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9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近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王路 赵海 +2 位作者 夏志伟 孙冰洁 郭欣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2-326,共5页
目的分析2022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近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中小学生近视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北京市中小学生常见病监测和影响因素数据库,选取其中4~12年级的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 目的分析2022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近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中小学生近视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北京市中小学生常见病监测和影响因素数据库,选取其中4~12年级的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近视的主要因素。结果共调查23519名中小学生,其近视检出率为72.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别以郊区、男生、父母都不近视、不是每天摄入含糖饮料、课间休息去户外、每天使用移动电子设备时长<2h、每天放学后读写时长<2 h、读写姿势正确、不在走路或乘车时看书/电子屏幕为参照,城区(OR=1.164,95%CI:1.094~1.239)、女生(OR=1.303,95%CI:1.228~1.382)、父母至少一方近视(OR=1.998,95%CI:1.883~2.120)、每天摄入含糖饮料(OR=1.141,95%CI:1.014~1.285)、课间休息在教学楼内(OR=1.173,95%CI:1.095~1.255)、每天使用移动电子设备时长≥2h(OR=1.091,95%CI:1.016~1.170)、每天放学后读写时长≥2h(OR=1.596,95%CI:1.496~1.702)、读写姿势不正确(OR=1.123,95%CI:1.057~1.193)、经常在走路或乘车时看书/电子屏幕(OR=1.156,95%CI:1.035~1.291)的中小学生发生近视的可能性更高。结论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近视检出率较高,且其影响因素较多。因此,未来相关部门应加强高度近视危害及正确用眼行为习惯的健康教育,促进各项近视防控措施落实,以保护中小学生的视力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近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宋宁 陈思 +3 位作者 贾惠岩 柴婧 王君 张宇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6-520,共5页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3年9—1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市7区1县的14所一贯制学校6317名中小学生开展问卷调查,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描述传染病防治知识得分,采...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3年9—1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市7区1县的14所一贯制学校6317名中小学生开展问卷调查,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描述传染病防治知识得分,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不同特征调查对象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得分水平进行比较,采用多重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影响中小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掌握的因素。结果 共计调查中小学生6317人,传染病防治知识得分为[22 (19,25)]分,传染病防治知识得分率为[55.0%(47.5%,62.5%)]。不同年级、城乡、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的中小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掌握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随着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水平的增加,学生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越好[父亲文化程度(中学:β=0.52,高中:β=0.52,大专:β=0.80,大学及以上:β=0.93)、母亲文化程度(中学:β=0.28,高中:β=0.73,大专:β=1.35,大学及以上;β=1.38)和家庭月收入(3001~<5001元:β=0.76,5001~<10 000元:β=1.68,≥10 000元:β=1.64)];学生年级则相反,年级越高,掌握情况越差(六年级:β=0.60,七年级:β=-0.96,九年级:β=-0.47);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好于城市学生(β=0.88)。分性别分析发现,男女生之间在父亲文化程度是否为传染病防治知识掌握的影响因素方面存在差异,在男生中,父亲文化程度越高,学生对传染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越好(中学:β=0.70,高中:β=0.82,大专:β=1.07,大学及以上:β=1.26)。结论 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生传染病健康素养有待提升,应全面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特别是针对父母文化程度偏低、家庭月收入较低等群体,应建立针对性的传染病健康教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 中小学生 传染病 防治知识掌握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杨精神融入新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
3
作者 杨明芳 郎禹超 包宇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106-112,共7页
胡杨精神为新疆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时代内涵。将胡杨精神融入新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具有重要价值。助推胡杨精神融入思政课一体化教学,需遵循不同年龄段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结合各学段具体要求循序渐... 胡杨精神为新疆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时代内涵。将胡杨精神融入新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具有重要价值。助推胡杨精神融入思政课一体化教学,需遵循不同年龄段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结合各学段具体要求循序渐进。小学阶段围绕道德情感启蒙孵化情感,中学阶段围绕知识传授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围绕理想信念升华注重传承与践行。构建一体化教学协同机制、推动教材内容一体化建设、打造高质量思政课教师队伍、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是推进胡杨精神融入新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精神 新疆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进步”还是“实干兴校”:高校参与中小学改进的批判话语分析
4
作者 李星 李太平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6,共13页
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单位,学校改进的范围和边界在不断向外拓展。同为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高校在助力教师专业发展、撬动诸多结构性因素和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等方面具有深远影响。借助批判话语分析理论,以H大学参与中小学改进的... 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单位,学校改进的范围和边界在不断向外拓展。同为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高校在助力教师专业发展、撬动诸多结构性因素和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等方面具有深远影响。借助批判话语分析理论,以H大学参与中小学改进的实践过程为个案,从微观角度近距离考察高校如何描述和理解参与过程。研究发现:实践话语、政策话语和理论话语是高校描述参与学校改进实践过程的主要类型。实践话语通过组织化文本宣传、非文本性乡土话语来稳固参与立场;政策话语通过“名词化”陈述方式践行学校改进合法化的价值原则;理论话语通过不断微调改进方向理顺学校改进的话语“力量”。从话语实践层面看,按照标准化的科学研究程序,虽然能让学校在反观自身和外向对比中更容易理解、接受和认同自身定位,但也容易被引导至文本作者假设的轨道上,因而难以养成独立思考、批判质疑的习惯;运用互文性表述机制,即在日常交流、官方主持的会议、正式文本等不同情境下,交叉引用不同话语以表述带有时间设计痕迹的故事,可能让学校在改进中没有扮演主角而是充当了故事背景,进而面临被代表和被发声的困境。从社会实践层面看,参与过程分别折射了特定的权力秩序:被异化的科学理性,推崇在科学理性包装下的改进过程才有价值,才是值得学习的标准;被神化的专家能力,迷信专家系统帮助学校认识、解释和改变自身处境的力量,进而踏上被设计的“外铄式”改进之路。高校的参与作用倾向于表达和书写学校进步的合理性,但如何带头实干进而成为正当化行为典范才是更艰难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改进 大中小学合作 批判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改革背景下西藏初中数学教师信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的关系研究
5
作者 桑比东周 宋乃庆 陈婷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1,89,共8页
教师信念与课堂教学实践是影响西藏学生数学学业成就的关键因素.以西藏216名初中数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非结构化访谈等方法研究了西藏初中数学教师信念、课堂教学实践现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西藏初中数学教... 教师信念与课堂教学实践是影响西藏学生数学学业成就的关键因素.以西藏216名初中数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非结构化访谈等方法研究了西藏初中数学教师信念、课堂教学实践现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西藏初中数学教师对数学本质持有静态取向的混合信念,对数学教与学持有建构主义信念;第二,教师在课堂中倾向于采用探究取向的混合教学法;第三,教师信念与课堂教学实践之间呈显著相关,且互相具有显著预测作用.上述结果进一步证实,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之间具有相互影响、动态互惠的关系.为深化西藏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数学教师迫切需要聚焦于数学教学实践的专业培训,以引领教师反思教学实践,发展教师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西藏初中数学教师 教师信念 课堂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进展、问题和发展——基于北京市学校体育“京八条”的思考
6
作者 魏玉琴 常渊博 +1 位作者 张俊杰 刘海元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4-252,共9页
破解体育优质均衡发展难题,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体育改革的核心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以《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政策精神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新时代... 破解体育优质均衡发展难题,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体育改革的核心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以《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政策精神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新进展和主要问题。研究后认为,近年来,我国学校体育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师资队伍持续建设,课程改革和体育活动不断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稳步提升,体教融合及家校社协同机制日益健全,学校体育整体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然而,区域发展不均衡、健康理念落实不到位、体育锻炼时间保障不充分、教学内容多样化不足、学校体育评价刚性不足和牵引力不强、家校社协同推进不力等问题依然突出。未来应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逐步增加体育锻炼时长、提升体育锻炼质量和效果、广泛开展体育赛事活动、完善学生体质监测评价、加强体育工作条件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体育 体育教学改革 学生体质强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策略研究
7
作者 王小一 王雨南 宫麟丰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38-41,共4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法治教育的核心。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是完善大思政育人、提升青少年法治素质进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在分析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习近平法治思...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法治教育的核心。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是完善大思政育人、提升青少年法治素质进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在分析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的价值意蕴和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联动机制、增强教师法治教学本领、横纵两维融通资源的实施策略,以期提升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的育人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 大中小学一体化 价值意蕴 实施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生课堂沉默的隐匿行动与生存策略——基于“弱者的武器”视角
8
作者 艾诗根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90,共9页
课堂沉默是中小学生一种参与课堂学习的隐匿行动和策略性自我保护的生存艺术。中小学生往往通过服从性沉默、参与性沉默和抗争性沉默等心照不宣的个体行动,对教师教育权力的挤压和社会文化惯习的塑造等实施多种多样的抵抗式回应,这些抵... 课堂沉默是中小学生一种参与课堂学习的隐匿行动和策略性自我保护的生存艺术。中小学生往往通过服从性沉默、参与性沉默和抗争性沉默等心照不宣的个体行动,对教师教育权力的挤压和社会文化惯习的塑造等实施多种多样的抵抗式回应,这些抵抗既反映出中小学生作为大多数弱者的身份和生存策略,又折射出课堂沉默背后的价值扭曲。为了扭转对“课堂沉默”价值的误判,教师要克服对中小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简单化、随意化和非伦理化处理,正当行使教师的教育权力,构建合理的课堂沉默美德观,保持中小学生有意义的课堂沉默与高质量言说之间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课堂教学 教师教育权力 课堂沉默 社会文化惯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视域下大中小学劳动思政一体化建设的三重逻辑
9
作者 王晓会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0-96,共7页
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认为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要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需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并贯通到大中小学各学段。遵循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的理论逻辑,分析我国... 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认为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要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需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并贯通到大中小学各学段。遵循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的理论逻辑,分析我国青少年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现实逻辑,探寻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思政一体化发展的实践逻辑。强化劳动育人功能,以劳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是思政育人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劳动思政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及促进策略 被引量:13
10
作者 马德浩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对新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小学生的超重、肥胖以及视力不良问题仍在加剧,爆发力素质持续下降,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虽呈现出止跌向好的趋势,但仍未得到根本性好转。为有效促... 对新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小学生的超重、肥胖以及视力不良问题仍在加剧,爆发力素质持续下降,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虽呈现出止跌向好的趋势,但仍未得到根本性好转。为有效促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提出相应策略:(1)健全多部门合作机制,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协同治理能力;(2)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强化学生体质健康法治保障;(3)完善监测评估机制,督促地方政府、学校重视学生体质健康;(4)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课内学习质量;(5)构建“家校社”体育联动体系,促进学生课外体育锻炼;(6)优化环境设施建设,引导学生选择积极的出行与休闲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体质健康 变化趋势 促进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以补齐中小学体育教师资源短板?——基于深化体教融合典型实践的多案例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柳鸣毅 王瑞 +4 位作者 孔年欣 尹子康 蔡静洁 龚海培 敬艳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69,100,共16页
基于5个典型案例,依据资源依赖理论聚焦体育教师资源、组织结构关系和效能提升3个主题及其相互内在关联因素,归纳出市场运行机制、校际合作机制、政社合作机制、政策支持机制和行动补给机制5种补齐普通中小学体育教师资源短板的适配机... 基于5个典型案例,依据资源依赖理论聚焦体育教师资源、组织结构关系和效能提升3个主题及其相互内在关联因素,归纳出市场运行机制、校际合作机制、政社合作机制、政策支持机制和行动补给机制5种补齐普通中小学体育教师资源短板的适配机制。体育、教育等行政组织及普通中小学、体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组织形成恰适性治理逻辑、网络化治理格局和互补型治理方式的组织结构关系,实现对国家深化体教融合等顶层设计的政策创新、满足参与行动组织资源诉求和学校体育教育资源再生的目标。以此为导向构建更具包容性的补齐中小学体育教师资源短板的理论模型,以及多种机制共存的学校体育资源供给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体育教师 青少年体育 体教融合 资源依赖理论 组织结构 效能提升 体育教育资源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需要一体化学情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邓验 刘显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63,共8页
一体化的学情分析是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与可为之举。开展一体化学情分析研究是基于凸显思政教育一体化工作价值与增强现实工作实效的需要。在大中小学的学段进阶中,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与心理需求... 一体化的学情分析是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与可为之举。开展一体化学情分析研究是基于凸显思政教育一体化工作价值与增强现实工作实效的需要。在大中小学的学段进阶中,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与心理需求是贯通于各个学段、有较为明显的学段差异并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关系紧密的关键学情,是一体化学情分析的重点内容。应在多方主体的协同努力下,始终聚焦一体化学情分析的关键要素,引入新兴科学技术手段,确保一体化学情分析的合力化、系统化与精准化,发挥一体化学情分析的实效,助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情分析 大中小学 一体化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形成逻辑、难点指向与关键靶点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涛 李斌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30,共9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厘清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形成逻辑、难点指向与关键靶点。认为: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是以体育课程为依托,按照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内在逻辑,基于学生发展的适应性与渐进性,构建横纵一体、有机衔接、全贯通...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厘清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形成逻辑、难点指向与关键靶点。认为: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是以体育课程为依托,按照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内在逻辑,基于学生发展的适应性与渐进性,构建横纵一体、有机衔接、全贯通式的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方向的体育课程思政体系。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前提需要澄清体育课程思政与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的内涵,形成具有正确导向的话语体系,从横纵2个维度明确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内涵。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难点涉及公众对于体育课程的认知偏向、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的统筹与管理、目标设计与内容体系、资源与效果评价平台搭建等方面。实现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高效性与常态化应以4个方面为靶点:确立共识,统筹思想,厚植育人情怀;构建保障体系,重视效果评价,打造育人共同体;合理配置学段思政元素,聚焦体育课程,通过运动项目全程育人;搭建资源平台,促进学科融合,拓宽体育课程育人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程 课程思政 一体化 育人 大中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走向——基于各省级单位推荐优秀教学课例的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本华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9-116,共8页
新课程改革大潮下,因应语文统编教材的使用,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变革。梳理各省级单位推荐的优秀课例,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分析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走向,可以看出:以文化人的价值追求,以任务为核心的教学设计,追求真实... 新课程改革大潮下,因应语文统编教材的使用,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变革。梳理各省级单位推荐的优秀课例,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分析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走向,可以看出:以文化人的价值追求,以任务为核心的教学设计,追求真实的情境创设,在变革中坚守语文教学传统,指向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等等,都成为语文课堂的新标识;同时也存在任务设计走形式、过于强调情境创设、不重视教材价值、忽略语文基本训练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程改革 课堂展示 教学方式变革 有效坚守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教材一体化建设的学理价值、内在逻辑与实践理路 被引量:1
15
作者 雷浩 王丹艺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17-23,共7页
推进大中小教材一体化建设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一体化改革创新的关键抓手。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精神实质,大中小教材一体化建设是以核心素养为逻辑主线,贯通教材的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等建设要素,... 推进大中小教材一体化建设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一体化改革创新的关键抓手。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精神实质,大中小教材一体化建设是以核心素养为逻辑主线,贯通教材的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等建设要素,使各学段各学科教材形成紧密联系、相互贯通、有机衔接的整体的过程。大中小教材一体化建设应当以核心素养为育人纽带,统整大中小学段学科的教材目标体系;创设附着概念结构和学科思维的问题情境,整合大中小教材的内容组织;以课堂教学中的纵向任务进阶推动横向协作探究,延展大中小教材的使用方式;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作为评价教材的价值依据,贯通大中小教材的评价逻辑,最终凝聚合力建构高质量现代化的大中小教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教材一体化 立德树人 核心素养 素养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酒店隔离中小学生焦虑抑郁状态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敏 仝璐 +7 位作者 李国华 于艳华 高立辉 张云河 于占洲 陈艳艳 隋晓杰 白银霞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酒店隔离的中小学生焦虑抑郁状态。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2年9月-10月在酒店集中隔离的726名中小学生,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进行测评,回收有效...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酒店隔离的中小学生焦虑抑郁状态。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2年9月-10月在酒店集中隔离的726名中小学生,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进行测评,回收有效问卷624例,应答率为86%。SCARED≥23分、DSRSC≥15分为筛检阳性。结果:焦虑检出率为17.9%,抑郁为15.4%;初中生焦虑、抑郁检出率高于小学生(均P<0.05);女生广泛性焦虑、社交恐怖因子得分高于男生(均P<0.05);初中生分离性焦虑因子评分、抑郁评分高于小学生(均P<0.01)。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酒店集中隔离的初中生较小学生更易出现焦虑、抑郁症状,女生较男生更易出现焦虑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初中生 小学生 焦虑 抑郁 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年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7
17
作者 饶旭鹏 崔牡丹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40,共14页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五年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文件逐步健全完善并得到贯彻实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材体系联通、教师队伍协同、教学资源融通、保障机制互通,形成大中小...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五年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文件逐步健全完善并得到贯彻实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材体系联通、教师队伍协同、教学资源融通、保障机制互通,形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新热点、新格局、新典型。在实践中,仍存在教学内容交叉重复、教师队伍参差不齐、评价机制不完善等现实问题。继续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仍需从深入推进教材一体化、课程内容一体化、教师队伍一体化等方面持续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显著成效 实践探索 研究进展 未来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探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轩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89,共8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中国式现代化使命任务,确立青年工作战略性地位,明确提出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和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由此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应运而生。习近平总书记爱国主义教育重... 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中国式现代化使命任务,确立青年工作战略性地位,明确提出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和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由此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应运而生。习近平总书记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中的价值遵循、目标遵循、内容遵循和方法遵循必然是一体化建设的根本遵照,以此确立实践路向,即要坚持全局视野,扎实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主体整合与责任落实;坚持教育规律,科学制定爱国主义教育目标规划与内容结构;坚持课堂为主,统筹规划校园爱国主义文化建设与氛围营造;坚持问题导向,竭力确保一体化建设高效运转与稳定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爱国主义教育 一体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五个共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艳国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48,共6页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抓实...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抓实思想政治理论课,聚焦大思政机制、主渠道教学、社会大课堂、大资源平台、大师资体系“五个共建”,探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内涵要素、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归结而言,就是坚持系统思维、问题导向、实践标准,回答如何以“共同体”的意识、“集成化”的思路、“一体化”的方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努力在抓实办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纵深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上提出具体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五个共建 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国峰 张秀红 +6 位作者 杨田 高建琼 赵菊芳 赵静 于冬 张晨光 裴浩天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1-296,325,共7页
目的分析2019-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学生近视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9-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12盟市中小学生,使用5m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视力检查,并用台式电脑验光... 目的分析2019-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学生近视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9-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12盟市中小学生,使用5m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视力检查,并用台式电脑验光仪对学生眼睛进行屈光度检测。使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χ^(2)检验对中小学生近视率及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布情况进行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纳入中小学生2019年149296人,2020年109222人,2021年167684人。2019-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生裸眼视力不良人群分布,总体呈现为正常及轻度视力不良比例减少,中度及重度视力不良比例增加;2019-2021年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64.06%、65.61%、65.37%,各年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711,P<0.01);2019-2021年近视率分别为50.10%、52.98%、52.94%,其中高度近视率分别为4.22%、4.26%、4.29%。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生视力不良检测率(65.82%)高于经济发达地区(64.87%),城市(67.75%)高于乡村(63.98%),女生(68.99%)高于男生(61.13%)(χ^(2)=55.389,χ^(2)=517.917,χ^(2)=2893.473,P均<0.01)。除2019、2020年二年级外,其余各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均随年级增长而增加(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本组内其他学生,课桌椅高度根据身高调整(OR=0.909,95%CI:0.888~0.931)、在学校做眼保健操(OR=0.775,95%CI:0.741~0.810)、课间休息时在户外活动(OR=0.834,95%CI:0.814~0.853)、近距离用眼后0.5 h内休息1次(OR=0.890,95%CI:0.870~0.911)、过去1周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大于2 h(OR=0.921,95%CI:0.900~0.943)、睡眠达标(OR=0.886,95%CI:0.861~0.911)的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较低(P均<0.01),放学后做作业读书写字大于2 h(OR=1.262,95%CI:1.233~1.292)、参与补习班时间大于2 h(OR=1.053,95%CI:1.026~1.080)、在过去1周里每天使用移动电子设备(OR=1.069,95%CI:1.042~1.097)、在阳光直射下看书或电子屏幕(OR=1.083,95%CI:1.053~1.113)、躺着或趴着看书或电子屏幕(OR=1.032,95%CI:1.002~1.062)、在走路或乘车时看书或电子屏幕(OR=1.044,95%CI:1.014~1.075)、父母一方近视或者两方都近视(OR=1.890,95%CI:1.843~1.938)的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较高(P均<0.01)。结论2019-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及近视率较高,除继续对中小学生视力进行干预控制外,应对重点人群(如学龄前学生,女生)及重点地区(如乌兰察布市)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控制学生视力不良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视力不良 中小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