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竞优评析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赵希男 王启明 温馨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1-599,共9页
针对多指标描述的一类社会事物群体,提出了一种体现竞优思想的衡量社会事物行为的系统评析方法。本方法在不违反社会群体价值观念及其变化趋势的前提下,从最有利于和最不利于个体角度识别参评对象的竞优特质,分别用竞优正势和竞优异势... 针对多指标描述的一类社会事物群体,提出了一种体现竞优思想的衡量社会事物行为的系统评析方法。本方法在不违反社会群体价值观念及其变化趋势的前提下,从最有利于和最不利于个体角度识别参评对象的竞优特质,分别用竞优正势和竞优异势加以描述。运用本评析方法,能够识别个体在群体中的比较优势,发现其应该学习的榜样;用于社会系统,能够推断个体对事物发展规律的理解和把握的状况。通过对我国区域科技能力的评析表明,本方法能为分析和掌握社会系统在竞优思想下的发展状况,进而为引导社会系统制定调整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方法 竞优正势 竞优异势 区域科技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断陷分布规律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13
2
作者 黄薇 杨步增 +3 位作者 孙立东 李广伟 王秋菊 王晓莲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81,共6页
松辽盆地深层断陷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徐家围子、长岭等断陷均取得了较好勘探成果,但其他断陷是否具有形成气藏的地质条件不得而知.为此,以松辽盆地深层断陷结构解释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研究认为:松辽盆地深层发育了一系... 松辽盆地深层断陷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徐家围子、长岭等断陷均取得了较好勘探成果,但其他断陷是否具有形成气藏的地质条件不得而知.为此,以松辽盆地深层断陷结构解释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研究认为:松辽盆地深层发育了一系列NNE、NE、NNW向断裂控制的分割断陷,受隆起带分割发育了3个断陷带和1个斜坡带,自东向西断裂活动逐渐变弱;NW-NNE向张扭性共轭断裂控制了沙河子组的空间分布,进而决定了烃源岩展布;营城组沉积末期构造运动产生了大量的气源断裂,挤压形成的隆起构造是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经断陷成藏条件评价,明确了近期勘探的3个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断陷分布规律 天然气 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副省级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优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赵希男 褚德海 贾建锋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8-97,共10页
基于我国副省级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采用面向层次结构的竞优分析方法,对12个副省级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状况进行分析。在识别各个副省级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个性优势特征基础上,分别进行了个体代理评析和民主代理评析。评析结果表... 基于我国副省级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采用面向层次结构的竞优分析方法,对12个副省级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状况进行分析。在识别各个副省级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个性优势特征基础上,分别进行了个体代理评析和民主代理评析。评析结果表明,副省级城市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各具特色,已经形成了"万马奔腾"的局面,综合排名已不再十分重要;竞优分析结果同时指出了各个副省级城市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和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能力 竞优分析方法 副省级城市 个性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客体双重视角的专家权重确定方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宏涛 赵希男 侯楠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4-38,共5页
文章针对群体决策中专家权重未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双重视角的专家权重确定方法。首先基于竞优思想,从最有利于体现评价客体价值的角度获取其关于评价专家的赋权矩阵,并依据决策客体对专家赋权的平均偏好和意见... 文章针对群体决策中专家权重未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双重视角的专家权重确定方法。首先基于竞优思想,从最有利于体现评价客体价值的角度获取其关于评价专家的赋权矩阵,并依据决策客体对专家赋权的平均偏好和意见的一致性程度确定评价客体的最终意见,以提高评价客体的决策精度;其次依据各评价主体评价值向量的信息熵和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之间的偏离程度计算基于评价主体视角的专家权重值;最后在三种分权值的基础上确定专家的总体权重,并通过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权重 信息熵 竞优 群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中心城市科技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兰霞 付竞瑶 +1 位作者 姜海滔 车琳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0-294,共5页
以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引领、辐射、集散等作用的我国六大区域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在构建了我国区域中心城市科技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基于个性优势特征分析的竞优评析方法,对我国六大区域中心城市的科技人力资源竞争... 以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引领、辐射、集散等作用的我国六大区域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在构建了我国区域中心城市科技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基于个性优势特征分析的竞优评析方法,对我国六大区域中心城市的科技人力资源竞争力状况进行了评价与分析,不仅得到了各个区域中心城市在科技人力资源竞争力方面的优势特征信息,而且也得到了其在科技人力资源竞争力上的排序.政府相关部门可据此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以提升我国区域中心城市的科技人力资源竞争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力资源 区域中心城市 竞争力 竞争力评价 竞优评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竞优行为特征识别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赵希男 张莉莉 王飞 《运筹与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4-91,共8页
有效挖掘群决策信息,并为管理者提供良好的决策支持一直是理论界所关注的课题。本文基于竞优思想,针对层次结构系统,依托目标规划模型和聚类分析方法,构建了群体竞优行为特征的群识别方法。本方法从最有利于体现被评价群体成绩的角度,... 有效挖掘群决策信息,并为管理者提供良好的决策支持一直是理论界所关注的课题。本文基于竞优思想,针对层次结构系统,依托目标规划模型和聚类分析方法,构建了群体竞优行为特征的群识别方法。本方法从最有利于体现被评价群体成绩的角度,运用目标规划模型,从每一组调研数据中挖掘被评价群体的优势特征,再利用聚类分析方法,从"优势特征集"中识别群体竞优特征的分布状况,进而可以清晰而具体地了解被评价群体的竞优行为特征。通过逻辑推导和实际算例,分别论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决策 群识别方法 层次结构 竞优行为特征 目标规划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个性优势识别及提升策略——来自省级行政区域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
7
作者 温馨 扈钰鑫 殷艳娜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0-35,共6页
客观识别我国各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个性优势,对于提升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特色及发展水平有重要的促进意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中(未包括港澳台),有22个区域具备显著个性优势特征,5个区域具备一般个性优势特征,其他... 客观识别我国各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个性优势,对于提升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特色及发展水平有重要的促进意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中(未包括港澳台),有22个区域具备显著个性优势特征,5个区域具备一般个性优势特征,其他4个区域缺乏显著个性优势特征;基于各区域高等教育个性优势可知,陕西和重庆两个区域的高等教育竞争力具有优良竞争优势,而山西和内蒙古两个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相对最弱。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总体及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应在宏观上引导区域高等教育个性化发展,鼓励探索高等教育发展新方向,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高等教育个性化发展模式,有针对性颁布实施彰显个性优势的高等教育管理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高等教育 竞争力 个性优势评析 竞优评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院技术人员竞优特征的群识别与评析
8
作者 张莉莉 侯锡林 赵希男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2-188,共7页
有别于个体绩效评价视角,本文以宏观层面为切入点,采用最优化方法和聚类分析技术对设计院技术人员整体竞优特征进行了群识别与评析。构建了设计院技术人员竞优特征分层识别模型和竞优水平测量方法。以问卷调研为依托,对提出的理论进行... 有别于个体绩效评价视角,本文以宏观层面为切入点,采用最优化方法和聚类分析技术对设计院技术人员整体竞优特征进行了群识别与评析。构建了设计院技术人员竞优特征分层识别模型和竞优水平测量方法。以问卷调研为依托,对提出的理论进行了实际验证。首先,按照识别模型,对每一位被测所反映的技术人员竞优特征进行分层识别;其次,对所有竞优特征聚类分析,探索被测群体对技术人员的共性认知;再次,按照评价模型,对技术人员不同层次的竞优水平进行了评价。最后,根据主流竞优模式是均衡发展模式的实证结果,对其利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竞优特征 竞优水平 模式分析 技术人员 管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金属在天然海水中的腐蚀电位及其变化规律 被引量:5
9
作者 丁国清 杨朝晖 +2 位作者 黄桂桥 杨海洋 刘凯吉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9-102,共4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多通道电位自动采集装置,测试了铸铁、碳钢和低合金钢等黑色金属材料在青岛和舟山海水中为期120d的腐蚀电位,对其在天然海水中的腐蚀电位变化规律及其稳定腐蚀电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海水中黑色金属的腐蚀电位随时... 利用自行研制的多通道电位自动采集装置,测试了铸铁、碳钢和低合金钢等黑色金属材料在青岛和舟山海水中为期120d的腐蚀电位,对其在天然海水中的腐蚀电位变化规律及其稳定腐蚀电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海水中黑色金属的腐蚀电位随时间经历"减小-增大-稳定"的变化过程,初始电位大于稳定电位;合金元素含量高的稳定腐蚀电位正,合金元素含量低的稳定腐蚀电位负,钢的纯净化和晶粒细化对其腐蚀电位无明显影响;黑色金属在青岛和舟山海域中的稳定腐蚀电位次序大致相同,但数值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金属 天然海水 腐蚀电位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