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被引量:1
1
作者 夏文豪 蒋媛 +3 位作者 王旭峰 郑炫 胡灿 邢剑飞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5-304,共10页
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减少面源污染,是实现绿色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剖析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种植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促进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创新与推广应用,通过阐述国内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历程,系统介绍水... 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减少面源污染,是实现绿色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剖析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种植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促进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创新与推广应用,通过阐述国内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历程,系统介绍水肥一体化系统中水源工程、首部枢纽、施肥装置、田间管网及灌水器的功能及特点,对比不同施肥器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着重分析当前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优化装置结构、改进控制算法、建立指导模型、提升装备智能水平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总结当前水肥一体化技术存在的配套设施、灌溉施肥制度不完善,模型构建困难且难以应用于实际生产,施肥器性能还有待优化等问题。提出后续应加强水肥混合规律研究,通过优化施肥器结构以提高施肥性能,结合地域特点完善灌溉施肥制度与指导模型,提升农业专用传感器的综合性能,加强新技术的融合与应用,促进水肥一体化装备的智能化升级,实现水肥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技术 施肥器 发展动态 结构优化 控制算法 施肥灌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toTron平台的ETC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陆文昌 高海宇 +1 位作者 孟鑫 商哲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64,共6页
介绍了基于MotoHawk开发平台的电子节气门快速原型开发技术。建立了电子节气门体的数学模型,并以此被控对象在MATLAB/SIMULINK中设计并验证了改进型PID与变滑模控制器算法。使用MotoTron公司的先进技术建立了快速原型开发平台。通过策... 介绍了基于MotoHawk开发平台的电子节气门快速原型开发技术。建立了电子节气门体的数学模型,并以此被控对象在MATLAB/SIMULINK中设计并验证了改进型PID与变滑模控制器算法。使用MotoTron公司的先进技术建立了快速原型开发平台。通过策略移植与下载后的标定试验最终实现了控制性能的优化,且优于原机性能指标的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电子节气门控制 控制算法 快速原型开发 MotoHaw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站智能化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2
3
作者 杨新民 曾卫东 肖勇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共8页
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提高火电站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已成为行业研究和应用热点。本文在总结人工智能技术在火电站设备层、控制层及管理层研究应用及智能电站建设现状基础上,对应用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说明,如系统架构缺陷、... 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提高火电站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已成为行业研究和应用热点。本文在总结人工智能技术在火电站设备层、控制层及管理层研究应用及智能电站建设现状基础上,对应用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说明,如系统架构缺陷、感知设备缺失、数据共享困难以及认知差异和标准规范缺失等。提出了火电站在向智能化发展过程中,在平台的开发完善、燃料管理、主动安全、设备故障预警、锅炉燃烧控制、网源互动灵活性控制、机器人巡检、设备检测、竞价决策支持、信息和功能安全、集团级数据平台等方面的应加强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站 智能化 发电 智能控制 智能算法 自动控制 发展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调度研究综述 被引量:122
4
作者 张勇军 任震 李邦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0-56,共7页
较为全面地综述了国内外学术界对无功优化调度问题的研究状况。通过对静态和动态无功优化调度数学模型及各种优化算法的分析,总结了该项研究的五个关键问题,即寻优质量、离散变量处理、求解效率、动态优化调度及协同优化计算和控制等。... 较为全面地综述了国内外学术界对无功优化调度问题的研究状况。通过对静态和动态无功优化调度数学模型及各种优化算法的分析,总结了该项研究的五个关键问题,即寻优质量、离散变量处理、求解效率、动态优化调度及协同优化计算和控制等。提出采用多智能体(Agent)建模及其协同优化方法进行全局实时动态无功优化调度的计算和控制。最后指出了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例如无功优化调度的控制次序和负荷模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优化 电力系统 动态优化调度 负荷模型 寻优 关键问题 离散变量 国内外 研究综述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输出均为时变函数的过程神经网络及应用 被引量:29
5
作者 何新贵 许少华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64-769,共6页
为了解决实际系统中输入、输出经常是时变连续函数的问题,提出了一类基于基函数展开的过程神经元网络模型.该模型利用过程神经元网络所具有的对时间变量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实现系统的输入、输出之间的连续映射关系.另外,还给出了一种学... 为了解决实际系统中输入、输出经常是时变连续函数的问题,提出了一类基于基函数展开的过程神经元网络模型.该模型利用过程神经元网络所具有的对时间变量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实现系统的输入、输出之间的连续映射关系.另外,还给出了一种学习算法.为了简化计算,选择正交函数作为基函数,并以油藏开发仿真为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函数 过程神经网络 应用 人工神经网络 函数逼近 正交基函数 学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t分布混合变异的人工萤火虫算法 被引量:14
6
作者 杜晓昕 张剑飞 孙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922-1925,1972,共5页
针对人工萤火虫(AGSO)算法中存在一些漫无目的随机运动的萤火虫及一些萤火虫在非全局极值点出现严重聚集时,收敛速度降低,甚至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t分布混合变异的人工萤火虫算法。用自适应t分布变异和最优调教变异... 针对人工萤火虫(AGSO)算法中存在一些漫无目的随机运动的萤火虫及一些萤火虫在非全局极值点出现严重聚集时,收敛速度降低,甚至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t分布混合变异的人工萤火虫算法。用自适应t分布变异和最优调教变异来增强种群的多样性,限制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定义了变异控制因子对变异的运行进行控制,结合历史状态信息给出了自适应t分布混合变异描述。该变异方法能使算法同时提高全局探索能力和局部开发能力。通过典型函数算例和实际应用算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是可行有效的,比传统算法具有较快的寻优速度和较高的寻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萤火虫算法 自适应t分布变异 最优调教变异 变异控制因子 全局探索能力 局部开发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软件的自动开发环境(二)——应用程序的调度执行及算法模块库 被引量:4
7
作者 韩忠旭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2-54,58,共4页
过程控制计算机应用软件的自动开发环境最终将建立在有效地组织数据和选取最合适的数据结构的基础之上。文中给出了一种控制系统应用软件的数据结构形式,并介绍了它的系统支撑软件及其算法模块库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 计算机控制 软件开发 应用软件 算法 模块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大规模电动汽车入网的协同优化调度 被引量:1
8
作者 孟安波 卢海明 郭壮志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80-84,89,共6页
就可入网电动汽车(PHEV)广泛接入电力系统后的机组最优组合问题进行了研究。将各时段的燃煤机组出力和PHEV充放电数量作为决策变量,以机组燃煤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并引入相应的约束条件,提出一种带有动态约束处理的纵横交叉算法,以求出... 就可入网电动汽车(PHEV)广泛接入电力系统后的机组最优组合问题进行了研究。将各时段的燃煤机组出力和PHEV充放电数量作为决策变量,以机组燃煤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并引入相应的约束条件,提出一种带有动态约束处理的纵横交叉算法,以求出该模型的最优调度方案。纵横交叉算法采用一种双交叉搜索机制,在扩大了搜索空间同时,保持了种群的多样性,大大增强其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精度。两种交叉方式通过竞争算子完美的结合起来,所产生结果会呈链式反应在整个种群中蔓延。最后实验部分,以10机组模型为例,证明了此算法能有效解决非凹、约束耦合的发电成本最小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协同优化调度 纵横交叉算法 充放电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开发平台的PHEV动态协调控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马超 杨坤 +2 位作者 金士伟 任立鹏 高松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0,共10页
针对一种双轴耦合四轮驱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笔者利用虚拟仿真开发平台对其控制策略与整车性能进行研究。介绍了虚拟仿真开发平台的组成和功能,通过仿真数据与实车试验的对比分析与验证,保证了平台建模分析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利用能... 针对一种双轴耦合四轮驱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笔者利用虚拟仿真开发平台对其控制策略与整车性能进行研究。介绍了虚拟仿真开发平台的组成和功能,通过仿真数据与实车试验的对比分析与验证,保证了平台建模分析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利用能量流与杠杆分析法,进行目标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分析,获得各驾驶模式下的扭矩、速度传递公式;依据目标系统构型,利用平台完成整车动力学系统的建模。开发各驱动模式下核心部件驱动策略及模式切换控制策略,提出一种基于效率最优的动态协调控制算法。研究结果表明:整车驱动策略具有有效性,通过分析双电机动态协调控制前后特性曲线发现,此算法实现了电机的优化控制,实现了4.26%的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动态协调控制算法 虚拟开发平台 双轴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的DPF主动再生排气温度控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铁雄 胡广地 +1 位作者 郭峰 杨明亮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3-139,176,共8页
颗粒物捕集器(DPF)主动再生发生时需要将柴油发动机排气温度提升到500℃以上并维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为减少由于控制对象纯滞后特性、强扰动因素引起的不确定性,降低高排气温度带来的主动再生风险,结合基于模型的控制策略提出了一种优... 颗粒物捕集器(DPF)主动再生发生时需要将柴油发动机排气温度提升到500℃以上并维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为减少由于控制对象纯滞后特性、强扰动因素引起的不确定性,降低高排气温度带来的主动再生风险,结合基于模型的控制策略提出了一种优化的再生温度控制算法和控制器结构,并展开了仿真分析、参数优化等研究工作。设计的控制结构考虑实际工程应用需求,采用基于发动机排气温度和排气流量的增益补偿和前馈加反馈控制方案,可兼顾性能和成本因素,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仿真和台架试验、车辆道路试验结果均表明,主动再生过程中对实际排温控制的超调量小于3%,在发动机瞬态工况和车辆运行等强扰动工作工况下的稳态控制误差小于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捕集器 主动再生 排温控制 基于模型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穿戴计算机电源管理的蚁群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定润 刘晓云 陈东义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1-274,共4页
功耗管理是可穿戴计算系统低功耗设计的一个重要手段。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可穿戴计算机动态电源管理方法,通过自适应的优化功耗切换时间,在基本保证系统实时性能的条件下,能有效地减小系统各模块的平均功耗,延长系统的工作时... 功耗管理是可穿戴计算系统低功耗设计的一个重要手段。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可穿戴计算机动态电源管理方法,通过自适应的优化功耗切换时间,在基本保证系统实时性能的条件下,能有效地减小系统各模块的平均功耗,延长系统的工作时间。仿真结果证明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算法 动态管理 动态调度 电源管理 可穿戴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直膨空调系统控制实验平台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夏宇栋 钟子文 +1 位作者 纪晓声 徐象国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5-99,103,共6页
本着教研结合的原则,开发了直膨式空调系统的控制研究、算法开发测试与控制系统教学一体式实验平台。实验平台由空气分配系统、制冷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与控制系统组成,有用户界面控制和LabVIEW程序控制两种控制运行模式。用户界面控制... 本着教研结合的原则,开发了直膨式空调系统的控制研究、算法开发测试与控制系统教学一体式实验平台。实验平台由空气分配系统、制冷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与控制系统组成,有用户界面控制和LabVIEW程序控制两种控制运行模式。用户界面控制可运行启停控制等基本控制策略作为相关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LabVIEW程序对于各类控制方法具备高度扩展性的接口,可快速实现控制算法在实验系统上的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膨式空调系统 控制算法 控制系统教学 实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能效的自主供电系统智能控制算法模型建立与仿真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红斌 王嘉伟 +2 位作者 张晶晶 王蕊 窦晨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83-186,共4页
为解决太阳能电池为机器人系统提供能量效率低下的问题,文中设计开发一种提高能效的自主供电系统。其采用基于模糊逻辑扰动观测算法的智能MPPT充电控制器,该算法通过使用足够精确的预测和自适应算法克服了在功率波动与最大功率点跟踪时... 为解决太阳能电池为机器人系统提供能量效率低下的问题,文中设计开发一种提高能效的自主供电系统。其采用基于模糊逻辑扰动观测算法的智能MPPT充电控制器,该算法通过使用足够精确的预测和自适应算法克服了在功率波动与最大功率点跟踪时间固定等方面的缺点,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为了研究模糊逻辑器件在MPPT算法中的实现,文中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开发了该系统的仿真模型,包括太阳能电池、MPPT控制器、蓄电池和负载。仿真结果表明,MPPT技术的应用使太阳能系统能量产生量提高了23%;将模糊逻辑算法引入MPPT控制器大幅提升了最大功率点跟踪的速度,且抵消了电压波动,从而使功率不足减少了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自主供电系统 充电控制器 算法模型 智能控制算法 仿真模型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库制冷系统控制算法研究进展
14
作者 徐旻晟 谢晶 王金锋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5-209,共5页
主要从控制算法和控制效果的角度,对当前国内外冷库制冷控制系统进行分析,根据控制系统在工程应用中的目的将控制系统分为单输入单输出和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并对比传统的PID算法和当前热门的智能算法,如:模糊控制、遗传算法和人工神经网... 主要从控制算法和控制效果的角度,对当前国内外冷库制冷控制系统进行分析,根据控制系统在工程应用中的目的将控制系统分为单输入单输出和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并对比传统的PID算法和当前热门的智能算法,如:模糊控制、遗传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等在冷库制冷系统中的控制效果。在分析与比较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得出目前广泛应用的传统算法无法达到的令人满意的效果,而智能算法虽然能够优化控制效果,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还需要改良等结论。并提出冷库制冷控制方法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实际应用中智能算法的完善、制冷系统的优化建模以及优化系统的解耦控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方法 冷库 控制算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ID算法的加热炉炉温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2
15
作者 申玉鹏 张耿毓 《电子测量技术》 2019年第15期24-28,共5页
加热炉炉温控制系统属于多时变的、存在物理耦合的、本质非线性的复杂系统,传统的基于滞后反馈的控制律无法平衡炉温检测与炉温调控之间的时间同步关系,容易造成整个加热炉炉温调控系统的温度非线性波动、间歇性振荡,引起炉温调控器的... 加热炉炉温控制系统属于多时变的、存在物理耦合的、本质非线性的复杂系统,传统的基于滞后反馈的控制律无法平衡炉温检测与炉温调控之间的时间同步关系,容易造成整个加热炉炉温调控系统的温度非线性波动、间歇性振荡,引起炉温调控器的参数变化。提出基于改进PID算法的加热炉炉温控制方法,选用一阶滤波器消除由于调控器启闭造成的尖峰脉冲扰动,引入积分项变速分离理论,最大限度保持调控器的实时性与鲁棒性。设计了对应的调控器实现电路,核心控制芯片采用STM32F103系列单片机,利用液晶显示屏与独立按键电路实现人机交互,具有智能化声光报警提醒功能。通过实际验证得知,采用改进算法进行加热炉炉温调控,能够有效提高调控系统的实时性与鲁棒性,符合新形势下对加热炉炉温调控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温调控 改进PID算法 积分项变速分离 单片机 系统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自动代码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政江 李建贵 黄玉祥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2-185,共4页
传统的PID控制方式难以保证系统在各种复杂多变工作环境下的性能要求,引入新型智能PID控制算法可以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但是其算法实现困难,也增加了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复杂性。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基于模型的开发方法(Model-Based Develo... 传统的PID控制方式难以保证系统在各种复杂多变工作环境下的性能要求,引入新型智能PID控制算法可以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但是其算法实现困难,也增加了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复杂性。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基于模型的开发方法(Model-Based Development,MBD),以DSP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ic Synchronous Motor,PMSM)矢量控制为例,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引入到电机控制的速度环中,建立了系统的Simulink嵌入式代码生成模型,并自动生成代码,最后利用TMS320F28335控制箱对代码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基于模型的开发方法可实现复杂电机控制算法的自动代码生成,并且具有开发周期短、代码的一致性与鲁棒性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PID控制算法 嵌入式系统 永磁同步电机 基于模型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Windows/CVI的伺服液压轨道衡校验系统的程序设计
17
作者 张荣军 孙雁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90-93,共4页
针对目前大型轨道衡校验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种全新的轨道衡快速校验的解决方法。以Lab Windows/CVI为开发平台,进行软件的模块化、可视化设计,采用模糊自整定控制算法来实现力值的快速加载及快速稳定,解决了大型衡器高精度、快速校准... 针对目前大型轨道衡校验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种全新的轨道衡快速校验的解决方法。以Lab Windows/CVI为开发平台,进行软件的模块化、可视化设计,采用模糊自整定控制算法来实现力值的快速加载及快速稳定,解决了大型衡器高精度、快速校准的难题。应用结果表明:软件程序在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操作性等方面性能优越,完全满足电控伺服液压轨道衡校验系统的测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WINDOWS/CVI平台 轨道衡 快速校验 模糊自整定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军用航空地面空调车测试系统的设计
18
作者 李勋章 赵宏强 +1 位作者 邹开凤 杨秀芹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09-112,共4页
设计了一种军用航空地面空调车自动测试系统。介绍了该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和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基于嵌入式开发技术,开发了专用的供风恒压控制算法,智能化程度高、可对航空地面空调车进行性能检测和故障诊断。
关键词 航空地面空调车 测试系统 嵌入式开发 供风恒压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胶带转载点粉尘浓度异常溯源算法研究
19
作者 陈美竹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25年第4期180-186,共7页
煤矿胶带转载点虽通过布设传感器和降尘设备初步实现了对粉尘的监测和控制,但当区域粉尘浓度异常时,异常原因的排查仍高度依赖人工经验,存在响应滞后问题。为实现对粉尘浓度异常原因的远程、快速、准确定位,提出了一种融合有序约束Apri... 煤矿胶带转载点虽通过布设传感器和降尘设备初步实现了对粉尘的监测和控制,但当区域粉尘浓度异常时,异常原因的排查仍高度依赖人工经验,存在响应滞后问题。为实现对粉尘浓度异常原因的远程、快速、准确定位,提出了一种融合有序约束Apriori算法与溯源树机制的粉尘浓度异常溯源算法。基于区域防尘设备的布设情况,利用有序约束Apriori算法挖掘异常关联规则,生成带优先级的异常原因表;结合粉尘浓度动态阈值与瞬时阈值设定溯源触发条件,构建集成回溯标记与节点权重的多层级溯源树;当满足触发条件时,采用基于回溯标记与节点优先级的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快速定位异常原因。实验结果表明:在矿井胶带转载点场景下,该算法能有效识别粉尘浓度异常的高频诱因(如喷雾装置故障),溯源准确率为96.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防治 煤矿胶带转载点 溯源树 Apriori算法 深度优先搜索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