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0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冬奥会遗产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乡村体育的基本内涵、作用机制和推进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康晓磊 缪律 +2 位作者 刘冬华 周铭扬 史国生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2,共8页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北京2022年冬奥会留下的丰厚遗产有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乡村体育。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认为,北京冬奥会场地设施条件现代化夯实了乡村体育发展基础,产业治理体系现代化、城乡体育一体化,制度组织现...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北京2022年冬奥会留下的丰厚遗产有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乡村体育。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认为,北京冬奥会场地设施条件现代化夯实了乡村体育发展基础,产业治理体系现代化、城乡体育一体化,制度组织现代化促进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北京冬奥会遗产对中国式现代化乡村体育的赋能机制主要包括创新驱动机制、融合共创机制、动态匹配机制和协同治理机制。然而北京冬奥会遗产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乡村体育面临冬奥会遗产赋能支撑体系不完善、基层对冬奥会遗产赋能认识不足、乡村地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乡村体育现代化复合型人才缺乏等现实困境。推进北京冬奥会遗产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乡村体育应构建冬奥会遗产赋能顶层设计,培育遗产赋能典型案例;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的发展原则,加快遗产赋能转化应用;统筹规划乡村体育设施建设,夯实乡村体育现代化根基;建立健全乡村体育组织,完善“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遗产 乡村振兴 中国式现代化乡村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构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理论体系 被引量:2
2
作者 黄群慧 邵婧婷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6,共15页
加快构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理论体系,是中国管理学界刻不容缓的使命与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作为党的重大理论创新,为构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理论体系指明了理论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石。在总结对构建新时代中国管理学... 加快构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理论体系,是中国管理学界刻不容缓的使命与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作为党的重大理论创新,为构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理论体系指明了理论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石。在总结对构建新时代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相关认知的基础上,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指导,明确构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理论体系的努力方向,即: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以人为本的中国管理理论内核;利用中国独特的制度环境,拓展主流管理理论边界,为主流管理理论发展作出中国贡献;把握社会经济发展前沿实践,创造新时代根植于中国实践的普遍性管理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管理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华文明根基 被引量:1
3
作者 段治文 张晓委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1,124,共9页
文明是洞悉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密码。中华文明与现代化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有三个重要问题等待解答。中华文明与现代化处于“时空错置”下,如何标识有别于“西方式”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文明与现代化处于“古今错置”下,如何实现从传... 文明是洞悉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密码。中华文明与现代化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有三个重要问题等待解答。中华文明与现代化处于“时空错置”下,如何标识有别于“西方式”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文明与现代化处于“古今错置”下,如何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中华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又如何打破“古今中西之争”开启新文明类型?解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基因就需要对三重错置关系进行“中国式解答”。第一,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华文明为根脉,以“中国主体性”破解“西方中心论”,在文明赓续中标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第二,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华文明为源脉,以“第二个结合”破解“传统—现代”二元对立论,在文明激活中型塑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形态。第三,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在文明更新中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文明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文明 中国特色 现代形态 新文明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公司法意蕴 被引量:1
4
作者 傅穹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5,共12页
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没有企业家精神,就没有中国经济的创新未来,中国比任何时期都需要企业家精神。公司资本与治理制度构成公司法的中心范畴,而弘扬企业家精神则是构建中国自主公司法学范畴体系的... 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没有企业家精神,就没有中国经济的创新未来,中国比任何时期都需要企业家精神。公司资本与治理制度构成公司法的中心范畴,而弘扬企业家精神则是构建中国自主公司法学范畴体系的逻辑起点。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征途,需要家国情怀的企业家群体集中涌现,这有赖于弘扬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并非资本家精神,应勇于创新并承担社会责任。弘扬企业家精神就应构建企业家友好型公司法,松绑人力资本出资的禁令管制,放开复数表决权股、优先股或可回赎股份等更多类别股份,细化完善授权资本制的本土运行机制创新,共同助力实现企业家愿景。公司治理结构的商业自治安排是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合理延伸,公司治理改革应引入商业判断法则,迈向股东会与董事会合作模式,进一步完善董事义务,尊重控制权的合理行使,强化股东压迫救济。股东出资责任的司法解释须慎重对待溯及既往效力,董事责任配置应适度限缩,考虑差异化模式并设定责任上限。总之,弘扬企业家精神就是公司法的精神意蕴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商业判断 创新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中国特色体育学基本理论创新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述评
5
作者 宋菲菲 吕万刚 +1 位作者 万晓红 李爱群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8,共9页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目标,也是中国特色体育学发展的核心任务。运用会议记录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2025年4月20日由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主办的“中国特色体育学基本理论创新与自主知识体系建...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目标,也是中国特色体育学发展的核心任务。运用会议记录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2025年4月20日由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主办的“中国特色体育学基本理论创新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研讨会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性研究,旨在推进中国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从理论阐释迈向实践探索,助力中国特色体育学真正屹立于世界体育学术之林。研究认为,构建中国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需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知识创新,构建具有自主性的知识体系、凝练具有原创性的本土概念、厚植具有民族性的文化底蕴;立足理论创新,提高体育学的理论自觉、推进原创理论与范式的创新突破、突出理论创新的科学性;立足方法创新,以学科融合革新体育科学研究范式、以问题牵引多元研究方法耦合运用、以科技赋能体育科学研究应用转向;立足路径创新,坚持人民本位的知识生产理念、促进自主理论的实践检验与创新运用、助推实践经验到理论成果的融合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学 自主知识体系 体系建构 中国特色 基本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道理、学理和哲理
6
作者 王毅 刘亮 +3 位作者 闫民 纪成龙 韩炜 郇昌店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7,共7页
“改革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竞技体育领域提出的具体改革要求。这一要求是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与改革有效性的有机统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学理和哲理。研究指出:在道理层面,该要求科学回答了新时代... “改革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竞技体育领域提出的具体改革要求。这一要求是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与改革有效性的有机统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学理和哲理。研究指出:在道理层面,该要求科学回答了新时代竞技体育改革方向、动因与价值归因等根本性问题,为正确领会竞技体育改革实质奠定了逻辑前提;在学理层面,从坚持党的领导、彰显人的价值、站稳人民立场三个维度,深刻阐明了竞技体育改革的内在规律,为准确把握竞技体育改革原则提供了坚实的理论遵循;在哲理层面,聚焦主要矛盾、运用系统思维、坚持问题导向,为深入理解竞技体育改革的哲学意蕴提供了重要的思维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竞技体育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体育强国 管理体制 运行机制 系统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运争光计划纲要》颁布30周年:历程、成就与展望
7
作者 邵凯 杜江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5-284,共10页
《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作为指导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开展和促进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提升竞技体育成绩、推进竞技体育为国争光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梳理了4个时期《奥运争光计划... 《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作为指导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开展和促进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提升竞技体育成绩、推进竞技体育为国争光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梳理了4个时期《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历史进程,总结并提炼了取得的成就,直面30年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并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新征程,提出《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时代展望:坚持党对竞技体育事业领导,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制度优势;加快推进竞技体育项目布局,优质高效发展集体竞技项目;不断发挥社会力量主体优势,提升奥运备战与国家队建设;遵循现代竞技体育发展规律,均衡推进竞技体育职业赛事;围绕中华体育精神时代价值,凝练我国竞技体育项目文化;结合现代法治体系建设规律,实现奥运争光国家法治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争光计划纲要》 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争光 竞技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使命任务研究——基于四次现代化浪潮对现代体育的影响
8
作者 邱雪 鲍明晓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共8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正确理解世界现代化进程与中国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新时代思考和研究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有鉴于此,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正确理解世界现代化进程与中国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新时代思考和研究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有鉴于此,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讨论了四次现代化浪潮对体育现代化进程的总体影响。主要结论: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进入到近现代以来就历史现象、世界潮流和社会进步的一种总体性描述,而现代体育以工业革命及其现代化浪潮为动力引领,通过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现代化革新,实现了其在物质、制度乃至精神等多个层面的现代化转型;现代体育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人类文明发展形态的标志性事件,如现代体育的诞生、职业体育的发展、奥林匹克的复兴等等均集中体现了世界现代化变迁的总体趋势与发展规律;当前,由第四次工业革命引发的现代化浪潮已对现代体育产生了颠覆性影响,在不断拓展体育发展边界的基础上,现代化还将继续从生产、工作、生活等方面续写其与体育的互动联系,引领现代体育实现其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以及整体性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体育 中国式现代化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现代金融发展:内涵阐释、指数构建及测度分析
9
作者 孙英杰 张雯婧 林春 《金融经济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6-142,共17页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和赋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采用2012—2021年30个省(区、市)数据,创新性地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发展指标体系,借助熵值法计算中国特色现代金融发展指数,探究中国特色现代金融...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和赋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采用2012—2021年30个省(区、市)数据,创新性地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发展指标体系,借助熵值法计算中国特色现代金融发展指数,探究中国特色现代金融发展的动态演进和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从发展水平看,样本期内中国特色现代金融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领先于中西部地区;从动态演进看,中国特色现代金融发展总体呈现“水平上升、差异放大”的发展态势,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等级转移主要发生在相邻水平之间;从区域差异看,中国特色现代金融发展指数的总体差异呈现放大趋势,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尤为突出。因此,相关部门应高度关注中国特色现代金融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区域差异问题,精准识别并补足落后地区弱势和短板,推动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现代金融 指标体系 动态演进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及其现实启示
10
作者 王淼 李玉才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30,311,共12页
列宁成功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非凡的魄力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为开启苏俄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在理论上,列宁全面论述了苏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理念及建设规律,系统阐明了... 列宁成功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非凡的魄力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为开启苏俄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在理论上,列宁全面论述了苏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理念及建设规律,系统阐明了苏俄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略。在实践中,列宁积极领导苏俄人民实现工业、农业以及包括电气化在内的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努力发展现代化经济,谱写了苏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壮丽篇章。列宁关于苏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对于我们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努力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苏俄 社会主义 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机制
11
作者 周丽君 王琰 +1 位作者 冯祎晗 兰伟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33,66,共9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质量发展是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分析明确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关键要素及实现方式,从理论上构建其实现机制意义重大。研究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巨大人口规模驱动户外运动生产与消...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质量发展是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分析明确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关键要素及实现方式,从理论上构建其实现机制意义重大。研究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巨大人口规模驱动户外运动生产与消费转型升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动户外运动产业均衡化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促进户外运动产业规范化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使户外运动产业绿色发展,和平发展推动户外运动产业扩大对外开放等共同构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户外运动产业在上述动力分别作用下:新制造模式、新服务形态与数字化新业态,结构优化,社会责任践行与治理体系形成,低碳化行为,核心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提升等关键要素将得到充分发展。进而,通过推动生产力要素创新发展,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格局,推进产业治理现代化,创建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提升产业国际化水平等方式,实现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户外运动产业 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实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成熟定型的“三问”研究
12
作者 辛向阳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1,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定型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关注的重大课题。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定型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关注的重大课题。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三十年的实践维度,是着眼于制度完善的长期战略提出来的,深刻影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式现代化 制度成熟 制度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政治正义的基本结构与实践逻辑探析
13
作者 王升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6,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正义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正义观念为基础,对政治正义进行不断探索、实践、证成、发展的结果。从类型学视角出发,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正义结构可概括为“基源型”政治正义、交往型政治正义、分配型政治正义、发展型政治... 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正义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正义观念为基础,对政治正义进行不断探索、实践、证成、发展的结果。从类型学视角出发,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正义结构可概括为“基源型”政治正义、交往型政治正义、分配型政治正义、发展型政治正义四种类型。中国式现代化政治正义的运行,遵循“制度—文化”的互动共生逻辑、“全领域—全周期”式的政治正义保障与发展逻辑、“实践—效能”导向的政治正义调适与创新逻辑,其使中国式现代化政治正义的证成、演进、实践转化过程呈现出鲜明特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正义将不断实现内容的扩展、结构的优化及评价体系的制度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政治正义 正义结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教育传统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14
作者 申国昌 贺鹏丽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83,共8页
中华优秀教育传统是优质的教育历史积淀,是民族教育精神的集中体现与赓续。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是一个国家实现教育现代化亟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作为中华优秀教育传统的当代创新,二者... 中华优秀教育传统是优质的教育历史积淀,是民族教育精神的集中体现与赓续。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是一个国家实现教育现代化亟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作为中华优秀教育传统的当代创新,二者之间具有深厚渊源与内在关联。中华优秀教育传统涵育与滋养着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传统根脉,是支撑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思想力量,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活力源泉。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则蕴含着和而不同与开放包容、以人为本与主体关怀、贵和尚中与和谐共生等中华优秀教育传统的精神内核。而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需要将中华优秀教育传统有机地嵌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紧扣时代之需,深化现代诠释,赋予中华优秀教育传统新的时代形态,有效推动中华优秀教育传统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只有立足中国本土的文化底蕴与教育传统,培植教育现代化的中国精神与中国品格,创造中国教育发展模式,才能为世界教育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中国范式与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教育传统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内在关联 教育强国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耕文明成就中华 农遗光辉照亮现代
15
作者 王福昌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3,共9页
中华文明五大特征的底色是伟大的农耕文明。持续高位发展的农业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物质之源,农业领域的创新是中华民族创新性的集中体现,“大一统”是多元统一农业的内在要求,农业交流是中华文明包容性的集中展示,平和的中国农业是中华... 中华文明五大特征的底色是伟大的农耕文明。持续高位发展的农业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物质之源,农业领域的创新是中华民族创新性的集中体现,“大一统”是多元统一农业的内在要求,农业交流是中华文明包容性的集中展示,平和的中国农业是中华文明和平性的不竭源泉,农耕文明成就了举世闻名的中华文明。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根与魂,中国古代规模巨大的农业人口、均富理想及实践、两个文明相协调的农耕文明、有机整体的农业与农耕之“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和遗传密码。农业遗产是中国历史遗产的核和“芯”,内涵相当丰富,且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和自我更新能力。近代以来,它与外来的西方农学碰撞、调适和结合,创造性转化为中国现代“农学”的一部分,框定了西方农学本土化的大方向。这一历史,客观上要求我们走中国式农学现代化的道路。农业遗产的光辉照亮了现代中国,照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文明 农业遗产 中华文明五大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同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16
作者 白永秀 赵兴花 黄宣童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21,共10页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演进内嵌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过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总方向,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大致经历了奠基、探索、建立、完善、深化五个阶段。这一过...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演进内嵌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过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总方向,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大致经历了奠基、探索、建立、完善、深化五个阶段。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市场经济资源配置优势结合的最优解的过程。建立与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般性规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挥“中国特色”的制度优势,建立既能够发挥市场经济规律优势,又具有统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企业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特色制度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对财富的新理解和新认识
17
作者 史巍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3,共8页
财富积累和财富分配是生产关系的重要表征,占有、积累、分配财富的方式反映了不同社会的本质特征。对待财富积累和财富分配的基本态度和观点也反映不同民族国家文明程度以及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和思路。西方现代化遵循资本逻辑,体现以资本... 财富积累和财富分配是生产关系的重要表征,占有、积累、分配财富的方式反映了不同社会的本质特征。对待财富积累和财富分配的基本态度和观点也反映不同民族国家文明程度以及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和思路。西方现代化遵循资本逻辑,体现以资本增殖为核心的财富积累和分配观念,对于财富如何而来、财富为谁服务、谁应获得财富等问题均做出了服务资本的回答。中国式现代化对财富的认识在马克思主义关于财富是人创造性本质的发挥,财富是人的需要、才能、享用、生产力的普遍性,自然之于财富生产具有前提性和先在性作用,财富只有更充分地体现公共性和共同性才能更好地被创造等重要观点基础上,围绕财富应服务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旨归、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协调发展的核心目标、生态也是一种财富的重要内容以及财富最终应服务于增进人民和社会共同福祉等方面,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财富观的新理解和新认识。这为人类更好认识财富、对待财富贡献了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财富观 新理解和新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三重向度
18
作者 唐世纲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0,共10页
作为现代大学的支持性力量和保护性力量,现代大学制度是一种包括价值理念、规则体系和运行机制在内的“价值-规则-运行”纵横交织逻辑序列的结构性存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世界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各国现代大学制度的... 作为现代大学的支持性力量和保护性力量,现代大学制度是一种包括价值理念、规则体系和运行机制在内的“价值-规则-运行”纵横交织逻辑序列的结构性存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世界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各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共同特征,又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基于此,新时代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可从结构性视角出发,对其进行问题反思和进路建构。具体而言,从价值向度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需要实现从外部论制度价值观向内部论制度价值观、从行政论制度价值观向专业论制度价值观、从管理论制度价值观向治理论制度价值观的“三维转换”;从规则向度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需要进一步强化外部规则体系建设、内部规则体系建设和“联通内外”的互动型规则体系建设;从运行向度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需要优化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进而保障制度的高效化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价值向度 规则向度 运行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口发展质量水平测度、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19
作者 周健 邓晶晶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84,共16页
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四个维度构成了评价人口发展质量水平的指标体系。基于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中国人口发展质量水平的分布动态与区域差异呈现以下特征:(1)中国人口发展质量水平呈逐年提升趋势,但就目... 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四个维度构成了评价人口发展质量水平的指标体系。基于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中国人口发展质量水平的分布动态与区域差异呈现以下特征:(1)中国人口发展质量水平呈逐年提升趋势,但就目前而言尚未达到高质量发展水平,仍须稳步提升。(2)中国人口发展质量水平具有空间发展不平衡性,即东部地区人口发展质量水平要高于西部、中部及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人口发展质量水平两极化趋势明显,而其他地区的绝对差异基本稳定,人口发展质量水平较为协调。(3)区域间差异始终是人口发展质量水平总体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4)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就业机会、营商环境均是显著影响人口发展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而生活压力的提高不利于人口发展质量水平的提升;尽管自然环境对人口发展质量水平的影响不显著,但在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也须给予充分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人口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时空演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定型的政党领导逻辑
20
作者 张等文 刘绍覃 《求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7,M0003,共15页
任何具有生命力的制度都必然经历从萌芽探索到成熟定型的发展过程。制度体系是否完备、制度优势能否充分彰显、治理效能能否有效释放,是衡量一项制度是否成熟定型的关键维度。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 任何具有生命力的制度都必然经历从萌芽探索到成熟定型的发展过程。制度体系是否完备、制度优势能否充分彰显、治理效能能否有效释放,是衡量一项制度是否成熟定型的关键维度。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改革、完善与成型,始终遵循着政党领导的独特发展逻辑。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缔造者和引领者,既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益健全和完善注入强大动力,也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行稳致远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领导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奠基到成熟定型的全过程,既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政治前提,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政治保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理论优势等源源不断地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持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朝着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方向稳步迈进,不断开拓“中国之治”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的领导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制度成熟定型 制度体系 制度优势 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