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gurney and flight of fragment calculations for water jet velocities in explosive applications
1
作者 Rachel L.Bauer Tate B.Friedrich Catherine E.Johnso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7期68-78,共11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application of Gurney and flight of fragment equations,typically used to predict metal fragment velocities,in modeling the water jet behavior.Three shotgun cartridge sizes were used as the ...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application of Gurney and flight of fragment equations,typically used to predict metal fragment velocities,in modeling the water jet behavior.Three shotgun cartridge sizes were used as the energy source:2.59 g,5.83 g,and 7.13 g.Two configurations were tested:standard(full-barrel water load)and"negative 8"(partial water load).High-speed footage captured water column velocities,and Gurney models,including infinitely tamped and open-faced configurations,combined with the flight of fragment model were used to assess prediction accuracy.Results showed charge strength significantly affects water column velocity,with higher strengths yielding greater stability and velocity retention over distance.The infinitely tamped Gurney model closely predicted experimental velocities,deviating by as little as 1.4%for standard charges and 2.8% for negative 8 charges.Additionally,interesting dynamics such as a 1-2°rise in jet height and the rear overtaking the front was observed.These findings hav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optimizing PAN disruptors and enhancing performance in high-velocity fluid applications and explosive breaching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rney calculations Water driven projectile Flight of fragment Incompressible fluid dynamics Optical velocity measur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桥梁物化阶段碳排放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鲍学英 薛春燕 +1 位作者 李子龙 吕向茹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4-1232,共9页
为实现铁路桥梁减碳目标,降低桥梁物化阶段碳排放量,建立铁路桥梁物化阶段碳排放计算模型,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模型。首先,明确碳排放计算时空边界,采用碳排放系数法计算铁路桥梁物化阶段碳排放量,识别其碳排... 为实现铁路桥梁减碳目标,降低桥梁物化阶段碳排放量,建立铁路桥梁物化阶段碳排放计算模型,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模型。首先,明确碳排放计算时空边界,采用碳排放系数法计算铁路桥梁物化阶段碳排放量,识别其碳排放影响因素,明确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对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采用滑动窗口序贯向前选择法降维,确定关键影响因素;最后,针对关键因素采取相关碳减排措施以有效控制铁路桥梁的碳排放。研究结果表明:该铁路桥梁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在桥梁建设总碳排放中占比最大,为84%;关键影响因素为材料种类、桥梁工程量、桥梁类型、原材料需求量、材料生产工艺、运输方式;针对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利用可再生材料、选择符合低碳标准的桥梁类型等主要的碳减排措施,以实现铁路桥梁工程的低碳发展目标。研究成果可为铁路桥梁建设碳减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物化阶段 碳排放计算模型 影响因素 随机森林算法 碳减排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生产阶段碳排放预测模型构建
3
作者 王春红 张玉斌 +2 位作者 任园 邓欣然 索智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98,共6页
调研了安徽省六安市A、B两座拌合站夏冬两季4种沥青混合料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选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各个影响因素对沥青混合料生产阶段碳排放当量的影响权重,根据权重大小确定模型建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关键指标,构建基于实测数据的碳... 调研了安徽省六安市A、B两座拌合站夏冬两季4种沥青混合料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选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各个影响因素对沥青混合料生产阶段碳排放当量的影响权重,根据权重大小确定模型建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关键指标,构建基于实测数据的碳排放计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碳排放模型计算结果介于传统的理论计算法和定额计算法之间,符合现有的计算规律,具有较高的测算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计算模型 层次分析法 沥青拌合站 实测值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耦合评价及应用研究
4
作者 胡世欣 张晓伟 +3 位作者 孟鑫 薛鹏 谢静超 刘加平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46-157,共12页
为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评价系统,促进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围绕“绿色低碳”理念,基于城市轨道交通流动空间特性,提出涵盖车站建筑、车轨隧道和通行列车的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耦合评价方法。通过专家调查法建立包含设计、施工、运营... 为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评价系统,促进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围绕“绿色低碳”理念,基于城市轨道交通流动空间特性,提出涵盖车站建筑、车轨隧道和通行列车的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耦合评价方法。通过专家调查法建立包含设计、施工、运营全生命周期及通勤服务便捷、人工环境舒适、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4方面的全场景、全过程、全方位的绿色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得出主观评价分值;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确立碳排放核算边界,采用碳排因子法计算建材生产、施工、运营各阶段的碳排放量,并引入年度人均碳排放量作为评价指标,客观计算碳排放强度。以北京某典型车站作为案例,进行耦合评价模型验证,评估其绿色部分评价分值,并计算年度人均碳排放量。结果表明:该车站绿色低碳耦合评价结果为绿色评价分值243分、年度人均碳排放量17.2 tCO_(2)e/万人次。为全面提升车站的整体绿色性能并有效降低碳排放,提出针对该车站的全过程优化方案,最终可将绿色评价分值提升至271分,显著降低年度人均碳排放量至13.3 tCO_(2)e/万人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全生命周期 流动空间 绿色评价 碳排放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物流中心运营阶段碳排放计算方法
5
作者 胡月琪 张玉召 +1 位作者 邓璐媛 刘传朋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6,共8页
铁路物流中心是多式联运立体网络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货运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对铁路物流中心运营阶段产生的碳排放进行计算并提出针对性减排策略,从而更好地发挥铁路绿色低碳环保优势。首先,从铁路物流中心内部货物周转的角度出发,对... 铁路物流中心是多式联运立体网络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货运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对铁路物流中心运营阶段产生的碳排放进行计算并提出针对性减排策略,从而更好地发挥铁路绿色低碳环保优势。首先,从铁路物流中心内部货物周转的角度出发,对铁路物流中心主要作业内容进行梳理,划分碳排放的计算范围,得出铁路物流中心碳排放清单。在此基础上,分析铁路物流中心不同设备设施的作业方式,采用碳排放因子法对不同能源类型的作业设备进行分类后归纳计算。其次,以某二级铁路物流中心为例,定量计算其2021年运营时产生的碳排放量为15.16万t。结果表明,水平运输设备的碳排放量占运营阶段总排放量的50%以上,其次为装卸搬运设备,固定设备占比最少。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为柴油与电力消耗,其中柴油占比51%,电力占比49%。最后,基于计算结果,进一步研究影响碳排放量的因素,分别讨论增加电力机车投入比例、减少电力碳排放系数与提升装卸搬运设备运行效率的减排效果。通过计算对比发现,增加电力机车的投入比例具有较好的节能减排效果,是铁路物流中心早日实现低碳运营的重要手段。未来,铁路物流中心可从改善能源运用结构、优化设备工作时长等方面减少其碳排放,推动铁路物流中心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碳排放计算 铁路物流中心 碳排放因子法 运营阶段 减排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弹性参数测量方法及影响因素综述
6
作者 杨晓斌 陈君青 +6 位作者 张潇 王玉莹 火勋港 姜福杰 庞宏 施砍园 冉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0-653,共24页
页岩油气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一种重要类型,蕴藏着巨大的勘探潜力。可压性对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弹性参数是衡量页岩可压性的核心参数。综述了国内外页岩弹性参数研究取得的进展,分析了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研究表明... 页岩油气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一种重要类型,蕴藏着巨大的勘探潜力。可压性对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弹性参数是衡量页岩可压性的核心参数。综述了国内外页岩弹性参数研究取得的进展,分析了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研究表明:①弹性参数的测量方法多样,有压缩法、超声波测量法、纳米压痕法和声波测井法等实验测量法,及数字岩心计算法、等效介质理论法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法等理论计算法。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使用条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优选。②实验测量法精度较高,但受采样率和实验条件的影响。声波测井法求取的弹性参数是连续动态的,可以反映瞬时加载下的力学性质,但与真实地层长时间静载荷有一定的差别。物理模型理论计算法虽然模型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但需要输入参数较多,方程复杂,实用性较差,且对非主要因素有过多的忽略或假定。分子动力学模拟虽然能够简单、方便地模拟多种矿物组成复合材料的弹性参数,但与实际的地质模型仍有差别,由于实际地下环境复杂多变、难以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际值有一定的区别。③页岩弹性参数主要受到矿物组分、天然裂缝、围压、孔隙结构、成岩作用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但有机质特征、赋存流体性质、试样尺寸、层理和地应力差异等也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未来研究需要在定量关系、多尺度和复杂地质环境方面开发先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测井法 物理模型理论计算法 分子动力学模拟法 测量方法 弹性参数 页岩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动态修正一维机理模型的CFB机组NO_(x)排放浓度预测方法
7
作者 王芳 马素霞 +1 位作者 田营 刘众元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16-3425,共10页
CFB机组NO_(x)排放浓度实时监测方法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基于机理模型的NO_(x)排放浓度预测方法在某些不同于其建模条件的工况下,预测误差较大;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方法预测精度高,但缺乏物理意义,可解释性差。为此,提出一种CFB机组NO_(x)... CFB机组NO_(x)排放浓度实时监测方法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基于机理模型的NO_(x)排放浓度预测方法在某些不同于其建模条件的工况下,预测误差较大;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方法预测精度高,但缺乏物理意义,可解释性差。为此,提出一种CFB机组NO_(x)排放浓度预测融合模型,首先构建一维循环流化床整体半经验模型模拟炉内燃烧给出NO_(x)排放浓度初始预测值,其次基于长短期记忆人工神经网络构建误差校正模型,对初始预测值进行动态修正。以两台CFB机组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优于单一的一维半经验模型以及长短期记忆网络、BP神经网络等模型。机理与机器学习方法的结合使得融合模型既具备高的预测精度,又具有良好的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动态建模 测量 NO_(x)排放浓度 LSTM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碳排放因子的台区碳减排收益量化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程昱舒 郭晓霞 刘青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75,共8页
电力行业对二氧化碳的计量大多从电源侧采用传统的静态排放因子计量方法,随着碳流理论的提出,越来越多的研究针对用户侧进行。针对这一问题,首先通过碳流追踪模型,计算各节点的碳流和碳势,制定用户侧动态因子建立的原则,建立台区侧动态... 电力行业对二氧化碳的计量大多从电源侧采用传统的静态排放因子计量方法,随着碳流理论的提出,越来越多的研究针对用户侧进行。针对这一问题,首先通过碳流追踪模型,计算各节点的碳流和碳势,制定用户侧动态因子建立的原则,建立台区侧动态碳排放因子模型,进而,基于节点碳势的空间差异性给出用户侧动态碳排放因子定义。最后,在低碳需求响应机制的引导下,以山西省某台区进行实证验算,结果表明参与需求侧响应后台区在冬季和夏季单日碳排放量可分别减少8.11%、4.34%。通过比较静态碳排放因子和动态碳排放因子下减碳量的差异及减碳效益,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计量 碳流理论 动态碳排放因子 需求响应 减碳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碳强度评估的社区综合能源系统低碳互动管理策略
9
作者 高波 李飞 +5 位作者 史轮 陶鹏 石振刚 张超 彭杰 赵一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0-591,共12页
随着需求侧能耗的日益提升,居民用户能源消费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居民社区具有较大的减排潜力.针对社区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运行问题,考虑能-碳价格的联动,建立了基于实时碳强度评估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互动管理策略.首先建立了社区综... 随着需求侧能耗的日益提升,居民用户能源消费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居民社区具有较大的减排潜力.针对社区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运行问题,考虑能-碳价格的联动,建立了基于实时碳强度评估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互动管理策略.首先建立了社区综合能源系统架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消纳等效碳减排量的居民侧碳排放计量方法.其次,设计基于实时碳强度评估的低碳需求响应机制,引导用户通过多能互补实现碳减排和新能源消纳.然后,建立了综合能源系统供给侧调度模型和用户侧响应模型,通过供需双侧的多能耦合和供需互动实现低碳经济运行.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实时碳强度评估机制能够有效降低综合能源系统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碳排放计量 动态碳排放因子 低碳需求响应 综合需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利用自适应发射率模型补偿搅拌摩擦焊温度场的方法
10
作者 张玉存 徐子奇 李群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7-1014,共8页
针对目前搅拌摩擦焊温度场研究大多忽略热辐射作用或者采用固定发射率模型导致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粗糙表面的铝合金氧化膜生长过程的自适应发射率模型,对焊接温度场进行补偿研究。首先,考虑到搅拌摩擦焊过程中铝合金表面形貌... 针对目前搅拌摩擦焊温度场研究大多忽略热辐射作用或者采用固定发射率模型导致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粗糙表面的铝合金氧化膜生长过程的自适应发射率模型,对焊接温度场进行补偿研究。首先,考虑到搅拌摩擦焊过程中铝合金表面形貌的动态变化,采用二次曲面响应法确定焊接表面粗糙度及其与平均线单位长度平均值的交点数;随后,基于提出的自适应发射率,建立6061铝合金搅拌摩擦焊过程的完全耦合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焊接条件下,基于自适应发射率模型所得结果与实验结果之间的最大绝对误差仅为11 K,表明采用自适应发射率的数值模型能够较好地再现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场,可为提高搅拌摩擦焊焊接质量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计量 焊接温场 动态预测 温场补偿 自适应发射率 搅拌摩擦焊 铝合金氧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_(2)排放量检测的秸秆腐解动态监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奇辰 霍丽丽 +2 位作者 姚宗路 赵立欣 杉原敏昭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9-409,共11页
针对秸秆腐解产物复杂,导致在线监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以秸秆腐解CO_(2)排放量作为反映秸秆腐解动态特性的指标。并针对市面CO_(2)传感器成本高、体积大,在秸秆腐解监测中普及困难的问题,基于小型、低成本非色散红外(Non-dispersive infra... 针对秸秆腐解产物复杂,导致在线监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以秸秆腐解CO_(2)排放量作为反映秸秆腐解动态特性的指标。并针对市面CO_(2)传感器成本高、体积大,在秸秆腐解监测中普及困难的问题,基于小型、低成本非色散红外(Non-dispersive infrared,NDIR)CO_(2)传感器、环境传感器及Arduino板,设计了秸秆腐解动态监测系统,实现秸秆腐解过程环境参数、秸秆温度以及CO_(2)浓度多位点的监测,并结合微生物群落数据,分析了秸秆腐解规律。以市面TR-76Ui CO_(2)记录仪为基准,对每个低成本NDIR CO_(2)传感器进行测试与校准,1829个数据点的线性回归模型决定系数R^(2)为0.97~0.99,RMSE为14.56~56.36μL/L,表明低成本NDIR CO_(2)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检测精度和稳定性。秸秆堆体内部CO_(2)浓度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变化趋势与温度的变化趋势一致,且振动幅度随秸秆干燥逐渐减弱,该现象反映了微生物活动的生物节律,揭示了秸秆堆体内部CO_(2)变化能够反映秸秆腐解的行为特征。分析表明,秸秆腐解速率与温度和含水率呈正相关,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137与0.892。调节秸秆含水率大于40%后,秸秆腐解速率迅速下降,至第4天趋于平稳。添加微生物菌剂后秸秆腐解速率在第7天开始明显下降,至第12天开始趋于平稳。监测周期内传感器未发生明显漂移,有较好的稳定性,检测精度可以满足秸秆腐解试验的分析需求,小型、低成本硬件对于秸秆腐解动态监测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CO_(2)排放 腐解动态监测系统 ARDUINO 高时空分辨率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仿真的火炬气回收系统超压保护措施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晨波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2,共7页
油气田火炬气回收是碳减排的重要手段,但目前针对火炬气回收系统(FGRS)尤其是超压保护方面还缺乏系统性研究。以文昌9-7海上钻井生产平台为例,采用K-Spice软件搭建了火炬气回收系统动态仿真模型,研究确定火炬气回收系统在不同放空工况... 油气田火炬气回收是碳减排的重要手段,但目前针对火炬气回收系统(FGRS)尤其是超压保护方面还缺乏系统性研究。以文昌9-7海上钻井生产平台为例,采用K-Spice软件搭建了火炬气回收系统动态仿真模型,研究确定火炬气回收系统在不同放空工况下的超压保护措施。结果表明:火炬气回收系统分液罐的压力高高关断(PAHH)设定值应根据连续放空气量变化确定,参照现行规范设定的PAHH值(210 kPa)明显偏高,应调至38.5 kPa,以确保超压值不高于分液罐设计压力又满足平台低压设备的泄放背压要求;应急放空工况下,为确保一级保护和二级保护相互独立,火炬支路快速开关阀(ESD)的开阀时间应小于27 s;火炬支路ESD故障时,为确保应急放空过程中分液罐内压力不超过设计压力,同时考虑爆破膜泄压对上游设备泄放背压的影响,最终选择Z型爆破膜。目前该平台已结合上述关键参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火炬气回收方案,预期回收火炬气可达13万立方米/年以上,碳减排效果显著。本研究为火炬气回收系统超压保护措施关键参数确定提供了定量分析手段,为火炬气回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火炬气回收系统 超压保护措施 动态仿真 压力高高关断设定值 快速开关阀 开阀时间 爆破膜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缆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测量结果符合性的比对试验 被引量:26
13
作者 张振鹏 赵健康 +2 位作者 饶文彬 蒙绍新 刘松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62-1367,共6页
为验证应用在电缆线路上的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DTS)对电缆导体温度和动态载流量计算的符合性,实时测量了不同的敷设环境下电缆在施加相应的负荷电流时的导体温度,以此验证了DTS的导体温度和动态载流量计算符合性,并完成了隧道、直埋等... 为验证应用在电缆线路上的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DTS)对电缆导体温度和动态载流量计算的符合性,实时测量了不同的敷设环境下电缆在施加相应的负荷电流时的导体温度,以此验证了DTS的导体温度和动态载流量计算符合性,并完成了隧道、直埋等典型敷设环境条件下的周期负荷、随机负荷电流等条件下验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比对试验方法可有效判断应用在电缆线路上的DTS的性能;有效验证DTS对电缆导体温度和动态载流量计算的符合性;提高DTS计算的精确性;提高DTS在电缆线路安全运行中应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测温 比对试验 DTS 电缆导体温度计算 动态载流量计算 计算符合性 电缆导体温度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内实测燃煤电厂烟气汞排放估算的不确定度 被引量:20
14
作者 支国瑞 薛志钢 +4 位作者 李洋 马京华 刘妍 孟凡 柴发合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14-821,共8页
参照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国家技术规范,基于近年来我国燃煤电厂常规污控设备协同脱汞的现场测试数据(文献报道和实测值)及各省原煤w(汞)的实测值,初步构建了国内燃煤电厂烟气汞排放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并以2010年的燃煤量、污控方... 参照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国家技术规范,基于近年来我国燃煤电厂常规污控设备协同脱汞的现场测试数据(文献报道和实测值)及各省原煤w(汞)的实测值,初步构建了国内燃煤电厂烟气汞排放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并以2010年的燃煤量、污控方式布局为基础,计算了该年度汞排放的不确定度.结果表明:2010年我国燃煤电厂烟气汞排放的总不确定度为48.8 t,占平均排放总量的34.3%;其中60.2%源于污控设备脱汞效率的不确定度,39.8%源于原煤w(汞)的不确定度;采用ESP(静电除尘)、ESP+WFGD(静电除尘+湿法脱硫)、SCR+ESP+WFGD(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静电除尘+湿法脱硫)和FF(袋式除尘)大气污控组合的机组各存在6.0、32.2、9.7和0.9 t的烟气汞排放不确定度,分别占各对应机组烟气汞排放量的19.3%、32.8%、84.6%和53.6%,其中SCR+ESP+WFGD污控组合烟气汞排放的相对不确定度最大.随着我国烟气脱硝工作全面推行,2015年以后,SCR+ESP+WFGD污控措施(组合)的机组所占比例将会提高到66%以上,如果仍以现有数据为基础,则来自SCR+ESP+WFGD污控措施(组合)机组的烟气汞排放不确定度将会大幅增加,因此急需增加对该类装置脱汞效率的实测样本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国内现场测试数据 烟气汞排放 不确定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实验评价与缓蚀机制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军 燕友果 +2 位作者 任振甲 胡松青 乔贵民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2-156,共5页
采用静态失重和分子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评价3种氨基酸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并对其缓蚀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种缓蚀剂缓蚀效率的顺序为半胱氨酸>缬氨酸>丙氨酸;3种分子的反应活性中心的分布基本相同;半胱氨酸具有两个亲电取代... 采用静态失重和分子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评价3种氨基酸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并对其缓蚀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种缓蚀剂缓蚀效率的顺序为半胱氨酸>缬氨酸>丙氨酸;3种分子的反应活性中心的分布基本相同;半胱氨酸具有两个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中心,反应活性最高且缬氨酸比丙氨酸具有更强的反应活性;半胱氨酸的吸附稳定性最强,其次是缬氨酸,丙氨酸最差。3种氨基酸缓蚀剂缓蚀效率的理论评价结果为半胱氨酸>缬氨酸>丙氨酸,与实验评价结果完全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法 量子化学计算 分子动力学模拟 缓蚀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反光表面三维形貌测量技术 被引量:32
16
作者 张宗华 于瑾 +1 位作者 高楠 孟召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6-108,共13页
陶瓷、古文物以及金属工件等高反光物体表面的三维形貌测量在各个领域有大量的需求和应用。由于表面反射率变化范围较大以及相机灰度范围有限等问题,传统的条纹投影方法不能正确地测量高反光表面的三维形貌。综述了高反光表面三维形貌... 陶瓷、古文物以及金属工件等高反光物体表面的三维形貌测量在各个领域有大量的需求和应用。由于表面反射率变化范围较大以及相机灰度范围有限等问题,传统的条纹投影方法不能正确地测量高反光表面的三维形貌。综述了高反光表面三维形貌测量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方向。首先,根据所采用原理和测量方法的不同,将现有的高动态范围三维形貌测量技术分为下述六类进行详细的介绍:多重曝光法、投影图案强度法、偏振滤光片法、颜色不变量法、光度立体技术以及其他技术。然后,详细的比较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并归纳其适应性分析。最后,总结了高反光表面三维形貌测量技术的应用领域并展望了该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基于文中综述的内容,使用者可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和测量条件选择相应的最佳三维测量方法,进而更精确的重建高反光表面的三维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形貌测量 高动态范围 条纹投影 高反光表面 相位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潮流方程直接可解的PMU配置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3
17
作者 邢洁 韩学山 武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0-34,共5页
研究了在电网中配置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以实现潮流方程直接可解的方法,提出了动态关联度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动态关联度配置PMU的静态优化算法和半动态优化算法,并通过算例分析比较了两种方法与已有方法的性能。结果表明,文... 研究了在电网中配置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以实现潮流方程直接可解的方法,提出了动态关联度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动态关联度配置PMU的静态优化算法和半动态优化算法,并通过算例分析比较了两种方法与已有方法的性能。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简单、快捷,较已有方法可有效减少PMU配置数目,适用于稀疏分布的大规模电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潮流计算 相量测量单元(PMU) 动态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四元共聚物阻垢剂的阻垢规律及机理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恒 钟显康 扈俊颖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20-1128,共9页
使用马来酸酐(MA)、乙酸乙烯酯(VA)、乙烯基磺酸钠(VS)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合成了一种四元共聚物阻垢剂MA-VA-VS-AMPS,并探究其在高Ca^(2+)质量浓度和高矿化度环境中的阻垢机理。采用FT-IR分析阻垢剂结构,研究了阻垢剂质量... 使用马来酸酐(MA)、乙酸乙烯酯(VA)、乙烯基磺酸钠(VS)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合成了一种四元共聚物阻垢剂MA-VA-VS-AMPS,并探究其在高Ca^(2+)质量浓度和高矿化度环境中的阻垢机理。采用FT-IR分析阻垢剂结构,研究了阻垢剂质量浓度、Ca^(2+)质量浓度、溶液温度和pH值等因素在静态条件下对阻垢剂阻垢性能的影响;利用动态流动测试方法评价阻垢剂在动态条件下的阻垢率;采用Materials studio(MS)中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计算阻垢剂与CaCO_(3)之间的结合能;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仪分析CaCO_(3)晶体的形貌和晶型。结果表明:在静态测试条件下,MA-VA-VS-AMPS的阻垢率是99.3%;在动态测试条件下,MA-VA-VS-AMPS的阻垢率为96.8%,且阻垢剂使CaCO_(3)发生变形,Ca^(2+)和阻垢剂中的O之间形成了化学键,阻垢剂与CaCO_(3)发生吸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垢剂 碳酸钙 马来酸酐 动态测量 分子动力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E传播规律监测急倾煤层掘进期动力现象 被引量:6
19
作者 吕贵春 邹银辉 +1 位作者 李建功 张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2-65,共4页
为了考察急倾斜煤层巷道掘进过程中动力现象的声发射监测效果,对声发射在煤岩体内的传播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使用AEF-2型便携式声发射仪对东林煤矿井下煤层内的声发射传播规律进行了现场试验,得出了声发射信号的振幅随传播距离的增大呈... 为了考察急倾斜煤层巷道掘进过程中动力现象的声发射监测效果,对声发射在煤岩体内的传播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使用AEF-2型便携式声发射仪对东林煤矿井下煤层内的声发射传播规律进行了现场试验,得出了声发射信号的振幅随传播距离的增大呈指数衰减关系,且衰减系数约为0.314 1。据声发射传播规律巷道掘进过程中的动力现象进行了跟踪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当实际监测的振幅衰减系数与回归分析得出的衰减系数差距较大时,AE监测到的振幅衰减曲线上会出现异常点;当监测曲线出现异常点时,即为发生动力现象的位置大多集中在掘进面再向前掘进4~6m。利用声发射传播规律对动力现象进行监测,可实现动力灾害的超前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传播规律 监测 动力现象 急倾斜煤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反求的齿轮裂纹时变啮合刚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家腾 杨宇 程军圣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916-2924,共9页
基于齿根应变测试技术和优化理论提出了齿轮时变啮合刚度反求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齿轮故障机理研究。构建了齿根动态应力与时变啮合刚度反问题模型,并搭建齿轮裂纹故障应变测试实验台来采集齿根应变;建立了相对应的有限元模型并将计... 基于齿根应变测试技术和优化理论提出了齿轮时变啮合刚度反求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齿轮故障机理研究。构建了齿根动态应力与时变啮合刚度反问题模型,并搭建齿轮裂纹故障应变测试实验台来采集齿根应变;建立了相对应的有限元模型并将计算应变与测量应变代入反问题模型,从而实现齿轮啮合刚度的反向求解。计算结果表明,相比解析法和有限元法,所提方法显著提高了求解精度并且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建立了齿根裂纹故障的齿轮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对动力学响应进行时域及频域分析来揭示齿轮裂纹故障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裂纹 时变啮合刚度 反求计算 应变测试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