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X相碳化物陶瓷宽温域摩擦学性能研究进展
1
作者 贾丙森 许文举 +4 位作者 李景锋 刘晓红 吉利 李红轩 王坤杰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0-165,共16页
MAX相碳化物陶瓷是一类非常有前景的高温结构材料,多种化学键的共存使其具有陶瓷和金属双重性能以及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抗氧化性、耐摩擦磨损和可加工性等潜在优势,有望解决极端环境中关键运动部件的宽温域润滑和磨损问题。以MA... MAX相碳化物陶瓷是一类非常有前景的高温结构材料,多种化学键的共存使其具有陶瓷和金属双重性能以及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抗氧化性、耐摩擦磨损和可加工性等潜在优势,有望解决极端环境中关键运动部件的宽温域润滑和磨损问题。以MAX相碳化物陶瓷材料的宽温域润滑性能为中心点,介绍了几种典型的MAX相的制备工艺及宽温域润滑研究现状,详述了常见MAX相材料体系的性能特点,阐明高温环境下材料元素和结构的演变规律及其与高温润滑的关系;分析了MAX/金属、MAX/陶瓷及其他复合体系协同润滑的作用,总结了MAX相作为增强相在协同摩擦、高温摩擦中的磨损机理;另外,对新型高熵MAX相陶瓷的设计和多元素固溶所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讨论,阐明高熵化对MAX相的高温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机制。为设计新型宽温域自适应润滑材料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 摩擦磨损 宽温域 协同润滑 高熵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X相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夏正辉 汪丹丹 +7 位作者 丁健翔 张培根 田无边 王丽瑶 李大平 魏坤霞 魏伟 孙正明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50-166,共17页
新型三元层状化合物MAX相因特殊的晶体结构而兼具金属和陶瓷的优良性能,是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体。采用粉末冶金、浸渗法、机械搅拌铸造等方法制备了MAX相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并深入研究了材料的成分、界面反应、制备工艺对其... 新型三元层状化合物MAX相因特殊的晶体结构而兼具金属和陶瓷的优良性能,是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体。采用粉末冶金、浸渗法、机械搅拌铸造等方法制备了MAX相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并深入研究了材料的成分、界面反应、制备工艺对其抗电弧侵蚀、摩擦磨损、阻尼等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其在电接触、核反应堆、微波吸收和机械轴承等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MAX相的性能和应用以及MAX相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就MAX相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 金属基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界面反应 力学性能 抗电弧侵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寸MAX的无压烧结制备研究
3
作者 李卓 许天悦 +3 位作者 方圆开 张文韬 邓顺桂 张传芳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7-602,共6页
Ti_(3)AlC_(2)是一种具有类金属与陶瓷双重特性的三元过渡金属碳化物,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近年来,研究者们已成功使用热压烧结、热等静压以及放电等离子体烧结等多种方法制备Ti_(3)AlC_(2)材料。然而,这些方法普遍存在制... Ti_(3)AlC_(2)是一种具有类金属与陶瓷双重特性的三元过渡金属碳化物,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近年来,研究者们已成功使用热压烧结、热等静压以及放电等离子体烧结等多种方法制备Ti_(3)AlC_(2)材料。然而,这些方法普遍存在制备成本高、工艺复杂、尺寸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Ti_(3)AlC_(2)材料的规模化制备与实际应用。采用简单且低成本的无压烧结工艺,深入探讨了不同工艺条件对材料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1600℃恒温烧结9 h的优化条件下,采用石墨作为碳源,成功制备出具有典型层状特征的Ti_(3)AlC_(2)陶瓷材料,其最大横向尺寸高达130μm,平均横向尺寸高达64μm。该结果有望为后续超大晶粒MXene的高质量合成提供参考,从而更能发挥MXene的新奇特性,提升在导电、导热、电磁屏蔽等关键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3)AlC_(2)陶瓷 max 无压烧结 大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投影与改进min-max哈希的可撤销指纹模板保护方案
4
作者 宋帅超 郭松辉 +1 位作者 杨烨铭 于淼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91-2198,共8页
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未受保护的生物特征模板仍然面临着严重的安全和隐私泄露风险。现有的生物特征模板保护方案为满足不可逆性破坏了原始生物特征的结构,降低了生物特征模板的识别准确性,经常面临准确性和安全性的平衡问题。因... 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未受保护的生物特征模板仍然面临着严重的安全和隐私泄露风险。现有的生物特征模板保护方案为满足不可逆性破坏了原始生物特征的结构,降低了生物特征模板的识别准确性,经常面临准确性和安全性的平衡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投影与改进min-max哈希的可撤销指纹模板保护方案,在实现指纹模板可撤销的同时缓解准确性和安全性的平衡问题。首先,利用高斯随机投影矩阵将高维的原始指纹特征随机投影到低维空间,保持低维特征与原始指纹特征的距离相似性;然后,对min-max哈希算法进行改进,取投影后低维特征的最小值索引、次最小值索引、次最大值索引和最大值索引作为哈希码,缓解min-max哈希算法因最小值和最大值索引偏差导致识别准确性下降的问题,同时提升指纹模板的生成效率;最后,提出一种基于杰卡德相似度的交叉匹配方法,增大哈希码之间的碰撞概率,进一步提升指纹模板的识别准确性。实验结果和分析表明,所提方案在抵抗安全和隐私攻击的前提下提升了指纹模板的识别准确性和生成效率,对于指纹和人脸等生物特征模板的保护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特征 随机投影 min-max哈希 可撤销指纹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基因变异特征与^(18)F-FDG PET/CT SUV_(max)的关系解析及其临床意义
5
作者 田田 陈晨 +7 位作者 魏然 包龙龙 顾丙新 张群岭 曹军宁 于宝华 李小秋 周晓燕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31-542,共12页
背景与目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分子遗传学特征和患者治疗前^(18)F-FDG PET/CT检查评估的SUV_(max)值均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但两者的关系及其与R-CHOP治疗方案治疗反应的相关性尚不清楚。本研究... 背景与目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分子遗传学特征和患者治疗前^(18)F-FDG PET/CT检查评估的SUV_(max)值均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但两者的关系及其与R-CHOP治疗方案治疗反应的相关性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分析DLBCL分子遗传学特征与治疗前经^(18)F-FDG PET/CT检测的SUV_(max)值的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R-CHOP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2-2023年同时经淋巴瘤481基因DNA panel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和治疗前经PET/CT检查的DLBCL患者225例,本研究通过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伦理批号:050432-4-2307E)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除基因突变特征外,同时收集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的BCL2、BCL6和MYC基因易位情况;另收集该组病例的临床病理学参数以及经R-CHOP治疗后的PET/CT检查结果。结果:总计191例DLBCL患者纳入最终分析,重要基因MYD88突变、TP53突变、CDKN2A/2B拷贝数异常、CD79B突变发生率分别为24.6%、27.2%、32.5%和16.8%。治疗前SUV_(max)值范围是5.10~63.10(24.44±10.70,中位22.80)。MYD88L265P突变型DLBCL的治疗前SUV_(max)值显著高于MYD88野生型DLBCL(P=0.039),SUV_(max)值与DLBCL其他基因变异类型包括TP53突变、CDKN2A/B拷贝数减少、CD79B突变、KMT2D突变、TNFAIP3突变、B2M突变、EZH2突变、BTG1/2突变、CREBBP突变、MYC、BCL2、BCL6基因重排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治疗前高SUV_(max)值与高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P=0.012)及非生发中心(non-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non-GCB)亚型显著相关(P=0.040),但与R-CHOP治疗反应无显著的相关性(P=0.714)。DLBCL中TP53基因突变与R-CHOP治疗反应差显著相关(P=0.001),是R-CHOP治疗后非完全代谢缓解的独立预测因子。联合TP53基因突变、Ann Arbor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及血清LDH水平能够更好地预测患者对R-CHOP治疗的反应。结论:在DLBCL中,MYD88L265P突变型患者具有较高的治疗前SUV_(max)值。DLBCL治疗前SUV_(max)值与R-CHOP治疗反应无关,而TP53基因突变与R-CHOP治疗反应差显著相关,并且是独立预测因子。TP53基因突变联合临床病理学参数可更好地预测R-CHOP治疗反应。关于各基因变异特征及SUV_(max)值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尚需作进一步随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基因变异特征 ^(18)F-FDG PET/CT SUV_(max) R-CHOP 治疗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formations and extensions of modified λ-differential Lie-Yamaguti algebras
6
作者 TENG Wen PAN Yuewei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127,共13页
The modifiedλ-differential Lie-Yamaguti algebras are considered,in which a modifiedλ-differential Lie-Yamaguti algebra consisting of a Lie-Yamaguti algebra and a modifiedλ-differential operator.First we introduce t... The modifiedλ-differential Lie-Yamaguti algebras are considered,in which a modifiedλ-differential Lie-Yamaguti algebra consisting of a Lie-Yamaguti algebra and a modifiedλ-differential operator.First we introduce the representation of modifiedλ-differential Lie-Yamaguti algebras.Furthermore,we establish the cohomology of a modifiedλ-differential Lie-Yamaguti algebra with coefficients in a representation.Finally,we investigate the one-parameter formal deformations and Abelian extensions of modifiedλ-differential Lie-Yamaguti algebras using the second cohomology gro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e-Yamaguti algebra modifiedλ-differential operator representation and cohomology one-parameter formal deformation Abelian exten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15hs Max材料枪钻加工的钻削力和切屑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冯桑 龚檐飞 曾冠允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1,共5页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15-15hs Max具有优秀的耐蚀性、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但切削加工性差,属于一种难加工材料。以某石油钻探部件为研究对象,对15-15hs Max的加工特性进行分析,通过对15-15hs Max钻削过程的有限元仿真,分析其加工过程中的钻...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15-15hs Max具有优秀的耐蚀性、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但切削加工性差,属于一种难加工材料。以某石油钻探部件为研究对象,对15-15hs Max的加工特性进行分析,通过对15-15hs Max钻削过程的有限元仿真,分析其加工过程中的钻削力和切屑形态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钻削力会随着钻入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切削刃全部参与切削时钻削力达到稳定,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切屑为向上弯曲的螺旋状切屑。在保证加工孔质量及加工效率条件下,得出了一组较为合理的钻削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枪钻 15-15hs max 钻削力 切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rnstein Copula函数的随机变量序列的Max-Sum局部等价式
8
作者 明瑞星 楼振瀚 +1 位作者 崔盛 龚婵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0-1125,共16页
该文考虑一类具有局部长尾分布,但不一定具有相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序列,其联合分布由Bernstein copula函数进行联系.研究其部分和及其最大值的局部分布的渐近性质.在假设诸随机变量服从局部次指数分布的条件下,得到了Max-Sum局部等价性.... 该文考虑一类具有局部长尾分布,但不一定具有相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序列,其联合分布由Bernstein copula函数进行联系.研究其部分和及其最大值的局部分布的渐近性质.在假设诸随机变量服从局部次指数分布的条件下,得到了Max-Sum局部等价性.该等价性从局部和相依的角度描述了随机游动的一次大跳原理.数值实验表明所得结果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rnstein copula max-Sum局部等价性 局部次指数分布 一次大跳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动态^(18)F-FDG PET/CT Patlak显像定量参数MR_(FDGmax)和SUV_(max)在大鼠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阶段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施慧敏 张金洲 +3 位作者 王馨 朱干 赵学峰 汪会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0-235,共6页
目的 通过全身动态^(18)F-FDG PET/CT Patlak显像,探讨定量参数MR_(FDGmax)、SUV_(max)在大鼠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阶段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正常组、肝炎组、肝纤维化组、肝硬化组。根据实验分组... 目的 通过全身动态^(18)F-FDG PET/CT Patlak显像,探讨定量参数MR_(FDGmax)、SUV_(max)在大鼠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阶段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正常组、肝炎组、肝纤维化组、肝硬化组。根据实验分组,对各组大鼠进行CCl_(4)油溶液复合法诱导;诱导完成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全身动态^(18)F-FDG PET/CT patlak显像。显像完成后,分析各组肝脏的MR_(FDGmax)、SUV_(max)、CT值;分别提取各组大鼠血清行肝功能指标(AST、 ALT和ALP)检测,并对正常组、肝炎组及肝硬化组的大鼠肝脏行HE染色,肝纤维化组行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法分析各组肝脏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数据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MR_(FDGmax)、SUV_(max)值在正常组、肝炎组、肝纤维化组及肝硬化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4.54、38.35,P<0.001)。肝纤维化组与肝硬化组之间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7,P=0.693),其余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2.25,P<0.001)。与正常组相比,实验组AST、ALT及ALP呈阶段性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3.32、64.63、145.03,P<0.001);HE染色示正常组肝细胞排列整齐,结构完整;肝炎组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脂肪变性;肝硬化组假小叶形成;肝纤维化组Masson染色示胶原纤维增生,被膜增厚。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肝炎组、肝纤维化组及肝硬化组α-SMA表达增加,呈阶段性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57,P<0.001)。相关性分析示SUV_(max)与MR_(FDGmax)呈正相关(r=0.967,P<0.01)。肝炎组、肝纤维化组及肝硬化组α-SMA分别与AST、ALT、ALP呈正相关(r=0.924、0.756、0.934,P<0.01)。结论 全身动态^(18)F-FDG PET/CT Patlak显像通过定量参数MR_(FDGmax)、SUV_(max)变化,对监测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阶段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动态PET/CT Patlak MR_(FDGmax) SUV_(max) 肝炎 肝纤维化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季RhMAX2A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莎莎 杜高齐 +2 位作者 李雪娇 关文灵 孟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84,共10页
【目的】克隆月季(Rosa hybrida L.)RhMAX2A基因c DNA序列,分析其序列特征及其在不同组织中和去顶后的表达情况,为探究该基因在月季中的生物学功能及调控侧枝发生的转导机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月季品种滇红(Rosa hybrida‘Dianhon... 【目的】克隆月季(Rosa hybrida L.)RhMAX2A基因c DNA序列,分析其序列特征及其在不同组织中和去顶后的表达情况,为探究该基因在月季中的生物学功能及调控侧枝发生的转导机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月季品种滇红(Rosa hybrida‘Dianhong’)为材料,通过RT-PCR技术克隆RhMAX2基因的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序列和所编码的蛋白质进行分析,利用烟草(Nicotiana tabacum)瞬时转化技术分析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其在不同组织中及去顶后的表达情况。【结果】RhMAX2A基因(GeneBank登录号为OP055810)cDNA序列长1030 bp,编码246个氨基酸,该蛋白分子式为C_(2910)H_(4793)N_(1029)O_(1244)S_(210),相对分子质量为27.35 kD,总原子量为3909;该蛋白不稳定系数为53.07,脂肪系数为106.30,GRAVY值为0.049,是一类不稳定亲水性蛋白;RhMAX2A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构成,且RhMAX2A为推定的F-box结构域,属于α/β水解酶家族。同源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关系分析结果表明,RhMAX2A氨基酸序列(OP055810)与同属的古老月季品种月月粉(Rosa chinensis‘Old Blush’)氨基酸序列(XP_024283944.1)相似性最高,其次是同亚科的草莓(Fragria vesca subsp.vesca)(XP_004287076.1),三者亲缘关系较近。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RhMAX2A编码蛋白位于细胞核。qRT-PCR检测结果显示,RhMAX2A基因在根、腋芽和节中表达,根中表达量最高,去顶处理显著上调RhMAX2A基因在根和腋芽中的表达。【结论】成功克隆了滇红RhMAX2A基因,其编码蛋白在细胞核上发挥作用,主要在根和腋芽中表达,且受去顶诱导上调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 max2A 基因克隆 亚细胞定位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MFCs金属极板表面改性MAX相涂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家阅 马冠水 +5 位作者 王开杭 李淑钰 李昊 陈嫦颖 王振玉 汪爱英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20,33,共21页
金属双极板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的关键组件,但在酸性环境中易腐蚀、导电性能退化、寿命短。Mn+1AXn(MAX)相涂层作为具备金属高导电性和陶瓷耐蚀抗氧化性的材料,在改性金属双极板涂层研究中备受关注。综述了金属双极板表面防护MAX... 金属双极板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的关键组件,但在酸性环境中易腐蚀、导电性能退化、寿命短。Mn+1AXn(MAX)相涂层作为具备金属高导电性和陶瓷耐蚀抗氧化性的材料,在改性金属双极板涂层研究中备受关注。综述了金属双极板表面防护MAX相涂层材料与应用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MAX相涂层的制备方法多样,包括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固相反应和喷涂制备等方法。针对不同的制备方法,详细描述了MAX相涂层的制备过程,并阐述了不同制备方法对MAX相涂层材料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间的影响变化。特别关注了MAX相涂层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的应用,并重点分析了以Ti-Al-C、Ti-Si-C和Cr-Al-C为代表的MAX相涂层。通过电化学腐蚀测试来测量涂层在酸性环境中的腐蚀速率,以及涂层腐蚀前后的界面接触电阻测试,对涂层导电耐蚀性能的变化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对MAX相涂层的导电耐蚀机制及表/界面服役损伤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从涂层的元素组成、晶体结构和第一性原理等方面,揭示了涂层中元素分布和相互作用对导电性能的影响。此外,还分析了晶化程度、钝化膜成分差异和原子取向等因素对涂层耐蚀性能的影响。最后,围绕目前双极板表面MAX相涂层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金属双极板 max相涂层 导电性能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族MAX相硼化物的物相稳定性和性能预测
12
作者 张宇晨 陆知遥 +4 位作者 赫晓东 宋广平 朱春城 郑永挺 柏跃磊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5-232,I0001-I0003,共11页
Zr2SB、Hf2SB、Zr2SeB、Hf2SeB、Hf2TeB都是近期发现的硫族MAX相硼化物,与典型MAX相相比,具有明显不同的性质,因此备受人们关注。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并结合“线性优化法”、键刚度模型和准简谐近似研究了MAX相硼化物(M=Zr,Hf;A=S,Se,Te... Zr2SB、Hf2SB、Zr2SeB、Hf2SeB、Hf2TeB都是近期发现的硫族MAX相硼化物,与典型MAX相相比,具有明显不同的性质,因此备受人们关注。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并结合“线性优化法”、键刚度模型和准简谐近似研究了MAX相硼化物(M=Zr,Hf;A=S,Se,Te)的物相稳定性、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理论分析结果与目前可用的实验结果一致。经热力学和本征稳定性分析后发现,只有M2AB可以稳定存在。较短的M−A键与M−B键长使Hf系化合物的键刚度高于Zr系化合物,这也同样导致Hf系化合物的硬度高于Zr系。随着A元素由S到Se再到Te,M−B与M−A键长逐渐增加,键刚度减小导致弹性模量降低。而且,这些化合物的体积模量取决于其平均化学键刚度。更加重要的是,最弱键和最强键的刚度比(kmin/kmax)较高,显示这些MAX相硼化物不同于传统MAX相,均呈本征脆性。考虑晶格振动(声子)和电子激发的贡献后计算得到M2AB等压热容及热膨胀系数(TEC),均在300 K以下随温度升高先快速上升后上升速率逐渐降低,这与其它MAX相类似。较低的键刚度导致Zr系MAX相硼化物的平均线热膨胀系数整体上高于Hf系,而且在300~1300 K区间与大部分MAX和MAB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max相硼化物 物相稳定性 力学行为 热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X相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性能与仿生设计
13
作者 刘艳艳 谢曦 +1 位作者 刘增乾 张哲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2,共8页
由于原子间存在共价键、金属键与离子键的混合键合状态,MAX相陶瓷兼具金属和陶瓷材料的性能特点,并且常与金属之间表现出良好的润湿性,有助于形成强界面结合,独特的层状原子结构使MAX相陶瓷表现出良好的断裂韧性、阻尼与自润滑性能。因... 由于原子间存在共价键、金属键与离子键的混合键合状态,MAX相陶瓷兼具金属和陶瓷材料的性能特点,并且常与金属之间表现出良好的润湿性,有助于形成强界面结合,独特的层状原子结构使MAX相陶瓷表现出良好的断裂韧性、阻尼与自润滑性能。因此,作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增强相,MAX相陶瓷具有显著优势,本文着重介绍相关研究进展。目前,MAX相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主要通过搅拌铸造、粉末冶金和熔体浸渗等途径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表现出优于金属基体的强度、硬度与模量,同时还具备良好的耐磨、导电、抗电弧侵蚀等性能。此外,借助真空抽滤、冰模板等工艺可实现超细片状MAX相陶瓷粉体的择优定向排列,然后利用金属熔体浸渗多孔陶瓷骨架,可获得具有类贝壳结构的MAX相陶瓷增强金属基仿生复合材料,进一步提升材料的强韧性能。MAX相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在承载、电接触等应用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和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相陶瓷 金属基复合材料 仿生设计 力学性能 熔体浸渗 专题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O@C/MAX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动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鑫 路馨语 +1 位作者 许蕊 牛永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3-380,共8页
将α-Fe_(2)O_(3)@C与钛粉和铝粉一同进行高温煅烧,制备了Fe O@C/MAX(FCM)复合材料。通过XRD、SEM、TEM表征了FCM复合材料在不同Ti/C与Al/C物质的量比下的结构、组成及形貌变化,采用电化学动力学分析方法定量计算了FCM复合材料的赝电容... 将α-Fe_(2)O_(3)@C与钛粉和铝粉一同进行高温煅烧,制备了Fe O@C/MAX(FCM)复合材料。通过XRD、SEM、TEM表征了FCM复合材料在不同Ti/C与Al/C物质的量比下的结构、组成及形貌变化,采用电化学动力学分析方法定量计算了FCM复合材料的赝电容占比,推测可能的电荷储存机理。结果表明,随着Ti/C与Al/C物质的量比的增大,FCM复合材料中MAX相(Ti_(2)Al C和Ti_(3)Al C_(2))的含量随之变化,而α-Fe_(2)O_(3)转变为不稳定的Fe O。当n(Ti)∶n(Al)∶n(C)=3∶1∶2时,制得的FCM-312样品在1 m V/s扫描速率下的比电容最大,为125.09 F/g,约为α-Fe_(2)O_(3)@C的4.76倍。FCM复合材料中部分MAX相在电化学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为离子间电子快速输运提供了条件,增加了FCM复合材料的赝电容占比。其中,FCM-312样品在10 m V/s扫描速率下的赝电容占比为22.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 FEO 煅烧 动力学 电荷存储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X相材料的耐铅铋腐蚀性能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杨璇冰 张晓新 燕青芝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97-404,共8页
铅冷快堆(LFR)以具有良好的热物理特性和化学稳定性的液态铅或铅铋合金(LBE)作为冷却剂,但是高温下LBE与结构材料长期接触带来的腐蚀问题会导致材料失效并带来安全隐患。MAX相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高温耐腐蚀性能和抗辐照性能,成为... 铅冷快堆(LFR)以具有良好的热物理特性和化学稳定性的液态铅或铅铋合金(LBE)作为冷却剂,但是高温下LBE与结构材料长期接触带来的腐蚀问题会导致材料失效并带来安全隐患。MAX相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高温耐腐蚀性能和抗辐照性能,成为铅冷快堆的重要结构材料之一。Ti-Si-C、Ti-Al-C和Zr-Al-C是目前被用于进行LBE腐蚀研究的三种常见MAX相材料体系。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在不同腐蚀条件下的LBE中开展了腐蚀实验,但是对于MAX相材料的LBE腐蚀机理的分析仍不够系统和深入,也少有提高耐腐蚀性能的改性方法被提出。本文在简要介绍MAX相材料的结构、化学组成和制备方法之后,归纳综述了MAX相材料在高温液态LBE中的腐蚀行为及腐蚀机理的研究进展,提到了温度、氧浓度、时间和流速等不同因素对腐蚀层结构的影响。最后,探讨将用于提升MAX相材料在其他高温介质中耐腐蚀性能的改性方法,引入到针对耐LBE腐蚀性能研究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相材料 LBE腐蚀 腐蚀机理 铅冷快堆 结构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J118卷接机组中MAX二次分切圆刀降温清洁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昕 朱青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1,共4页
为解决ZJ118卷接机组MAX二次分切圆刀在切割双倍长滤嘴烟支过程中,因圆刀上的胶垢堆积和缺口增多,导致出现烟支滤嘴毛切口问题,设计了一种圆刀降温清洁装置。该装置通过往涂油槽内的毛毡材料中滴入润滑油以降低圆刀温度,同时形成一层细... 为解决ZJ118卷接机组MAX二次分切圆刀在切割双倍长滤嘴烟支过程中,因圆刀上的胶垢堆积和缺口增多,导致出现烟支滤嘴毛切口问题,设计了一种圆刀降温清洁装置。该装置通过往涂油槽内的毛毡材料中滴入润滑油以降低圆刀温度,同时形成一层细密薄的油膜,防止胶垢堆积;装置左侧壁上的负压吸除和圆刀面上方的喷吹管配合,对圆刀表面的胶垢及滤嘴棒碎屑进行回收,从而保证圆刀刀刃光滑无缺口。以旬阳卷烟厂使用的ZJ118卷烟机组为对象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圆刀温度从50℃以上降到45℃以下;(2)圆刀无积垢,二次分切轮刀缝无积沫,圆刀无缺口;(3)滤嘴毛切口烟支出现次数从3次/月降至0次/月。表明设计装置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提高了工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J118卷接机 max二次分切圆刀 降温清洁装置 滤嘴毛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ochastic stabilization of Markovian jump cloud control systems based on max-plus algebra
17
作者 WANG Jin YANG Hongjiu +1 位作者 XIA Yuanqing YAN C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2年第4期827-834,共8页
In this paper, stochastic stabilization is investigated by max-plus algebra for a Markovian jump cloud control system with a reference signal. For the Markovian jump cloud control system, there exists framework adjust... In this paper, stochastic stabilization is investigated by max-plus algebra for a Markovian jump cloud control system with a reference signal. For the Markovian jump cloud control system, there exists framework adjustment whose evolution is satisfied with a Markov chain. Using max-plus algebra, a maxplus stochastic system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Markovian jump cloud control system. A causal feedback matrix is obtained by exponential stability analysis for a causal feedback controller of the Markovian jump cloud control system. A sufficient condition is given to ensure existence on the causal feedback matrix of the causal feedback controller. Based on the causal feedback controller, stochastic stabilization in probability is analyzed for the Markovian jump cloud control system with a reference signal.Simulation results are given to show effectiveness of the causal feedback controller for the Markovian jump cloud control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kovian jump cloud control system causal feedback controller max-plus algebra max-product algebra stochastic stabi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act MAX tests in genetic association analysis
18
作者 Yi Li Jianan Tian +2 位作者 Chenliang Xu Yaning Yang Min Yuan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3-38,I0005,I0009,共8页
The three common genetic models(or modes of inheritance)in association analysis are the dominant,additive,and recessive models.It is known that the Cochran-Armitage trend test(CATT)which correctly incorporates informa... The three common genetic models(or modes of inheritance)in association analysis are the dominant,additive,and recessive models.It is known that the Cochran-Armitage trend test(CATT)which correctly incorporates information from genetic models,is more powerful than the commonly used Pearson’s chi-square test.However,the true genetic model is usually unknown in practice,and the power of the CAT test could be substantially reduced with a wrongly specified genetic model.To achieve a power that is close to that of a correctly specified CAT test,it is natural to apply trend tests under different possible genetic models and to report the most significant test result.This results in a MAX-type testing procedure,and it was found that this test is usually more powerful than the Pearson’s chi-square test.Although the signi-ficance(i.e.,p value)of the MAX-type test can be accessed by either large sample approximation or permutation methods,requirements for sample size or simulation replicates are demanding with respect to accuracy and efficiency.This paper proposes an approach to calculate the exact p values of MAX-type tests based on the combinatorial counting method.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act method is more accurate than the large sample approximation methods and more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than the permutation method,and our method can be readily applied to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s).The proposed methodis built in an R package,MaXact,which is available at the https://github.com/Myuan 2019/MaXa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act test max test normal approximation PERMU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MAX-DOAS系统获取大气水汽垂直柱浓度方法研究
19
作者 周闯 张琦锦 +2 位作者 李素文 雒静 牟福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95-2400,共6页
水汽在大气水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决定全球的云分布,其浓度的变化影响降水发生频率。降水是影响气候和环境的重要因子,开展准确获取大气水汽浓度是环境气候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MAX-DOAS)是一种快速、准... 水汽在大气水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决定全球的云分布,其浓度的变化影响降水发生频率。降水是影响气候和环境的重要因子,开展准确获取大气水汽浓度是环境气候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MAX-DOAS)是一种快速、准确获取大气痕量气体浓度的遥测方法。由于其稳定、实时在线、多组分同时监测和非接触测量等优势,该技术逐步成为反演大气水汽垂直柱浓度的新方法。针对水汽的吸收峰波段范围窄,浓度较高时会出现饱和吸收效应,构建了地基MAX-DOAS水汽垂直分布探测系统,开展了精确获取水汽垂直柱浓度的反演算法研究,并以淮北为研究地点获取了水汽垂直柱浓度。反演过程中,选取天顶方向采集的当圈太阳光谱作为参考谱,根据DOAS算法反演得到其他仰角水汽差分斜柱浓度(dSCD),最终解析出水汽的垂直柱浓度(VCD),其中大气质量因子(AMF)通过几何近似法获得。为了降低其他气体的干扰影响,实验前对比分析了不同波段反演水汽差分斜柱浓度的反演误差,确定最优反演波段433~452 nm。于2023年2月24日至2023年4月2日在淮北地区开展连续观测。实验结果表明:监测期间淮北地区水汽浓度具有早晚高中午低的V型日分布特征。将观测的水汽垂直柱浓度结果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ERA5再分析日值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R=0.95)。分析监测期间风速、风向与H_(2)O VCD分布关系,发现当风向在60°附近且风速小于5 m·s^(-1)时,H_(2)O VCD呈现升高的趋势。在污染阶段,小风速和较高水汽浓度是普遍存在的特征。研究表明,搭建的地基MAX-DOAS系统在蓝光波段可对水汽垂直柱浓度进行有效监测,为反演大气水汽垂直柱浓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 水汽 垂直柱浓度 最优反演波段 淮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MAX电触头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0
作者 彭韬 谭志龙 +3 位作者 张晓波 王兴宇 罗仙慧 巫小飞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7,共8页
电触头材料是继电器、电路开关、仪器仪表等电气设备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接通、断开电路及负载电流的任务,电触头材料的性能、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仪器的寿命及使用可靠性。对近年来逐渐得到关注的Ag-MAX电触头材料进行简要介绍,... 电触头材料是继电器、电路开关、仪器仪表等电气设备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接通、断开电路及负载电流的任务,电触头材料的性能、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仪器的寿命及使用可靠性。对近年来逐渐得到关注的Ag-MAX电触头材料进行简要介绍,讨论了Ag-MAX电触头材料的种类、制备工艺及相关性能,对Ag-MAX电触头材料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触头材料 Ag-max 制备工艺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