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1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Phosphate Fertilizer on Cold Tolerance and Its Related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in Rice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被引量:3
1
作者 Hou Li-gang Chen Wen-fu +4 位作者 Zhao Guo-chen Ma Wei Qi Chun-yan Liu Liang Sun Hong-jiao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2年第4期1-10,共10页
The study was designated to explore th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cold tolerance enhanced by phosphate in rice.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levels of phosphate fertilizer on co... The study was designated to explore th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cold tolerance enhanced by phosphate in rice.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levels of phosphate fertilizer on cold tolerance and its related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in rice seedings (chilling-sensitive cv. Changbai 9 and chilling-tolerant cv. Jijing 81)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At the same time, the identification of cold tolerance was conducted.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temperature treatment, the relative chlorophyll content, photosynthesis rate, Fv/Fm and qP decreased and index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 increased in rice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The effect of chilling-sensitive cultivars was more than that of chilling-tolerant cultivars, more phosphorus fertilizer properly improved seedling quality of rice, slowed relative chlorophyll content dropping degree of rice seeding, increased photosynthesis rate, Fv/Fm, qP and index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enhanced the ability to chilling-tolerant cultivars under low temperature. The effect on chilling-tolerant cultivar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n chilling sensitive cultivars by applying more phosphorus fertilizer. Phosphate regulated photosynthetic physiology and membrane fluidity to reduce injury by low temperature, and increasd the cold tolerance capacity of r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temperature stress phosphate fertilizer RICE cold tolerance physiological parame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水时间对超低温保存橡胶树花药愈伤组织生理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周权男 吉辛 +4 位作者 吴胤乐 李季 杨先锋 吴日智 黄天带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127-2134,共8页
超低温保存可降低橡胶树花药愈伤组织长期继代发生的遗传变异风险,是长期保存愈伤组织的有效方法。为评价脱水时间对超低温保存过程中橡胶树花药愈伤组织与抗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本研究将花药愈伤组织于植物玻璃化溶液(plant vitrific... 超低温保存可降低橡胶树花药愈伤组织长期继代发生的遗传变异风险,是长期保存愈伤组织的有效方法。为评价脱水时间对超低温保存过程中橡胶树花药愈伤组织与抗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本研究将花药愈伤组织于植物玻璃化溶液(plant vitrification solution,PVS)PVS2中分别脱水0、10、20、40 min后进行超低温保存24 h,分析脱水时间对超低温保存前后愈伤组织中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脱水时间对超低温保存后花药愈伤组织中可溶性蛋白、MDA含量、SOD和POD活性具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CAT活性无显著影响。除MDA外,超低温保存后每个脱水时间的各生理指标值均高于保存前。脱水40 min的花药愈伤组织超低温保存后,其可溶性蛋白含量、CAT、SOD和POD活性均达最大值,分别为129.63μg/mL、627.30 U/g、290.38 U/g、25643.33 U/g,MDA含量最低,为41.31 nmol/g,表明脱水40 min可明显增强超低温保存后愈伤组织细胞的持水能力和抗氧化水平。进一步对脱水40 min后超低温保存的花药愈伤组织进行复苏,平均存活率在70%以上,且能诱导易碎胚性愈伤系的形成,平均诱导率为13.33%,为橡胶树花药愈伤组织超低温保存再生奠定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花药愈伤组织 超低温保存 脱水时间 生理指标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工心理压力、心理韧性与安全绩效的关系——基于智能化采煤场景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史恭龙 刘希希 +4 位作者 王雪 罗振敏 齐泓辰 李红霞 田水承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7-53,共7页
为了探究智能化采煤场景下矿工心理压力、心理韧性与安全绩效的关系,假设心理压力、心理韧性直接影响矿工安全绩效;心理韧性能够调节心理压力对安全绩效的影响程度,设计采煤机智能监控系统实验,利用PyCharm软件模拟设备操作、TSST实验... 为了探究智能化采煤场景下矿工心理压力、心理韧性与安全绩效的关系,假设心理压力、心理韧性直接影响矿工安全绩效;心理韧性能够调节心理压力对安全绩效的影响程度,设计采煤机智能监控系统实验,利用PyCharm软件模拟设备操作、TSST实验激发被试心理压力,使用EDA、HRV生理传感器和ErgoLAB软件监测并判断被试压力状态,通过SPSS 27.0软件进行假设关系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矿工心理压力对安全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心理韧性对安全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心理韧性在心理压力与安全绩效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智能化煤矿企业对矿工心理干预培训提供理论支撑,实现矿山安全生产效能协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煤矿 生理参数 心理压力 心理韧性 安全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湿低氧环境下人体生理指标敏感性试验研究
4
作者 孙佳琳 冯国会 +1 位作者 臧艳 李兆星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2,共8页
确定高温高湿低氧环境下作业人员的各项生理指标在不同工况下的敏感程度,降低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试验得出各项生理参数的极限值,分析环境参数与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确定人体各项生理指标在不同工况下的敏感程度,对各生理参... 确定高温高湿低氧环境下作业人员的各项生理指标在不同工况下的敏感程度,降低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试验得出各项生理参数的极限值,分析环境参数与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确定人体各项生理指标在不同工况下的敏感程度,对各生理参数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工况下,各项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各敏感性生理指标对温度的敏感程度排序为:疲劳症状、心率、皮肤温度、热感觉、耳道温度,对相对湿度的敏感程度排序为:热感觉、疲劳症状、心率、耳道温度、皮肤温度;提出了人体生理综合评价指标。基于小样本试验得出了耳道温度、心率、皮肤温度、热感觉以及疲劳症状为敏感性生理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湿低氧环境 热应激 敏感性生理参数 生理综合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褪黑素处理对高温胁迫下草莓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夏明 杨敏 +5 位作者 周陈平 邝瑞彬 刘传和 贺涵 徐泽 魏岳荣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1-189,共9页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褪黑素处理对草莓幼苗高温胁迫状态下的生长发育以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草莓耐高温栽培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颜’草莓幼苗为材料,采用灌根以及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褪黑素处理,研究外源褪黑素处理...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褪黑素处理对草莓幼苗高温胁迫状态下的生长发育以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草莓耐高温栽培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颜’草莓幼苗为材料,采用灌根以及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褪黑素处理,研究外源褪黑素处理对高温胁迫下草莓幼苗的生长发育以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高温胁迫下草莓幼苗生长受限,与对照相比,适宜浓度的褪黑素处理后其生长抑制可以缓解;草莓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光合作用参数显著上升;SOD、POD以及CAT等抗氧化酶的活性显著提高,脯氨酸含量显著提高;过氧化氢含量、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相对电导率以及MDA含量显著下降,其中400μmoL/L的处理效果最显著。【结论】高温胁迫下,400μmoL/L的褪黑素处理可以通过提升草莓幼苗的光合作用效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以及减少有害物质的累积,从而增强抵御高温逆境胁迫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苗 高温胁迫 褪黑素 光合参数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镉(Cd)、铅(Pb)胁迫对铜钱草生长和生理生化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慧 李长爱 +3 位作者 李亚亮 宁丽丽 刘玲 黄荣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0-450,共11页
为探究高浓度镉(Cd)、铅(Pb)胁迫下铜钱草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及其对重金属污染水体的修复潜力,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Cd(5、20 mg·L^(-1))、Pb(50、200 mg·L^(-1))单一及其复合暴露对铜钱草的生物量、生理生化指标和镉铅累... 为探究高浓度镉(Cd)、铅(Pb)胁迫下铜钱草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及其对重金属污染水体的修复潜力,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Cd(5、20 mg·L^(-1))、Pb(50、200 mg·L^(-1))单一及其复合暴露对铜钱草的生物量、生理生化指标和镉铅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组铜钱草的生理生化指标基本随Cd、Pb浓度的升高而升高;50 mg·L^(-1)Pb胁迫下铜钱草对Pb的抗逆性最高,同时5 mg·L^(-1)Cd暴露时铜钱草对水体Cd的净化率最高;5 mg·L^(-1)Cd与50 mg·L^(-1)Pb复合后,Pb能够缓解Cd对铜钱草的氧化损伤;5 mg·L^(-1)Cd与200 mg·L^(-1)Pb复合后,铜钱草对水体中Pb的去除率达到峰值。总体上,Cd的植物毒性明显高于Pb。铜钱草具有吸收累积水体铅镉的潜力,可用于净化和修复铅镉污染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铜钱草 植物修复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表油菜素内酯对干旱胁迫下夏枯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姚海瑞 陈轲 +6 位作者 张利霞 谢梦圆 董和禹 宋文栩 康雅 常青山 陈根强 《中国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8-60,共13页
探讨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干旱胁迫下夏枯草的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干旱地区高效种植夏枯草提供理论依据。以夏枯草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0、0.01、0.05、0.10、0.20μmol/L)EBR溶液进行浸种处理,研究其... 探讨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干旱胁迫下夏枯草的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干旱地区高效种植夏枯草提供理论依据。以夏枯草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0、0.01、0.05、0.10、0.20μmol/L)EBR溶液进行浸种处理,研究其在20%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下对夏枯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抑制了夏枯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同时引起抗氧化酶与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升高、幼苗电解质外渗以及光合色素含量的显著下降;0.01~0.20μmol/L EBR处理后,促进了干旱胁迫下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EBR处理后夏枯草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与可溶性糖的含量均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降低了幼苗相对电导率,促进了光合色素含量的增加。随着EBR浸种浓度从0.01μmol/L逐渐提高至0.20μmol/L,其缓解效果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不同浓度EBR对干旱胁迫下夏枯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效果依次为:0.10μmol/L的处理效果>0.05μmol/L的处理效果>0.01μmol/L的处理效果>0.20μmol/L的处理效果,其中,0.10μmol/L的处理效果最佳。综上,适量EBR浸种能显著提高夏枯草在干旱胁迫下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 2 4-表油菜素内酯 干旱胁迫 种子萌发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7)Cs-γ辐照对拟南芥子一代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原寒 乔新燕 +2 位作者 曹少飞 李建国 于志翔 《辐射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9-427,共9页
为评价核设施对陆生生态系统的辐射影响,探讨γ辐射对植物种群的辐射效应,分析γ射线辐照引起子一代植物的诱变效应和诱变机制,选取哥伦比亚生态型拟南芥进行不同剂量率^(137)Cs-γ辐照,并测定辐照后拟南芥子一代生长参数、生理生化指... 为评价核设施对陆生生态系统的辐射影响,探讨γ辐射对植物种群的辐射效应,分析γ射线辐照引起子一代植物的诱变效应和诱变机制,选取哥伦比亚生态型拟南芥进行不同剂量率^(137)Cs-γ辐照,并测定辐照后拟南芥子一代生长参数、生理生化指标和荧光参数。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率γ辐照后,子一代拟南芥生长发育存在差异,株高整体呈现随剂量率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50 mGy/h辐照后的拟南芥子一代叶片最小,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比活力、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最低,20 mGy/h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比活力最低,谷胱甘肽还原酶、脯氨酸表现为辐照后的拟南芥子代植株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0 mGy/h、50 mGy/h辐照后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非光淬灭系数整体表现出随剂量率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表明低剂量率辐照未对拟南芥子代光合作用反应中心PSⅡ造成不可逆伤害,植株主要通过调控抗氧化酶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对电离辐射做出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γ辐照 拟南芥 子一代 生理指标 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橡胶树优树无性系产量与胶乳生理年内变化分析
9
作者 杨湉 赵祺 +3 位作者 吴裕 李小琴 张凤良 毛常丽 《热带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81-86,共6页
为比较6个橡胶树优树无性系干胶产量和胶乳生理的年内变化规律,测定其7龄割胶时的株次产及每月胶乳生理指标,将整年割胶周期划分为11个时段,分析年内不同时段干胶产量和胶乳生理的变化特点。结果显示:6个橡胶树优树无性系干胶产量均以第... 为比较6个橡胶树优树无性系干胶产量和胶乳生理的年内变化规律,测定其7龄割胶时的株次产及每月胶乳生理指标,将整年割胶周期划分为11个时段,分析年内不同时段干胶产量和胶乳生理的变化特点。结果显示:6个橡胶树优树无性系干胶产量均以第7段(10-11月)的最高,并与其他多个时段差异显著;第1段(4-5月)、第4~6段(7-10月)、第8~10段(11—次年2月)干胶产量较高;第2~3段(5-7月)、第11段(次年2-3月)干胶产量较低,但不同无性系各时段的干胶产量各有特点。割胶一整年,6个橡胶树优树无性系年内不同月份的胶乳生理各有特点:无机磷含量在刚开割时较高,6-7月相对较低,8月后增加明显;硫醇和蔗糖含量天气越冷增加更明显;1-2月硫醇、无机磷、蔗糖含量均达到相对最大值。每月胶乳生理与分段干胶产量相关性分析显示:6个优树无性系的胶乳无机磷含量与干胶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无性系190、585、314的硫醇含量与干胶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314、187(对照)的蔗糖含量与干胶产量分别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总固形物含量与干胶产量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胶乳 生理参数 产量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质对樟叶越桔组培苗生长及其6'-O-咖啡酰熊果苷含量的影响
10
作者 萧卫泓 李楚然 +6 位作者 孙蕊 王卫华 刘云 杨晓琴 朱国磊 解思达 赵平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0-197,共8页
通过对樟叶越桔组培苗的生长生理指标及其中6'-O-咖啡酰熊果苷(CA)含量的测定,分析蓝色、红色、不同红蓝色配比(1∶1、1∶2和2∶1)及白色(对照)LED光对其生长和主要次生代谢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色红光处理可促进组培苗苗高的增长... 通过对樟叶越桔组培苗的生长生理指标及其中6'-O-咖啡酰熊果苷(CA)含量的测定,分析蓝色、红色、不同红蓝色配比(1∶1、1∶2和2∶1)及白色(对照)LED光对其生长和主要次生代谢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色红光处理可促进组培苗苗高的增长,蓝光处理可提高组培苗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红蓝光复合配比有利于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增加对光胁迫抗逆性,在红蓝光比为1∶1时组培苗具有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当红光比例增加时,组培苗的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蓝光比例增加时,组培苗的MDA含量和POD活性均为上升趋势;当红蓝光比为1∶2时,组培苗中CA的含量最高[(21.02±0.56) mg/g],为对照组的1.5倍,而在其他光质处理下其含量均下降。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阐明樟叶越桔CA的生产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质 樟叶越桔 组培苗 生理指标 红光 蓝光 6'-O-咖啡酰熊果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4种苹果砧木幼苗叶片生理及光合指标的影响
11
作者 王朱莉 金喜丽阁 +1 位作者 李文胜 张萍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00-1721,共22页
【目的】研究不同苹果砧木对NaCl胁迫的生长生理及光合响应,综合评价其耐盐能力,筛选耐盐能力较强的苹果砧木。【方法】以M7、G935、M9T337和新疆野苹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模拟NaCl胁迫,观察幼苗生长状况,测定叶片生理指标及光合参数,... 【目的】研究不同苹果砧木对NaCl胁迫的生长生理及光合响应,综合评价其耐盐能力,筛选耐盐能力较强的苹果砧木。【方法】以M7、G935、M9T337和新疆野苹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模拟NaCl胁迫,观察幼苗生长状况,测定叶片生理指标及光合参数,利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各砧木苗高、地径增量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G935的叶绿素含量最高,下降幅度最小;胁迫结束时各砧木的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和净光合速率(P_(n))值较CK显著降低;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对M7的细胞膜透性造成的影响最大;各砧木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在胁迫25 d时高于CK,胁迫结束时,M7可溶性糖含量最高,G935可溶性蛋白积累最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胁迫期间,M9T337抗氧化物酶活性总体最低。【结论】盐胁迫显著抑制各苹果砧木的生长和叶绿素的合成,使其叶片细胞光合活性降低,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缓解渗透胁迫,维持酶活性平衡等机制来应对盐胁迫。综合评价认为,4种供试砧木中M7的耐盐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砧木 NACL胁迫 生长指标 生理指标 光合参数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胁迫对‘中山杉406’生理特性的影响
12
作者 胡加玲 於朝广 +2 位作者 徐裕玲 梁文超 谢寅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34,共10页
以‘中山杉406’(Taxodium hybrid‘Zhongshanshan 406’)及其亲本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Linn.)Rich.]1年生扦插苗为供试苗木,于4月初将苗木移至塑料盆中,用清水培养2周后换至0.5倍质量浓度的霍格兰(Hoagland)营养液中进行培养,用... 以‘中山杉406’(Taxodium hybrid‘Zhongshanshan 406’)及其亲本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Linn.)Rich.]1年生扦插苗为供试苗木,于4月初将苗木移至塑料盆中,用清水培养2周后换至0.5倍质量浓度的霍格兰(Hoagland)营养液中进行培养,用于铜胁迫处理;以硫酸铜(CuSO_(4))为铜源,设置铜(Cu^(2+))浓度分别为0.2、0.3、0.4 mmol/L,以不施加铜处理液为对照,采用水培法胁迫处理28 d;按照试验设计,测定生物量、植株相对含水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质量分数、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细胞膜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C(PQ))、非光化学淬灭系数(C(NPQ));采用相关性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浓度铜胁迫对‘中山杉406’及其亲本落羽杉1年生扦插苗生长、抗氧化系统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28 d期间,随着铜胁迫浓度的增加,‘中山杉406’和落羽杉幼苗的生物量、含水量和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均呈下降趋势,而细胞质膜透性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则呈上升趋势。与落羽杉相比,铜胁迫后‘中山杉406’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较小。铜浓度为0.3、0.4 mmol/L处理对‘中山杉406’和落羽杉生物量均影响显著。随着胁迫时间和强度的增加,‘中山杉406’与落羽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总体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中山杉406’维持峰值时间较长(至处理21 d),而落羽杉在处理14 d后即出现明显下降。‘中山杉406’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持续增加趋势,落羽杉在21 d基本达到峰值。表明‘中山杉406’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在胁迫后期能维持相对较高的活性。两种植物的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光化学淬灭系数在胁迫时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中山杉406’下降幅度较小,且在一定胁迫浓度范围(0.2、0.3 mmol/L)内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胁迫时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呈上升趋势,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落羽杉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在中高浓度(0.3、0.4 mmol/L)胁迫时持续增大,而‘中山杉406’在高浓度(0.4 mmol/L)胁迫时才显著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中山杉406’的电导率,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与叶绿素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呈显著正相关。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与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光化学淬灭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呈正相关。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呈显著负相关。灰色关联分析表明,铜胁迫的‘中山杉406’生物量,与光合性能及抗氧化系统指标均具有较高的关联度,与光合性能指标的关联度更高。综合试验结果表明,与亲本落羽杉相比,‘中山杉406’表现出较强的铜胁迫生长适应性;铜胁迫时,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较高的PSⅡ光化学效率,是‘中山杉406’维持较高生长速率、防御光抑制和光破坏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杉406’ 生理特性 铜胁迫 抗氧化酶活性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甜叶菊秆对小尾寒羊生产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13
作者 周晓爽 李雄雄 +4 位作者 王虎宁 张霞 齐帅 赵生国 焦婷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356-2365,共10页
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因富含甜菊糖苷等多种功能性成分而具有抗炎、抗菌及抗氧化等功能,是一种具有极大开发潜力的天然饲料资源。本研究通过在日粮中添加甜叶菊秆,探讨甜叶菊秆在羔羊育肥上的效果,以期为新型粗饲料资源的开发提供... 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因富含甜菊糖苷等多种功能性成分而具有抗炎、抗菌及抗氧化等功能,是一种具有极大开发潜力的天然饲料资源。本研究通过在日粮中添加甜叶菊秆,探讨甜叶菊秆在羔羊育肥上的效果,以期为新型粗饲料资源的开发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试验选取体质量(21.38±0.31 kg)和体质相近的3月龄左右小尾寒羊公羊60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的基础上添加1.0%甜叶菊秆(风干基础),每隔20 d测定肉羊生长性能,试验共115 d,预饲期15 d,正试期100 d。饲喂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6只进行屠宰,测定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1.0%甜叶菊秆可显著提高小尾寒羊平均日增质量(ADG)(P<0.05),降低料质量比(F/G)(P<0.05);增加小尾寒羊胴体质量和屠宰率(P<0.05),显著提高眼肌面积和GR值(P<0.05);试验组羊肉的熟肉率、失水率和蒸煮损失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但对小尾寒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育肥羔羊日粮中添加1.0%甜叶菊秆可以改善肉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对羔羊免疫性能及健康状况有提高和改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秆 小尾寒羊 屠宰性能 肉品质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the repairing ability of different active ingredients on the lip
14
作者 Donghan Jia Yanyan Wu +3 位作者 Heji Gong Zhewei Liu Changmei Peng Wanping Zhang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24-1034,共11页
This study used non-invasive evaluation methods measured six skin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lower lip in 180 subjects,including moisture content,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smoothness(SESM),scaliness of the ... This study used non-invasive evaluation methods measured six skin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lower lip in 180 subjects,including moisture content,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smoothness(SESM),scaliness of the skin(SESC),wrinkles(SEW),and red area of the lip skin,and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6 groups of lip balms(no-additive group,marine oligosaccharides group,ceramides group,glycyrrhizinic acid group,allantoin group,and mixed group;30 each)on the skin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dry,flaking,and cracked lip subjec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ip mositure content of the subjects in the marine oligosaccharide group,glycyrrhetinic acid group,and allantoin grou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44.40%,42.84%and 58.08%after 7 days of lip balm(P<0.05).The TEWL in the ceramide group and the allantoi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21.83%and 24.72%,respectively,after 7 days of lip paste use(P<0.05).The lip skin smoothness values of subjects in the glycyrrhizic acid group and the allantoi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18.76%and 14.97%,respectively,after 28 days of lip balm application(P<0.05).The lip skin scaling indices of subjects in the marine oligosaccharide group,the ceramides group,and the allantoi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33.77%,42.69%,and 38.07%,respectively,after 28 days of lip balm application(P<0.05).The wrinkle parameters of the lip skin of the subjects in the marine oligosaccharide,glycyrrhizinic acid and allantoin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23.06%,23.29%and 25.98%,respectively,after 28 days of lip balm application(P<0.05).And the area of the red zone of the lip skin of the subjects in the allantoi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4.27%,after 28 days of lip balm application(P<0.05).Combining the effects of the four active ingredients on the secretion of hyaluronic acid(moisturizing effect)and inflammatory factor(IL-6)in HSF cells,it suggests that marine oligosaccharides and allantoin have a perfect impact on enhancing the water content of the skin on the lips of the subjects,and further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flaking and wrinkles on the lips of the subjects.The ceramide and allantoin can repair the skin barrier well and have a good effect on the chapped and flaky lips of the subjects.After 28 days of using lip balm,the water content of lips in the mixed group increased,the skin barrier was repaired and became smoother,and the wrinkles,scale index,and red zone value were reduced,which could well relieve chronic lip inflammation 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developing lip products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cheili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p skin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marine oligosaccharides CERAMIDES glycyrrhetinic acid ALLANTOIN LIPSTI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冷蒿生长、生理指标和药效物质含量的影响
15
作者 金昆 丛龙琦 +3 位作者 穆东祺 曹阳 张奥 薛焱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3-500,共8页
本研究以冷蒿(Artemisia frigida Willd.)为试验材料,分别探究轻度干旱胁迫处理(土壤相对含水率保持在75%±5%)、中度干旱胁迫处理(土壤相对含水率保持在50%±5%)、重度干旱胁迫处理(土壤相对含水率保持在25%±5%)对冷蒿生... 本研究以冷蒿(Artemisia frigida Willd.)为试验材料,分别探究轻度干旱胁迫处理(土壤相对含水率保持在75%±5%)、中度干旱胁迫处理(土壤相对含水率保持在50%±5%)、重度干旱胁迫处理(土壤相对含水率保持在25%±5%)对冷蒿生长发育、抗氧化酶活性、活性氧含量、抗氧化物含量和药用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程度的提高,冷蒿叶片游离脯氨酸(Pro)含量、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谷胱甘肽还原酶(GR)、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上升趋势。表明在受到干旱胁迫后,冷蒿能够维持动态平衡和相对稳定的内环境。随干旱胁迫程度的提高,冷蒿叶片叶周长、叶面积、叶长、叶宽、株高、茎粗等生长指标整体呈下降趋势,总黄酮含量呈上升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冷蒿株高、茎粗等生长指标与干旱胁迫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总黄酮含量与干旱胁迫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对冷蒿产量-品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含水率为57%~59%的土壤中栽培冷嵩可以较好地平衡其产量与质量。本研究结果可为蒙药药材冷蒿的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冷蒿 阿给 生理指标 药效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定量参数在不完全型腰骶移行椎定位分型中的预测价值
16
作者 叶锋 曲扬 +1 位作者 李自文 李跃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3-560,共8页
目的:探讨腰椎生理曲度参数和腰骶移行区定量参数与不完全型腰骶移行椎(LSTV)的相关性,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186例具有全脊柱X线片与腰椎CT片的不完全型LSTV病例,以全脊柱X线片与腰椎多层螺旋CT(MSCT)片相结合作为定位分型... 目的:探讨腰椎生理曲度参数和腰骶移行区定量参数与不完全型腰骶移行椎(LSTV)的相关性,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186例具有全脊柱X线片与腰椎CT片的不完全型LSTV病例,以全脊柱X线片与腰椎多层螺旋CT(MSCT)片相结合作为定位分型金标准,将其归为不完全型骶椎腰化组(106例)和不完全型腰椎骶化组(80例)。比较两组间基线资料、腰椎生理曲度参数与腰骶移行区定量参数,作为候选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逐步回归(向前法)筛选独立预测因素并建立联合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DeLong检验评估模型与单一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联合预测模型中,腰椎倾斜角(LTA)(OR=0.677,P<0.001)、腰骶椎间盘角(LSIVDA)(OR=1.369,P<0.001)、腰骶角(LSA)(OR=0.927,P=0.005)为独立预测因子;联合模型、LTA、LSIVDA、LSA鉴别不完全型骶椎腰化及不完全型腰椎骶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8、0.800、0.730、0.631,联合预测模型诊断效能显著高于单一参数(DeLong检验,P<0.001)。结论:联合模型预测效能显著;独立预测因子LTA、LSIVD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LSA具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生理曲度参数 腰骶移行区定量参数 不完全型腰骶移行椎 联合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17
作者 齐锦凡 张军 +3 位作者 闫聪逊 王思慧 任佳欣 何文泽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9期24-30,共7页
为探究锌对小麦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以商麦5226和小偃15为试验材料,设定6个锌浓度梯度(ZnSO_(4)0、50、100、200、400、800mg/L),以0mg/L为对照(CK),测定各组萌发指标、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萌发指标方面,随着锌浓度的升高,... 为探究锌对小麦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以商麦5226和小偃15为试验材料,设定6个锌浓度梯度(ZnSO_(4)0、50、100、200、400、800mg/L),以0mg/L为对照(CK),测定各组萌发指标、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萌发指标方面,随着锌浓度的升高,2个品种小麦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锌浓度在100mg/L时,2个品种小麦的发芽率、发芽势均较高。生长指标方面,随着锌浓度的上升,2个品种小麦的芽长、芽鲜重、芽干重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根长、根鲜重、根干重均呈逐渐降低趋势。生理指标方面,随着锌浓度的升高,2个品种小麦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加,游离脯氨酸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综合来看,锌浓度在50~100mg/L时有利于商麦5226和小偃15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锌浓度超过100mg/L时对小麦种子萌发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萌发参数 生长指标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油茶苗提取物对肉鸡生长性能及生理参数的影响
18
作者 褚丽娜 夏久林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6-119,共4页
文章旨在探究在日粮中添加油茶苗提取物对肉鸡生长性能与生理参数的影响,试验将60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1、2、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400及800 mg/kg的油茶苗提... 文章旨在探究在日粮中添加油茶苗提取物对肉鸡生长性能与生理参数的影响,试验将60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1、2、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400及800 mg/kg的油茶苗提取物。本次试验从1日龄开始直至49日龄结束。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均呈增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 0.05);各处理组肉鸡试验末体重及平均日增重数据皆随油茶苗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多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处理1、2组肉鸡试验末体重与平均日增重皆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1、2、3组料重比分别显著降低0.02、0.03、0.01(P <0.05),其中处理2组料重比最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油茶苗提取物对肉鸡生理参数的血液指标有显著影响(P <0.05),各处理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明显更高,且血清葡萄糖含量明显降低。各处理组肉鸡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皆随油茶苗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多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同时血清葡萄糖含量皆随油茶苗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多呈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其中处理2组肉鸡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显著高于其他三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添加油茶苗提取物能确切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及生理参数,添加量为400 mg/kg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油茶苗提取物 生长性能 生理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剥夺对矿工风险感知的影响研究:基于生理试验
19
作者 李乃文 房小凯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6-1043,共8页
为探究睡眠剥夺对矿工风险感知的影响机理及作用效果,将72名矿工被试分为控制组和睡眠剥夺组,通过2种睡眠状况(正常、睡眠剥夺)×2种任务片段(基线段、逃生任务片段)的试验设计,分别记录分析不同任务片段下皮肤电活动(Electrodermal... 为探究睡眠剥夺对矿工风险感知的影响机理及作用效果,将72名矿工被试分为控制组和睡眠剥夺组,通过2种睡眠状况(正常、睡眠剥夺)×2种任务片段(基线段、逃生任务片段)的试验设计,分别记录分析不同任务片段下皮肤电活动(Electrodermal Activity,EDA)和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部分指标的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逃生任务可以有效激活矿工的风险感知,在执行逃生任务时,矿工的C_(S)、L_(SC)和F_(L)/F_(H)显著上升,I_(BI)和P_(NN20)显著下降;睡眠剥夺会损害矿工的风险感知能力,研究发现,控制组被试逃生任务片段唤醒情绪和打破交感神经平衡的程度更大。研究结果可为睡眠剥夺相关的生理研究提供证据和参考,有助于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人体学 睡眠剥夺 风险感知 生理参数 皮肤电活动(EDA) 心率变异性(HR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铁皮石斛幼苗生理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冯蕊 周琪 +2 位作者 吴令上 朱玉球 高燕会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44,共13页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6000(PEG 6000)模拟干旱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生理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为铁皮石斛的品种选育、产业化栽培和近野生栽培等提供参考。【方法】以铁皮石斛‘晶品1号’D.candidum‘Jingpin No.1’幼苗为...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6000(PEG 6000)模拟干旱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生理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为铁皮石斛的品种选育、产业化栽培和近野生栽培等提供参考。【方法】以铁皮石斛‘晶品1号’D.candidum‘Jingpin No.1’幼苗为实验材料,通过不同质量分数PEG 6000(5%、10%、20%、3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铁皮石斛幼苗,观察铁皮石斛幼苗茎段和叶片细胞结构,并检测铁皮石斛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叶绿素质量分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结果】①高质量分数PEG 6000(20%-30%)处理后铁皮石斛茎段和叶片细胞内叶绿素质量分数减少。②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对铁皮石斛幼苗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MDA、POD和CAT有显著影响(P<0.05)。可溶性糖质量分数随着PEG 6000质量分数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均呈上升趋势,到第12天时达最高值;可溶性蛋白则呈下降趋势;MDA质量摩尔浓度、POD活性和CAT活性随着PEG 6000质量分数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PEG 6000为20%时达到峰值。③PEG 6000模拟干旱处理对铁皮石斛幼苗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光合效率(α)、电子传递速度(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_(P))和非化学猝灭系数(qNP)等叶绿素荧光参数有显著的影响(P<0.05)。随着PEG 6000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和PEG 6000质量分数的增加,α、ETR、F_(v)/F_(m)和q_(P)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而qNP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20%PEG 6000处理12 d可用作铁皮石斛抗干旱品种的筛选,铁皮石斛幼苗可通过增加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减少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提高POD和CAT活性等防御酶活性抵抗和适应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铁皮石斛幼苗的最大光能转换效率降低,光合系统Ⅱ(PSⅡ)受到胁迫损伤,严重影响铁皮石斛幼苗的光合作用。同时,铁皮石斛幼苗通过启动qNP途径来消耗PSⅡ反应中心吸收的过剩光能,维持正常的光合作用。因此,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POD和CAT以及叶绿体荧光参数均可作为铁皮石斛耐干旱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干旱胁迫 生理生化指标 叶绿素荧光参数 聚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