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杨酸甲酯和茉莉酸甲酯对郁金香花香挥发物的影响
1
作者 陈雨馨 罗巧 +5 位作者 皮学娜 邬梦玥 侯健琦 王艳平 产祝龙 向林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97,共10页
为探究不同浓度的水杨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MeSA)和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对郁金香花香挥发物的影响,采用50、200、600μmol/L MeSA和MeJA喷施郁金香花苞,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为探究不同浓度的水杨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MeSA)和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对郁金香花香挥发物的影响,采用50、200、600μmol/L MeSA和MeJA喷施郁金香花苞,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郁金香花香挥发物的成分主要包括醇类、烷烃类、萜烯类、苯环类、酮类和酯类,其中醇类的总释放量最高;喷施不同浓度MeSA和MeJA,六类化合物含量呈现不同变化趋势,萜烯类化合物释放量在50μmol/L MeSA或200μmol/L MeJA处理下增加量尤其明显;4-十二醇、(E)-β-罗勒烯和反式-3-己烯-1-醇为郁金香花朵主要挥发物,其中(E)-β-罗勒烯在不同浓度MeSA和MeJA处理下释放量均有所增加,50μmol/L MeSA和200μmol/L MeJA处理下释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0倍和3.3倍。以上结果表明,外源喷施水杨酸甲酯和茉莉酸甲酯对郁金香花香挥发物的释放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金香 花香 挥发性成分 水杨酸甲酯 茉莉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SlJAZ7的抗病功能及与SlTGA7的互作 被引量:2
2
作者 林晨俞 郭鑫 +5 位作者 王文娟 翟敏 曹颖杰 王梦月 赵平娟 于晓惠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5-534,共10页
[目的]细菌性斑点病是导致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omato DC3000,Pst DC3000)是细菌性斑点病的致病因子之一。瞬时沉默番茄JAZ7基因导致其对Pst DC3000的敏感性增加,然而,... [目的]细菌性斑点病是导致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omato DC3000,Pst DC3000)是细菌性斑点病的致病因子之一。瞬时沉默番茄JAZ7基因导致其对Pst DC3000的敏感性增加,然而,验证JAZ7基因抗细菌性斑点病的直接证据及其作用机理的报道较少。本研究从番茄叶片中克隆得到SlJAZ7基因,创制稳定遗传的过表达SlJAZ7的转基因番茄,分析其抗病功能和机理,研究其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上与抗病性密切相关的SlTGA7的关系,为有效防治细菌性斑点病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野生型和转基因番茄接种Pst DC3000的表型差异分析,鉴定SlJAZ7基因的抗病功能。使用RT-qPCR分析SlJAZ7和SlTGA7基因在Pst DC3000、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和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处理下的表达模式和组织特异性。利用烟草瞬时表达的方法研究SIJAZ7和SlTGA7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利用酵母双杂交(Y2H)试验、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试验和蛋白下拉(pull down)试验研究SlJAZ7蛋白与SlTGA7蛋白的互作关系,验证SlJAZ7的抗病功能和可能的抗病机理。[结果]过表达SlJAZ7基因的转基因番茄叶片在Pst DC3000处理时受到的过氧化损伤较野生型更少,转基因株系中SlTGA7表达量升高,SlJAZ7基因在营养器官中高表达,且受到Pst DC3000诱导,响应MeJA、SA处理,SlTGA7基因在同样的处理下呈相反的变化趋势。SlJAZ7和SlTGA7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Y2H、BiFC和pull down试验同时证明SlJAZ7蛋白和SlTGA7蛋白存在互作关系。[结论]过表达SlJAZ7基因有利于减少活性氧积累,提高番茄抗病性,同时SlJAZ7在转录水平正调控SlTGA7基因表达。SlJAZ7与SlTGA7存在互作,推测SIJAZ7基因可能通过提高Pst DC3000病原菌侵染时SITGA7基因的表达量,启动SITGA7下游抗病基因的表达来提高转基因番茄的抗病性,也可能通过与SITGA7蛋白结合,影响其调控MYC等转录因子的活性。这为进一步研究SlJAZ7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SlJAZ7 蛋白互作 抗病性 茉莉酸甲酯 水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子添加对牛樟芝生长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张红玲 余娜 +2 位作者 武自强 张颖 郑元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40-46,共7页
为探究添加不同外源诱导子对牛樟芝菌丝体生长特性的影响,以PDA基础培养基为对照,通过添加不同浓度(50、100、150、200μmol/L)的诱导子茉莉酸甲酯(MeJA)、水杨酸(SA)和油酸(OA)对牛樟芝进行皿式培养,比较分析30 d培养周期中的菌丝体菌... 为探究添加不同外源诱导子对牛樟芝菌丝体生长特性的影响,以PDA基础培养基为对照,通过添加不同浓度(50、100、150、200μmol/L)的诱导子茉莉酸甲酯(MeJA)、水杨酸(SA)和油酸(OA)对牛樟芝进行皿式培养,比较分析30 d培养周期中的菌丝体菌落直径、生长速度、生长指数和生物量的差异,筛选出促进牛樟芝生长的适宜诱导子与较优浓度。结果表明:与PDA对照培养基相比,添加3种外源诱导子在各自适宜浓度下对牛樟芝菌丝体的生长均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100μmol/L MeJA条件下的菌落直径达到83.94 mm,最快生长速度为6.17 mm/d,干物质重量为88.10 mg,而150μmol/L MeJA条件下的菌丝体颜色与野生牛樟芝子实体颜色最接近,为棕黄色或棕红色;50μmol/L SA条件下的菌丝体平均生长速度为1.64 mm/d,菌丝体颜色为橘黄色或橘红色,菌落直径为47.5 mm,干物质重量为85.37 mg;添加150和200μmol/L OA条件下的菌丝体颜色为橘黄色或橘红色,菌落直径为43和42.15 mm,平均生长速度为1.43和1.41 mm/d,干物质重量为85.90和79.19 mg。因此,筛选出促进牛樟芝菌丝体生长的适宜外源诱导子为100~150μmol/L MeJ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樟芝 皿式培养法 茉莉酸甲酯 水杨酸 油酸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甲酯诱抗黑杨对杨扇舟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赵玲 胡增辉 +3 位作者 赵风君 张可文 陈学英 沈应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78,共4页
为了进一步探讨木本植物的诱导抗性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并了解诱导抗性的作用机理 ,作者于 2 0 0 3年在北京林业大学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 ,研究了水杨酸甲酯熏蒸 2 4h后的黑杨对杨扇舟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水杨酸甲酯熏蒸能够... 为了进一步探讨木本植物的诱导抗性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并了解诱导抗性的作用机理 ,作者于 2 0 0 3年在北京林业大学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 ,研究了水杨酸甲酯熏蒸 2 4h后的黑杨对杨扇舟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水杨酸甲酯熏蒸能够诱导黑杨启动防御系统产生诱导抗性 ,取其叶片喂食的杨扇舟蛾生长发育受阻 ,表现为体重减轻 ,营养代谢能力明显下降 .证明降低昆虫体重及营养代谢能力是诱导抗性的生理机制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甲酯 黑杨 防御系统 诱导抗性 营养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WRKY转录因子的鉴定及其对枣疯病植原体和激素处理的应答 被引量:12
5
作者 付冰 叶霞 +5 位作者 王会鱼 陈鹏 李继东 郑先波 谭彬 冯建灿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5-78,共14页
【目的】分析枣WRKY转录因子对枣疯病植原体以及不同激素的响应,探讨WRKY基因在枣疯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枣WRKY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及枣与植原体相互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同源比对从NCBI数据库以及转录组数据库... 【目的】分析枣WRKY转录因子对枣疯病植原体以及不同激素的响应,探讨WRKY基因在枣疯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枣WRKY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及枣与植原体相互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同源比对从NCBI数据库以及转录组数据库鉴定出枣假定WRKY转录因子,并利用SMART等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转录组分析中挑选出差异表达的6个基因,设计定量引物,验证其在灰枣枣疯病发病过程中的表达量变化情况;以‘蜂蜜罐’枣胚培苗为材料,外源施加0.1 mmol·L^(-1)水杨酸(SA)和茉莉酸甲酯(MeJA)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技术分析枣WRKY基因的表达量变化情况。【结果】确定了69个枣假定WRKY转录因子,重新命名为ZjWRKY1-69,可分为3个组GroupⅠ、GroupⅡ和GroupⅢ,GroupⅠ含有17个成员,GroupⅡ又可细分为Ⅱa、b、c、d、e 5个亚组,分别包含3、11、15、3、9个成员,GroupⅢ有11个成员;69个枣WRKY转录因子基因中,有43个ZjWRKY基因可以定位到11条染色体上,但在染色体上呈不均匀分布,7号染色体上没有ZjWRKY基因存在;大部分ZjWRKY蛋白都包含有WRKYGQK保守序列,有2个ZjWRKY蛋白(ZjWRKY23和ZjWRKY46,GroupⅡc)变异为WRKYGKK;GroupⅠ中的WRKY转录因子含有较多的保守基序(10个),且同一个组内WRKY蛋白的保守基序类型及个数相似。从枣疯病发生过程中枣叶片的转录组数据中检测到28个ZjWRKY转录因子基因的差异表达主要集中在嫁接后38~52周。枣疯病发病过程中ZjWRKY8、ZjWRKY52、ZjWRKY61、ZjWRKY69基因表达量发生明显变化(上调)。SA处理后,ZjWRKY42和ZjWRKY52表达量显著升高;MeJA的积累诱导ZjWRKY42和ZjWRKY61的表达量发生较明显变化。【结论】初步确定了枣69个WRKY转录因子,分为3组;43个枣WRKY基因可以定位到11条染色体上,呈不均匀分布,7号染色体上尚没有发现WRKY基因的存在。枣疯病植原体侵染枣树后,诱导了ZjWRKY5、ZjWRKY8、ZjWRKY42、ZjWRKY52、ZjWRKY61基因的表达,SA和MeJA处理后分别使ZjWRKY42、ZjWRKY52和ZjWRKY42、ZjWRKY61表达量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KY 枣疯病 水杨酸 茉莉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橘原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VcLAR和VcANR的克隆和功能鉴定 被引量:8
6
作者 宋杨 刘红弟 +2 位作者 王海波 张红军 刘凤之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82-688,共7页
本研究以越橘(Vaccinium corymbosum Duke)为试验材料,克隆原花青素合成基因VcLAR和VcANR,分析其表达模式及其对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的响应,鉴定其在原花青素合成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成功获得了越橘VcLAR(GenBank登录号为MH321470)和... 本研究以越橘(Vaccinium corymbosum Duke)为试验材料,克隆原花青素合成基因VcLAR和VcANR,分析其表达模式及其对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的响应,鉴定其在原花青素合成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成功获得了越橘VcLAR(GenBank登录号为MH321470)和VcANR(GenBank登录号为MH321471)基因。VcLAR和VcANR在根、茎、幼叶、花以及不同发育阶段果实中均可表达,但相对表达量存在差异,在绿果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在不同发育阶段果实中,原花青素含量在绿果中最高,在蓝果中最低。水杨酸处理可促进VcLAR和VcANR基因的表达,茉莉酸甲酯处理可抑制VcLAR和VcANR基因的表达。在转VcANR基因拟南芥株系中,原花青素的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在转VcLAR基因拟南芥株系中,原花青素含量与野生型相比无明显变化。由此推测,VcLAR和VcANR在越橘果实原花青素积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受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橘 VcLAR基因 VcANR基因 水杨酸 茉莉酸甲酯 原花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MeJA和ACC处理对甘蓝型油菜叶角质层蜡质组分、结构及渗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帅 赵秋棱 +3 位作者 彭阳 徐熠 李加纳 倪郁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27-1833,共7页
角质层蜡质与植物适应逆境胁迫有关。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中双11为试材,在五叶期分别对其进行200μmol L^(–1)水杨酸(SA)溶液、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溶液以及100μmol L^(–1)茉莉酸甲酯(MeJA)溶液浇灌处理,分析油菜叶角质层蜡质组... 角质层蜡质与植物适应逆境胁迫有关。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中双11为试材,在五叶期分别对其进行200μmol L^(–1)水杨酸(SA)溶液、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溶液以及100μmol L^(–1)茉莉酸甲酯(MeJA)溶液浇灌处理,分析油菜叶角质层蜡质组分含量、结构以及角质层渗透性的变化。结果表明,MeJA处理7 d后,烷类、二级醇类、酮类、醛类含量以及蜡质总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而处理14 d后,所有蜡质组分含量及蜡质总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减少;SA与ACC处理早期对叶片蜡质沉积无显著影响(SA处理14 d后,一级醇类、醛类及未知组分含量显著减少)。SA、MeJA和ACC处理21 d后均显著诱导油菜叶片角质层蜡质的沉积,蜡质组分中烷类、酮类、醛类显著增加,其中C29烷、C29酮、C30醛是被SA、MeJA和ACC诱导的主要蜡质组分,暗示烷类、酮类、醛类可能与这些信号分子介导的抗(耐)性反应密切相关。扫描电镜结果显示,SA处理减少叶表皮蜡质杆状结构,且部分区域熔融;MeJA与ACC处理增加油菜叶表皮蜡质的晶体结构密度。角质层蜡质的沉积与结构变化降低角质层渗透性,减缓叶片的水分散失,其中C29烷的特异性增加可能是造成叶片失水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角质层蜡质 水杨酸(SA) 茉莉酸甲酯(MeJA) 乙烯(E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茉莉酸甲酯及超声波对北沙参愈伤组织生长及产香豆素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苗晓燕 朱维红 +1 位作者 张筱梅 王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1-185,共5页
研究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 JA)和超声波对北沙参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经诱导处理后愈伤组织中香豆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及补骨脂素为主要指标)含量的变化。结... 研究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 JA)和超声波对北沙参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经诱导处理后愈伤组织中香豆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及补骨脂素为主要指标)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SA和Me JA均对北沙参愈伤组织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而一定时间的低强度超声波处理则能够促进北沙参愈伤组织生物量的增长;同时,结果表明此3种诱导因子均能够不同程度地促进香豆素合成,即当SA质量浓度达到8 mg/L时,欧前胡素的含量达到最大值,为对照的3.8倍;SA质量浓度为16 mg/L时,补骨脂素含量达最大值,为对照的1.70倍;当SA质量浓度在28~30 mg/L之间时,异欧前胡素的含量达到最大值,此范围内总香豆素含量也达最大值,约为对照的2.33倍;当Me JA浓度达400μmol/L时,补骨脂素和异欧前胡素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的6.09倍和5.53倍,总香豆素含量也达最大值14.86μg/g,为对照的5.11倍;当超声波处理30 min时,愈伤组织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达最大值5.51μg/g和3.69μg/g,分别为对照的5.15倍和4.20倍;总香豆素含量也达最大值11.90μg/g,为对照的3.55倍;而补骨脂素含量则在超声处理10 min后达到最大值3.60μg/g,为对照的1.50倍。综上,比较3种诱导子对北沙参愈伤组织诱导处理后香豆素含量的变化发现,与SA和超声波相比,Me JA更能够有效地促进北沙参中次生代谢产物——香豆素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沙参 香豆素 茉莉酸甲酯 水杨酸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二甲酯作酯化试剂催化合成水杨酸甲酯 被引量:8
9
作者 苏小威 董满祥 +2 位作者 李军平 魏伟 孙予罕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44-1448,共5页
报道使用一系列具有不同丙磺酸含量的SBA-15-SO3H分子筛为催化剂,考察了碳酸二甲酯作为酯化试剂与水杨酸发生反应制备水杨酸甲酯。结果表明,碳酸二甲酯是一种很好的酯化试剂,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水杨酸的转化率和水杨酸甲酯的选择性可达... 报道使用一系列具有不同丙磺酸含量的SBA-15-SO3H分子筛为催化剂,考察了碳酸二甲酯作为酯化试剂与水杨酸发生反应制备水杨酸甲酯。结果表明,碳酸二甲酯是一种很好的酯化试剂,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水杨酸的转化率和水杨酸甲酯的选择性可达到96.7%和57.7%。通过研究催化剂酸性对反应的影响,发现随着催化剂酸性增强和酸量增加,水杨酸的转化率和水杨酸甲酯的选择性也逐渐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甲酯 SBA-15-SO3H分子筛 水杨酸 水杨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甲酯对香蕉苗抗寒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冯斗 禤维言 +1 位作者 黄政树 谭顺富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共5页
试验用0、0.5、1.0、1.5mmol/L等4个浓度的水杨酸甲酯喷施香蕉苗,研究水杨酸甲酯对香蕉苗抗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杨酸甲酯可以提高低温胁迫下香蕉苗叶片SOD总活性、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降低相对电导率和超氧阴离子(... 试验用0、0.5、1.0、1.5mmol/L等4个浓度的水杨酸甲酯喷施香蕉苗,研究水杨酸甲酯对香蕉苗抗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杨酸甲酯可以提高低温胁迫下香蕉苗叶片SOD总活性、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降低相对电导率和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在各个浓度处理中,以0.5mmol/L的水杨酸甲酯对提高香蕉苗抗寒性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苗 水杨酸甲酯 低温胁迫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番茄叶片中的信号物质水杨酸和茉莉酸 被引量:7
11
作者 宋圆圆 徐建峰 +3 位作者 梁笑婷 苏贻娟 谢丽君 曾任森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56-1060,共5页
茉莉酸(JA)和水杨酸(SA)是植物中重要的内源激素和防御反应信号分子,快速而准确地定量测定植物内源SA和JA含量非常重要。以番茄叶片作为材料,研究利用气相色谱(GC)同时测定植物内源JA和SA的含量。利用丙酮/柠檬酸(50mmol/L)(体积分数=7... 茉莉酸(JA)和水杨酸(SA)是植物中重要的内源激素和防御反应信号分子,快速而准确地定量测定植物内源SA和JA含量非常重要。以番茄叶片作为材料,研究利用气相色谱(GC)同时测定植物内源JA和SA的含量。利用丙酮/柠檬酸(50mmol/L)(体积分数=7/3)和乙酸乙酯提取番茄叶片中的JA和SA,提取液经N2吹干后用三甲基硅烷化重氮甲烷甲酯化,然后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方法进行收集,正己烷洗脱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用氢离子火焰检测器(FID)进行检测,梯度升温程序为60℃(1min)至250℃,15℃/min,250℃,3min。从样品中得到与茉莉酸甲酯(MeJA)和水杨酸甲酯(MeSA)标准品完全吻合的色谱峰。该方法可以广泛用于同时测定植物内源的SA和JA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信号分子 茉莉酸 水杨酸 甲酯化 顶空-固相微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外源激素对‘玉露香’梨叶片表皮蜡质组分、结构及渗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潇 陈杨杨 +4 位作者 石新杰 齐开杰 曹鹏 殷豪 张绍铃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7-654,共8页
[目的]本文旨在揭示外源激素氨基乙酰丙酸(ALA)、茉莉酸甲酯(MeJA)和水杨酸(SA)对植物叶片表皮蜡质合成的影响。[方法]以‘玉露香’梨为试材,叶片喷施不同浓度的ALA、MeJA、SA及MeJA+SA,研究其对叶片表皮蜡质含量、组分、结构以及渗透... [目的]本文旨在揭示外源激素氨基乙酰丙酸(ALA)、茉莉酸甲酯(MeJA)和水杨酸(SA)对植物叶片表皮蜡质合成的影响。[方法]以‘玉露香’梨为试材,叶片喷施不同浓度的ALA、MeJA、SA及MeJA+SA,研究其对叶片表皮蜡质含量、组分、结构以及渗透性的影响。[结果]喷施外源激素后,与对照相比,ALA和MeJA处理的叶片蜡质总量均增加,SA处理的差异不大,而MeJA+SA处理的蜡质总量减少,且不同处理7 d时蜡质总量均高于14 d。喷施不同外源激素后蜡质各组分也发生明显的变化。与对照相比,ALA处理叶片酯类含量在7 d时减少而在14 d时增加,伯醇含量在2个时期均增加。MeJA处理叶片烷烃含量在7 d时增加而在14 d时减少。SA处理7 d时叶片蜡质组分影响较小,14 d时伯醇和酯类含量均增加。MeJA+SA处理叶片酯类含量在7 d时减少,而烷烃、脂肪酸含量在14 d时减少。其中,C27、C30、C31烷烃,C26、C28、C30伯醇和C16、C18脂肪酸是被激素诱导的主要蜡质成分。‘玉露香’梨叶片表面为薄膜状蜡质层,表面较平滑,有褶皱,无裂纹。ALA以及MeJA+SA处理后蜡质层褶皱减少,而MeJA处理后叶片表面褶皱明显增多、变密,且出现较多蜡质晶体。SA处理对蜡质结构影响较小。此外,ALA、MeJA和SA处理能够减缓叶片的水分散失,而MeJA+SA处理加快叶片的水分散失。[结论]本研究表明蜡质层的沉积与结构变化可降低渗透性,减缓叶片的水分散失。SA、MeJA和ALA处理可能通过增加C27以上碳链长度的烷烃含量,减少蜡质的失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乙酰丙酸 茉莉酸甲酯 水杨酸 表皮蜡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对坛紫菜生长与抗逆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侯赛男 邹同雷 +2 位作者 汪芳俊 孙雪 徐年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12,共9页
为了探讨植物激素在藻类生理与抗逆方面的作用,本文比较了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MJ)和水杨酸(SA)对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生长、藻胆蛋白、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100?mol/L SA的添加可使坛紫菜... 为了探讨植物激素在藻类生理与抗逆方面的作用,本文比较了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MJ)和水杨酸(SA)对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生长、藻胆蛋白、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100?mol/L SA的添加可使坛紫菜生长率达到对照组的1.57倍,而MJ对藻的生长影响不显著。50?mol/L MJ和100?mol/L SA显著促进了坛紫菜藻胆蛋白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50?mol/L MJ和100?mol/L SA添加后在48 h脯氨酸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67倍和1.75倍。25~50?mol/L MJ对坛紫菜的Fv/Fm和Y(II)影响不显著,而100?mol/L SA则可以提高这两个叶绿素荧光参数。该研究表明适当浓度的MJ和SA可以促进坛紫菜生长,提高其光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坛紫菜的抗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紫菜(Pyropiahaitanensis) 茉莉酸甲酯 水杨酸 生长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毛白杨病程相关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5
14
作者 雷杨 张志毅 +4 位作者 刘文凤 王兴 安新民 林善枝 郑会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75,共9页
运用电子克隆及RT-PCR技术,以水杨酸(SA)和茉莉酸甲酯(MeJA)诱导下的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叶片总RNA为模板,分离获得3个病程相关蛋白基因,分别命名为PtPR-1、PtPR-5与PtPR-10。生物信息学分析后发现,这3个基因所编码的蛋白P... 运用电子克隆及RT-PCR技术,以水杨酸(SA)和茉莉酸甲酯(MeJA)诱导下的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叶片总RNA为模板,分离获得3个病程相关蛋白基因,分别命名为PtPR-1、PtPR-5与PtPR-10。生物信息学分析后发现,这3个基因所编码的蛋白PtPR-1、PtPR-5和PtPR-10分别具有SCP、THN和Bet_v_1保守结构域,其中PtPR-1和PtPR-5均包含一段25 bp的信号肽,成熟蛋白序列与其他物种相比同源性较高;而PtPR-10无信号肽,蛋白序列与其他物种相比差异性较大,其基因组序列还存在一段91 bp的内含子。另外,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结果表明,SA和MeJA处理后,PtPR-1与PtPR-10表达模式和转录水平均有较大差异,而Pt-PR-5的表达则未见显著变化,由此可推测,PtPR-1可能受SA和JA双重诱导,而PtPR-10可能只受SA诱导表达,在SA和JA两种信号通路的互作下,表现出不同的诱导表达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水杨酸 茉莉酸甲酯 生物信息学 诱导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对丹参幼苗中蔗糖代谢和酚酸类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春丽 梁宗锁 +1 位作者 李殿荣 杨建利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05-1410,共6页
以丹参幼苗为材料,研究了茉莉酸甲酯(MeJA)和水杨酸(SA)对其地上地下部分蔗糖代谢和根系中酚酸类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显示:(1)外源施用MeJA能够显著增强幼苗叶片和根中酸性蔗糖转化酶活性,促进蔗糖降解,减少根系中蔗糖含量;同时根中丹参... 以丹参幼苗为材料,研究了茉莉酸甲酯(MeJA)和水杨酸(SA)对其地上地下部分蔗糖代谢和根系中酚酸类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显示:(1)外源施用MeJA能够显著增强幼苗叶片和根中酸性蔗糖转化酶活性,促进蔗糖降解,减少根系中蔗糖含量;同时根中丹参素(来源于酪氨酸-衍生物支路)、原儿茶酸(类苯丙烷支路的中间产物)、咖啡酸(来源于类苯丙烷支路)、迷迭香酸(来源于类苯丙烷支路和酪氨酸-衍生物支路)、丹酚酸B(丹参素、咖啡酸、迷迭香酸的衍生物)以及总酚酸含量均显著增加.(2)外施SA可显著降低幼苗叶片和根中酸性蔗糖转化酶活性及叶片中性蔗糖转化酶活性,抑制蔗糖降解,显著增加地上部分蔗糖含量,根中蔗糖含量和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同时根中丹参素含量减少,但原儿茶酸、咖啡酸以及迷迭香酸含量增加,丹酚酸B和总酚酸类物质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因此推测,植物中蔗糖代谢影响丹参素合成的酪氨酸-衍生物支路,而不影响原儿茶酸、咖啡酸及迷迭香酸等合成的类苯丙烷支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水杨酸 酚酸类物质 茉莉酸甲酯 蔗糖 类苯丙烷支路 酪氨酸-衍生物支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对丹参幼苗叶片显微结构、光合及非结构糖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春丽 梁宗锁 +1 位作者 李殿荣 杨建利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1-510,共10页
研究了水杨酸(SA)和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对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幼苗叶片显微结构、叶片光合能力及幼苗中非结构糖积累的影响。结果显示:SA处理增加了丹参幼苗叶片气孔密度;叶肉细胞排列紧密、体积减小,叶肉细胞内叶绿体数... 研究了水杨酸(SA)和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对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幼苗叶片显微结构、叶片光合能力及幼苗中非结构糖积累的影响。结果显示:SA处理增加了丹参幼苗叶片气孔密度;叶肉细胞排列紧密、体积减小,叶肉细胞内叶绿体数目减少,但叶绿体体积增大,叶绿体基粒片层结构的数目增加;叶片中叶绿素a、b含量、叶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以及净光合速率均增加;同时,幼苗根中和叶片中酸性转化酶活性降低,幼苗地上部分蔗糖含量及可溶性糖总量显著高于对照。MeJA处理减少了叶片气孔密度,气孔发育畸形;叶肉细胞间隙增大,栅栏细胞层数减少,叶肉细胞内叶绿体数目减少,叶绿体体积减小,叶绿体基粒片层结构被破坏;叶片中叶绿素a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低于对照,叶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增强;同时,幼苗根中及叶中酸性转化酶活性增加,幼苗根中蔗糖含量及可溶性糖总量显著低于对照。可见,SA处理能促进植物叶片显微结构发育,增强叶片光合能力,抑制蔗糖降解并促进蔗糖积累;而MeJA处理则破坏了植物叶片显微结构,降低了叶片光合能力,促进了蔗糖降解并减少蔗糖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幼苗 水杨酸 茉莉酸甲酯 显微结构 蔗糖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诱导采后香蕉耐冷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潘少丽 黄椿颖 +3 位作者 王海波 庞学群 黄雪梅 张昭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37,共4页
为了探讨过氧化氢(H2O2)诱导香蕉耐冷性的作用,本试验研究了外源H2O2、茉莉酸甲酯(MJ)和水杨酸(SA)处理对采后香蕉果实冷害的影响.结果表明:SA、MJ和H2O2处理在不同程度上减轻了香蕉果实的冷害症状,延缓了果实硬度和PPO活性的提高,维持... 为了探讨过氧化氢(H2O2)诱导香蕉耐冷性的作用,本试验研究了外源H2O2、茉莉酸甲酯(MJ)和水杨酸(SA)处理对采后香蕉果实冷害的影响.结果表明:SA、MJ和H2O2处理在不同程度上减轻了香蕉果实的冷害症状,延缓了果实硬度和PPO活性的提高,维持了果皮颜色,延缓了细胞膜透性的提高和抑制了冷害诱导的呼吸强度的提高,推测H2O2可作为信号分子诱导采后香蕉果实的耐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果实 过氧化氢 水杨酸 茉莉酸甲酯 冷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诱导子对白木香根悬浮培养细胞中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何梦玲 何芳 +3 位作者 孟京兰 张宏意 高晓霞 严寒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67-1371,共5页
目的研究了3种诱导子(水杨酸、茉莉酸甲酯和酵母汁)对白木香根悬浮培养细胞中色酮类化合物形成的影响。方法向白木香根悬浮培养细胞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水杨酸、茉莉酸甲酯和酵母浸出汁,并测定它们对细胞生长及其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 目的研究了3种诱导子(水杨酸、茉莉酸甲酯和酵母汁)对白木香根悬浮培养细胞中色酮类化合物形成的影响。方法向白木香根悬浮培养细胞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水杨酸、茉莉酸甲酯和酵母浸出汁,并测定它们对细胞生长及其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形成的影响。结果较低浓度的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均能诱导白木香根悬浮培养细胞中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的合成,但后者的效果更好;酵母浸出汁对色酮类化合物的产生影响甚微;三者均抑制细胞的生长。结论水杨酸、茉莉酸甲酯能诱导白木香中沉香特征化合物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茉莉酸甲酯 酵母汁 白木香 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对高温龙须菜(Gracilariopsis lemaneiformis)理化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重彬 邹同雷 +2 位作者 孙雪 汪芳俊 徐年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32-1138,共7页
本文研究了两种抗逆植物激素——水杨酸(SA)和茉莉酸甲酯(MJ)对高温胁迫龙须菜的生长、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碳酸酐酶(CA)、硝酸还原酶(NR)活性及4种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00μmol/L SA(SA100)、50... 本文研究了两种抗逆植物激素——水杨酸(SA)和茉莉酸甲酯(MJ)对高温胁迫龙须菜的生长、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碳酸酐酶(CA)、硝酸还原酶(NR)活性及4种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00μmol/L SA(SA100)、50μmol/L MJ(MJ50)、50μmol/L SA+25μmol/L MJ(SA50/MJ25)实验组对龙须菜生长促进作用较大,其相对生长速率分别为对照组的1.78、1.65和1.29倍。这3个处理组均可提高龙须菜脯氨酸含量,其中SA100作用最强;对MDA含量的降低程度以SA50/MJ25组最强。SA100增强SOD和CA活性的作用最大,而MJ50可增强NR活性。SA100处理HSP70、Mn SOD、CA和NR基因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04、4.65、2.15和1.58倍,MJ50处理后Mn SOD、CA和NR基因表达量则分别降为对照组的0.47、0.50和0.46倍,而SA50/MJ25则促进了HSP70基因表达,降低了CA和NR基因表达。本研究表明SA和MJ可以缓解高温胁迫对龙须菜的不利影响,其中以SA100的作用最大,MJ50作用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菜 水杨酸 茉莉酸甲酯 高温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甲酯、苯骈噻唑及茉莉酸甲酯对合作杨防御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高海波 沈应柏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2-35,共4页
采用熏蒸的方法,研究了3种人工合成挥发性物质对合作杨防御物质的诱导能力。结果表明:水杨酸甲酯和苯骈噻唑对合作杨植株体内产生于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的萜烯类挥发物的释放具有抑制作用;而用茉莉酸甲酯对合作杨植株萜烯类挥发物的释放... 采用熏蒸的方法,研究了3种人工合成挥发性物质对合作杨防御物质的诱导能力。结果表明:水杨酸甲酯和苯骈噻唑对合作杨植株体内产生于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的萜烯类挥发物的释放具有抑制作用;而用茉莉酸甲酯对合作杨植株萜烯类挥发物的释放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合植物体内的直接防御物质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表明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在诱导合作杨间接和直接防御能力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杨 水杨酸甲酯 苯骈噻唑 茉莉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