第10hHRV中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爱丁堡指数(PNN50)、高频(HF)及总功率(TP)较低(均P<0.05),第20hPNN50及HF也较低(P<0.01,P<0.05),而LF/HF及血浆NA较高(P<0.05)。AMS评分与进舱前SDNN、rMSSD、LF、TP及NA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与模拟高原SDNN、rMSSD、PNN50及HF呈显著负相关(SDNN、rMSSD、PNN50P<0.01,HFP<0.05),而与NA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ANS在AMS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联合采用多种方法进行ANS功能检测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AMS易感人群,并有助于诊断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神经系统 高原病 心率变异性 冷加压试验 去甲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高原反应客观辅助诊断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明 高旭滨 +1 位作者 余洁 黄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77-780,共4页
当前急性高原反应(AMS)尚缺乏客观准确的评估系统,主要依靠Lake Louise主观症状量表诊断,临床医生必须排除相似症状的其他疾病。许多学者试图通过监测低氧暴露后的生理变量来寻找AMS的辅助诊断指标,其中血压、心率、心输出量、血氧饱和... 当前急性高原反应(AMS)尚缺乏客观准确的评估系统,主要依靠Lake Louise主观症状量表诊断,临床医生必须排除相似症状的其他疾病。许多学者试图通过监测低氧暴露后的生理变量来寻找AMS的辅助诊断指标,其中血压、心率、心输出量、血氧饱和度、心率变异、大脑中动脉流速等生理参数在AMS评估中的价值较高。基于此,本文对生理参数与AMS的关系做了简要综述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病 心排血量 心率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寄主来源腐烂病菌对苹果树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苟巧 张王斌 +4 位作者 但红侠 邢红亮 谢新 李春艳 姚永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85-2092,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寄主来源腐烂病菌对苹果树的致病性,确定苹果树腐烂病菌侵染来源,为制定病害防治策略及降低发病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来源于梨树、苹果、杨树、沙枣、胡杨、枣树、柳树及核桃腐烂病菌,接种于30%苹果树皮培养基、... 【目的】研究不同寄主来源腐烂病菌对苹果树的致病性,确定苹果树腐烂病菌侵染来源,为制定病害防治策略及降低发病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来源于梨树、苹果、杨树、沙枣、胡杨、枣树、柳树及核桃腐烂病菌,接种于30%苹果树皮培养基、苹果果实、叶片、离体枝条及田间枝条上观察产孢情况,并计算发病率、病斑扩展速率。【结果】来源于梨树和胡杨树腐烂病菌在果实上侵染速度最快且能形成产孢体。来源于梨树、胡杨、枣树的腐烂病菌能在离体枝条上吐出分生孢子角。来源于胡杨和柳树的腐烂病菌未能侵染苹果叶片。来源于苹果、胡杨、枣树的腐烂病菌能成功侵染田间枝条且在20 d内吐出黄色分生孢子角。【结论】不同寄主来源的腐烂病病菌均能在30%苹果树皮培养基上形成产孢体,能成功侵染果实、叶片及离体枝条,但在病斑扩展速率和产孢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来源于梨树、苹果、胡杨、红枣的病原菌均能在苹果田间枝条上侵染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树 腐烂病菌 致病力 发病率 扩展速度 产孢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袋栽培对红提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1
13
作者 郑芳 张志录 +1 位作者 邵明丽 阎德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3844-3845,共2页
对驻马店市4年生果园进行套袋试验,研究套袋栽培对红提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对果实品质有显著影响,增大了果个,单果粒重提高14.2%,增加了果重,单果穗重提高13.6%,并显著降低了病果率,改善了果实的外观品质,商品性得到提高... 对驻马店市4年生果园进行套袋试验,研究套袋栽培对红提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对果实品质有显著影响,增大了果个,单果粒重提高14.2%,增加了果重,单果穗重提高13.6%,并显著降低了病果率,改善了果实的外观品质,商品性得到提高,果实的耐贮性增强,着色度降低,但可通过提前撕袋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套袋 病果率 着色度 耐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存冠心病患者不良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25
14
作者 周婷 毛志锦 +1 位作者 付阿丹 夏文君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5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对降低糖尿病并存冠心病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将糖尿病并存冠心病患者226例随机分入干预组(n=103)和对照组(n=123)。干预组患者于社区卫生院接受随访护士提供的每月1次的病情评估、体检及检验、并发...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对降低糖尿病并存冠心病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将糖尿病并存冠心病患者226例随机分入干预组(n=103)和对照组(n=123)。干预组患者于社区卫生院接受随访护士提供的每月1次的病情评估、体检及检验、并发症预防、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对于治疗效果不满意或病情变化者,经主管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后追加随访、更改患者用药方法,对于出现严重异常者立即联系住院治疗;对照组于门诊接受常规护理。结果随访(31.5±16.8)个月,干预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终点事件风险比0.42;两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证实终点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既往6个月住院次数、初诊并存疾病、年龄、使用药物数量(均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可为糖尿病并存冠心病患者提供连续、长期、可靠的院外护理支持及疗效随访,有效降低此类患者的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冠心病 社区护理干预 发病率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2008至2013年居民两周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5
作者 郑茹 汪颖 +2 位作者 王秋艳 张启军 冯星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7-253,共7页
目的分析吉林省居民两周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新医改"前后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为有针对性的卫生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吉林省2008年和2013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纳入29 495个样本进行分析。描述吉林省居民两周患病的情... 目的分析吉林省居民两周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新医改"前后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为有针对性的卫生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吉林省2008年和2013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纳入29 495个样本进行分析。描述吉林省居民两周患病的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008至2013年,吉林省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从9.2%上升到25.7%(P<0.001)。2008年和2013年两周患病的发病时间构成不同(χ~2=240.86,P<0.001),2013年慢性病持续到两周内占到80.4%。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疾病顺位大大提升。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2008年影响两周患病率的主要因素为城乡(OR=0.97,95%CI=0.64~0.93)、年龄(OR=2.29,95%CI=1.46~3.60)、婚姻状况(OR=2.05,95%CI=1.28~3.27)、是否患慢性疾病(OR=15.02,95%CI=12.93~17.43)。2013年影响两周患病率的主要因素为年龄(OR=4.79,95%CI=3.01~7.63)、是否患慢性病(OR=60.14,95%CI=53.03~68.21)以及是否享有医疗保障(OR=1.33,95%CI=1.03~1.74)。结论 "新医改"后吉林省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大幅增加,慢性病已经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服务需要 两周患病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市斗门区农村居民血脂异常及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聚集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金莉子 黄日荷 +2 位作者 邬伟明 陈剑 陈筱潮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4期151-154,161,共5页
【目的】分析珠海市斗门区农村居民血脂异常及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聚集性状况,为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原则随机抽取斗门区两镇4个自然村,对其农村居民进行入户调查、体检,分析血脂异常... 【目的】分析珠海市斗门区农村居民血脂异常及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聚集性状况,为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原则随机抽取斗门区两镇4个自然村,对其农村居民进行入户调查、体检,分析血脂异常分布情况与糖尿病、高血压、肥胖、高尿酸血症的关系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调查人群高胆固醇血症(TC)、高甘油三酯血症(TG)、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LDL-C)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HDL-C)的患病率分别为41.8%、15.3%、67.5%及0.2%,高TC、高LDL-C和女性高TG的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并具有阶段性特点;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血尿酸异常等疾病具有明显聚集性,女性显著于男性,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C异常患病率与年龄和腹型肥胖正相关,与高血压家族史、吸烟负相关;TG异常患病率与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正相关,LDL-C异常患病率与年龄和腹型肥胖正相关。【结论】斗门区农村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均较高,且女性显著于男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防治重点应采取点面结合方式,加强对群体宣传和重点人群干预,控制肥胖,减少血脂异常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非传染性疾病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进4000米海拔高原对健康青年男性长时程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石亚君 宋小武 +6 位作者 王晋丽 郭军 李宗斌 郜玲 王小鹏 赵成辉 陈韵岱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4期312-316,共5页
目的研究急进4 000 m海拔高原的健康青年男性长时程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为急进高原对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整群抽样兰州驻军某部队服役1年以上急进海拔4 000 m高原、年龄≤35岁的健康青... 目的研究急进4 000 m海拔高原的健康青年男性长时程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为急进高原对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整群抽样兰州驻军某部队服役1年以上急进海拔4 000 m高原、年龄≤35岁的健康青年男性100名作为急进高原组,整群抽样敦煌海拔1 700 m驻军某部队服役1年以上体检健康青年男性100名作为高原组和北京海拔43.5 m驻军某部队服役1年以上体检健康青年男性42名作为平原组。急进高原组在急进4 000 m高原后驻扎高原,24 h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3组心电参数。结果研究最终入选急进高原组91名,高原组98名和平原组40名。急进高原组总心搏数、平均心率、最高心率、最低心率、窦性心搏总数、最高窦性心率、最低窦性心率和平均窦性心率均明显高于高原组和平原组(均为P<0.05)。3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而HRV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平原组比较,高原组代表总频率24 h全部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和代表交感神经张力的超低频指标24 h内每5 min节段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明显降低[(186.3±43.8)ms比(214.2±42.0)ms,t=3.239,P<0.01;(172.5±44.6)ms比(206.0±47.5)ms,t=4.004,P<0.01];与高原组比较,急进高原组代表迷走神经张力的高频指标24 h内相邻两个正常窦性RR间期差值大于20 ms的个数所占百分比(PNN50)、24 h内全部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和代表总频率的HRV三角指数均明显降低[6.45%±3.5%比12.7%±5.1%,t=6.466;(47.6±23.3)ms比(62.4±22.9)ms,t=2.853;43.9±9.9比50.9±13.5,t=2.246,均为P<0.01]。所有HRV指标急进高原组均低于平原组(均为P<0.05)。结论健康青年男性急进高原后所有频率水平的HRV指数均降低,可能是自主神经逐步调节所致;高原环境习服后交感神经首先调节,在进一步急进高海拔地区后迷走神经占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病 高海拔 急进 心率变异性 长时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心复脉颗粒改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金凤 刘如秀 刘志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64-1165,共2页
目的:观察强心复脉颗粒提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率的作用。方法:将53例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2例,予强心复脉颗粒口服,对照组21例,予阿托品口服,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强心复脉颗粒提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率的作用。方法:将53例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2例,予强心复脉颗粒口服,对照组21例,予阿托品口服,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24h平均心率分别增加6次/min和3次/min,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强心复脉颗粒可以明显提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心率,是治疗病窦综合征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强心复脉颗粒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西部4省(自治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症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蕾 王东皓 +2 位作者 崔颖 苏潇歌 张荔 《中国健康教育》 2013年第5期406-409,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中西部4省(自治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自述生殖道感染症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生殖道感染综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西部4省(自治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2174例进行问卷调查。所得资料进行χ2... 目的了解我国中西部4省(自治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自述生殖道感染症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生殖道感染综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西部4省(自治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2174例进行问卷调查。所得资料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自述在过去2周内至少有1种生殖道感染的症状占24.7%。单因素分析显示省(自治区)、民族、文化程度、家庭年总收入、怀孕次数、月经不规律、痛经、经常在月经期同房、丈夫或性伴侣性生活前后不清洗生殖器、丈夫/性伴侣生殖道不适与生殖道感染发生有统计学关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少数民族(OR=1.458,95%CI:1.147~1.855)、怀孕次数多(OR=1.432,95%CI:1.161~1.765)、痛经(OR=1.605,95%CI:1.308~1.969)、丈夫或性伴侣生殖道不舒服(OR=2.028,95%CI:1.569~2.622)是生殖道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月经规律(OR=0.632,95%CI:0.488~0.818)、家庭年总收入3001~5000元相对于家庭年总收入≤3000元(OR=0.658,95%CI:0.491~0.880)、山西相对于青海(OR=0.356,95%CI:0.253~0.500)是生殖道感染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中西部农村已婚育龄妇女中生殖道感染症状较低,可能与"农村社区健康促进"项目实施干预有关。应继续深入开展健康教育,针对影响因素开展生殖健康服务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育龄妇女 生殖道感染 患病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处理对马铃薯种薯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亚武 李国旗 +1 位作者 陈彦云 周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29,共6页
为筛选出窖藏条件下马铃薯种薯贮藏的理想防病药剂,以庄薯3号原种为供试材料,利用病毒克星、72%农用硫酸链霉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对种薯进行喷药处理,研究不同药剂处理对贮藏期种薯生理生化特性及其发病率的... 为筛选出窖藏条件下马铃薯种薯贮藏的理想防病药剂,以庄薯3号原种为供试材料,利用病毒克星、72%农用硫酸链霉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对种薯进行喷药处理,研究不同药剂处理对贮藏期种薯生理生化特性及其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经150 d贮藏后,不同喷药处理间种薯发病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与对照相比,用病毒克星、农用硫酸链霉素、多菌灵和百菌清处理后种薯发病率分别降低了4.98个百分点、6.94个百分点、5.22个百分点、6.03个百分点。(2)不同药剂处理间种薯淀粉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干物质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种薯含水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能抑制种薯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减少丙二醛(MDA)含量。(4)与对照相比,农用硫酸链霉素、多菌灵和百菌清可以提高种薯活力,其中采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处理的种薯活力最高,而病毒克星反而降低了种薯活力。表明较为理想的防病药剂为72%农用硫酸链霉素和百菌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种薯 药剂处理 生理生化特性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